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1秋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冊課件第四章第一節第1課時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_第1頁
(新教材)2021秋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冊課件第四章第一節第1課時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_第2頁
(新教材)2021秋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冊課件第四章第一節第1課時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_第3頁
(新教材)2021秋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冊課件第四章第一節第1課時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_第4頁
(新教材)2021秋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冊課件第四章第一節第1課時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地貌第一節常見地貌類型第1課時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學習目標]1.閱讀景觀圖,能夠識別常見的溶洞、峰林等喀斯特地貌和“V”形谷、沖積平原等河流地貌,提升觀察識別能力。2.運用簡練的地理語言,描述常見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的主要外觀特征,提升概括歸納能力。3.在野外考察時,學會辨別自然環境中的典型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提升地理實踐能力。一、喀斯特地貌|教材初探|1.閱讀下列四幅景觀圖,明確喀斯特地貌的外觀特點。ABCD(1)景觀圖中屬于喀斯特地貌的是

。(2)喀斯特地貌分為

喀斯特地貌(如圖

)和

喀斯特地貌(如圖

)。(3)根據圖③,簡要描述溶洞的特點。答案:長度不一(數米到數百千米);常呈層狀分布;類型多樣(石鐘乳、石幔、石簾、石筍、石柱等)。①③地表①地下③2.閱讀教材第66~67頁,明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1)列舉出常見的地表喀斯特地貌的類型。答案:溶溝、洼地、峰叢、峰林、孤峰、殘丘等。(2)從溶溝到殘丘的一系列演變,說明水和巖石的相互作用過程。過程建構答案:可溶性巖石(如石灰巖),在適當條件下,溶于水并被帶走,或重新沉淀,形成形態各異的地表喀斯特地貌。(3)指出我國喀斯特地貌分布典型的地區。答案:廣西、貴州、云南等地。|遷移應用|1.唐代大詩人韓愈詩句“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描述的是我國哪一地區的景觀?該地典型的地貌景觀是什么?答案:桂林山水。喀斯特地貌。2.云南省的“壩子”是一種獨特的地貌現象和自然地理現象。云南壩子的總面積僅約占全省總面積的6.52%,但由于山地和高原的比重大,缺少大型平原,面積雖小但數量很多的各類壩子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云南省缺少大平原的不足。說明壩子成為當地重要農業區的條件。答案:地形平坦;土壤深厚;灌溉便利。二、河流地貌【鋪墊知識】1.在河流的不同河段,水量不同、落差不同,所受作用力不同,因此地貌類型和地貌景觀不同。2.將不同河段與相應地理特征用直線連接起來。河流上游河流落差小水流急以侵蝕為主河流下游河流落差大水流緩以沉積為主河流入海口處海水頂托|教材初探|1.閱讀教材第69~71頁,結合我國長江干支流示意圖,認識不同河段的特點。(1)把下列地貌景觀與所處河段對應起來。A

,B

,C

,D

。①②

A.“V”形河谷B.江闊水深

C.三角洲D.江面逐漸開闊④③(2)河曲是河流地勢平緩河段的常見形態,判斷在長江的

河段可能看到河曲。(3)比較“V”形谷和槽形谷。河谷類型剖面形態地區特點“V”形谷

岸壁

,谷底

,河床底部起伏不平槽形谷

河谷呈

的槽形較陡狹窄山區平原地區寬而淺2.結合教材第70頁圖4.8,認識牛軛湖的形成過程。(1)認識牛軛湖:根據湖泊輪廓,判斷下列圖A表示牛軛湖。ABCD(2)感知特征:推斷下列描述牛軛湖特征正確的一項是

。A.多分布于海拔較高、地勢險峻處B.一般牛軛湖會逐漸發展成為河曲C.多形成于氣候干旱地區D.湖泊外形多呈彎曲狀(3)推斷分布:下列

多有牛軛湖分布。(雙選)A.青藏高原地區 B.長江中下游地區C.黃土高原地區 D.內蒙古高原地區DBD(4)描述形成:根據下列河流演變示意圖,描述牛軛湖的形成過程。答案:在地勢平緩地區,河流不斷擺動形成彎曲。河水不斷沖刷與侵蝕河岸,河曲隨之不斷地發展,彎曲程度逐漸增大。洪水泛濫時,河水沖斷河曲的頸部,使彎曲部分與河道分離,形成牛軛湖。|遷移應用|1.“站在虎跳峽的一塊巨石上,你不僅沒有堅如磐石的安全感,反而會為大地有微微戰栗而心驚肉跳。”這是文學作品中對長江虎跳峽的描述,據此判斷虎跳峽最可能位于下圖中A、B、C、D哪一處?為什么?答案:B處。B處從上游匯入的水量大,落差大。2.“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詩中所謂“江南”指的是長江的哪一地區?答案:長江下游地區。探究點一喀斯特地貌【例1】與圖示地區山體巖石、地貌類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對應正確的是()A.石灰巖、球狀風化地貌、風力作用B.花崗巖、流水堆積地貌、流水作用C.大理巖、喀斯特地貌、風力作用D.石灰巖、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審題能力培養解答本題關鍵是抓住圖中的有效信息進行分析:答案:D信息提取推斷結論信息1圖中峰林、峰叢、孤峰眾多圖示景觀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信息2(輔助信息)峰林、峰叢包圍中水田廣布圖示地區為南方地區信息3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作用:流水侵蝕、溶蝕作用形成條件:可溶性巖石(石灰巖)+流水作用喀斯特地貌的發育條件分析喀斯特地貌的發育程度主要取決于巖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和水的溶蝕能力等。古往今來,“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喚起了多少人對桂林山水的向往。讀圖完成1~3題。

①漓江風光②象鼻山

③峰林④地下宮殿1.圖中屬于地表喀斯特地貌的是()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圖中景觀主要與喀斯特淀積作用有關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3.景觀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態有()A.石芽、漏斗、落水洞 B.石鐘乳、石筍、石柱C.天生橋、石林、洼地 D.溶洞、地下河、峰叢解析:喀斯特地貌分為地表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地表喀斯特地貌包括峰林、峰叢、孤峰、洼地等,地下喀斯特地貌包括溶洞、石鐘乳、石筍、石柱等,其中石鐘乳、石筍、石柱是在淀積作用下形成的。答案:1.A2.D3.B探究點二河流地貌【例2】讀圖甲和圖乙,完成(1)~(2)題。甲R河流某處河谷橫剖面示意圖乙R河流縱剖面與河谷形態示意圖(1)圖甲中,形成該河谷的地質作用依次是()A.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風化作用C.冰川作用、流水作用 D.風化作用、冰川作用(2)圖乙中,E、F示意的河谷形態分別出現在河流的()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審題能力培養解答本題關鍵是抓住圖中的有效信息進行分析:答案:(1)C(2)D信息提取推斷結論信息1圖甲顯示的河谷形態:上側寬闊且呈“U”形,下側呈“V”形該河谷位于河流上游,上側為冰川侵蝕所致;下側為流水侵蝕所致信息2圖乙中E處河谷為明顯的深切河谷該河谷應處于下切侵蝕強烈的河流中上游信息3圖乙中F處河口三角洲形態比較明顯應位于河口處信息4圖乙中河流縱剖面各河段的海拔、坡度不同①段位于源頭;②段落差相對較大,應位于中上游;③段落差相對較小,應位于中下游;④處位于河口平直河段與曲流河段兩岸的侵蝕和堆積分析(1)平直河段,由于受地轉偏向力作用,北半球河流右岸侵蝕,左岸堆積;南半球河流左岸侵蝕,右岸堆積。(2)曲流河段,由于慣性作用,河流凹岸發生侵蝕,凸岸發生堆積,如下圖所示:圖甲是黃河干流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1.圖乙中①②兩圖分別表示圖甲中不同河段的河流地貌,下列選項中對應正確的是()A.①—a②—bB.①—b②—dC.①—a②—cD.①—c②—d甲乙2.下列關于a處聚落的敘述,正確的是()A.聚落規模一般較大B.聚落分布在地勢比較高的開闊地C.聚落一般分布在水能豐富的峽谷區D.聚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