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學課件)運動神經元和運動單位_第1頁
(生理學課件)運動神經元和運動單位_第2頁
(生理學課件)運動神經元和運動單位_第3頁
(生理學課件)運動神經元和運動單位_第4頁
(生理學課件)運動神經元和運動單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Nervoussystem(3)ZhuShiGong(祝世功)MD,PhDDepartmentofphysiologyandpathophysiology

E-mail:sgzhu@Office:Room322,phone:82801477movement,Sense,higherfunction2SensorimotorcortexBasalgangliaCerebellumBrainstemSpinalcordInterneuron

-MotorneuronMotorunit(finalcommonpath)Receptorsmuscle,skin,joint神經系統(tǒng)對運動和姿勢的調控§1.脊髓§2.腦干§3.基底神經節(jié)§4.小腦§5.大腦皮層3Motorneuronαneuron

梭外肌

(extrafusalmuscle)

musclecontraction,骨骼肌運動反射最后公路γneuron梭內肌

(intrafusalmuscle)

regulatingthemusclespindle)βneuronextrafusalmuscleandintrafusalmusclefunction:unclearαmotorneuron+wholemusclefiberinnervated

三角肌2000根(巨大張力),眼外肌6-12根(精細調節(jié))Motorunit1.運動神經元和運動單位運動單位(motorunit)§1.Regulationbyspinalcord42.脊髓反射A.muscletonus(肌緊張)B.tendonreflex(腱反射)牽張反射(Stretchreflex)屈肌反射(Flexorreflex)

屈肌反射和對側伸肌反射(Flexorreflexandcrossed-extensorreflex)5A.肌緊張(muscletonus)

概念:緩慢而持續(xù)的牽拉肌腱而發(fā)生的牽張反射。

意義:

使骨骼肌保持一定肌肉張力,維持身體的姿勢,而不表現明顯的動作。

extensor(伸肌)和flexor(屈肌)都肌緊張e.g

直立時,以伸肌緊張為主

重力作用于關節(jié),關節(jié)趨向彎曲,伸肌受到牽拉,引起牽張反射,伸肌緊張度增加以對抗關節(jié)屈曲。

重力持續(xù)作用,肌緊張持續(xù)發(fā)生。直立姿勢得以維持。6B.腱反射(Tendonreflex)

—快速牽拉肌腱而發(fā)生的牽張反射。

—單突觸反射

Clinicapplication:了解脊髓不同節(jié)段的功能狀態(tài)7兩種感受器(TwoReceptors)

肌梭(Musclespindle)

本體感受器長度感受器(lengthreceptor),感受肌肉長度變化或感受牽拉刺激梭內肌感受裝置位于中間,收縮成分位于兩端梭內肌收縮或牽拉梭外肌,感受器敏感性增高。傳入沖動興奮支配同一肌肉的運動神經元

Tendonorgan(receptor):

Golgitendonorgan張力感受器(tensionreceptor)其傳入沖動抑制同一肌肉的運動神經元活動8梭形,3-10mm長外層為纖維囊與梭外肌并聯(lián)(平行)排列內含3-12條肌纖維(梭內肌),

(分核袋纖維和核鏈纖維)SpindleGolgitendonorgan肌腱的膠原纖維之間的牽張感受裝置Ib

γαⅡIa

9牽張反射的機制肌梭(musclespindle)

傳入神經

(IaandII)α---運動神經元

-----γ

傳出神經骨四頭?。╭uadricepscontraction)Reflexarc:Singlesynapsreflex(0.7ms)10

肌肉等長收縮時(isometricmusclecontraction)肌梭傳入沖動頻率不變腱器官傳入沖動頻率

Comparison

肌肉被動牽拉時二者傳入沖動頻率都,先興奮肌梭發(fā)動牽張反射,肌肉收縮。當牽拉達到一定程度,興奮腱器官而抑制牽張反射.抑制肌肉進一步收縮。

Musclespindle

Lengthreceptor

傳入沖動支配同一肌肉運動神經元興奮Tendonorgan

Tensionreceptor

傳入沖動支配同一肌肉運動神經元抑制

肌肉等張收縮時(isotonicmusclecontraction)

肌梭傳入沖動頻率腱器官傳入沖動頻率不變11皮膚傷害性刺激該側肢體屈曲運動關節(jié)屈肌收縮而伸肌弛緩屈肌反射弱踝關節(jié)中膝關節(jié)強同側屈肌反射對側伸肌反射Flexorreflexandcrossed-extensorreflex12多突觸反射133.脊髓的整合為單獨了解脊髓本身的功能,將動物制成脊髓動物。證明脊髓是初級中樞可獨立完成簡單的反射活動但又受高級中樞調控可整合來自外周和中樞兩方面的信息14脊休克橫斷動物第5節(jié)頸段脊髓(保呼吸功能)(脊髓與延髓以上的中樞離斷)動物脊動物骨骼肌張力減低或消失血壓下降外周血管擴張尿便潴留脊休克表現脊髓反射活動可逐漸恢復(犬需幾天,人需數周)屈肌反射增強,而伸肌反射減弱,屈肌相對占優(yōu)勢。鍛煉!!離斷水平以下永久失去知覺和隨意動作能力。原因:斷面以下脊髓突然失去高位中樞下行沖動的調控。再次切斷?脊髓所支配的軀體和內臟反射15

reticularformationofbrainstem

cerebellum

basalganglia

cerebralcortex正常情況下,脊髓牽張反射受高位中樞的調控4.高位中樞的調控Selfstudy16SensoryFunctionofNervousSystem17§1.感受器和感覺器官各種刺激信息感受器感覺器官丘腦:(1)特異性感覺接替核(2)感覺聯(lián)絡核(3)髓板內核群(非特異性核群)各種感覺Sense(感覺)Nerveimpulse分析181.Sensoryreceptors(感覺器或感受器)

分布于體表或組織內部的專門感受機體內外環(huán)境變化的結構或裝置。感受器能夠感受內、外刺激的細胞稱為感覺細胞。

primarysensorycell:

屬于神經細胞,有長軸突。感受和傳導

secondarysensorycell:由上皮細胞特殊分化,如聽細胞,嗅細胞等以類突觸形式直接或間接同感覺神經末梢相聯(lián)系19皮膚感受器感覺神經末梢感覺神經末梢包繞結締組織形成膜樣結構.

如觸覺小體,環(huán)層小體等。202.Senseorgans(感覺器官)

高度分化的感覺細胞相連的神經細胞提高刺激感受效率的附屬結構(特殊感官)眼耳鼻舌復雜的感覺器官211.換能作用(Transduction)

將各種形式的刺激轉換為感受器電位,再過渡到神經動作電位。

發(fā)生在感受細胞

刺激----細胞膜去極化(感光細胞為超極化),電緊張性擴布和總和效應,相連的神經纖維產生AP

,上傳。

發(fā)生在神經末梢

刺激-------感覺神經末梢去極化,神經纖維產生AP,上傳?!?.感受器一般生理特性(GeneralCharacteristics)牽拉--肌梭感覺纖維變形--機械門控鈣通道開放--Ca2+內流--產生感受器電位--擴布到神經末梢--鈉通道開放,Na+內流產生APe.g.222.感覺編碼(

Sensorycoding

感受器將刺激所包含的環(huán)境變化信息轉換成新的跨膜電信號(動作電位)序列之中,稱為編碼作用。中樞通過分析編碼,得到對外界的認識。

3.適宜刺激(Adequatestimulus)

指感受器最敏感.最易接受的刺激形式。電磁波--視網膜4.適應(Adaptation)

某一恒定強度的刺激持續(xù)作用一個感受器時,感覺神經纖維上的動作電位的頻率會逐漸下降,此現象稱為感受器的適應。適應的機制較復雜。

Rapidlyadaptingreceptor:如皮膚觸覺

Slowlyadaptingreceptor:肌梭、頸動脈竇

231.軀體感覺傳導路(經脊髓)

淺感覺傳導路痛、溫、輕觸-壓覺(AδandC)

背根神經節(jié)(1),后角換元并交叉(2);丘腦換元(3)

深感覺傳導路本體感覺、深部壓覺(Aβ)

背根神經節(jié)(1),延髓薄束核和楔束核換元并交叉(2),內側丘系-丘腦換元(3)§3.感覺傳導通路2.頭部感覺傳導路(不經脊髓)一級神經元胞體在三叉神經節(jié):

(痛、溫覺)三叉神經脊束核換元交叉---三叉丘系--丘腦

(觸壓覺,本體感覺)三叉神經腦橋核換元交叉---三叉丘系--丘腦三叉神經中腦核換元三級神經元傳遞三級神經元傳遞2425

3.大腦皮層的感覺代表區(qū)第一感覺區(qū)(體表感覺I區(qū),somatosensoryareaI):中央后回

定位明確,交叉投射(頭面部為雙側),倒置安排

第二感覺區(qū)(體表感覺II區(qū),somatosensoryareaII)中央前回與腦島之間

定位性差,雙側、直立。(人和高等動物有)本體感覺代表區(qū)

位于中央前回26

fastpain

slowpain時相迅速發(fā)生發(fā)生較慢0.5–1s刺激終止后消失持續(xù)幾秒鐘性質尖銳而定位清楚定位不清、燒灼痛、強烈傳入纖維Aδ類纖維6-30m/s

C類纖維0.5-2m/s興奮閾低高發(fā)生部位淺表組織深部組織傳導通路外側痛覺通路*內側痛覺通路**

*

前外側系統(tǒng)和特異投射系統(tǒng)

**

脊髓網狀束,脊髓中腦纖維,脊髓丘腦內到大腦皮層

SI&SII

側纖維到腦干網狀結構及扣帶回。痛覺感受器--游離神經末稍,具有不適應性

致痛物質:K+,H+,

5-HT,組胺,緩激肽等A.快痛和慢痛§3.痛覺27B.軀體深部痛特點:定位不明確,可伴有惡心、出汗和血壓改變。C.內臟痛與牽涉痛內臟痛定位不明確,主要是慢痛。伴有不愉快的情緒反應。

牽涉痛:某些內臟疾病可引起遠隔的體表部位發(fā)生疼痛或痛覺過敏,稱之為牽涉痛(referredpain)。

心肌缺血—心前區(qū),左肩,28

牽涉痛機制:

會聚學說:

1.二者經同一后根進脊髓

2.會聚在脊髓的同一神經元,然后上傳

3.平時常感受皮膚信息。上傳后被誤認為是來自皮膚。

易化學說:

1.二者經脊髓的不同神經元,內臟痛傳入到脊髓。

2.興奮向周圍擴散,提高鄰近軀體感覺神經元的興奮性,閾值降低(痛覺過敏)。

3.使體表傳入易化。29適宜刺激:380-760nm電磁波腦得到的各種信息。70%以上的信息來自視覺。視覺器官:眼球附屬結構:眼瞼、淚腺、眼肌等折光系統(tǒng):角膜、房水、晶狀體、玻璃體(成像)感光系統(tǒng):視網膜、視神經纖維換能,傳導

§4.視覺(visualsense)

301.屈光系統(tǒng)(dioptricsystem)人眼折光系統(tǒng)組成:一組復合透鏡物體光線corneaaqueoushumorlensvitreoushumor視網膜

光線由一種媒質進入球面折光體,會發(fā)生折射。眼球的主要折光是角膜界面,其次是晶狀體球面。(1.38)(1.33)(1.40)(1.34)Air(1.00)31視網膜組成:分四層1、pigmentcell2、photosensorycell(感光細胞)

rods(視桿)

cones(視錐)

3、bipolar(雙極細胞),4、nerveganglioncell(神經節(jié)細胞)2.感光系統(tǒng)(photosensorysystem)外內3233Twophotosensorytransducersystemrodsystem(視桿系統(tǒng)、晚光覺系統(tǒng)):

conesystem(視錐系統(tǒng)、晝光覺系統(tǒng)):(兩種感光換能系統(tǒng))34Rodsystem(視桿系統(tǒng)):

敏感度高,夜晚昏暗條件下可感受光刺激

無色覺,不能精確分辨物像

分布在視網膜周邊.

Conesystem(視錐系統(tǒng)):

光敏感性差,強光刺激可激活

可辨別顏色,能看清物體細節(jié)

分辨能力高

分布在視網膜中心部.

黃斑中心的中央凹處,只有視錐細胞,無視桿細胞

35

視紫紅質視蛋白+視黃醛

(rhodopsin)(opsin)(retinene)感光化學物質

感光細胞的視盤中---大量感光色素(視紫紅質)

視紫紅質(rhodopsin)一種結合蛋白由視蛋白(opsin)和視黃醛(retinene)組成,

視黃醛由VitA在酶作用下氧化而成。維生素A亮暗酶night-blindness(nyctalopia)3637視紫紅質全反型視黃醛+視蛋白全反型維生素A11-順型維生素A視蛋白+11-順型視黃醛視黃醛導構E視黃醛還原E醇脫氫E光視黃醛導構E紫紅色白色38視網膜的信息處理一級細胞二級細胞三級細胞39視桿細胞視錐細胞光刺激神經節(jié)細胞動作電位視覺中樞第一級細胞電位總和雙極細胞第二級細胞(超極化型或去極化型)電緊張擴布維持性Na+內流RP=-30-40mVNa+通道關閉(cGMP門控)Rhodopsin吸收光量子后,發(fā)生變構G蛋白活化激活PDEcGMP分解維持性Na+內流鈉泵仍活動極化超極化慢電位(-60mV)有兩類細胞glu,GABA感受器電位Na+通道開狀態(tài)(cGMP)暗光glu超極化或去極化40Higherfunctionofthebrain41Learningandmemory學習(Learning):

不斷接受環(huán)境變化信息而獲得外界知識的神經活動過程。記憶(Memory):將學習到的信息進行儲存和讀出的神經活動過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