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燃機組合箱的制作方法
內燃機組合箱的制作方法專利名稱:內燃機組合箱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有用新型涉及一種熱能工程產品,特殊是回收內燃機流失的熱能以提高效率的內燃機組合箱。
背景技術:現有的內燃機,人們為了提高它的效率,采納諸如電控噴射、蝸輪增壓、直接噴油等技術方法,這些方法有肯定效果,但有不足,如未能削減隨高溫排氣和散熱水帶走的熱能以下簡稱余熱這樣的缺陷。
由此可見,效率還有提高的空間。
創造內容為了回收余熱,本有用新型供應一種內燃機組合箱,它既不影響內燃機運轉,又可回收余熱,因而提高了效率。
本有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在有蓋中空長方體或有蓋中空圓柱體上,選相對的正投影距離最大的兩面各開兩個孔,將一幅螺旋形通管換熱器放入以上長方體型或圓柱體型內,用法蘭、墊片、螺絲緊固,確保箱內空間與換熱器內通孔隔絕。
這樣,當高溫排氣流入換熱器從另一端流出時,換熱器吸熱升溫,從箱體一面法蘭流進箱內空間的空氣隨即被換熱器加熱升溫,升溫的空氣從箱體的另一面的法蘭流出,沿管道流進內燃機氣缸。
因此回收了熱能,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本有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回收了熱能,提高效率,可制造內燃機組合箱水箱、組合消聲箱及組合熱油箱。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有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三項實施例的整機管路連接原理圖圖2是實施例長方體型產品的蓋圖3是實施例長方體型產品底的正視圖圖4是實施例長方體產品的底內安裝完畢換熱器后旋轉45度時的正視投影,。
圖6是實施例圓柱體型產品的外觀圖。
圖7是實施例圓柱體型產品的外觀圖蓋的右視投影。
圖1說明1第一單向閥,內燃機組合箱水箱,2內燃機組合箱消聲箱,3內燃機組合箱熱油箱,蝸輪增壓器。
2其次單向閥。
原理分析內燃機發動后,高溫排氣沿管道從9流進3,從流出。
箱內5、6間連接的換熱器隨:、:_加熱到高溫,來自泵油器的燃油從6流入,被高溫的換熱器加熱到高溫后從5流出到噴油嘴,燃油回收了一些余熱。
空氣兩次回收熱能[0018]第一次空氣流出濾清器后,經管道流進的入氣口8,經增壓后從7流出,沿管道流進1第一單向閥,,、3間連接換熱器,同時內燃機流出的散熱水經管道從4流進箱內,向換熱器放熱,降溫后從2流出。
從3流進的空氣被加熱后沿流中。
其次次從流出的空氣沿管道流進2其次單向閥,,3、4間連接換熱器,從流出的高溫排氣沿管道從5流進蝸輪增壓器,,從6流出沿管道流經進入2,向換熱器放熱,降溫后從2流出。
從4流進的熱空氣再次被加熱,從3流出沿管道流進氣缸。
詳細實施例金屬板開料、開孔、焊接成圖2所示箱底,再裝入換熱器如圖4示,最終用螺絲緊丨π,及墊片即成,如圖5示。
,在有蓋中空的長方體或有蓋中空圓柱體中,安裝一幅換熱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科學思維訓練計劃
- 2025中小學學校教師培訓與發展計劃
- 2025年非營利機構經理工作計劃
- 初三班主任學期家長會工作計劃
- 城鎮污水處理承包合同
- 離職員工的勞動合同樣本
-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評估與反饋計劃
- 湘教版科學六年級下冊在線學習計劃
- 小學教務處學生活動組織計劃
- 2025少先隊活動創新計劃
- 建筑施工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方案
- 深海采礦技術及環境影響
- 【天潤乳業公司薪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優化建議分析(含問卷)9900字(論文)】
- GB/T 23236-2024數字航空攝影測量空中三角測量規范
- 早期預警評分量表(MEWS評分表)
- 彩虹人生利豐校園快遞創業計劃書
- 血液凈化項目商業計劃書
- 天津市2024年物理八年級下冊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含解析
- JJG 693-2004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
- Unit6Shopping說課(課件)人教PEP版英語四年級下冊
- 人工造林項目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