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感謝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感謝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感謝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學長征精神做紅色傳人活動方案學長征精神做紅色傳人活動方案為磨練學生意志,學習長征精神,陶冶學生情操,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學校決定于5月6日(周五)組織學生參加一次拉練活動。
一、活動目的
1.磨礪學生永不服輸、永不放棄的意志,加強學生的抗挫吃苦教育,培養學生堅強的思想品質。
2.培養團結、合作、友愛的精神,增強同學之間的凝聚力。
3.強健學生體魄、旺盛學生精力。
4.提升學生的環保意識、安全意識、紀律意識。
5.走進春天,感受自然風光,陶冶情操,熱愛自然。
二、活動主題:磨礪心志超越極限
三、活動時間:2016年5月6日(周五)上午7:40開始
四、活動對象:全校師生
五、活動地點:學校至丹山烈士紀念碑
六、組織管理
1.總指揮組:
組長:姜永祥
副組長:
主要工作職責。所有工作人員的安排,對外各種聯絡協調工作,負責召開活動前的工作調度會并明確具體要求,負責現場總指揮工作。
2.活動籌備組:
組長:
成員:各班班主任
主要工作職責。團委負責考察拉練活動路線,制定活動實施方案和注意事項,負責教育所需學習資料的選編與下發;各班負責隊伍前面旗手的安排、活動中各班的各種前期準備工作及現場指揮工作。
3.安全保衛組
組長:
成員:級部長和班主任
主要工作職責。學管處負責制定安全應急預案,辦公室聯系派出所民警、沿途交警維護好交通安全(特別應攔截車輛);各級部負責活動路途中的安全,尤其是橫穿馬路時的安全等各項安全保衛工作,負責學生到達目的地時各班男女生具體事務的指揮、協調工作,行進途中分班負責行走紀律、衛生紀律維持。
4.紀檢督查組:
組長:副組長:
成員:學生會紀檢部成員
主要工作職責。負責學生拉練途中及休息地違紀情況,負責目的地各班學生丟棄垃圾的檢查及組織清檢,負責活動量化考評、活動后的總結工作等。
5.醫療保障組
組長:
成員:學生會衛生部成員
主要工作職責。負責準備醫治,保障患病學生所需的藥品和器械(藥要帶足,器械要帶全),負責拉練途中患病學生的醫治、搶救工作,負責病情嚴重、病情特殊、有生命危險學生的醫院護送,負責急救車的調度,負責醫務人員的安排。
6.宣傳報道組
組長:
主要工作職責。團委負責出發儀式會場布置,印發本次拉練活動的各指揮人員、組織人員、服務人員的電話通訊錄;辦公室負責活動相關信息總結與上報,全程的攝像、照相工作,并在活動結束后制作活動專題片。
7.后勤保障組
組長:
主要工作職責。負責拉練師生的藥品、飲用水供應,沿途設置1個中途接水點。負責印刷活動用宣傳標志旗。
8.校內行政領導值班組
組長:
主要工作職責。負責拉練期間校內安全保障,行政值班校內臨時事件的處理,負責拉練中所需的后方支援與協調。
本次拉練活動應加強領導,明確責任,落實崗位責任制,領導負責制,責任追究制。拉練活動的總指揮組組長、副組長,對全校拉練活動負總責,是全校拉練活動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拉練活動的安全保衛組、后勤保障組、醫療保障組等機構的組長是拉練活動中所屬
責任范圍內安全工作的直接責任人;各班班主任是拉練活動中班級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醫務人員是本次拉練活動學生意外情況、醫治搶救的具體責任人。以上人員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周密計劃,科學運作,通力合作,協調聯動,確保本次大型拉練活動安全、順利,萬無一失。
七、拉練時間、路線具體安排
1.上午7。40在操場集合,召開活動啟動儀式,由校長向各班授旗。
2.上午8:00從學校出發,途徑文安路、穿過重慶路、文昌路、十梅庵路、穿過黑龍江路,10:00到達丹山社區,爬山進入到達丹山烈士紀念碑。
3.10:20由丹山社區工作人員介紹丹山戰役相關歷史事件,或參觀丹山人防工事;
4.上午10。50集合,統一集合乘車返校,沿途不得下車。
5.中午11。30到校,各班自行總結。
八、拉練活動注意事項
(一)參與學生名單確定
1.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得參加拉練活動:
(1)身體殘疾,有心臟病、腎病、心肌炎、高燒、哮喘等其他嚴重疾病的,出具縣級以上醫療機構相關證明;
(2)嚴重扭傷、摔傷等不適宜參加強體力活動的;
(3)女生正處于特殊生理周期的。
(4)不能參加的同學在校統一管理下上好自習。
2.班主任統計各班學生人數,學生要認真對照一下自己的身體條件,若身體狀況良好,可以參加拉練活動,須履行下列手續:即本人申請和班主任批準,名單由學生本人簽名登記后報學管處備檔。請假需有家長申請及醫院相關證明,經學校批準后,學管處備檔。
(二)、班主任
1.各班積極動員,讓學生充分認識活動的意義。
2.強化學生安全意識,確保參與拉練活動師生的人身安全,特別是橫穿馬路時應聽從指揮,沿途中不準掉隊,到集合點后不要擁擠,不要靠近水邊,山崖邊。發現不安全的行為要及時教育阻止,在安全隱患部位要重點設防。
3.班主任全程跟班,將學生按照10人左右分組,并將分組名單落實給隨班帶隊任課教師,任課教師管理好本組學生,做好學生榜樣。
密切關注學生的活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做到出發點名,返校清查人數。任何學生及教師不得隨便離開班級隊伍。
4.各班班主任要做好學生活動分組工作,指定好活動組組長,明確活動期間組長的管理職責,要求組長帶好組員,按規定活動,在規定地點準時集合。
5.教育學生有序地開展活動,做到講文明、講互助、講安全。
6.教育學生愛護公物,保護環境。嚴禁攀摘花草樹木,每人攜帶一個垃圾袋,禁止亂丟垃圾,應送到指定的垃圾點。不得攜帶任何火種,不得抽煙。
7.整個拉練過程,請隨隊老師做好協調組織工作,確保班級隊伍整齊,精神飽滿,行為文明,儀容規范整潔。
8.活動中班主任及隨班老師必須保持通訊暢通。
(三)、學生準備及要求
學生準備:運動鞋;雙肩背包一個
要求:
1.全體同學統一穿著校服,各班打自己的旗幟(各班應選出4名學生,作為本班旗手,全程輪流規范舉班旗)。
2.列3縱隊行進,每10人一組,組長負責安全,到達集合點及時清點人數向班主任匯報,杜絕私自活動。
3.整個拉練是一次綠色之行。愛護環境衛生。嚴禁攀摘花草樹木,不亂扔雜物,不污染環境,垃圾應送到指定的垃圾點。不得攜帶火種,不得吸煙。
4.提高學生安全意識,特別是橫穿馬路時應聽從指揮,沿途中不準掉隊,到目的地后不要擁擠,不要靠近山崖邊。集體活動不離隊,服從安排聽指揮;文明活動不奔跑,排隊做到快靜齊。
5.注意飲食安全。不買路邊食品,自帶飲用水。
6.活動期間發揚團結、合作、互助精神,要相互照顧,集體活動,不要單獨行動。
7.積極參加班級組織的主題活動,達到人人參與活動,活動人人參與的目的。
(四)拉練過程的注意事項
1.排頭班要速度均勻;(高一、1班排頭)各班要保持適當的班距,隊伍后面班級一定要緊跟前面班級,避免因跟不上隊伍而跑跑停停,造成不必要的體力消耗。班主任、跟班老師要始終跟隨班級隊伍,任課老師在前,班主任老師在后。不能因一兩名學生(有問題的學生)而丟下全班,發現確有病情的學生,要及時向總指揮組匯報,不得掉隊。
2.過路口時要聽從指揮,要跑步前進,尤其是打頭班,跑、停都要聽從指揮,否則將會影響到后面隊伍過路口的速度。
3.參加拉練的學生按要求準備好小食品和飲用水,禁止學生接收家長或他人送來的食品、飲料等,否則按違紀處理,并納入班級行為量化考核。
4.飲食要科學,休整期間,僅要吃食物、喝水,以保證身體的多種需求。對所帶的純凈水要節約使用,不準用其洗臉、洗手(清潔衛生可帶些紙巾),飲水時要小口慢飲,忌大口飲用或一次性飲水過多。
5.拉練活動是一項消耗體能、磨練意志的實踐活動,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完成好的,參加拉練的每一名學生都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拉練前一天晚上,一定要有一個高質量的睡眠,堅決防止前天晚上高度興奮,夜不能寐,拉練途中無精打采,以致無法堅持而掉隊。
6.沿途在十梅庵梅花園有一處公共廁所,如學生有需要,班主任老師需將全班停下,整理好班級隊伍,抓緊時間入廁,清點好人數后,集體繼續上路,并快速追趕上大部隊。
7.每個學生要隨身攜帶家長的聯系電話,以便于在發生意外情況后及時與家長、班主任聯系。
8.要求學生出發時豪情滿懷,歸來時斗志昂揚,帶著目標、帶著激情參加拉練,沿途各班可以開展拉歌比賽(勵志青春、革命等健康歌曲)。
9.返校后,由班主任召開主題班會,進行總結,每位同學都要上臺談自己參加拉練的感受,并寫出不少于500字的拉練感受。
10.每個班級都注意收集相關視頻、圖片資料,要準備以下幾個板塊的照片:途中高歌、互助、愛護環境,師生情,目的地學習,挑戰自我等方面的照片,活動后,各班制作活動手抄報全校展示。
學長征精神做紅色傳人活動方案根據xx市委宣傳部、xx市委文明辦、xx市教育局、共青團xx市委、xx市婦女聯合會、xx市關工委《關于開展學長征精神,做紅色傳人系列教育活動的通知》精神,市委宣傳部、市委文明辦、市教育局、團市委、市婦聯、市關工委決定聯合開展全市中小學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系列教育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貫徹黨的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化我的中國夢學習教育,以學長征精神做紅色傳人為主題,通過在全市中小學開展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系列教育活動,引導青少年牢記歷史、不忘過去,傳承和發揚偉大的長征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主辦單位
市委宣傳部、市委文明辦、市教育局、團市委、市婦聯、市關工委
三、活動時間
即日起至2016年11月20日
四、參加對象
全市中小學學生
五、活動內容
(一)開展長征故事我來講演講比賽活動(9月)
1.演講主題。講述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期間的感人故事,或者中國人民在偉大的長征精神激勵下,不斷開創社會主義建設新局面的感人故事。演講稿件由參賽學生自己撰寫,不能抄襲他人作品,題目可自擬,輔導教師應切實加以指導。
2.擇優推薦。各教委(育)辦推薦1人、各市直小學推薦1人,各初中學校(含完中校初中部)推薦1人。比賽分為小學組、初中組兩個組別。所有推薦人選必須具備曾獲得鎮級及以上演講比賽獎項經歷。
3.比賽安排:
初選:9月7-14日,各參賽單位自行開展選拔活動并組織選手撰寫參賽稿件,參賽稿件須填寫于附件并在14日上午下班前發送至郵箱,逾期視同放棄;
復評:9月14-20日,主辦單位組織評委會對參賽稿件進行評審,按一定比例遴選出決賽人選,并于9月20-21日進行電話通知,未入圍者不再通知;
決賽:9月24日上午8:15,在市圖書館3樓學術報告廳進行。
4.演講要求。演講內容要緊扣活動主題,以生動的語言和感人的事例,講述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期間的感人故事,或者中國人民在偉大的長征精神激勵下,不斷開創社會主義建設新局面的感人故事,展現新時期青少年愛黨愛國、奮發進取的精神風貌。參賽選手要著裝整齊、大方得體,吐字清晰、普通話標準,表現力強、有感染力,結構清晰、邏輯性強,脫稿演講、儀態自然。其中,小學生演講時間不能超過4分鐘,中學生演講時間不能超過5分鐘。所有參加決賽選手須由家長或老師陪同,現場可帶親友團但不得超過5人。
5.獎項設置及獎勵。采取評委現場打分的形式,評出一、二、三等獎,為獲獎選手頒發證書和獎品,并將演講過程制作成視頻,報送xx參加評選。
(二)開展長征詩詞經典誦讀活動(9-11月)
以各中小學校為活動主體,圍繞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主題,在課堂教學和課外閱讀中組織學生學習誦讀以長征、愛國精神為主要內容的經典詩詞。
(三)開展重走長征路追尋紅色記憶愛國主義教育走訪活動(9-11月)
以各中小學校為主體,充分利用xx紅色資源,組織學生就近就便參觀與紅軍長征有關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設施,走訪慰問老紅軍、老戰士、老同志,使他們從紅軍長征的感人事跡中受到教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橡膠帶的耐化學品性能提升考核試卷
- 稀土金屬礦選礦廠自動化控制系統與設備維護考核試卷
- 家具行業品牌合作與資源共享考核試卷
- 天津市第二新華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3月) 數學試題(含解析)
- 靜脈輸液工具的合理選擇
- 山西省大同市常青中學校等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 數學試題(含解析)
- 河北省唐山市第八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 數學試卷(含解析)
- 2025屆浙江稽陽聯誼學校高三下學期二模物理答案
- 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4課《梅花魂》精美課件
- 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天立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3月適應性檢測試題物理試題含解析
- 人工智能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的應用
- 2024年荊門中荊投資控股集團招聘筆試沖刺題(帶答案解析)
- 成都市2022級(2025屆)高中畢業班摸底測試(零診) 語文試卷(含答案)
- 2024山西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帶答案解析)
- 部編人教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二教學設計全套
- +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英語試題+
- (高清版)JTGT 5440-2018 公路隧道加固技術規范
- 北京市各區2024屆高三二模政治試題匯編:法律與生活-2024屆高考政治三輪沖刺
- 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診斷和治療指南文檔
- 浙江省環大羅山聯盟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
- 建筑邊坡工程監測技術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