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與朱元思書》教學設計──創設情境,激活語文課堂教材解讀《與朱元思書》是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小品文是作者吳均寫給好友朱元思的信的一部分,它以清麗的文辭描述了富陽至桐廬一百余里的奇山異水,抒發了作者愛慕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文章駢散結合,清新雋永。學情分析八年級的學生已初步了解了文言文閱讀的基本步驟,積累了一定的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根據前一學年我們的教與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八年級的學生應當能很快接受這篇短文,很容易從朗讀中獲得學習這篇經典短文的喜悅感與成就感,進而積極加入到理解、背誦、創新的學習活動中來。只是對于文本中的“鳶飛戾天”兩句的理解,以八年級學生現有的生活閱歷尚有難度,但不必刻意求深求透,有所感悟即可。大單元教學設計說明單元主題:山川美景單元解讀:本單元的導語“山川之美,古來共談”,就是指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麗,均顯造化之妙。觀察者可以通過睜大眼睛去捕捉、叫醒耳朵去聆聽、帶著敏感的心去感受周圍的景物特點,從而產生美好的情感反應,并由此產生無限的美好遐想。這一單元的學習,在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當屬于“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的內容范疇。本單元編排了四篇課文,從不同角度描寫了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景物。《三峽》先寫三峽總體形勢,再抓住季節特點,分別寫夏天、冬春之時和秋天的各個不同季節的景象。《短文兩篇》選了兩篇藝術風格不同的寫景文章。《答謝中書書》以清峻的筆觸具體描繪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記承天寺夜游》記述了作者夜游承天寺的經歷。《與朱元思書》描繪了富陽至桐廬一百余里秀麗的山水景色。《唐詩五首》選入了從初唐到中唐的五首唐人律詩:《春望》《黃鶴樓》《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錢塘湖春行》。或寫田園風光;或寫登臨之景;或寫塞外景象;或寫辭親遠游所見景象;或寫西湖早春景象。總的來說,幾篇課文通過具體生動的描寫,表現出了景致的情趣。單元目標:1.學會在留心觀察的基礎上善于捕捉景物特征,按照一定順序,適當采用寫景方法描寫景物,抒發真情實感。2.借助注釋,結合文本,應用多種方式朗讀,想象課文及詩詞中描寫的畫面景象,體會作者的情感。3.理解景物描寫的作用:烘托人物心情、渲染當時的氣氛、推動故事情節發展、點明和突出中心等作用。單元教學模式預設:1.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創設“云旅游”大情境:2.根據各篇目具體內容設計豐富多樣的課堂活動任務群。單元教學課時安排:《三峽》計劃用2課時,《短文兩篇》計劃用2課時,《與朱元思書》計劃用1課時,《唐詩五首》計劃用2-3課時。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學習本文描寫景物的方法。2.過程與方法目標:反復朗讀,品味語言,體會作者筆下富春江景色之美。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領略自然美景給人帶來的情感體驗,感受作者厭棄塵俗、向往自然的高潔志趣,培養健康高雅的審美情趣。教學重難點:重點:1.品味妙語佳句。2.把握作者筆下景物的突出特征,學習作者描繪景物的手法。難點: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作者高雅的志趣,培養健康高雅的審美情趣。教學過程一、欣賞美景,激情導入。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景色優美。可這兩年因為疫情的原因,我們不能再任意出游了。但是老師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老師準備以書為媒介,帶著大家去云旅游。而今天第一站我們就先隨著吳均一同去欣賞他筆下的富春江美景吧。二、品山析水,探究新知。學習任務一:活動激趣,檢查預習利用希沃白板軟件,設計課堂活動,檢查重點文言詞語的預習情況。課堂活動之選詞填空:生字我會讀①縹(piǎo)②湍(tuān)③邈(miǎo)④泠(línɡ)⑤嚶(yīnɡ)⑥鳶(yuān)⑦戾(lì)⑧窺(kuī)⑨綸(lún)⑩柯(kē)課堂活動之知識配對:詞語我會譯①從:跟隨。②東西:向東或向西。方位名詞活用作狀語。③縹碧:青白色。④軒:高。這里作動詞用。往高處伸展。⑤邈:遠。這里作動詞用。往遠處伸展。⑥戾:至、到達。⑦經綸:籌劃、治理。學習任務二:朗讀課文,熟悉文本①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準節奏;讀出感情。②朗讀形式:同桌互讀,一人讀一人聽,糾正字音。指名朗讀,學生評價,教師指導。本篇駢文以四字句為主,讀時要注意它的節奏,一般以“二二”節拍為主。名家范讀,細心聆聽,體會技巧。學生齊讀,讀出情感,讀出韻味。學習任務三:師生合作,疏通文意①各學習小組結合課本注釋及課前預習成果討論理解文句:部分成員讀原文,部分成員試譯,最后達成共識。教師巡視、點撥。②以三個自然段為序,教師隨機挑選三個學習小組展示小組討論理解成果。③教師依序分享各段譯文,學生齊讀。文段一譯文:沒有一絲兒風,煙霧也完全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樣的顏色。(我乘著小船)隨著江流飄蕩,時而向東,時而向西。從富陽到桐廬大約一百來里的(水路上),奇山異水,天下獨一無二。文段二譯文:水都是淺青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一望到底。游動的魚兒和細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都看得清清楚楚,毫無障礙。湍急的江流比箭還要快,洶涌的大浪就像奔騰的駿馬。文段三譯文:夾著江水的兩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長著蒼翠的樹,看上去使人心生寒意。(重重疊疊的)山巒憑借(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仿佛都在爭著往高處遠處伸展,筆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千百座山峰。泉水沖擊著巖石,發出冷冷的流水聲。美麗的鳥兒互相和鳴,叫聲嚶嚶,和諧動聽。蟬長久不斷地鳴著,猿猴也持續地啼叫著。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像鳶那樣極力攀高的人,就會平息了自己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看到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治理國家大事的人,也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昏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還能見到陽光。教師小結:通過同學們剛剛十分符合“信、達、雅”的翻譯,我們已經初步領略了作者筆下富春江的美麗。老師相信同學們早已是心馳神往,那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所制作的“富春江的游覽地圖”,讓我們正式開啟今天的云旅游吧。學習任務四:品文尋美,習得方法通過同學們所展示的游覽地圖,富春江的美景已經得到了同學們的認證。吳均所寫的《與朱元思書》詩意與畫意兼備,情景兼美,能給人美的享受、心靈的愉悅。為了展現作者筆下富春江景色之美,班級準備將文中的富春江美景拍攝成短視頻,讓其他班級的同學也能一起欣賞到富春江的美景,請你完成下列腳本設計。提示:展現景物的角度(1)觀察景物的角度(俯視、仰視;遠景、近景等)(2)感官的角度(視覺、聽覺等)(3)寫景方法的角度(修辭手法、正側結合、動靜結合、以聲襯靜等)學習小組充分討論、合作探究、達成共識。小組代表分享學習小組探究成果。教師示例:所選取的景物:“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景物特點:富春江水的清澈、湍急,山的高峻、生機勃勃的特點展現景物的方法、角度、視角等:運用了俯視與仰視相結合的手法(近景到遠景的寫法)選曲:純音樂《山水如畫》。因為該音樂整體輕柔淡雅,部分片段又有力量感,符合所選景物特點。教師小結:《與朱元思書》一文中,作者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充滿生命力的山水圖。學習任務五:賞句析情,領悟境界請同學們找到文中作者發表議論的句子,說一說作者賞景時的內心感受。議論句: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教師補充:背景介紹南北朝時期,政治黑暗,社會動蕩不安。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響的士人便遁跡山林,隱居避世。吳均出身寒微,自幼聰慧好學,有俊才,卻不被賞識、重用,一生仕途不順。他曾撰寫《齊春秋》呈給梁武帝,梁武帝惡其實錄,焚其稿,免其職。他在《與顧章書》中說“仆去月謝病,還覓薛蘿”。表明自己辭官隱退后,將要到石門中隱居。生自由發揮。教師小結:富春江景色真是美如畫啊,人在江中游,恰似畫中行。看那高山俊朗,江水清澈,真是別有一番韻味。這樣的美景真是令人贊嘆不已,驚喜不已。此處與作者所厭惡的塵世差別極大,這真是作者心中理想的隱居避世之地。學習任務六:學以致用,寫景體驗通過完成前面一系列的課堂活動,相信同學們已經充分領略了富春江山水的美。那么大家對現在的富春江的景象很好奇吧?(觀看視頻)觀看視頻后,請你給吳均回一封簡短的書信。請運用本課學到的寫景方法之一,介紹一下你眼中現在的富春江的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七年級生物上冊 第三單元 第五章 第一節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三年級數學上冊 九 我當小廚師-分數的初步認識 信息窗2 簡單分數的大小比較第2課時教學設計 青島版六三制
- 九年級語文下冊 第一單元 4海燕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初中政治 (道德與法治)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延續文化血脈教案配套
- 2024哈電集團汽輪機公司春季校園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七年級地理下冊 7.2《“魚米之鄉”長江三角洲地區》教學設計3 魯教版五四制
- 輔警入職培訓總結
- 對培訓機構的認識
- 信息技術泰山版七年級上冊 2.3《搜索信息》教學設計
- 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青春萌動教學設計及反思
- 麻醉過程中的意外與并發癥處理流程圖
- 升降平臺車安全操作規程
- 廣東醒獅(文化創意)
- 預拌商品混凝土生產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質量手冊及程序文
- 宗教事務條例
- 福建土樓介紹
- 文藝復興時期服裝風格
- 中華茶文化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青島職業技術學院
- VBOXTools軟件操作手冊
- GB/T 498-2014石油產品及潤滑劑分類方法和類別的確定
- 學生宿舍帶班領導及值班教師巡查登記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