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高一下學期期中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2-2023學年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高一下學期期中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2-2023學年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高一下學期期中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2-2023學年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高一下學期期中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22-2023學年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高一下學期期中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地理試題一、選擇題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發源于中國青海省唐古拉山脈,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臘河口出境,改稱湄公河,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瀾滄江—湄公河流域(

)A.0~400m人口分布隨高度迅速增加 B.人口密度隨高程變化并不明顯C.5000m以上可能有大片無人區 D.流域人口分布的態勢是南疏北稠密2.與人口密度分布關系最密切的是(

)A.太陽輻射能 B.土地利用方式 C.水能資源 D.年降水量我國黑河至騰沖一線形象地反映了我國“東多西少”的人口宏觀分布格局,被地理學界稱為“胡煥庸線”。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我國人口分布的宏觀格局不僅沒有變化,反而“東多西少”的現象更加突出。結合我國人口密度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3.影響圖中乙地區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水資源C.氣候 D.礦產資源4.圖中甲省區面積廣大,人口密度很小,卻不能采取鼓勵人口增長的政策,其主要原因是(

)A.社會經濟條件較差,發展水平較低 B.資源較為貧乏,不能供養太多人口C.自然環境惡劣,環境承載力較小 D.對外開放程度較低改革開放后,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口遷移日趨頻繁。下圖為某年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數量統計圖,該圖可以反映人口遷移情況。完成下面小題。

5.下列對2012年人口遷出主要流向的表述與實際最相符的是(

)A.河北流向遼中南地區 B.安徽流向京津地區C.湖南流向長三角地區 D.廣西流向珠三角地區6.我國目前的這種人口流動將(

)A.嚴重阻礙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 B.加重沿海地區的環境壓力C.加重西部地區的環境壓力 D.加速中部地區的資源開發在某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為該地的常住人口。下圖為上海市2006—2018年以來戶籍人口及戶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統計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7.圖示時期內,上海市()A.戶籍人口逐年增加 B.人口容量不斷下降C.常住人口逐年減少 D.人口遷入速度趨緩8.圖示時期內,戶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快速增長 B.產業轉型升級 C.經濟發展滯后 D.交通條件完善人口壓力指數分為人口經濟壓力指數和人口資源壓力指數。一個地區的人口經濟或人口資源壓力指數是全國人均經濟或資源指標除以該地區相應人均指標后所得的比值。讀我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的人口經濟壓力指數和人口資源壓力指數統計表。完成下面小題。東部中部西部全國人口經濟壓力指數0.701.311.581.00人口資源壓力指數1.300.931.011.009.下列關于表中人口壓力指數和資源環境承載力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口經濟壓力指數大于1,說明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對富裕B.人口資源壓力指數小于1,說明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對超載C.人口經濟壓力指數大于1,說明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對超載D.人口資源壓力指數小于1,說明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對富裕10.針對我國東、中、西部人口壓力的差異,應采取的措施是(

)A.中、西部地區控制對東部地區的資源輸出B.東部地區加大對中、西部地區技術和資金的輸出C.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東部地區經濟快速發展D.不斷擴大中西部地區資源開采規模適度人口論(或稱最優人口論),是探討一個國家在現有的資源、科學技術水平條件下最適宜的人口規模的學說。下表為“某年朝鮮和韓國數據對比表”。完成下面小題。礦產資源國土面積(萬平方千米)人口數量(萬人)GDP總計(億美元)人均GDP(美元)適度人口(萬人)朝鮮豐富12.272516162648980韓國匱乏10.0250621378027221115011.與韓國相比,朝鮮的適度人口較低的主要原因是(

)A.礦產資源匱乏 B.國土面積大 C.經濟落后 D.消費水平高12.韓國的人口合理容量是(

)A.980萬人 B.1150萬人 C.2516萬人 D.5062萬人圖1、圖2分別為我國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鄉村聚落數量統計圖。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13.由圖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該地鄉村聚落數量空間分布特點的是()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250~1400米的區域聚落數量最少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區域聚落數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550~1700米的區域聚落數量最多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區域聚落數量最少14.該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國()A.黃土高原 B.三江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江南丘陵15.該地大部分鄉村內部的空間結構()A.結構復雜 B.功能分化明顯C.土地利用以農業生產用地及住宅用地為主 D.居住區統一規劃城市作為一種聚落景觀,是人類文明的體現。蘇州古城坐落在水網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陸并行,建筑臨水而造,前巷后河,形成“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風貌。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蘇州古城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B.北美現代城市的布局與蘇州類似C.法國巴黎市中心也為“前巷后河”景觀D.蘇州的建筑格局與北京類似17.下列不能體現地域文化對城市影響的是A.蘇州古城“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風貌B.北京皇宮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C.華盛頓以國會大廈為中心D.工業區不斷向城市外緣移動某城市東西相距25千米,甲、乙、丙、丁分別表示該城市不同的區域。下圖為該城市沿東西方向“人口密度與土地價格分布曲線圖”。讀圖回答下面各題。18.該城市中心商務區可能位于(

)A.甲區域 B.乙區域 C.丙區域 D.丁區域19.若甲、乙、丙、丁為四個功能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功能區人口密度小,工業區位條件最差 B.乙功能區土地價格高,以住宅和綠地為主C.丙功能區以住宅用地為主,人口密度大 D.丁功能區基礎設施完善,土地價格低下圖為“世界及四個大洲城鎮化發展統計圖”。讀圖完成下面各題。20.下列有關四大洲城鎮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北美洲城鎮人口數量最多 B.歐洲、北美洲過度城鎮化問題嚴重C.城鎮化水平與城鎮化速度呈負相關 D.亞洲每年新增城鎮人口最多21.下列有關城鎮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城鎮化速度與人口增長速度同步B.發達國家處于城鎮化的成熟階段C.增加城鎮數量是發展中國家加快城鎮化的唯一措施D.城鎮化過程中一定會出現“城鎮病”下圖是“我國某大城市各類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隨距離遞減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22.當①線變成②線時,則住宅功能區可拓展到(

)A.一環路 B.二環路 C.三環路 D.環城路23.近年來該市的工業部門大部分由城區遷移到郊區的主要原因是(

)①城區用地緊張,地租上漲

②城市交通網的不斷完善③為了緩解城區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

④郊區廉價勞動力豐富⑤人口向郊區遷移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⑤24.近年來該市大型綜合商場和超級市場逐漸從市中心向二、三環路遷移,主要原因是(

)①二、三環路地租比市中心低

②市中心交通擁堵

③二、三環路人流量更大④城市交通網的不斷完善

⑤市中心人口減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二、綜合題25.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下圖為我國某城市空間結構示意圖,2019年該市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2%,而人口增長率為7.2%。

(1)該城市擬在乙地建化工廠,從環境保護角度判斷是否合理并簡述理由。(2)分析在丙地布局工業區的原因。(3)該市人口增長率遠高于人口自然增長率,試簡述這種人口遷移現象的成因。26.第22屆世界杯足球賽于2022年11月~12月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卡塔爾(圖)國土狹小,95%以上是沙漠戈壁,但擁有550千米的海岸線。以石油、天然氣生產和出口為經濟支柱。常住人口約302萬,人均收入居世界第一。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讀圖,描述卡塔爾主要城市的分布特點,并分析原因。圖右是卡塔爾常住人口構示意圖(截至2022年10月)。(2)讀圖,概括卡塔爾常住人口結構特征,指出主要影響因素.為了容納2022年世界杯期間的數萬球迷游客,卡塔爾在多哈海邊修建了一座大型的“羚羊人工島”,這是多哈海邊的第14個人工島。(3)說明卡塔爾營造人工島的有利條件。2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型城鎮化是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業與城鎮互動、資源節約和集約利用、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征的城鎮化,是大中小城鎮與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與互相促進的城鎮化。材料二: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提出,把加快發展中小城市作為優化城鎮規模結構的主攻方向。鼓勵引導產業項目在資源環境承載力強、發展潛力大的中小城市和縣城布局,依托優勢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完善設市標準,嚴格審批程序,對具備行政區劃調整條件的縣可有序改市,把有條件的縣城和重點鎮發展成為中小城市。下圖示意我國新型城鎮化相關數據。

(1)據圖說明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的特點。(2)簡述我國城鎮化過程中易出現的問題。(3)簡述我國推進中小城市城鎮化的意義。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參考答案:1.C2.B【解析】1.讀圖可知,0~400米人口分布隨高度上升而迅速下降,A錯誤;人口密度在高程1400~2999米先上升后降低,變化明顯;5?000米以上人口總量很小,人口密度接近0,說明有大片無人區,C正確;瀾滄江—湄公河自北向南流,海拔北高南低,人口分布隨海拔降低波動增加,說明人口分布南密北疏,D錯誤;這些數據說明人口密度隨高程變化明顯,B錯誤;故選C。2.據圖可知,湄公河下游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以水稻種植業為主,人口密度最大。瀾滄江上游地區山高谷深,地表崎嶇,以林牧業為主,人口稀少,所以土地生產力較大的地區,人口較密集,因此與該流域人口密度分布關系最密切的是土地利用方式,B正確;瀾滄江起源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太陽輻射能充足,但是人口稀少,A錯誤;青藏高原邊界地區水能資源充足,但是圖片反映并不是該流域人口最密集的地方,C錯誤;青藏高原南坡位于夏季風迎風坡處,降水充足,但仍不是人口密度最高點,D錯誤;故選B。3.B4.C【分析】3.圖中乙地區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氣候干旱少雨,水資源缺乏,導致有河流的綠洲地區人口分布較密集,其他地區分布稀少,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4.圖中甲省區是西藏自治區,海拔高,氣候寒冷干燥,自然條件惡劣,環境承載力較小,故不能鼓勵人口生育,C正確;社會經濟條件差,對外開放程度低,這些社會經濟條件都可以改變,不是不能采取鼓勵人口增長政策的原因,A、D錯誤;西藏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地熱能資源、土地資源和水能資源,B錯誤。故選C。5.D6.B【解析】5.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河北靠近京津地區,故人口主要流向京津地區,A錯誤。安徽靠近長江三角洲,故人口主要流向長江三角洲地區,B錯誤。湖南靠近珠江三角洲,故人口主要流向珠江三角洲地區,C錯誤。廣西靠近珠江三角洲,故人口主要流向珠江三角洲地區,D正確。故選D。6.當前,我國人口的流動主要受經濟因素的影響,人口總體向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流動,這將加速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A錯誤。沿海地區人口遷入,環境壓力將加重,B正確。西部地區人口遷出,環境壓力將減輕,C錯誤。中部地區人口遷出,將失去大量廉價的勞動力,不利于資源開發,D錯誤。故選B。7.D8.B【解析】7.讀取圖中信息分析,上海戶籍人口2016年之前逐年增加,2016年之后出現下降,A錯誤;隨著上海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科技水平、居民受教育水平、對外開放水平等方面的不斷提高,上海的人口容量也在提高,B錯誤;由戶籍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變化可以判斷,上海常住人口呈上升的趨勢,C錯誤;上海戶籍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下降是由于人口遷入引起的,近年來該比例趨于穩定,說明人口遷入的速度趨緩,D正確。故選D。8.結合上題分析,戶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變化說明人口遷入的速度趨緩,主要是由于上海產業轉型升級,對低素質的勞動力需求減少,B正確;人口增長快、經濟發展滯后與上海的實際情況不符,A、C錯誤;交通條件完善不會導致遷入人口減少,D錯誤。故選B。9.D10.B【解析】9.人口資源壓力指數小于1,說明環境壓力小,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對富裕,D正確,B錯誤。人口經濟壓力指數只能反應經濟人口承載力,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無關,AC錯誤。故選D。10.由表可知,東部地區人口經濟壓力指數較小,應加大對中、西部地區技術和資金的輸出,B正確。我國中、西部地區人口資源壓力指數較小,應加大對東部地區的資源輸出,A錯誤。問題應在發展中解決,不能限制東部地區經濟快速發展,C錯誤。中西部地區,經濟壓力指數大,說明經濟相對落后,應加快中、西部地區第二、三產業的發展,促進經濟發展,減輕經濟發展壓力,D錯誤。故選B。11.C12.B【解析】11.對比表中資料可知,與韓國相比,朝鮮的經濟較為落后,GDP和人均GDP均遠遠落后于韓國,消費水平低,故其人口容量小于韓國,適度人口較低,C正確,D錯誤;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資源越豐富,國土面積越大,適度人口應該更多,AB錯誤。故選C。1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的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據材料可知,適度人口是一個國家在現有的資源、科學技術水平條件下最適宜的人口規模。韓國適度人口為1150萬人,因此,韓國的人口合理容量為1150萬人,B正確。故選B。13.C14.A15.C【解析】13.讀圖可知,對照不同海拔和不同坡度所對應的聚落數量的大小,可知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250-1400m的區域聚落數量不是最少的,A錯誤;坡度大于20°的區域聚落數量最少,坡度10-15°的區域聚落數量最多,BD錯誤;海拔1550-1700m的區域聚落數量最多,C正確。故選C。14.根據該地聚落空間分布都是在1250m以上的地區,說明位于高原上,所以最有可能位于我國黃土高原,A正確;三江平原與江南丘陵海拔較低,BD錯誤;塔里木盆地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坡度很小的盆地邊緣山麓綠洲地帶,C錯誤,故選A。15.黃土高原地區經濟欠發達,鄉村內部空間結構相對簡單,鄉村土地利用以耕地、園地、林地、草地等生產用地及住宅用地為主,功能分區較為簡單。相對發達地區庭院正由過去的分散居住轉變為統一規劃的居住區。所以選C。16.A17.D【解析】16.蘇州的建筑布局形成“小橋、流水、人家”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A正確;北美現代城市的布局與蘇州不同,B錯誤;歐洲的傳統城市多以教堂為中心,法國巴黎市中心是以巴黎圣母院為中心布局,C錯誤;北京的城市布局是以皇宮建筑群為中心,與蘇州不同,D錯誤;故選A。17.蘇州的建筑布局體現了地域文化和自然環境對城市的影響;北京的城市布局是以皇宮建筑群為中心,體現了封建統治者至高無上的權力;華盛頓以國會大廈為中心,體現了資產階級所標榜的民主與法制精神;工業區向城市外緣移動主要是受經濟因素的影響。據此判斷ABC符合地域文化對城市的影響,D不符合,故選D。18.B19.C【分析】18.中心商務區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地區,土地價格高,人口密度較小。讀圖可知,乙地土地價格最高,接近市中心地區,應為中心商務區,B正確。甲和丁地價低于周邊,不符合中心商務區特征,A、D錯誤。丙人口密度最大,應為住宅區,C錯誤。故選B。19.甲處人口密度小,土地價格低,應為工業區所在地,A錯誤。乙區土地價格高,以商業區為主,B錯誤。丙地人口密度大,土地價格較低,應為住宅區,C正確。丁位于城郊,土地價格低,一般基礎設施較差,D錯誤。故選C。20.D21.B【解析】20.北美洲城鎮化水平高,但由于人口總數少,所以不是城鎮人口數量最多的大洲,A錯誤。過度城鎮化是指城鎮化水平超過本國工業化水平和經濟發展速度的城鎮化模式,歐洲、北美洲過度城鎮化問題并不嚴重,B錯誤。城鎮化水平與城鎮化速度不完全呈負相關,二者的關系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C錯誤。亞洲城鎮化速度較快,且是人口最多的大洲,所以每年新增城鎮人口最多,D正確。故選D。21.城鎮化水平與人口增長速度并不一定同步,A錯誤。發達國家城鎮化起步早、總體水平高,城鎮化率一般達70%以上,處于城鎮化的成熟階段,B正確。增加城鎮數量和擴大現有城鎮規模是發展中國家加快城鎮化的措施,C錯誤。城鎮化過程中不一定會出現“城鎮病”,D錯誤。故選B。22.C23.B24.D【解析】22.根據圖示及各類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隨距離遞減示意圖,知當①線變成②線時住宅付租能力提高,住宅區可拓展到三環路。故選C。23.由于市中心用地緊張、地租上漲、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等問題日益突出,為了降低成本、保護環境,工廠紛紛外遷。城市交通網的不斷完善為人們上下班提供方便,有利于工廠外遷。市區、郊區勞動力價格差距不大,向郊區遷移是逆城市化。B正確。故選B。24.影響商業布局的主要因素是市場和交通,近年來大型綜合商場和超級市場從市中心向二、三環路遷移,一方面由于此地地租較低,能夠減低經營成本;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心交通擁堵;更重要的是二、三環路交通便利,能夠為商業活動帶來大量消費人群,滿足其市場需求。故選D。25.(1)不合理;理由:位于河流上游,污染河流;位于盛行風上風向,污染大氣。(2)靠近鐵路,交通便利;位于城市外圍,地價較低;靠近煤、鐵產區等。(3)該城市經濟發展速度快,就業機會多,基礎設施完善,吸引大量青壯年人口遷入,使得該市人口增長率遠高于人口自然增長率。【解析】(1)據所學知識可知,化工廠有大氣污染和水污染,應該布局在河流下游和盛行風的下風向。據圖分析可知,乙地位于河流上游,會污染城區水源;乙地還位于盛行風的上風向,會污染城區大氣,不利于環境保護。(2)據圖可知,丙地靠近鐵路,交通便利,便于工業產品的運輸;丙地位于城市外圍,地價較低,可以降低生產成本;丙地靠近煤、鐵產區,可以為工業區提供工業原料和燃料等。(3)據材料可知,2019年該市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2%,而人口增長率為7.2%,人口增長率遠高于人口自然增長率,產生這種人口遷移現象的成因是該城市經濟發展速度快,就業機會多,基礎設施完善,吸引大量青壯年人口遷入,使得該市人口增長率遠高于人口自然增長率。26.(1)多沿半島海岸分布。便于出口石油和天然氣,進口工農業產品,發展漁業和水產養殖業。(2)男女比例嚴重失衡,外籍人口(成年男性/勞工)占大多數。經濟因素,社會文化因素。(3)三面臨海,海岸線長;淺海大陸架,利于填海造陸;波斯灣海域較封閉,風浪較小;國家富裕,資金雄厚。【解析】(1)結合圖示和所學知識,從海陸位置來看,卡塔爾主要城市在沿海地區相對較多,內陸地區分布較少;這是因為卡塔爾位于熱帶地區,太陽輻射強烈,氣候相對較為炎熱,降水稀少,而沿海地區受海洋水汽影響顯著,降水比內陸更為豐富,城市分布較多,其次卡塔爾主要出口石油來賺取外匯,因此沿海地區港口眾多,經濟發達,利于出口石油和天然氣,卡塔爾國內的自然環境惡劣,需要從國外大量進口糧食和工農業產品,因此沿海地區城市較多,最后沿海地區漁業和水產養殖業的發展也有利于城市的發展。(2)由圖可知,卡塔爾常住人口結構是以20-60歲的勞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