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內蒙古烏拉特前旗第三中學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監測模擬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中國(長沙)國際智能制造裝備博覽會(簡稱“長沙智博會”)8月20號在長沙舉行,多款智能機器人齊亮相,如焊接機器人、噴涂機器人等,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能區分機器人和工人的聲音主要是因為他們的音色不同B.機器人的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C.機器人的聲音傳播不需要介質D.機器人的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是3×108m/s2.下列關于物態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A.用干冰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熱B.食品在電冰箱里能保鮮,利用了制冷劑汽化吸熱C.冬天的菜窖里放幾桶水,利用了水凝固吸熱D.用酒精給高燒病人擦拭降溫,利用了酒精升華吸熱3.體積和質量都相同的鐵球、銅球和鉛球各一個,已知ρ鐵=7.8×103kg/m3,ρ銅=8.9×103kg/m3、ρ鉛=11.3×103kg/m3,那么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可能鐵球是實心的,鉛球和銅球是空心的 B.可能銅球是實心的,鐵球和銅球是空心的C.可能銅球是實心的,銅球和鐵球是空心的 D.三個球一定都是空心的4.關于力和運動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草地上滾動的足球逐漸停下來,是因為足球沒有受到力的作用B.由于慣性,投出去的籃球能夠在空中繼續飛行C.物體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靜止D.一小孩推地面上的箱子,箱子未動,是由于小孩的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5.下列圖象中,能正確反映“勻速直線運動”的是()A. B. C. D.6.藝術節上,小明他們班女生穿白色上衣、藍色裙子在舞臺上表演。當紅光照在演員身上時,觀眾看到她們的()A.上衣為白色,裙子為黑色 B.上衣為紅色,裙子為藍色C.上衣為白色,裙子為藍色 D.上衣為紅色,裙子為黑色7.某同學在上學去的路上,用0.8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用1.2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則他在整個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0.8m/s B.1.0m/s C.0.96m/s D.1.2m/s8.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的100米徑賽項目在武漢體育中心體育場舉行.跑100米的運動員會在前30米加速到最佳速度,這一過程大致的圖象是()A. B.C. D.9.2019年1月3日,“玉兔二號”從停穩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號”上沿軌道緩緩下行,到達月球表面,如圖所示,關于“玉兔二號”下行的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若以月球表面為參照物,“嫦娥四號”是運動的B.若以月球表面為參照物,“玉兔二號”是靜止的C.若以軌道為參照物,“玉兔二號”是運動的D.若以“嫦娥四號”為參照物,“玉兔二號”是靜止的10.為宣傳“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個好朋友在某景點進行了一場有趣的運動比賽。小張駕駛電瓶車以的速度向前行駛,小王以的速度跑步前進,小李騎自行車,每分鐘通過的路程是,則()A.小張速度最大 B.小王速度最大C.小李速度最大 D.三人速度一樣大11.下列現象發生的過程中,放出熱量的一組是()①春天,冰雪融化匯成溪流②夏天,從冰箱里面拿出來的飲料罐“出汗”③秋天,清晨的霧在太陽出來后散去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現了霜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2.根據你的生活經驗,以下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A.人洗澡時感覺舒適的水溫約為56℃ B.一名中學的質量約為500kg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1m/s D.一枚一元硬幣的質量約為60g二、填空題13.一輛重為2×104N的汽車在平直的馬路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汽車受到的牽引力大小為4×103N,則汽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N,當加大油門,汽車所受牽引力突然增大時,汽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4.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______的性質制成的.如圖所示是某護士為病人測量的體溫示數,為______℃。15.今年冬季,我市大霧天氣比往年頻繁,而霜卻比往年少見?!八钡男纬蓪儆赺______(物態變化名)、_______(吸熱/放熱)過程.“霜比往年少見"說明我市今年冬季的平均氣溫比往年________(高/低).16.在一定條件下,利用超導體的電阻為零的特性,可以用細導線輸送電流;同樣利用半導體材料制成的發光二極管具有________性,可以用來判斷電流方向。三、實驗題17.(8分)為了研究物質的某種特性,一位同學分別用甲、乙兩種不同的液體做實驗,實驗時,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別測出甲(或乙)液體在不同體積時的質量,如表記錄的是實驗測得的數據及求得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物質次數體積/cm3質量/gm/V(___________)物質次數體積/cm3質量/gm/V(___________)甲110181.8乙41080.8220361.8520160.8330541.8630240.8(1)請將表中括號處填寫適當的單位;(2)分析表中的1、2、3或4、5、6次的數據,可歸納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3)分析表中的實驗次數1、2、3和4、5、6次的相關數據,可歸納得出結論:___________;(4)請在圖中用描點畫出甲乙兩種物質的m~V圖像。(____________)18.(8分)為制作彈簧測力計,某物理實驗小組對彈簧的伸長與拉力的關系進行了探究,下表是他們利用甲、乙兩根不同的彈簧做實驗時所記錄的數據.表一甲彈簧受到的拉力/N0123456甲彈簧的長度/cm6.09.012.015.018.021.024.0表二乙彈簧受到的拉力/N0123456乙彈簧的長度/cm6.07.59.010.512.013.515.0(1)分析表一和表二數據可知:①在一定條件下,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它所受的拉力成_________.②在拉力相同的情況下,甲彈簧伸長的長度比乙彈簧_________(大/?。?2)如圖所示的A、B兩彈簧測力計分別使用了甲、乙兩彈簧,它們的外殼相同,刻度線分布情況相同,則量程較大的是_________測力計,精度較高的是________測力計.(A/B)19.(8分)如圖所示,是某同學在做“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完成下面的問題:(1)該實驗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鏡,是為了_______;(2)將蠟燭A點燃放在玻璃板前,觀察它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將不點燃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前后移動,直到它與蠟燭A的像________;(3)如果將蠟燭A向靠近玻璃板的方向移動,那么像的大小將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4)為了研究實驗所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可以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四、作圖題20.(8分)如圖所示是一吊燈懸掛在天花板上,其中O點為燈的重心,請畫出吊燈所受拉力和重力的示意圖。21.(8分)如圖所示,S′為點光源S在平面鏡MN中的像,SA為光源S發出的一條光線,請確定平面鏡MN的位置,并完成SA的反射光路;五、計算題22.(10分)一個銅制的球,用天平測得它的質量是,用裝有適量水的量筒測得它的體積是,。求:(1)此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2)若是空心的,那么空心的體積是多少?(3)若是空心的,當空心部分灌滿鋁,此球的總質量是多少?()23.(12分).一個鐵球的質量是1.56kg,體積是2.5dm3,這個鐵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體積有多大?(已知鐵=3.8×123kg/m3)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A【題目詳解】A.音色是由發聲體本身決定的一個特性,所以,能區分機器人和工人的聲音主要是因為他們的音色不同,故A正確;BC.聲音的傳播靠介質,所以,機器人的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機器人的聲音傳播需要介質故BC錯誤;D.機器人的聲音在空氣中(15℃)傳播速度是340m/s,故D錯誤。故選A。2、B【題目詳解】A.用干冰實施人工降雨,干冰直接升華為二氧化碳氣體,利用了干冰升華吸熱,故A錯誤;B.工作時冷凝器里的液態制冷劑,經過一段很細的毛細管進入冰箱內冷凍室的管子里,在這里迅速汽化,從冰箱的內部吸收熱量,使冰箱內部的溫度降低;故B正確;C.冬天菜窖里放幾桶水,水遇冷會凝固,凝固放熱,故C錯誤;D.用酒精擦拭發熱病人,酒精蒸發吸收熱量,利用了酒精汽化吸熱,故D錯誤。3、A【題目詳解】若三球都是實心的,質量相等,根據密度公式變形可知:鐵球體積V鐵=,銅球體積V銅=,鉛球體積V鉛=,∵ρ鐵<ρ銅<ρ鉛,∴V鐵>V銅>V鉛,又因為題目告訴三球的體積相等,所以銅球和鉛球一定是空心的,鐵球可能是實心,也可能是空心。故選A。4、B【解題分析】A、草地上滾動的足球逐漸停下來,是由于阻力的作用,故錯誤;B、投出去的籃球,由于慣性,籃球繼續在空中飛行,故正確;C、受平衡力的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故錯誤;D、小孩推地面上的木箱,箱子不動,因此箱子受平衡力作用,故小孩用的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故錯誤.5、A【題目詳解】勻速直線運動,即速度不變,沿直線運動,路程與時間成正比.A.圖示圖像中隨時間的延長,速度不變,表示勻速直線運動,正確;B.圖示圖像中速度與時間成正比,表示勻加速直線運動,不正確.C.圖示圖像中路程與時間的變化不成正比,不正確;D.圖示圖像中路程與時間成反比,不正確;6、D【題目詳解】當紅光照在白上衣,白上衣可以反射紅光,白上衣反射的紅光進入觀眾的眼中,觀眾看到上衣就是紅色的;藍裙子只能反射藍光,不能反射紅光,紅光照在藍裙子上被吸收,觀眾看到的裙子是黑色的。故選D。7、C【題目詳解】設總路程為2S,根據速度公式前半程的時間為同理后半程的時間為那么全程所用的時間為全程的平均速度為8、A【分析】根據對v-t圖像及s-t圖像理解分析即可.【題目詳解】A.如圖v-t圖像為過原點的傾斜直線,表示勻加速直線運動,故A符合題意;B.如圖v-t圖像為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表示勻速直線運動,故B不符合題意;C.如圖s-t圖像為過原點的傾斜直線,表示勻速直線運動,故C不符合題意;D.如圖s-t圖像為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表示靜止在原地不動,故D不符合題意;9、C【題目詳解】A.若以月球表面為參照物,“嫦娥四號”與月球表面之間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是靜止的,故錯誤;B.若以月球表面為參照物,玉兔二號與月球表面之間的位置發生了變化,玉兔二號是運動的,故錯誤;C.若以軌道為參照物,玉兔二號與軌道之間的位置發生了變化,“玉兔二號”是運動的,故正確;D.若以“嫦娥四號”為參照物,玉兔二號與“嫦娥四號”之間的位置發生了變化,“玉兔二號”是運動的,故錯誤.10、C【題目詳解】由題可知,小張速度為18km/h,小王速度為6m/s=21.6km/h小李速度為所以,小李的速度最大。故C正確。11、B【題目詳解】春天,冰雪融化匯成溪流,冰由固態變為液態是熔化現象,熔化需要吸熱;夏天,從冰箱里面拿出來的飲料罐后,室內的空氣遇到溫度低的飲料罐后液化形成小水珠,出現“出汗”現象;秋天,清晨的霧在太陽出來后散去,霧由液態轉化為氣態,是汽化現象,汽化需要吸熱;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現的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在溫度很低時凝華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凝華需要放熱。故選B。12、C【題目詳解】A.人洗澡時感覺舒適的水溫約為40℃,故A不符合題意;B.一名中學的質量約為50kg,故B不符合題意;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1m/s,故C符合題意;D.一枚一元硬幣的質量約為6g,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二、填空題13、4×103不變【題目詳解】[1]汽車在馬路面上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汽車處于平衡狀態,由平衡條件得汽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2]當加油門時汽車所受牽引力突然增大時,由于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以及車對地面的壓力大小都不變,所以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變。14、熱脹冷縮37.6【題目詳解】[1]體溫計、常用溫度計都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2]體溫計上1℃之間有10個小格,一個小格代表0.1℃,所以此體溫計的分度值為0.1℃;液柱最末端在37℃后面6個小格處,示數為37℃+6×0.1℃=37.6℃。15、凝華放熱高【題目詳解】[1][2]“霜”水蒸氣遇冷凝華而形成的小冰晶;凝華過程放熱;[3]“霜比往年少見”說明我市今年冬季的平均氣溫比往年高。16、單向導電性【題目詳解】半導體材料制成的發光二極管具有單向導性,電流從二極管的正極流向負極時電阻很小,反向時(電流從負極到正極)電阻很大,這個特點可總結為:正向導通,反向截止,根根這特點可以用來判斷電流方向。三、實驗題17、g/cm3g/cm3同種液體,質量與體積成正比不同液體,質量和體積的比值一般不相同【題目詳解】(1)[1][2]質量的單位是g,體積的單位是cm3,故m/V的單位是g/cm3;(2)[3]在實驗1、2、3或4、5、6中,我們可以發現,同種液體,質量不同,體積不同,但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相同,即同種液體,質量與體積成正比;(3)[4]進一步分析1、2、3和4、5、6次的相關數據,對不同的甲、乙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相同,這充分揭示了物質的一種特性??密度,由此可知不同液體,質量和體積的比值一般不相同;(4)[5]根據表格數據描點,并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如下圖所示:18、正比大BA.【解題分析】(1)①分析表一和表二數據,彈簧受到的拉力為0時,彈簧的長度是原長,用彈簧的長度減去彈簧的原長即為彈簧伸長的長度,計算出彈簧伸長的長度分析它與所受拉力的關系;
②分別求出在拉力相同的情況下甲彈簧伸長的長度和乙彈簧伸長的長度,再比較它們的大小關系;
(2)比較量程實質是比較在彈簧的伸長相同時彈簧所受拉力的關系.【題目詳解】(1)①根據表中數據可知,甲乙彈簧受到的拉力為0N時,彈簧的長度是6cm,所以兩個彈簧的原長是6cm;
甲彈簧受到的拉力是1N,彈簧伸長的長度是9cm-6cm=3cm;乙彈簧受到的拉力是1N,彈簧伸長的長度是7.5cm-6cm=1.5cm;
甲彈簧受到的拉力是2N,彈簧伸長的長度是12cm-6cm=6cm;乙彈簧受到的拉力是2N,彈簧伸長的長度是9cm-6cm=3cm;
甲彈簧受到的拉力是3N,彈簧伸長的長度是15cm-6cm=9cm;乙彈簧受到的拉力是3N,彈簧伸長的長度是10.5cm-6cm=4.5cm;
甲彈簧受到的拉力是4N,彈簧伸長的長度是18cm-6cm=12cm;乙彈簧受到的拉力是4N,彈簧伸長的長度是12cm-6cm=6cm;
甲彈簧受到的拉力是5N,彈簧伸長的長度是21cm-6cm=15cm;乙彈簧受到的拉力是5N,彈簧伸長的長度是13.5cm-6cm=7.5cm;
甲彈簧受到的拉力是6N,彈簧伸長的長度是24cm-6cm=18cm;乙彈簧受到的拉力是6N,彈簧伸長的長度是15cm-6cm=9cm;
根據數據可以得出,無論是甲彈簧還是乙彈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伸長的長度越長,拉力增大幾倍,彈簧伸長的長度增大幾倍,即在一定條件下,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②計算出甲乙彈簧在拉力相同時伸長的長度,發現甲彈簧伸長的長度總大于乙彈簧伸長的長度;
(2)根據甲乙彈簧在拉力相同時甲彈簧伸長的長度大于乙彈簧伸長的長度,可得出在彈簧的伸長相同時,甲彈簧所受拉力小于乙彈簧所受拉力,由題意可知,A、B兩彈簧測力計分別使用了甲、乙兩彈簧,它們的外殼相同,刻度線分布情況相同即兩彈簧的伸長相同,則甲彈簧所受拉力小于乙彈簧所受拉力,即甲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小于乙,即量程較大的是B測力計;
同樣根據甲乙彈簧在拉力相同時甲彈簧伸長的長度大于乙彈簧伸長的長度,在拉力相同時用甲彈簧做成的測力計,示數間的間距較大,刻刻度時可以刻得更小,因此用甲彈簧做成的測力計精度更高,即精度較高的是A測力計.19、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完全重合不變在蠟燭B的位置放置一個光屏,看看屏幕上是不是有蠟燭A的像【分析】(1)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體一側能看到物體的像,同時還能看到代替物體的另一個物體,便于確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較物像大小關系;(2)另外一支相同的蠟燭與豎立在玻璃板前面點燃的蠟燭的像能完全重合,可知蠟燭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3)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虛像,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連線與鏡面垂直;(4)實像和虛像的區別:實像可以在光屏上呈現,虛像不能呈現在光屏上?!绢}目詳解】(1)[1]實驗時用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鏡,在察到蠟燭的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另一側的蠟燭,便于確定像的位置;(2)[2]將蠟燭A點燃放在玻璃板前,觀察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企業行動入口網站與客戶關系管理方案
- 遼寧省瓦房店三中2025年高三4月考-語文試題試卷含解析
-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達標名校2025屆初三英語試題9月18日第3周測試題含答案
- 珠寶店管理層
- 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中國古代文明(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省株洲市株洲縣2025年數學五下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含答案
-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病理生理學理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北省秦皇島市2025年數學五下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答案
- 2025年山東省萊山一中高三畢業班第三次統測數學試題含解析
- 渭南職業技術學院《社會工作論文規范與寫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英語試題(無答案)
- 招生政策宣講與解答
-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百分數(二)綜合練習卷-(附答案)
- 摩斯密碼表教程
- 2025年臨床醫師定期考核試題中醫知識復習題庫及答案(200題)
- 2025年審計署審計干部培訓中心招聘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政協委員培訓材料》課件
- JJF(陜) 111-2024 超聲流量計在線校準規范
- 2024年度城市公共交通線路特許經營協議2篇
- 心肺復蘇術-cpr課件
- 裝配式建筑混凝土構件深化設計基本要求知識點結構拆分設計課件講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