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原理的小試驗(九篇)_第1頁
科學原理的小試驗(九篇)_第2頁
科學原理的小試驗(九篇)_第3頁
科學原理的小試驗(九篇)_第4頁
科學原理的小試驗(九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科學原理的小試驗(九篇)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往往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往往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大量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原理的小試驗篇一

今天,陳老師帶著神秘的笑容走進了教室,手里拿著蠟燭、紙蛇和打火機。

陳老師說:“現在我給你們變個魔術,怎么樣?〞

“好——〞全班拖聲拖氣地說。

“怎么沒掌聲呢?〞

“嘩、嘩——〞

只見陳老師把紙蛇掛在一個大大的三角板上,叫陳榮宇上來,要一動不動地立起三角板。做完這一切后,陳老師就開始了。她先用打火機點燃了蠟燭,再放在紙蛇尾巴邊(蠟燭底下粘著紙盒,哦,我知道了,那是老師怕蠟油滴在講臺桌上);過了一會兒,紙蛇就轉動起來,同學們歡呼起來。紙蛇一直轉到老師將它拿起來才停下。

陳老師問:“這是為什么?〞

“不知道。〞我們說。

“知—道—了!〞我們異口同聲地說。

“真不錯!〞陳老師心滿意足地說。

“叮當—叮當!〞下課了,我們只能下次再上科學課了。

今天的科學課太好玩了,最好再來一節,真是太好玩兒了!

哈哈哈——

科學原理的小試驗篇二

一、試驗目的1、?熟悉填料吸收塔結構和流程

2、?觀測填料塔流體力學狀況,測定壓降與氣速的關系曲線

3、?把握氣相總體積系數kya和氣相總傳質單元高度hog的測定方法。

二、試驗原理

1、?填料塔流體力學特性

當無液體噴淋時,干填料層壓降dp對氣速u的關系在雙對數坐標中可得斜率為1.8~2的直線,(圖中aaˊ線)。當有液體噴淋時,在低氣速下,(c點以前)對填料表面覆蓋的液膜厚度無明顯影響,填料層內的持液量與空塔氣速無關,僅隨噴淋量的增加而增大,壓降正比于氣速的1.8~2次冪,由于持液使填料層的空隙率減少,因此,壓降高于一致氣速下的干填料層壓降,是圖中bc段為恒持液區。隨氣速的增加液膜增厚,出現填料層持液量增加的“攔液狀態〞(或稱載液現象),此時的狀態點,圖中的c點稱載點或攔液點。氣速大于載點氣速后,填料層內的持液量隨氣速的增大而增加,壓降與氣速關系線的斜率增大,圖中cd段為載液區段。當氣速繼續增大,到達圖中d點,該點成為泛點,泛點對應的氣速稱為液泛氣速或泛點氣速。此時上升氣流對液體產生的曳力使液體向下滾動嚴重受阻,積聚的液體充滿填料層空隙,使填料層壓降急劇上升,壓降與氣速關系線變陡,圖中d點以上的線段為液泛區段。填料塔實際操作的氣速控制在接近液泛但又不發生液泛時的氣速,此時傳質效率最高。一般操作氣速取液泛氣速的60%~80%。

2、?氣相總體積吸收系數kya的測定

(1)??氣相總體積吸收系數

??(2—63)

式中:v——惰性氣體流量,kmol/s;

z——填料層的高度,m;

w——塔的橫截面積,m2;

y1、y2——分別為進塔及出塔氣體中溶質組分的摩爾比,kmol(溶質)/kmol(惰性組分);——塔頂與塔底兩截面上吸收推動力與的對數平均值,稱為對數平均推動力。

??(2—64)

(1)??空氣流量

標準狀態的空氣流量為v。用下式計算:

?(2—65)

式中:v1——標定狀態下的空氣流量,(m3/h);

t0、p0——標準狀態下空氣的溫度和壓強,kpa;

t1、p1——標定狀態下空氣的溫度和壓強,kpa;

t2、p2——使用態下空氣的溫度和壓強,kpa;

(2)??氨氣流量

標準狀態下氨氣流量用下式計算:

(2—66)

式中:——氨氣流量計示值,(m3/h);

——標準狀態下空氣的密度,kg/m3;

——標準狀態下氨氣的密度,kg/m3。

若氨氣中含純氨為98%,則純氨在標準狀態下的流量v0〞用下式計算:

????(2—67)

(3)??混合氣體通過塔截面的摩爾流速:

(2—68)

式中:d——填料塔內徑,m。

(4)??進塔氣體濃度

??(2—69)

式中:n1——氨氣的摩爾分率。

n2——空氣的摩爾分率。

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式:

∴??(2—70)

(5)??平衡關系式

假使水溶液10%的稀溶液,平衡關系聽從亨利定律,則:

y*=mx???(2—71)

式中:m——相平衡常數,??(2—72)

h——亨利系數,pa;

p——系統總壓強,pa.?(2—73)

式中:p*——平衡時的氨氣分壓,(mmhg或pa),其數值可從附錄5.1氨氣的平衡分壓表查得。

(6)??出塔氣體(尾氣)濃度

???(2—74)

式中:t1、p1——空氣流經濕式氣體流量計的壓強和溫度;

t0、p0——標準狀態下空氣的溫度和壓強;

v1——濕式氣體流量計所測得的空氣體積,ml;

vs——硫酸體積,l;

cs——硫酸濃度,mol/l;

rs——反應式中硫酸配平系數,本試驗rs=1;

r2——反應式中氨配平系數,本試驗r2=2。

(7)??出塔液相濃度

根據物料平衡方程:

(2—75)

因進塔液相為清水,即x2=0,則

?(2—76)

(8)??計算

由對數平均推動力公式計算,其中∵x2=0∴y*=0

?(2—77)

式中:hog——氣相總傳質單元高度,m;

nog——氣相總傳質單元數,無因次。

z已知,nog求出后,則hog可求得。

三、試驗裝置及流程

圖2-74吸收裝置流程圖

22—溫度計;23—氨瓶;24—氨瓶閥;25—氨自動減壓閥;

四、試驗步驟及本卷須知

1、?試驗步驟

(1)??填料塔流體力學測定操作

1)?先全開葉氏風機的旁通閥,然后再啟動葉氏風機,風機運轉后再逐漸關小旁通閥調理空氣流量。做無液體噴淋時,干填料層壓降dp對應氣速u的關系。

2)?全開旁通閥,再開啟供水系統在一定液體噴淋量下,緩慢調理加大氣速到接近液泛,使填料潮濕,然后再回復到預定氣速進行正式測定。

3)?正式測定時固定某一噴淋量,測量某一氣速下填料的壓降,按試驗記錄表格記錄數據。

4)?試驗完畢停機時,必需全開空氣旁通閥,待轉子降下后再停機。

(2)??氣相總體積吸收系數測定的操作

1)?試驗前確定好操作條件(如氨氣流量、空氣流量、噴淋量)準備好尾氣分析器。

2)?按前述方法先開動水系統和空氣系統,再開動氨氣系統,試驗完畢隨即關閉氨氣系統,盡可能儉約氨氣。

2、?本卷須知

(1)填料塔流體力學測定操作,不要開動氨氣系統,僅用水與空氣便可進行操作。

(2)正確使用供水系統濾水器,首先開啟出水端閥門,再漸漸開啟進水閥,假使出水端閥門關閉狀況下開啟進水閥,則濾水器可能超壓。

(3)正確使用氨氣系統的開動方法,事先要弄清氨氣減壓閥的構造。開動時首先將自動減壓閥的彈簧放松,使自動減壓閥處于關閉狀態,然后開啟氨瓶頂閥,此時自動減壓閥的高壓壓力表應有示值,關好氨氣轉子流量計前的調理閥,再緩緩壓緊減壓閥的彈簧,使閥門開啟,低壓氨氣壓力表的示值達到5ⅹ104pa或8ⅹ104pa時即可中止。然后用轉子流量計前的調理閥調理氨氣流量,便可正常使用。關閉氨氣系統的步驟和開動步驟相反。

(4)尾氣濃度的測定,詳見附錄5.4。

五、試驗報告要求

1、?在雙對數坐標紙上繪出干填料層壓降dp與空塔氣速u的關系曲線及一定液體噴淋密度下的壓降dp與空塔氣速u的關系曲線。

操作條件下液體的噴淋密度[m3/m2.h]

???(2—78)

2、?測定含氨空氣~水系統在一定的操作條件下的氣相總體積吸收系數kya和傳質單元高度hog。

六、思考題

1、?闡述干填料壓降線和濕填料壓降線的特征。

3、?為什么引入體積吸收系數kya?它的物理意義是什么?

混合氣體經過填料塔吸收后,塔頂尾氣濃度是怎樣測定?

科學原理的小試驗篇三

三年級,我不會再由于自己被叫起來之后回復不出老師的問題而哭鼻子……

四年級,我不會再由于老師沒選自己當班長而去和老師賭氣……

假使,我能再做一次小學生,我一定會變得很好很好……

科學原理的小試驗篇四

一提到科學小試驗,我就興奮不已,由于通過做科學小試驗不僅讓人覺得好玩,而且還可以使自己學到不少的知識。

在課外書中,我學到了有關熱氣球和孔明燈以后,覺得這個試驗實在好玩,于是,就想自己也親動我放下書后就去找來了,做孔明燈需要:一塊手帕大小的塑料板,和拷貝紙、裁紙刀、剪刀、尖嘴鉗、棉線、502膠、電線、棉花、竹條,然后借來了一盞酒精燈,我就動手制作孔明燈了。用裁紙刀將竹條削到厚薄3毫米以內,然后,把竹條彎成一個圈,用棉線或502膠固定。竹子有彈性,有時候竹圈可能會不圓,那就可以用小火烤一烤,使竹圈固定成圓形。用尖嘴鉗把廢電線外面的絕緣層去掉就可以得到細銅絲。不過,銅絲不能太細,否則就很簡單燒斷,可以用3根銅絲擰在一起避免這個問題。用薄紙剪成如下圖規格的紙片。將第一張紙片的一邊與其次張的一邊粘在一起,再將第三張,第四張……依次同樣粘上去,直到拼成一個兩端漏空,直徑約60厘米的球狀物。再剪一張圓形薄紙片,把上面圓空口糊住。待干后,把氣球吹脹,找一條薄而窄的竹條,彎成與下面洞口一樣大小的竹圈,在竹圈內交織兩根相互垂直的細鐵絲,并系牢在在竹圈上,再把竹圈粘牢在下面洞的紙邊上,糊成的氣球不能漏氣。然后把銅絲綁在竹圈兩端,再把做好的燈罩粘在竹圈上。在銅絲上綁上棉花,浸上酒精,點燃后就可以放飛了。塑料袋飄飄悠悠地奇跡般地徐徐上升,一直升到了屋頂。我高興得又蹦又跳。

我站到桌子上面將那盞孔明燈拿了下來。然后,我來到屋子外面,將手松開,那盞孔明燈就向天空中升了上去。它越升越高,高得簡直看不到了。啊,簡直太過癮了!

升空時受到場地與天候之影響較大。風大時易將燈體吹斜而使燈體燒毀,下雨時易將燈體淋濕而無法放飛,因此最好走在無風的時候放飛孔明燈。第一步先將燈體撐開,并于四周與底部系上控制。其次步填裝燃料。第三部點火后,將進氣口盡量壓低,以減少熱氣流失,但不要過低,以免氧氣不足而熄火。同時四周的控制線必需拉直。第四步加熱直至燈體內之熱氣溫度足夠后,才可以把四周控制線漸漸松開,以維持燈體穩定上升,而底部的控制線必需控制燈體上升的速度與高度。

孔明燈“會飛〞原因是,燃料燃燒使周邊空氣溫度升高,密度減小上升,從而排出孔明燈中原有空氣,使自身重力變小,空氣對它的浮力把它托了起來。

孔明燈又叫天燈,相傳是由三國時的諸葛孔明所發明。當年,諸葛孔明被司馬懿圍困于平陽,無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準風向,制成會飄浮的紙燈籠,系上求救的訊息,其后果真脫險,于是后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另一種說法則是這種燈籠的外形很像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現代人放孔明燈多作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親自寫下祈福的心愿,象徵豐收成功,幸福年年。

欲點燈升空時,在底部的支架中間綁上一塊沾有煤油或花生油的粗布或金紙,放飛前將油點燃,燈內的火燃燒一陣后產生熱空氣,孔明燈便膨脹,放手后整個燈會冉冉飛升空,假使天氣不錯,底部的煤油燒完后孔明燈會自動下降。

科學原理的小試驗篇五

今天我將會變成一位巧妙的魔術師,你們猜這是為什么呢?我先賣個關子吧。

今天我最愛好的科學試驗又更新了,這一期做的是不倒的易拉罐。我摸著我的大腦袋想,易拉罐能成為不倒翁嗎?我興致勃勃地看完了水晶老師發布的視頻,就迅速找來了材料:一個空的易拉罐和一些清水。

根據我設計的試驗方案:第一步,我把空的易拉罐斜著放在桌子上,它立馬咚一聲倒了,我費了九牛二五之力,都是這樣的結果。其次步,我在空易拉罐里倒了三分之一的清水,哈哈,我來試著斜著放,我的心是噗通噗通地跳,生怕易拉罐會倒下來,水會撒滿一地。哈!易拉罐竟然斜著站立起來了。我用手輕輕地摸了它一下,它竟然像不倒翁一樣轉了起來。哈哈,成功了,我迅速叫來了媽媽,叫她給我拍視頻。我還手舞足蹈地去向奶奶表演了一下。嘿,別急,試驗還沒做完呢。媽媽說道。

馬上來嘍!下面進行第三步,我在空易拉罐里倒入了半罐水,斜著放,霎時,易拉罐咚的一聲倒翻了。咦,它怎么站不起來了呢?我又迅速試了兩次,易拉罐依舊倒翻了。第四步,我在易拉罐里面灌滿了水。我想傾斜著放,水頃刻間一股腦兒地流了出來,哎呀,倒翻了倒翻了。

最終,我又在易拉罐里面倒入了三分之一的水,然后又試著斜著放。嘿嘿,我就是一個魔術師啦!易拉罐成了一個好玩的不倒翁,一座比薩斜塔也浮現在我的眼前了。

這是什么原理呢?媽媽說,易拉罐傾斜時,底部與桌面是有兩個接觸點的,當罐內有三分之一的水時,水的重心就在這兩個支點中間,所以易拉罐能夠保持平衡。而當里面沒有水、有一半水或者滿罐的水時,易拉罐與桌面只有一個接觸點,所以無法站立。當罐內裝滿三分之一水時,罐子的重心下降與受力點在一條直線上,所以罐子就很簡單站立住了。

科學原理的小試驗篇六

科學十分奇妙,當你成功完成一個小小的科學試驗時,這種感覺會更猛烈。

昨天下午,學校的科學興趣小組要做一個名稱叫“醋會吹氣球〞的科學試驗。看這個題目,我很納悶,醋能吹氣球嗎?我帶著一肚子不解,依照老師的指導開始做試驗。

做這個試驗需要準備五十毫升白醋、一個氣球、一些面粉,還有一個空瓶子。首先,將白醋倒入空瓶子里,接著,把面粉裝進氣球中。然后,把氣球口繃在瓶口上,氣球中的面粉漸漸掉進醋里。咦!怎么沒反應。真納悶。十幾秒過去了,氣球還是空癟癟的,我覺得自己快要泄氣了。這次試驗是不是就要宣告失敗了啊。

科學老師看到我一臉焦慮,走過來拍著我的肩膀說:“細心觀測瓶子里有什么變化,耐心再等等。〞我點了點頭,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瓶子,我發現面粉在白醋中溶解的時候,醋里會冒出小氣泡,面粉完全融入醋里,小氣泡越來越多,越來越密,天啊,氣球竟然吹起來了!

科學可真奇妙。

科學原理的小試驗篇七

化工原理對化工專業的學生來說是一門極其重要的課,在將來的工作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所以我們十分重視,也學到了好多東西。同樣的,化工原理試驗是對課程的深化,對理論的進一步實踐,讓我們更深刻的領悟了公式的意義,也鍛煉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這學期總共做了三個試驗:流體阻力試驗、離心泵特性曲線測定以及傳熱試驗,基本涵蓋了我們這學期化工原理課程所學內容。

緒論課上,老師講解了試驗的本卷須知以及試驗數據處理方法、試驗報告的格式要求等,這些使我體會到想要做好化工原理試驗需要嚴謹的態度。隨后我們觀看了第一個演示試驗即流體滾動狀態的模型,直觀的了解了湍流、層流以及像孔板流量計的形成原因和工作原理。讓我們對流體試驗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但那時我們還對好多知識概念都很模糊。其次次做了流體阻力試驗,我們了解流體滾動阻力的測定方法,確定摩擦系數與雷諾準數的關系以及局部阻力。根據上機課時在電腦上的模擬與老師的講解我們分成小組摸索著開始了試驗。大家邊探討邊請教老師,終究完成了試驗,但是一些細節的問題還是沒有注意到,譬如試驗的范圍的選擇,點的分布以及組員之間協同的問題。隨著試驗一次次的進行到傳熱試驗的時候,大家也漸漸把握了試驗方法,怎樣高效的合作等等。

在課下寫試驗報告的過程中,我也學到了好多。由于完成報告需要用到好多軟件excel,origin,cad等,我們又翻出書來重新學習這些軟件的用法,更加熟練地把握了它們。而且報告中有疑問的地方小組之間還會一起探討,一起研究思考題,查閱資料等,鍛煉了同學們之間的溝通合作能力。最終數據處理部分還需要根據實際狀況對試驗測的數據進行修正與理論進行比較,這部分老師會進行詳細的講解,讓我們知道怎樣排除錯誤的數據,也把握了修正數據的方法。

總之,上了幾節試驗課我漸漸的發現,這些試驗器材都和化工儀器廠或者其他工廠里邊的大型器械十分相近,這為我們以后踏入社會熟悉儀器的使用有很直接的關系。化工原理試驗最重要的就是將理論付諸實踐,化工原理試驗就提供給我們一個平臺,一個能更深入了解化工原理知識、更鍛煉自己動手能力、在學習上更加豐富的平臺。我們可以通過試驗鍛煉動手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更能夠把理論上的知識在實踐中具體應用,加強了理論與實際的相結合。

感謝學校開始這一門課程,作為工科生,最為重要的就是動手和根據實際狀況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一定會好好總結經驗與教訓,將從化工原理試驗課上所獲得的種種繼續應用到以后的學習中去。

科學原理的小試驗篇八

伴隨著“咚咚咚〞的敲門聲,快遞員叔叔將期待已久的科學試驗套裝送到了我身邊,我迫不及待地拆開包裹,開啟了我的“科學之旅〞!

好奇里面有哪些小試驗,拆開后,就看到封面上寫著:三十二個不同的科學試驗。哇!每一個都是那么的好玩兒,于是,我便選擇了一個我最感興趣的—“油水煙花〞進行試驗。

試驗成功了,我開心地跳了起來,一旁的媽媽一邊為我鼓掌,一邊提醒我:“別只顧著開心,好玩兒的試驗背后,還有它的科學原理呢!〞經過我的摸索和媽媽的總結,我明白了背后的科學原理:由于水的密度比油的密度大,所以不管怎么晃動,油都在上面,而水在下面,油始終不能和水融合。

真是太好玩兒了!好期待新學年的科學課能帶領我們繼續發現更多的奧秘啊!

科學原理的小試驗篇九

這個學期我們學習了《化工原理》這門課,在學習了部分理論知識后,我們進入了試驗室,開始學習《化工原理試驗》并分組進行了試驗。和前幾個學期類似,大家先要進行試驗的預習,在老師講解后進行試驗。通過動手試驗,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化工原理課上老師講解的知識,加強了動手能力,對理論知識有了形象化的認識。

本學期我們共學習了九個試驗(其中試驗八為演示試驗),分別是試驗

一、流體滾動阻力的測定試驗,二、離心泵的特性曲線試驗,三、傳熱試驗,四、精餾試驗試驗,五、沸騰枯燥試驗試驗,六、恒壓過濾試驗,七、吸收試驗,八、氣體膜分開試驗試驗,九、反滲透試驗。通過對試驗的學習并親自操作,我把握了大量知識。

這幾個試驗中我印象最深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