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治療》課件-第二十七節 脅痛_第1頁
《針灸治療》課件-第二十七節 脅痛_第2頁
《針灸治療》課件-第二十七節 脅痛_第3頁
《針灸治療》課件-第二十七節 脅痛_第4頁
《針灸治療》課件-第二十七節 脅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脅痛2一、概述312脅痛定義:一側或兩側脅部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病證

屬于現代醫學肝膽疾患的癥狀,可見于肝炎、膽囊炎、膽結石等,肋間神經痛。3脅部:即側胸部,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4二、病因病機5情志不暢—肝氣郁結—疏泄不利—氣郁痹阻外邪內侵或飲食不節—濕熱蘊結—肝失調達不通則痛外傷或久病—氣血不暢—瘀血停滯久病體虛或勞欲過度—精血虧損—經絡失養不榮則痛病位:脅部,主要責于肝膽(與脾腎亦有關系)病性:實證——氣滯、濕熱、血瘀虛證——精血不足病因病機

三、辨證要點7辨證依據:疼痛性質、兼證氣滯——脹痛,痛無定處濕熱——灼痛,多偏于右側瘀血——刺痛,固定不移陰虛——隱痛,綿綿作痛

辨證要點

辨證依據:疼痛性質、兼證氣滯——與情緒有關,胸悶,納少,噯氣濕熱——口苦,納呆,畏油膩,或三黃或表證瘀血——外傷史或久病,或有痞塊陰虛——遇勞加重,頭暈目眩,口干心煩

辨證要點

四、辨證論治10疏利肝膽,活絡止痛。取手足少陽經、足厥陰肝經穴為主。肝氣郁結——疏肝解郁肝膽濕熱——清熱化濕瘀血阻滯——活血化瘀肝陰不足——滋陰養血、柔肝止痛治療原則

主穴:近部選穴:期門(日月、大包)遠部選穴:支溝陽陵泉方義:期門——肝“募”

支溝——脅痛特效穴陽陵泉——膽經“合”、膽“下合”

處方

配穴:辨證選穴肝氣郁結:太沖——肝經“原”肝俞——肝“背俞”肝膽濕熱:中脘——胃“募”俠溪——膽經“滎”瘀血阻滯:阿是穴——局部治療膈俞——血會三陰交——血證要穴處方

配穴:

肝陰不足:肝俞——肝“背俞”腎俞——腎“背俞”三陰交——健脾養肝益腎足三里——胃經“合”惡心嘔吐+內關頭暈目眩+百會、風池心煩失眠+神門處方

諸穴常規針刺操作,期門不宜深刺,背部腧穴不宜直刺、深刺。實證針用瀉法,慢性者亦可用平補平瀉法;虛證用補法,或補瀉兼施。留針20min~30min,每日1次。操作

五、其他療法16選穴:期門、章門、陽陵泉、相應節段夾脊穴。操作:用連續波,強刺激。時間:每次通電5min~10min,每日1次。電針皮膚針選穴:痛點及與痛點同水平背俞穴、相鄰的上、下背俞穴。操作:重叩,至局部滲血,加拔火罐。適用于勞傷脅痛。選穴:相應節段夾脊穴藥物:10%葡萄糖注射液10ml或加VB1或VB121ml操作:每穴注入1ml,隔日1次。適用于肋間神經痛。

穴位注射

肋間神經痛解剖:肋間神經:胸神經前支,呈節段性分布,共12對概念:一個或幾個肋間神經支配區的疼痛原因:多為繼發性。如帶狀皰疹病毒性神經炎癥狀:經常性放射性疼痛,咳嗽噴嚏加重。六、小結19

1.針灸治療脅痛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