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微觀經濟學_第1頁
第一章微觀經濟學_第2頁
第一章微觀經濟學_第3頁
第一章微觀經濟學_第4頁
第一章微觀經濟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微觀經濟學2023/12/28第一章微觀經濟學第一章導言Introduction1、了解西方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2、掌握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3、正確認識學習西方經濟學的意義,有分析地學習西方經濟學。第一節西方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第二節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內容和方法第三節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本章主要內容本章學習目的:第一章微觀經濟學第一章

導言

西方經濟學—資產階級經濟學經濟學—追求的是效率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無產階級經濟學—追求的是公平(卡爾·馬克思(KarlMarx1818.5.5-1883.3.14)第一章微觀經濟學第一節

西方經濟學的產生和發展

第一階段:古典(classical)經濟學發展階段(17世紀——19世紀中期)主要代表人物:1、亞當、斯密(AdamSmith)(英),代表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1776年。西方經濟學是伴隨著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而逐漸形成的,從開始系統研究到現在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其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章微觀經濟學亞當·斯密(AdamSmith)是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他于1723年出生在蘇格蘭的克科底,青年時就讀于牛津大學。1751年到1764年在格斯哥大學擔任哲學教授。在1776年發表的偉大著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該書一舉成功,他于1790年去逝。享年77歲。斯密一生未娶,沒有子女。第一章微觀經濟學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在《國富論》的序論中的第一句話就是:“被看作政治家或立法家的一門政治經濟學提出兩個目標:第一,給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計,第二,給國家或社會提供充足的收入。總之,其目的在于富國裕民”。第一章微觀經濟學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他認為:“市場價格機制就象一只“看不見的手”,指引著個人追求私利的活動,客觀上又實現了社會利益,使社會資源能合理而有效率地分配到各種商品的生產上去”。因此,他認為:國家不應該干預市場機制發揮作用,而應實行自由放任政策。第一章微觀經濟學備忘錄亞當.斯密獻給女王陛下的一本書中寫道:女王陛下:“請你不要干預經濟,回家去吧!國家做什么?就做守夜人。當夜晚來臨的時候你去敲鐘。你只要看街上沒有愉盜行為,你就回家,只要你不管經濟,經濟就能發展”。第一章微觀經濟學代表作《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1817年。

李嘉圖發展了亞當、斯密的思想,建立起了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以分配論為中心的理論體系。并提出了比較成本學說。他認為:每個國家都可以通過生產具有相對優勢的商品,通過國際貿易獲得利益。

2、大衛、李嘉圖

(DavidRicardo)(英)(1772-1823),第一章微觀經濟學3、薩伊(Say)(法)

(1767-1832)代表作《政治經濟學概論》1803年他認為:供給創造需求,儲蓄必然轉化為投資,生產就是消費,供給就是需求,生產過剩的危機是不會發生的。一個國家生產者越多,產品越多,企業越多,貿易越多社會財富越多。主張發展生產。讓·巴蒂斯特·薩伊

第一章微觀經濟學代表作:《經濟學原理》1890年。他把西方經濟學中各種流行的論點集中在一起,構建了一個以“均衡價格論”為核心的經濟學體系,被稱為新古典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就是以馬歇爾的學說為核心的。4、馬歇爾(Marshall)(1842-1924)(英)第一章微觀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19世紀中期資產階級感到勞動價值論對他們階級利益的危害,提出了邊際效用價值論,建立了一個以“均衡價格論”為核心的經濟學體系,主張三自原則,即:自由競爭,自由貿易、自由放任的經濟原則。他們認為:在自由競爭條件下,資本主義價格體系的調節能夠自行實現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保證經濟在充分就業的條件下均衡的發展,政府不必干預經濟。第一章微觀經濟學第二階段:凱恩斯經濟學發展階段(20世紀初—20世紀8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MaynardKeynes)(1883-1946)(英)代表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1936年。第一章微觀經濟學看得見的手他否定了薩伊的觀點,他認為:在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律”和“靈活性偏好規律”的作用下,社會對消費品和投資品的需求是不足的,總需求不衡等于總供給,總需求不足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主要原因,消除經濟危機,政府必須干預經濟,以刺激總需求。凱恩斯提出了經濟中還存在著“一只看得見的手”第一章微觀經濟學第三階段:現代經濟學發展階段1945年二戰結束后凱恩斯經濟學形成兩個流:1、新古典綜合學派:代表人物:薩繆爾森(Samuelson)(美)他們認為:當代資本主義經濟是一種公私混合經濟,既需要由政府來對國民經濟進行調節和管理,又需要運用市場機制和自由競爭來提高經濟效率。第一章微觀經濟學2、新劍橋學派代表人物:瓊.羅賓遜(1903~1983)

Robinson,John

Violet(英)

他們認為:應把經濟學研究的重點重新轉到國民收入在社會各階級之間分配這一主題上來。羅賓遜在1983年出版了《不完全競爭經濟學》,對馬歇爾的微觀經濟學體系作了補充。第一章微觀經濟學總結:階段時間代表人物主要貢獻:古典(17世紀—19世紀中期)亞當.斯密等微觀經濟學凱恩斯(19世紀后期—20世紀初期)凱恩斯宏觀經濟學現代(20世紀中期-現在)薩繆爾森微宏綜合第一章微觀經濟學第二節

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經濟學面臨的兩大難題:1、資源有限2、欲望無限如何使用有限的資源來滿足人們無限的需求欲望經濟學第一章微觀經濟學經濟學的定義2、欲望:是一種求得滿足的心理愿望,是人們的需求。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關于欲望或需求層次理論把人們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經濟學:是研究各種稀缺資源在可供選擇的用途中進行有效配置的科學。1、資源:土地、資本、勞動等一切能創造價值的物品物品:自由取用物品和經濟物品資源和物品都具有有限性和稀缺性。第一章微觀經濟學馬斯洛的需求層次

自我實現的需求m.社會地位的需求5歸屬感與關愛4安全和保障3生存需求2

1

1—1圖馬斯洛的需求層次欲望無限由低到高第一章微觀經濟學就必須進行生產什么?生產多少?怎樣生產?何時生產?為誰生產?如何保障供給,如何消費等方面的選擇。這些問題是人類社會共有的經濟問題,經濟學正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而產生的。3、選擇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來滿足人們無限的欲望?第一章微觀經濟學二、機會成本與生產可能性邊界1、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opportunitycost)是指把一種資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就必然放棄在其它用途中所能獲得的最大的利益。個人、企業或國家在選擇中都存在機會成本。如國家選擇生產軍用品和民用品,企業選擇生產X或Y,個人選擇上學或工作等。重要性選擇代價第一章微觀經濟學

生產可能性曲線或產品轉換線

Y

H.

G.

012345X

1—2圖生產可能性曲線BCDEAF生產可能性曲線(productionpossibilitycurve)指在直角坐標系中表示的用既定的有限資源,在一定的技術條件下所能生產的最大數量的兩種產品組合點的軌跡生產可能性曲線是凹向原點,是因為機會成本是遞增。第一章微觀經濟學

三、資源配置、資源利用和經濟體制資源配置和資源利用都與經濟體制相關,經濟資源配置和資源利用的方式是在一定的經濟制度下進行的。不同的經濟體制下的效率和公平原則是不同的。西方經濟學家把經濟體制分為四種類型:1、自給經濟:低效率、無公平;2、計劃經濟:公平但缺乏效率;3、市場經濟:有效率但缺乏公平;4、混合經濟:效率和公平可以得到較好的協調;第一章微觀經濟學第三節

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內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內容:1、以解決經濟資源配置和利用為對象劃分:

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研究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研究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采用個量分析法宏觀經濟學:MACRO—ECONOMICS以整個國民經濟為研究對象,研究經濟資源的合理利用。采用總量分析法。

第一章微觀經濟學

實證經濟學(positiveeconomics):用事實說明經濟現象的現狀如何?回答是什么(Whatis)如:某一時期的經濟增長率為8%,失業率是6%。規范經濟學(normativeeconomics):以一定的判斷標準為出發點,力求回答應該是什么(Whatoughttobe)。如:要實現8%的年經濟增長速度,政府應采取什么樣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某國的收入分配是不是公平。2、按研究經濟問題判斷標準的不同可分為:第一章微觀經濟學3、微觀經濟學的主要內容(理論框架)導言1章1、價格理論2、消費者行為理論3、生產理論4、成本理論5、市場理論6、一般均衡理論2、3、4、5、6、7、8、9章微觀經濟政策10章概述主體內容補述第一章微觀經濟學4、宏觀經濟學的基本框架GDP的核算11章凱恩斯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與宏觀政策三個模型和兩個政策12、13、14、15、16章1、失業與通貨膨脹(17章)2、經濟增長和經濟周期(18章)總量指標核心內容演化內容第一章微觀經濟學二、研究方法:1、按內容分:(1)個量分析法(individualanalysis)(2)總量分析法(aggregateanalysis)第一章微觀經濟學二、研究方法2、按范圍劃分:*局部均衡分析:對某一市場或某一商品經濟變量間的平衡關系進行分析。如:某一商品的供給量、需求量與價格間的平衡關系。*一般均衡分析:以整個經濟體系為研究對象,分析經濟總量之間的平衡關系。如:總供給、總需求與物價總水平之間的平衡關系。第一章微觀經濟學二、研究方法3、按時間分;(1)靜態分析法:只分析某一時點上經濟變量的狀況(2)比較靜態分析法:只分析始點和終點的經濟變量的狀況(3)動態分析法引入時間因素,分析某一時期內經濟變量的過程狀況。第一章微觀經濟學三、經濟模型1、經濟模型(economicmodel):用來表述經濟變量之間的依存關系的理論結構。經濟模型可以用文字、代數式或圖形表達。例如,投入—產出關系,Y=a+bX價格與需求量之間的反向變化關系。P=a-bQdD(demand)Q(quantity)P0price第一章微觀經濟學2、經濟模型的構成

建立經濟模型包括四個部分:定義、假設、假說、預測。1、定義:對經濟模型所用經濟變量的含義作出規定。經濟變量從不同的角度分為:常量、變量,內生變量,外生變量,存量、流量。如:Y=a+bX2、假設:建立經濟模型的前提條件,如在一定的技術條件下,連續投入一種資源,其邊際產量遞減。3、假說:在一定的假設下利用定義去說明變量之間的關系。是建立經濟模型的核心部分和關鍵步驟。4、預測:根據假說預測經濟現象未來的發展趨勢。如:P=a–bQd第一章微觀經濟學

定義

假設修改例1,均衡價格模型:Qd=f(P)=12-2PQs=g(P)=2P預測令:Qd=Qs12-2P=2P

觀察否定PP=3Qd=Qs=6肯定3圖1-3經濟模型的建立過程6Q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