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治療痞滿證實驗研究進展_第1頁
中藥治療痞滿證實驗研究進展_第2頁
中藥治療痞滿證實驗研究進展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藥治療痞滿證實驗研究進展

蠕蟲是中醫常見的脾胃疾病綜合征。其特點是心下胃腸洞堵塞、胸悶不適、外包不急、軟、無疼痛。《傷寒雜病論》曰:“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予之,宜半夏瀉心湯。”痞滿一證在現代醫學中可見于功能性消化不良(FD)、慢性淺表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CAG)、功能性胃排空延遲、胃下垂、脂肪肝、慢性膽囊炎、慢性腸炎、腫瘤化療后引起的消化道反應,及糖尿病胃輕癱(DGP)等疾病。近年來在中醫中藥領域對痞滿證的治療顯示了一定的優勢,不少學者將中醫藥多種治法及方藥運用于痞滿證動物模型的實驗研究,亦取得了顯著的成果,現將近五年來有關中醫藥治療痞滿證及實驗研究進展情況綜述如下。1“虛實兼截”說不同研究者對此證的病因病機看法各異:黃氏等認為此證為情志所傷,肝失疏泄,肝郁乘脾所致。陳氏等則認為痞證的主要原因是脾胃虛弱,脾運失司。曾氏等主張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純虛者甚少,而以虛實挾雜者為多,除脾胃虛弱外,陰虛挾濕兼氣滯為其另一主要病機。吳氏認為虛實兼挾、寒熱錯雜、濕熱蘊結、寒濕阻滯皆可導致脾胃功能失調而出現此證。李氏則從濁毒論治痞滿一證,他認為此證多因飲食內傷、情志不舒,導致肝胃不和、胃氣失司、通降失職、清陽不升、濁邪內停,日久則脾失健運,水濕不化,濕濁中阻,郁而不解,蘊積成熱,熱壅血瘀而成毒,濁毒進一步影響脾胃氣機升降。2調肝理脾、涉及胃李氏等認為痞滿一證可以分為四種證型:脾虛不運、痞塞不開型當以健脾以消痞,方用四君子湯加減,藥用白術、茯苓、黨參、山藥、黃精等;肝氣不疏、脾胃不和型當疏泄以消痞,方用逍遙散加減;飲食積滯、壅塞胃腸型當通降以消痞,方用枳實導滯丸、曲麥枳術丸等;腸道失司、腑氣不通型當通腑以消痞,方用承氣類或涼膈散,藥用大黃、硝、枳、樸類。魏氏等則將痞滿一證從濕邪論治,分為四型:寒濕型當溫化寒濕,行氣除滿,方以胃苓湯加減;濕熱型當清熱燥濕,行氣除滿,方以大黃黃連瀉心湯加減;濕阻氣滯型當燥濕除滿,調肝理氣,方以五磨飲和二陳湯加減;脾虛夾濕型當健脾除濕,理氣消痞,方以香砂六君子湯加減,并可以配合使用增強胃動力的西藥。周氏則對此證分型較多,認為寒熱虛實,臟腑功能失調皆可導致痞滿。脾胃虛弱證用健脾益氣法,予四君子湯;脾胃虛寒證用溫補脾胃法,予理中湯、黃芪建中湯;胃陰不足者用滋養胃陰法,方以葉氏益胃湯、一貫煎或沙參麥冬湯合芍藥甘草湯;肝氣犯胃、胃失和降者當疏肝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逍遙散加減;食積、酒積、腐積者當消食開胃,用保和丸、加味枳術湯、枳實導滯丸;寒熱互結中焦、脾胃升降失常以辛開苦降法,用半夏瀉心湯;濕熱中阻證用清化濕熱法,投以三仁湯、平胃散或藿香正氣散等;腎虛胃弱證者用補腎益胃法,以左歸、右歸丸配益胃之品。郭氏則從胃腑辨治痞滿證,胃氣壅滯型當健脾理氣以和胃,藥用紫蘇梗、香附、陳皮、茯苓、香椽皮、佛手花、枳殼、甘草等;胃陰不足型當甘寒益胃、養陰清火,方用益胃湯加減;胃氣虛型當甘溫健胃、益氣健脾,方用香砂四君子加當歸。張氏擅用經方治療痞滿,脾胃虛弱以溫中健脾和胃,用黃芪建中湯;寒熱錯雜以辛開苦降,用半夏瀉心湯;肝氣犯胃以疏肝理脾,用四逆散;兼噯氣者用旋覆代赭湯;兼吐酸者投以煅瓦楞子、海螵硝;濕熱重者予蒲公英、炒梔子、蒼術;胃陰不足施以沙參、麥冬;氣郁化火可用左金丸;脾陽不振酌加干姜、桂枝、高良姜。吳氏認為須從三脘辨證治療痞滿,在上宜宣,宣肺開胃以助受納,方用上焦宣痹湯,梔子豉湯等;在中宜開,辛開苦降以助腐食,方用半夏瀉心湯隨氣血寒熱食濕化裁;在下宜通,順其下行之性,方用黃連溫膽湯、承氣類治之。3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很多醫家用單方治療痞滿一證獲得良好效果,除湯劑外,還多采用丸劑、膏劑、片劑、散劑等治療。肖氏宗仲景之法,認為外感六淫、飲食不慎或情志不舒,皆可致胃壅脾滯,胃壅邪從熱化,脾滯則濕自內生,濕熱蘊結脾胃,氣機壅滯,升降失職,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半夏瀉心湯寒熱互用以和其陰陽,苦辛并進以調其升降,補瀉兼施以顧其虛實,使寒熱得解,升降復常,則諸證自愈。謝氏認為痞滿一證總病機為氣機不利、脾胃升降失常,用經方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治療胃痞60例,并與嗎丁啉對照組進行對比觀察。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對照組總有效率為90.3%,兩組治療均有效,兩組之間療效無顯著性差異。可見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對胃痞有較好療效。鄧氏認為痞滿本虛標實。其虛包括脾胃氣虛、陽虛和胃陰虛;其實包括氣滯、濕熱、寒濕、血瘀、痰濁。用健脾平萎湯方治療,其中黨參、白術、茯苓、甘草溫陽益氣,佛手、枳殼、菖蒲、麥芽調氣促運,半夏、黃連、黃芩、干姜和胃降逆、消痞除滿,丹參、莪術、三七粉活血化瘀,全方有溫陽益氣,調氣促運,和胃降逆,消痞除滿,活血化瘀之效。劉氏等認為,痞滿證多由于脾胃功能失調,胃失和降,氣機不暢,以致胃腸積滯而發為本病。故治療關鍵在于調理脾胃,疏通氣機。施以胃腸舒片(大黃,枳殼,甘草)療效顯著,并證明胃腸舒片能明顯的促進胃腸蠕動。厲氏等認為此證由肝胃不和、氣滯食積、胃絡瘀阻而成。患者胃本不舒,有時不能堅持服用大量湯劑,投以療效快、藥量少、服用方便的中成藥為臨床所需,故以原載于清代方書《增補萬病回春》的沉香化氣膠囊治之,方中以行氣止痛、降逆和胃的沉香為主藥,輔以香附疏肝理氣止痛、調和肝胃,佐以木香、陳皮、藿香、砂仁行氣寬中、和胃化濕消脹,莪術、神曲、麥芽消積化滯、理脾開胃、化瘀通絡,使以甘草緩急止痛、調和諸藥。全方共奏疏肝和胃、行氣化積醒脾之功。對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很好療效。鄺氏等認為胃痞復發其根本原因在于脾胃虧虛,在臨床上常常表現出肝郁脾虛兼夾胃熱證。在治療上應以健脾疏肝清胃為原則,用消脹沖劑(黨參、黃芩、白花舌蛇草、白芍、砂仁、法半夏、甘松、甘草等藥物)治療36例胃痞患者,并與嗎丁啉組進行對照,觀察6個月發現治療組與對照組的臨床療效和胃排空方面無明顯差別,而治療組的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4治療組2例針灸在治療痞滿證方面療效亦佳。繆氏等選擇門診FD病人7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37例和對照組33例。治療組用VitB1、VitB12兩種注射液混合注入肝俞、胃俞、足三里等穴進行治療;對照組服用嗎丁啉。經4周治療后統計療效,結果: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χ2=26.35,P<0.005)。施氏選擇功能性消化不良(痞滿型)35例作為治療組,25例作為對照組,治療組采用著名老中醫周楣生發明的“萬應點灸筆”點燃對準穴位雀灸,每穴點5~6次,以皮膚潮紅為度,主穴選中脘、上脘、建里、內關、公孫、脾俞、胃俞;對照組服嗎叮林,兩個月后觀察發現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5中醫組次用藥,術后隨訪藥諸多疾病會出現痞滿兼證,中醫藥在治療這些兼證上也頗有特色。付氏等將糖尿病性胃輕癱病人隨機分為治療組32例,對照組30例。治療組:太子參、黃芪、生山藥各20g,烏梅30g,丹參、天花粉各15g,枳實、制半夏、陳皮、木香各10g,雞內金、焦三仙各12g,柴胡、升麻各6g。可隨證加減,每日1劑,水煎分2次,口服。對照組:用嗎丁啉20mg,VitB120mg,每日3次,口服。兩組均以15天為1個療程,觀察療效,發現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趙氏在治療糖尿病性胃輕癱別有特色,他認為要重視體質,便于治病求本;調理脾胃,重視氣機升降;虛氣留滯,治療勿忘補虛,故在治療時首先注意補胃陰,健脾氣,同時要疏肝理氣,和胃降逆,宣降氣機,使氣機通暢。李氏運用半夏瀉心湯治療腫瘤化療引起消化道反應128例(本組病例均在化療后1~3天出現惡心嘔吐、厭食、脘腹痞滿等癥狀),治療后總有效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