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還原改革開放以來清心的散文藝術風格_第1頁
論還原改革開放以來清心的散文藝術風格_第2頁
論還原改革開放以來清心的散文藝術風格_第3頁
論還原改革開放以來清心的散文藝術風格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還原改革開放以來清心的散文藝術風格

冰心是中國散文園的一位愛詩人。她以女性獨特的纖維藝術和易托爾的感情而聞名,用清新優美的旋律創造了一種詩意的“溫和、微妙、擔憂、語言中斷”的藝術風格。冰心早期散文藝術風格的產生是有一定基礎的,也有它形成的過程。冰心出生于一個海軍軍官家庭,她的父親是一名巡洋艦上的軍官,思想開明,富有愛國心,母親工于詩文,性情賢惠。父母感情和睦,也都疼愛女兒,女兒也孝敬父母。冰心對三個弟弟親切愛護,弟弟們對她也充滿深厚的感情,家庭中洋溢著一種溫馨的天倫之樂。冰心4歲開始了她的啟蒙教育,老師是父親、母親和舅父。后來冰心曾回憶道:“母親教我認字片,舅舅教我從天地日月學起”,“白天我開始在家塾里附學,念一點書,學作一些短句子。放了學,父親也從營里回來,他就教我打槍、騎馬、劃船,夜里就指點我看星星”。由于父親的緣故,冰心從小住在芝罘山的海邊,雖然家庭隨父親的調防來往于滬、魯、閩一帶,但所接觸的大多是自己的親人,整年整月所看見的是青郁的山、無邊的海、藍衣的水兵、灰白的軍艦;所聽見的是山風、海濤的聲音。從小她的思想感情就被大自然的美麗風光占據了一個極其重要的位置。慈愛的父母、溫暖的家庭、美麗的大自然,這一切都使冰心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充滿歡樂、自由和愛的世界里。父母的養育之恩,使她愛父母;自然美景,使她陶醉于其間。冰心幼小的心靈里漸漸播下了愛的種子。除了父母和大海,冰心童年的另一個友伴就是書。到了11歲時她已讀完一部《論語》、半部《孟子》和《左傳》、《古文觀止》中的幾段簡篇,以及《西游記》《水滸傳》等古典文學名著和中國古典詩詞。從這些書籍和詩歌中,她汲取著古典文學的豐富營養,潛移默化地接受了孔孟“仁愛”思想中的“孝父母敬長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觀點。此后在冰心的散文作品中便具體體現為濃郁的“愛父母、愛人”的思想。然而,時局的動蕩卻使這個家庭掀起了驚濤駭浪。父親參加甲午中日戰爭時遭炮擊落水生死未卜,母親準備當父親一旦陣亡就服毒自盡。父親泅海返回大陸后的一腔仇恨,母親痛下自盡決心時的滿懷怨憤,在冰心幼小的心靈上布下了民族仇恨的種子,她的心田中萌發了愛國主義的幼芽。在她剛記事的年紀,在煙臺面對大海,父親告訴她:“我們的北方大港,不止一個煙臺啊,但是你看,”父親指著地圖給她看,“大連是日本的,青島是德國的,秦皇島是英國的,都被他們強占了。現在只有煙臺是我們自己的了!”父親又對她講,有一次作為中國方面的代表,父親到英國去接收中國購買的軍艦,在舉行典禮儀式時,對方竟奏起《媽媽好糊涂》的民歌調子作為中國的國歌。這兩件事給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使她感到屈辱和憤恨,從而逐漸發展了她的反帝愛國思想。煙臺的大海不僅給幼年的冰心以愛國主義教育,而且還讓幼小的冰心朦朧地看到當時的殘酷現實——海邊漁民生命毫無保障的苦難生活。因之聯想起父親說過的福建橫嶺鄉農民的窮苦困頓,使她“心里涌上了一股說不出來的滋味”。福建家鄉父老的貧困、山東煙臺漁民的苦難,喚起了冰心對貧弱不幸者的深厚的同情心。年歲稍長,冰心又涉獵了《塊肉余生述》等外國文學名著,身為老同盟會的舅父還經常帶回一些諸如《天道》之類的宣傳冊子,于是冰心由讀一般小說發展到偷讀禁書,強化了她的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她經常聽舅父講一些洪承疇賣國、林則徐銷煙等民族意識很濃的故事,這些故事往往使冰心興奮得睡不著覺。懷著一顆愛國的稚心,她把自己攢下的10塊壓歲錢捐給了參加辛亥革命的志士們;夢想稱帝的袁世凱提出二十一條要求后她也捐了愛國款。從書中和耳聞目睹的社會現實中,冰心看到了人生的苦難和國家的不幸,她的目光由愛的天國落到了恨的塵世。她認為人世紛紜是由愛與憎兩根線交織而成的,“愛”與“憎”二者之中必有一者是人生的指針。她在家庭小范圍里看到了愛,而在社會大范圍里卻看到了憎,于是就導致了她對社會現象認識的“二元論”。在思想上是一元論者的冰心是不能忍受這樣的不調和的,所以在1914年,冰心進入貝滿女中教會學校以后,就很自然地接受了基督教思想,使“愛”說服了“憎”,以“愛”把一切矛盾調和開來。同時基督教宣揚的“當孝敬父母,又當愛人如己”以及沒有邪惡、虛偽、痛苦的潔白美麗的世界,正是冰心所向往的。于是她由此潛隱地萌發了“愛的哲學”。冰心立志學醫,因此從貝滿女中畢業后,她就走進了北京協和女子大學理預科。正當她讀一年級時,“五四”運動爆發了,第二天,她就投入到這場愛國運動的行列中。她在學生自治會當文書,同時又被選為北京女學界聯合會宣傳股的成員。白天她跟著代表們去大會旁聽,上街募捐,晚上寫宣傳文章。“五四”運動使冰心邁出了狹小的家庭和教會學校的門檻,使她與社會接觸,使她呼吸到新潮中的時代氣息,最終又使她走上了文學道路,從而改變了她的學醫初衷。當時思想園地十分活躍,啟蒙思想家們提倡的資產階級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和外國資產階級思想家們的學說都激蕩著冰心的心,她開始接受革命和文學先驅提出的“文學應該反映人生疾苦,表現社會問題,促進社會人生的改革”的進步主張,投身于社會潮流的浪濤中,參加了文學研究會。她以冷靜的目光觀察社會,看到了堆成山的白骨,匯成河的血淚。對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強烈不滿,使她向往于朦朧的“美”和“愛”的理想。“五四”時期,人道主義與科學民主緊密聯系,形成了一股強大的社會文藝思潮。人道主義的主旨是愛,它要求愛護人的生命,關懷人的幸福,尊重人的人格和權利。從小就有著深厚同情心的冰心,受到這股思潮的洗禮,幻想著以人道主義來改變社會和人生的現狀。此外,印度著名哲人泰戈爾的“愛的哲學”對冰心也產生了顯著影響,她十分贊賞泰戈爾的哲學思想,對其“和諧與協調”的核心觀點更是推崇備至。基于和諧與協調的思想,泰戈爾極力宣揚愛的福音,他說:“我們愛生命,實在就是為了維護我們同這個大世界的關系,這種關系是愛的關系。……一切存在的矛盾都在愛中融化、消逝……在愛中,得與失和諧起來。”冰心也認為:“愛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也不是悲涼。”冰心在后來的創作中,其創作題材的選擇與作品的內容和泰戈爾思想的契合表現得更加明顯。泰戈爾的作品最早翻譯過來的有《吉檀迦利》《新月集》《飛鳥集》等詩集,他以樸素的筆調、明快的句子、淡雅的畫面贊美愛,謳歌了母愛、童真、祖國、自然。冰心十分喜歡他的作品,她的早期作品也有著與之相似的題材和內容。她的詩集《繁星》和《春水》就是直接受了泰戈爾的《飛鳥集》的影響創作的。而她的散文集《往事(一)》則又是“放大的《繁星》和《春水》”。在這組詩化的散文中,冰心用富含哲理的語言對童年、母愛、大海作了充滿詩情畫意的記錄。泰戈爾的哲理,基督教的教義,加之冰心童年面對大海的沉思遐想,它們的結合使冰心成為一個泛神論者,特別是成為一個泛愛主義者。那種“神即自然”、“愛的福音”都深深地印烙在她的靈魂中。母愛、童心、自然三足鼎立的“愛的哲學”至此已初步形成,并在她的心靈中逐漸占據了主導地位。然而,冰心并未被“愛的哲學”徹底征服,她看到許多人仍在遭受著痛苦和不幸,這使她陷入了深沉的思考之中。她感到想用愛來感化世人、消除罪惡,似乎只是一個崇高的幻想,她的內心十分矛盾。這種自我矛盾的心情在她的散文《問答詞》中表露得很明顯:“這只是閉著眼兒想著,低著頭兒寫著,自己證實,自己懷疑。……樂園在哪里?天國在哪里?依舊是社會污濁,人間煩悶!”冰心雖然時常思考著社會和人生,但由于她當時沒有先進世界觀的指導,沒有與廣大群眾相結合,也就不能得到科學的答案,找不到正確的出路,她感到苦悶、彷徨,這反映在她的散文作品中,一方面,她著力頌揚“愛的哲學”,反映她對理想世界的追求與憧憬,另一方面,對現實的失望和探索人生意義得不到解答的苦惱又使她的散文不能不罩上一層煩悶、憂傷的氛圍。冰心對其“愛的哲學”一直將信將疑,到她去國留美時期,卻達到了愛的泛濫程度。那時她遠離國內劇烈的現實斗爭,在威爾斯利女子大學學習僅幾個月,就因病住進青山沙禳療養院。在那里,她“完全與自然相對,以讀書、凝想、賞明月、看朝霞為日課”。這種隱士式的生活,使她覺得“世事從頭減去,感悟逐漸襲來,已濾就了水晶般清澈的襟懷”。客旅中的鄉愁使她更懷念母親,在這時的作品中,她以最崇高、最莊嚴的形容詞堆砌在母愛上。同時她覺得療養院的病友之間只有互愛、同情和懷念的關系。在國內曾追逐而無法覓到的“世界上的兒子和兒子都是好朋友”的境界,似乎在療養院中尋見了。療養院這個特殊的環境為冰心“愛的哲學”的發展準備了良好的氣候,并使之最終成熟起來,冰心從“愛”中找到了暫時的安慰。冰心這次背井離鄉、去國“弱游”的目的是去更深地挖掘文學的寶庫,開啟人生奧秘的宮門,但她為這次游學所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她的纖柔敏銳的神經上要負荷沉沉的重擔——忍受著使她的靈魂為之顫栗的離別之苦。正像她在《往事(二)》的序詩里所寫的那樣:“她是翩翩的乳燕,橫海漂游。在她頻頻回顧的飛翔里,總帶著鄉愁。”這恰是她這一時期生活和創作情感的自我寫照。她盡情抒發自己的離愁別緒,寫出了《往事(二)》《寄小讀者》《山中雜記》這樣細致親切、凄美情深的篇章。這些作品雖仍是對母親、童真、自然的放歌,但由于冰心遠離故土,身在客中的她的筆下的母愛、童真和自然,又添加了一層新的意緒。每當她思念母親時,往往和惦憶祖國的鄉愁融合;每當她提筆給小讀者寫信,又自然聯想起遠隔萬里的祖國的兒童;每當面對異國的自然景色時,這位游子更渴念養育自己成長的祖國山川。于是她從母愛、童真、自然“起興”,深情委婉地吟唱一支支愛國思鄉的抒情曲,這成為她這時期散文作品的最真摯感人的基調。縱觀冰心“愛的哲學”,她對母愛、童真、自然的謳歌,實際是對虛偽、野蠻、丑惡的社會現實強烈不滿的一種自然流露。在夜氣如磐、大地沉沉的當時,冰心以她抒寫的母愛的溫暖、童心的純真、自然的美麗,為人們描繪出充滿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溫暖了人們的心扉,那一抹明快的亮色,曾感動了當時的萬千讀者。正如巴金所說:“過去我們都是孤寂的孩子,從她的作品里,我們得到了不少的溫暖和安慰。我們知道了愛星、愛海,而且我們從那些親切而美麗的詞句里重溫了我們永久失去了的母愛。”在當時那個特定的時代里,冰心用“愛的哲學”來解決人生問題,解除國家和人民的苦難,作為對解決社會人生問題的道路的一種探索,是有其積極意義的,但她將“愛的哲學”作為黑暗現實的逋逃藪,并把它作為濟世良方,幻想通過“愛”來感化、改良人心,起到救國作用,這在階級社會里是不可能實現的。片面夸大“愛”的作用,給她的“愛的哲學”帶來了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冰心這位愛的歌者,以她的清新雋麗的筆調,含蓄委婉地向人們訴說:她所承受的母愛的甘霖,她所憶及的童年的夢境,她與自然絮語時的樂趣。冰心的“愛的哲學”是開啟她作品思想之門的一把鑰匙,隨著它的形成,冰心早期散文的獨特風格也就形成了。母愛、童心、自然是冰心童年時代儲存、蓄積得最豐富的寶藏。拳拳的母愛,神奇的自然,幸福的童年,在她幼小的心靈中孕育了“愛的哲學”的最初元素。這使她深信,丑惡的社會之外,人世間還藏有一種偉大的熱情,那就是“愛”,從而主張用熱情來溫暖人類。這在她以后的創作中,便表現為“溫柔”的愛的基調。如果說冰心的幸福童年在她的心靈中播下了愛的種子,那么“五四”時期中外各種進步的文藝思潮以及基督教教義的影響,則為這顆種子浸潤了愛的甘露。到她的大學時代,作為人生觀的“愛的哲學”就逐步發展形成了。她的去國留學更如一支強化劑,使其“愛的哲學”進一步趨于成熟。冰心的“愛的哲學”又始終貫穿著“愛國”的紅線,這一方面是由于從童年起就飽受的祖國大好河山的美的熏陶和她對生活在祖國的母親與兒童的摯愛,另一方面則是由于父輩對她的愛國教育以及她耳聞目睹的一些屈辱的社會現實。在她留學期間,那綿綿無盡的故國之戀,則使這條紅線更加鮮明耀眼。有“愛國”這條紅線貫穿,就使冰心“愛的哲學”顯得那么深沉而光華明麗。以愛國主義為軸的“愛的哲學”為冰心的早期散文奏出了愛的主旋律,從而使她的早期散文充滿了溫柔親切的感情。而冰心散文那富有詩意的抒情氣氛、娓娓動人的敘述語氣以及女性作家的愛心與溫情,則進一步加深了這種感情色彩。童年的冰心是個在海隅山陬終日奔游的孩子,因此她的童年生活雖是溫暖而富足的,但同時也是孤寂而單調的,這種孤寂與單調,使她的思想發展不同于常態的小女孩,養成了她深思善懷的性格,從而化作一種潛在的情感力量,一經觸動,便會形成微愁的旋律,影響作品的基調。冰心從小體弱多病,后來又受基督教義的影響,使她經常生出人世無定、幸福難常的感嘆;對國家現狀的失望和找不到出路的苦惱,使她內心充滿幽怨和苦悶;而漂零客居中常有的去國懷鄉、思親戀母又使她充滿悵惘和鄉愁。所有這些與她童年生活的感情印記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