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病理生理學習題_第1頁
發熱-病理生理學習題_第2頁
發熱-病理生理學習題_第3頁
發熱-病理生理學習題_第4頁
發熱-病理生理學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5第六章發熱一、選擇題

1.下列有關發熱概念的敘述哪一項是正確的()

A.體溫超過正常值0.6℃

B.產熱過程超過散熱過程

C.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

D.由體溫調節中樞調定點上移引起的體溫升高

E.由體溫調節中樞調節功能障礙引起的體溫升高

2.人體最重要的散熱途徑是()

A.肺

B.皮膚

C.尿

D.糞

E.肌肉

3.下述哪一種體溫升高屬于過熱()

A.婦女月經前期

B.婦女妊娠期

C.劇烈運動后br/>D.先天性無汗腺

E.流行性腦膜炎

4.體溫調節中樞的高級部分是()

A.視前區-前下丘腦

B.延腦

C.橋腦

D.中腦

E.脊髓

5.炎熱環境中皮膚散熱的主要形式是()

A.發汗

B.對流

C.血流

D.傳導

E.輻射

6.引起發熱的最常見的病因是()

A.淋巴因子

B.惡性腫瘤

C.變態反應

D.細菌感染

E.病毒感染

7.輸液反應出現的發熱其產生原因多數是由于()

A.變態反應

B.藥物的毒性反應

C.外毒素污染

D.內毒素污染

E.霉菌污染

8.下述哪種物質屬內生致熱原()

A.革蘭陽性細菌產生的外毒素

B.革蘭陰性菌產生的內毒素

C.體內的抗原抗體復合物

D.體內腎上腺皮質激素代謝產物本膽烷醇酮

E.單核細胞等被激活后釋放的致熱原

9.近年來證明白細胞致熱原(LP)與下述哪種物質相一致()

A.腫瘤壞死因子

B.組織胺

C.淋巴因子

D.IL-1

E.IL-2

10.發熱的發生機制中共同的中介環節主要是通過()

A.外致熱原

B.內生致熱原

C.前列腺素

D.5-羥色胺

E.環磷酸腺苷

11.下述哪一種細胞產生和釋放白細胞致熱原的量最多()

A.中性粒細胞

B.單核細胞

C.嗜酸粒細胞

D.肝臟星形細胞

E.淋巴細胞

12.茶堿增強發熱反應的機制是()

A.增加前列腺素

B.增強磷酸二酯酶活性

C.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

D.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E.使腎上腺素能神經末梢釋放去腎上腺素

13.內毒素是()

A.革蘭陽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脂多糖

B.革蘭陰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脂多糖

C.革蘭陽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核心多糖

D.革蘭陰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核心多糖

E.革蘭陰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小分子蛋白質

14.多數發熱發病學的第一環節是()

A.產熱增多,散熱減少

B.發熱激活物的作用

C.內生致熱原的作用

D.中樞發熱介質參與作用

E.體溫調定點上移

15.體溫上升期的熱代謝特點是()

A.產熱和散熱平衡留。在體溫下降期,由于皮膚、呼吸道大量蒸發水分,出汗增多及尿量增多,可引起高滲性脫水。發熱時,組織分解代謝增強,細胞內鉀釋放入血,血鉀增高,腎臟排鉀減少,尿鉀增高。嚴重者因乳酸、酮體增多及高鉀血癥,可發生代謝性酸中毒。6.急性期反應的主要表現包括:①發熱反應,為急性期最早出現的全身反應之一,屬于自穩性升溫反應;②代謝反應包括急性期蛋白合成增多,如纖維蛋白原、α2巨球蛋白等增多數倍;而C-反應蛋白、血清淀粉樣A蛋白等可增加近百倍;負急性期反應蛋白,如白蛋白、前白蛋白、轉鐵蛋白等減少;脂蛋白脂酶、細胞色素P450減少;骨骼骨蛋白合成降解加強,大量氨基酸入血;③免疫激活,白細胞激活、T細胞激活增生,IFN和IL-2合成增多;細胞激活大量合成免疫球蛋白,NK細胞活性加強等;④血液造血反應表現為循環血中性白細胞增多,造血功能激活;血中各種蛋白質及其產物濃度明顯變化;血漿Fe2+、Zn2+濃度下降,Cu2+濃度升高,表現為低鐵血癥,低鋅血癥和高銅血癥;⑤內分泌反應:CRH、ACTH、糖皮質激素、促甲狀腺激素,血管加壓素增多,出現高血糖素血癥。7.體溫升高有兩種情況,即生理性體溫升高和病理性體溫升高,它們共同特點是體溫超過正常水平0.5℃。病理性體溫升高又分為發熱和過熱。發熱時體溫調定點上移,為調節性體溫升高;過熱時體溫調定點不上移為被動性體溫升高。所以體溫升高不一定就是發熱。在發生原因上,發熱多因疾病所致,過熱多因環境溫度過高或機體產熱增加、散熱障礙所致,在發熱環節上;發熱與致熱原有關、過熱與致熱原無關;在發熱機制上,發熱有體溫調定點上移,過熱無體溫調定點上移;在發熱程度上,過熱時體溫較高,可高達418.外致熱原(發熱激活物)激活產內生致熱原細胞產生和釋放內生致熱原(EP),EP通過血腦屏障后到達下丘腦,通過中樞性發熱介質(正負調節介質)使體溫調定點上移而引起發熱。9.除對引起發熱的原發性疾病積極進行治療外,若體溫不太高,不應隨便退熱,特別是原因不明的發熱病人,以免延誤診治;對于高熱或持續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