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江西省新余市校聯盟2022-2023學年高二6月段考歷史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共48分)1.這是一部系統考察中國地貌地質的開山之作,同時也描繪了中國大好河山的風景資源,此外優美的文字也使之成為文學佳作,在地理學和文學上都有著重要的價值。該著作是A.《本草綱目》 B.《農政全書》 C.《天工開物》 D.《徐霞客游記》2.東漢田莊地主組織農民根據不同土質種植不同作物,并使用、制造和推廣新式農具,或有計劃地總結生產經驗。這說明東漢田莊經濟(
)A.導致了豪強地主勢力膨脹 B.壓制了小農經濟的發展C.帶有濃厚的宗族等級色彩 D.具有一定的歷史進步性3.2018年10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將中醫納入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學綱要。這表明(
)A.中醫積累了大量的診斷防治經驗B.中醫的功能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認可C.中醫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藥學理論D.中醫治療效果和水平遠遠超過了西醫4.“欲富貴而惡貧賤,人之常情”“設言富若可求,則雖身為賤役以求之,亦所不辭”“循天理,則不求利而自無不利;殉人欲,則求利未得而已隨之”。據此推斷,朱熹主張(
)A.合理調節物質生產與利益分配 B.追求財富與道德倫理相互統一C.積極緩和田主與佃農之間關系 D.存理滅欲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5.如圖是明末外國傳教士利瑪竇親手繪制的《萬國全圖》。這幅世界地圖上所繪的外國人占領的廣大土地讓明政府感到不解和恐懼,也讓明政府重視起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此外艾儒略《職方外紀》對西方地理以及東西法路作許多介紹。到清初南懷仁制作《坤輿全圖》,康熙時,最后制成《皇輿全覽圖》,其中繪制技術,并標示各地的經緯度。這些現象說明(
)A.中外文明碰撞沖突不斷 B.西方科學技術在中國傳播C.傳統地理學觀念被動搖 D.西學東漸成為社會潮流6.據日本專家研究,春秋時期吳國人稱稻為“粘”,而日本稱稻為“伊乃”,韓國稱為“那拉克”,越南稱為“乃普”,都有“n”的音,這些詞語應當同源。這可以用于說明當時中國(
)A.南方的稻作文化得到廣泛傳播 B.華夏觀念得到了周邊國家認同C.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進步明顯 D.對外文化交流的規模不斷擴大7.有學者評價說:“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對的。……不難想象那些兇暴而野心勃勃的人能利用這句格言干出什么樣的事情,有人可以利用這句格言為任何邪惡的行徑裝上科學或哲學的門面。”“這句格言”代表的思想(
)A.使哲學成為一門真正研究“人”的學問 B.體現人是萬物的尺度C.重新建立了人們的道德價值觀念 D.否定了神的存在,樹立了人的尊嚴價值8.某同學在研究古代亞洲法律時發現,八世紀初日本在制定大寶律時,吸收了唐律“八議”中的“六議”,將“十惡”改為“八虐”。據此可得出的結論是(
)A.唐律對日本法律影響較大 B.中日文化交流頻繁C.唐律與日本法律差別較大 D.日本不重視內部穩定9.戊戌變法期間,張之洞提出中西在人倫關系上有共通之處的觀點,他認為盡管在禮制方面,西方略有不足,但中西方文化對“禮”的核心意義的認識還是相同的。這說明此時的張之洞(
)A.準備徹底地改弦更張 B.已放棄洋務派的主張C.受到維新思想的影響 D.對戊戌變法表示贊同10.在當今的新加坡,人口由華人、馬來人、印度人、蘇格蘭人等東、西方各民族組成。在教育上,政府規定每個學校把英文作為第一語言,從而給予4種語言平等的地位,兼顧到了各族的感情。這種方式(
)A.說明對英國文化的推崇 B.不利于國家的穩定團結C.說明語言文化的不平等 D.強調了文化的多元一體11.阿茲特克神圣歷是一種為期260天的宗教歷法,與太陽歷服務農業不同,它最大的用途,便是用來占卜天象,預知吉兇。但是普羅大眾卻并不知曉其具體用法,只有阿茲特克祭司才知曉如何運用歷法來行事、預知吉兇。這說明(
)A.太陽歷在國家中地位要更加重要 B.阿茲特克歷法主要用于祭祀活動C.神圣歷與政治宗教生活密切相連 D.阿茲特克文化發展水平領先世界12.“民族大遷徙不是簡單的民族住地的變化,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團對奴隸制羅馬帝國的武力征服。在這種征服的基礎上使羅馬與日耳曼兩種文明、兩種制度和兩大民族結合起來,逐漸形成了西歐的封建制度。”這段材料旨在說明(
)A.中古時期日耳曼人確立了在歐洲的統治 B.羅馬帝國滅亡標志著西歐進入封建社會C.西歐封建制度受羅馬和日耳曼傳統的影響 D.封建社會時期的西歐保留了農奴制殘余13.1950年,美國國會通過“中國地區援助法案”修正案,允許中國留學生就學期間和畢業以后在美國工作。1953年8月,允許至少一部分留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從學生身份轉為永久居民。這些法案的出臺表明(
)A.科技革命促使美國招攬中國人才 B.美國對新中國進行科技封鎖C.祖國強大提升了留美學生的地位 D.美國向新中國釋放外交善意14.有學者認為,19世紀中葉開始前往澳大利亞淘金的華工不斷增加,雖歷時半個多世紀,經濟上也有一套自己的獨立體現,在澳洲殖民地的中國人很少購買商人商品,這說明澳洲華工(
)A.深受傳統宗法觀念的影響 B.生活狀況較為艱辛C.受中國傳統生活方式影響 D.遏制了中西文化融合15.1933年,美國國會通過議案,放棄了金本位體制,布雷頓森林體系規定用美元確定國際金價,重新確立金本位體制。這兩次改變(
)A.提高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 B.旨在維護美國的經濟利益C.推動了世界經濟的體系化 D.力圖消除經濟危機的影響16.“萬里茶道”是17—19世紀,晉商從福建武夷山一帶采茶販賣到中俄邊境恰克圖的一條商業通道,后經擴張直抵歐洲,體現了(
)A.中國閉關自守發生轉變 B.中俄聯系密切交流廣泛C.中外陸路貿易得到發展 D.中西海路交流逐漸衰落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32分)17.上海在中國近現代史中的地位舉足輕重。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光緒年間的黃浦江畔,房屋多為西式,軒敞華麗,鐘樓矗立,煙囪如林,明如白晝……大廈商鋪、中西郵局、洋行、海關、銀行、電報局、絲廠、船塢、輪船公司皆在焉……還有一些以營利為目的“蕃菜館”“面包房”“咖啡店”出現,許多身著西裝的中國人在此出入。——摘編自李維清主編《上海鄉土志》材料二
這次戰役是抗日戰爭時期中日軍隊之間的首次主力會戰,交戰雙方總共投入近百萬兵力,持續了三個多月。它為上海和長江下游工廠與物資內遷贏得了時間,日軍陷入泥沼般的持久戰中不能自拔,最終被徹底擊敗。……毛澤東主席曾高度贊譽“八百壯士”。——摘編自《資深外交官厲聲教追憶老上海的抗戰歲月》材料三
上海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戰略部署,在服務國家大局中搶抓發展機遇。1993﹣2019年,浦東外貿進出口總額從26億美元提高到20514.73億元。GDP超過3.8萬億元,長江流域外向型經濟發展大幅躍升,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地區成為我國經濟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摘編自錢智等《浦東開發開放三十周年評估與建議》(1)根據材料一,概括上海社會生活方面向近代轉型的主要表現。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近代上海社會生活轉型較早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淞滬會戰的意義。(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浦東開發的成就并分析其原因。18.[移民與社會發展]材料一
19世紀英國赴美移民的三次浪潮時間移民成分組成移民人數第一次浪潮(19世紀20﹣40年代)大多是來自貧困農村的小農和佃農每年超過4萬人第二次浪潮(19世紀40年代末﹣70年代)產業工人、工匠、商人每年超過6萬人,最高達7.5萬人第三次浪潮(19世紀70年代末﹣90年代初)工廠工人、礦工、建筑工人每年超過8萬人材料二
二戰中,英國飽受戰爭摧殘,人員傷亡慘重,殖民地民族運動此起彼伏、英國締造的“日不落”帝國分崩離析,英國政府試圖以英聯邦繼承帝國勢力,許多殖民地和英聯邦公民充分利用其公民權移居英國,并逐漸形成一股移民潮。20世紀50年代中后期,已經約有12.5萬名西印度裔在英國定居。此后移民數量逐年遞增,更在1961年一度達到50萬人的高峰。——摘編自元鵬成《國際關系視野下二戰后英國移民政策的調整》(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9世紀英國赴美移民浪潮的特點及對美國社會帶來的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二戰后英國移民大量增加的原因。三、開放性試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20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在“全球化”背景下,人類社會發展的“共同性”顯著增加,在文明的某些方面出現全球一致性,各國進入文明狀態和實現現代化的道路各具特色,呈現出出不同的社會發展模式。社會發展模式包括經濟模式、政治體制模式、文化模式、思想模式等,完全相同的社會發展模式并不存在。全球化中沒有標本和唯一模式,只是原有多樣性新的優化和重組。——摘編自曹招根《論“全球化”背景下社會發展模式的多樣性》等結合所學世界史的相關知識,對上述觀點進行探討。(說明: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史實準確。)
〖答案〗〖解析〗1.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徐霞客游記》作為一部系統考察中國地貌地質的開山之作,在地理學和文學上都有著重要的價值,D項正確;《本草綱目》是醫藥學巨著,不是地理學著作,排除A項;《農政全書》整理的是農業科技而非地理學研究成果,排除B項;手工業著作《天工開物》與材料內容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2.D〖解析〗根據“東漢田莊地主組織農民根據不同土質種植不同作物,并使用、制造和推廣新式農具,或有計劃地總結生產經驗。”可得是出東漢的田莊注意精耕細作,有利于農業技術的進步,體現了進步的一面,D項正確;材料只涉及到技術,不能體現豪強地主勢力膨脹,排除A項;材料強調田莊對農業技術的影響,會促進小農經濟的發展,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宗族色彩,排除C項。故選D項。3.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時空是2018年的中國。根據材料可知,世界衛生組織將中醫納入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學綱要,表明該組織對中醫功能的認同和肯定,B項正確;“中醫積累了大量的診斷防治經驗”表述正確,但與題意不符,排除A項;“中醫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藥學理論”表述正確,但與題意不符,排除C項;材料并未對比中醫與西醫的治療效果,無法得出中醫治療效果和水平遠遠超過了西醫的結論,排除D項。故選B項。4.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朝(中國)。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欲富貴而惡貧賤,人之常情”意思是貧賤是人人都厭惡的;“設言富若可求,則雖身為賤役以求之,亦所不辭”的意思是如果富貴是可以求取的,即使去做地位低下的工作去求取,也在所不辭;“循天理,則不求利而自無不利;殉人欲,則求利未得而已隨之”意思是遵循天理,則不追逐利益,卻沒有不得利的,遵從人的欲望,則追求利益不得,而禍患已跟隨而至,綜上可知,朱熹主張追求財富與道德倫理相互統一,B項正確;材料的主旨是追求財富與道德倫理相互統一,未體現“合理調節物質生產與利益分配”,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田主與佃農之間關系,排除C項;材料未體現“存理滅欲”,排除D項。故選B項。5.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末(中國)。根據材料“明政府重視起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艾儒略《職方外紀》對西方地理以及東西法路作許多介紹”“清初南懷仁制作《坤輿全圖》,康熙時,最后制成《皇輿全覽圖》,其中繪制技術,并標示各地的經緯度”可知,明清時期中國繪圖吸取借鑒西方科技,反映了西方科學技術在中國傳播,B項正確;材料反映了西方科學技術在中國傳播,“中外文明碰撞沖突不斷”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項;材料反映了西方科學技術在中國傳播,但不能代表傳統地理學觀念被動搖,排除C項;材料反映了西方科學技術在中國傳播,“西學東漸成為社會潮流”材料未體現,排除D項。故選B項。6.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春秋時期(中國)。根據“春秋時期吳國人稱稻為‘粘’,而日本稱稻為‘伊乃’,韓國稱為‘那拉克’,越南稱為‘乃普’,都有‘n’的音,這些詞語應當同源”可得出,中國的稻作文化影響到周邊國家,說明其影響廣泛,A項正確;華夏觀念是針對國內的,與材料無關,排除B項;材料可以用于說明當時中國南方的稻作文化得到廣泛傳播,C項不是材料主旨,排除C項;材料可以用于說明當時中國南方的稻作文化得到廣泛傳播,材料不能反映規模,排除D項。故選A項。7.B〖解析〗據材料“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對的”并結合所學可知,智者學派主張反對迷信,強調自由,法律、道德都是人為的產物,其約束力都是相對的,要以人為尺度,這體現了古代希臘文化人文主義的本質,B項正確;蘇格拉底使哲學成為一門真正研究“人”的學問,排除A項;蘇格拉底希望“重新建立了人們的道德價值觀念”,與題意不符,排除C項;智者學派懷疑“神”,并不“否定神的存在”,排除D項。故選B項。8.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朝(中國)。根據材料中的“吸收了唐律‘八議’中的‘六議’,將‘十惡’改為‘八虐’”可以看出,日本古代法律吸收了唐律的內容,唐律對日本法律影響較大,A項正確;材料只能表明日本學習中國文化,而不能表明中日文化交流頻繁,排除B項;材料表明日本學習唐朝法律,二者之間差別不大,排除C項;材料反映了唐律對日本法律影響較大,D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D項。故選A項。9.C〖解析〗據材料“戊戌變法期間,張之洞提出中西在人倫關系上有共通之處的觀點”,可知戊戌變法期間張之洞的中體西用思想與之前相比發生了變化,即不再局限于西用,開始認識到西學中制度層面,這與同時期的維新思想有關,C項正確;“徹底地改弦更張”說法過于絕對,排除A項;張之洞還未放棄洋務運動地主張,排除B項;材料只提到張之洞對西學認識的變化,無法得知其對戊戌變法的態度,排除D項。故選C項。10.D〖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新加坡)。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加坡在教育上兼顧多種語言,這既尊重了語言的多樣性,說明這種方式強調了文化的多元一體,D項正確;把英語作為第一教學語言是因為英語在國際上運用的廣泛性,A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項;兼顧各種語言有利于國家的穩定團結,排除B項;材料說明這種教育方式強調了文化的多元一體,C項與材料相悖,排除C項。故選D項。11.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阿茲特克神圣歷。根據材料可知,神圣歷是宗教歷法,為政治、宗教活動服務,C項正確;材料并未比較太陽歷和神圣歷的地位,排除A項;阿茲特克歷法包括太陽歷和神圣歷,太陽歷用于農業,排除B項;材料不能證明阿茲特克文化發展水平領先世界,排除D項。故選C項。12.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中世紀(西歐)。根據題干中的“這種征服的基礎上使羅馬與日耳曼兩種文明、兩種制度和兩大民族結合起來,逐漸形成了西歐的封建制度”可得出,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受到羅馬文明的影響以及保留有日耳曼的特征,因此西歐封建制度是諸多因素作用的產物,C項正確;材料說明西歐封建制度受羅馬和日耳曼傳統的影響,沒有體現出日耳曼人在中古時期統治歐洲,排除A項;材料的主旨是西歐封建制度是諸多因素作用的產物,不是羅馬滅亡標志著西歐進入封建社會,排除B項;材料說明西歐封建制度受羅馬和日耳曼傳統的影響,沒有體現農奴制的保留,排除D項。故選C項。13.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50年。根據“允許中國留學生就學期間和畢業以后在美國工作。1953年8月,允許至少一部分留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從學生身份轉為永久居民”可知美國通過訂立法案將中國留學生留在美國工作,掠奪中國的先進人才,體現了對中國的科技封鎖,B項正確;美國修改法案的目的是通過不讓留學生回國,對新中國實行科技封鎖,而不是為了招攬中國人才,排除A項;1949年新中國才成立,到1953年尚未強大起來,排除C項;美國對華采取孤立政策,并沒有釋放外交善意,排除D項。故選B項。14.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世紀中葉(澳洲)。根據材料“雖歷時半個多世紀,經濟上也有一套自己的獨立體現,在澳洲殖民地的中國人很少購買商人商品”可知,雖歷時半個多世紀,澳洲華工生活仍具有封閉性,在澳洲殖民地的中國人很少購買商人商品,說明澳洲華工受中國傳統生活方式影響,C項正確;宗法觀念指由宗法制派生出來的宗族(家族)觀念,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A項;材料體現了澳洲華工在澳洲殖民地很少購買商人商品,不能說明澳洲華工生活狀況較為艱辛,排除B項;材料說明澳洲華工受中國傳統生活方式影響,未涉及中西文化融合,排除D項。故選C項。15.B〖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目的題、作用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33年。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1933年,為克服危機,美國放棄了金本位體制;二戰后,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重新確立金本位體制,有利于美國經濟的發展,所以這兩次改變都旨在維護美國的經濟利益,B項正確;“提高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符合二戰后的改變,大危機期間實行美元貶值,排除A項;二戰后的改變推動了世界經濟的體系化,大危機期間美國的做法加劇了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排除C項;“力圖消除經濟危機的影響”只符合二戰前的調整,排除D項。故選B項。16.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時空是17—19世紀(中外)。據材料“晉商從福建武夷山一帶采茶販賣到中俄邊境恰克圖的一條商業通道,后經擴張直抵歐洲”,可知,萬里茶道是通過陸路在中俄之間進行茶葉貿易的通道,中外陸路貿易得到了發展,C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中外陸路貿易的發展,與閉關自守無關,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只是中俄之間的貿易往來,但不能說明“密切交流廣泛”,排除B項;材料只涉及陸路的對外貿易,沒有涉及海路的貿易情況,此時中西海路交流并沒有衰落,排除D項。故選C項。17.(1)表現:出現西式建筑;近代郵電事業發展;西服成為時尚。原因:上海是鴉片戰爭后第一批開放的通商口岸,最早受到西方的沖擊,帶動生活方式的變化,易受西方風尚的影響。(2)意義:粉碎了日軍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的狂妄企圖;為工廠與物資內遷贏得時間。(3)成就:外向型經濟進一步發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帶動長江流域經濟發展。(答對任意兩點)原因:黨中央的正確決策;上海人民的努力奮斗;人才因素、交通條件。(答對任意兩點)〖解析〗(1)本題是特點類、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中國上海)。表現:根據材料一“光緒年間的黃浦江畔,房屋多為西式”得出出現西式建筑;根據材料“中西郵局”可知,近代郵電事業發展;根據材料“許多身著西裝的中國人在此出入”可知,西服成為時尚。原因:根據材料“光緒年間的黃浦江畔”和所學知識可知,上海是鴉片戰爭后第一批開放的通商口岸,最早受到西方的沖擊,帶動生活方式的變化,易受西方風尚的影響。(2)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中國)。意義:根據材料“它為上海和長江下游工廠與物資內遷贏得了時間,日軍陷入泥沼般的持久戰中不能自拔,最終被徹底擊敗”可知,粉碎了日軍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的狂妄企圖;為工廠與物資內遷贏得時間。(3)本題是特點類、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現代(中國)。成就:根據材料“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礦用照明與安全標識設備考核試卷
- 毛巾類制品的庫存控制與倉儲管理考核試卷
- 勞務派遣服務的客戶關系優化策略制定與執行評估考核試卷
- 石膏在輕質隔墻板制造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生態環境監測在環境教育中的重要性考核試卷
- 電視機修理操作流程考核試卷
- 堿金屬與水的反應研究考核試卷
- 紡織機械的智能工廠運營管理策略優化考核試卷
- 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舞蹈與健康》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水利電力職業學院《清代宮廷文化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省消防技術規范難點問題操作技術指南(2020版)
- 曳引驅動電梯安裝施工方案
- 單基因遺傳病的分子生物學檢驗-醫學院課件
- 公務攝影拍攝技巧分享課件
- 2022-2023學年北京市大興區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含答案解析
- 《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習題集
- 2023年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中考道德與法治一模試卷及答案解析
- 職工人事檔案目錄
- 2023年雙休日、節假日表(分析統計用合并版版)
-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期中檢測及答案
- 第五章 海洋環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