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文化生活課件83張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家鄉文化生活課件83張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家鄉文化生活課件83張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家鄉文化生活課件83張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家鄉文化生活課件83張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當代文化參與:家鄉文化生活活動目的1.探尋家鄉文化,增進對家鄉文化的了解。2.調查家鄉文化,客觀反映家鄉文化現狀。3.深人思考家鄉文化的發展,對豐富家鄉文化生活提出合理建議。4.增強責任意識,培養建設美好家鄉的責任感。

記錄家鄉的人和物學習目標1.了解家鄉的人、物、文化、習俗等。2.學習做訪談、調查,學習撰寫《家鄉人物(風物)志》3.通過訪談弄清家鄉文化建設及傳統文化變化4.制作訪談記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都有自己的家園。家鄉的山川草木、風土人情和那血濃于水的親情,連同那關于故土的傳說,都成為我們成長的精神滋養,都是我們的“根”。了解家鄉文化,記錄家鄉人的故事。

這里所說的家鄉,主要是指我們居住的城鄉社區。家鄉文化既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我們個體精神生活的總要依托。用適當的方式關注和參與家鄉的文化生活,學習剖析文化現象,有助于我們增強認識社會和闡釋自己見解的能力,這也是學好語文的重要途徑之一。活動內容:記錄家鄉的人和物

家鄉的人物、多樣的精致和獨特的習俗承載這我們豐富的記憶和情感,我們去尋訪和探究,發掘其內在的價值。活動要點:

開展訪談活動,了解家鄉的人、物、歷史、習俗等。根據訪談記錄,收集相關資料,撰寫《家鄉人物(風物)志》。五、活動形式:

以小組為單位,采用小組分工合作,查閱資料、實地考察等形式。六、開展訪談:

訪談是“訪”與“談”的結合。“訪”有調查、探尋之意。訪談是訪談員根據調查的需要向被訪談人提出有關問題,通過被訪談的人的回答來獲取事實材料的過程。訪談過程需要巧妙周全的構建,訪談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包括材料準備、思想準備等。訪談技法:"三要六不要"三要:1.主導場面,善于引導;2.語速控制好;3.誰來執筆說清楚。六不要:1.不要過于主動;2.不要啰嗦;3.自己不要幫忙下結論;4.不要一開始過高抬高被訪談者的地位;5.介紹自己的意見的時候不要用"可能"等字眼。6.多余的客套話不要說。

七、活動步驟:做好規劃,精心準備

1.立訪談主題。家鄉值得記錄的人物,值得保護的建筑,值得傳承的習俗。2.明訪談目的。了解家鄉發展歷程,記錄家鄉的人物和風物。3.選訪談對象。家鄉杰出人物,家鄉的長輩或見多識廣的鄉鄰。4.定訪談問題。(1)家鄉名人的事跡與貢獻。(2)家鄉的有歷史價值及代表性的建筑。(3)家鄉的古跡遺存。(4)家鄉的新標志性建筑。(5)家鄉的傳統技藝。(6)家鄉的風味小吃。(7)家鄉的土特產5.分訪談小組(以不超10人為宜)。6.制訪談表單。自制訪談表格或選用老師提供的任務清單。7.列訪談提綱。

訪談問題示例:

(1)您覺得咱們家鄉最出色(最讓你難忘)的人是誰?您可以具體談談他(她)的情況嗎?(2)您覺得在您記憶中咱們家鄉最重大的事件是什么?您可以具體談談嗎?(3)您覺得咱們家鄉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是什么?您可以具體談談它的歷史和特點嗎?(4)您覺得咱們家鄉最有特色的習俗是什么?您可以具體談談嗎?(5)您覺得咱們家鄉近年修建的新建筑中哪一座可以作為標志性建筑?您可以談談您的看法嗎?(6)您覺得咱們家鄉最有特色的傳統技藝是什么?您可以具體介紹一下嗎?(7)您覺得咱們家鄉最有代表性的風味小吃是什么?您可以具體介紹一下嗎?(8)您覺得最能代表咱們家鄉的土特產是什么?您可以具體介紹一下它的特色嗎?訪談記錄表對象

性別

年齡

訪談成員

訪談時間

訪談提綱

訪談記錄家鄉風物志八、人物(風物)志擬寫要素撰寫“志”注意事項:撰寫“志”要突出家鄉特色。記述人物:要寫清人物生平,主要事跡、突出貢獻或影響。記述風物:寫清來源、特點、文化價值等。表達方式:敘述或說明。語言:準確、平實、簡明。九、家鄉風物志范例:山東龍泉寶塔

建筑是民族文化的結晶,也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古代建筑凝聚了先民的聰明智慧,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塔是我國古代建筑的一種重要類型。龍泉塔位于山東省滕州市,為磚石結構的密檐式佛塔,塔高43.35米,呈八角九級,始建時代文獻無考,據有關方面專家觀察其風格,當屬北宋時代,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整個建筑結構嚴謹,樸實莊重,造型渾厚,為我國北方密檐式佛塔之佳作。見證了康熙七年8.5級劇烈的大地震,1938年悲壯的滕縣保衛戰。從明清至今經歷了數次維修維護。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3月,龍泉塔再次進行保護性維修,修繕后的龍泉塔成為悠久歷史的重要標志。塔的起源及發展階段

原塔的建筑形式源于古代印度,稱作窣婆坡(梵文STUPA),原是佛教高僧的埋骨建筑。隨著佛教在東方的傳播,窣婆坡這種建筑形式也在東方廣泛擴散,發展出了塔這種極具東方特色的傳統建筑形式。塔在中國古代稱之為“浮屠”、“浮圖”。中國化的佛塔平面形狀以方形、八角形居多,層數一般為單數。通常由地宮、塔基、塔身、塔剎組成。中國古塔從建筑形態上來分,大體可分為樓閣式塔、密檐式塔、亭閣式塔、金剛寶座塔等。龍泉塔的建筑結構龍泉塔呈平面八角形,九層,高43.35米,塔基周長37.6米,采用青磚砌筑,風格古樸,是一座仿木結構樓閣式磚塔。塔基之上配有須彌座,比較簡樸,須彌座高80cm,自下向上分別為下枋、下梟、束腰、上梟、上枋。一到九層,層高逐層遞減。塔的一、二層出平座,平座采用斗栱支撐,這是宋代沿用唐代的流行做法,它可以給人們提供近距離精巧的建筑視覺效果。一、二層塔檐采用筒板瓦做法,三至九層均為一層一檐的做法,不再施平座。塔檐采用疊澀磚做法,一到九層均使用斗栱懸挑出檐,斗栱為宋代風格,體現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藝和藝術創造力。在塔壁各層券門內外與塔內梯道券頂及疊澀磚上均施柏木過梁,這種砌筑方式可以增強塔體的結構強度。

龍泉塔塔身共設置十五個券門,七間塔室。塔室即是塔內的房間。塔室的形狀一般是依據塔的平面形狀取形。龍泉塔正門設在北面塔座之上,一至四層每層設置兩個券門;五至七層每層設置一個券門;八層無券門,僅在北面內部塔壁上設置壁龕;九層在東西南北四面各設一個券門。龍泉塔采用了在塔身隔層45度建券門的結構方式,券門基本上只開在塔梯方向,形成隔層錯角分布,使塔體的結構避免上下開裂,增強了塔身結構的穩定性,這種按塔層改變結構的方法,是宋時佛塔改變磚塔結構的創新。龍泉塔塔室大小不等,平面為正方形,上為穹窿頂,原有供奉的佛像,現無存。一至四層的塔室與塔內階梯不能互通,五、六、九層的塔室與塔內臺階相連通。塔內一至九層的臺階為青磚壘砌,共118級。一至二層為穿心式;自二層向上沿塔壁順時針方向螺旋折上,這種“壁內折上式”塔體結構也是宋代磚塔特有并廣泛使用的形式。由于龍泉塔塔剎損毀的久遠且無歷史記錄,無法看到原來的塔剎具體式樣。1984年重修龍泉塔時,鑄造了鐵制覆缽和寶瓶塔剎,與山東汶上、兗州、金鄉、鄒城現存磚塔塔剎相似。龍泉塔的始建年代

根據史料記載,龍泉塔在明宣德三年、清代道光年間、1984年都進行過重修。明代維修時在塔身一層七面各鑲嵌碑刻八通,分別是明宣德三年的大佛頂尊勝神咒、重修龍泉禪寺塔記、大明六字真言、助緣題名(兩通)、莊塑釋迦佛像記、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鼎塑昆廬佛像之記。清代重修的碑刻不知遺失何處。這只是目前我們所知的維修,實際維修次數應該還要多,在歷次維修時限于當時的認知及技術條件,難免走樣,留下的文字記載及保留的歷史信息有限,以至于不能夠完整地表現出來。參照志書,結合龍泉塔的建筑結構、建造方法、布局、樣式都具備宋元時期的風格,取原古磚經北京史博館作陶器粉化驗,結論具有唐代特征,定為北宋為宜。

蘇州地方名人志

蘇州自古以來文化昌盛,人文薈萃。隋唐開科取士以來,自唐至清的近1300年間.科舉仕進的,蘇州轄區共出文狀元45名,占全國的7.6%,其中,唐代有7名,宋代有4名,明代為8名,清代為26名(占清代114科狀元的22.8%),明代蘇州府有進士437名,清代則有600名。至于封疆大吏、征戰良將、地方官員、社會名流,有貢獻于社稷的蘇州人,或外地人有功蘇地而為后人推崇的,清道光年間滄浪亭所立名賢祠,初建即列名賢像贊570名,后又續增名賢600余名。名賢祠幾經興廢,民國30年(1941)重修后,尚存名賢像贊594名。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幾位。

商末泰伯、仲雍南奔吳地,教民農耕,三以天下讓,號為至德,堪稱吳地文化的開化之祖。春秋時期孫武,齊景公時齊國貴族,因齊國內亂而奔吳。著就《兵法》十三篇,幫助吳王闔閭南服越國,西破強楚,爭霸中原,號稱“兵圣”。兩晉陸機(261—303),字士衡,文學家。曾任平原內史,世稱“陸平原”,與弟陸云并稱“二陸”。20歲時寫的《文賦》,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篇系統完整的文學論著。他的《平復帖》被譽為法帖之祖。唐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寶歷元年五月任蘇州刺史,翌年九月因病離任。任蘇州刺史時,勤政除弊,主持修筑蘇州虎丘山塘河堤,使人“免于病涉,亦可以障流潦”,后人紀念他,與西湖之堤同稱之為“白堤”。他離任蘇州時,百姓啼哭相送,劉禹錫贈詩云:“姑蘇十萬戶,皆作嬰兒啼。”白居易文章精切,最長于詩,多至數千篇,在蘇州時也有歌頌姑蘇山水和友人酬唱的詩歌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教育家、文學家。景佑元年(1034)知蘇州時,大水成災,他主持疏浚白茆等五河,導太湖水入江、海,解除了水患,保障了農業生產。他在蘇州還創設郡學,成為蘇州有學之始。范仲淹工詩詞散文,善書法。文章闡述其政治主張,詞多寫塞上風光,風格較為明健。其《岳陽樓記》中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凝聚了范仲淹畢生心志,成為激勵后代志士仁人思想情操的著名格言。等等。附2歷史建筑登記表

建筑名稱

建筑位置

建筑歷史(建造年代,歷史變化)建筑現狀(是否完好,周邊環境)價值描述(風格特色,歷史價值)信息來源

照片

建議家鄉文化生活現狀調查第一課時專題導入假如你是一位調研員,你的家鄉要舉辦一個“家鄉文化傳承與發展”的經驗交流總結會,讓你提交一份調查報告,你有信心完成嗎?專題目標1.學習調查的相關知識。2.運用文獻檢索、實地考察、訪談、調查、專題探究、小組合作等方式方法,開展家鄉文化現狀調查活動。3.學會撰寫人物(風物)志、調查報告、建議書。活動過程任務一了解家鄉文化生活現狀的方式——調查1.結合學習資料,明確什么是調查,調查的要素,調查的流程。活動過程何為調查?所謂調查,是指應用科學方法,對特定的社會現象進行實地考察,了解其發生的各種原因和相關聯系,從而提出解決社會問題對策的活動。調查的要素明確的調查目的具有社會意義的調查對象科學的調查方法實際的調查效果活動過程開展調查的準備工作1.調查目的準備每次調查研究之前,必須明確調查研究的目的,搞清楚調查什么、研究什么。2.調查對象的準備在確定調查研究的任務之后,就要對調查對象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的要求有所了解。3.知識準備調查研究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如果調查研究者本身對某一問題沒有較深的認識,就不可能做好對這個問題的調查研究。調查研究前,認真學習有關理論和有關方針、政策、指示以及有關業務知識,是十分必要的。活動過程調查方法問卷法合理設計問卷,采用開放式,封閉式或混合式問卷收集信息文獻法通過書面材料,統計數據等文獻對研究對象進行間接調查訪談法通過交談獲得資料觀察法現場觀察,憑借感覺的印象搜集數據資料活動過程調查活動的一般步驟選題設計問題設計指標擬定提綱展開調查活動過程任務二家鄉文化生活現狀調查具體活動流程1.廣泛搜集資料,確定調研對象(1)家鄉文化生活包含哪些方面?傳統文化現代文化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城市文化鄉村文化文學藝術政治、經濟、軍事名勝古跡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活動過程參考選題家鄉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情況調查家鄉群眾性業余文化活動調查家鄉圖書室藏書與借閱情況調查家鄉商家招牌體現的商業文化調查家鄉文化習俗、生活方式的變化調查選題不求全面,任選一個主題深入調查即可。選題表調查對象調查目標選題理由活動過程

(2)在家鄉文化生活中,你最感興趣或最關心的文化現象是什么?你為什么會關心或感興趣?如果要深入研究,能否明確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或者你想解決的問題是什么?比如廣富林文化深入了解廣富林文化的歷史研究廣富林發掘的文物關注廣富林文化遺址的建筑藝術、結構布局研究遺址公園的管理情況和游客體驗與宓澤文化進行比較研究……活動過程(3)小組討論,擬定調研計劃。確定自己的研究主題之后,研究主題相近的同學,可以3~4人組合成研究小組,明確調研的目的和對象,確定調研的方法和內容,安排調研的時間進度,擬定調研的計劃,填寫調研計劃書。如:主題松江廣富林文化遺志游客體驗現狀調查及提升策略研究。調研人員小組成員名單。調研目的提高游客對廣富林文化遺址體驗的滿意度。調研對象廣富林文化遺址工作人員和安保人員、參觀廣富林文化遺址的游客調研方法1.文獻梳理(網上查閱或圖書館借閱)。2.訪談(個別或群體)。3.實地考察。4.問卷調查。調研內容(略)時間進程(安排不同階段,明確各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活動過程2.制訂調查方案,開展調查活動根據調研目的和調研內容,小組分工合作,明確調研過程中要問什么、看什么、怎么做,從而收集有意義的證據和信息。可以根據調研主題,分析研究其核心概念,查閱相關資料,梳理文獻資料,做好信息的分類、組織和評估,從中尋找需要研究的方向和角度,細化研究的指標和維度,思考需要描述或解釋的研究內容,一步步讓研究具有可操作性。(1)查閱資料活動過程如《松江廣富林文化遺址游客體驗現狀調查及提升策略研究》可以通過圖書館和網絡查閱廣富林文化遺址的背景知識和研究資料,可以通過網絡評點了解景點的游客體驗等,還可以查閱有關游客體驗的研究論文,開拓自己的研究思路。從游客體驗切入游客本身信息景區游客體驗包括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職業、同行人員、觀游預期等包括館內體驗、活動體驗、環境體驗、設施體驗、服務體驗等活動過程(2)通過問卷調查、街頭釆訪、個別訪談、口頭詢問、開會調查、實地考察、上網查閱資料等搜集信息或證據訪談、實地考察、搜集信息我們已經學習過了,那設計問卷時要注意什么呢?設計問卷注意事項問卷前言:簡要介紹調查者的身份、調查目的、調查的大致內容、作答方法和規則。問題設置答案設置題型1.這個問題是否有必要問?提問的目的是什么?2.提問是否考慮到主要的因素?3.問題是否明確?是否帶有傾向性?4.問題的數量是否適中?順序是否合理?5.問題要避免主觀性和暗示性。6.問卷不能過長,答題時間控制在30分鐘內。7.問卷的結構要完整,各部分不可缺漏。1.答案與問題是否一致?2.供選擇的答案是否窮盡?3.各個選項之間是否交叉?4.開放性的題目是否太多?單選題多選題排序題比重題填空題開放題……活動過程問卷示例活動過程3.加工整理對資料進行整理,使之明確化、條理化,并對資料進行深入挖掘、分析,形成對家鄉文化現狀的深入理解。4.補充相關素材通過對數據的整理、加工,會得到初步的研究印象和結論,為了支撐、印證這些初步印象和結論,還要搜集一些必要的補充素材。活動作業

利用周末或者國慶假期,選取家鄉文化生活的某一方面,通過查閱文獻、訪談人物、實地考察等方式進行記錄和介紹,并對搜集到的材料進行分析,對家鄉文化生活現狀有自己的認識和思考。家鄉文化生活現狀調查第二課時活動導入“家鄉文化傳承與發展”的經驗交流總結會馬上就要召開了,你的調查報告完成得怎么樣了?活動過程任務一家鄉文化生活現狀調查成果展示——調查報告1.什么是調查報告?調查報告是現實生活中使用廣泛的一種實用類應用性文體。它是調查者通過對典型的問題、情況、事件的深入調查,對其進行綜合歸納、分析研究,從而揭示本質或規律的書面報告。調查報告以事實說明問題,對調查對象做出分析判斷,最終得出某種觀點或結論。活動過程2.調查報告一般都有哪些結構?標題標題應明確調查的主旨,放在第一頁中間,如《關于家鄉春節習俗的調查報告》《北京古寺潭柘寺的保護與發展》摘要簡要概括報告內容,語言應簡明清晰目錄列出報告主要包括哪幾部分調查背景與目標調查的背景和設定的目標調查步驟與方法怎樣實地調查、經歷了怎樣的步驟、運用了哪些方法調查內容與分析調查的主要問題、獲得的各種信息、對信息的分析(這是調查報告的主體部分,可分成若干段落)結論總結調查的主要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議簡要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參考資料列出參考文獻資料及其來源活動過程3.調查報告有什么樣的特點呢?針對性圍繞一個時期的中心,從實際需要出發,有針對性地調查某一問題或事件,分析其規律,總結其經驗教訓,回答群眾所關心的問題。典型性對象是有典型意義的,以點帶面,指導一般所決定的。事實性調查報告必須尊重事實,用事實說明道理,并且事實一定要真實,必須以充分的可靠的事實為依據,用事實證明工作,檢驗效果,說明問題,講清產生道理。邏輯性探明發展的原因,預測變化的規律,邏輯嚴密,揭示本質。活動過程4.在寫調查報告時要注意些什么呢?(1)有鮮明的主題

有鮮明的主題,就是要首先確定調研的問題。調研問題一旦確定,就有了明確的針對性,調查和寫作中也就有了目標和方向。如①《有關家鄉人際關系的調查》②《關于家庭人口遷移的調查報告》①主題范圍太大,比較空泛模糊,不夠具體明確;而②主題則更鮮明具體,更有針對性。主題越是清晰明確,針對性就越強,也就越好展開調查,寫作方向就越好把握。活動過程(2)詳盡地占有材料調查報告必須尊重事實,用事實說明道理。掌握真實可靠、豐富詳細的材料,是寫好調查報告的基礎。只有經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才能對調查的內容有所了解、有所掌握,在此基礎上才能進行分析,形成觀點,得出結論,才有寫作的材料。活動過程如有同學在調查北京潭柘寺周邊環境情況時這樣寫道:

在平原村拆除違建的現場,之前矗立在潭柘寺公園周邊的違法建筑正被一一推倒,橫七豎八的廣告牌匾也在被逐一摘除。據了解,平原村離潭柘寺公園最近,違法建筑共平方米,多數是私搭亂建的農家樂。此外,潭柘寺其他10個村屬地也相繼開啟了拆違工作,其中有5個村已完成拆違工作,其余村將在今年年底完成拆違工作。趙家臺村就是已完成拆違的村子,昔日的“垃圾山”已變成一處公園,平整干凈的休閑步道、古色古香的木質長廊、獨具特色的庭院燈飾都令人賞心悅目。“在一年前,這里還是一片堆積了幾十年垃圾廢料的'垃圾山',垃圾隨處可見,蒼蠅蚊蟲到處亂飛,整個村子一到夏天就臭氣熏天,我們家都不能開窗。”居住在附近的一位村民說,“去年,鎮里率先對這里開展了環境綜合整治,不到半年的時間,這里變成了一處生態公園,環境可好了。”拆違建只是第一步,如何提升環境才是關鍵。鎮負責人婁相峰介紹說:“我們已經邀請了歷史、規劃、生態等方面的專家對潭柘寺進行綜合考察,將結合美麗鄉村戰略,在年底前出一個整體規劃,在不改變鄉村肌理的前提下,改進公共設施,增建基礎設施,打造出符合潭柘寺文化底蘊的古村落風貌。”從以上的部分調查內容看,同學釆用了搜集材料、實地考察及訪談的方法,掌握了比較充分的事實材料,內容較為詳盡,特別是還有村民的話語和鎮負責人的話語相互對照,有力地說明了潭柘寺環境保護與發展的緊迫性以及保護改造的進程,突出了調查的主題。活動過程(3)分析研究,把握實質撰寫調查報告的過程中,只有對調查材料經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綜合判斷,才能認清虛假與真實、現象與本質,進而找到事物發展的內在聯系和變化規律,把握本質,得出正確結論,這是寫好調查報告的根本。要尋找規律性的認識,可以針對調查對象在不同階段的不同發展情況,比較分析其異同或變化;也可以由現象到本質,思考挖掘材料之間的內在聯系,認識其文化內涵、價值影響及其發展趨勢,形成對家鄉文化現狀的深入理解。活動過程如有同學在開展“南匯哭嫁習俗”的調查后,寫道:

調查小組通過對南匯當地人的訪談與問卷調查,發現“當今了解或目睹過哭嫁的人不多”,“哭嫁的習俗已被大量簡化,與以前煩瑣的禮節相去甚遠”。他們認為這種現象的成因是“男婚女嫁不再是父母包辦,很少出現強迫女性出嫁的情況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也顯著提升”“科技發展,交通便利,嫁出去的女兒并不會與親人中斷聯系,長久相別”。這是在介紹哭嫁習俗有關材料的基礎上,對材料進行由表及里的認識升華,更深入地理解了家鄉文化習俗的意義。活動過程如有同學在對“楊浦濱江老廠房”調查后,指出:

楊浦濱江老廠房改建的積極性是:“親水平臺能作為市民飯后散步、觀景的好去處,打造了很好的濱江生活圈,為擴大公共生活空間作出了重大貢獻”;“吸引更多年輕人來這里拍照、打卡,讓年輕人了解上海的舊工業史,感受革命先輩救亡圖存、發展實業的艱辛,使區域文化更好地傳播出去”;“在廠房附近設計復古元素的餐廳、咖啡館,將上海的情調與歷史完美融合,來到這里能見證昔日的歲月,感嘆城市的飛速發展,感受上海的時代精神”。他們也指出了楊浦濱江老廠房改建的消極面:“改造后的廠房已經不太具有原本破舊、古老、真實的模樣,這些嚴肅的歷史遺跡,變成網紅的打卡公園、咖啡館。這些改建會給真實的歷史蒙上一層面紗,讓我們無法體會真實的歷史細節。”這是在介紹楊浦濱江老廠房有關材料的基礎上,認識到老廠房改建的積極意義和消極意義。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的東西。活動過程(4)運用多種方法,突出調查主題完成調查報告,可以運用考察、訪談、列表等方法,將調查的內容、結果有效呈現出來,還可以運用對照比較和統計數字的方法來突出主題。如在對廣東省龍川縣農村基礎教育現狀調查中運用列表分類的方法,使主題展現更加清晰明了。活動過程(5)語言清晰簡明,說明與議論結合寫調查報告的過程中,要對調查和搜集來的材料進行整理歸納,使之明確化、條理化;語言要做到清晰簡明,說明與議論結合。說明是為了支撐觀點或結論,而針對材料加以分析議論,是為了從材料中提煉認識、表達觀點,進而得出結論。說明材料要精心篩選,做到為調查的主題和所得出的結論服務;而觀點則要統率材料,做到與材料相統一。活動過程如有同學在開展“大白兔奶茶”的調查中,

調查小組通過對店員及不同年齡段的消費者的訪談,了解到“不同年齡段的消費者購買最多的都是原味的奶糖,主要的購買原因是懷舊。年輕人青睞大白兔與其他品牌聯名的周邊產品,而中老年的關注點還是奶糖本身,對他們來說重要的是質量過關、口味好”。他們提出:“為了滿足人們對品牌的情感需求而做出的適當營銷不可少,但值得我們擔憂的是,老品牌是否能在打情懷牌的基礎上以品質的保證、技術的革新,成為市場上持久閃耀的恒星。”在介紹大白兔奶糖消費者的追求上,提出自己的擔憂,做到了觀點與材料的統一。活動過程任務二撰寫調查報告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并參考例文《弘揚傳統文化,扮靚現代生活——濟南市歷城區民間扮玩隊伍調查報告》撰寫一份調查報告。要點提示:(1)圍繞所調查的問題展開自己的觀點;

(2)要實事求是,用事實說話;

(3)要有明確主張,注意言辭語氣;

(4)內容詳實,數據分析到位,解析充分;(5)篇幅適當;(6)報告應包含對家鄉文化建設的建議。

活動作業思考一份好的調查報告應該包含哪些方面要點。家鄉文化生活現狀調查第三課時活動導入完成了“調查報告”的寫作,大家是不是很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家鄉的文化生活分享給大家?是不是也很想去看下別人家鄉的文化生活,現在就一起去看看大家的分享吧。

活動過程任務開展“調查報告”的分享交流會1.班級舉辦“家鄉文化生活現狀調查報告”展示會。2.各小組將寫好的調查報告制作成PPT,可以配圖、視頻,詳細展示本組的成果。

3.老師和同學一起交流形成“調查報告”寫作評價量表。4.班級分享。各小組向全班分享本組作品,班級同學和老師給出點評,并評出最佳作品。5.修改提升。各小組結合品評和分享階段師生給出的建議,調整、修改、潤色自己的作品。活動過程樣例展示社區文化建設是文化建設的重要部分,我國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為社區的文化建設做了大量工作,有所發展,但仍面臨挑戰。為了解我們社區文化建設情況,調研小組在10月到11月一個月時間內,通過調查問卷、隨機采訪等方式,對該區社區建設情況做了一些調查和分析。在分析調查數據及查閱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對社區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建議。社區文化建設調查報告活動過程1.問卷調查結構分析我們小組設計了調查問卷,問題主要有:對社區文化是否理解、對社區文化建設滿意度、希望社區舉辦什么類型的文化活動和社區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等。我們小組在10月到11月在城區內隨機地對居民進行調查,由于調查存在一些問題,本打算做100份的調查最終只完成了53份,下面是調查的結果分析。(1)居民對“社區文化”概念的理解程度。從右圖可以看到,只有一半多一點的居民對“社區文化”有所了解,有44.45%的居民完全不知道社區文化為何物。很多人不理解社區文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人工作太忙,基本不能參加社區的活動;有的人僅限于在家料理家務,還沒意識到精神生活的需求。活動過程(2)居民對社區文化建設的滿意度。圖中結果顯示,大部分人對社區文化建設滿意度表示一般,還有部分人對其不太滿意和不滿意,這表明城區社區文化建設的效果不太好,沒能調動居民的積極性,也沒能達到提高居民精神文化素質的目的。活動過程

(3)居民最希望社區開展的活動類型。

從上面的條形圖看出,61.11%的居民希望社區開展文體娛樂活動,譬如:文藝表演、乒乓球比賽、棋類比賽等活動。文體活動固然能豐富居民的業余生活,但是要提高居民的文體素質,需要舉辦講座、開展公益活動,社區文化建設中要思考怎樣開展這些活動,才能讓居民喜聞樂見、積極參與。活動過程2.社區文化建設發展概況我們小組經過近一個月的調查,結合查閱的相關資料,對社區文化建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近年來,區政府意識到了精神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投入了相當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幫助社區進行文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領導層面的重視。在區政府、區黨委的領導下,區文化部門將社區文化建設列入了重要議事日程,認真安排部署,年初有計劃、年中有督導、年末有總結。結合社區實際、整合文化資源,開展和支持開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動。活動過程(2)硬件投入加大力度。區財政加大社區文化建設投入,在各個社區設置各式宣傳欄、閱讀欄、圖書室及一室多用的活動室等,這在我們走訪的幾個社區都有見到。另外,據有關數據統計,僅2011年就建立了55個公共閱報欄,政府還出資建設小書屋,修繕非國有的不可移動文物,修繕街頭雕塑、整理大街小巷等。可見,社區文化建設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對文化設施的投入加大。活動過程(3)居民的文化生活豐富起來。有別于過去家庭主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