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節經濟大蕭條與羅斯福新政_第1頁
第一二節經濟大蕭條與羅斯福新政_第2頁
第一二節經濟大蕭條與羅斯福新政_第3頁
第一二節經濟大蕭條與羅斯福新政_第4頁
第一二節經濟大蕭條與羅斯福新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8十二月2023第一二節經濟大蕭條與羅斯福新政學測要求了解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及其影響理解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容認識羅斯福新政的特點與作用一、世界性的經濟大危機(一)概況:1.時間:1929~1933年2.開始:1929年10月29日美國紐約華爾街證券交易所。3.經濟危機發生時美國的經濟政策:自由放任4.特點:范圍大、時間長、破壞性大、影響深遠。4、危機的特點:從地域范圍看,席卷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從經濟范圍看,波及幾乎所有行業。(1)波及范圍特別廣(2)、持續時間特別長達四年之久。(3)破壞性特別大危機期間工業生產下降1/3以上,國際貿易額減少2/3,且危機以后也不見經濟的復蘇。(4)影響特別深遠從局部看:加深了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危機(1)階級矛盾空前尖銳;(2)法西斯分子乘機興風作浪,社會動蕩不安。經濟危機的影響美國汽車工人罷工從整體看:加劇了世界緊張局勢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加緊對國際市場的爭奪,使彼此之間的矛盾更加尖銳;經濟危機的影響(二)羅斯福新政1、背景:①1929-1933年經濟危機,國際局勢動蕩不安;②胡佛的反危機措施杯水車薪;③國內改革呼聲高漲;④1933.3民主黨人羅斯福就任總統;2.主要內容:1、整頓財政金融體系2、通過《國家工業復興法》3、調整農業政策4、增加社會福利“以工代賑”5、加強社會立法3.羅斯福新政的實質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國家對經濟生活和社會生產的干預;是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這就難以消除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源,即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4.最深遠的影響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美國進入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新時期5.意義(或影響):(1)促進了生產力的恢復,美國渡過了危機,為后來反法西斯勝利做出重要貢獻。(2)緩解了社會矛盾,使美國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維護了美國的資本主義民主制度。(3)改變美國人生活:新政實施期間,使社會弱勢群體相當數量的成員首次享有法定的經濟保護。(4)深遠影響:開創國家干預經濟的模式——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從此,資本主義開始了以國家干預經濟為特征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時期。1.羅斯福:“作為一個國家,我們拒絕了任何徹底的革命計劃。……我們依靠的是舊民主秩序的新應用。”文中“舊民主秩序的新應用”是指()A.是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調整B.用提高國家壟斷程度的辦法來消除經濟危機C.保護資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和小生產利益D.國家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整,擴大國營經濟成分A2.羅斯福新政,“新”主要表現在①國家對經濟全面加強干預②重視穩定社會秩序和緩和社會矛盾③政府全力推行國有化政策④發端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制度()A.①B.②③C.①④D.③④C3.以下有關羅斯福新政的評價中,不正確的是()A.使美國經濟開始復蘇B.從根本上遏制了經濟危機C.使美國社會經濟日益穩定D.使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與提高B4.20世紀30年代羅斯福新政的意義最深遠的是()A.促使美國經濟復蘇B.促使美國社會經濟日益穩定C.緩解了社會的各種矛盾D.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D5.1929年—1933年經濟危機期間,美國修建了著名的田納西河流域水利工程,使該地區變成富庶地區,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美國政府修建這一工程的目的是:A.該地區水患嚴重,根治迫在眉睫B.國家對大型工程的修建的重視C.解決嚴重的失業問題并擴大消費D.提振美國綜合國力。C6.羅斯福政府和胡佛政府采取的經濟政策的最大區別是()A.要不要采取措施克服經濟危機B.要不要維護自由企業制度C.要不要由政府出面全面干預經濟D.要不要維護資本主義制度C7、羅斯福新政被稱為“復興”“救濟”“改革”三方面的新政,其中能夠反映救濟方面的內容是A.整頓財政金融體系B.通過國家工業復興法C.調整農業政策D.興辦公共工程D8.在羅斯福新政中,以刺激消費和生產,穩定社會秩序為目的是()A.整頓財政金融體系B.對工業加強計劃指導C.調整農業政策D.推行“以工代賑”興辦公共工程D9.羅斯福新政在農業方面采取的措施是:讓農民縮減大片耕地,屠殺大批牲畜,再由政府補償。這樣做的目的是A.減輕農民稅收負擔B.調整工農業生產比例C.恢復商品價格,維護高額利潤D.安撫農民,刺激農民生產積極性C10.1933年美國通過《全國工業復興法》規定:“雇主不得以工人參加何種工會為雇傭條件;必須遵守工時……工資限額”這一法令說明:A.壟斷資本家試圖加強對工人的剝削B.保障就業,刺激消費是新政的主要內容C.遏止了美國的法西斯主義勢力D.社會主義運動在危機期間發展起來B11、1929—1933年發生了一場席卷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當時人們最有可能的體驗是()A.“牛奶面包價格都漲到天上去了”B.“找工作比買彩票中獎還要難”C.“整個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靜”D.“為共渡難關各國變得親如兄弟”B12、富蘭克林·羅斯福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利用“爐邊談話”向人民闡釋其施政方針的總統。在“新政”期間,羅斯福“爐邊談話”的內容最有可能的是()A.主張推行計劃經濟模式B.闡釋福利國家所帶來的弊端C.解讀《全國勞工關系法》D.展望“新經濟”時代的奇跡C13、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結果是()A.國家開支顯著上升B.農產品數量明顯增加C.銀行數量不斷增多D.美元逐漸升值A簡答題: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據統計,到1933年初,美國銀行倒閉事件已經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萬儲戶失去了自己的存款。整個金融系統癱瘓,人們手拿支票,卻無法兌現。

羅斯福就職后的第二天國會通過《緊急銀行法案》;同時,由國家撥款30億美元貸款給大銀行,支持其開業,并成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對存款實行政府保險。請回答:羅斯福新政先從哪個行業開始的?起到了怎樣的積極效果?答:金融行業。恢復了銀行的信用,促進了金融體系的正常運作,穩定了人心,為工農業生產的恢復提供了前提保證。2.材料二:當時全美國的工賑機關總計雇傭人員占全國勞動力的一半,不僅大大緩解了失業困難,刺激了經濟的早日復蘇,而且許多基礎設施建設至今仍使美國經濟受益無窮。田納西水利工程請回答:“以工代賑”大規模興建工程會產生什么積極影響?答:增加了就業;刺激了生產和消費;改善了美國的基礎設施;穩定社會秩序;3.羅斯福新政對于以后資本主義的發展有何影響?答: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