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細菌性痢疾此ppt下載后可自行編輯病原學流行病學發病機理和病理特征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診斷預防控制措施概述細菌性痢疾(bacillarydysentery,簡稱菌痢)是由志賀菌屬細菌引起的常見腸道傳染病,故亦稱為志賀菌病。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痛、腹瀉、粘液膿血便及里急后重等。嚴重者可以出現感染性休克或者中毒性腦病。一、病原學志賀菌(亦稱痢疾桿菌)屬腸桿菌科志賀菌屬。為革蘭陰性桿菌,多有菌毛,無鞭毛、莢膜及芽孢,無動力,兼性厭氧,但更適于需氧生長。依據抗原結構和生化反應不同,分為A、B、C、D四群,即痢疾志賀菌、福氏菌、鮑氏菌和宋內氏菌,共47個血清型或亞型(A群15個、B群13個、C群18個、D群1個)。我國主要以福氏和宋內氏志賀菌為優勢菌型。福氏菌感染易轉為慢性痢疾志賀菌毒力最強宋內氏菌感染引起癥狀較輕,多呈不典型發作抵抗力存在于患者或帶菌者糞便中,數小時內死亡;在受污染的物品及瓜果、蔬菜上可存活10-20天;A群志賀菌抵抗力最弱,D群志賀菌抵抗力最強二、流行病學傳染源:包括患者和帶菌者。非典型患者(約占60-70%),僅排稀便、水樣便或黏液便,常被誤診為“腸炎”或“消化不良”或被漏診;慢性患者(病程超過2個月)多由于診療不及時、不規范或原有營養不良導致,排菌期長,常常是食物型和水型菌痢暴發的傳染源;維系著非流行季節和兩次流行高峰間的基礎發病水平;帶菌者分為病后攜帶和無癥狀攜帶,一般人群中健康帶菌率1-2%,患者密接中約為5-7%,帶菌時間一般為2-3周。傳播途徑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志賀菌歲患者糞便排出后,通過手、蒼蠅、食物和水,經口感染;可通過生活接觸傳播。在人口密度大、衛生設備簡陋或衛生制度不健全的單位,如學校、托幼機構、養老院等,常因日常生活接觸而引起暴發。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短暫且不穩定;不同菌群及血清型無交叉免疫,故易發生重復感染流行特征全年散發,以夏秋兩季多見;以兒童發病率最高,其次為中青年;在志賀菌感染者中,約70%的患者和60%的死亡患者為年齡在5歲以下兒童。三、發病機理志賀菌進入人體后是否發病,取決于3個要素:細菌數量致病力人體抵抗力痢疾桿菌進入胃,大部分易被胃酸殺滅,未被殺滅的細菌到達腸道,正常人腸道菌群對外來菌有拮抗作用;腸粘膜表面可分泌特異性IgA,阻止細菌吸附侵襲;當人體機抵抗力下降,或病原菌數量多時,痢菌借助于菌毛貼附并侵入結腸粘膜上皮細胞,在細胞內繁殖,隨之侵入鄰近上皮細胞,然后通過基底膜進入固有層內繼續增殖、裂解、釋放內毒素、外毒素,引起局部炎癥反應和全身毒血癥。外毒素:由志賀菌志賀毒素基因編碼的蛋白,導致上皮細胞損傷,可引起出血性結腸炎和溶血性尿毒綜合征(HUS)。病理特征急性期菌痢:急性病變可累及整個結腸,尤其以乙狀結腸與直腸為顯著,呈彌漫性纖維蛋白滲出性炎癥:充血、水腫、出血點。外露或粘膜下斑片狀出血,腸腔充滿粘膿血性滲出液,粘膜壞死脫落形成表淺潰瘍,重癥病例可見潰瘍修復過程中呈干涸的爛泥坑樣改變。慢性期菌痢:可有輕充充血和水腫,粘膜蒼白增厚感或呈顆粒狀,血管紋理不清,潰瘍修復過程中呈凹陷性疤痕,周圍粘膜呈息肉狀,但腸壁因瘢痕組織收縮呈腸腔狹窄者屬少見。四、臨床表現潛伏期一般為1~4天,短者數小時,長者可達7天。急性菌痢普通型(典型)起病急,畏寒、發熱,多為38~39℃以上,伴頭昏、頭痛、惡心等全身中毒癥狀及腹痛、腹瀉,糞便開始呈稀泥糊狀或稀水樣,1-2天后轉呈粘液或粘液膿血便,量不多,每日排便十次至數十次不等,伴里急后重和腸鳴音亢進,左下腹壓痛明顯。輕型(非典型)一般不發熱或有低熱,腹痛輕,腹瀉次數少,每日3~5次,粘液多,一般無肉眼膿血便,無里急后重。病程一般為4~5日。中毒型:以2-7歲兒童多見,起病急,突起畏寒、高熱,全身中毒癥狀嚴重,可有嗜睡、昏迷及抽搐,迅速發生循環和呼吸衰竭。休克型:較為常見,以感染性休克為主要表現。腦型:中樞神經系統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混合型:兼有上述兩型的表現,病情最為兇險,病死率最高(90%以上)。慢性菌痢急性發作型此型約占5%,有慢性菌痢史,因進食生冷食物、勞累或受涼等誘因引起發作,腹痛腹瀉膿血便,但發熱全身中毒癥狀不明顯。慢性遷延型發生率約10%,長期反復腹痛腹瀉,大便有粘液血便,伴乏力營養不良等癥狀慢性隱慝型此型發生率約2~3%,一年內有菌痢史,臨床癥狀消失2個月以上,但糞培養可檢出痢菌,乙狀結腸鏡檢查可見腸粘膜病變五、實驗室檢查一般檢查血常規:急性期白細胞總數可輕至中度升高,以中性粒細胞為主,慢性患者可伴有貧血。糞便常規:鏡檢可見白細胞(≥15個/高倍視野)、膿細胞和少數紅細胞。病原學檢查:糞便培養出痢疾桿菌可確診。細菌培養: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新鮮標本,取膿血部位,及時送檢,有助于提高陽性率。核酸檢測:聚合酶鏈反應(PCR)免疫學檢查快速診斷,但易出現假陽性反應六、診斷診斷原則根據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綜合分析做出判斷;確診需依靠病原學檢查診斷標準(WS287-2008)疑似病例腹瀉,有膿血便或黏液便、稀便里急后重尚未確定其他原因引起的腹瀉臨床診斷病例:同時具備以下條件流行病學史:患者有不潔飲食和(或)與菌痢患者接觸史。臨床表現:起病急驟,畏寒、寒戰伴高熱,繼以腹痛腹瀉和里急后重,每天排便10-20次,但量不多,膿血便,并有中度全身中毒癥狀。重癥患者伴有驚厥、頭痛、全身肌肉酸痛,可有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可有左下腹壓痛、腸鳴音亢進。糞便常規檢查,白細胞或膿細胞≥15個/高倍視野,可見紅細胞、吞噬細胞。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腹瀉確診病例:在臨床診斷病例的基礎上具備糞便培養志賀菌陽性七、預防控制措施經常性預防措施建立、健全腹瀉病門診:配備卡瑞-布萊爾(Carry-Blair)運送培養基、糞便鏡檢、做好登記監測常規疫情監測監測點監測癥狀監測水的衛生管理自來水井水、河水、塘水學校的飲用水醫療機構的污水食品衛生管理重點行業從業人員的管理糞便與污物的衛生管理流動人口的管理學校、托幼機構的衛生管理特殊人群集體單位的衛生管理疫情控制措施暴發的判斷標準:3天內,同一學校、幼兒園、自然村、社區、建筑工地等集體單位發生菌痢病例10例及以上,或出現2例及以上死亡;或一周內在一個縣區域內菌痢的發病水平超過前5年同期平均發病水平1倍以上。傳染源管理早期發現患者,及時隔離治療;追蹤密切接觸者,并進行醫學觀察一周;尋找和界定疑似病例;糞便培養隔日一次,連續2~3次陰性方可解除隔離;出院標準臨床癥狀消失,隔日糞便培養連續2次陰性;不具備細菌培養條件的,經正規治療,待患者癥狀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沈陽城市學院《分離科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設備科安全工作半年總結
- 武夷山職業學院《動畫美術設計I》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師范大學《擊劍俱樂部》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汽車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導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年級語文知識課件
- 盤山縣2025年五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答案
- 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雜技藝術鑒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煙臺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房屋結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診斷報告簡表
- API SPEC 5DP-2020鉆桿規范
- (完整版)有機太陽能電池課件2
- 電梯使用單位電梯使用和運行安全管理制度
- 新中初中課程建設匯報材料
- 乙肝兩對半ppt課件
- 鍋爐空氣預熱器拆除安裝方案
- 蓮中器樂演奏活動方案
- 0730土木工程概論 練習題答案
- 保監〔2005〕22號標準
- 抗震支架力學計算書
- 出納崗位筆試試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