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T899-2016 混凝土路緣石_第1頁
JCT899-2016 混凝土路緣石_第2頁
JCT899-2016 混凝土路緣石_第3頁
JCT899-2016 混凝土路緣石_第4頁
JCT899-2016 混凝土路緣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備案號:55966-2016代替JC899—20022016-07-11發布2017-01-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I前言 1范圍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分類與標記 25一般規定 2 37試驗方法 48抽樣方法和檢驗規則 59標志、產品質量合格證、使用說明書 610包裝、運輸、貯存 7附錄A(規范性附錄)外觀質量和尺寸偏差試驗方法 8附錄B(規范性附錄)抗折強度試驗方法 附錄D(規范性附錄)吸水率試驗方法 附錄F(資料性附錄)路緣石結構形狀及其各部位名稱 附錄G(資料性附錄)規格尺寸、截面圖形、截面模量計算 Ⅱ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取消了產品的優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分級(見2002年版的第4章);——抗折強度等級去掉了C3.0級,增加了C3.5級(見第4章,2002年版的第4章);——抗壓強度等級去掉了C.25級,增加了C.45級(見第4章,2002年版的第4章);——吸水率統一為6.0%(見6.4.1,2002年版的6.4.1);——抗鹽凍性次數從25次增加到28次;質量損失從應不大于0.50kg/m2調整為1.0kg/m2(見6.4.2.2,2002年版的6.4.2.2)。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遼寧省建筑材料科學研究所、沈陽市政集團有限公司、群峰智能機械股份-—JC899—2002。1GB/T2828.1計數抽樣檢驗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2鋪砌在路面與立緣石混凝土之間的平面標石。路緣石按產品代格尺寸、強度等級和本標準編號順承進行標記。CVC-H240×300×1000(C4.0)JC/T899—20165一般規定5.1原材料GB/T2015和JC/T870相應的規定。5.1.2細集料應符合GB/T14684的規定。5.1.3粗集料應符合GB/T14685的規定。5.1.4粉煤灰應符合GB/T1596的規定。5.1.5工業廢渣應符合我國相關標準與規范的要求。5.1.6混凝土外加劑應符合GB8076的規定。5.1.8混凝土用顏料應符合JC/T539的規定。3JC/T899—2016序號1缺棱掉角影響頂面或正側面的破壞最大投影尺寸/mm2面層非貫穿裂紋最大投影尺寸/mm3可視面粘皮(脫皮)及表面缺損最大面積/mm24貫穿裂紋不允許5分層不允許6色差、雜色不明顯單位為毫米單位為毫米序號要求1長度(1)-32寬度(b)-33高度(h)-34平整度5垂直度6對角線差4強度等級C3.5C4.0C?5.0C6.0平均值(C,)單件最小值(Cimin)曲線形路緣石、直線形截面L狀路緣石面工狀略緣石和非直線型路緣石應進行抗壓強度并應符合表4的規定。表4抗壓強度單位為兆帕強度等級C.35平均值(C.)單件最小值(Ccmi)6.4物理性能6.4.1吸水率6.4.2抗凍性及指盤示性寒冷地區、嚴來地區冬季道路仗用除冰鹽除雪時及鹽堿地區應進行抗鹽凍性試驗。路緣石經ND287試驗方法7.1外觀質量和尺寸偏差7.2力學性能7.2.1抗折強度按附錄B的規定進行。7.2.2抗壓強度按附錄C的規定進行。7.3物理性能5JC/T899—2016的100mm×100mm×100mm的立方體試樣。按附錄E的規定進行。應隨機抽取齡期28d或以上的試樣。件,亦按一批計;超過20000件,批量由供需雙方商定。按照GB/T2828.1,隨機從成品堆場中每批產品抽取一次檢驗試樣13個或二次抽取檢驗試樣26個6經檢驗外觀質量、尺寸偏差的所列項目都符合本標準時,則判定外觀質量和尺寸偏差合格。按照GB/T2828.1正常檢驗二次抽樣方案,取特殊檢驗水平S-3(字碼F),接收質量限(AQL)取6.5。質量合格7整齊,高度不宜超過1.5m。8外觀質量和尺寸偏差試驗方法測量頂面和正側其面積,精確至1mm2。表面缺損或傷痕處互相重的兩個寸,精確至1mm;計算分層;對表面風干的路緣石肉差、雜色。A.2尺寸偏差A.2.1試樣數量9分別在路緣石頂面中部,正側面及背面距底面10mm處測量長度,取三個測量值的算術平均值為該試件的長度值,精確至1mn。分別在路緣石底面的兩端,距端面10mm處及底面中部測量寬度,取其三個測量值的算術平均值為該試件的寬度值,精確至1mm。分別在路緣石背面兩端,距端面10mm處及背面中部測量高度,取其三個測量值的算術平均值為該試件的高度值,精確至1mm。用1000mm長的鋼板尺分別側立在路緣石頂面和正側面的中部,另用塞尺測量路緣石表面與側立鋼板尺之間的最大間隙,取其最大值,精確至1mm。A.2.3.5垂直度用直角尺或丁字尺的一邊緊靠路緣石的頂面,另用小量程鋼板尺或卡尺測量直角尺(或丁字尺)另一邊與其端面所垂直面之間的最大間隙,記錄取其最大值,精確至1mm。A.2.3.6對角線差用鋼板尺等測量路緣石可視面一個平面的兩向對角線,測量值與這個可視平面理論上矩形對角線的差值,為該試樣的對角線差。精確至1mm。JC/T899—2016(規范性附錄)抗折強度試驗方法B.1試樣數量試樣數量為3個。B.2試驗設備、量具、材料B.2.1試驗機不大于B.2.2加載壓塊抗折試驗支承展置應可自由調節試樣處于水平。同時可調節支座間距,精確至mm。支承裝置兩端支座上的支桿直徑為30m,一為滾動支桿,一為鉸支桿,支桿長度應大于試樣的寬度(bo),且應互相平行。B.2.5找平墊板B.3試樣制備在試樣的正側面標定出試中試樣寬度2處為應加荷較的部位,如試樣正側面為斜面、切削角面、圓弧面,試驗時上小萬而式樣完全水平吻合接觸,應用水泥凈漿或其他找平材料將加載壓塊所處部位抹平使之試驗時可場,抹平處理后試樣,養護3d后方可試驗。試樣制備JC/T899—2016說明:1——找平層;3——找平墊板;2——試樣;4——加載壓塊;圖B.1試樣制備圖B.4試樣的含濕狀態將制備好的試樣,用硬毛刷將試樣表面及周邊松動的渣粒清除干凈,在溫度為(20±3)℃的水中浸泡(24±0.5)h。B.5試驗步驟B.5.1使抗折試驗支承裝置處于可進行試驗狀態。調整試驗跨距l=l-2×50mm,精確至1mm。B.5.2將試樣從水中取出,用擰干的濕毛巾擦去表面附著水,正側面朝上置于試驗支座上,試樣的長度方向與支桿垂直,使試樣加載中心與試驗機壓頭同心。將加載壓塊置于試樣加載位置,并在其與試樣之間墊上找平墊板。如圖B.2。單位為毫米5——找平墊板6——加載壓塊。個C.1試樣及數量度試驗。試樣數量為3個。(規范性附錄)抗壓強度試驗方法C.2試驗設備C.3試樣制備于路緣石成型加翻方的面作為承壓面。試樣的兩個承壓面應平行、平整。否則應對承壓面磨平或用水直于承壓面。泡(24±0.5)h。C.5試驗步驟積(A),精確至1mm2。將試樣從水中取出用擰干的濕毛巾擦去表面附著水,承壓面應面向上、下壓板,并置于試驗機下壓板的中心位置上。C.5.2啟動試驗機,加荷速度調整在0.3MPa/s~0.5MPa/s,勻速連續地加荷,直至試樣破壞,記錄C.6試驗結果計算JC/T899—2016試樣抗壓強度按公式(C.1)計算:…P——試樣破壞荷載,單位為牛頓(N);試驗結果以三個試樣抗壓強度的算術平均值和單件最小值表示,計算結果精確至0.1MPaJC/T899—2016D.1試樣及數量(規范性附錄)吸水率試驗方法D.2試驗儀器、設備D.2.1滿足稱量范圍,1g的中子天平或電子種。D.2.2自動控制溫度(TQy±5)℃的鼓風千燥箱。D.2.3深度約為20的能浸試樣的水箱或水槽。D.3試驗步驟將制備好的試程,用硬毛刷將試樣表面及周邊松動的液粒清除于凈,放入溫度為(105±5)℃的干燥箱內烘干。試樣試樣與干燥箱內壁之間距離不得小于20mm。每間隔4h將試樣取出稱量一次,直至兩次稱量差小于0.1%時,視為試樣干燥質量(mo),精確至5g。烘干的試樣,溫度為(20±3)℃的水中浸泡(24士0-5)h,水面應高出試樣20mm~30mm。取出試樣,角護干的濕毛巾擦去表面附著水,立即稱量試樣浸水后的質量(m?),精確至5g。D.4試驗結果計算吸水率按公式式中:W試樣吸水率,%;mo試樣干燥質量,單位為克(g)m樣吸水24h后的質量,單位為克(g)。試驗結果以三個試樣的算術平均值表示,計算結果精確至0.1%。從20d以上齡期的路緣石中切取試驗面積7500mm2至25000mm2之間,且測試面最大厚度為103mm,試樣數量為3個。E.2.2能夠用來測量試樣表面上凍融介質的溫度,精確度在±0.5℃范圍內的熱電偶或等效的溫度測量E.2.3滿足稱量范圍,精度為0.05g的天平。E.2.5自動控制溫度(105±5)℃的鼓風干燥箱。E.2.6溫度(20±2)℃,相對濕度(65±10)%的氣候箱。氣候箱中,自由水表面在(240±5)min內的蒸發量應為(200±100)g/m2。水蒸發量使用深約40mm、橫截面面積(22500±2500)mm2的碗容器測得。水填充至距碗容器邊緣(10±1)mm處。E.2.9用于沖洗掉剝落材料的噴水瓶,用水瓶沖去剝落材料中的鹽分。E.2.10滿足測量要求,精確度在0.1mm范圍內的游標卡尺。E.2.11用于收集剝落材料的濾紙。E.3.1凍融介質用蒸餾水配制的3%濃度NaCl溶液。硅膠類等密封材料,用于密封試樣與橡膠片,以及填充試樣周圍的溝槽。E.3.3橡膠片(或聚乙烯薄片)厚度為(3.0±0.5)mm,應不受所使用鹽溶液腐蝕,且在-20℃的溫度下,仍具有足夠彈性。厚度為0.1mm至0.2mm的聚乙烯板。JC/T899—2016混凝土與橡膠片相接處法驗面四周,以防止水滲入試樣與橡膠片相接縫隙中。橡膠片的邊緣應高于2——橡膠片;區域內。在每次循環中試驗溫度超過0℃的時間至少7h,但不能多于9h。JC/T899—20161——試驗面;2——溫度測量裝置;3——密封膠條;4——試樣;55——絕熱材料;6——橡膠片;7——凍融介質;8——聚乙烯板。溫度/℃30時間/h時間h溫度℃時間h溫度℃005-23-14-20-16-2000JC/T899—2016E.5.2將至少一個試樣固定在冷凍室中具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持續記錄凍融介質中的試驗面中心處溫度。在試驗過程中始終記錄冷凍室的環境溫度,試驗時間從放入冷凍室后第一次循環的(0±30)min內開始計時。如果試驗過程中循環被迫終止,則將試樣在-16℃~-20℃的條件下保持冷凍狀態,如果循環終止超過3d時間,此次試驗應放棄。E.5.3應確保冷凍箱中的空氣循環系統運行良好,以達到正確的溫度循環。若所試驗的試樣數量較少則應用其他材料填補冷凍箱中空位,除非在不填補的情況下,也能夠得到正確的溫度循環。E.5.4經過7次和14次凍融循環,若有必要,應補充凍融介質,以保持試樣表面上(5±2)mm的溶液高度。E.5.5經過28次凍融循環后,應對每,式樣進行以下步驟操作:a)使用噴水瓶和毛刷將試驗面小落的或留渣粒收集至容器中,直到無殘余;b)將溶液和剝落渣粒通過水心倒入容器中,用至少1L的飲用水沖洗濾紙中收集的渣粒物質,E.6試驗結果計算△W,——抗鹽凍性質量損失,單位為干克每平方來(kg/m2);mup——抗鹽樂性試驗試樣質量損失,單位為毫克(mg);JC/T899—20165說明:2說明:1——上側面;2——上頂面;3——底面;4——背面;5——端面;6——下頂面;7——下側面JC/T899—2016位名稱見圖F.3。1——上側面;2——上頂面:5——端面;6——下頂面;(資料性附錄)簡圖型號寬度bmm高度hmm長度1mm截面模量WH?HH?HHHHsH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