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驗收(yànshōu)規范》說明第一頁,共四百一十六頁。目次第一節基坑工程一、基坑開挖及驗槽二、土方回填第二節結構工程一、鋼筋工程二、混凝土工程第三節孔口防護工程一、各類防護設備的特點(tèdiǎn)和編號二、門框墻制作和門扇安裝三、通風口防護要求
第二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四、穿墻管道防護要求(yāoqiú)第四節設備安裝工程一、通風工程二、給排水工程第五節工程常見問題第三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以下簡稱《規范》)(GB50134-2004)由國家建設部批準,自2004年8月1日起實施。《規范》總結全國各地人防工程施工經驗和先進技術,對人防工程(包括(bāokuò)單建掘開式、附建式防空地下室、坑道、地道)施工質量提出了要求。第四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人防工程質量監督主要任務一是對建設工程責任主體質量行為的監督。責任主體——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防護設備生產、安裝企業,防護設備質量檢測(jiǎncè)機構。質量行為——依法依規從事工程建設活動。第五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二是對工程實體質量(zhìliàng)的監督。工程實體質量包括:工程質量應合格,工程資料(審批文件、勘察設計資料、檢驗評定資料、驗收備案資料、檔案資料等)應完整。第六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人防工程是指為保障戰時人員與物資掩蔽、人民防空指揮、醫療救護等而單獨修建的地下防護建筑(單建式人防工程)和結合(jiéhé)地面建筑而修建的地下防護建筑(附建式人防工程)第七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第八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武器效應主體防護口部防護人員出入口通風口生物、化學武器(細菌、病毒、化學毒劑等)圍護結構密閉(穿墻管防護密閉)人員生存空間(隔絕防護時間)密閉門防毒通道洗消間密閉閥門濾毒通風設施核武器放射性沾染早期核輻射(γ射線、中子流)頂板厚度頂板覆土通道拐彎通道長度密閉閥門熱輻射(極強的光和熱)火災工程(gōngchéng)防護措施
第九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武器效應主體防護口部防護人員出入口通風口核武器沖擊波空氣沖擊波結構抗力防護密閉門防爆波活門擴散室土中壓縮波房屋倒塌出入口數量(每個防護單元至少2個且1個室外口)防倒塌棚架防堵箅子常規武器防護單元抗爆單元第十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第十一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人防工程按戰時使用功能分為(fēnwéi):指揮工程、醫療救護工程、防空專業隊工程、人員掩蔽工程、配套工程(物資庫、汽車庫、食品站、生產車間、區域電站、區域供水站、核生化監測中心、警報站、交通干(支)道及連通道等)。第十二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人防(rénfánɡ)工程按戰時防護功能分為甲、乙兩類。甲類應防核武器、常規武器、化學武器、生物武器。乙類應防常規武器、化學武器、生物武器(不考慮核武器)。(乙類工程最大特點是可以建成半地下室)。第十三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人防工程(gōngchéng)按建筑形式可分為單建式和附建式人防工程(gōngchéng)。單建式又可分為掘開式和坑道、地道工程。
第十四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掘開式工程——采用明挖法施工,大部分結構(jiégòu)處于原地表以下的工程。坑道工程——主體地面高于室外出入口的暗挖工程,多建于山地或丘陵地。地道工程——主體地面低于室外出入口的暗挖工程,多建于平地。附建式人防工程即防空地下室。第十五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人防工程按施工方法(fāngfǎ)可分為掘開式和暗挖式。暗挖式又分為坑道和地道,它們均可分別建在巖石或土中。第十六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還有逆作法施工(shīgōng)。逆作法施工(shīgōng)是可先施工(shīgōng)頂板,再施工(shīgōng)柱、側墻,最后施工(shīgōng)底板,也可先施工(shīgōng)柱,再施工(shīgōng)頂板,再施工(shīgōng)側墻,最后施工(shīgōng)底板,自上而下明挖暗挖相結合的施工(shīgōng)方法。第十七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其優點就是施工頂板(dǐngbǎn)后即可覆土恢復地面交通等功能,因此常用于交通中心、商業密集區域構筑人防工程。第十八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第一節基坑(jīkēnɡ)工程
人防(rénfánɡ)工程建設,由于各種工程所處的條件不同,采用的施工方法也不同。對于掘開式工程和防空地下室,采用的是明挖法施工,因為它具有作業面寬敞,方法簡單,施工質量和防水質量都容易得到保障等優點。第十九頁,共四百一十六頁。基坑開挖要注意安全:①護坡方法(fāngfǎ)②人工降水③回填④抗浮等第二十頁,共四百一十六頁。一、基坑(jīkēnɡ)開挖及驗槽
一般采用挖土機械挖土。
1.根據基坑深度,可分為(fēnwéi)一層、二層甚至多層進行開挖。反鏟挖土機可以開挖停機面以下的土,基坑深度在5m以內,可以用反鏟挖土機一次開挖。第二十一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當基坑深度在5m以上時需分層開挖,先用正鏟挖土機開挖地下水位以上的土主,用反鏟挖土機或拉鏟挖土機挖地下水位以下的土方。還可以多層梯次(tīcì)同時開挖。第二十二頁,共四百一十六頁。2.放坡開挖(kāiwā)的基坑,要按設計要求留足邊坡,為不使機械挖土破壞坡面原土結構,在邊坡上留一定厚度由人工清理。第二十三頁,共四百一十六頁。3.采用機械(jīxiè)開挖基抗,為不破壞基底的原土結構,應在基底標高以上預留一層用人工清理。使用推土機施工時,應保留20cm;使用拉鏟、正鏟或反鏟挖土機施工時,應保留30cm厚的土層;
第二十四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由人工清理到基底,并應立即鋪設基礎(jīchǔ)墊層。如人工清底挖土后不能立即進行基礎(jīchǔ)墊層的施工,保留層應暫時不挖,待下一道工序開始前挖除。第二十五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基坑開挖和基底土方人工清理完成后,應對基槽進行檢查驗收。驗槽由建設單位主持,勘察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和人防質監部門參加。并對驗收結論(jiélùn)簽署意見。第二十六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檢查驗收的內容有平面位置,底面長、寬尺寸,邊坡坡度,基底標高等。基坑(jīkēnɡ)尺寸允許偏差:(1)底面標高0~-50mm;(2)底面長度、寬度(由中心線向兩邊量)0~+50mm;(3)邊坡坡度偏陡為0。第二十七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在檢查驗收時,要觀察判斷(pànduàn)基坑土質狀況。如果發現有不符合勘察、設計要求的應采取釬探檢查驗槽。具體方法如下:第二十八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基坑開挖后,用鐵錘把鋼釬(ɡānɡqiān)打入坑底基土中,根據每打入一定深度的錘擊次數,來判斷地基土質情況。
第二十九頁,共四百一十六頁。(1)鋼釬用直徑22~25mm鋼筋制成,釬尖為60°尖錐狀,長1.8~2m。鐵錘重3.6~4.5kg。(2)打錘時,舉高離釬頂50~70cm,均勻(jūnyún)用力,記錄每打入土層30cm的錘擊數。
第三十頁,共四百一十六頁。(3)釬探深度2m左右,釬間距1~2m梅花(méihuā)形布置。(4)看錘擊數有無明顯變化。如果沒有明顯變化,表明土質較均勻。
第三十一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發現異常現象時,由設計單位提出處理方案,設計、施工、監理、建設單位四方簽章后生效實施。有異議的部位,應由地質勘察部門核定,重新出據,并留有照片(zhàopiàn),以備長期觀察。
第三十二頁,共四百一十六頁。二、土方(tǔfāng)回填
人防掘開式工程和防空地下室,主體(zhǔtǐ)結構及外部防水作業完成后,對基坑要進行回填。對基坑回填的主要技術要求是,填土的密實性和穩定性。第三十三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應使填土在承受壓力和其它因素(如地下水、溫度變化)作用下,其沉降量不得超過允許值。基坑回填質量(zhìliàng)的好壞,直接影響人防工程及其上部建筑物平時和戰時的使用。
第三十四頁,共四百一十六頁。1.基坑的回填應連續進行,盡快完成。并應防止(fángzhǐ)地面水流入坑內,以免邊坡塌方或基底土遭到破壞。2.除填料為爆破石碴,回填和碾壓可以在兩期進行外,其它土料的回填要一次完成。
第三十五頁,共四百一十六頁。3.基坑回填不宜在冬季施工,如果(rúguǒ)必須在冬季施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每層鋪土厚度應比常溫施工時減少20%~25%,預留沉降量應比常溫施工時適當增加。鋪土厚度見表5.1.1。
第三十六頁,共四百一十六頁。表5.1.1填方(tiánfānɡ)每層的鋪土厚度和壓實遍數壓實機械每層鋪土厚度(mm)每層壓實遍數(遍)平碾200~3006~8羊足碾200~3508~16蛙式打夯機200~2503~4人工打夯不大于2003~4
第三十七頁,共四百一十六頁。(2)含有凍土塊的土料用作填料時,凍土塊粒徑不得大于150mm,凍土塊體積(tǐjī)不得超過填土總體積(tǐjī)的15%,鋪填時,凍土塊應均勻分布,逐層壓實。
第三十八頁,共四百一十六頁。(3)填方上層應用未凍的、不膨脹的或透水性好的土料回填。(4)管道以下至管頂0.5m范圍內,不得(bude)用含有凍土塊的土回填。(5)回填工作應連續進行,防止基土或已填土層受凍。
第三十九頁,共四百一十六頁。4.回填作業必須按規定分層填土分層壓實。不允許一次填滿只有表面壓實的錯誤做法。5.采用機械壓實時,每次碾壓輪跡應有15~20cm的重疊,避免漏壓,對于壓不到的部位(bùwèi),應采用人力夯或小型夯機配合夯實。
第四十頁,共四百一十六頁。6.人力夯實填土時,夯前應進行初步平整,夯實作業時要按著一定方向進行,一夯壓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連,每遍縱橫交叉,分層夯打。7.當地下圍護結構有外包防水層時,防水層附近應用(yìngyòng)細土料填筑,防止破壞防水層。
第四十一頁,共四百一十六頁。8.防止地下管道發生位移或損壞,應以人工先在管子周圍填土夯實(hānɡshí),并應從管道兩邊同時進行,直至管頂0.5m以上。在不損壞管道的情況下,方可采用機械回填和壓實。9.基坑回填應按設計要求預留一定沉降量,以備自然下沉。
第四十二頁,共四百一十六頁。第二節結構(jiégòu)工程
人防工程的圍護結構,基本上都是鋼筋砼結構。因此研究結構工程時,主要對象就是鋼筋砼施工(shīgōng)問題。
第四十三頁,共四百一十六頁。一、鋼筋(gāngjīn)工程1.采用熱軋鋼筋(gāngjīn)人防工程鋼筋混凝土防護結構,必須采用熱軋鋼筋,不得采用冷軋帶肋鋼筋、冷拉鋼筋等經冷加工處理的鋼筋。
第四十四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冷軋帶肋鋼筋(gāngjīn)、冷拉鋼筋(gāngjīn)等經冷加工處理的鋼筋(gāngjīn)伸長率低,塑性變形能力差。
第四十五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可按彈塑性工作階段設計。在靜力作用下,構件一般不允許因超過彈性范圍(fànwéi)而形成機動體系,否則在靜載持續作用下,構件變形將不斷發展,直至破壞。第四十六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但在核爆動荷載作用下,構件即使進入塑性屈服狀態(zhuàngtài)而變為機動體系,只要動荷載引起的最大變形不超過允許最大變形,則在這種瞬間動荷載作用消失以后,第四十七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由于阻尼影響,其震動變形將不斷衰減,最后能達到某一靜止平衡狀態,此時,結構雖然出現一些殘余變形,但仍具有承載能力。由于構件在塑性階段工作可比僅在彈性階段工作吸取(xīqǔ)更多的能量,第四十八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因此可充分發揮材料潛力,如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在屈服后還要經歷很大變形才會完全坍塌,因此考慮塑性階段工作,可承受(chéngshòu)更大動力荷載,有較大經濟意義。第四十九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在防空地下室結構中,對只考慮彈性階段工作(gōngzuò)的結構構件稱為按彈性工作(gōngzuò)階段設計。如磚砌體外墻,由于砌體屬脆性材料,所以按彈性工作(gōngzuò)階段考慮。第五十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對于既考慮彈性階段工作(gōngzuò),又考慮塑性階段工作(gōngzuò)的結構構件稱為按彈塑性工作(gōngzuò)階段,如鋼筋混凝土的頂板、外墻、臨空墻等。第五十一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在動荷載作用下,對防空地下室中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來說,對于屈服后開裂(kāiliè)狀態仍屬正常的工作狀態,這點與靜力作用下結構構件所處的狀態有很大的不同。人防工程不得使用無粘結預應力鋼筋。第五十二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鋼筋除銹也不能用冷拉方法。冷拉除銹既不能控制拉伸率,也不能控制強度,易造成鋼筋的脆變,在承受(chéngshòu)核爆動荷載作用時,達不到設計承受(chéngshòu)能力,將會使結構遭到脆性破壞。第五十三頁,共四百一十六頁。強度(qiángdù)單位:N/mm2
牌號符號公稱直徑(mm)屈服強度標準值抗拉強度設計值HPB3006~22300270HRB400RRB4006~50400360HRB5006~50500435HRB3356~50335310(d≤25mm)290(d>25mm)防護結構常用(chánɡyònɡ)熱軋鋼筋第五十四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其中:HRB335鋼筋(gāngjīn),擬逐步淘汰。
HPB300——強度級別為300N/mm2的熱軋光圓鋼筋
HRB400——強度級別為400N/mm2的熱軋常肋鋼筋
HRB500——強度級別為500N/mm2的熱軋帶肋鋼筋
RRB400——強度級別為400N/mm2余熱處理常肋鋼筋第五十五頁,共四百一十六頁。1N/m㎡=1MPa=10kg/c㎡=100t/㎡=1000KN/㎡如0.1MPa=100KN/㎡第五十六頁,共四百一十六頁。2.鋼筋的外觀檢查
外觀檢查是鋼筋驗收的必要程序。外觀不合格有以下(yǐxià)幾種情況:第五十七頁,共四百一十六頁。(1)標牌異常或標牌缺失。每捆鋼筋(gāngjīn)上的標牌是鋼制的,是證明鋼筋(gāngjīn)生產廠家、爐號、規格、型號、批號和生產日期的重要質量信息。一旦發現標牌的異常或缺失,應嚴格地進行檢查檢驗。第五十八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2)重量差異。一般鋼筋在生產中由于尺寸差而帶來重量差。在鋼筋進場中應抽查1~3捆鋼筋進行公稱重量的統計并與實際重量對比,允許偏差不得(bude)大于國家標準。第五十九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3)表面質量。盤條有裂紋、折疊、結疤、耳子、分層及夾雜凸塊、凹坑、劃痕及其他表面缺陷達不到國家標準。
(4)形狀差異。主要(zhǔyào)是帶肋鋼筋,有的縱橫肋高度不夠,有的月牙肋頂寬過大等。第六十頁,共四百一十六頁。3.鋼筋代換在人防工程結構設計中,一般多采用HPB235級鋼筋和HRB335級鋼筋,鋼筋品種、規格應齊全,一般不宜(bùyí)進行鋼筋代換。當必須代換時,應經設計單位同意可以用其它鋼筋代換。第六十一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但不能按一般建筑工程常用的代換法計算,因為地下防護工程在核爆動荷載作用下,結構材料的屈服強度隨著應變速度的增加而提高。在設計時,采用材料強度綜合調整系數(xìshù)γd,對強度設計值進行調整。
第六十二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因此在鋼筋(gāngjīn)代換計算時,要將鋼筋(gāngjīn)設計強度進行調整后再進行等強代換。公式為:第六十三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式中:
As2——代換(dàihuàn)鋼筋截面積(mm2);As1——被代換鋼筋設計截面積(mm2);
fy1——被代換鋼筋強度設計值(N/mm2);第六十四頁,共四百一十六頁。fy2——代換(dàihuàn)鋼筋強度設計值(N/mm2);γd1——被代換鋼筋強度調整系數;γd2——代換鋼筋強度調整系數。γd可按表5.2.1選用。
第六十五頁,共四百一十六頁。表5.2.1材料強度綜合(zōnghé)調整系數鋼筋種類綜合調整系數HPB235級1.50HRB335級1.35HRB400級RRB400級1.20第六十六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鋼筋代換后,應滿足設計規定的鋼筋間距、錨固長度、最小鋼筋直徑、根數等要求;對重要受力構件不宜用光面鋼筋代換變形(帶肋)鋼筋;梁的縱向受力鋼筋與彎起鋼筋應分別(fēnbié)進行代換。第六十七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例:HPB235、HRB335級鋼筋互相代換(dàihuàn)舉例見表5.2.2。表5.2.2HPB235、HRB335級鋼筋互相(hùxiāng)代換計算原設計代換鋼筋一般方法計算強度調整法計算鋼筋AS1(mm2)AS2(mm2)AS2(mm2)HPB235級1000HRB335級667753HRB335級1000HPB235級14761320第六十八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由此例可以看出,當用HRB335級鋼筋(gāngjīn)代換HPB235級鋼筋時,按一般方法計算,則鋼筋量不足,不能保證結構安全。如用HPB235鋼筋代換HRB335級鋼筋時,按一般方法計算又會造成材料的浪費。第六十九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4.防護(fánghù)工程的鋼筋砼板、墻體在頂層鋼筋網和底層鋼筋網之間,應設梅花形布置的拉結筋,其直徑不小于6mm,間距不大于500mm,彎鉤直線段長度不小于拉結筋直徑的6倍且不小于50mm。拉結筋配置形式如圖5.2.1。第七十頁,共四百一十六頁。第七十一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對臥置于地基上的核5級及以下和乙類人防工程,其底板內力由平時(píngshí)荷載控制、最小配筋率不小于0.15%時,不受此要求。第七十二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由于臥置于地基上防空地下室底板既要滿足平時作為整個建筑物基礎的功能(gōngnéng)要求,又要滿足戰時作為防空地下室底板的防護要求,因此在上部建筑層數較多時,第七十三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抗力級別5級及以下防空地下室底板往往由平時荷載起控制作用。考慮到防空地下室底板在核武器爆炸(bàozhà)動荷載作用下,升壓時間較長,動力系數可取1.0,第七十四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與頂板相比其工作狀態相對有利,因此對由平時荷載起控制作用的底板截面,受拉主筋配筋率可適當降低,但在受壓區應配置與受拉鋼筋(gāngjīn)等量的受壓鋼筋(gāngjīn)。第七十五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低抗力級別(jíbié)防空地下室臥置地基上底板若其截面設計由平時荷載控制,且其受拉鋼筋配筋率小于0.15%,基本上已屬于素混凝土工作范圍,因此可不設置拉結筋。第七十六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在核爆動荷載作用下,結構(jiégòu)瞬間受正、負荷載作用,受拉與受壓鋼筋的作用有一次相互轉換。拉結筋可保證受拉筋與受壓筋的作用有一次相互轉換。拉結筋可保證受拉筋與受壓筋的共同作用。第七十七頁,共四百一十六頁。5.鋼筋的彎鉤和彎折鋼筋的彎鉤或彎折應符合下列規定:(1)HPB225級鋼筋末端需做180°彎鉤,其圓弧彎曲直徑(zhíjìng)不應小于鋼筋直徑(zhíjìng)的2.5倍,平直部分長度不宜小于鋼筋直徑的3倍;第七十八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2)HRB335級和HRB400級、RRB400級鋼筋末端需做90°或135°彎折,HRB335級鋼筋的彎曲直徑不宜小于鋼筋直徑的4倍;HRB400級、RRB440級鋼筋不宜小于鋼筋直徑的5倍;平直部分長度(chángdù)應按設計要求確定;第七十九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3)彎起鋼筋中間部位彎折處的彎曲直徑(zhíjìng)不應小于鋼筋直徑(zhíjìng)的5倍。圖5.2.2~圖5.2.4分別為鋼筋末端180°彎鉤,90°或135°彎折,鋼筋彎折加工示意圖。第八十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第八十一頁,共四百一十六頁。6.鋼筋的接頭(1)鋼筋的焊接接頭應符合下列規定:①設置在同一(tóngyī)構件內的焊接接頭應相互錯開;第八十二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②在任一焊接接頭中心至長度為鋼筋直徑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區段(qūduàn)內,同一根鋼筋不得有2個接頭;在該區段內有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受拉區不宜超過50%,受壓區不限;第八十三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③焊接接頭距鋼筋彎折處,不應小于鋼筋直徑(zhíjìng)的10倍,且不宜位于構件最大彎距處。第八十四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2)鋼筋的綁扎接頭應符合下列規定(guīdìng):①搭接長度的末端距鋼筋彎折處,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不宜位于構件最大彎矩處;第八十五頁,共四百一十六頁。②受拉區域內,HPB235級鋼筋綁扎(bǎnɡzhā)接頭的末端應做彎鉤,HRB335級和HRB400級、RRB400級鋼筋可不做彎鉤;第八十六頁,共四百一十六頁。③直徑不大于12mm的受壓HPB235級鋼筋的末端,以及軸心受壓構件中任意直徑的受力鋼筋的末端,可不(kěbù)做彎鉤,但搭接長度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35倍。第八十七頁,共四百一十六頁。④鋼筋搭接(dājiē)處,應在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⑤受拉鋼筋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應符合表5.2.3的規定;受壓鋼筋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應取受拉鋼筋綁扎接頭搭接長度的0.7倍。第八十八頁,共四百一十六頁。表5.2.3受拉鋼筋綁扎接頭的搭接(dājiē)長度鋼筋類型混凝土強度等級C20C25高于C25HPB235級鋼筋35d30d25d月牙紋HRB335級鋼筋45d40d35dHRB400級鋼筋RRB400級鋼筋55d50d45d注:1當HRB335級和HRB400級、RRB400級鋼筋直徑d大于25mm時,其受拉鋼筋的搭接長度應按表中數值增加5d。
2當螺紋鋼筋直徑d不大于25mm時,其受拉鋼筋的搭接長度應按表中數值減少5d。
3在任何情況下,縱向受拉鋼筋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300mm;受壓鋼筋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200mm。
4兩根直徑不同(bùtónɡ)鋼筋的搭接長度,以較細鋼筋直徑計算。
第八十九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3)各受力鋼筋之間的綁扎接頭(jiētóu)位置應相互錯開。從任一綁扎接頭(jiētóu)中心至搭接長度的1.3倍區段內,有綁扎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百分率,受拉區不得超過25%;受壓區不得超過50%。在綁扎接頭區段內,受力鋼筋截面面積不得超過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50%。第九十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7.綁扎或焊接的鋼筋和鋼筋骨架,不得有變形、松脫和開焊。鋼筋位置的允許偏差應符合(fúhé)表5.2.4的規定。第九十一頁,共四百一十六頁。表5.2.4鋼筋(gāngjīn)位置的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mm)鋼筋網的長度、寬度±10網眼尺寸焊接±10綁扎±20骨架的寬度、高度±50骨架的長度±10受力鋼筋間距±10排距±5箍筋、構造筋間距焊接±10綁扎±20焊接預埋件中心線位置5水平高差+30受力鋼筋保護層梁、柱±5墻、板(拱)±3
第九十二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8.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在正常環境(huánjìng)下,不宜小于25mm;在高濕度環境下,不應小于45mm。第九十三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鋼筋的砼保護層,對促進鋼筋與砼的共同(gòngtóng)工作,防止鋼筋銹蝕、提高結構的耐久性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人防工程結構處于地下潮濕環境,為防止鋼筋銹蝕,提高結構的耐久性,鋼筋保護層厚度應適當提高。
第九十四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在正常環境下,即在工程內部環境下不宜小于25mm;在高濕度環境下,比如水庫(shuǐkù)、工程處于飽和土中等情況,不應小于45mm。第九十五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9.保證預埋構件的正確性人防(rénfánɡ)工程結構上預埋件多,對預埋位置的準確性要求高。施工中應注意以下問題:(1)對照施工圖紙確定出所有預埋件的數量、型號、規格和尺寸,按要求進行購置或加工制作。第九十六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2)預埋件運到現場后,要嚴格進行檢查,對形狀、規格、尺寸核對無誤后,對于需要防腐的進行除銹防腐,對于嚴重銹蝕的構件(gòujiàn)應進行更換或重新加工。第九十七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3)有些預埋件安裝時可與鋼筋骨架焊接在一起,但不宜焊在主筋上。應保證焊接質量,防止出現漏焊、虛焊。遇有變形、撓曲現象時,應在砼澆注(jiāozhù)前進行校正、歸位。第九十八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第九十九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二、混凝土工程(gōngchéng)
混凝土不僅是人防工程的結構材料,同時(tóngshí)也是防護密閉、防水的重要手段。因此,《規范》規定工程口部、防護密閉段、采光井、水庫、水封井、防毒井、防爆井等有防護密閉要求的部位,應一次整體澆筑混凝土。第一百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人防工程的混凝土施工同地面建筑大同小異,但防水性能十分重要,也有不少(bùshǎo)薄弱部位,如“三縫”處理。本節將重點介紹這些內容。第一百零一頁,共四百一十六頁。(一)施工縫
1.混凝土應連續澆筑(jiāozhù),宜少留施工縫。當留設施工縫時,墻體水平施工縫不應留在剪力與彎矩最大處或底板與側墻的交接處,應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500mm的墻體上。
第一百零二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墻體有預留孔洞時,施工縫距孔洞邊緣不應小于300mm。垂直(chuízhí)施工縫應避開地下水和裂隙水較多的地段,并宜與變形縫相結合。施工縫防水的構造形式見圖5.2.5。第一百零三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第一百零四頁,共四百一十六頁。2.施工縫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水平施工縫澆灌(jiāoguàn)混凝土前,應將其表面浮漿和雜物清除,先鋪凈漿,再鋪30~50mm的1:1水泥砂漿或涂刷混凝土界面處理劑,并及時澆灌混凝土;第一百零五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2)垂直施工縫澆灌混凝土前,應將其表面清理(qīnglǐ)干凈,并涂刷水泥凈漿或混凝土界面處理劑,并及時澆灌混凝土;(3)選用的遇水膨脹止水條應具有緩脹性能,其7d的膨脹率不應大于最終膨脹率的60%;第一百零六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4)遇水膨脹止水條應牢固地安裝在縫表面或預留槽內;(5)采用中埋式止水帶時,應確保位置(wèizhi)準確、固定牢靠。第一百零七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3.防水混凝土結構內部設置的各種鋼筋或綁扎鐵絲,不得接觸模板。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須穿過混凝土結構時,可采用工具(gōngjù)式螺栓或螺栓加堵頭,螺栓上應加焊方形止水環。拆模后應將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實,并在迎水面涂刷防水涂料。見圖5.2.6。第一百零八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第一百零九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二)變形縫變形縫是防水薄弱部位,應盡量少設。要設在工程口部與主體連接處;設在防密門以外(yǐwài);不得設在踏步處。第一百一十頁,共四百一十六頁。1.變形縫處混凝土結構的厚度不應小于300mm;用于沉降(chénjiàng)的變形縫其最大允許沉降(chénjiàng)差值不應大于30mm;變形縫的寬度宜為20~30mm。第一百一十一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2.變形縫的幾種復合防水構造(gòuzào)形式見圖5.2.7、圖5.2.8、圖5.2.9。對環境溫度高于50℃處的變形縫,可采用2mm厚的紫銅片或3mm厚不銹鋼等金屬止水帶,其中間呈圓弧形,見圖5.2.10。第一百一十二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第一百一十三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第一百一十四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第一百一十五頁,共四百一十六頁。3.中埋式止水帶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止水帶埋設位置應準確,其中間空心(kōngxīn)圓環應與變形縫的中心線重合;第一百一十六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2)止水帶應妥善固定(gùdìng),頂、底板內止水帶應成盆狀安設。止水帶宜采用專用鋼筋套或扁鋼固定(gùdìng)。采用扁鋼固定(gùdìng)時,止水帶端部應先用扁鋼夾緊,并將扁鋼與結構內鋼筋焊牢。固定(gùdìng)扁鋼用的螺栓間距宜為500mm,見圖5.2.11。第一百一十七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第一百一十八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3)中埋式止水帶先施工一側混凝土時,其端模應支撐牢固,嚴防漏漿;(4)止水帶的接縫(jiēfénɡ)宜為一處,應設在邊墻較高位置上,不得設在結構轉角處,接頭宜采用熱壓焊;第一百一十九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5)中埋式止水帶在轉彎處宜采用直角專用(zhuānyòng)配件,并應做成圓弧形,橡膠止水帶的轉角半徑應不小于200mm,鋼邊橡膠止水帶應不小于300mm,且轉角半徑應隨止水帶的寬度增大而相應加大。第一百二十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4.可卸式止水帶施工時應符合下列要求:(1)所需配件應一次配齊;(2)轉角處應做成45°折角;(3)轉角處應增加(zēngjiā)緊固件的數量。第一百二十一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三)后澆縫鋼筋混凝土結構(jiégòu)后澆縫是通過施工過程中的有效措施來解決建筑結構(jiégòu)預控沉降或伸縮的調整辦法,達到不設永久變形縫的目的。第一百二十二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第一百二十三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后澆縫的施工應符合下列(xiàliè)規定:(1)后繞縫應設在受力和變形較小的部位,間距宜為30~60m,寬度宜為700~1000mm。第一百二十四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2)后澆縫可做成平直縫,結構主筋不宜在縫中斷開,如必須斷開,則主筋搭接長度(chángdù)應大于45倍主筋直徑,并應按設計要求加設附加鋼筋。第一百二十五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3)后澆縫應在其兩側混凝土齡期達到42d后再施工;(4)后澆縫混凝土施工前,后澆縫部位和外貼式止水帶應予以保護(bǎohù),嚴防落入雜物和損傷外貼式止水帶;第一百二十六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5)后澆縫應采用補償收縮(shōusuō)混凝土澆筑,其強度等級應高于兩側混凝土一個等級。(6)后澆縫混凝土的養護時間不得少于28d。第一百二十七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其機理就是以設置臨時性變形縫的方法釋放大部分約束應力(yìnglì),然后用強度較高的補償收縮混凝土填縫(后澆縫)以抗衡殘余的應力(yìnglì)。第一百二十八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防空(fángkōng)地下室多附建于民用建筑地下,因此,防空(fángkōng)地下室鋼筋混凝土結構后澆縫的設置必須兼顧防空(fángkōng)地下室和地面民用建筑結構特點統籌考慮。第一百二十九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后澆縫設置的位置、間距、斷面形式應根據工程類型、工程部位、工程地質、基礎形式、結構受力、上部結構、現場施工條件(tiáojiàn)等具體情況確定。后澆縫設置應注意以下事項:第一百三十頁,共四百一十六頁。①主要用于解決地基(dìjī)沉降差的后澆縫,為后澆沉降縫;主要用于解決混凝土收縮變形的后澆縫,為后澆伸縮縫。②后澆縫應設置在結構受力(結構彎矩和剪力均較小)和變形較小部位;第一百三十一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為了避免應力(yìnglì)集中和便于組織施工,后澆縫寬不宜小于800mm;結構主筋不宜在縫中斷開,而縫內混凝土則應遇梁斷梁、遇墻斷墻、遇板斷板,全斷面貫通;第一百三十二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后澆縫混凝土應采用比兩側混凝土強度等級高一級的膨脹混凝土。考慮防滲漏要求,斷面接縫形式(xíngshì)宜為企口式或階梯式,并在接縫中部設置止水條或止水帶,外部采用附加防水層。第一百三十三頁,共四百一十六頁。③防空地下室附建于地面建筑地下,而高層建筑與相連(xiānɡlián)的裙房之間需設置后澆沉降縫時,后澆縫宜設置在裙房一側,其位置應在主樓邊柱的第2跨內。第一百三十四頁,共四百一十六頁。④防空地下室室外出入口與主體結構連接處宜設置沉降縫。在室外出入口連接通道與主體的交接處,由于地基承載差異(chāyì)大而對不均勻沉降敏感,工程形狀變化突然而應力集中,第一百三十五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溫差大而溫度應力大等原因,造成的結構變形依靠施工后澆縫的臨時“抗、放”效應難于解決。所以,防空地下室室外出入口與主體結構連接處,不宜(bùyí)設置后澆縫,而是設置沉降縫。第一百三十六頁,共四百一十六頁。⑤結構主筋在后澆縫中應連續通過,確因調整困難需要斷開時,首選機械連接或焊接,并滿足同一截面的鋼筋焊接連接率不得大于50%的要求,如采取綁扎搭接連接方式,則主筋搭接長度(chángdù)應大于主筋直徑的45倍,并按設計要求加設附加鋼筋。第一百三十七頁,共四百一十六頁。⑥為保證結構主筋不走形、不移位,一方面在制安后澆縫跨內鋼筋(gāngjīn)時應加密拉結筋、支撐筋(板凳鐵)及保護層墊塊,另一方面在澆筑兩側混凝土時采用對稱澆注法。若有鋼筋(gāngjīn)被踩彎或壓彎,應及時矯正。第一百三十八頁,共四百一十六頁。⑦為便于施工及保證斷面企口成型(chéngxíng),后澆縫兩側接縫處宜采用鋼筋支架鋼絲網隔斷,鋼絲網片必須繃緊,鋼絲網片與鋼筋支架綁扎必須結實、牢固。第一百三十九頁,共四百一十六頁。⑧為確保后澆縫接縫處不滲(漏)水,接縫處橡膠止水帶或遇水膨脹止水條應埋設到位(dàowèi),采用鋼板止水帶時,則鋼板止水片接頭必須搭接焊接,搭接長度不小于50mm,應滿焊。第一百四十頁,共四百一十六頁。⑨保證混凝土澆筑質量。后澆縫縫內混凝土澆筑后與縫內鋼筋形成整體受力并抗衡殘余(cányú)約束應力,所以后澆縫縫內混凝土的澆筑質量和帶內結構鋼筋一樣重要,必須保證混凝土澆筑質量。第一百四十一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后澆縫內混凝土必須較兩側(liǎnɡcè)混凝土強度高一級且具有微膨脹效應,以足夠抗衡殘余約束應力效應,其混凝土配合比(含微膨脹劑、其他外加劑摻量)必須預先做好試配并滿足設計要求,第一百四十二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有抗滲要求(yāoqiú)時,還應做抗滲試驗。后澆縫的防水構造見圖5.2.12(一、二、三)。第一百四十三頁,共四百一十六頁。第一百四十四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澆筑(jiāozhù)縫內混凝土前,應做好鋼筋的除銹工作,同時將帶內兩側混凝土鑿毛并將雜物清理干凈,用水沖洗施工縫并排除表面積水,保護濕潤24小時,第一百四十五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在界面處涂刷與縫內混凝土內砂漿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以確保后澆縫混凝土與先澆搗的混凝土連接良好。混凝土應攪拌均勻,否則會產生局部過大或過小的膨脹,影響(yǐngxiǎng)質量。第一百四十六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在振搗過程中,為防止(fángzhǐ)水泥漿嚴重流失,應限制振搗器與模板的距離,避免強振及貼邊振搗,同時適當延長振搗時間以保證混凝土密實,避免形成貫穿通縫。第一百四十七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如采用鋼絲網時,鋼絲網片之間的接口及兩側保護層的接口必須封閉,應特別注意分層澆筑厚度和振搗器距鋼絲網模板的距離,必要時垂直施工縫處應采用鋼釬搗實,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在混凝土初凝后應抹平壓光數遍,減少(jiǎnshǎo)表面裂縫產生。第一百四十八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在縫內混凝土澆筑前,后澆縫跨內的梁板兩側結構長期處于懸臂受力狀態,因此,要求在施工期間本跨內的模板和支撐不能拆除,否則可能引起各部分結構的承載能力和穩定(wěndìng)問題。第一百四十九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這部分模板支撐體系必須待后澆縫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按順序拆除(chāichú)。特別是施工采用快拆體系的模板,更要注意后澆縫附近的支護質量,防止在拆除(chāichú)過程中,由于支撐松動、移位等造成結構開裂。第一百五十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重視后澆縫混凝土的保護。縫內混凝土澆筑完后,應盡快進行養護(yǎnghù)(一般不超過12小時)。后澆縫混凝土強度達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進行施工。第一百五十一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后澆縫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guīdìng):(1)后繞縫應設在受力和變形較小的部位,間距宜為30~60m,寬度宜為700~1000mm。第一百五十二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2)后澆縫可做成平直縫,結構主筋不宜(bùyí)在縫中斷開,如必須斷開,則主筋搭接長度應大于45倍主筋直徑,并應按設計要求加設附加鋼筋。第一百五十三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3)后澆縫應在其兩側混凝土齡期達到42d后再施工;(4)后澆縫混凝土施工前,后澆縫部位和外貼式止水帶應予以保護,嚴防(yánfáng)落入雜物和損傷外貼式止水帶;第一百五十四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5)后澆縫應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澆筑,其強度等級應高于兩側混凝土一個等級。(6)后澆縫混凝土的養護(yǎnghù)時間不得少于28d。第一百五十五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四)穿墻管(盒)
1.穿墻管(盒)應在澆筑混凝土前預埋。穿墻管與內墻角(qiángjiǎo),凹凸部位的距離應大于250mm。第一百五十六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2.結構變形或管道(guǎndào)伸縮量小時,穿墻管可采用主管直接埋入混凝土內的固定式防水法,并應預留凹槽,槽內用嵌縫材料嵌填密實。其防水構造見圖5.2.13(一、二)。第一百五十七頁,共四百一十六頁。第一百五十八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3.結構變形或管道伸縮量較大或有更換要求(yāoqiú)時,應采用套管式防水法,套管應加焊止水環,見圖5.2.14。第一百五十九頁,共四百一十六頁。第一百六十頁,共四百一十六頁。4.穿墻管防水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金屬止水環應與主管滿焊密實。采用(cǎiyòng)套管式穿墻管防水構造時,翼環與套管應滿焊密實,并在施工前將套管內表面清理干凈;第一百六十一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2)管與管的間距應大于300mm;否則(fǒuzé),混凝土不易振搗密實;(3)采用遇水膨脹止水圈的穿墻管,管徑宜小于50mm,止水圈應用膠粘劑滿粘固定于管上,并應涂緩脹劑。第一百六十二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4)當工程有防護要求時,穿墻管除應采取有效防水(fánɡshuǐ)措施外,尚應采取措施滿足防護要求。(5)穿墻管伸出外墻的部位,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回填時將管損壞。如施工時在管的下部加支撐,回填時在管的周圍細心操作等。第一百六十三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5.穿墻(chuānqiánɡ)管線較多時,宜相對集中,采用穿墻(chuānqiánɡ)盒方法。穿墻(chuānqiánɡ)盒的封口鋼板應與墻體的預埋角鋼焊嚴,并從鋼板上的預留澆注孔注入改性瀝青柔性密封材料或細石混凝土處理,見圖5.2.15。第一百六十四頁,共四百一十六頁。第一百六十五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五)試塊制作澆筑混凝土時,應按下列規定制作試塊:(1)口部、防護(fánghù)密閉段應各制作一組抗壓強度試塊(一組為3塊);第一百六十六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2)每澆筑100m3混凝土應制作一組抗壓強度試塊(當一次連續澆筑同配合比混凝土超過(chāoguò)1000m3時,每200m3制作一組);(3)變更水泥品種或混凝土配合比時,應分別制作抗壓強度試塊;(4)防水混凝土應制作抗滲強度試塊和抗壓強度試塊。
第一百六十七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抗滲強度試塊應符合以下要求:①連續澆筑混凝土量為500m3以下時,應在底板、頂板(dǐngbǎn)、外墻各留一組抗滲試塊;每增加250~500m3應增留一組。第一百六十八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②試塊應在澆筑(jiāozhù)地點制作,應在標準情況下(即溫度為20±3℃,相對濕度大于90%)養護。養護期不少于28天。
第一百六十九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③試塊采用底面直徑為185mm,頂面直徑為175mm,高度(gāodù)為150mm的圓臺型。一組為6塊。抗滲強度(Sx)按6塊中4塊在未發現有滲水時的最大水壓計算。第一百七十頁,共四百一十六頁。第三節孔口防護(fánghù)工程
本節主要介紹人防門門框墻制作,人防門安裝,防爆波活門、防爆超壓排氣活門等防護設備(shèbèi)安裝的質量要求。
第一百七十一頁,共四百一十六頁。一、各類防護設備(shèbèi)的特點和編號
1.各類防護設備的特點(1)普通單、雙扇(shuānɡshàn)防護門、防護密閉門和密閉門第一百七十二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其特點是結構簡單,運行可靠,維護方便。適用于各類人防工程的出入口。但由于它有門檻,所以對人員(rényuán)、車輛出入頻繁的工程如平戰結合的地下商場、車庫等,可改用相應尺寸和荷載等級的活門檻門或降落式門。第一百七十三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2)活門檻單、雙扇(shuānɡshàn)防護密閉門和密閉門此類門的特點是平時不安裝門檻,地面平整,便于人員和車輛通行。臨戰時快速安裝門檻,以滿足防護和密閉功能要求,迅速地實現平戰功能轉換。
第一百七十四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此類門適用于平戰結合的地下商場、醫院、倉庫(cāngkù)、地下停車場等人防工程的出入口。第一百七十五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3)降落式單、雙扇防護密閉門和密閉門此類門的特點是無門檻。平時門檻槽鋪設蓋板,地面平整,便于人員(rényuán)和車輛通行,門扇升起后可當普通門使用;
第一百七十六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戰時門扇通過立轉、降落、平移三個動作來關門并壓縮密封膠條,達到防護密閉要求。此類門適用于平戰結合的地下商場、醫院、倉庫、地下停車場等人防(rénfánɡ)工程的出入口。
第一百七十七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4)電控門為一機兩用電控門,其特點是開關(kāiguān)門和開關(kāiguān)鎖共用一個電機驅動,輕便平穩。既能電動,又能手動;可就地控制,也可中央控制。適用于自動化程度較高的人防工程。
第一百七十八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5)防護、防火、密閉三用門此類門的特點是,門扇中有防火填料,又有密閉措施,所以能防火、防煙、防水;和其它防護密閉門一樣,戰時還能防沖擊波、生物戰劑和化學戰劑,全面地滿足(mǎnzú)了人防工程平戰結合的要求。第一百七十九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6)防爆(fánɡbào)超壓排氣活門此類門適用于人防工程的超壓排氣孔,工程內有超壓即可自動排氣。當工程內部需要隔絕防護時,可以鎖住,起到防護密閉的作用。
第一百八十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7)防護密閉封堵板連通口防護密閉封堵板的特點是采用(cǎiyòng)拼裝式,單體質量輕,尺寸模數化,便于安裝。
第一百八十一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適用于臨戰時快速封堵兩個防護單元之間隔墻的連通口,不適(bùshì)用于人防工程外部出入口的封堵。風口防護密閉封堵板適用于臨戰時快速封堵兩個防護單元之間隔墻上的風管穿墻孔,不適用于外部穿墻孔封堵。
第一百八十二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8)電動防護密閉井蓋它的特點是水平安裝,翻轉啟閉,最大開啟角按90°設計,能手動也能電動。適用于各類豎井(shùjǐng),如人防工程的升降天線豎井(shùjǐng)。第一百八十三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9)密閉觀察窗一般(yībān)安裝在密閉隔墻的觀察孔上,既能密閉,又可透視。第一百八十四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2、防護設備的編號(biānhào)各種型號防護設備,編號中抗力級別為(5)的,適用于5級人防工程;編號中抗力級別為(6)的,適用于6級人防工程。第一百八十五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編號由漢語拼音和數字兩部分組成,拼音字母反映該型號的材料、特性、功能和結構(jiégòu)形式,數字代表該型號的門孔尺寸和抗力。材料、特性、功能和結構形式與拼音字母的對照情況見下表:
第一百八十六頁,共四百一十六頁。項目對應字母項目對應字母材料鋼結構G特性降落式J鋼筋混凝土H活門檻H膠管J雙扇S功能防護F電控D防護密閉FM快置式K密閉M折疊式Z防火FH結構形式蓋G防爆F板B超壓排氣C窗C觀察G活門H封堵D第一百八十七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拼音字母的順序一般以材料打頭(dǎtóu),以結構形式結尾,特性和功能加在中間。各類防護設備的編號和含義舉例圖示如下:第一百八十八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1)抗力(kànɡlì)級別為(6)、門孔尺寸為4500mm×2500mm的降落式雙扇防護密閉門:第一百八十九頁,共四百一十六頁。第一百九十頁,共四百一十六頁。第一百九十一頁,共四百一十六頁。第一百九十二頁,共四百一十六頁。第一百九十三頁,共四百一十六頁。第一百九十四頁,共四百一十六頁。第一百九十五頁,共四百一十六頁。第一百九十六頁,共四百一十六頁。第一百九十七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常用(chánɡyònɡ)的鋼筋混凝土、鋼結構門,如:
HFM1220(6)HM2020 GFM1025(5) GM1518 GSFM6025(6) GHSFM6025(6)第一百九十八頁,共四百一十六頁。①出入口、通風口用防護設備,其編號中(5)表示防密門或活門的設計壓力值為0.3MPa,(6)表示設計壓力值為0.15MPa。②防護單元(dānyuán)連通口用防護設備,其編號中(5)表示防密門的設計壓力值為0.1MPa,(6)表示設計壓力值為0.05MPa。第一百九十九頁,共四百一十六頁。《防空地下室防護設備(shèbèi)選用》圖集中,關于防密門、密閉門、防爆波活門型號的含義:第二百頁,共四百一十六頁。第二百零一頁,共四百一十六頁。第二百零二頁,共四百一十六頁。3、幾點注意事項:(1)專為平時使用而開設的孔口,宜采用(cǎiyòng)防密門封堵。(2)具有人員掩蔽功能的人防工程,當擴散室檢查門直接通向工程內清潔區時,應設置防密門和密閉門各一道。第二百零三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3)下列部位應設置(shèzhì)密閉門:①洗消間淋浴室的入口、簡易洗消間的出口;②除塵室、濾毒室的入口。第二百零四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4)各類單扇防護設備(shèbèi)未注明時均認為“右開”門(由外向里看,鉸頁位于右側);若選用“左開”門,應在防護設備型號后注“左開”字樣,如“GFM1020(6)左開”。第二百零五頁,共四百一十六頁。二、門框(ménkuàng)墻制作和門扇安裝
主要介紹(jièshào)常用的平板防護密閉門、密閉門門框墻制作和門扇安裝要求。
1.門框墻的劃分門框墻應根據周邊嵌固情況及門洞相對尺寸,劃分為門框側墻、上擋墻和門檻等獨立部分(圖5.3.1)。
第二百零六頁,共四百一十六頁。第二百零七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2.門框墻的一般規定:(1)門框墻混凝土強度等級(děngjí)不應低于C30;(2)門框墻厚度防密門不應小于300mm;密閉門不應小于250mm;防護單元隔墻兩側分別設有防密門的門框墻厚度不宜小于500mm;第二百零八頁,共四百一十六頁。第二百零九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3)門框墻的兩面均應配置水平受力鋼筋和豎向受力鋼筋,水平受力鋼筋和豎向受力鋼筋宜采用(cǎiyòng)HRB335、HRB400或RRB400級鋼筋;
(4)門框側墻的配筋(圖5.3.2)
第二百一十頁,共四百一十六頁。第二百一十一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水平受力鋼筋截面面積應由計算確定,且配筋率不應(bùyīnɡ)小于0.25%,直徑不應小于12mm,間距不應大于250mm;豎向受力鋼筋的直徑不應小于12mm,間距不應大于250mm;應設置拉結筋,其直徑不小于6mm,間距不大于500mm,呈梅花形布置。
第二百一十二頁,共四百一十六頁。(5)上擋墻和門檻(ménkǎn)的配筋(圖5.3.3)
第二百一十三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豎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應由計算確定,且配筋率不應小于0.25%,直徑不應小于12mm,間距不應大于250mm。水平受力鋼筋的直徑不應小于12mm,間距不應大于250mm;應設置拉結筋,其直徑不小于6mm,間距不大于500mm,呈梅花(méihuā)形布置。第二百一十四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6)防護門、防密門門洞四角的內外層,均應配置HRB335的斜向加強(jiāqiáng)鋼筋(圖5.3.4)。斜向加強鋼筋直徑不應小于16mm,長度不小于1m。第二百一十五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3.門框墻制作的基本要求(1)鋼材的品種和質量,焊條、焊劑的牌號、性能,鋼筋的規格(guīgé)、形狀、尺寸、數量、接頭位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第二百一十六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2)帶有顆粒狀或片狀老銹,經除銹后仍留有麻點(mádiǎn)的鋼筋嚴禁按原規格使用,鋼筋的表面應保持清潔。(3)門框墻的預埋件無銹蝕并涂油,位置準確,固定牢靠。門框墻嚴禁有蜂窩、孔洞和露筋。第二百一十七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4)門框墻的混凝土應振搗密實。每道門框墻任何一處麻面面積不大于門框墻總面積的0.5%。(5)門框墻制作(zhìzuò)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5.3.1的規定。
第二百一十八頁,共四百一十六頁。表5.3.1門框墻制作(zhìzuò)的允許偏差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混凝土圓拱門門框墻混凝土平板門門框墻鋼結構門門框墻門孔寬≤5000門孔寬<50001鉸頁同軸度11112閉鎖位置偏移±2±3±3±23門框兩條對角線相差57554門框墻垂直度6855第二百一十九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4.門框墻施工要點(1)為保證門框墻結構尺寸準確,表面平整、光滑,要加強模板的自身厚度(hòudù)。采用木模板時,應選用6cm厚的板材,支撐體系也應加強加密。
第二百二十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門孔內的模板支撐帶應不少于三道,四角處用45°的短斜撐進行加固。當采用定型(dìngxíng)小鋼模時,應從鋼門框處開始向四周鋪設模板。同時應加密支撐帶以保證模板剛度,防止變形。
第二百二十一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2)支設門檻和門孔上部的外表面模板時,要保證其外表面在同一水平投影線上,以保證防護(fánghù)密閉門關閉時的嚴密性和良好的受力性能。第二百二十二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3)認真(rènzhēn)做好混凝土澆注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對于混凝土的原材料、試驗配合比、坍落度等要認真(rènzhēn)檢查。澆注時下料不宜過快、過猛,門孔兩邊的澆注而升高應保持一致,以防止門孔模板推移變位或變形。
第二百二十三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4)門框墻模板內鋼筋密集,預埋構件的錨固筋多,混凝土下料和振搗比較困難,應配合人工振搗,宜采用(cǎiyòng)分層澆注的方法。第二百二十四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5)嚴格控制地面標高。在施工現場常見到地面超高,門扇(ménshàn)開、關碰地面受阻的情況。正常門檻設計高度為150mm。如圖5.3.5所示。第二百二十五頁,共四百一十六頁。第二百二十六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6)為保證鋼門框的位置正確,在砼澆筑(jiāozhù)過程中,從上鉸頁孔中心吊一垂線,鉛錘對準下鉸頁孔的中心點。如有偏差隨時糾正(如圖5.3.6)。第二百二十七頁,共四百一十六頁。第二百二十八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7)防護密閉門框墻外表面,不得干掛大理石裝飾(zhuāngshì),防止戰時核爆后門扇被卡住。第二百二十九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5.門扇安裝基本要求(1)門扇上下鉸頁受力均勻(jūnyún),門扇與門框貼合嚴密。門扇關閉后密封條壓縮量均勻(jūnyún),嚴密不漏氣。密封條接頭粘接牢固、平整。密封條不得涂抹油漆。密封條接頭必須采用45°坡口搭接,接頭單扇門不超過2處,雙扇門不超過6處。第二百三十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2)門扇啟閉比較靈活,閉鎖活動比較靈敏,門扇能自由(zìyóu)開到終止位置,門扇外表面標有閉鎖開關方向。第二百三十一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3)門扇的零部件應齊全,無銹蝕,無損壞(sǔnhuài)。(4)門扇安裝允許偏差應符合表5.3.2和表5.3.3的規定。第二百三十二頁,共四百一十六頁。表5.3.2鋼筋混凝土門扇安裝允許偏差表5.3.3鋼結構門扇安裝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mm)項目允許偏差(mm)門扇寬度±5門扇寬度±3門扇高度±5門扇高度±3門扇厚度5門扇厚度3門扇內表面平整度3門扇內表面平整度2門扇垂直度5門扇垂直度5門扇兩條對角線相差5門扇兩條對角線相差5門扇與門框貼合L≤20002.5門扇與門框貼合L≤200022000<L≤300032000<L≤30002.53000<L≤500043000<L≤50003L>50005L>50004注:L—門孔長邊尺寸(mm)第二百三十三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三、通風口防護(fánghù)要求
重點介紹防爆波活門、防爆超壓排氣活門、擴散(kuòsàn)室、通風采光窗等防護要求和施工要點。
1.懸擺式防爆波活門特征參數懸擺式防爆波活門(如圖5.3.7)特征參數如表5.3.4所示。第二百三十四頁,共四百一十六頁。第二百三十五頁,共四百一十六頁。第二百三十六頁,共四百一十六頁。2.擴散室基本要求擴散室是一個體積較大的空間,當沖擊波高壓氣體由擴散室小孔進入擴散室時,由于氣體體積迅速膨脹,從而大大減小了氣體壓力,削弱(xuēruò)了沖擊波破壞的力量。第二百三十七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擴散室體積大小由計算確定,為了達到較好的消波效果,擴散室內部空間有一定的比例關系(guānxì),實驗證明,如果擴散室的凈長度太長,將逐步形成新的沖擊波,如果擴散室的凈長度太短,高壓氣流則不能充分擴散。第二百三十八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根據試驗,擴散室內各處壓力是不同的,在底墻上由于反射(fǎnshè),使壓力增大,而在距進風口2/3處,壓力最小。第二百三十九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由于擴散室的墻體是承受內壓的,為改善墻的結構受力,擴散室應盡量垂直于通道布置,這樣受沖擊波一面(yīmiàn)面積較小。第二百四十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1)擴散室應采用鋼筋混凝土整體(zhěngtǐ)澆筑,其室內平面宜采用正方形或鉅形;第二百四十一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2)擴散室室內橫截面凈面積(凈寬bs與凈高hs之積)不宜(bùyí)小于9倍懸擺活門的通風面積。當有困難時,橫截面凈面積不得小于7倍懸擺活門的通風面積;
第二百四十二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3)擴散(kuòsàn)室室內凈寬與凈高之比(bs/hs)不宜小于0.4,且不宜大于2.5;(4)擴散室室內凈長ls宜滿足下式要求:第二百四十三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式中ls,bs,hs——分別為擴散(kuòsàn)室的室內凈長,凈寬,凈高第二百四十四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5)當通風管由擴散室側墻穿入時(rùshí),通風管的中心線應位于距后墻面的1/3擴散室凈長處(圖5.3.8a);
第二百四十五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6)當通風管由擴散室后墻穿入時,通風管端部應設置向下的彎頭,并使通風管端部的中心線位于距后墻的1/3擴散室凈長處(圖5.3.8b);(7)擴散室內應設地漏(dìlòu)或集水坑。
第二百四十六頁,共四百一十六頁。第二百四十七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3.進風口防堵塞措施戰時有洗消要求的防空地下室,其戰時排風(páifēnɡ)口應設在主要出入口,進風口宜在室外單獨設置。對于用作二等人員掩蔽部的乙類防空地下室和核5級、核6級、核6B級的甲類防空地下室,
第二百四十八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當其室外確無單獨設置進風口條件時,其進風口可結合室內出入口設置,但在防爆波活門(huómén)外側的上方樓板結構宜按防倒塌設計,或在防爆波活門(huómén)的外側采取防堵塞措施(圖5.3.9)。第二百四十九頁,共四百一十六頁。第二百五十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4.通風采光(cǎiguāng)窗的洞口構造要求當戰時采用擋窗板加覆土防護方式時,通風采光窗的洞口構造應符合下列要求:第二百五十一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1)對砌體外墻,在洞口兩側應設置鋼筋混凝土柱,柱上端主筋應伸入頂板,并應滿足鋼筋錨固長度要求。當采用條形(tiáoxínɡ)基礎時,柱下端應嵌入室內地面以下500mm(圖5.3.10a);
第二百五十二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當采用鋼筋混凝土整體基礎時,主筋應伸入底板,并應滿足鋼筋錨固長度(chángdù)要求;柱斷面尺寸不應小于240mm+墻厚;第二百五十三頁,共四百一十六頁。
(2)對砌體(qìtǐ)外墻,在洞口兩側每300m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學校教職工合同范本
- 2024年節能型泵及環保用泵項目資金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公寓租賃合同
- 2025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土地征收補償協議
- 2024年電子涂料項目資金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年表面處理機械項目投資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短期用工合同范本 管理資料
- 2025企業間借款合同法律關系
- 2025煤炭采購合同范本
- 2025成都房屋租賃合同范本AA
- SL631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第1部分:土石方工程
- 2023年綏濱縣社區工作者招聘考試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雙心治療課件
- 廣東省肇慶市各縣區鄉鎮行政村村莊村名明細及行政區劃代碼
- 緩和醫療精品課件
- 202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開招聘應屆畢業生9人模擬卷含答案
- 兒童功能性獨立評定量表(WeeFIM)
- 工程(產品)交付后顧客滿意度調查表
- 體育市場營銷(第三版)整套課件完整版電子教案課件匯總(最新)
- 新形勢下的處方審核工作-處方審核培訓
- T∕CHAS 10-4-9-2019 中國醫院質量安全管理 第4-9部分:醫療管理危急值管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