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可文檔管理-幫助手冊_第1頁
多可文檔管理-幫助手冊_第2頁
多可文檔管理-幫助手冊_第3頁
多可文檔管理-幫助手冊_第4頁
多可文檔管理-幫助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說明 本手冊主要介紹了多可文檔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安裝以及使用。 本手冊適用于idoc多可文檔管理系統v2.0版本。如遇系統版本升級,請參照新手冊。目錄TOC\o"1-5"\h\z\u說明1目錄2第一章安裝7第1節安裝環境要求71.1效勞器操作系統71.2硬件要求7第2節安裝7第3節軟件許可9第4節運行idoc效勞9第5節注冊文件檢測9第二章產品介紹10第1節簡介10第2節特色102.1簡單易用102.2文檔管理系統特性102.3檔平安及文檔權限112.4檔管理解決方案為企業帶來的價值11第3節主要功能列表11第三章使用說明12第1節參數設置121.1效勞器端根本參數設置121.1.1公司名字141.1.2綁定IP141.1.3綁定端口141.1.4Session時間周期141.1.5用戶審核141.1.6默認用戶上傳文件空間141.1.7系統允許上傳文件的大小141.1.8縮略圖141.1.9查詢顯示14搜索詞保存時間14文檔刪除141.1.12驗證碼141.1.13版本控制141.1.14操作日志141.1.15文件授權151.1.16UK登錄151.1.17郵件發送151.1.18顯示全部組151.1.19SMTP郵件發送設置151.2效勞器路徑設置151.3數據庫鏈接參數設置151.4修改數據庫密碼161.5修改管理員密碼161.6上傳文件類型設置:161.7設置文件抽取對應表16第2節部門〔工作組〕管理172.1新建工作組172.2增加新用戶到工作組172.3將已注冊用戶添加到工作組〔分配組權限〕182.4查看工作組權限182.5組詳細管理192.5.1組成員授權192.5.2查看組權限192.5.3修改組名稱或描述192.5.4文件空間分配192.5.5查看工作組最新、最熱文檔192.5.6統計組文檔192.5.7刪除組全部文檔192.5.8刪除工作組202.6將用戶從組里面移出20第3節上傳文件203.1使用idoc控件批量上傳文件203.2使用idoc批量傳輸工具批量上傳文件223.3Web界面單個上傳文件22第4節文檔管理234.1進入組、個人、共享文檔管理234.2調出文件夾操作菜單244.3調出文件操作菜單244.4新建文件夾254.5文件查看方式254.5.1詳細模式254.5.2縮略圖模式254.5.3列表模式264.6文件詳細管理264.6.1上傳、查看、刪除快照274.6.2修改摘要274.6.3歷史版本274.6.4單個文件的操作日志274.6.5留言、刪除留言274.6.6發送文件消息274.7在文件夾中搜索284.8文件夾授權〔共享〕284.9文件授權〔共享〕294.10查看文件夾、文件權限294.11版本控制304.11.1簽出304.11.2簽入304.11.3取消簽出304.11.4文件歷史版本314.11.5我簽出的文檔314.11.6設置簽出路徑314.11.7獲取最新版本314.12生成縮略圖32第5節文檔搜索325.1常規搜索325.2目錄中搜索335.3文件名搜索33第6節批量傳輸工具的使用336.1查看傳輸日志336.2設置效勞器地址336.3設置工作目錄34第7節權限體系描述347.1繼承規那么347.2累加規那么35第8節常用管理功能368.1個人管理功能368.1.1修改個人信息368.1.2圖文系統368.1.3個人文檔368.1.4查看已授權〔共享〕的個人文檔368.1.5個人操作日志378.1.6個人首頁378.2我管理的組管理378.3我所在的組378.4系統管理功能38批量導入用戶388.4.2用戶管理39用戶禁用、啟用39用戶審核39空間分配408.4.3用戶詳細管理40找回密碼40空間分配40查看用戶的最新、最熱文檔40統計用戶文檔40查看某用戶操作日志41刪除某用戶全部操作日志41刪除某用戶全部文檔41從系統中刪除用戶418.4.4文檔備份418.4.5文檔恢復418.4.6系統文檔統計428.4.7系統操作日志管理428.4.8登錄日志428.4.9重啟效勞42第9節郵件、消息429.1郵件系統429.2站內消息系統43第10節UK登錄4410.1制作加密登錄UK4410.1.1制作UK前對UK的設置44制作UK前效勞器端的設置4710.1.3制作加密登錄UK4910.2使用加密登錄UK5010.2.1設置系統啟用UK登錄5010.2.2用戶使用UK登錄5010.3維護加密登錄UK5010.3.1忘記了UK的超級用戶密碼怎么辦5010.3.2忘記了PID怎么辦5110.3.3忘記了密鑰校驗號怎么辦5210.3.4重新制作UK5210.3.5修改效勞器的PID或密鑰校驗號52第四章常見問題53第1節查看序列號53第2節系統遷移54第3節外網訪問局域網553.1使用花生殼軟件前的路由器設置553.2花生殼軟件設置563.2.1路由器中有顯示花生殼軟件的情況563.2.2路由器中沒有花生殼軟件顯示的情況57第4節關于刪除用戶57第5節關于個人文檔57第6節用戶自定義詞庫58第7節文件保存目錄修改58第8節批量上傳網絡上共享的文件59第五章API開發手冊60第1節概述601.1目錄及文件說明601.2控件注冊601.3接口調用的環境60第2節API函數接口602.1設置效勞器信息602.2登錄效勞器612.3新建目錄612.4刪除目錄622.5目錄重命名622.6上傳文件632.7文件下載642.8文件刪除642.9文件重命名652.10提取文件正文652.11修改摘要662.12得到文件信息662.13得到系統的組織結構672.14得到組目錄結構692.15得到目錄文件702.16目錄授權712.17文件授權722.18搜索722.19注冊用戶742.20修改密碼752.21得到登錄的URL752.12得到用戶密碼的MD576第六章聯系我們77安裝安裝環境要求效勞器操作系統支持MicrosoftWindows2000,Server2003/2023,Vista、windows7操作系統及這些系統的補丁版本,最好是企業版本,普通的版本可能有并發的問題硬件要求CPU:IntelXeon1GHz,建議IntelXeon2GHz以上內存:256M以上,建議1024M硬盤空間:根據您將來的文件容量的1.2~1.5倍空間來決定安裝到適宜的磁盤RAID5磁盤驅動器是更好的選擇。安裝下載完安裝程序以后雙擊安裝程序〔如果是MicrosoftWindows7、Vista、Server200操作系統,請在安裝程序上右鍵鼠標,然后點擊“以管理員身份運行〞〕,點擊“下一步〞,過程中出現如下界面:選擇您要將軟件安裝到的目錄,然后繼續點擊“下一步〞即可。 安裝完成以后,會出現如下界面:選擇“是〞翻開多可系統管理工具〔idocservicetools〕,您也可以通過雙擊桌面上的“idoc文檔系統管理工具〞或者安裝目錄下的binn子目錄下的“Mangr.exe〞來翻開系統管理工具〔系統安裝完成以后請至少運行一次系統管理工具〕:點擊“是〞修改數據庫密碼,點擊“否〞進入文檔管理首頁!如果您的機器是動態IP系統就會給出提示,如果希望其他人能訪問效勞器,請將IP設置成固定的!軟件許可idoc文檔管理系統有二個版本,免費版和標準版。二者安裝文件是一樣的,但標準版需要U盤或者UK注冊的支持。免費版本支持10個用戶,10000個文檔,其中不支持個別功能。用戶可以從網站得到免費升級等技術效勞,但公司沒有義務解答或解決免費版中出現的問題。如果出現軟件錯誤,可以把問題提交到公司,我們會根據反應意見推出補丁版本來修正軟件的錯誤。企業版軟件會附帶含有注冊信息的注冊碼或U盤或UK,系統的用戶數和文檔數量由注冊碼或U盤或UK中的注冊信息確定。公司為標準版用戶提供軟件技術支持和效勞。運行idoc效勞安裝軟件后,系統會在桌面創立一個快捷方式,點擊桌面快捷方式"idoc文檔系統管理工具"可以啟動效勞器。第一次運行效勞器時系統會初始化,有的機器會出現短暫停頓,請稍等。系統的"idoc文檔系統管理工具"是管理和啟動效勞的控制程序,您也可以通過該程序設置效勞器參數。退出該管理程序不會影響客戶端對效勞器的正常訪問,但至少運行一次該程序〔實現參數初始化和效勞的自動安裝〕。注冊文件檢測企業版軟件需要注冊碼或者U盤或者UK的支持才能運行,如果軟件啟動〔idoc文檔系統管理工具→注冊〕顯示還是免費版那么可能注冊錯誤。錯誤的原因可能是:A.注冊信息是從不完整。B.注冊信息遭到了破壞。產品介紹簡介多可文檔管理系統提供應企業一個易用,平安,高效的文檔管理軟件。通過該系統軟件,企業可以集中存儲和管理海量的文檔和各類的數字資產〔如Office文檔,視頻,音頻,圖片,AutoCAD檔等等〕。系統提供了嚴謹和靈活的權限管理機制和文檔共享機制。通過文檔管理系統,企業可以很平安和便捷的管理文檔的存儲,分發,打印和下載。系統安裝使用否非常簡單,使用本錢和維護本錢都非常低。多可文檔管理系統包含超過60多項的系統功能,并且新的功能還在持續不斷的升級和完善中。該產品完全可以滿足企業級文檔管理系統部署需求,同時,我們擁有完善的開發接口,可以根據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在該平臺根底上進行二次開發或者與其他系統集成。特色2.1簡單易用(1)三分種安裝,不需要安裝IIS等其它軟件,本錢低;(2)類似windows資源管理器訪問效勞器,無任何學習本錢,友好提示幫助信息隨處可見,平滑掌握,無需培訓;(3)提供強大的批量傳輸功能,歷史文件導入實現零本錢;(4)系統自動維護優化數據,把管理員工作降到最低;(5)強大的功能融入簡單界面中,界面一目了然;(6)使用AJAX技術,減少頁面刷新和等待時間,用戶操作流暢。2.2文檔管理系統特性(1)集中式的存儲管理,各種類型的文檔統一存儲調用;(2)強大的基于組以及角色的權限機制;(3)便捷的文檔分類,檢索機制。自定義的分類元數據;(4)支持全文檢索,百萬文檔毫秒級搜索,支持office,pdf等文件內容的關鍵詞〔不單單是標題〕檢索,支持全文檢索,百萬文檔毫秒級搜索,支持office,pdf等文件內容的關鍵詞檢;(5)各類圖像文件自動生成縮略圖,方便快速瀏覽使用;(6)結合客戶端,提供強大的文檔修改編輯功能;(7)提供版本控制,集成文檔工作流管理的審批機制;(8)文檔的版本管理和簽入/簽出,可保證各種文檔修改的唯一性;(9)個人區文件夾可設置共享協作,支持文檔討論。2.3檔平安及文檔權限(1)限制文檔的本地保存〔文件只能存放于系統效勞器中〕;(2)限制拷貝、粘貼、打??;(3)靈活的權限組合,保證管理簡單,使用平安;(4)支持UK或者U盤加密登錄,能更好的保護文檔平安。2.4檔管理解決方案為企業帶來的價值(1)幫助企業全面掌控文檔資源;(2)解決文檔共享協作以及重用問題;(3)幫助企業解決核心文檔的控制問題。主要功能列表(1)文件的客戶端自動收集,自動備份到效勞器,大量節省用戶上傳時間;(2)支持用戶個人和工作組二種文檔管理模式;(3)毫秒級文件正文的全文檢索,實現企業文件快速分類,檢索,交流,管理;(4)平安、方便、嚴格的文件權限設置和管理,保證文件簡單平安使用;(5)客戶端通過IE實現全部功能,不需要客戶端軟件;(6)支持文件批量上傳,自動同步,節約上傳時間;(7)支持文件多版本控制,方便協同工作;(8)支持多種文件格式的預覽、在線編輯;(9)支持U盤或UK加密登錄;(10)站內消息系統;(11)郵件發送系統;(12)用戶上傳空間控制;(13方便的工作組目錄管理;(14)自帶高效的數據庫,無需其他任何軟件的支持,減少用戶本錢;(15)無需微軟的IIS支持,安裝維護簡單;(16)綠色軟件,安裝簡單,3分鐘完成,無需設置;(17)系統支持*.bmp,*.gif,*.jpg,*.jpeg,*.png,*.psd,*.pdd,*.psp,*.tga,*.tif;*.tiff,*.pcd,*.fax,*.bw,*.rgb,*.rgba,*.sgi,*.cel,*.pic,*.vst;*.icb;*.vda;*.win,*.rle,*.dib,*.pcx,*.pcc,*.scr,*.ppm,*.pgm,*.pbm,*.cut,*.pal,*.rla,*.rpf等圖形文件的縮略圖預覽。使用說明參數設置1.1效勞器端根本參數設置啟動“idoc文檔系統管理工具〞,如以下圖:點擊上圖中的“設置〞,在下拉菜單中選擇您要設置的參數:在此可以對效勞器的IP、端口、Session周期、是否需要管理員審批才能登陸使用該系統、默認上傳文件空間、允許上傳文件大小、搜索詞保存時間、查詢結果無權限顯示字符數、用戶是否可以刪除自己文檔等參數進行設置,如以下圖:用戶也可以通過Web界面進行參數設置,登錄文檔管理體統,進入“系統設置〞→“根本參數設置〞,如以下圖:公司名字組織結構里的最頂級組,其他地方不能修改名字,只能在這里修改。綁定IP指安裝效勞機器的其中一個IP地址,如果您要綁定多個IP地址那么地址用“,〞分割,例如:1,。系統默認綁定效勞器的第一個IP地址。綁定端口用于響應客戶端數據請求的端口,默認是80,如果80端口被微軟的IISAdminService占用,系統會使用8080端口,次之使用8090端口。最好使用80端口,這樣訪問效勞器的地址最簡單。Session時間周期用戶或管理員登錄后,最后一次操作時間如果操過此設置時間,那么需要重新登錄。如果用戶使用cookie那么此時間無效。用戶審核即“用戶是否要通過管理員審批才能登錄、使用該系統〞,如果選擇此項,注冊的用戶只有通過管理員的審批才能登錄,上傳文件…。系統默認不需要管理員審批。默認用戶上傳文件空間當用戶注冊時,系統默認給此用戶分配的文件空間,管理員可以通過管理后臺重新分配用戶空間。系統默認為“0〞,即不限空間。系統允許上傳文件的大小系統允許上傳的單個文件的最大范圍,系統默認4096M??s略圖上傳到系統的圖片文件,系統是否以縮略圖形式顯示,及顯示比例,系統默認以縮略圖顯示,小縮略圖大小為240px×240px.大縮略圖為640px×480px。查詢顯示對于查詢結果文件名,沒有訪問權限,只顯示前幾個字符。系統默認顯示前4個字符。搜索詞保存時間系統保存每個用戶搜索過的關鍵詞的時間周期。文檔刪除決定用戶是否可以刪除自己的文檔。此設置對刪除組文件無效,組文件的刪除有組成員的權限決定。驗證碼用戶登錄的時候是否需要輸入驗證碼,默認是需要的。版本控制是否在啟用版本控制功能,默認是啟用的。操作日志是否記錄用戶對文件夾跟文件的操作記錄,默認是記錄的。文件授權是否可以對文件夾跟文件授權〔共享〕,默認是可以的。UK登錄設置是否使用UK登錄系統,如果啟用該功能,那么登錄時必需要有特制的UK設備。郵件發送在系統里面是否能夠發送文本郵件,啟用后必須將SMTP郵件發送設置好。顯示全部組控制沒有權限的用戶是否能夠看到自己不在的工作組。SMTP郵件發送設置設置郵件地址,密碼,郵件效勞器,端口等,只有設置好該項,郵件發送設置才能生效。1.2效勞器路徑設置用于設置用戶上傳的文件存儲的路徑〔該參數一般情況下不要修改,如果實在有必要,請在安裝完成之后馬上修改〕。修改方法請參見第4章第7節。1.3數據庫鏈接參數設置在此可以設置數據庫的登陸用戶名、登陸密碼、數據庫IP地址、數據效勞器端口。如以下圖:登陸用戶名:設置數據庫登陸用戶名。登陸密碼:設置數據庫登陸密碼。重復密碼:確認數據庫登陸密碼。數據庫IP地址:效勞器數據庫IP地址,默認。數據庫效勞器端口:設置數據庫效勞端口,默認3050,建議不要修改。1.4修改數據庫密碼系統安裝完成后數據庫鏈接的默認用戶名和密碼是IDOCROOT和idoc09rt,為了您系統的平安請修改此用戶的密碼,修改完密碼后要重新啟動效勞器密碼才能生效。點擊“*點擊這里恢復默認數據庫用戶密碼〞恢復數據庫默認密碼,如以下圖:1.5修改管理員密碼系統默認管理員用戶名和密碼是admin和admin,為了您系統的平安請修改管理員密碼。點擊“*點擊這里恢復管理員默認密碼和權限〞可以重置admin帳號、密碼以及權限,如以下圖:1.6上傳文件類型設置:登錄文檔管理系統,進入“系統設置〞→“設置文件上傳類型〞,系統默認是可以上傳所有文件類型的。用戶如果要限制上傳文件的類型,只需要選擇或者輸入文件的后綴名和別名,點擊“增加〞即可。設置完成以后需要重新啟動效勞器才能生效。1.7設置文件抽取對應表 為一個文件類型設置文件內容的抽取方式,系統按所設方式抽取文件的文本,建立全文索引,實現全文檢索。建議不要修改該設置。部門〔工作組〕管理2.1新建工作組 建立工作組是為了能將文檔進行分組管理,更有效地利用文檔資源。建立工作組以后可以將用戶參加到工作組,并且為用戶設置權限,用戶只有在工作組里面并且擁有該工作組的相應權限,才能對屬于該工作組的成員〔用戶、文件夾、文件〕進行相應的操作〔共享的文件夾和文件除外〕。進入“部門設置〞界面,選擇某個工作組,然后點擊上面的“新建〞,或者在左邊區域右鍵鼠標,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新建組〞,然后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輸入要新建的組名作和組說明即可。如以下圖:2.2增加新用戶到工作組 只有屬于工作組的用戶才能對工作組里面的成員〔用戶、文件夾、文件〕進行相應操作〔共享情況除外〕。進入“部門設置〞界面,選擇某個工作組,然后點擊用戶區域〔界面的右邊局部〕的“新增〞,或者在用戶區域右鍵鼠標,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新增成員〞,就會出現如下界面:輸入新增用戶信息,點擊“注冊〞就注冊了一個新用戶,并且已經將該用戶添加到該工作組里面,注冊以后馬上就會彈出給該用戶授權的界面,選擇相應的權限模板或者權限,然后點擊“授權〞即可,如以下圖:2.3將已注冊用戶添加到工作組〔分配組權限〕 進入“部門設置〞界面,選擇某個工作組,然后點擊工作組區域〔界面的左邊局部〕上邊的“授權〞,或者在工作組區域右鍵鼠標,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組成員授權〞,就會彈出成員授權的界面,該操作不能新增用戶,只能給已注冊的用戶分配權限。你可以選擇用戶類型來過慮或者查找用戶。也可以在“組詳細管理〞里面進行該操作〔HYPERLINK本章第2.5.1節〕。2.4查看工作組權限 進入“部門設置〞界面,選擇某個工作組,然后在工作組區域〔界面的左邊局部〕右鍵鼠標,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查看組權限〞即可,在每次授權成功以后也可以查看工作組權限,在該界面里面,您可以把用戶從組里面移出,也可以修改用戶的權限,查看用戶的詳細權限。也可以在“組詳細管理〞里面進行該操作〔HYPERLINK本章第8.2節〕,如以下圖:在這里可以查看工作組的根本信息,包括組編號,名稱,描述,分配的空間,已用的空間,文檔數量等等。還可以對工作組進行幾乎所有操作。組成員授權點擊上圖的“組成員授權〞,將已注冊的用戶添加到該組并授予相應的權限。查看組權限點擊上圖的“查看組成員權限〞,查看本組的所有成員的權限,包括從父組繼承的,在這里還可以將成員叢本組移出,修改成員的權限等。修改組名稱或描述點擊上圖的“修改組名稱或描述〞,修改工作組的名稱或者描述。文件空間分配 點擊上圖的“文件空間分配〞,設置該工作組允許上傳的文檔的總大小,默認是0,表示沒有限制。查看工作組最新、最熱文檔 點擊上圖的“查看最新/最熱文檔〞,可以看到該組的最新文檔或者最熱文檔,最熱文檔表示點擊次數最多的文檔。也可以在常用管理里面進行此操作〔HYPERLINK本章第8.2節〕。統計組文檔 點擊上圖的“統計組文檔〞,查看該組的文檔總數,文檔類型的分布情況,還可以查詢某一段時間內的文檔統計情況。也可以在常用管理里面進行此操作〔HYPERLINK本章第8.2節〕。刪除組全部文檔 點擊上圖的“刪除此組全部文檔〞,可將該工作組的全部文檔刪除,鎖定文件也照樣刪除。也可以在常用管理里面進行此操作〔HYPERLINK本章第8.2節〕。刪除工作組 點擊上圖的“刪除此組〞,刪除該工作組,做該操作前必須保證該工作組下面沒有子組,沒有文件夾,沒有文件。2.6將用戶從組里面移出進入“部門設置〞界面,選擇某個工作組,然后在右邊的用戶區域選擇某個用戶,右鍵鼠標,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從該組移除成員〞。也可以在查看權限〔參見HYPERLINK本章第2.4節或者HYPERLINK本章第2.5.2節〕時,點擊用戶后面的“刪除〞即可。該操作只是將用戶從組里面刪除,并未從系統刪除,如果要將用戶從系統刪除,請參見本HYPERLINK章第節。上傳文件 在管理文檔之前,您需要先將文檔收集起來,這樣才能對文檔進行有效的管理。idoc多可文檔管理系統提供了功能強大的批量傳輸工具,能夠快速、準確、大量地上傳、下載文檔,能夠自動搜集文檔。當然,在上傳文件之前,您需要先新建一個文件夾,具體操作請參見HYPERLINK本章第4.4節。3.1使用idoc控件批量上傳文件進入“文檔管理〞界面,然后選擇您將要上傳文件的工作組或者個人〔請參見HYPERLINK本章第4.1節〕,請確保該工作組或者個人下至少有一個文件夾,如果沒有請新建一個。選中某個文件夾,然后在文件夾區域〔界面的左邊局部〕,點擊“菜單〞或者右鍵鼠標,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批量上傳〞。如果您是第一次使用批量上傳,那么系統會提示您安裝批量傳輸控件,如以下圖:下載并安裝該控件〔如果您的瀏覽器不能支持控件,如Firefox,那請參見HYPERLINK本章第3.2節〕,安裝完成以后,刷新頁面,然后重復前面的操作,就會彈出如下界面:點擊圖中的紅色區域選中要上傳的文件所在的文件夾,然后點擊“保存設置,開始任務〞即可。這樣該文件夾下的所有文件都將上傳到效勞器。如果您只需要上傳文件夾下的局部文件,那么在選中所要上傳的文件夾后,點擊下面的“選擇局部文件〞,然后在彈出的界面中選中您需要上傳的文件即可。3.2使用idoc批量傳輸工具批量上傳文件進入“文檔管理〞界面,然后選擇您將要上傳文件的工作組或者個人〔請參見HYPERLINK本章第4.1節〕,請確保該工作組或者個人下至少有一個文件夾,如果沒有請新建一個。選中某個文件夾,然后在文件夾區域〔界面的左邊局部〕,點擊“菜單〞或者右鍵鼠標,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批量上傳〞。如果您是第一次使用批量上傳,那么會彈出控件安裝的界面,如果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控件的使用,那么請點擊界面第二行的“點擊這里下載批量傳輸工具〞將批量傳輸工具下載到本地,然后雙擊翻開批量傳輸工具〔idocclient.exe〕,如以下圖。輸入效勞器地址、端口、用戶名和密碼登錄批量傳輸系統,登錄成功后,點擊菜單欄的“任務〞,在下拉菜單中選擇“新建任務-目錄上傳〞,在彈出的界面中分別選擇目標文件夾〔文檔管理系統的文件夾〕和源文件夾〔本地文件夾〕,然后點擊“保存設置,開始任務〞即可。如果需要上傳文件夾下面的局部文件,那么在選中源文件夾后,點擊下面的“選擇局部文件〞,然后在彈出的界面中選中您需要上傳的文件即可。3.3Web界面單個上傳文件進入“文檔管理〞界面,然后選擇您將要上傳文件的工作組或者個人〔請參見HYPERLINK本章第4.1節〕,請確保該工作組或者個人下至少有一個文件夾,如果沒有請新建一個。選中某個文件夾,然后點擊文件區域〔界面的右邊局部〕點擊上邊的“上傳〞,或者在文件區域右鍵鼠標,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上傳單個文件〞,就會彈出如下界面:單擊“瀏覽〞選擇您要上傳的本地文件,然后點擊“上傳〞即可。Web界面只能支持單個文件的上傳,如果您要通過該方法上傳多個文件,那只能重復上面的操作。如果上傳的文件過大,那么Web界面也將不能上傳,只能用控件或者批量傳輸工具上傳。文檔管理將文檔收集起來了以后,就可以對文檔進行有效的管理了。文檔管理界面分為左右兩局部,為了方便說明,下面我們將左邊局部稱為“文件夾區域〞,右邊局部稱為“文件區域〞。4.1進入組、個人、共享文檔管理進入“文檔管理〞界面,我們可以看到“文件夾區域〞:如上圖,現在處在的位置是“測試組〞的文檔管理。點擊第二行的“idoc〞或者“所有〞,就會出現如下界面:這里顯示的是整個系統的組織結構,除了最頂級的組以外,點擊其中任何一個工作組或者用戶,都會進入到相應的文檔管理界面,但是如果您沒有該組的相應權限,或者該用戶沒有共享文件給你,那么你是看不到任何文件夾和文件的。當然,如果你要管理自己的文件或者其他用戶共享給您的文件,那么您可以直接點擊“我的文檔〞進入個人文檔管理,點擊“共享文檔〞進入共享文檔管理。4.2調出文件夾操作菜單點擊文件夾區域的“菜單〞〔如以下圖〕,或者在文件夾區域右鍵鼠標就能調出文件夾操作的菜單了。4.3調出文件操作菜單點擊文件區域上邊的“菜單〞〔如以下圖〕,或者在文件區域內右鍵鼠標就能調出文件操作的完整菜單。在文件名上面右鍵鼠標,這樣會選中該文件,并且彈出相對文件操作的局部菜單。雙擊文件名,就會彈出包含“詳細管理〞、“文件下載〞、“瀏覽文本〞和“文件修改〞四個選項的菜單〔如果權限不夠可能沒有四個〕。如果查看方式是縮略圖或者列表模式,那么您也可以在單擊文件之后,點擊文件說明局部的右下角的菜單圖標來調出菜單。4.4新建文件夾進入某個組或者個人文檔管理界面,然后選中某個組或者個人或者文件夾,調出文件夾操作菜單〔HYPERLINK本章第4.3節〕,鼠標移到菜單“查看方式〞,如以下圖:詳細模式 點擊上圖的“詳細模式〞,文件以詳細方式顯示,如以下圖:縮略圖模式 點擊“縮略圖模式〞,文件以縮略圖方式顯示,如以下圖:列表模式 點擊“列表模式〞,文件以列表方式顯示,如以下圖:4.6文件詳細管理在文件區域選中某個文件,點擊上面的“詳細〞,或者調出文件菜單〔HYPERLINK本章第4.3節〕,選擇“文件詳細及管理〞,就可以進入到文件詳細管理界面,如以下圖:這個界面包含了文件的根本信息以及對文件大局部操作。在這里可以看到文件的全名、所有者、效勞器的路徑、文件大小、上傳時間、摘要、概述、關鍵詞、相關文檔等等。在這里還可以對文件進行下載、純文本瀏覽、修改、版本控制、操作日志、留言等操作4.6.1上傳、查看、刪除快照 點擊上圖的“上傳快照〞、“查看快照〞、“刪除快照〞,即可進行相應操作,快照其實就是縮略圖,用戶可以自己制作了上傳,如果啟用了圖文檔系統,系統可以批量生成。修改摘要點擊上圖的“修改摘要〞,可以對文件進行手工摘要,這樣會有利于文件搜索。歷史版本 點擊上圖的“版本信息〞,可以查看文件的歷史版本信息,還可以進行“獲取〞,“回滾〞等操作。單個文件的操作日志 點擊上圖的“操作日志〞,查看該文件的所有操作日志,如果您有相應的權限,還可以刪除該操作日志。留言、刪除留言點擊上圖留言模塊的“新留言〞,對該文件進行留言;點擊相關操作中“刪除留言〞或者點擊留言模塊的“刪除全部〞刪除該文件的所有留言。發送文件消息 點擊上圖的“發送消息〞,出現:其中的文件鏈接是自動加上的,您也可以自行編輯,點擊右邊的“選中聯系人〞,添加收件人,點擊發送即可。點擊上面的“我的消息〞還可以查看我自己收到的消息。4.7在文件夾中搜索在文檔管理界面的文件夾區域選中某個文件夾,然后調出文件夾菜單〔HYPERLINK本章第4.2節〕,選擇“設置簽出路徑〞,設置當前選擇目錄的簽出路徑。只需要對父目錄設置,子目錄也會有相應的效果。在設置了簽出路徑后,在進行“簽出〞、“獲取歷史版本〞、“獲取最新版本〞等操作時,文件下載的默認路徑就是對應的簽出路徑,在本地建立的目錄結構也將會跟效勞器的一樣。獲取最新版本在文件夾操作區域,選擇某個文件夾,調出文件夾操作菜單〔HYPERLINK本章第4.2節〕,選擇“獲取最新版本〞使本地的文件與效勞器文件保持一致。如以下圖:在彈出的對話框選擇獲取路徑,如果需要一并獲取子目錄的文件,那么將“包含子目錄〞項勾選上,點擊“確定〞即可。4.12生成縮略圖 在文件夾操作區域,選擇某個文件夾,調出文件夾操作菜單〔HYPERLINK本章第4.2節〕,選擇“生成縮略圖〞,在出現的界面里面輸入您要生成縮略圖的文件類型,選擇是否覆蓋原縮略圖和是否包含自目錄,然后點擊開始即可。該功能需要有AutoVue軟件或控件的支持才能使用。文檔搜索5.1常規搜索idoc多可文檔管理系統提供了強大的搜索功能,支持全文檢索,支持中文分詞,支持相關搜索,搜索速度以毫秒計算,在整個系統的任何頁面都可以快速的進行簡單快速地搜索,還有功能強大的多條件搜索:5.2目錄中搜索參見HYPERLINK本章第4.7節。5.3文件名搜索在常規搜索頁面中〔HYPERLINK本章本5.1節〕點擊“搜索關鍵詞〞后面的鏈接,就可以進入文件名搜索頁面。也可以進入文檔管理頁面,調出文件夾操作菜單〔HYPERLINK本章第4.2節〕,然后選擇“文件名搜索〞進入文件名搜索界面。批量傳輸工具的使用6.1查看傳輸日志在使用批量傳輸工具上傳或者下載文件的時候,我們只能通過查看傳輸日志來查看文件是否上傳或者下載成功,如果沒成功,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的,都在傳輸日志里面。當然,首先要翻開批量傳輸工具,要建立傳輸任務才能查看傳輸日志。在建立任務以后,選中某個傳輸任務,然后點擊界面下面的“傳輸日志〞即可,如以下圖:6.2設置效勞器地址 如果批量傳輸工具設置的效勞器地址不正確的話,將會導致沒法上傳下載文件。 在批量傳輸工具的主界面點擊菜單欄的“設置〞,在彈出的下拉菜單中選中“效勞器地址〞就會出現如下界面:輸入正確的效勞器地址和端口,點擊“保存設置〞即可。6.3設置工作目錄工作目錄是默認的文件下載路徑,也是版本控制簽出時下載文件的默認路徑〔可以設置〕,設置工作路徑的方法跟設置效勞器地址的方法根本一樣。權限體系描述7.1繼承規那么用戶有父工作組權限,那么一定有子組及其文件夾的權限。用戶有父文件夾的操作權限,那么一定有子文件夾的權限。用戶有文件夾的操作權限,那么一定有文件夾中文件的操作的權限。圖示:注:圖中用戶甲在“市場部〞被授X權限,那么甲在“市場部〞的子組“產品部〞和“銷售部〞有同樣的權限。同理甲有“市場部〞的文件夾權限,那么甲在子組“產品部〞和“銷售部〞有同樣的文件夾權限。7.2累加規那么用戶在父組被授予A權限,在子組被授予B權限,那么用戶在子組具有A和B二種權限。用戶在父文件夾被授予C權限,在子文件夾被授予D權限,那么用戶在子文件夾具有C和D二種權限。用戶在文件上的權限=組權限〔繼承〕+文件夾權限〔繼承〕+文件權限。注:甲在“市場部〞有A權限。甲在“產品部〞有A,B權限。甲在“彩頁〞文件夾有A,B,C權限。甲在“彩頁說明.txt〞文件有A,B,C,D權限。常用管理功能8.1個人管理功能 進入“常用管理〞界面,點擊左邊的“個人管理功能〞,出現如下界面:修改個人信息 點擊上圖的“修改信息〞,可以修改個人的“密碼〞、“員工編號〞、“聯系〞、“電子郵件〞、“QQ號〞、和“備注〞等信息。8.1.2圖文系統設置了圖文檔系統以后,您將會使用更專業的預覽方式,該設置需要只有專業版本才有效。如果效勞器支持該功能,那么默認是翻開的,當然,您可以點擊上圖的“圖文系統〞自己設置關閉或翻開。圖文檔系統需要AutoVue軟件或控件的支持。8.1.3個人文檔 點擊上圖的“個人文檔〞進入個人文檔管理。注意:個人文檔并不是說您上傳的文檔就是您的個人文檔,如果您是將文件上傳到工作組,那該文檔的所有者就是工作組,并不是您的個人文檔,只有當您把文件上傳到您個人的目錄下才算書個人文檔。8.1.4查看已授權〔共享〕的個人文檔點擊上圖的“查看授權〞,查看您已經授權或者共享的個人文件以及所授權限的詳細信息,還可以刪除、修改權限。8.1.5個人操作日志點擊上圖的“操作日志〞可以查看自己的操作日志,但是只能查看,不能刪除。8.1.6個人首頁設置了個人首頁之后,每次登錄系統的時候就會自動跳轉到該界面。點擊上圖的“個人首頁〞,出現如下界面:選擇您需要設置的首頁,點擊“確定〞即可。8.2我管理的組管理進入“常用管理〞界面,點擊左邊的“我管理的組〞,出現如下界面:這里會將您管理的組全都例舉出來,點擊某個組,就會出現上圖紅色標記區域的菜單項選擇項,點擊相應的菜單可以對改組進行相應的操作,包括“管理文檔〞、“查看最新文檔〞、“查看最熱文檔〞、“統計組文檔〞、“刪除組全部文檔〞和“組詳細管理〞等。8.3我所在的組進入“常用管理〞界面,點擊左邊的“我所在組〞,出現如下界面。點擊某個組就可以查看改組的最新最熱文檔,點擊某個文檔可以進入到該文檔的詳細管理。8.4系統管理功能進入“常用管理〞界面,點擊左邊的“系統管理功能〞〔只有系統管理員才能操作〕,出現如下界面:批量導入用戶如果需要一次性為系統注冊多個用戶,那么可以使用該功能。 點擊上圖的“導入用戶〞,按照固定的格式將用戶信息輸入到文本框中,然后點擊“導入〞即可。如以下圖:用戶管理點擊“導入管理〞,進入如下界面:.1用戶禁用、啟用點擊上圖的“禁用〞可以禁用用戶或者啟用用戶,被禁用的用戶將會登錄不了系統,但是用戶并沒用從系統中刪除,要刪除用戶參見HYPERLINK本章第節。.2用戶審核如果系統啟用了“用戶審核〞,那么用戶自己注冊的用戶是不能登錄系統的,只有等系統管理原登錄以后才能登錄。如果用戶的狀態為未審核,那么用戶狀態欄就會出現“審核〞按鈕,點擊審核即可。.3空間分配 點擊上圖的“空間分配〞,可以設置用戶允許上傳的個人文檔的總大小,關于個人文檔的說明請參見HYPERLINK第4章第5節。8.4.3用戶詳細管理 進入“用戶管理〞〔參見HYPERLINK本章8.4.2節〕,點擊“詳細管理〞,進入用戶詳細管理界面;也可以進入“部門設置〞,在右邊的用戶區域選中某個用戶,點擊上面菜單欄的“詳細〞或者右鍵鼠標,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成員詳細管理〞,也可以進入用戶詳細管理界面:.1找回密碼點擊上圖的“修改密碼〞,可以修改用戶的密碼,只有管理員才能進行此操作,此處修改密碼不需要原密碼,所以當用戶喪失密碼后可以通過該方法找回。.2空間分配 參見HYPERLINK本章第節。.3查看用戶的最新、最熱文檔 點擊上圖的“查看最新/最熱文檔〞查看用戶的最新最熱文檔,該操作是針對個人文檔而言的,關于個人文檔的說明請參見HYPERLINK第4章第5節。.4統計用戶文檔點擊上圖的“統計用戶文檔〞,查看該用戶的文檔總數,文檔類型的分布情況,還可以查詢某一段時間內的文檔統計情況。該操作是針對個人文檔而言的,關于個人文檔的說明請參見HYPERLINK第4章第5節。.5查看某用戶操作日志點擊上圖的“查看操作日志〞,查看該用戶的所有操作日志,并可以對日志進行刪除等管理。.6刪除某用戶全部操作日志 點擊上圖的“刪除此用戶全部操作日志〞,將該用戶的所有操作日志全部刪除。.7刪除某用戶全部文檔點擊上圖的“刪除此用戶全部文檔〞,將該用戶的所有個人文檔全部刪除。該操作是針對個人文檔而言的,關于個人文檔的說明請參見HYPERLINK第4章第5節。.8從系統中刪除用戶 點擊上圖的“刪除此用戶及其所有文檔〞,將該用的所有個人文檔都刪除〔關于個人文檔的說明請參見HYPERLINK第4章第5節?!?,并將該用戶從系統中刪除,此處是唯一一處從系統刪除用戶的地方。文檔備份文檔備份可以將系統中的某個組或者個人的某些文件備份起來,以防萬一。 進入“常用管理〞→“系統管理功能〞→“文檔備份〞,如以下圖: 選擇您要備份的文件路徑,輸入備份的文件名,設置好條件,然后點擊“下一步〞即可。文檔恢復當系統中某些文件由于某些原因喪失了,而且以前有備份的話就可以通過文檔恢復來恢復這些文件。進入“常用管理〞→“系統管理功能〞→“文檔恢復〞,如以下圖:在“選擇文件〞下拉列表中選中您要恢復的備份文件,點擊“下一步〞即可。8.4.6系統文檔統計進入“常用管理〞→“系統管理功能〞→“文檔統計〞,查看整個的文檔總數,文檔類型的分布情況,還可以查詢某一段時間內的文檔統計情況。系統操作日志管理進入“常用管理〞→“系統管理功能〞→“操作日志〞,查看整個系統的操作日志,并且可以進行查詢,刪除日志等操作。登錄日志進入“常用管理〞→“系統管理功能〞→“登錄日志〞,查看登錄日志,可以看到用戶的登錄時間,登錄方式,登錄IP等信息。重啟效勞進入“常用管理〞→“系統管理功能〞→“重啟效勞〞,重啟文檔管理系統效勞,只有當效勞器的“idoc文檔系統管理工具〞運行著才能正常重啟。第9節郵件、消息9.1郵件系統只有系統啟用了該功能〔參見HYPERLINK本章第1.1.17節〕,并進行了相應的設置〔參見HYPERLINK本章第節〕才能使用。進入“常用管理〞→“系統管理功能〞→“郵件消息〞,進入如下郵件發送界面;也可以進入“文檔管理〞界面,在右邊的文件區域調出文件操作菜單〔HYPERLINK本章第4.6節〕,點擊“發送消息〞,進入站內消息發送界面。進入該界面時,在“內容〞里面就會自動加上所選文件的地址和文件名等信息。 方法三:進入“常用管理〞→“系統管理功能〞→“站內消息〞,進入站內消息查看界面。方法四:進入“文檔管理〞界面,在右下角會彈出一個消息框,點擊該消息框可以進入站內消息查看界面。 站內消息發送界面如下: 站內消息查看界面如下:點擊可進行相應操作。第10節UK登錄10.1制作加密登錄UK制作UK前對UK的設置制作UK之前請務必對ET99進行一些設置。首先,為了UK的平安,請重新設置UK的超級管理員密碼,方法如下:在安裝目錄下的..\idoc\UK_ET99目錄下有3個UK使用工具,如以下圖:雙擊“SetSoPin.exe〞翻開超級管理員密碼設置工具:輸入UK的PID,如果以前沒設置過,那么默認的PID是“FFFFFFFF〞,輸入原來的超級用戶密碼,如果以前沒修改正,那默認的密碼是“FFFFFFFFFFFFFFFF〞,最后輸入種子〔注意:種子千萬千萬要記住,因為超級用戶密碼和后面我們要用到的PID都是由這個種子生成的,如果忘記后果會比擬嚴重〕,然后點擊“設置〞就會生成新的超級用戶密碼:請記住這個超級用戶密碼,在制作UK和維護UK的時候都是要用到的,萬一喪失了也沒關系,只要還記得種子就能解決,解決方法請參見HYPERLINK本章第10.1.1節,設置完了以后,生成的新的超級用戶密碼就是喪失的密碼。忘記了PID怎么辦翻開效勞器上的“文檔系統管理工具〞:點擊菜單欄的“工具〞,在下拉菜單中選擇“U盤登錄密碼初始化〞,如以下圖:點擊“U盤登錄密碼初始化〞后就會出現如下界面:輸入文檔管理系統的超級管理員的帳號跟密碼,點擊下一步:這里就能看到UK的PID和密鑰校驗號了。10.3.3忘記了密鑰校驗號怎么辦 參見HYPERLINK本章第10.3.2節10.3.4重新制作UK如果需要將UK重新制作一下,方法很簡單,首先將UK的UserPin初始化成默認值〔參見HYPERLINK本章第10.1.1節第三步〕,然后直接制作就可以了。修改效勞器的PID或密鑰校驗號某些原因需〔比方密鑰校驗號泄露或者UK喪失〕要修改效勞器的PID或者密鑰校驗號,方法如下:首先刪除安裝目錄下的..\idoc\UK目錄下的“UKInfo.dat〞文件,然后再設置效勞器的PID和密鑰校驗號〔方法參見HYPERLINK節〕就可以了。注意:修改了效勞器的PID或密鑰校驗號,原有的UK都將不能使用,需要重新制作才能使用。常見問題第1節查看序列號在文檔管理系統的.\binn目錄下運行mangr.exe點擊【注冊】菜單,按照提示操作即可得到序列號第2節系統遷移默認情況下文檔管理系統會安裝到C:\ProgramFiles\idoc,用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拷貝idoc目錄到目標位置。如果是部門版或企業版用戶,需要按照以下步驟重新注冊,免費版那么不需要重新注冊。備份idoc.lic到其他地方,然后刪除..\binn目錄下的注冊文件idoc.lic。運行..\binn目錄下的Mangr.exe,點擊【注冊】菜單,按照提示完成注冊。遷移后需要運行..\binn目錄下的Mangr.exe,在【工具】菜單下點擊【效勞重新初始化】重新注冊文檔管理系統效勞程序。第3節外網訪問局域網花生殼軟件可以幫助您實現“互聯網到局域網〞訪問的功能。3.1使用花生殼軟件前的路由器設置進入路由器,首先點擊“轉發規那么〞然后點擊子選項“DMZ〞主機,進行設置如以下圖,填寫主機IP地址,點擊保存。點擊虛擬效勞器,添加效勞端口號和主機IP地址,設置如以下圖。*注:效勞端口號默認為80,如果在系統安裝時使用的端口是8080,那么上圖中效勞端口號那么填寫為:8080或者8090,就是說效勞端口好必須和idoc系統占用的端口一致。3.2花生殼軟件設置路由器中有顯示花生殼軟件的情況點擊路由器中的動態DNS,選擇花生殼,輸入用戶名,密碼,點擊啟用DDNS,保存設置,路由器會登陸花生殼嵌入軟件,出現以下界面:路由器中沒有花生殼軟件顯示的情況在效勞器上登陸花生殼,點擊“自動登陸〞,登陸系統,(路由器設置方法同上,但不比在路由器登陸花生殼。)即可實現外網訪問。安裝花生殼軟件注冊花生殼帳號運行客戶端,如以下圖:第4節關于刪除用戶從系統中刪除用戶只有一個途徑,請參見第3章第.8節。而在“部門設置〞或者“查看權限〞里面的“刪除〞〔參見第3章第2.6節〕只是將用戶從工作組刪除,該用戶還存在于系統中。此外,禁用的用戶也存在于系統中,只是該用戶不能登錄使用。第5節關于個人文檔 個人文檔并不是說您上傳的文檔就是您的個人文檔,如果您是將文件上傳到工作組,那該文檔的所有者就是工作組,并不是您的個人文檔,只有當您把文件上傳到您個人的目錄下才算是個人文檔。也就是說個人文檔有點類似于個人的私人網絡硬盤,除非用戶本人授權〔共享〕,否那么連系統管理員也看不到用戶的個人文檔。在系統中的個人文檔統計,用戶空間設置等操作都是針對個人文檔而言的。第6節用戶自定義詞庫詞庫是用來分詞、建索引、搜索用的,為了搜索更加符合用戶的需求,用戶可以將一些專業的、感興趣的詞參加到詞庫,這樣在搜索的時候就可以精確得搜索到與這些詞相關的文檔。添加自定義詞庫的方法如下:停止文檔管理軟件效勞程序。然后用文本編輯工具翻開..\binn\customdict.dat輸入自定義詞條。注意:每行一個詞。保存customdict.dat之后重建索引第7節文件保存目錄修改注意:如果要修改文件默認的保存位置,請把idoc\FS\目錄下的所有文件轉移到新的文件夾下。在系統安裝目錄..\idoc\binn下找到文檔管理系統效勞工具Mangr.exe運行Mangr.exe,在【設置】菜單下找到【效勞器路徑設置】子菜單,輸入您所要設置的上傳文件路徑,設置完之后需要重新啟動效勞。第8節批量上傳網絡上共享的文件 把網絡上共享的文件所在目錄映射成驅動器之后即可用批量傳輸控件上傳到文檔管理系統中。API開發手冊概述該手促開發版本為V1.0。適用于多可文檔管理系統V2.5以上版本。1.1目錄及文件說明idocAPI.ocx接口ActiveX文件/ApiTest(c#)NET調用接口實例〔〕/ApiTest(delphi)delphi調用接口實例1.2控件注冊idocAPI.ocx需要注冊,注冊過程如下:win“開始〞->點擊“運行〞->輸入命令“cmd〞,出現窗口,運行命令regsvr32c:\idoc\binn\idocAPI.ocx即可〔c:\idoc\binn\1.3接口調用的環境 首先需要啟動idoc多可系統,您可用通過idocAPI.ocx連接idoc多可效勞器,通過TCP/實現接口調用。第2節API函數接口2.1設置效勞器信息intSetServerInfo(stringServerHost,intServerPort);功能說明: 設置效勞器IP地址和端口。參數:ServerHost:[in]效勞器IP地址;ServerPort:[in]效勞器端口;返回值: 1:設置成功; 10:IP地址或者端口格式錯誤。 11:連接效勞器失敗,請檢查網絡連接情況以及效勞器地址和端口是否設置正確;2.2登錄效勞器intLogin(stringUserName,stringPassword);功能說明: 登錄多可文檔管理系統。參數:UserName:[in]用戶名;Password:[in]密碼;返回值: 1:登錄成功; 11:連接效勞器失敗,請檢查網絡連接情況以及效勞器地址和端口是否設置正確; 12:網絡傳輸錯誤; 13:登錄失敗,可能原因:用戶名和密碼錯誤、用戶被禁用、用戶未通過審核等;17:沒有設置效勞器地址,不能登錄。2.3新建目錄intFolderNew(intOwnerId,longFatherId,stringNewFolderName);功能說明: 在某個工作組或者目錄下新建目錄。參數:OwnerId:[in]新建的目錄所在的工作組ID,如果是個人文檔下那么是用戶ID;FatherId:[in]新建目錄的父目錄ID,如果是直接在工作組或者個人下新建目錄,那么該參數為0;NewFolderName:[in]新建目錄的名字,不能包含以下符號:〞/\:*?<>|,長度小于64。返回值: 1:新建成功; 14:沒有登錄或者登錄信息錯誤,不能進行操作; 20:參數無效; 21:父目錄不存在; 22:目錄名包含非法字符或者太長; 23:沒有相應權限;25:效勞器端存在該目錄名。2.4刪除目錄intFolderDel(intOwnerId,longFolderId);功能說明: 刪除某個目錄及其子目錄和文件。參數:OwnerId:[in]所要刪除的目錄所在的工作組ID,如果是個人文檔,那么為個人ID;FolderId:[in]所要刪除的目錄的ID。返回值: 1:刪除成功; 14:沒有登錄或者登錄信息錯誤,不能進行操作; 20:參數無效; 21:該目錄不存在; 23:沒有相應權限; 24:目錄下存在鎖定的文件,不能刪除。2.5目錄重命名intFolderRename(intOwnerId,longFolderId,stringNewFolderName);功能說明: 修改目錄名字。參數:OwnerId:[in]所要修改的目錄所在的工作組ID,如果是個人文檔,那么為個人ID;FolderId:[in]所要修改的目錄的ID;NewFolderName:[in]:新的目錄名字,不能包含以下符號:〞/\:*?<>|,長度小于64。返回值: 1:修改成功;14:沒有登錄或者登錄信息錯誤,不能進行操作; 20:參數無效; 21:該目錄不存在; 22:目錄名包含非法字符或者太長; 23:沒有相應權限。2.6上傳文件intFileUpload(intOwnerId,longFolderId,stringFileName);功能說明: 上傳單個文件到效勞器。參數:OwnerId:[in]文件所上傳到的工作組ID,如果是個人文檔,那么為個人ID;FolderId:[in]文件所上傳到的目錄的ID;FileName:[in]要上傳的文件的本地路徑加文件名。返回值: 41:上傳成功;14:沒有登錄或者登錄信息錯誤,不能進行操作; 15:用戶被禁用或者未通過審核; 20:參數無效; 23:沒有相應權限; 42:重復的文件; 44:用戶空間缺乏; 46:文件超過系統最大數; 48:創立文件失敗; 49:效勞器端存在該文件且已經鎖定; 50:效勞器端存在更新版本的文件。2.7文件下載intFileDownload(longFileKey,stringPath);功能說明: 從效勞器下載單個文件到本地。參數: FileKey:[in]要下載的文件的ID; Path:[in]要下載到的本地路徑。返回值: 47:下載成功;14:沒有登錄或者登錄信息錯誤,不能進行操作; 15:用戶被禁用或者未通過審核;20:參數無效;21:該本地路徑不存在;23:沒有相應權限;45:該文件不存在;51:得到文件名錯誤。2.8文件刪除intFileDel(intOwnerId,longFileKey);功能說明: 刪除單個文件。參數:OwnerId:[in]要刪除的文件所在的工作組ID,如果是個人文檔,那么為個人ID;FileKey:[in]要刪除的文件的ID。返回值: 1:刪除成功; 14:沒有登錄或者登錄信息錯誤,不能進行操作; 20:參數無效;23:沒有相應權限; 45:該文件不存在; 49:文件已鎖定。2.9文件重命名intFileRename(intOwnerId,longFileKey,stringNewFileName);功能說明: 修改單個文件的名字。參數:OwnerId:[in]要修改的文件所在的工作組ID,如果是個人文檔,那么為個人ID;FileKey:[in]要修改的文件的ID;NewFileName:[in]新的文件名,不能包含以下符號:〞/\:*?<>|,長度小于64。返回值: 1:修改成功; 14:沒有登錄或者登錄信息錯誤,不能進行操作; 20:參數無效; 22:文件名包含非法字符或者太長;23:沒有相應權限;45:該文件不存在;49:文件已鎖定。2.10提取文件正文intFileGetText(intOwnerId,longFileKey,outstringFileText);功能說明: 提取單個文件的正文。參數:OwnerId:[in]要提取的文件所在的工作組ID,如果是個人文檔,那么為個人ID;FileKey:[in]要提取的文件的ID;FileText:[out]提取到的文件的正文,如果為空或者提取錯誤那么為“systemerror〞。返回值: 1:提取成功; 14:沒有登錄或者登錄信息錯誤,不能進行操作; 20:參數無效;23:沒有相應權限; 45:該文件不存在。2.11修改摘要intFModifySummary(intOwnerId,longFileKey,stringNewSummary);功能說明: 修改單個文件的摘要。參數:OwnerId:[in]要修改的文件所在的工作組ID,如果是個人文檔,那么為個人ID;FileKey:[in]要修改的文件的ID;NewSummary:[in]新的文件摘要。返回值: 1:修改成功; 14:沒有登錄或者登錄信息錯誤,不能進行操作; 20:參數無效;23:沒有相應權限; 45:該文件不存在;49:文件已鎖定。2.12得到文件信息intFileGetInfo(stringFileKeys,outstringFileInfo);功能說明: 得到多個文件的詳細信息。參數:FileKeys:[in]多個文件ID,多個文件ID中間用英文“,〞隔開;FileInfo:[out]得到的文件信息,為XML格式,具體格式解析如下:<?xmlversion="1.0"encoding="GB2312"?><idocWeb="://315soft"Company="北京聯高軟件開發"><FileInfoTime="2023-04-0716:08:33"Tiltle="得到文件詳細信息"><FileItemFileDT="2010-1-2210:26:48"FileKey=OwnerId="101"Summary=""FileSize="663040"FolderId="1149"Keywords="文件夾,用戶,效勞器,文檔,管理,工作,系統,數據庫,界面,選擇,系統管理,安裝,密碼,批量,工具,操作,需要,管理系統,局部,參數c"CheckoutId=""IsPowerful="True">幫助手冊.doc</FileItem><FileItemFileDT="2023-12-1717:27:37"FileKey=OwnerId="101"Summary="測試修改摘要"FileSize="97280"FolderId="1149"Keywords="連接,效勞器,協議,對話,選擇,相關,文件,安裝,工程,靜態,地址,測試,數值,輸入,操作,"CheckoutId=""IsPowerful="True">測試修改文件名.doc</FileItem></FileInfo></idoc>其中一個<FileItem>…</FileItem>節點為一條文件信息:FileDT表示文件修改時間;FileKey為文件ID;OwnerId為文在所在的工作組或者個人的ID;Summary是文件的摘要;FileSize是文件大小,單位為B;FolderId是文件所在的目錄ID;Keywords是文件的關鍵字;CheckoutId是當前簽出該文件的用戶ID,沒有那么表示沒有簽出;IsPowerful表示當前用戶對該文件有沒有文件列表權限,如果沒有權限那么除了FileKey以外其他屬性都是空。返回值: 1:獲取成功;14:沒有登錄或者登錄信息錯誤,不能進行操作; 20:參數無效。2.13得到系統的組織結構intGetOrg(outstringOrgTxt);功能說明: 得到整個系統的工作組結構以及工作組下面的用戶。參數:OrgTxt:[out]得到的組織結構,為XML格式,具體格式解析如下:<?xmlversion="1.0"encoding="GB2312"?><Org><GroupItemId="0"Name="idoc"><MembersCount="1"><ItemId="1000001"Host=""Name="admin"Port="0"Email=""CoreId=""BindingIp=""LasterLoginTm="1899-12-3000:00:00"/></Members><ChildsCount="2"><GroupItemId="103"Name="測試組"FatherId="0"/><GroupItemId="101"Name="演示組"FatherId="0"><MembersCount="2"><ItemId="1000004"Host=""Name="aaaa"Port="0"Email=""CoreId=""BindingIp=""LasterLoginTm=""/><ItemId="1000002"Host=""Name="qqqq"Port="0"Email=""CoreId=""BindingIp=""LasterLoginTm=""/></Members><ChildsCount="1"><GroupItemId="102"Name="演示子組"FatherId="101"><MembersCount="2"><ItemId="1000004"Host=""Name="aaaa"Port="0"Email=""CoreId=""BindingIp=""LasterLoginTm=""/><ItemId="1000003"Host=""Name="remark"Port="0"Email=""CoreId=""BindingIp=""LasterLoginTm=""/></Members></GroupItem></Childs></GroupItem></Childs></GroupItem></Org>其中<Org></Org>表示根節點,<GroupItem>…</GroupItem>表示一個工作組,它的Id屬性表示該工作組的ID,Name屬性表示工作組的名字,FatherId表示父工作組的ID,沒有該屬性那么表示改組為最高一級的組;<GroupItem>…</GroupItem>的<Members>…</Members>子節點表示該工作組所包含的用戶,其Count屬性表示用戶的數量,它的每個<Item>子節點表示一個用戶的信息,其中Id屬性表示用戶ID,Name屬性用戶名,Email屬性表示用戶的郵件地址,CoreId屬性表示用戶的工號,其他字段根本用不上;<GroupItem>…</GroupItem>的<Childs></Childs>子節點表示該工作組的子組,其Count屬性表示子組的數量,它的每個<GroupItem>…</GroupItem>子節點那么表示它的一個子組的信息,子組又有<Members>…</Members>和<Childs></Childs>子節點,如此遞歸,所以上面的XML解析出來的組織結構表示如下:返回值: 1:獲取成功; 14:沒有登錄或者登錄信息錯誤,不能進行操作。2.14得到組目錄結構intGetFolderTree(intOwnerId,outstringFolderTree);功能介紹: 得到用戶在一個工作組的目錄結構,沒有權限的目錄將不會顯示出來。參數:OwnerId:[in]工作組的ID,如果是個人文檔,那么為個人ID;FolderTree:[out]得到的目錄結構,為XML格式,具體格式解析如下:<?xmlversion="1.0"encoding="GB2312"?><Data><ItemId="0"FatherId="0"><Path>測試組</Path><ChildsItemCount="2"><ItemId="1151"FatherId="0"><Path>測試目錄1</Path><ChildsItemCount="2"><ItemId="1153"FatherId="1151"><Path>子目錄1</Path><ChildsItemCount="0"/></Item><ItemId="1154"FatherId="1151"><Path>子目錄2</Path><ChildsItemCount="0"/></Item></Childs></Item><ItemId="1152"FatherId="0"><Path>測試目錄2</Path><ChildsItemCount="0"/></Item></Childs></Item></Data>其中<Data>…</Data>為根節點,<Item>…</Item>表示一個目錄信息,如果是最上一層那么表示目錄所在的工作組或者個人,其Id屬性表示目錄ID,FatherId屬性表示父目錄的ID,0表示沒有父目錄;<Item>…</Item>的<Path>…</Path>子節點表示該目錄的名字;<Item>…</Item>的<Childs>…</Childs>子節點表示該目錄的子目錄信息,其ItemCount屬性表示子目錄的數量,<Childs>…</Childs>又有<Item>…</Item>子節點,如此遞歸,所以上面的XML解析出來的結果如下:返回值: 1:獲取成功; 14:沒有登錄或者登錄信息錯誤,不能進行操作; 20:參數無效。2.15得到目錄文件intGetFolderFiles(intOwnerId,longFolderId,outstringFilesTxt);功能說明: 得到一個目錄下的文件列表,不包括子目錄。參數:OwnerId:[in]該目錄所在的工作組ID,如果是個人文檔,那么為個人ID;FolderId:[in]該目錄的ID;FilesTxt:[out]得到的文件列表,為XML格式,具體格式解析如下:<?xmlversion="1.0"encoding="GB2312"?><idocWeb="://315soft"Company="北京聯高軟件開發"><FolderFilesTime="2023-04-0809:57:43"Tiltle="得到目錄文件列表"><ItemFileKey=>幫助手冊.doc</Item><ItemFileKey=>測試文件1.doc</Item><ItemFileKey=>測試文件2.txt</Item><ItemFileKey="327409838789557">測試文件3.gif</Item></FolderFiles></idoc>其中每個<Item>…</Item>節點表示一條文件信息,其FileKey屬性表示文件的ID,內涵字段〔Text屬性〕為文件名。返回值: 1:獲取成功;14:沒有登錄或者登錄信息錯誤,不能進行操作; 20:參數無效; 21:該目錄不存在; 23:沒有相應權限。2.16目錄授權intSetFolderPower(intOwnerId,longFolderId,stringUserIds,stringPowers);功能說明: 設置某個目錄的用戶權限,只能對單個目錄操作,但是可以同時授予多個用戶權限。參數:OwnerId:[in]該目錄所在的工作組ID,如果是個人文檔,那么為個人ID;FolderId:[in]該目錄的ID; UserIds:[in]授權用戶的ID,多個時用英文“,〞隔開。Powers:[in]權限字符串,具體說明如下: 21:目錄列表31:文件列表22:目錄增加32:文件預覽23:目錄修改33:文件上傳24:目錄刪除34:文件下載26:目錄授權35:文件修改36:文件刪除 權限字符串只需要將前面的數字用英文“,〞連起來即可,比方我要設置的權限是:目錄列表,文件列表,文件預覽,文件上傳,那么權限字符傳就是:21,31,32,33返回值: 1:設置成功; 14:沒有登錄或者登錄信息錯誤,不能進行操作; 20:參數無效; 21:該目錄不存在; 23:沒有相應權限。2.17文件授權intSetFilePower(intOwnerId,longFolderId,stringFileKeys,stringUserIds,stringPowers);功能說明: 設置一個目錄下的多個文件的用戶ID,只能對單個目錄操作,但是可以同時對多個文件授予多個用戶權限。請務必使這些文件都在該目錄下,否那么將會生成垃圾權限信息。參數:OwnerId:[in]該目錄所在的工作組ID,如果是個人文檔,那么為個人ID;FolderId:[in]該目錄的ID;FileKeys:[in]授權文件的ID,多個ID用用英文“,〞隔開,請務必使這些文件都在該目錄下,否那么將可能生成垃圾權限信息。; UserIds:[in]授權用戶的ID,多個時用英文“,〞隔開。Powers:[in]權限字符串,具體說明如下:32:文件預覽34:文件下載35:文件修改36:文件刪除 權限字符串只需要將前面的數字用英文“,〞連起來即可,比方我要設置的權限是:文件預覽,文件下載,那么權限字符傳就是:32,34。其中文件預覽不管選沒選,系統都會自動加上。返回值: 1:設置成功;14:沒有登錄或者登錄信息錯誤,不能進行操作; 20:參數無效; 21:該目錄不存在; 23:沒有相應權限。2.18搜索intSearch(stringAfKey,stringNeKey,intOwnerId,longFolderId,stringKind,stringStartTime,stringEndTime,intStartPos,intEndPo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