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檢驗二課件_第1頁
屠宰檢驗二課件_第2頁
屠宰檢驗二課件_第3頁
屠宰檢驗二課件_第4頁
屠宰檢驗二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屠宰檢驗二2024/1/72第一節宰后檢驗的目的和一般要求一、宰后檢驗的定義指應用獸醫衛生病理學和實驗診斷學知識,對屠畜胴體和臟器副產品等施行衛生質量鑒定。2024/1/73二、宰后檢驗的目的意義宰前檢驗漏檢的病畜當成健康畜屠宰解體后,經過對胴體、臟器所呈現的病理變化和異常現象進行綜合分析,判斷而檢出。宰后檢驗胴體是整個肉品檢驗工作極為重要的一環,最終確定產品的食用價值。對于消滅家畜疫病、防止傳染及保證肉品衛生質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2024/1/74三、宰后檢驗的特點宰后檢驗與病理剖檢是不同的:病理解剖學是為死后診斷服務的,它所描述的病理變化往往是典型的變化,是接近死亡和死后尸體解剖的病理變化,而宰后檢驗除急宰的屠畜以外,都是早期的及潛伏期的病理變化,胴體和內臟的病理變化是發生發展中的形態變化。宰后檢驗是在生產條件下,高速度的流水作業時進行的,要求檢驗人員在瞬間(幾秒鐘~1-2分鐘)對屠畜的健康狀況作出準確的判定,即要準要快。為了保證衛生檢驗人員能在高速度流水作業的屠宰加工條件下,迅速,準確地對屠畜的健康狀態作出判定,規定了必須接受檢驗的組織和操作方法。2024/1/75四、宰后檢驗的基本方法與一般要求視檢:用肉眼觀察胴體的皮膚、肌肉、胸腹膜、脂肪、骨骼、關節、天然孔及各種臟器的色澤、形狀、大小、組織狀態是否正常,為進一步剖檢提供依據。觸檢:采用手或刀具觸摸和觸壓的方法,來判定組織、器官的彈性和軟硬度是否正常。剖檢:借助于檢驗刀具,剖開被檢組織和器官,檢查其深層組織的結構和組織狀態,發現組織和器官內部的病變。嗅檢:利用檢驗人員的嗅覺探察動物的組織和臟器有無異常氣味,以判定肉品衛生質量。1.宰后檢驗的基本方法2024/1/76應按一定順序和方法進行,養成習慣,以免漏檢。為了保證肉的衛生質量,只能在一定的部位切開,而且應有一定的限度。檢驗中如遇到病變或污染病畜胴體,應立即把用過的刀鉤放入2%燒堿內消毒,加換備用的刀鉤進行下一個胴體和內臟的檢驗。

宰后檢驗處理合于食用無害化處理化制(煉制工業用油)銷毀作出后三者處理要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要全面系統地檢驗胴體和內臟,必要時進行實驗室檢驗。2.宰后檢驗的一般要求2024/1/77五、宰后檢驗的組織1.受檢組織器官的選擇宰后檢驗胴體時,必須首先檢查各天然孔道、皮膚、蹄爪和軀體的主要淋巴結。檢驗臟器時,首先應檢驗腸道(尤其是小腸和直腸)、肺、肝以及從這些臟器匯集淋巴液的局部淋巴結。同時,還必須剖檢心、腎、脾等實質臟器,以了解疾病發展的性質和程度。2.胴體與受檢器官的編號胴體和離體的頭及內臟必須編上統一的號碼,以便衛檢人員發現病變時,及時查找該病畜的胴體及其臟器。2024/1/78六、宰后檢驗點的設置與同步檢驗1.豬的宰后檢驗點頭部檢驗點:按《生豬屠宰產品品質檢驗規程》(GB/T17996-1999)要求,此點設在放血和煺毛吊上滑輪后,任務是檢驗局限性咽炭疽及淋巴結結核病變;皮膚檢驗點:設在煺毛后、開膛前;“白下水”檢驗點:設在開膛取出腹腔臟器后。主要檢查胃、腸、脾、胰及相應臟器;檢驗方式分離體和不離體兩種;“紅下水”檢驗點:設在開膛取出心、肝、肺后,檢驗心、肝、肺及相應的淋巴結;2024/1/79旋毛蟲檢驗點:開膛后,設橫膈膜肌角(膈肌)采樣點,并將樣品送至旋毛蟲檢驗室檢驗;胴體檢驗點:設在取出內臟后劈半之前。主要檢查胴體各重點部位、主要淋巴結和腎臟;頭部咬肌檢驗點:設在機械或手工去頭之前剖檢咬肌,檢查豬囊尾蚴;終末檢驗點:也稱“復檢點”,上述檢驗如有疑難問題,送至這里左進一步檢驗;另外還對胴體進行復檢,以防止漏檢,同時還負有胴體質量評定與蓋檢印的責任。2024/1/710淋浴致昏放血脫毛開膛胴體內臟去頭蹄、劈半胴體修整合格內臟整理不合格合格蓋印、出證出廠(場)無害化處理或化制銷毀炭疽檢驗皮膚檢驗“白下水”檢驗胃腸脾胰“紅下水”檢驗心肝肺不合格旋毛蟲檢胴體檢驗頭部檢驗咬肌終末檢驗點豬宰后檢驗點的設置示意圖2024/1/711宰后檢驗存在胴體與臟器難以對號的現象;分點檢驗只觀察到各自的局部病變,難以綜合判斷;同步檢驗是指除頭部炭疽檢驗點仍在燙毛前、后進行外,將胴體和各種臟器的檢驗,控制在同一個生產進度上實施,便于檢驗人員發現問題時及時交換情況,進行綜合辦定和處理;兩種設備:在載運胴體的傳送帶近旁設一條與之同步運行的傳送帶,裝設許多長方形的金屬盤;一條帶有懸掛式臟器輸送盤的自動傳送線,其優點是兩者在同一個操作平臺上進行。2.同步檢驗2024/1/712第二節豬宰后檢驗中被檢淋巴結的選擇淋巴系統是家畜有機體堅強的防御屏障之一。它的主要機能是對進入血液淋巴的細菌、病毒及其他異物(包括炭疽、色素、細胞崩解產物等)有吞噬、濾過和消毒作用。淋巴結中的網狀內皮細胞有很強的吞噬能力,能抑制或殺滅病原微生物,減弱或破壞毒素,扣留懸浮的微小顆粒。每個淋巴結都有一定的管轄區,只要在這個區域內,出現異常物質,在幾十秒或一、二分鐘內,就會被帶進主管該區的淋巴結內。一、淋巴系統在肉檢中的重要意義2024/1/713首先著眼于淋巴液和輸出淋巴管的主要流向。選擇收集淋巴液范圍較廣的而且是病原、異物較易侵入引起發病部位的淋巴結。選擇位于淺表的、容易施行剖檢的淋巴結。不破壞胴體的完整性和不影響商品外觀。二、選擇被檢淋巴結的基本原則屠畜淋巴結數目很多(一般都有300多個),分布很廣,它們從組織匯集淋巴液的情況又很復雜。2024/1/714三、豬的被檢淋巴結的選擇豬的淋巴循環徑路

畜體各部組織細胞間隙腔靜脈左靜脈頭頸部淋巴管前半體及胸腔器官淋巴結后半體及腹腔器官淋巴結右靜脈乳糜池總胸導管左右氣管導管2024/1/715豬全身表層的淋巴結:豬全身有18個淋巴中心,47個淋巴結群,約190個淋巴結,遍布全身各處。不必要也不可能都檢,以豬第11條肋骨前界劃分為前后二部分即前半軀和后半軀。以鼻甲骨到下頜骨連線把頭部劃分為兩部分即上半部和下半部。2024/1/7161.豬頭部被檢淋巴結的選擇(1)頭下半部:①頜下淋巴結②頜下副淋巴結

(2)頭上半部:①腮淋巴結②咽后外側淋巴結③咽后內側淋巴結2024/1/717頜下淋巴結頜下副淋巴結腮淋巴結咽后外側淋巴結咽后內側淋巴結豬頭部主要淋巴結的分布2024/1/718頭部最具剖檢價值的淋巴結頜下淋巴結:位于下頜間隙,左右下頜角下緣內側,主要收集頭的前半部、咬肌、舌、喉、扁桃體、唾液腺及腮腺的淋巴液。2024/1/7192.豬胴體前半部被檢淋巴結的選擇頸淺淋巴結:頸淺背側淋巴結(肩前淋巴結)頸淺中淋巴結頸淺腹側淋巴結頸深淋巴結:頸前淋巴結頸中淋巴結頸后淋巴結2024/1/720胴體前半部最具剖檢價值的淋巴結頸淺背側淋巴結:位于肩關節的前方,肩胛橫突肌和斜方肌的下面。主要收集整個頭部、頸上部、前肢上部、肩胛與鬐甲部的皮膚、深淺層肌肉和骨骼、肋胸壁上部與腹壁前部上三分之一部分的淋巴液。頸后淋巴結:位于第一肋骨前方。不僅接收頸前、頸中兩組淋巴結匯集的淋巴液,而且直接收集來自前肢絕大部分組織的淋巴液。2024/1/721胴體前半部最具剖檢價值的淋巴結頸淺背側淋巴結頸后淋巴結2024/1/7223.豬胴體后半部被檢淋巴結的選擇髂下淋巴結腹股溝淺淋巴結腘淋巴結腹股溝深淋巴結髂內淋巴結髂外淋巴結2024/1/723髂下淋巴結豬胴體后半部主要淋巴結的分布腹股溝淺淋巴結腘淋巴結腹股溝深淋巴結髂內淋巴結髂外淋巴結2024/1/724胴體后半部最具剖檢價值的淋巴結腹股溝淺淋巴結髂內淋巴結:豬體后半部最重要的淋巴結2024/1/725宰后檢驗豬胴體(包括頭部在內)最具剖檢意義的淋巴結頜下淋巴結(頭部)頸淺背側淋巴結(體前半部)腹股溝淺淋巴結(體后半部)髂內淋巴結(體后半部)必要時,酌情增檢:頸后淋巴結、髂下淋巴結、腹股溝深淋巴結和腘淋巴結2024/1/7264.豬內臟被檢淋巴結的選擇支氣管淋巴結:分左、右、中、尖葉四組,分別位于氣管分叉的左方背面、右方腹面、角的背面和尖葉支氣管分叉的腹面,通常送檢的是前兩組淋巴結。肝淋巴結:位于肝門周圍,緊靠胰臟,被脂肪組織所包囊,摘除肝臟時經常被割掉。腸系膜淋巴結:位于小腸系膜上,沿小腸分布如串索狀。2024/1/727四、宰后檢驗常見的淋巴結病變1.充血:淋巴結腫脹、手感發硬、表面發紅。2.水腫:淋巴結腫大、質地變軟、切面蒼白。3.漿液性炎癥:淋巴結腫大、質地變軟、切面紅潤。4.出血性炎癥:淋巴結腫大、富有光澤、外表發紅,呈現大理石樣花紋或彌散性紅染。5.出血性壞死性炎癥:是在出血性炎癥的基礎上發生壞死后所呈現的病理變化。淋巴結腫大、質地變硬、切面干燥、呈磚紅色。2024/1/7286.化膿性炎癥:淋巴結腫大、質地柔軟,有黃白色膿腫。7.急性變質性炎癥:淋巴結腫大、軟化,切面呈褐紅色,實質易于刮下似粥樣。8.急性增生性炎癥:淋巴結腫大、松軟,切面隆突、多汁,為灰白色混濁的顆粒狀,呈現“髓樣變”。9.慢性增生性炎癥:淋巴結因結締組織增生而腫大,質地堅實,切面呈灰白色,往往與周圍組織發生粘連。10.色素沉著:黑色、膽汁色、藍色2024/1/729常見淋巴結的病變2024/1/730常見淋巴結的病變2024/1/731第三節豬宰后檢驗的程序及要點豬的宰后檢驗一般分為頭部檢驗、皮膚檢驗、內臟檢驗、胴體檢驗、旋毛蟲檢驗及復檢等步驟。每個檢驗點檢驗的工作人員,一旦發現有可疑傳染病,應立即標上記號,由叉道轉移到可疑病豬處理間,進行全面剖檢診斷。2024/1/732剖檢兩側頜下淋巴結。其主要目的是檢查咽炭疽和結核病。剖檢兩側外咬肌(檢查囊尾蚴),然后檢查咽喉粘膜、會厭軟骨和扁桃體有無病理變化,同時視檢鼻唇部,注意口蹄疫和豬水皰病。一、頭部檢驗2024/1/733在開膛之前詳細檢查皮膚變化及早發現傳染病,減少污染機會主要檢查皮膚色澤,有無出血、充血、疹塊、結節等

檢查豬瘟、豬丹毒、豬肺疫等傳染病控制病原散布、防止車間污染二、皮膚檢驗2024/1/734豬瘟:皮膚上有廣泛的出血點亞急性豬丹毒:方形、菱形紫紅或黑紫色疹塊豬肺疫:皮膚發紺2024/1/735內臟檢驗一般均穿插在開膛取內臟的加工程序中;取胃腸和心、肝、肺時分兩道工序進行;不是所有的疾病在胴體上都表現出明顯的病變;有些疾病在臟器上是特征性的病理變化;堅持胴體、內臟對照的檢驗原則。三、內臟檢驗2024/1/736首先是檢其外形、色澤有無變化,漿膜有無出血、充血等現象。要特別注意脾臟邊緣是否有三角形梗死,被膜下有無鮮紅色小出血點(豬瘟病變)。切開脾臟檢查其實質,如果脾臟腫脹者多半不是炭疽。在實踐中檢出的絕大多數是頜下淋巴結和腸系膜淋巴結局灶性炭疽,間或見有肺炭疽,敗血型炭疽在豬極為少見,且脾臟也不見腫大切開腸系膜淋巴結,同時注意腸系膜和胃網膜上有無細頸囊尾蚴寄生。1.胃腸脾的檢驗2024/1/737視檢有無傳染病、寄生蟲病、黃疸、黃脂、紅膘以及公母豬特征等情況;發現可疑時,須剖檢腹股溝淋巴結,腎臟和膀胱,或做好標記,拉出流水線,在病豬隔離室詳加剖檢,才能判定而處理。2024/1/738觀察各個臟器的外形、色澤、大小有無異常;觸檢其硬度;觀察咽喉頭粘膜和心耳、膽囊等有無變化;然后按心肝肺的順序檢查。2.心肝肺的檢驗2024/1/739觀察其外貌(形態、大小、色澤);觸摸兩側肺葉,必要時剖開支氣管;先檢查作支氣管淋巴結,再檢查右支氣管淋巴結;注意有無出血、充血、水腫、實變、化膿等各種炎癥變化;寄生蟲;有無肺炭疽。肺臟2024/1/740剖開心包,觀察心臟的形態、大小、色澤及心外膜、心包腔的狀態剖開心腔,觀察心內膜和心肌、心瓣膜及血液凝固狀態,在心室肌肉作一斜切口,檢查有無囊蟲。一般患急性、熱性傳染病時,常引起心包、心內外膜、心肌出血。應特別注意二尖瓣有菜花樣贅生物,即豬丹毒病變。心臟2024/1/741觀察其外表,觸檢其硬度和彈性,剖檢肝門淋巴結;必要時可橫著切開肝葉,檢查肝實質有無棘球蚴的寄生;有無淤血、出血、腫大、變性、壞死、硬化、萎縮、結節、結石等;特別注意粟粒狀黃色結節(副傷寒性結節)和白色或灰白色油亮結節(淋巴肉瘤);當肝臟與橫隔膜粘連時要小心剝離注意膿瘤。肝臟2024/1/742四、胴體檢驗首先觀察胴體的放血程度、色澤,這是評價肉品衛生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根據上述表征,肉檢人員懷疑是來自病畜的胴體,必須進行細菌學檢查。仔細檢查皮膚、皮下組織、脂肪、肌肉、關節、胸腹膜等狀態。1.視檢2024/1/743放血不良的特征:靜脈內滯留大于一般含量的血液,穿行于胸腹膜如結締組織中的血管清晰可見;沿肋骨分布的血管也非常清楚;脂肪組織內可見到毛細血管,甚至發生紅染現象;肌肉組織暗紅,切面有暗紅色區域,擠壓切面有少量血滴流出。2024/1/744皮膚有無充血、出血(點狀、條狀、塊狀)、創傷、潰瘍、壞疽、瘡節、膿腫及痘疹等病變;皮下組織的蜂窩織炎,全身脂肪有無發紅、發黃、發白、硬結等現象;肌肉色澤、光澤、水腫、彈性、硬度是否正常;關節是否腫大;胸腹膜是否光亮如存在充血、出血、粘連、化膿、纖維蛋白的沉著及珍珠樣結節等病變。其它視檢內容2024/1/7452.剖檢1)剖檢有代表性的淋巴結如果在被檢淋巴結發現可疑病變,或在檢查頭部和內臟時發現有某種傳染病或疾病全身化可疑時,必須增加對其他一些有關淋巴結的檢查。腹股溝淺淋巴結髂內淋巴結腘淋巴結髂下淋巴結2024/1/7462)剖檢腰肌檢查囊尾蚴。在腰肌部位用刀順肌纖維方向切割3~4刀。如果在檢查頭部咬肌及內臟、腰肌時發現囊蟲寄生時,就應進一步剖檢檢查肩胛部、股臀部及腹部肌肉,用以查明蟲體的分布情況和感染強度。2024/1/7473)剖檢腎臟用肉鉤鉤住腎盂部,右手持刀輕輕地在腎臟上順著腎臟縱長切開一寸長切口,切口深度以切開腎包膜為限。然后剝離腎包膜,觀察腎表面有無出血點等,必要時可切開腎檢查。2024/1/748五、旋毛蟲檢驗旋毛蟲檢驗大都是采用傳統的壓片法橫膈膜肌采樣

編號送旋毛蟲檢驗室檢查肉眼觀察撕去肌膜剪取12個麥粒大肉粒放在旋毛蟲檢驗器上蓋上玻片壓扁展開50-70倍低倍鏡下觀察復檢肌肉中發現旋毛蟲胴體上打上適當標記提出處理意見2024/1/749六、復檢查驗各檢驗點的檢驗結果,對胴體的衛生質量作出綜合判定,確定所檢出的各種病害肉無害化處理的方法,并對檢驗結果進行登記,評定胴體等級,加蓋檢驗印章。2024/1/750第四節摘除有害腺體摘除甲狀腺、腎上腺和病變淋巴結在衛生檢驗中習慣稱為摘除“三腺”,應在宰后檢驗中進行嚴格的檢查與監督,以免發生甲狀腺中毒、腎上腺中毒和病變淋巴結對人體健康的危害。2024/1/751一、甲狀腺豬的甲狀腺呈深紅色,位于氣管的腹側面人食用含甲狀腺的喉部碎肉會發生中毒2024/1/752二、腎上腺俗稱“小腰子”,位于左右兩腎內側的前部人誤食未摘除的腎上腺會發生中毒2024/1/753三、病變淋巴結病變的淋巴結不僅影響肉的商品外觀,降低或喪失營養價值,還具有把所含病原體傳染給人的可能性。如果病變只是發生在局部的淋巴結,且由一般性病原微生物所引起,將其摘除即可;如果是由人畜共患病或較重要的傳染性疾病的病原感染所引起,則應同病害肉一起進行無害化處理。2024/1/754第五節宰后檢驗后的處理屠宰日期胴體編號屠畜種類產地名稱畜主姓名疾病名稱病變組織器官及病理變化檢驗結論及處理意見

一、檢驗結果的登記2024/1/755經檢驗發現疫情時,應及時上報有關衛生機構并盡快通知當地有關單位和衛生防疫機構,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并根據傳播情況和危害大小,必要時停止調運。2024/1/756(1)適于食用:胴體和內臟經檢驗確認來自健康牲畜,且肉質良好,內臟正常準予食用——鮮銷。(2)有條件的食用:凡患有一般傳染病,輕癥寄生蟲病和病理損傷的胴體和臟器,根據病損性質和程度,經過各種無害化處理后,使其傳染性、毒性消失或寄生蟲全部死亡者,可以有條件的食用。

二、宰后檢驗的處理2024/1/757有條件食用肉的無害化處理方法高壓蒸煮法:把胴體切成2kg左右,厚度不超過8cm的肉塊,放高壓鍋內,1.3個大氣壓下1.5~2h或1.5個大氣壓下1h。常壓煮沸法:肉塊要求同上。在普通鍋內煮沸2~2.5h,使肉塊中心溫度達80℃以上。切開肉塊,深部肉色呈灰白色(豬肉)或灰色(牛羊肉)且無血水殘存者,即可認為達到無害。高溫處理殺滅病原體最有效最徹底的方法2024/1/758通常用于感染少量囊尾蚴胴體的處理;豬囊尾蚴胴體,當肉7-10cm深處溫度達到-10℃,再于-12℃的冷藏室內保持12天;肉深層溫度至-12℃,再于-13℃的冷藏室保持4天,即可達到無害化處理。冷凍處理即利用低溫的作用,使病原體細胞質的水結成冰,細胞發生變性,導致病原體死亡而達到無害化目的。2024/1/759利用胴體在成熟過程中糖酵解酶的作用,形成和積累大量乳酸,從而達到殺滅某些病原體的目的。本法適用于處理體溫正常的口蹄疫患畜及其體溫升高的同群畜的胴體。處理方法:將胴體剔骨,在0-6℃下放置36h;或在10-12℃放置24h即可。產酸處理

2024/1/760該法利用食鹽溶解時的高滲作用和細胞膜的半滲透性,從而抑制了組織酶的活性和微生物產酶的能力,便使肌細胞和微生物均發生脫水現象,導致微生物和某些寄生蟲死亡。鹽腌處理

2024/1/761本法適用于輕癥囊尾蚴病的無害化處理及布氏桿菌病的無害化處理

方法:將肉切成不超過2.5kg的肉塊,表面擦上食鹽(食鹽用量為肉重的15%)——干腌;濕腌時,鹽水濃度為21%-25%。腌制時間:輕度囊蟲病肉21天,布氏桿菌病肉30天。腌制宜在6℃下進行。食鹽含量測定法:常用于檢驗腌肉中囊尾蚴的處理程度,檢樣必須由腌肉中心部采取,腌肉中的食鹽的含量達到5.5~7%時,即認為囊尾蚴無活力。2024/1/762凡患有重癥旋毛蟲病、囊尾蚴病和病情雖重但脂肪尚可使用的一般傳染病(如豬瘟、豬丹毒、豬肺疫等)以及黃脂的屠畜胴體和內臟,其脂肪組織均可煉制食用油。方法:分干煉和濕煉。干煉是在普通鍋內熔煉;濕煉是在高壓蒸氣鍋內進行。煉油時應把出油率高的部分和低的部分分開煉制。煉制時要求溫度在100℃以上,時間需經過20min。煉食用油2024/1/763(3)化制—煉制工業油

凡患有嚴重的傳染病、寄生蟲病、中毒和嚴重病理損傷的胴體和臟器不能在無害化處理后食用者,為了充分利用其經濟價值,可煉制工業油或骨肉粉。2024/1/764(4)銷毀惡性傳染病(炭疽、豬瘟、惡性水腫、氣腫疽、口蹄疫)的胴體和內臟(或整個畜體),必須用焚燒、深埋、濕化機濕化法處理予以銷毀。焚燒——挖深坑、放燃料、煤油、點火焚燒深埋——深度離坑面不少于2米,上面蓋上生石灰,用土蓋好打實。2024/1/765三、蓋檢印和出具檢疫證明胴體和內臟經宰后檢驗后都必須蓋上與判定結果相一致的印記,以防止混亂。蓋印部位除適合食用的只蓋在胴體兩側臀部,每側各一個,其余的處理法要求胴體的主要部位均要蓋到。要求有統一印章規格。印色:為食用色素(對人體無害,易于印染在組織表面)顏色鮮艷,干得快且不起縐,烹調或加工時易退色。2024/1/766年月日××××檢驗合格非食用銷毀高溫復制食用油檢驗后對產品處理印戳第一類,品質良好、適于食用的胴體和臟器,蓋以檢驗合格的印戳;第二類,經無害化處理后可供食用的胴體和臟器,蓋以高溫或食用油或復制的印戳;第三類,病理變化比較嚴重,不適于食用的胴體和臟器,蓋以非食用的印戳;第四類,評價為應銷毀的胴體和臟器,蓋以銷毀的印戳;2024/1/767我國規定,對于經屠宰檢疫合格的動物產品,除在胴體加蓋驗訖標志外,運輸或銷售前,尚需出具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該證明分為在縣境內銷售和出縣境銷售兩種。前者要求一畜一證,后者一般以運輸工具為單位出具證明。宰后檢驗合格的動物產品書面證明2024/1/768四、畜禽病害胴體及其產品的無害化處理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畜禽病害肉尸及其產品的無害化處理規程》(GB16548-1996)執行。2024/1/769總結:加工流水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