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域控制測量-角度測量_第1頁
小區域控制測量-角度測量_第2頁
小區域控制測量-角度測量_第3頁
小區域控制測量-角度測量_第4頁
小區域控制測量-角度測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區域控制測量項目2任務2角度測量1.角度測量的基本概念2.經緯儀的構造3.經緯儀的使用4.水平角的觀測5.豎直角觀測6.角度觀測誤差來源及消減措施2.2.6角度觀測誤差來源及消減措施—、角度測量的誤差

角度測量的誤差主要來源于儀器誤差、人為誤差以及外界條件的影響等幾個方面。認真分析這些誤差,找出消除或減小誤差的方法,從而提高觀測精度。2.2.6角度觀測誤差來源及消減措施儀器制造加工不完善所引起的誤差儀器校正不完善所引起的誤差一、角度測量的誤差

1、儀器誤差水準點是沉降觀測的基準,它應埋設在沉降影響范圍以外,距沉降觀測點20~100m,觀測方便,且不受施工影響的地方。為了相互校核并防止由于某個水準點的高程變動造成差錯,一般至少埋設三個水準點。望遠鏡視準軸不嚴格垂直于橫軸、橫軸不嚴格垂直于豎軸采用盤左、盤右觀測取平均的方法來消除,而豎軸不垂直于水準管軸所引起的誤差則不能通過盤左、盤右觀測取平均或其他觀測方法來消除。儀器對中不準確,使儀器中心偏離測站中心的位移叫偏心距,儀器的對中誤差不應超出相應規范規定的范圍。若儀器未能精確整平或在觀測過程中氣泡不再居中,豎軸就會偏離鉛直位置。應特別注意認真整平儀器。當發現水準管氣泡偏離零點超過一格以上時,應重新整平儀器由于測點上的標桿傾斜而使照準目標偏離測點中心所產生的偏心差稱為目標偏心誤差。觀測時,標桿要準確而豎直地立在測點上,且盡量瞄準標桿的底部。引起誤差的因素很多觀測時應注意消除視差,調清十字絲。讀數誤差與讀數設備、照明情況和觀測者的經驗有關。2.2.6角度觀測誤差來源及消減措施一、角度測量的誤差1.對中誤差2.整平誤差3.目標偏心誤差4.瞄準誤差

影響角度測量的外界因素很多,大風、松土會影響儀器的穩定;地面輻射熱會影響大氣穩定而引起物像的跳動;空氣的透明度會影響照準的精度,溫度的變化會影響儀器的正常狀態等。這些因素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測角的精度,要想完全避免這些影響是不可能的,觀測者只能采取措施及選擇有利的觀測條件和時間,使這些外界因素的影響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從而保證測角的精度。2.2.6角度觀測誤差來源及消減措施一、角度測量的誤差

3、外界條件的影響儀器安置的高度要合適,三腳架要踩牢,儀器與腳架連接要牢固;觀測時不要手扶或碰動三腳架,轉動照準部和使用各種螺旋時,用力要適中,可轉動即可。對中、整平要準確,測角精度要求越高或邊長越短的,對中要求越嚴格;如觀測的目標之間高低相差較大時,更應注意儀器整平。在水平角觀測過程中,如同一測回內發現照準部水準管氣泡偏離居中位置,不允許重新調整水準管使氣泡居中;若氣泡偏離中央超過一格時,則需重新整平儀器,重新觀測。2.2.6角度觀測誤差來源及消減措施二、角度測量的注意事項

2.2.6角度觀測誤差來源及消減措施二、角度測量的注意事項

213觀測豎直角時,每次讀數之前,必須使豎盤指標水準管氣泡居中或自動歸零開關設置“ON”位置。標桿要立直于測點上,盡可能用十字絲交點瞄準對中桿的低部;豎角觀測時,宜用十字絲中絲切于目標的指定部位。不要把水平度盤和豎直度盤讀數弄混淆;記錄要清楚,并當場計算校核,若誤差超限應查明原因并重新觀測。2.2.6角度觀測誤差來源及消減措施三、未來職業崗位的應用五、思考題測量離不開精度,更不可能避免誤差,所以對誤差的研究是必要的,是判斷數據可靠性的標準。角度測量誤差的來源有哪幾個方面?四、課程小結本講主要講述了角度測量誤差的三個大方面的來源,以及相應的減弱或消除方法。在測量的過程中要時刻主要誤差的大小。小區域控制測量項目2任務2.2角度測量1.角度測量的基本概念2.經緯儀的構造3.經緯儀的使用4.水平角的觀測5.豎直角觀測6.角度觀測誤差來源及消減措施2.2.4水平角的觀測案例導入

佳苑建筑工地欲對B棟樓進行施工點位放樣,施工經理要求施工技術員小徐對這棟樓進行施工點位放樣。假如你是施工員你將如何解決問題?一、水平角的測量方法---測回法

2.2.4水平角的觀測①將經緯儀安置在測站點0上,進行對中和整平。②盤左位置,瞄準左方目標,用撥盤螺旋轉水平度盤對準0°或比0°大點,得到讀數為α順時針轉動照準部,瞄準右目標,得讀數b完成上半測回觀測。③盤右位置,先瞄右方目標,讀數逆時針轉動照準部,再瞄左目標,讀數完成下半測回觀測。一、水平角的測量方法---測回法

2.2.4水平角的觀測0AB

上、下半測回角度之差應小于40″。此法適用于只有

兩個目標時的測角。為了減少度盤的刻劃誤差的影響,各個測回的起始方向讀數應該改變180°/n(n為測回數)各測回角度之z差,不大于24″上半測回:盤左:A-B(順時針)下半測回:盤右:B-A(逆時針)一個測回測回法測角記錄表2.2.4水平角的觀測測站目標豎盤位置水平度盤讀數半測回角值一測回角值各測回角值

O(1)A左00206B684918B右2484930A1800224O(2)A左900136B1584842B右3384848A2700148684706684712684706684709684706684700684703

半測回角值差≤40″一測回角值差≤24″水平角角值的計算應注意2.2.4水平角的觀測(1)(2)55o12

25

018027090332o38

45

βAB32o38

42

115o12

22

018027090ABββ=第2個目標讀數b-第1個目標讀數aβ=115o12

22

-

32o38

42

=82o33

40

當b<a時,b應加360°后再減β=(55o12

25

+360o)-332o38

45

=82o33

40

2.2.4水平角的觀測②盤左位置,瞄準起始目標A,用撥盤螺旋轉水平度盤對準0°或比0°大點,得讀數為a。順轉照準部,依次瞄準目標B、C等,分別讀數得b,c等,最后又回到A點,讀數。盤左從瞄準目標A到又回到A的過程,稱為歸零。兩次瞄準目標A的讀數差稱為歸零差

=a-a′。J6級經緯儀,歸零差不得大于24″。①將經緯儀安置在測站點O上,進行對中和整平。OABC二、方向觀測法(全圓觀測法)此法適用于多于兩個目標的測角。以上過程稱為上半測回。二、方向觀測法(全圓觀測法)2.2.4水平角的觀測OABC盤右位置,先瞄A目標,讀數a。逆時針轉動照準部,依次瞄準目標C、B等,分別讀數得c、b等,最后又回到A點,讀數。注意檢查下半測回歸零差也不得大于24″上半測回:盤左:A→B→C→A下半測回:盤右:A→C→B→A一個測回以上過程稱為下半測回。

2.2.4水平角的觀測全圓觀測法記錄表歸零后同一方向值較差不能大于18秒151202400112180011833120240-600109624833151202400115(00112)000006247211511912900106152483024120309001182700112612018333482427001060+6+12+690010615248272412024900115(900110)00000624717151191400000624719151191362471988315420840470010662483624248301800112-6+6

(盤左+(盤右±180))/2

A

C

B

AO(2)

AC

B

A

O(1)

盤右盤左水平角值各測回歸零方向平均值歸零方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