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中亞正_第1頁
高三地理中亞正_第2頁
高三地理中亞正_第3頁
高三地理中亞正_第4頁
高三地理中亞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世界地理分區(中亞)北京,日本駐華使館外,抗議人士

15日下午4時許,在日本大使館門口堅挺了一天的日本國旗終于在“降旗、降旗”的口號中悄然降下,游行隊伍爆發出歡呼?!皯嵟碾u蛋”已經被領空了,路人又紛紛將這里當成了拍照背景。9月14日,中國海監15船抵達釣魚島海域。當日6時許,由中國海監50、15、26、27船和中國海監51、66船組成的2個維權巡航編隊,抵達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海域,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附近海域進行維權巡航執法。八年抗戰:一寸山河一寸血中亞距太平洋約3750千米距阿拉伯海約1100千米距北冰洋約1600千米距黑海約1100千米一、地理位置位于亞洲中部,距海較遠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阿斯塔納塔什干500N400N500E700E600E800E350N550N

阿拉木圖二、中亞的范圍與國家包括五國: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是世界最大的內陸國家經緯大致范圍:35°N---55°N50°E---80°E中亞五國面積總和約為400萬平方公里

絲綢之路東起我國古代長安城(現在陜西省西安市)向西經新疆、中亞、西亞,西抵歐洲的黑海、地中海沿岸,是古代最長的一條商路。歐亞大陸橋新亞歐大陸橋,又名“第二亞歐大陸橋”。是從中國的江蘇連云港市和山東日照市等港群,到荷蘭鹿特丹港口、比利時的安特衛普等港口的鐵路聯運線。作用:1、縮短了亞歐大陸陸上運距,聯系了亞歐大陸的陸上交通。

2、它對環太平洋經濟圈的協調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3中國與世界大市場的距離更近。東南部:帕米爾高原東部:天山山脈北部:丘陵西部和中部圖蘭平原里海沿岸平原三、地形中亞地形特點:1.地勢東部高西部低2.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西部為里海沿岸平原和圖蘭平原,中部為哈薩克丘陵東部為天山山地答題思路指導:地形特征描述:1、地勢特點2、地形類型構成及分布3、地質地貌特征地勢判斷:1、重在宏觀上2、可用等高線、高度圖例、河流流向等哈薩克丘陵天山帕米爾高原里海沿岸平原

圖蘭平原★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特點:冬冷夏熱,降水稀少,氣候干旱,植被:為草原、荒漠。卡拉庫姆世界著名大沙漠四、氣候設想一下,本地區的年降水量是怎樣分布的?試分析其原因降水分布:總體較少。降水是從西向東降水是不斷有所增加

原因:中亞地區深居內陸,受海洋水氣影響小,總體較水量較小,地表分布著大面積的沙漠、戈壁和草原。該地的少量降水,是受西風的影響,再考慮地形和地勢因素,應該降水是從西向東降水是不斷有所增加(地形抬升作用)

里海咸海額爾齊斯河錫爾河巴爾喀什湖五、中亞的河湖:阿姆河—源于帕米爾高原注入咸海,中亞流量最大的河錫爾河—源于天山西部注入咸海,中亞最長河阿姆河里海: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湖咸海:河流特征1、多內流河和內流湖

2、發源于東南流向西北1、流程較短,流量不豐富;水位季節變化大,2、汛期為春夏汛;3、冬季結冰期較長,4、阿姆河、錫爾河有凌汛現象和斷流現象;5、含沙量較大中亞內流河水文特征☆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節變化、有無斷流(取決于降水特征、雨水補給、河流面積大小)2.含沙量:取決于流域的植被狀況3.結冰期:有無、長短4.汛期:水位高低、變化特征(取決于河流補給類型、水利工程、湖泊調蓄作用)5.水能:與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氣候(降水量的多少,徑流量的大小,蒸發量的大小)6.凌汛高考地理大題答題思路模板:3.圖中B處是一條人工運河,說說圖中運河走向與等高線有什么關系?為什么這樣開鑿?4.分析運河通水后產生的不利影響。4答案:運河通水后,阿姆河流量銳減,下游的農業生產受損;咸海面積縮小,氣候惡化,白風暴盛行;運河沿線由于不合理灌溉,產生次生鹽堿化現象。3答案:大體上沿著(200米)等高線進行,以延長輸水距離,提高灌溉效率,也使通航里程增加。咸海景觀咸海水位和鹽度的變化咸海經緯定位1.形成原因:當時地殼下沉,地面水匯集,是海侵的遺跡以后,錫爾河與阿姆河的河水都注入咸海,使水位經常保持不變

咸海的變遷—不斷萎縮的咸水湖2.萎縮的原因:A.阿姆河和錫爾河的河水大量用于農業灌溉和工業,B.氣候干旱,降水少蒸發量大于降水量,湖水減少C人口增加,城市擴大,生活需水量增加

D.植被破壞,植被涵養水的能力下降,☆1.水質惡化,地下水位下降咸海萎縮的生態影響:2.土壤鹽堿化3.鹽塵暴的危害—白風暴4.大氣溫度升高和相對濕度下降。(本區降水減少)5、咸海水生生物多樣性減少咸海萎縮的危害:A、產生嚴重的生態問題。土地鹽堿化,沙塵暴---等B、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C、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經濟,危及人們的生存咸海的拯救方案:調水入咸海;節水;減災

節水:停止建設新的引水工程;減少渠道的滲漏;改進灌溉技術推廣噴灌、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縮減棉花、水稻等高耗水作物的種植面積;培育和推廣耐鹽和耐旱農作物品種;調水:北水南調、西水東調。西部有大西洋西風帶來的降水還有伊犁河淡水河的補充東部更內陸降水少湖水蒸發量大于降水量東西兩部分的通道狹窄不利于水分交換巴爾克什湖:為什么湖水會東咸西淡?影響海水(或湖水)鹽度的因素:1、降水量與蒸發量2、水溫高低3、徑流稀釋作用的大小4、緯度高低讀材料和圖(里海鹽度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里海地處歐亞大陸的接合處,位于37°—47°N,47°—55°E之間,是世界上最大的封閉咸水水域,平均鹽度約為12.8‰。里海的水面低于外洋海面28米,湖水平均深度約180米。里海的湖底深度不一,自北向南傾斜。里海擁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是僅次于波斯灣、俄羅斯西伯利亞的世界第三大油氣產區。注:圖中Q湖為里海的湖灣演變成的內陸湖1、注入里海的R是

河。2、里海鹽度分布有何特點?試分析其形成原因。3、里海地區受到世人關注,有兩個基本原因:

伏爾加河2\冬、夏季均為北部(西北部)湖水鹽度低,南部(東南部)含鹽度高。北部、西北部湖區湖水較淺,有伏爾加河等大量淡水注入;而東部、東南部湖區處于氣候干旱、蒸發強烈的環境之中,而且幾乎沒有河流注入。該地區油氣資源豐富

該地區有重要的地緣政治意義(重要的地理位置:地處歐亞大陸的接合處,是歐洲通往亞洲的重要門戶之一)簡要分析中亞的氣候對中亞的植被、河流和湖泊以及農牧業生產有何影響?1、由于中亞地區降水稀少,大部分為干旱、半干旱氣候區,所以植被以草原、荒漠為主,分布有世界著名的卡拉庫姆沙漠;2、由于本區深居內陸地形封閉,遠離海洋,降水稀少,氣候干旱,所以多內流河、內流湖(咸水湖),如這里有世界最大的內流湖——里海,還有著名的咸海。內流河主要有阿姆河、錫爾河等;3、由于本區氣候干旱,天然降水無法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因此,本區的農業以灌溉農業和畜牧業為主,農作物以耐旱的小麥和棉花為主。(三)讀圖①___________高原②___________平原③___________平原④___________沙漠⑤___________湖泊⑥___________湖泊⑦___________河流⑧___________河流(2)把下列國家字母填在圖中適當的位置上:A哈薩克斯坦

B吉爾吉斯斯坦C烏茲別克斯坦

D中國E伊朗F俄羅斯讀中亞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1)填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稱:帕米爾圖蘭里海沿岸卡拉庫姆里海咸海錫爾河阿姆河AFEDCB15農業以種植業和畜牧業為主種植業方面,主要以糧食(小麥、玉米和水稻)、油料和棉花為主分布:小麥—北部水稻---阿姆河和錫爾河下游棉花---南部(阿姆河和錫爾河中上游)烏茲別克斯坦—白金之國中亞是世界棉花的主要產地之一2、工業——采礦、冶金、軍事工業發達。主要礦產:煤、鐵、石油、天然氣、銅、鉛鋅、金等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的石油管道于2005年11月14在中哈邊境口岸阿拉山口實現了跨國對接。中哈管道建設項目是中國和哈薩克斯坦兩國歷史上第一條跨國輸油管道。一期工程管道總造價7億美元,管徑813毫米,設計年輸油能力2000萬噸.據此回答7-8題。7.哈薩克斯坦石油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在

A.帕米爾高原B.里海沿岸C.圖蘭平原D.哈薩克丘陵8.中哈輸油管道建設中要防止的問題是

A.土地荒漠化D.次生鹽堿化C.水土流失D.酸雨BA9.影響中哈石油管道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科技B.政治C.地形D.經濟10.針對當前國際油價高升的形勢,我國應對的措施合理的是

A.停止進口石油,開采國內油田

B.通過提高油價來降低國內石油消費

C.開發替代能源、優化能源結構和開展節能活動

D.通過政治和軍事干預油價DC(6)中哈輸油管道的建設是兩國雙贏的結果,其原因在于:①對哈薩克影響:哈薩克斯坦可以將石油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經濟發展;促進哈薩克斯坦沿線基礎設施建設;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②對中國影響:緩解中國石油供應緊張;促進經濟發展;加強石油儲備,減少中國對中東石油的依賴;管道運輸具有穩定性、安全性、可靠性;就近可以節省運輸費用。塔什干風光阿拉木圖風光土庫曼斯坦市場上的老人

圖6所示的平原地區在20世紀60年代頻發沙塵暴。因沙塵中古有較多的鹽塵,該地區的沙塵暴被稱為“白風暴”。讀圖6,完成下列要求。(1)Rl和R2兩河的主要補給是

,影響流量變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6分)

(2)圖示平原地區侵蝕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氣溫(溫度)風力

(3)20世紀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區大規模墾荒,這對土地產生哪些影響?(6分)(4)在開墾的同時,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會導致地下水位上升。簡要分析在該地區不合理灌溉對土壤的影響,并說明其發生過程。(9分)答案:該地區氣候干旱,墾荒會(使地表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