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2:肱骨髁上骨折-成愛玲_第1頁
骨2:肱骨髁上骨折-成愛玲_第2頁
骨2:肱骨髁上骨折-成愛玲_第3頁
骨2:肱骨髁上骨折-成愛玲_第4頁
骨2:肱骨髁上骨折-成愛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肱骨髁上骨折病人個案護理LOGO指導老師管曉鸝主講人成愛玲LOGO內容簡介病史匯報Historyreport相關知識knowledgelinks護理診斷與措施健康教育healtheducation

病史匯報Historyreport

一、一般資料姓名:李雪玲床號:18床性別:女年齡:6歲入院時間:2014年9月3日入院診斷:右肱骨髁上骨折出院時間:2014年9月17日二、主訴外傷致右肘關節疼痛,活動受限2天。病史匯報Historyreport三、現病史:患者家屬訴患者于入院前兩天玩耍時不慎從床上(高約0.7米)墜落,傷后患兒哭鬧,右肘關節腫脹,拒絕活動,于當地醫院拍X片顯示:右肱骨髁上骨折,遂來我院就診,門診以“右肱骨髁上骨折”收入院,患者自入院以來,神清,精神可,二便如常,體重按規律增長。病史匯報Historyreport四、專科情況脊柱生理曲度正常,各脊柱無壓痛及叩擊痛,無椎旁疼痛;右肘關節腫脹,壓痛(+)、活動受限,可觸及骨擦感,末梢感覺、血運正常。常規止凝血:PT%↓78.6(80.0-120.0)FIB↑4.44g/L(2.00-4.00)TT↑18.8S(16.0-18.0)血常規:WBC↑15.75×10^9;MCV↓72fl(80.0-100.0);MCH

↓20.9pg(26.0-34.0);MCHC

↓290影像學X線:右肱骨髁上骨折病史匯報Historyreport相關檢查相關知識治療要點發病機制定義臨床表現相關知識knowledgelinks定義肱骨髁上骨折系指肱骨遠端內外髁上方的骨折。以小兒最多見,約占小兒四肢骨折的3%~7%肘部骨折的30%~40%,其中伸直型占90%左右。多發年齡為5~12歲。

發病機制伸展型

跌倒時,肘關節呈半屈狀手掌著地,骨折的近側端向前移位,遠側端向后移位。伸展尺偏型外力自肱骨髁部的前外側,使肱骨髁上骨折的遠側端向尺側和后側移位。伸展橈偏型

外力自肱骨髁部的前內側,使遠側骨折端向橈側和后側移位;屈曲型

多系肘關節屈曲位,肘后著地。骨折遠段向前移位,近段骨端向后移位。臨床表現一、局部腫脹,疼痛,功能喪失,壓痛點明顯。二、骨折摩擦音和摩擦感。三、肘部畸形:伸直型者,肘后突;屈曲型者,肘后平坦,肘前飽滿。側方移位者,肘尖偏向一側。治療要點一、手法復位外固定:適用于受傷時間短,局部腫脹輕,沒有血液循環障礙者。復位后用石膏固定4-5周。二、牽引治療:骨折超過24-48小時,局部腫脹,已有水泡形成。三、切開復位內固定:手法復位失敗者或合并血管神經損傷者。四:康復治療。個案護理-術前護理術前評估患者李雪玲,6歲,于2014年9月3日以“右肱骨髁上骨折”收入院,患者自入院以來,右肘關節腫脹,壓痛(+)、患兒哭鬧,拒絕活動,可觸及骨擦感,末梢感覺、血運正常。神清,精神可,二便如常。個案護理-術前護理

診斷1:恐懼與環境陌生,怕痛有關。目標:患兒的恐懼感減輕。措施:(1)護理人員必須熱情,親切、關心體貼患兒,如講故事等方法,使患兒感到猶如母親在身旁一樣,消除緊張恐懼心理。(2)在治療檢查時,安慰鼓勵患者,取得配合。評價:患兒的恐懼感減輕。個案護理-術前護理診斷2、舒適的改變與創傷后疼痛有關目標:病人疼痛感減弱或消失,感覺舒適。措施:(1)加強心理護理,分散患者注意力。(2)維持良好的體位,移動患者或進行操作時,動作輕柔準確,防止粗暴劇烈。(3)生理方法:熱、冷敷,按摩,必要時遵醫囑運用止痛藥。(4)觀察記錄疼痛部位性質,程度,減輕疼痛或刺激。評價:病人疼痛減輕。個案護理-術前護理診斷3、腫脹與軟組織受損有關。目標:患者腫脹程度減輕。措施:(1)固定后抬高患肢,高于心臟,促進靜脈回流。(2)注意觀察傷肢遠端血液循環、感覺、運動情(3)遵醫囑給予脫水消腫藥物:甘油果糖氯化鈉注射液125mlivgttQd(4)有張力性水泡時,無菌注射器抽取,防感染。評價:至9月12日患者患肢腫脹消失。個案護理-術前護理診斷4知識缺乏缺乏藥物治療相關知識等。目標:患兒家屬能夠知道藥物相關知識,并配合治療措施:脫水消腫:甘油果糖125mlivgttQd促進骨組織愈合:骨瓜提取物100mg+氯化鈉150ml保護胃腸道粘膜:蘭索拉唑50mg+氯化鈉100ml。活血化瘀:丹參多酚150mg+氯化鈉100ml。免疫調節劑:核糖核酸II+氯化鈉100ml。評價:患兒家屬能夠說出藥物相關知識并配合治療。

個案護理-術后護理術后評估患者于9月9日在全麻下,在下行肱骨骨折切開復位鋼針內固定術,術中順利,安返病房。給予特級護理,心電監護,動態血壓、血氧飽和度監測,吸氧24小時。抗炎補液對癥治療。右上肢傷口敷料整潔。肢端血循環良好,感覺功能運動正常。生命體征:T36.7度P120次∕分R24次∕分BP-個案護理-術后護理診斷1、舒適改變與術后切口疼痛有關。診斷2、有感染的危險與開放手術有關。目標

:傷口無感染,體溫正常。措施:(1)嚴密監測體溫。一旦出現體溫過高,要警惕傷口感染的情況,并通知醫生。(2)觀察傷口敷料滲血滲液情況,保持敷料清潔干燥,每日進行傷口清潔消毒。評價:患兒傷口無感染。個案護理-術后護理診斷3、有前臂肌肉缺血性壞死的可能與高度腫脹、局部內壓增高、阻斷血液運行、前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