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餐桌禮儀文化_第1頁
中國餐桌禮儀文化_第2頁
中國餐桌禮儀文化_第3頁
中國餐桌禮儀文化_第4頁
中國餐桌禮儀文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談中國餐桌禮儀摘要:餐桌禮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一個重要的地位,它也是一種的社交手段,在用餐過程中,人的修養禮儀可由言行舉止變現出來。正確的餐桌禮儀不僅顯得優雅大方,更能給人以良好的印象。然而,在中西融合的今天,許多中餐禮儀卻常常被人忽視,導致尷尬的場面發生,因此,掌握一些餐桌禮儀在社交生活中顯得尤為重要。關鍵詞:餐桌禮儀入座進餐離席茶文化酒文化中西差異自古以來,中國人對飲食一直很重視,古有俗語“民以食為天”,中國飲食文化可以說是源遠流長的。另一方面,作為東方禮儀之邦,餐桌禮儀是中國數千年傳統文化的反映。據有關史料記載,至少在周代,我國飲食禮儀就已經初步形成,經過不斷地發展變化,逐漸形成體系,并對西方餐桌文化產生一定影響。“飲食所以合歡也?!敝袊讼硎芗w聚餐或飲宴的熱鬧氛圍。餐桌,是考驗一個人修養的重要場所,吃,是中國人協調人際關系的一種方式。在中國,人們最重要的社交活動既是請客吃飯,而且名目繁多,某些成功人士一天中花的時間最多的就是吃飯,一個長期不能參加應酬的人可能就被社會淘汰了或者成為“無用”之人。大家同夾一盤菜,共飲一碗湯的“群享”模式觸發了歡樂氣氛,舉杯提箸之間協調人際關系。但是在正式的中餐宴席中還是有很多講究的。入座“客齊后導客入席,以左為上,視為首席,相對首座為二座,首座之下為三座,二座之下為四座?!毕日埧腿巳胱舷?,再請長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最后自己坐在離門最近處的座位上。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主客左右手邊的位置,則以離主客的距離來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離則左側尊于右側。若為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為主客。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面東的一側右席為首席。如果帶孩子,在自己坐定后就把孩子安排在自己身旁。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坐下以后要坐端正身子,不要低頭,使餐桌與身體的距離保持在10~20公分。入座后,腳應放在自己座位附近,不可隨意伸出,以免影響他人。坐姿要端正,勿以手托腮或將雙肘放于桌上。注意事項:主人必須注意不可將客人安排在接近上菜的位置。入座后不要動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響聲來,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么事情,要向主人打個招呼。動筷子前,要向主人或掌勺者表示贊賞其手藝高超、安排周到、熱情邀請等。如果是較大的宴會,一般都設主席,客人不可貿然入座,入座是應注意桌上座位卡是否與自己的相對應。入席時如果有主人或招待人員,那么應遵從其安排。二、進餐1、上菜中餐上菜的順序為:開胃菜→熱菜→炒菜→大菜→湯菜→炒飯→面點→水果。開胃菜通常是四種冷菜,有時種類可多達十種,上菜時,可將其先行上桌。有時冷菜之后,可接著上四種熱菜,但熱菜多數被省略。當客人落坐開始就餐后,餐廳員工即可通知廚房作好出菜準備,待到冷菜的要求與否。如若不喝茶,則應事先表明,且不可向主人家提出過高的要求。喝茶時要認真品味,以示對主人地感謝及尊敬。注意事項:茶具要清潔盡量不要用一只手上茶,且雙手奉茶時,切勿將手搭在茶杯杯口,更不能浸入水中。從客人的左側為其上茶,放置茶杯在客人右手附近,盡量不要打擾到客人與人交談時,最好不要飲茶,可在談話告一段落之后,喝茶潤喉,否則會顯得不專心,甚至打斷交流。五、餐桌上的酒文化中國是酒的故鄉,酒文化在中國一直占據著特殊的地位,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耙跃普撚⑿邸薄盁o酒不成席”,酒不僅是一種物質存在,也是一種酒神精神——“至人”境界的象征?!白砝飶臑榭停姵捎X有神”,因醉酒而獲得藝術的自由狀態,為中國古代的藝術家擺脫束縛,宣泄其創造力提供了重要途徑,酒為中國古代文人所追求。在中國,酒已經融入到了傳統的禮儀、風俗、文化之中,酒是催化劑,是潤滑劑,酒也是一種社交。在酒桌上,我們往往能看到敬酒、勸酒的現象,這些看似簡單的社交活動,也是一門學問。中國人的酒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交際場所,也是一個觀察和考驗人的重要窗口。從喝酒、敬酒、勸酒、拒酒、醉酒等酒桌上的表現,可以看出一個人立場以及作風人品。敬酒應由主人先敬主賓,而后陪客敬主賓,再來是主賓回敬,最后才是陪客互敬。敬酒前應了解對方的習慣,做好必要的準備,以免出現尷尬的現象。

注意事項:作為主人要掌握好宴會的熱度,且適當的調節賓客之間的尷尬,如遇到不能飲酒之人,主人應勸服敬酒的人用飲料或茶水代酒。作為賓客,切忌席間喧賓奪主。不能喝酒的人,應禮貌地說明,切忌把杯子倒置,應輕輕按著杯緣。端酒杯的手勢也要注意,可右手執杯,左手墊杯底,碰杯時自己的杯口應低于對方酒杯的二分之一,以示謙卑。如若自己的地位高于敬酒的人,則酒杯不宜過低。如果在場有更高身份或年長的人,一定要先敬尊長者,以示尊重。如沒有特殊人物在場時,敬酒最好按順序,切忌厚此薄彼。桌面上不談生意,酒后大家心知肚明,不必特意提出來。六、服裝禮儀俗語說,“看場合穿衣服”,穿著打扮一定要看場合,一成不變永遠一套衣服往往是不對的。赴宴選擇服飾的基本原則是時間(T)、地點(P)和場合(O)三大原則,即“TPO”原則。時間原則是指穿戴時應考慮早晚、四季、時代的特征,要注意冷暖保溫,并與時代同步。地點原則是指服裝要與所去的地方相符合。場合原則即指服裝要符合場合的氛圍。注意事項:如有戴帽子的賓客,在進入會場后理應脫帽,并放在合適的位置。在參加宴會活動時,都不應佩戴墨鏡,若有特殊情況,應向主人或賓客解釋并致歉。七、中西方餐桌禮儀差異1、餐桌上氣氛的不同:中國人就餐,講求的是熱鬧,在餐桌上談天說地,敬酒勸酒,完全拋卻了平日里的安靜表面;而西方人的餐桌上式及其安靜的,不同于平時的熱情,而沉默地切割自己盤子里的食物。2、座次的不同:在中國,以左為尊,右為次;上為尊,下為次;中為尊,偏為次。而在西方則右為尊,左為次。3、餐具的不同:中國人飲食的餐具一般包括筷子、碟子、湯匙、碗等。在正式的宴會上,水杯放在菜盤左上方,而酒杯則放在右上方,筷子與湯匙專用座子上或紙套內,公用得筷子和湯匙則最好放在專用座子上。在西方的餐桌上,餐具主要有刀、叉、匙、盤、玻璃杯等,其餐具的擺放較中餐要復雜,墊盤居中,叉左刀右,刀尖向上,刀口向內,盤前橫匙,主食靠左,餐具靠右,其余酌情擺放。西餐中酒杯的數量與酒的種類相等,從左到右,依次擺烈性酒杯、葡萄酒杯、香檳酒杯、啤酒杯。4、上菜順序的不同:中餐上菜順序為:先冷菜、飲料及酒,后上熱菜,然后上主食,最后上甜食及水果。西餐的上菜順序通常是:先上面包黃油,其次是冷菜,而后湯斗海鮮,再是主菜,然后是甜點,最后是咖啡及水果。5、停菜方式不同:在中國餐桌上,用餐完畢,筷子應整齊地擱置在靠碗右邊的桌上,并應等眾人都放下筷子后,在主人示意散席后方可離去。在西方,用餐結束后可將叉子的下面向上,刀子的刀刃側向內與叉子并攏,平行放于餐盤上,盡量將柄放于餐盤內,這樣可避免掉落,也便于服務生收拾。6、飲食觀念的不同:飲食的第一目的都是相同的,即為滿足生理需求,但是第二目的呢?中國有句俗語“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中餐 最求“味”的享受,在食物的制作上尤其講究,制作方式五花八門,以達到味覺的享受,但營養的流逝是巨大的。而西餐的第二目的則是健康與營養,其制作方式也就較為單一。八、結語餐桌禮儀可以使餐宴過程有序和諧,避免一些尷尬局面,使人進退得宜,也可以使賓主之間相談甚歡,達到協調人際關系的目的。對餐桌禮儀的借鑒、應用,一方面可以與自己的身份地位相適應,另一方面可以為自己的發展做好必要準備。近年來受海外市場的影響,餐桌禮儀還被許多人視為投資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禮儀是良好人際關系的前提,是時展示修養、才華的好機會,有助于協調人際關系以及事業的成功。以上所述餐桌禮儀都較為正式,在正式的餐宴上需注意。但在一般家宴,或親友聚會中因氣氛比較輕松自在,太過講究客氣反而顯得生疏、刻板,而使親友尷尬。但這并不是說我們在這種場合就可以拋卻餐桌禮儀,有些必要的禮儀會更顯得你得體大方,也使親友有被尊重、重視的感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禮儀得體大方,但又不拘泥于此,掌握好尺度。參考文獻:1、《餐桌禮儀與口才》段潔陳謙著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1.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