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波視角下的主位理論與篇章定律論_第1頁
信息波視角下的主位理論與篇章定律論_第2頁
信息波視角下的主位理論與篇章定律論_第3頁
信息波視角下的主位理論與篇章定律論_第4頁
信息波視角下的主位理論與篇章定律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信息波視角下的主位理論與篇章定律論

人們之間的交流通常基于語言。語篇往往都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句子構成,表達某一完整意義。語篇的展開遵循一定的規律,這是系統功能語言學研究者們一直在探討的。主位作為語篇元功能的一個核心概念,自上世紀30年代布拉格學派提出,一直在經歷著發展和變化。Martin&Rose(2003)基于Halliday的主位理論,提出了篇章格律論,認為語篇是按一定的規律波浪式推進的。篇章格律的形成不僅與語篇信息流動有關,而且與主位推進、述位推進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從應用的角度來看英語閱讀及寫作教學也應提高學生的篇章格律意識。1.0信息波與篇章格律的形成從20世紀30年代的布拉格學派到60年代以來的Halliday,信息波一直是他們關注的一個焦點。為了研究信息在句子中的分布情況,語言學家作了很多努力。布拉格學派首先提出將句子切分為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并將主位結構與信息分布結合起來研究,提出主位一般傳達已知信息,述位表示新信息。Halliday(1994)繼承并發展了布拉格學派的主位理論,提出了主位的標記性,對主位作了詳盡的分類,如:單項主位(SimpleTheme)、復項主位(MultipleTheme)和句項主位(ClausesasThemes)。值得注意的是:Halliday(2002)把語篇的信息結構看成波浪狀(wave-like),在語篇意義上把小句本身看作信息波,把主位與新信息看作是小句的兩個波峰。例如:Whydidyouletthebigonegetaway?(Halliday,2002:206)Why和getaway分別構成已知信息和新信息的顯著性,為波峰。因此,小句層面的信息流動呈波浪狀,句首和句尾形成波峰。如果說Halliday更多考慮的是小句層面的信息分布,那么Martin&Rose更多考慮的則是整個語篇層面的信息分布。Martin&Rose將以上小句層面的信息分布稱為“小波浪”(littlewaves)。在此基礎上,他們又提出段落層面的“大波浪”(biggerwaves)、語篇層面的“浪潮”(tidalwaves)等概念。根據Martin&Rose(2003:175-205)的觀點,語篇的段落往往有一個主題句,從語篇的角度看,這個主題句可以被看作是更高一層的主位,即段落的超主位(hyperTheme),它不僅是段落的出發點,而且幫助讀者預測后面各小句的內容。超主位之后出現的是新信息,隨著段落的展開,新信息不斷積聚,往往在最后一個小句中得以濃縮。這種濃縮的新信息就是段落的超新信息(hyperNew)。相對小句層面的“小波浪”,超主位和超新信息形成段落層面的“大波浪”。當然,比超主位-超新信息更高一層的是宏觀主位(MacroTheme)-宏觀新信息(MacroNew)。宏觀主位和宏觀新信息形成“浪潮”。宏觀主位預測超主位、主位,宏觀新信息濃縮超新信息和新信息。Martin&Rose將Halliday功能語法理論中的主位-新信息結構投射到段落和語篇的層面上,認為主位和新信息的概念遠遠超越小句、段落甚至更大的語篇范圍,形成波浪式的、有層級的主位-新信息結構。這種宏觀主位、超主位、主位和宏觀新信息、超新信息、新信息所形成的開放性的等級層次就是篇章格律(Periodicity)。如圖1所示:由此可見,篇章格律(Martin&Rose,2003;王振華,2002)就是篇章節奏,研究篇章的信息流,關心篇章組織過程中的信息脈沖。篇章的節奏有幾層,好似小浪推大浪,大浪推巨浪。Pike和Halliday也曾將“波浪”這一術語用于語言學研究。Pike(1982:12-13)把意義比喻成“大潮掀起的層層漣漪,一起向前奔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層層小浪,繼而一層層大浪”。Halliday指出:“語篇意義通常具有格律運動,這是語篇各個層次的特點;一切都是從最小的波浪推至最大的波浪,也就是說格律是有層級的。”(轉引自Martin,1992:559)Halliday已經注意到篇章的格律問題,只是其焦點集中于書面語、口語中的小句主位信息和述位信息以及新舊信息的區別和聯系。因此,Martin的篇章格律論可以說是對Halliday語篇元功能的補充和發展。2.0主位推進與篇章格律的形成由圖1可知:篇章格律的形成與主位推進(ThematicProgression,以下簡稱TP)和新信息的積聚密切相關。若干小句主位的程式構成語篇的發展方式(methodofdevelopment),若干小句新信息的程式構成要點(point)。(Martin&Rose,2003:184)要了解篇章格律,就必須考察其發展方式和要點。語篇的發展方式離不開對主位推進模式的研究。捷克語言學家Dane?(1974)提出三種主位推進的基本模式:線性主位推進(SimpleLinearTP)、持續主位推進(TPwithaconstanttheme)和派生型主位推進(TPwithderivedT’s)。國內學者也相繼提出了自己的主位推進模式,如徐盛桓(1982)的四種模式:平行型、延續型、集中型、交叉型;黃國文(1988)的六種模式:平行型、延續型、集中型、交叉型、并列型、派生型;朱永生(1995)的四種模式:主位同一型(平行型)、述位同一型(集中型)、延續型、交叉型。綜觀中外學者的諸多主位推進模式,我們發現Dane?提出的派生型主位推進模式(如圖2所示)對于篇章格律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盡管國內學者也曾不同程度地提及這一模式。Martin(1992)在提及語篇發展方式時,也曾特別關注派生型主位推進模式。我們現以以下語篇來說明派生型主位推進模式:語篇1:1.AAmericansfeelproudofthemselvesforworkinghardbuttheyfeelequallyproudofthemselveswhentheysitanddonothingoverweekends.2.BSomeofthemevenmeasuresuccessintermsofthelengthandfrequencyoftheirvocations.3.BThemanwhogetsamonth’svocationeachyearconsidershimselfmoresuccessfulthanthemanwhogetstwoweeks.4.BManypeoplebecameteachersbecauseteachersgetathreemonthvocationeveryyear.5.BSomecollegeteacherswhoteachthreeclassesconsiderthemselveslesssuccessfulthanonewhoteachesonlyoneortwoornoneatall.6.AInbrief,thelessworkAmericansdo,themoresuccessfultheyconsiderthemselves.(轉引自曾利沙,1994)該語篇由六句組成,分別標以序號1~6。語篇的主題句和最后一句(標A)屬同一語義關聯層級,兩句用不同的詞語重復語篇的中心思想,其余四句(標B)在意義上并列,均從屬于主題句。2、3、4、5的主位分別是:一些美國人/每年擁有一個月假期的美國人/許多人/一些大學教師。他們都屬于美國人(1的主位)。所以,從主位推進模式看,這四句的主位分別派生于主題句的主位,呈派生型主位發展模式。由于主題句主位所具有的派生能力,顯得與眾不同,因此,Dane?命名主題句主位為超主位(hypertheme)。Martin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超主位概念。他認為:超主位一般就是段落的主題句,指的是段落的首句或首句群,能夠預測其后小句的互動模式,而這種互動介于詞匯鏈、指稱鏈和主位選擇之間。(Martin,1992:437)按照Martin的超主位定義,語篇1的超主位則是一個句子,該語篇的主題句1:Americansfeelproudofthemselvesforworkinghardbuttheyfeelequallyproudofthemselveswhentheysitanddonothingoverweekends.若按照Dane?的超主位定義,語篇1的超主位則是主題句1的主位Americans,也就是Martin的超主位的主位。關于超主位的概念,Halliday、胡壯麟、張德祿等都曾談到。Halliday(1994)指出:在小句層面之上,書面語篇的段落建構也遵循同樣的規律。段落的主題句正是該段落的主位。胡壯麟(1994)也論述了主題句與主位銜接的關系,并指出段落里的“主題句”實際上是段落主位,對段落內各句主位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張德祿等人認為“要說明的對象就是全篇的話題(稱為主題句),或者說是語篇的在最高層次上的‘主位’;每下一層的主位都用以說明上一層次的主位;各個層次的主位又都服從于全篇的‘主位’”。(張德祿等,1994:31)通過以上分析,我們認為Martin的超主位概念較為科學。Martin的超主位不但能夠預測其后小句的主位,而且作為段落的主題句,對整個段落的內容都能起到預示作用。若結合超新信息的概念,我們會發現段落的兩端,超主位和超新信息形成了波峰(如語篇1中的句1和句6)。因此我們可以說:Martin&Rose的篇章格律論對語篇主位發展模式的探討是對Dane?派生型主位推進模式的補充和發展。當然,篇章格律的形成還需考查語篇新信息的積聚過程。語篇新信息的積聚過程反映了語篇的述位推進程式,因為小句的述位通常表達的是新信息。功能語言學家對于述位推進的關注遠不如主位推進。Crompton(2004)借鑒了Dane?的主位推進模式(見圖2),提出了相應的述位推進模式,其中派生型述位推進模式如圖3所示:同樣,圖3中的派生型述位推進模式給我們以很大啟示。由于述位通常傳達新信息,我們認為派生型述位推進模式投射出段落層面的新信息積聚過程。對比圖1篇章格律論關于新信息積聚過程的描述,我們可以看出:Martin篇章格律論關于新信息積聚過程的探討更加符合語篇信息的分布模式:宏觀新信息濃縮超新信息,超新信息濃縮新信息。如語篇1的句6可以看成是該語篇的超新信息,是對句2、3、4、5新信息的濃縮。綜上所述,Martin&Rose的篇章格律論對新信息積聚過程的探討是對Crompton派生型述位推進模式的改進和擴展。而Crompton派生型述位推進模式來源于Dane?派生型主位推進模式,因此我們認為:篇章格律論是對Dane?派生型主位推進模式和Crompton派生型述位推進模式的綜合和完善。3.0篇章格律論的應用Martin&Rose的篇章格律論認為:篇章格律是用來捕捉信息流規律的——信息峰相連形成一個有規律的模型,波的層級形成一個可預測的節奏。(王振華,2007:導讀)因此,掌握語篇的格律,讀者就可以迅速而準確地掌握作者的思路,正確地捕捉語篇的信息發展脈絡和信息內容,因而對于語篇的解讀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篇章格律論認為:高層主位預測低層主位,高層新信息濃縮低層新信息。所以,我們在對復雜的語篇進行解讀時,可以直接提取文章的高層主位或高層新信息,即宏觀主位、宏觀新信息、超主位、超新信息等,從而建構語篇的認知大框架,為進一步解讀奠定基礎。下面以Martin&Rose對南非姑娘Helena的愛情和婚姻悲劇敘述語篇分析為例:語篇2:MystorybeginsinmylateteenageyearsasafarmgirlintheBethlehemdistrictofEasternFreeState....Afteraboutthreeyearswiththespecialforces,ourhellbegan.Hebecameveryquiet.Withdrawn.Sometimeshewouldjustpresshisfaceintohishandsandshakeuncontrollably.Irealisedhewasdrinkingtoomuch.Insteadofrestingatnight,hewouldwanderfromwindowtowindow.Hetriedtohidehiswildconsumingfear,butIsawit.Intheearlyhoursofthemorningbetweentwoandhalf-past-two,Ijoltawakefromhisrushedbreathing.Rollsthisway,thatsideofthebed.He’spale.Icecoldinaswelteringnight—soppingwetwithsweat.Eyesbewildered,butdulllikethedead.Andtheshakes.Theterribleconvulsionsandblood-curdlingshrieksoffearandpainfromthebottomofhissoul.Sometimeshesitsmotionless,juststaringinfrontofhim.Ineverunderstood.Ineverknew.Neverrealisedwhatwasbeingshoveddownhisthroatduringthe“trips”.Ijustwentthroughhell.Praying,pleading:“God,what’shappening?What’swrongwithhim?Couldhehavechangedsomuch?Ishegoingmad?Ican’thandlethemananymore!But,Ican’tgetout.He’sgoingtohauntmefortherestofmylifeifIleavehim.Why,God?”...Iendwithafewlinesthatmywastedvulturesaidtomeonenight:“Theycangivemeamnestyathousandtimes.EvenifGodandeveryoneelseforgivesmeathousandtimes—Ihavetolivewiththishell.Theproblemisinmyhead,myconscience.Thereisonlyonewaytobefreeofit.Blowmybrainsout.Becausethat’swheremyhellis.”(Martin&Rose,2003:176)開篇“Mystorybegins...”表明作者將會給我們講述一個故事,故事必然涉及時間、地點和人物。該句是整個故事的中心句,構成了整個語篇的宏觀主位。語篇的結尾部分“Iendwithafewlines...”是對整個故事的總結和評估,是從整個語篇中濃縮出來的宏觀新信息。由于篇幅的限制,故事的正文我們只選取了一個語篇相“Afteraboutthreeyearswiththespecialforces,ourhellbegan...Why,God?”。該語篇相的主題句“Afteraboutthreeyearswiththespecialforces,ourhellbegan.”即為宏觀主位之下的一個超主位,起到對其后語篇的預示作用。其后語篇“Hebecameveryquiet...Why,God?”詮釋發展其超主位,若能結合評價理論分析,我們則會更加明白Helena為什么稱自己的經歷為“ourhell”。由以上分析可知:篇章格律的研究對語篇的分析,尤其對復雜語篇的解讀很有幫助。這對英語閱讀教學以一定啟示。傳統的閱讀教學注重對字詞句的理解,即語言表層結構的理解,教師總是把一個意義完整的篇章單位分解為支離破碎、毫無聯系的語言片段,沒有從整體的角度分析語篇的格律,忽視篇章深層次教學。在教學中教師如果能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將篇章格律應用到語篇的解讀上,劃分出語篇的不同層次主位和新信息,那么學生便可清晰地看出語篇的節拍,縮短篇章解讀的過程。單就主位發展方式而言,王初明等(1996)認為“所有的主位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