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喀斯特地貌_第1頁
云南喀斯特地貌_第2頁
云南喀斯特地貌_第3頁
云南喀斯特地貌_第4頁
云南喀斯特地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云南喀斯特地貌

旅游11-1班目錄喀斯特景觀定義及形成中國喀斯特特點喀斯特地貌類型云南喀斯特喀斯特地貌定義及形成喀斯特地貌〔karstlandform〕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巖溶地貌。除溶蝕作用以外,還包括流水的沖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喀斯特〔Krast〕一詞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島碳酸鹽巖高原的名稱,當地稱為,意為巖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發軔于該地而得名。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喀斯特地貌形成為石灰巖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巖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時發生化學反響生成碳酸氫鈣[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擴大。這種現象在南歐亞德利亞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巖地區的這種地形籠統地稱之喀斯特地貌。公式解答水的溶蝕能力來源于二氧化碳〔CO2〕與水結合形成的碳酸〔H2CO3〕,二氧化碳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功臣,水中的二氧化碳主要來自大氣流動、有機物在水中的腐蝕和礦物風化。下面幾個化學方程式反映了巖溶作用的進行:H2O+CO2==HCO3--;H2O+CO2==H2CO3;H2CO3==HCO3--+H+〔第一步:形成碳酸和碳酸根離子〕H++CaCO3==HCO3-+Ca2+〔第二步:H+與CaCO3反響生成HCO3-,從而使CaCO3溶解〕中國喀斯特特點總特征:中國東部喀斯特地貌呈緯度地帶性分布,自南向北為熱帶喀斯特、亞熱帶喀斯特和溫帶喀斯特。中國西部由于受水分的限制或地形的影響,屬干旱地區喀斯特〔西北地區〕和寒凍高原喀斯特〔青藏高原〕。熱帶喀斯特以峰林-洼地為代表,分布于桂、粵西、滇東和黔南等地。地下洞穴眾多,以溶蝕性拱形洞穴為主。亞熱帶喀斯特地貌以緩丘-洼地〔谷地〕為代表,分布于秦嶺淮河一線以南。

溫帶喀斯特以喀斯特化山地干谷為代表,地下洞穴雖有發育,一般都為裂隙性洞穴,規模較小。

干旱地區喀斯特現象發育微弱,僅在少數灰巖裂隙中有輕微的溶蝕痕跡,有些裂隙被方解石充填,地下溶洞極少,已不能構成滲漏和地基不穩的因素。

寒凍高原喀斯特處于冰緣作用下,凍融風化強烈,常見的有凍融石丘、石墻等,其下部覆蓋冰緣作用形成的巖屑坡

喀斯特地貌類型地表喀斯特形態:峰叢、峰林、孤峰、石芽、漏斗、洼地、天生橋、落水洞、巖溶胡、瀑布景觀。地下喀斯特形態:地下河、溶洞、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幔、石田、石化、石珊瑚、洞內瀑布等景觀。云南喀斯特云南的喀斯特類型齊全,由于地理環境復雜,發育在不同地區的喀斯特各具特點,異彩紛呈的景觀對游客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滇中喀斯特景區:是云南喀斯特景觀最豐富、發育最好、最典型、最集中的地區,也是最有旅游價值的一區。該地區的重要景點有石林、九鄉溶洞、阿廬古洞、白龍洞等。

滇東南喀斯特景區:重要景點有普者黑、燕子洞、八寶河。

除上述兩區喀斯特景觀比較集中外,其他還有富民縣寶石洞、蒙自縣緣石洞、開遠市南洞、普洱市翠云洞、大關縣青云洞等。

云南石林喀斯特、貴州荔波喀斯特和重慶武隆喀斯特,三個片區捆綁在一起唄列入世界自然遺產。云南石林: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級風景區國家AAAAA級景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