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春節傳統文化SPRINGFESTIVALTRADITIONALCUSTOMCULTURE目錄章節一歷史發展章節二風俗習慣章節三節日活動章節四節令食品章節一歷史成長歷史成長節日起源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繼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后來叫春節。歷史成長時之間演變夏朝用孟春(即正月)為正月。商朝用臘月(十二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六國后規定以十月為正月,漢朝初期沿用秦歷。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天文學家落下閎、鄧平等人制訂了《太初歷》,將原來以十月為歲首改為以孟春為歲首,后人在此基本上逐漸完善為我們當今使用的陰歷(即農歷),落下閎也被稱為“春節老人”。此后中國一直沿用夏歷(陰歷,又稱農歷)紀年,直到清朝末年,長達2080年。歷史成長名稱變革先秦“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兩漢時期“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元辰”、“元日”、“元首”、“歲朝”等;唐宋元明“元旦”、“元”、“歲日”、“新正”、“新元”等;清代“元旦”或“元日”辛亥革命后元旦定義為西歷01月01日,將農歷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歷史成長實際內容成長先秦釀酒宰羊歡聚漢朝祭祖是春節的重要活動和習俗。魏晉形成除夕守歲的習俗。唐朝除登門拜年,還發明一種“拜年帖”。當時這種“拜年帖”被稱為“飛帖”。宋代過年開始吃餃子,宋朝稱餃子為“角子”。除夕、春節放爆竹之俗便逐漸盛行。清朝一直延續至元宵佳節才算結束,猜燈謎是甚為流行的取樂方式。辛亥革命政府提倡新歷,傳統過年不再休假。禮儀上,脫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禮節逐漸成為中國人際交往的“文明儀式”。歷史成長春節歷法春節時之間春節的時之間(農歷正月初一)在公歷1月21日至2月21日之之間游動。“最早的春節”(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遲的春節”(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一個月。閏春節閏春節,又稱閏正月,從公元1645年使用歷理置閏制開始,到公元2800年的1155年里,農歷閏正月只發生6次,非常罕見,其年份分別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閏春節的過法如果一年有閏正月,原則上春節過第一個正月的,到了閏正月的時候則不過節。章節二風俗習慣風俗習慣傳統民俗辭舊迎新從臘月二十三小年節起,人們便開始掃房屋、洗頭沐浴、準備年節器具等祭祝祈年如灶神、門神、財神、喜神、井神等諸路神明,在春節期間,都備享人間香火。人們借此酬謝諸神過去的關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合家團圓除夕,全家歡聚一堂,吃罷“團年飯”,長輩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一家人團坐“守歲”。娛樂狂歡耍獅子、舞龍燈、扭秧歌、踩高蹺、雜耍諸戲等,為新春佳節增添了濃郁的喜慶氣氛。風俗習慣掃塵辭舊迎新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之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風俗習慣辦年貨“年貨”春聯,福字,新衣服,過年期之間的食品(過年商場多不開門)。辦年貨是中國人過春節的一項重要活動。與過去相比,中國人辦年貨的方式變得更加現代,不拘泥于傳統。山西地方有個特別的年貨:刷子和筷子每年必買,諧音‘快發’之意。風俗習慣貼春聯對聯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楹聯(因古時多懸掛于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于桃符。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文字量相同,構造相同,是中文言語的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有歷史記載的最早對聯出現在三國時代。風俗習慣貼年畫“門神”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之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將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于“門神”。風俗習慣窗花與“福”字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剪紙在中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之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民之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將來的祝愿。風俗習慣守歲除夕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于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風俗習慣燃爆竹“開門爆竹”中國民之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能夠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能夠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風俗習慣拜年拜年現代社會通行的賀年卡在中國古代已經實行。早在宋代,皇親貴族士大夫的家族與親族之之間已使用專門拜年的賀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貼”。它是把梅花箋紙裁成約二寸寬、三寸長的卡片,上面寫上自己的姓名、地址。各家門上粘一紅紙袋,稱為“門簿”,其上寫著主人姓名,用以接收名刺(名貼)。拜者投名刺(名貼)于門簿,即表示拜年,其意義與現代賀年卡一樣。章節三節日活動節日活動小年臘月二十三傳統習俗:祭灶、蒸花饃、寫春聯、吃灶糖、掃塵除夕農歷年最后一天傳統習俗:置天地桌、吃年夜飯、接神、踩祟、接財神雞日正月初一傳統習俗:開門炮仗、拜年、占歲、飲屠蘇酒、聚財狗日正月初二傳統習俗:祭財神(北方)豬日正月初三傳統習俗:燒門神紙羊日正月初四傳統習俗:迎神接神,接五路,吃折羅,扔窮牛日正月初五傳統習俗:祭財神(南方)、送窮、開市馬日正月初六傳統習俗:送窮,啟市人日正月初七傳統習俗:熏天、吃七寶羹、送火神順星節正月初八傳統習俗:順星、放生祈福天公生正月初九傳統習俗:祭玉皇、道觀齋天等石不動正月初十傳統習俗:向石頭焚香祭拜、午間供奉烙餅人日正月十一傳統習俗:熏天、吃七寶羹、送火神老鼠節正月十二傳統習俗:藏剪刀,收舊鞋,搭燈棚等。元宵節正月十五傳統習俗: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章節四節令食品臘八粥慶祝豐收.又稱“大家飯”,是紀念民族英雄岳飛的一種節日食俗。年糕又稱“年年糕”,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一級造價師之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土建)真題練習試卷B卷附答案
- 智慧操場學期班級智力發展計劃
- 2025年標準辦公室租賃合同范本
- 債務重組合同樣本
- 樓層走廊欄桿施工方案
- 農村水渠建設合同樣本
- 冷凍品采購合同樣本
- 農場肉類出售合同樣本
- 買賣違建房屋合同樣本
- 提高生產透明度的實施方案計劃
- 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附解析答案
- 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中考物理一模試卷
- 2024年07月山東興業銀行濟南分行濟南管理部招考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DB 23T 1501-2013 水利堤(岸)坡防護工程格賓與雷諾護墊施工技術規范
- 經濟與社會 綜合卷(含解析)-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二
- 針刺傷警示教育課件
- 知名連鎖漢堡店食安QSC稽核表
- 人工智能訓練師(初級-五級)職業技能鑒定理論考試題庫-上(單選題)
- 《半導體集成電路》課件
- 控制計劃課件教材-2024年
- 快遞公司與菜鳥驛站合作協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