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參養殖技術規范編制說明_第1頁
海參養殖技術規范編制說明_第2頁
海參養殖技術規范編制說明_第3頁
海參養殖技術規范編制說明_第4頁
海參養殖技術規范編制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漁業協會團體標準《普蘭店海參養殖技術規范》編制說明(征求意見稿)大連市普蘭店區海參協會大連鑫玉龍海洋生物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連市普蘭店區農業農村局大連海洋大學2024年1月

《普蘭店海參養殖技術規范》編制說明一、工作概況(一)任務來源本標準的制定任務由中國漁業協會發中漁協[2023]41號“關于批準《普蘭店海參種苗繁育技術規范》等兩項團體標準立項的通知”文件下達。項目承擔單位為大連市普蘭店海參協會。(二)制定標準的必要性和意義1、必要性普蘭店區隸屬于遼寧省大連市,位于遼東半島南部、大連市中北部。普蘭店區東臨黃海,西瀕渤海,擁有海域面積354平方公里。普蘭店所轄海岸線長90公里,涉海街道主要有皮口、城子坦、楊樹房、大劉家四個街道,地處世界公認的海珍品適宜生長地帶——北緯39度。全區擁有海參池塘養殖面積9732公頃,主要養殖環境特征為離近岸海水淺、多為泥質底質的泥質灘涂、巖礁底質的礁石海岸,且入海河流的淡水徑流多。隨著普蘭店區海參養殖產業的快速發展,尤其是海參池塘養殖技術參差不齊、環境保護意識不足、水產投入品標準不一等問題嚴重阻礙了海參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海參池塘養殖準入門檻低、企業規模小、池塘普遍分布散,科學技術不高、標準化程度低,加劇了行業規范難度;同時海參池塘養殖鏈各環節缺乏統一的投入品、質量安全等標準;各技術環節發展水平整體偏低,相應的養殖技術標準缺失,制約了池塘養殖單位畝產增加;環境保護環節知情標準缺失,制約了池塘養殖的可持續發展。普蘭店區作為我國“遼參產業之都”,海參產業逐漸擴大與升級,亟需針對海參池塘養殖制定相關養殖技術標準和規程,提高養殖技術標準化,規范行業有序發展。2、目的和意義近幾年,隨著海參養殖產業的快速發展,伴隨而來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首先要解決海參病害日益嚴重,尤其是頻發的腐皮病、后口蟲病等疾病;二是解決因片面追求高產、高密度養殖,池塘水質管理難度加大,飼料系數增高的問題,降低池塘養殖的化成本;三是解決注重養殖尾水處理,對環境負面作用加大;四是藥物殘留導致產品質量問題不斷發生。上述問題的出現,影響了海參養殖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因此,需要編制新的車間養殖標準文件。海參養殖行業標準加以規范,加大海參健康養殖與綠色發展的理念宣傳教育及科學養殖技術的推廣,推廣生態健康養殖方式,采用合適的養殖模式與精細管理減少病害,并考慮適時實行放養密度限制,以減少病害的發生及藥物使用,保證產品質量安全。我國海參養殖產業,主要以個體散戶為主體,從事養殖的人員普遍存在專業知識不足和安全生產意識不強的問題,生產的隨意性較大,缺少相應的組織和機構進行規范化管理。政府職能部門的監管作用無法觸及到每一個養殖戶和每一個生產環節,要想行業健康發展,必須依據養殖規范進行規范化、標準化生產教育和引導,使生產的水產品達到無公害產品要求。為進一步促進我國海參養殖的轉型升級,完善和提升我國海參養殖產業整體技術水平,構建我國特色的海參養殖產業體系,需要出臺新的海參池塘養殖技術規范標準,對海參底質改良、投放苗種、飼養管理、日常管理、病害防治和采捕標準等技術進行規范化,標準的發布對于推動海參養殖業的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三)協作單位大連市普蘭店區海參協會、大連鑫玉龍海洋生物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連市普蘭店區農業農村局、大連海洋大學。(四)標準主要起草人員及其所做的工作姓名性別職務/職稱工作單位任務分工車鑒男高級工程師大連鑫玉龍海洋生物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審查、標準編制丁雨男協會會長大連市普蘭店區海參協會調查研究、內容設計陳啟俊男副總經理大連鑫玉龍海洋生物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標準編制汪德峰男協會秘書長大連市普蘭店區海參協會調查研究魏東男工程師大連鑫玉龍海洋生物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資料收集李雙雙女工程師大連鑫玉龍海洋生物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標準編制林永亮男處長大連市普蘭店區農業農村局全面協調張俊杰女副處長大連市普蘭店區農業農村局全面協調左然濤男副教授大連海洋大學資料收集周瑋男教授大連海洋大學標準編制(五)主要工作過程2023年大連市普蘭店區海參協會、大連市普蘭店區農業局聯合鑫玉龍海洋生物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連海洋大學著手開展海參養殖技術規范編制起草工作,2023年5月正式向中國漁業協會匯報了編制普蘭店區海參養殖技術規程標準的想法,緊接著有條不紊的開展工作。2023年6月大連市普蘭店區海參協會牽頭組織成立由大連市普蘭店區農業局、鑫玉龍海洋生物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連海洋大學等單位參加的標準編寫課題組小組,制定工作計劃,進行了任務分工,制定實施方案,開始標準的起草工作。2023年9月底,中國漁業協會在普蘭店組織召開了關于普蘭店海參團體標準研討會。2023年10月份邀請相關專家對《普蘭店海參養殖技術規范》(草案稿)進行了立項評審,并提出了修改意見:標準名稱在“普蘭店區”前是否加上“大連市”,精確確定所在地區域范圍;對文本中引用標準進行檢查排序;不要過度修飾,要讓標準實施者便于理解;核實標準是否牽扯到專利。2023年10月19日,中國漁業協會發布中漁協[2023]41號“關于批準《普蘭店海參種苗繁育技術規范》等兩項團體標準立項的通知,經審查符合立項條件,予以立項。本標準的編制過程主要分為:成立標準編制工作組、標準調研、標準編制、內部征求意見4個階段。成立標準編制工作組在接到制(修)訂團體標準的任務后,大連市普蘭店區海參協會協同其余起草單位立即成立了由多名常年從事海參育種育苗、養殖管理等工作,并具有制修訂標準經驗的專業人員組成的標準起草小組,開展相關標準編制工作。標準調研為使本標準科學、規范、務實、易行,標準編制工作組成立后,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計劃,走訪調研和咨詢了相關海參養殖單位、科研院校、水產科研機構以及相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等,聽取了標準修訂的意見建議。標準編制標準編制組調研咨詢后,基于目前大連市普蘭店區海參池塘養殖的發展現狀和相關行業專家的意見,以提升普蘭店區池塘養殖技術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的目的,以及產業高質量發展和規范行業有序發展為目標,參照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和技術文件,確定了標準的適用范圍和主要技術內容。形成征求意見稿為補充優化標準內容和完善標準適用性,標準工作組對標準內容進一步完善,形成了《普蘭店海參養殖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報送中國漁業協會。二、標準編制原則和主要內容(一)標準編制原則1、以科學性為基礎,以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為主要目的。2、以國內法規、標準和科研論文為基礎,結合大連市普蘭店區海參池塘養殖現狀,充分體現標準兼容性和適應性的原則,便于標準后期落地實施。3、通過對行業專家、從業人員的咨詢訪談,以提高大連市普蘭店區池塘養殖產業的發展現狀,促進普蘭店區池塘養殖產業高質量發展并借鑒我國其他先進地域標準,達到全面兼顧可操作性的原則。(二)確定標準主要內容的論據本標準提出的技術條款、指標、參數等技術經濟指標,一方面是按現行的國家、行業和省級地方標準執行的;另一方面是在總結歸納技術研究成果、生產實踐經驗基礎上編制的,標準編制小組對標準的相關技術條款、指標、參數等進行了試驗性和生產性的驗證,同時又充分聽取有關各方的意見,力求做到技術先進性和實用性相結合。1、養殖設施條件普蘭店地區海參池塘養殖面積9732公頃,畝產量在300公斤以上,由于池塘條件不同產量也不盡相同。根據編寫小組對池塘生產條件的調查和參閱各類資料,地區海參增養殖池塘池深普遍在1.5m~3m,面積在10畝~50畝,池塘多為灘涂魚礁石底質,自然納潮,少部分池塘需用水泵抽水。2、成參養殖成參養殖主要內容是底質的處理、日常管理和飼料確定及飼料投喂方法。成參底質處理是通過走訪區內池塘養殖戶收集清塘方法,并參照《DB33/T1305-2023海水池塘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技術規范》確定的。編寫單位大連鑫玉龍海洋生物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底對底質老化,養殖期3年以上的參池進行徹底清淤、消毒,次年投苗。在2022年養殖期間,池塘內蟹、螺等底棲敵害生物數量顯著減少,大型水生植物與藻類數量也有效減少,直接降低了池塘養殖期間滅除敵害和清草的成本。相較于未改底池塘,養殖畝產量提升38.61%,為文件提供的清底方案提供了佐證。日常管理和飼料投喂的方法需根據池塘內養殖環境和塘底情況制定,文件根據《GB/T11607漁業水質標準》、《NY/T5052無公害食品海水養殖用水水質》、《NY/5072無公害食品漁用配合飼料安全限量》相關要求,制定了用水和投餌的約束指標。3、病害防治海參病害防治是通過編制單位對海參流行性病害調查、實驗室病菌分離、生產單位治療實例而來。生產單位治療用藥方案參照方案參考《水產動物病害學》,用藥嚴格遵循《NY5071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規定。三、主要試驗(或驗證)的分析、綜述報告,技術經濟論證,明確標準中涉及專利的情況,預期的經濟效果標準編制工作組成立后,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計劃,走訪調查了普蘭店地區海參池塘成參養殖戶生產情況;同時召開由養殖戶、飼料生產企業、科研單位、推廣單位等多方代表參加的座談交流會4次。標準編制工作組在內部征求意見階段,各地生產單位就參苗放養前改底進水時間、成參養殖密度、采捕規格提出不同意見。參苗投放時間與水溫正相關;成參養殖隨著養殖技術及配合飼料技術進步,養殖密度逐年提高。因此,標準就參苗投放時間、成參養殖密度擴大區間范圍,使其適用性更廣泛,操作性更強。標準中沒有涉及專利。目前普蘭店地區海參養殖上出現的病害、產品質量、投入品使用等一系列問題的核心在于沒有相應的標準。預計本文件實施后,我區在池塘養殖海參生產中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技術文件,對促進行標準化生產,完善和提升我區海參養殖產業整體技術水平,從而為保障產業增效和可持續發展,農民增收起到積極的作用。四、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程度,以及與國際、國外同類標準水平的對比情況,或與測試的國外樣品、樣機的有關數據的對比情況國際標準暫無,國內制定的海參養殖的標準有:有關海參種質國標《GB/T38583-2020海參》,有關親參和參苗的行標《SC/T2003.1海參增養殖技術規范親參》、《SC/T2003.2海參增養殖技術規范種苗》,有關養殖技術行標暫無。伴隨配合飼料、苗種馴化、病害防控等技術全部有突破性發展,該標準的技術內容已滿足不了當前海參養殖產業發展的需要。鑒于國內沒有同類標準,該標準創立后應屬于國內先進水平。五、與有關的現行法律、法規和強制性國家標準的關系要求識別相關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的關系,列目錄清單。涉及水產養殖相關法律、法規有:《關于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若干意見》(農漁發[2019]10號);《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定》(農業部令第31號);《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強水產養殖用投入品監管的通知》(農漁發[2021]1號);《水產養殖用藥明白紙2020年1、2號》(農漁養涵[2020]109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等。相關標準有:《GB/T38583-2020海參》、《GB/T20709地理標志產品大連海參》、《SC/T2003.1海參增養殖技術規范親參》、《SC/T2003.2海參增養殖技術規范種苗》、《DB37/T445-2004無公害食品海參池塘養殖技術規范》等。與有關的現行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無沖突。六、重大分歧意見的處理經過和依據無。七、標準作為強制性國家標準或推薦性國家標準的建議本標準是用于規范池塘養殖的技術要求,是為開展海參人工養殖各相關環節所設立的生產操作技術規范,帶有指導性質,有利于促進海參養殖生產的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使技術先進性和實用性融為一體,促進海參養殖業健康持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