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教育的歷史傳承與現實意義 論文_第1頁
勞動教育的歷史傳承與現實意義 論文_第2頁
勞動教育的歷史傳承與現實意義 論文_第3頁
勞動教育的歷史傳承與現實意義 論文_第4頁
勞動教育的歷史傳承與現實意義 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勞動教育的歷史傳承與現實意義引言:什么是勞動教育?從字面意思解,勞動教育就是通過勞動的形式來達到教育的目的。更深層地理解,勞動教育就是以提升學生勞動素養的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活動。為什么會有勞動教育提出,并將其納入大中小學教育體系?從教育歷史來看,勞動教育是一種新中國教育文化的歷史傳承。從現實意義上講,由于素質教育的需求,勞動教育是教育的必需內容之一。勞動教育應當作為科學文化教育的有益補充,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一、勞動教育的基本內涵勞動教育是以促進學生形成勞動價值觀(即確立正確的勞動觀點、積極的勞動態度,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等)和養成良好勞動素養(形成勞動習慣、有一定勞動知識與技能、有能力開展創造性勞動等)為目的的教育活動。在勞動價值觀方面,勞動教育要努力幫助學習者達到兩個方面的教育成果。一是確立正確的勞動觀點、積極的勞動態度(即具有“勞動精神”),拒絕“好逸惡勞”“不勞而獲”等錯誤的價值觀;二是形成尊重、熱愛勞動過程、勞動成果和勞動主體——勞動人民的價值態度。在養成良好勞動素養(狹義)方面,勞動教育要特別強調:一是促進學生具備一定勞動知識與技能,成為全面發展的人;二是發展學習者創造性勞動的潛質,成為新時代所需要的創造性勞動者;三是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成為“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有尊嚴、有教養的現代公民。勞動教育就是可以使得參與者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以及正確的勞動態度,從而在接受教育之后,可以更加的熱愛勞動以及勞動人民,養成吃苦耐勞的精神。二、勞動教育的歷史傳承19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者羅伯特·歐文在英國紐克蘭納開展了生產勞動與教育結合的實驗。馬克思充分肯定了歐文的實驗,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這一全面發展思想,他在《資本論》中指出:“未來教育對所有已滿一定年齡的兒童來說,就是生產勞動同智育和體育相結合,它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的教勞結合思想做了創造性實踐和發展,并把這一原理作為黨的教育方針。毛澤東同志多次就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問題提出指導性意見,并在一次講話中明確指出:“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勞動人民要知識化,知識分子要勞動化”。1978年,鄧小平同志《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現代經濟和技術的迅速發展,要求教育質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們在教育與生產勞動結合的內容上、方法上不斷有新的發展”。1981年4月,教育部頒發《關于全日制六年制重點中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的說明》指出:“中學階段開設勞動技術課,進行勞動技術教育,使學生既能動腦,又能動手,手腦并用,全面發展”;1987年頒發《全日制普通中學勞動技術課教學大綱(試行稿)》。上世紀90年代,根據江澤民同志講話中對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強調,從素質教育的角度對勞技教育給予了肯定,1993年中央發布的《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志愿服務和公益事業。”1999年中央發布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強調要加強“勞動技術教育和社會實踐”,使學生接觸自然、了解社會,培養熱愛勞動的習慣和艱苦奮斗的精神,強調使諸方面教育相互滲透、協調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成為新時期的教育方針。在新世紀新一輪課改中,義務教育階段的勞動技術教育不再作為單獨的課程開設,而歸并到綜合實踐中,對勞動教育做了寬泛的理解。2010年,根據胡錦濤同志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提出的“豐富社會實踐,加強勞動教育,著力提高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的要求,以及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精神,教育部頒發了《關于組織開展勞模進校園活動的通知》。2015年,根據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出臺了《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提出了勞動教育的培養目標和工作目標,強調“通過勞動的教育”強化其他四育,達到“樹德、增智、強體、育美、創新”的效果,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2018年9月10日,針對當前一些青少年中出現的“不愛勞動、不會勞動、不珍惜勞動成果”的現象,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特別強調了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強調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強調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使我國社會主義教育的培養目標更為完整,這一重要講話明確將勞動教育確定為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3月20,對大中小學校勞動教育提出比較系統的意見要求。三、勞動教育現實意義新時代重提勞動教育是對勞動教育的認識回歸本質,既有馬克思主義“教勞結合”思想的引領,又有“耕讀傳家久”的傳統,勞動教育不會過時,但要體現時代特征。現代技術條件下的勞動教育,強調教育要與科學技術為基礎的勞動相結合,書本知識和實踐經驗的結合,納入到全面發展的教育內容之中,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教育體系,培養學生的專業精神、職業精神、勞動精神。如果說德育體現“善”的要求;智育體現“真”的要求;體育體現“健”的要求;美育體現“美”的要求;而勞動教育則體現“做”的要求。勞動教育是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是現代教育的主旨之一。習近平總書記說:“生活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勞動教育通過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為成就青少年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堅實基礎。以勞樹德。勞動教育對于立德樹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勞動教育可以促進學生形成勤儉節約、踏實肯干、意志堅定、團結協作的優良品質,使之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品德修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踏踏實實地磨煉達成。以勞增智。勞動是創造的基礎。孩子在勞動中既要動手,又要動腦,是一種創造性活動。勞動教育不僅能培養學生的生活技能,而且能促進人的體力發展和智力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養成尊重勞動的思想品德。以勞強體。勞動,不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都要做出努力、耗費精力,要做出勞動成果,需要有頑強的意志和毅力,因而可以培養兒童的自信心、責任心、情感和意志等思想品質。以勞育美。勞動教育利于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形成以勞育美、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模式,促進學生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勞動審美觀,讓青少年學生在勞動創造中形成發現美、體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意識和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勞動教育在強健體魄、培養品格、全面發展方面也有重要的意義。勞動教育可以強健人們的體魄,并且還可以有效的磨煉參加教育者的意識。使人們在進行勞動教育之后,不僅僅有了更好的身體,同時在學習過程中有著更為頑強的意志,可以有效的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曾幾何時,勞動最光榮是我國人民的共識,但是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勞動被越來越多人所忽視,所以有必要進行勞動教育。勞動教育可以有效的培育人們的正確勞動價值觀,當今的社會功利主義流行,出現了輕視體力勞動的現象。而進行勞動教育可以培養人們良好的品格。通過勞動教育可以使得人們的自我價值以及自我意志實現自由,從而做到全面發展,使得人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達到和諧統一的地步。此外,大中小學階段應是學生對勞動的認識逐步提高的過程,小學階段重在體驗勞動,引導學生在日常化的勞動實踐鍛煉和各種興趣小組活動中初步體驗勞動的價值,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中學階段重在認識勞動,引導學生在思想政治類課程學習、勞動技術類課程學習,以及各種社會公益服務、職業參觀活動中初步認識勞動的基本分工、社會價值、主要形態,初步掌握通用勞動技術;大學階段重在理解勞動,大學生不僅要愛勞動、會勞動,更要“明勞動之理”,深入理解勞動的本質規定、勞動的創造價值、勞動的普遍意義,勞動作為人類本質活動的基本規律,由衷認可并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因此,學校勞動教育必須重視系統的勞動科學知識學習,實現“愛勞動”、“會勞動”基礎上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