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抒情與寫意——文人畫》教學設計學科美術授課年級高一基本信息省市區內蒙古自治區學校姓名年級高一1班課時教學設計(其他課時同)教科書版本及章節人美版《美術鑒賞》第二單元《圖像之美——繪畫藝術》課題《抒情與寫意——文人畫》課型新授課?章/單元復習課□專題復習課□習題/試卷講評課□學科實踐活動課□其他□1.教學內容分析按照新課標要求,培養美術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全面發展。創設問題情境,倡導探究式美術學習。以核心素養為核心進行大單元教學設計。本課選自人民美術出版社高中《美術鑒賞》【第二單元圖像之美——繪畫藝術】主題二的內容,本單元學習分為“中國傳統繪畫”“文人畫”“西方古典繪畫”“西方現代藝術”四個主題,分別從表現方法、創作方式、審美視角和文化根源等方面來分析中國和西方美術作品的藝術特征。通過對美術作品的鑒賞,學習從藝術品看人生意趣,體會中西不同的審美觀念、創作思想及文化背景。它們分別指向的是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的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和文化理解。本節課主要包含三個任務,第一個任務是“什么是文人畫”,意在通過教材內的學習,讓學生了解中國文人畫的基本概念以及發展脈絡。第二個任務是“文人畫的主要特征是什么”,通過展現不同的文人畫作品讓學生理解文人畫的藝術特征。第三是感受文人畫筆墨的意趣。本議題也是本節課的重點所在。2.學習者分析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還要善于分析學情,了解學生。高中生具備一定的分析的能力,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經過第一單元的鑒賞學習,他們已經具有了一定的鑒賞基礎,同時經過主題一對中國傳統繪畫的學習,學生已經了解了中國畫的主要特征,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了一定的鋪墊作用,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理解比較快,也具有一定的興趣。3.學習目標確定集中體現學科育人價值,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基于核心素養,對應圖像識讀、審美判斷、文化理解,基于教材和學情特點,我設計如下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文人畫的概念與發展歷程,知道并理解文人畫的藝術特征,懂得鑒賞文人畫的基本方法。2.過程與方法:通過鑒賞、討論、講授和自主學習等過程和方法,識讀不同的文人畫作品,更加深刻的體會到文人畫的精神內涵。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增強學生對傳統繪畫的興趣,培養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情感及傳承傳統文化的意識。通過教師范畫演示,增強學生對“石榴籽精神”的愛國主義教育。4.學習重點難點重點:借助經典作品的分析使學生了解文人畫的主要藝術特征和思想內涵。難點:能夠感受到文人畫中以形寫神的審美意趣。教法學法:為了達成我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主要采用:講授法、討論法、情境探究法、演示法等方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并就利用多媒體組織教學,學法上踐行自主、探究,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5.學習評價設計注重過程性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的參與度及積極思考進行研究和學習的評價。2.小組合作中的表現,及整體小組的整理材料個闡述觀點的評價。3.綜合評價:通過對以下三位文人畫家的人生經歷與其藝術特色的形成展開討論,并簡要評價其藝術特色。6.學習活動設計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環節一:創設情境,問題導入教師活動1教師展示以“四君子”為主題的國畫繪畫作品及我用四種不同畫法繪制的荷花寫意國畫,使學生感受畫中所表現的涵義,即“君子品格,托物言志”。我們把這一類用于抒情的國畫作品屬于歷史上的“文人畫”。從而進入課題:文人畫。本環節的設置主要是,聯系學生已學知識進行情境創設進行導入,引起學生注意力。學生活動1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賞析展示的美術作品,在真實問題情境中開展學習活動;“梅蘭竹菊被人稱為“四君子”,象征著傲、幽、堅、淡四種品質。梅:探波傲雪,一身傲骨,是為高潔志士。蘭:空谷幽放,孤芳自賞,香雅怡情,是為世上賢達。竹:篩風弄月,瀟灑一生,清雅澹泊,是為謙謙君子。菊:凌霜飄逸,特立獨行,不趨炎勢,是為世外隱士。通過導入教學環節、創設學習情境、蓄積學習活動的展開,引導學生進入文人畫的主題情境。達成相關目標。環節二:小組探究,探究新知任務一:文人畫的概念及發展歷程教師活動2-1觀看視頻:名家采訪話談文人畫的。為學生引導研究方向。通過小組合作、研究分析出的對作品進行鑒賞,分別找三個小組的分享給全班同學。倪瓚《六君子圖》(圖片美術.美術.美術鑒賞/黃宗賢主編.——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9.7,第50頁教師歸納學生發言并小結,講解文人畫概念及發展歷程的核心階段與重要知識人物的貢獻。(最早追溯到晉代顧愷之,唐代的王維、鄭虔等人。王維因強調“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并在畫法上推進了水墨渲染的表現技法,而被后世奉為文人畫的鼻祖。兩宋時期,蘇軾、文同、米芾父子等進一步發展了水墨技巧。其中,蘇軾提出了“詩畫本一律‘概念,使文人畫成熟。元代,趙孟頫主張以書法入畫法。其后逐漸發展,詩、書、畫、印始成一體,詩情畫意相輔相成,標志著文人畫的成熟。明朝中后期,董其昌在蘇軾的“士人畫”基礎上提出“文人畫”的理論)學生活動2-1欣賞視頻素材,結合教材和搜集整理的素材,通過小組討論探究進一步整合知識。通過任務一:查閱資料,了解三位以上文人畫家的生平及其作品。初步完成學習目標。小組1闡述研究結論:(1)作者:《六君子圖》是元代后期畫家倪瓚所畫的一幅墨筆畫。(2)畫面內容:作品多取材于太湖一帶景色,描繪了松、柏、樟、楠、槐、榆六種樹木,疏密掩映,姿勢挺拔。(3)藝術特色:①此圖以平遠的章法、簡練的筆墨,營造了湖光山色荒寒空寂的意境。②借用簡凈而清淡的畫面,既反映了元代文人失意落寞的心態,又體現了畫家崇尚平淡天真的審美理想。③以樹喻君子,表達了作者對君子“正直特立”高風的崇尚。意義:對明清文人山水畫有較大影響。與黃公望、王蒙、吳鎮并稱為“元四家”。小組2闡述研究結論:《瀟湘竹石圖》(圖片美術.美術鑒賞/黃宗賢主編.——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9.7,第50頁)為北宋\t"/item/%E6%BD%87%E6%B9%98%E7%AB%B9%E7%9F%B3%E5%9B%BE/_blank"蘇軾創作的絹本水墨畫,現藏于美術.美術鑒賞/黃宗賢主編.——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9.7,第50頁《瀟湘竹石圖》采用長卷式構圖,以湖南零陵以西的瀟湘二水合流處為背景,畫面上景物不多,只土坡一片、石頭兩塊、疏竹幾叢;“左右煙水云山,渺無涯際,恰似湘江與瀟水相會,遙接洞庭,景色蒼茫”,畫卷之末,題有“軾為莘老作”字樣。
《瀟湘竹石圖》上有元明26家計3000多字的題跋,這些題跋有的敘事,有的賞析,有的僅是發表贊嘆之情。蘇軾繪畫喜作枯木竹石,所作之物象,多形象簡練卻寓意豐富。蘇軾作畫用筆頗具書法意味,為后世文人畫“書寫化”用筆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枯木之外,蘇軾十分喜愛竹子,曾有“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之句。蘇軾畫竹初師文同之法,但蘇軾所作之竹“大抵寫意,不求形似”,是典型的文人畫創作風格。竹與石在中國繪畫題材中備受青睞,久盛不衰。蘇軾也偏愛“竹石”題材,《瀟湘竹石圖》正是其繪畫藝術的代表作品之一。小組3闡述研究結論:《鵲華秋色圖》(圖片美術.美術.美術鑒賞/黃宗賢主編.——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9.7,第51頁元代畫家趙孟頫,元貞元年(1295),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鵲華秋色圖描繪的是濟南東北華不注山和鵲山一帶秋景,畫境清曠恬淡,表現出恬靜而悠閑的田園風味。采用平遠構圖,以多種色彩調合渲染,虛實相生,筆法瀟灑,富有節奏感。作者雖然受召于元朝,卻終其一生都對隱而不仕的南宋遺臣表達出相當程度的理解和尊重。從這個意義上說,《鵲華秋色圖》也是在向那些對南宋一朝忠心耿耿而隱居不仕的士人傳達作者自己的真實意圖。在《鵲華秋色圖》中,作者以深湛的筆墨功力詮釋了即達放逸的山水意境,不僅豐富了文人山水畫的表現手段和內涵,更初步確立了元代山水畫壇清遠自然的整體風格和蘊藉典雅的審美格調,為后世的中國山水畫奠定了基礎。任務二:文人畫的藝術特征通過任務二完成學習目標:結合既有的美術知識,體會文人畫的特征。分析中國傳統文人畫在題材內容、藝術語言、藝術意趣上有哪些獨到之處。教師活動2-2教師出示徐渭的《墨葡萄》(圖片美術.美術鑒賞/黃宗賢主編.——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美術.美術鑒賞/黃宗賢主編.——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9.7,第52頁中國文人畫往往借用詩歌的“比興”手法,借景抒情,寓意于物,追求情景交融、意象高遠的藝術境界。個人情感、心緒和人生理想在畫面中得到淋漓盡致的表達,“畫為心聲”體現了文人畫的價值追求。繼續引導學生鑒賞金農的《荷塘憶舊圖》,提問:畫面中,有哪些內容組成,教師總結:詩書畫印,相互補充輝映,不僅增加了畫面形式的美感,而且使有限的畫面所傳達的內容拓展成了無限的情境,具有補充和闡述畫面內容的作用。進而引出文人畫的特征二:詩書畫印的有機結合。再次提問:畫面中,添加詩文與印章的作用。(3)教師出示朱耷的《荷石水禽圖》,并提問:同學們,從畫面中你看到了怎樣的筆墨?這些筆墨的塑造,是為了營造什么情景、場景或是你能聯想到什么?請同學們前后四人為一個小組討論,教師總結:干墨、枯筆—秋高氣爽;水墨淋漓—初夏水汽騰騰;層次豐富——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并講解墨分五色:焦、濃、重、淡、清。(4)教師出示梁楷的《潑墨仙人圖》和齊白石的《三蝦圖》,同時結合蘇軾關于“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的理論和齊白石“作畫貴在似與不似之間,不似為欺世,太似為媚俗”的理論。學生活動2-2鑒賞分析《墨葡萄》師生一起探究文人畫的特征。品鑒題詩內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托物言志情懷。“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畫上題詩反映了畫家懷才不遇的悲憤心境和潔身自好的品性。徐渭的畫風對后世寫意花鳥畫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跟隨老師鑒賞潘天壽的《露氣》(圖片美術.美術鑒賞美術.美術鑒賞/黃宗賢主編.——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9.7,第53頁引導學生得出文人畫的藝術特征之一:抒情寫意的價值追求。學生回答:畫面中,添加詩文與印章不僅起到構成的作品,還能更加充分的表達作者的思想。討論結束后派小組代表發言朱耷的花鳥畫以水墨大寫意而出名,他不但繼承了古人的破筆飛白之法,而且還把古人的“濕筆”拿捏得恰到好處,如畫鳥,描繪鳥身時用緩筆,使羽毛有絨絨之感;畫苔石,則盡量控制用水,使人感覺畫中苔蘚陰濕,明暗可辨;畫山石、苔點,大膽運用中鋒,以表現物象的圓滑體積,富有含蓄的味道。引導學生得出第三個藝術特征:筆墨交織的審美趣味。學生認識到文人畫以形寫神的重要性。感受并與老師共同得出文人畫的特征四:以形寫神的藝術意趣。通過以上環節的設置,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交流,一起探討文人畫的藝術特征。把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的探究學習中去歸納總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完成學習目標。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主動研究,學習任務一:文人畫的概念及發展歷程;任務二:文人畫的藝術特征。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完成了既定教學目標,達到了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目的。環節三:感受文人畫的筆墨意趣教師活動3通過學習任務三完成對應學習目標,1.播放微課“用筆用墨實驗:水破墨、色破墨等”現場范畫演示,畫“鑄牢石榴籽精神,用心澆開團結花”寫意國畫。2.做范畫過程講解:筆墨是文人畫最基本的語言,也是中國繪畫審美的重要標志之一。用筆:勾、勒、皴、擦等筆法變化,追求書法的書寫感和情感表達。用墨:以濃、淡、干、濕、焦,來表現物象的主次、虛實變化和心緒。在筆墨關系上,強調筆為主導、墨隨筆出,筆墨相輔相成,交相輝映,使筆墨的審美價值得到凸顯。3.完成任務:“通過對比弘仁、龔賢、石濤和朱耷作品,體會不同筆墨表現方法的美感。”通過微課和范畫的講解,引導學生分析三位畫家中的一位畫家作品:《古槎短荻圖》筆墨蒼勁整潔,善用折帶皴和干筆渴墨;《荷石水禽圖》以水墨大寫意而出名,他不但繼承了古人的破筆飛白之法,而且還把古人的“濕筆”拿捏得恰到好處,如畫鳥,描繪鳥身時用緩筆,使羽毛有絨絨之感;畫苔石,則盡量控制用水,使人感覺畫中苔蘚陰濕,明暗可辨;畫山石、苔點,大膽運用中鋒,以表現物象的圓滑體積,富有含蓄的味道。學生活動3積極參與老師的教學過程,觀看微課及老師做范畫,感受中國畫的用筆與用墨的藝術特色。觀看做范畫的同時聽取老師講解用筆用墨及筆墨關系:強調筆為主導、墨隨筆出,筆墨相輔相成,交相輝映,使筆墨的審美價值得到凸顯。通過學習與結合教材分析三位畫家的作品的兩位畫家作品并得出結論:《溪山無盡圖》山石用“積墨法”,以筆含墨,層層積點石面,將山石向背虛實塊面體積以及雨后的濕潤之感都真實地表現出來。體現了龔賢在山水畫上“筆法健、墨氣活、丘壑奇、氣韻雄“的美學追求。石濤的《淮揚潔秋圖》運用了石濤特有的“拖泥帶水皴”,連皴帶擦,濃淡、干濕并用,描繪出濕潤沃疏的質感。整個畫面蕭森郁茂,蒼莽幽邃。通過微課和現場教師做范畫:主題“鑄牢石榴籽精神,用心澆開團結花”,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文人畫的用筆與用墨的意趣,感受中國燦爛文化:繪畫的藝術魅力,提高文化自信,使學習達到升華。通過學習的用筆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超凈高純試劑項目發展計劃
- 創新驅動的區塊鏈技術在企業保密領域的應用
- 2025年中國雙色自動膠印機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卷袋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人工智能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中的角色與價值
- 衡水高一月考試卷及答案
- 邯山區四年級試卷及答案
- 2025年中國低噪音軸流風機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仿羽毛鏢翼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中壓鍛鋼閘閥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康復治療技術》
- 建設停車場新能源充電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模板-備案審批
- 施耐德PLC-標準指令庫
- 03壓強與浮力相結合的綜合計算-2022中考物理力學壓軸計算題難題專練(原卷版+解析)
- 陳述句與反問句互改(課件)-2022-2023學年三年級語文公開課
- 2024至2030年中國車用氮氧傳感器行業市場發展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 人工肩關節置換(反肩)
- 離婚協議書范本2個孩子可打印
- 人教版 水平四 《一百米跑》說課稿
- 藏族民間舞-熱巴舞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西藏大學
- 《何西阿書一概要》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