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測量報告_第1頁
工程測量報告_第2頁
工程測量報告_第3頁
工程測量報告_第4頁
工程測量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9工程測量實習報告班級學號:組別:姓名:起訖日期:地點:指導教師:河南城建學院建筑工程管理系2012.5.18目錄前言·············································3測繪儀器的檢驗·······························4水準儀檢驗·································4經緯儀檢驗·································5小地區控制測量·······························7平面控制測量·······························7外業··································7內業·································11高程控制測量······························15外業·································15內業································16結束語······································18前言一實習目的本次教學實習是測量教學的組成部分,除驗證課堂理論外,也是鞏固和深化課堂所學知識的重要環節,更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訓練嚴格的實踐科學態度和工作作風的手段。通過小弟去控制測量這一綜合性的實習,可以強化測定測設地面點位的概念,增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從而能夠熟練掌握使用各種測量儀器的技能,提高應用地形圖的能力,為今后解決實際工程中有關的測量問題打下基礎。二任務和要求1:能獨立組織和實施小地區控制測量,包括圖根導線測量、圖根水準測量及內業成果整理,測量成果均應符合精度要求。2:熟練使用常規測量儀器。內容1.測繪儀器的檢驗1.1水準儀檢驗1.1.1圓水準儀的檢驗目的:使圓水準儀軸平行于數軸檢驗:轉動腳螺旋使圓水準器氣泡居中,再將一起轉動180o,這時,如果氣泡不再居中而偏離一邊,說明圓水準器軸不平行于豎軸,需要調整。結果:圓水準器平行于豎軸,無需校正1.1.2十字絲橫絲的檢驗目的:當儀器整平后,十字絲的橫絲應水平,即橫絲應垂直于豎軸。檢驗:整平儀器,在望遠鏡中用橫絲的十字絲中心對準某一標志,擰緊制動螺旋,轉動微動螺旋。微動時,如果標志始終在橫絲上移動,則表明橫絲水平。如果標志不在橫絲上移動,表明橫絲不水平,需要校正。結果:微動時,標志始終在橫絲上移動,則橫絲水平,無需校正。1.1.3水準管軸的檢驗目的:使水準管軸平行于望遠鏡的視準軸。檢驗:在平坦的地面上選定相距81m的A、B兩點在上面立尺,然后按以下步驟對水準儀進行檢驗:①將水準儀置于與A、B兩點等距離處的C點,第一次測得后視讀數a=1085mm,前視讀數b=1041mm,則其高差為a-b=764mm,通過變換儀器高第二次測得后視讀數a‘=1998mm,前視讀數b’=1236mm,則其高差為a’-b’=762mm。兩次高差相差為2mm小于3mm,取其平均值h=763mm作為A、B兩點的高差。②將儀器搬至距A尺3m處,精平儀器后,在A尺上讀數a2=1862mm。根據近尺讀數a2和高差h算出B尺上水平視線時的應有讀數為b2=a結果:=7.639″<20″,無需校正。1.2經緯儀檢驗1.2檢驗:首先將儀器粗略整平,然后轉動照準部使水準管平行于任意兩個腳螺旋連線方向,調節這兩個腳螺旋使水準管氣泡居中,再將儀器旋轉180°,如果氣泡仍然居中,表明條件滿足,否則,需要校正。結果:滿足條件,無需校正。1.2.2檢驗:用十字絲豎絲的上端和下端精確對準遠處一明顯的目標點,固定水平制動螺旋和望遠鏡制動螺旋,用望遠鏡微動螺旋使望遠鏡繞橫軸作微小轉動,如果目標點始終在豎絲上移動,說明條件滿足。否則,就需要校正。結果:條件滿足,無需校正。1.2.3檢驗:在平坦的地面上選擇A、B兩點,相距80m,將經緯儀安置在A、B的中點O處,并在A點設置一瞄準測釬,在B點橫置一把水準尺(B點位于水準尺100mm處),該水準尺與儀器同高。以盤左位置瞄準A點,固定照準部,倒轉望遠鏡,在B點水準尺上讀得B1點位置為133.4mm。再以盤右位置照準A點,固定照準部,倒轉望遠鏡,在B點水準尺上讀得B2點位置為66mm。則B1、B2兩點連線的長度為67.4mm。計算c值與1′進行比較。結果:=43.5″<1′,滿足條件,無需校正。1.2.4橫軸垂直數軸的檢驗檢驗:在距墻壁30m處安置經緯儀,盤左位置瞄準一明顯的目標點P,望眼鏡遠鏡瞄準P點時的仰角為42°37′00″。固定照準部,調整豎盤指標水準管氣泡居中后,讀取豎盤讀數,然后放平望遠鏡,在墻上標出十字絲交點所對位置P1。盤右位置同樣瞄準P點,讀取豎盤讀數,放平望眼鏡后在墻上得到另一點P2,P1、P2放在同一高度。結果:P1、P2兩點基本重合,無需校正。1.2.5豎盤指標差的檢驗檢驗:在地面上安置好經緯儀,用盤左瞄準一目標M,讀得豎直讀盤讀數為L=84°43′36″,然后用盤右瞄準同一目標,讀得豎直讀盤讀數R=275°15′06″。計算指標差x的值。結果:,滿足條件,無需校正。1.2.6光學對中器的檢驗檢驗:先安置好儀器,整平后在儀器正下方安置一塊白色紙板,將光學對中器分劃板中心投影到紙板上,并作一標志點P。然后,將照準部旋轉180°,若P點仍在光學對中器分劃圈內,說明條件滿足,否則需校正。結果:條件滿足,無需校正2.小地區控制測量2.1平面控制測量2.1.1外業(一)踏勘選點及建立標志在踏勘選點前,調查收集測區已有的地形圖和高一級控制點的成果資料,然后到現場踏勘,了解測區現狀和尋找已知點。根據已知控制點的分布、測區地形條件和測圖及工程要求等具體情況,在測區原有地形圖上擬定導線的布設方案,最后到實地去踏勘、核對、修改、落實點位和建立標志。此次實習圍繞九號樓測量,分別選點于四個拐角處,且選于靠路邊的水泥地面上。鄰點間通視良好,便于測角和測量。點位選在土質堅實,便于安置儀器和保存標志的地方。導線各邊的長度大致相等。選好點后用紅油漆在水泥地面上花圈,圈內點一小點作為標記。且按逆時針方向依次標記為1,2,3,4,號點。22134(二)測角測角方法主要采用測回法。用DJ6經緯儀測兩測回,當盤左、盤右兩半測回角值的較差不超過±=40\*Arabic40″時,取其平均值。先將儀器安置于1號點上。在2,4號點上分別立測釬。將儀器對中、整平。將儀器至于盤左位置瞄準4號點測釬底部,讀數為32°2′00″然后再順時針轉動儀器瞄準2號點測釬底部,讀數為120°55′12″.再將儀器至于盤有位置瞄準2號點測釬底部,讀數為300°56′54″然后再逆時針轉動儀器瞄準4號點測釬底部,讀數為212°04′06″。如此方法依次將儀器安置于2,3,4號點上。得出觀測數據:導線水平角觀測(測回法)測站點號目標點號豎盤位置水平角觀測備注水平度盤讀數半測回角值一測回角值o′″o′″o′″14左32200885412885300212055122右30056548853484212040621左287145489343689343331649303右19651008934241107163032左348055492322492323348038184右260395492324221680712439053128858488858511左17952001右359530088585132705406(三)測邊用檢定過的=30\*Arabic30m鋼尺進行丈量。首先用經緯儀定線。將經緯儀至于1號點,測釬至于4號點。用望遠鏡找準4號點測釬底部,固定水平制動螺旋,此時通過望遠鏡利用豎直的視準面,指揮小組成員移動另一個測釬,當測釬移動至與十字絲豎絲重合時在此處地面上做標記。大約每25m做一標記。然后用鋼尺量取每一段的長度。依次為24.780m,24.265m,21.260m,10.695m其返側是將儀器置于4號點,測釬置于1號點時用鋼尺按上述方法量取的長度。依次為15.730m,19.333m,20.623m,25.319m.量距的精度,通常采用往、返丈量法求得的“相對誤差”來衡量。其相對誤差不大于1/3000。如此方法依次將儀器安置于2,3,4號點上。得出觀測數據導線距離測量記錄線段距離觀測往測返測往返差(m)距離平均值(m)相對精度分段觀測值(m)總長(m)分段觀測值(m)總長(m)11424.78081.00015.73081.0050.00581.00224.26519.33321.26020.62310.69525.31911216.34084.79925.29884.7970.02084.79816.70419.54925.51520.09526.24019.85521316.38077.86416.86877.8740.01077.86918.49119.41723.45021.17619.54320.41331410.04582.71020.49682.7210.01182.71628.70020.12520.23313.73723.73228.3632.2.1內業計算之前,應全面檢查導線測量外業記錄,數據是否齊全,有無記錯、算錯。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數據是否準確。然后繪制導線略圖,把各項數據注于圖上相應位置。1.角度閉合差的計算與調整1點為已知點,起始邊的方位角α始根據起始邊的方位角和導線的轉折角,按工時即可推算各邊的方位角。計算如下:α12=α始+180°+β1;α23=α12+180°+β2α34=α23+180°+β3;α41=α34+180°+β4n邊形閉合導線內角和的理論值為Σβ理=360°故閉合導線的角度閉合差fβ=∑β測-Σβ理=63″而fβ容=±60″√4=±120″。所以符合要求。各角的改正數為νβ=-fβ/n改正后的角度為β改=β測+νβ2.推算各邊的坐標方位角根據起始邊已知坐標方位角和改正后角值,按方位角推算公式推算個邊的做表方位角。α前=α后+180°+β左α23=180°00′00″+180°+89°34′49″=89°34′49″依次算出其他各邊方位角。3.水平距離的計算D=√S-h即D12=√84.797-0.801=84.78依次算出其他水平距離。4.坐標增量的計算根據已推算出的導線各邊的坐標方位角,和相應的邊長,按公式計算個邊的增量。△x12=D12cosα12=84.78*cos180°=84.78△y12=D12cosα12=84.78*cos180°=0依次算出其他各邊坐標增量。5.坐標增量閉合差的計算和調整根據閉合導線本身的幾何特點Σ△x理=0,Σ△y理=0實際上由于量邊的誤差和角度閉合差調整后的參與誤差產生坐標增量閉合差,即fx=Σ△x測,fy=Σ△y測,導線全長閉合差fD=√fx+fy。通常用相對閉合差來衡量導線測量的精度,計算公式為:K=fD/ΣD。導線的相對全長閉合差應小于容許相對閉合差K容=1/2000其橫縱坐標改正數為νxi=-fx/ΣD*Diνyi=-fy/ΣD*Di橫、縱坐標增量改正數之和應滿足下式Σνx=-fxΣνy=-fy各邊坐標增量計算值加改正數,即得各邊的改正后的坐標增量。經調整,改正后的橫、縱坐標增量之代數和應等于06.導線點的坐標計算根據導線起始1點的已知坐標及改正后的坐標增量,按式X12=X始+△x12;y12=y始+△y12依次推算出各導線點的坐標。起始與終止相同,以此作為計算校核。其計算結果如下所示:閉合導線坐標計算表點號觀測角(°′″)改正數(°′″)改正角(°′″)坐標方位角a(°′″)距離D(m)增量計算值改正后增量坐標值點號△x(m)△y(m)△x(m)△y(m)x(m)y(m)1180000084.78-84.78+10-84.78+0.01500.00500.0012893433+16893449415.22500.01289394977.87+0.57+1+77.87+0.57+77.883923233+16923249415.79577.893273882.71+82.65+1+3.07+82.65+3.08488585145580.97427164481.00-1+1.57+1-80.98+1.56-80.971885300+16885316500.00500.00118000002計算略圖22134326.38-0.01+0.040.000.00總和3595857+633600000(四)鏈接測量連測也稱為連接測量,即為導線起始邊定向,目的是使導線點坐標納入國家坐標系統或測繪區域的統一坐標系統中。如果布設的導線無法與已知控制點連測,可以建立獨立坐標系統,這時需測定起始邊的方位角。并假定起始點的坐標作為起算數據。2.2高程控制測量2.2.1外業根據平面控制測量所選的點進行高程控制測量。用DS3水準儀沿路線施測,視線長度小于=10\*Arabic100m.先進行第一站觀測,在1,2號點之間選取測站點,安置一起并粗平。瞄準1點上的后視尺精平后讀取讀數,記入觀測簿為2.185m。瞄準2點上的前視尺,精平后讀取前視讀數,記入觀測手薄為1.384m。升高或降低儀器=10\*Arabic10cm以上,重新安置儀器并重復以上工作。計算測站高差,若兩次測得的高差之差小于±6mm,取其平均值作為本站高差并記觀測入手薄。路線容許高差閉合差為±12√nmm。然后依照上述步驟將儀器依次安置于其他點之間。依次測量得出數據。然后進行計算檢核。高差閉合差的計算與調整。根據已知點計算待測點高程。數據如下所示:變動儀器高法水準測量記錄表格日期儀器編號觀測天氣地點記錄測站測點后視讀數前視讀數高差(m)平均高差(m)高程(m)備注1BMA2.185+0.801+0.801100.0001.384TP11.205+0.8012.0062TP11.103-0.983-0.983100.8012.086TP22.267-0.9831.2843TP21.341-0.586-0.58399.8181.927TP31.730-0.5801.1504TP31.805+0.764+0.76399.2351.041BMB1.236+0.7621.99899.998計算檢核(∑a-∑b)/2=-0.002∑h/2=-0.002HB-HA=0002略圖221342.2.2內業閉合水準路線各段高差的代數和應等于零,由于存在測量誤差必然產生高差閉合差fh=∑h測-∑h理。閉合差的調整,按距離:vi=―fh/∑L*Li。改正后高差:h改=h測+vi高程的計算:根據檢核過的改正后的高差,由起始點1點逐點推算出個點的高程。最后算得的高程與已知點相等,否則說明計算有誤。計算結果如下所示:閉合水準路線成果計算表第組年月日測段編號測點距離L(m)實測高差(m)改正數(m)改正后的高差(m)高程(m)備注1184.798+0.818+0.001+0.802100.0002100.802277.869-0.9830-0.983399.879382.716-0.5830-0.583499.236481.002+0.763+0.001+0.7641100.000∑326.385-0.002+0.0020輔助計算fh=-0.002L=0.326v=―fh/L=6.13×fh容=±40√L=±0.72(L為水準路線長度,以公里計)結束語一、理論是基礎實踐是根本

沒有理論基礎,我們就不能正確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所以我們進行測量實習前,這學期張老師經過對理論知識精細的講解,我們踏踏實實的學習態度,致使我們很好地掌握了理論知識。對于學習建筑工程技術這一專業的學生,我們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而且更應當有過硬的實踐操作能力。

無人不知“實踐是檢查真理的唯一標準。”所以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就是實踐。我們不能紙上談兵,必須樹立起理論是基礎,實踐是根本這一理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二、明確目標制定計劃沒有航向的船,永遠也無法到達成功的彼岸。當然,沒有目標的工作,永遠也無法品嘗成功的喜悅,所以我們這次測量實習首先明確了我們的目標。明確了目標,就應當為之拼搏。我們可不能盲目地拼搏,因為“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所以我們在進行測量實習初就對測量實習的進程做了相關計劃。終于讓我們少走了許多曲折之路。比如,我們每天實習都有不同的內容和任務,那么我們準備儀器時就只帶需要的儀器,而并非勞神、費力全都帶到實習場地。雖然這是在實習期間的親身體驗,我們卻對此受益終生。

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