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與生活-合理選擇飲食_第1頁
化學與生活-合理選擇飲食_第2頁
化學與生活-合理選擇飲食_第3頁
化學與生活-合理選擇飲食_第4頁
化學與生活-合理選擇飲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餐桌上,香噴噴的炸雞、誘人的可樂、滑膩的甜品能討得大多數人的歡心。是否發現,你的身體正在發生改變:常常莫名的腰酸背痛、精神緊張、皮膚暗啞,就算做了檢查,也常常一無所獲。問題到底出在哪里?酸酸堿堿話健康促進身心健康合理選擇飲食思考:食物中能夠被人體消化吸收和利用的各種成分叫營養素。人體需要的營養素有哪些?糖類、油脂、蛋白質、無機鹽、維生素和水。思考:如何保持膳食平衡主食有粗有細,副食有葷有素;既要有動物食品和豆制品也要有較多的蔬菜,還要經常吃些水果,這樣才能構成合理營養,合理膳食要素。合理分配三餐一、認識水在人體中的作用(1)水是人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約占2/3)(2)水是一種很好的溶劑。(3)水是人體內反應的介質和反應物。(4)水在人體能調節體溫。注:每天攝取水最適當的量約是2.5-4升1.分子式:H2O,電子式:2.物理性質:純凈的水是無色、無氣味、無味道的液體3.水在人體中的作用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水在人體中作為反應介質B、水能調節人體的體溫C、水在人體內是一種很好的溶劑D、水不能經過食物代謝產生D習題:“橘子不是酸酸的﹐為什么它是堿性食物?!”“什么食物是堿性的?聽說可以調整酸性的體質。”怎樣判斷食物的酸堿性?1.溶液的酸堿性化學上水溶液的酸堿性(常溫):pH小于7的溶液為酸性,等于7為中性,大于7為堿性pH試紙測:粗略測量酸度計測:精確測量二、食物的酸堿性試紙的使用方法1.檢驗溶液的性質:取一小塊試紙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測液的玻璃棒或膠頭滴管點于試紙的中部,觀察顏色的變化,判斷溶液的性質。2.注意:(1)試紙不可直接伸入溶液。(2)測定溶液的pH時,試紙不可事先用蒸餾水潤濕,因為潤濕試紙相當于稀釋被檢驗的溶液,這會導致測量不準確。正確的方法是用蘸有待測溶液的玻璃棒點滴在試紙的中部,待試紙變色后,再與標準比色卡比較來確定溶液的pH。(3)取出試紙后,應將盛放試紙的容器蓋嚴,以免被實驗室的一些氣體沾污。實驗室pH計食物體內代謝產物的性質酸性食物堿性食物食物的酸堿性是按食物在體內代謝最終產物的性質來分類,是指食物的成酸性或成堿性,與化學上的酸堿性不同。2、食物的分類酸性食物食物的組成成分在人體內代謝后生成酸性物質,使體液呈弱酸性。這類食物在生理上稱為酸性食物。習慣上稱為酸性食物。如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經過人體內消化、吸收后,最后氧化成酸,所以多屬于酸性食物。如某些元素在體內代謝的最終產物:

面包、大米、小麥及大多數肉制品等。常見酸性食物堿性食物

食物的組成成分在人體內代謝后生成堿性物質,使體液呈弱堿性。這類食物在生理上稱為堿性食物。習慣上稱為堿性食物。如某些蔬菜和水果多含鉀、鈉、鈣、鎂等鹽類,多屬于堿性食物。

檸檬、海帶、葡萄、番茄、橘子、菠菜、草莓、紅豆、蘿卜、蘋果、洋蔥、蘿卜干、大豆、紅蘿卜、梅干等。堿性食物食物的酸堿﹐并不是憑口感﹐而是食物經過消化吸收之后在體內吸收代謝后的結果。如果食物代謝后所產生的磷酸根﹑硫酸根﹑氯離子等離子比較多﹐就容易在體內形成酸﹐而產生酸性反應。如果產生的鈉離子﹑鉀離子﹑鎂離子﹑鈣離子較多﹐就容易在體內產生較多的堿﹐形成堿性反應。這和食物中的礦物質含量有關。一般來說﹐含有硫﹑磷等礦物質較多的食物﹐是酸性食物;含鉀﹑鈣﹑鎂等礦物質較多的食物﹐為堿性食物。酸性食物堿性食物堿性食物酸性食物:在人體內,其最終代謝產物是酸性物質的食物堿性食物:在人體內,其最終代謝產物是堿性物質的食物

首先,人體正常的生理過程對所涉及的體液都有較嚴格的酸堿性要求。如人體血液的pH范圍7.35—7.45,否則會出現“酸中毒”或者“堿中毒”。思考:選擇食物時,為什么要注意食物的酸堿性?習題:2、下列食物屬于堿性食物的是()A、面包B、海帶C、大米D、雞蛋B3、長期食用下列食物,可能引起人體酸中毒的是()A、魷魚干B、菠菜C、蘋果D、西瓜A4.有關檸檬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檸檬是具有酸味的食物B:檸檬是酸性食物C:檸檬是堿性食物D:檸檬在人體內徹底氧化后,剩下堿性的鉀鹽B

當你來到食品商店時,也許會被那里的色彩所吸引,如生日蛋糕上的彩裝,五顏六色的各種飲料和糖果,真是琳瑯滿目,如果再品嘗一下,味道酸甜可口。但是你們想沒有,這些顏色和味道是怎樣形成的?超連接三、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劑1、食品添加劑及分類(1)概念:為了改善食物的色、香、味、或補充食品在加工過程中失去的營養成分,以及防止食物變質等,我們經常會在食物中加入一些天然的或化學合成的物質,這些物質稱為食品添加劑。(2)分類(按作用的不同分類)著色劑——改善食品的外觀調味劑——添加食品的味道防腐劑——防止食品腐爛、變質營養強化劑——增強食品的營養價值著色劑調味劑防腐劑防腐劑一些常用的食品添加劑類別功能品種著色劑調節食品色澤,改善食品外觀胡蘿卜素(橙紅色);番茄紅素(紅色)檸檬黃(黃色)葉綠素(綠色)調味劑調強食品原有的味道或添加食品味道食鹽、食醋、味精、花椒、茴香、桂皮、檸檬油、水果香精、糖、糖精、木糖醇防腐劑阻抑細菌繁殖,防止食物腐敗,抗氧化,防止空氣中的氧氣使食物氧化變質。苯甲酸鈉硝酸鹽亞硝酸鹽二氧化硫營養強化劑補充食物中缺乏的營養物質或微量元素食鹽加碘、醬油加鐵、糧食制品中加賴氨酸、食品中加維生素或鈣、硒、鍺等著色劑“色素”在食品添加劑行業里被稱為“著色劑”,它是能使食品著色和改善食品色澤的物質。調味劑調味劑可以改善食品的感官性,增進食欲,而且有些調味劑還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味精(谷氨酸鈉)是最常見的鮮味劑。在烹調中不宜長時間加熱。味精不是營養品,僅作調味劑,不能當滋補品使用,食之過多對身體有害。酸味劑能增進食欲,還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有助于鈣、磷等營養的消化吸收。其中檸檬酸廣泛應用于各種汽水、飲料、果汁、水果罐頭、蔬菜罐頭等。防腐劑防腐劑能殺死微生物或抑制其增殖,使食品不致腐敗變質。食品防腐劑的用量一般控制在0.1%以內。氧化會使食品褪色、維生素破壞,降低食品質量和營養價值,甚至引起食物中毒。因而抗氧化劑也屬防腐劑。常見的還有苯甲酸鈉、硝酸鹽、亞硝酸鹽、二氧化硫等營養強化劑以增強和補充食品的營養為目的而使用的化學食品添加劑。食用氨基酸強化食品可避免人體內氨基酸的缺乏;食用無機鹽強化食品(如鈣或鋅強化餅干等)可補充人體內某些無機鹽。食用加鐵強化醬油、加碘鹽、糧食制品中加賴氨酸、食品中加維生素或鈣、硒、鍺等

隨著食品工業的發展,食品添加劑已成為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質。對于什么物質可以作為食品添加劑,以及食品添加劑的使用量,衛生部門都有嚴格的規定。在規定的范圍內使用食品添加劑,一般認為對人體是無害的,但是違反規定,將一些不能作為食品添加劑的物質當作食品添加劑,或者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都會損害人體健康。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回顧“蘇丹紅”事件

蘇丹紅屬偶氮系列染料。這是十九世紀末由德國化學家從煤焦油中提煉而出的黃溶劑染料,這也是人類發現的第一種含氮染料,但不是食品添加劑。由于蘇丹紅成本低廉,顏色鮮艷,不易褪色,被大量用作溶劑、彩色蠟、汽油、鞋油等工業、化學領域的增色添加劑。目前已確認了有機偶氮染料的毒性,其大多數有致癌性,包括蘇丹紅Ⅰ、蘇丹紅Ⅱ、蘇丹紅Ⅲ和蘇丹紅Ⅳ。合理選擇飲食1、認識水在人體中的作用2、合理選擇食物的酸堿性3、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劑酸性食物:在人體內,其最終代謝產物是酸性物質的食物堿性食物:在人體內,其最終代謝產物是堿性物質的食物①著色劑——改善食品的外觀

②調味劑——添加食品的味道③防腐劑——防止食品腐爛、變質④營養強化劑——增強食品的營養價值分類:定義:為了改善食物的色、香、味、或補充食品在加工過程中失去的營養成分,以及防止食物變質等,我們經常會在食物中加入一些天然的或化學合成的物質,這些物質稱為食品添加劑。二、微量元素(2)微量元素對人體的重要作用1、人體中的微量元素(1)人體中元素與地殼中元素的相關性生物體內必需元素

必需元素是指人體新陳代謝或生育成長,必不可少的元素。它們可分兩類:一類叫常量元素是指每天攝入0.04克以上,且占人體0.01%以上的元素,它們是氧、碳、氫、氮、鈣、磷、鉀、硫、鈉、氯和鎂等11種元素。其中氧、碳、氫和氮四種元素占人體總重的96%,其余7種占人體3.95%,常量元素總共占人體99.95%。另外一類叫微量元素也稱痕量元素,指每天攝入量在0.04克以下,在人體中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目前已確定的微量元素有鐵、銅、鋅、錳、鈷、鉬、硒、碘、鋰、鉻、氟、錫、硅、釩、砷、硼等16種。資料:2、碘(1)碘在人體的分布、含量及重要性(2)含碘豐富的食物:海帶、海魚等海產品(3)食鹽中如何加碘?在食鹽中加碘化鉀或碘酸鉀資料應用——食用碘鹽,預防IDD1、碘缺乏病的概念2、人體缺碘的危害3、人體對碘的日需求量4、食用碘鹽應注意的問題3、鐵(1)鐵在人體中的含量與存在(2)缺鐵的危害與防治資料應用——補鐵工程1、為消除鐵缺乏,應該如何補鐵?2、我國選擇醬油作為鐵強化食物的載體的原因是什么?(3)人體對鐵的需求量及鐵的來源加鐵醬油能補鐵新華社貴陽6月23日專電(記者楊立新)貴州省畢節市海子街鎮的一位胡姓村民一直很苦惱,因為其將近20歲的兒子整天精神不振、渾身乏力。貴州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專家們只是在他家經常食用的醬油里加入了鐵元素,現在他的兒子不僅癥狀全無,還能夠出去打工掙錢了。

有關專家說,他兒子是患了缺鐵性貧血癥。鐵是人體合成血紅蛋白的必需元素,缺鐵時,人體便無法充分將氧氣輸送到大腦或全身,影響了人體健康或兒童生長發育及智力開發,導致人的記憶能力、免疫能力下降和食欲減退、疲乏無力等現象發生。鐵缺乏和缺鐵性貧血是我國當前面臨的最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目前我國缺鐵性貧血發生率高達15%至20%,全國約有2億人患有缺鐵性貧血和鐵營養不良癥。缺鐵就需要補充元素。鐵的缺乏是漸進的過程,因此只有依靠日常膳食的不斷補充,才能保證人體所需鐵元素的充足供應。因此,國內外專家們一致認為,采取在日常食品中添加鐵的辦法是最好的選擇。

加鐵醬油是人們食用了幾年加碘鹽后出現的又一種營養強化型調味品,它是在普通醬油中添加檸檬酸鐵、氯化鐵、乳酸亞鐵等易被人體吸收的鐵鹽來進行營養強化,以達到增加醬油中鐵元素含量的目的。據介紹,鐵元素加入醬油后,其顏色會被普通醬油的顏色完全掩蓋,色差不大,易被消費者接受。加鐵醬油的風味也與普通醬油相似,用加鐵醬油來烹調菜肴,無論是煎、炒、烹、炸、煮、燜都不會對菜肴正常的色香味產生不良影響,長期食用加鐵醬油對人體有益。元素主要生理功能缺乏癥過量癥來源Fe造血,組成血紅蛋白和含鐵酶,傳遞電子和氧,維持器官功能貧血,免疫力低,無力,頭痛,口腔炎,易感冒,肝癌影響胰腺和性腺,心衰,糖尿病,肝硬化綠葉蔬菜肝、肉水果、蛋等。I組成甲狀腺和多種酶,調節能量,加速生長甲狀腺腫,心悸,動脈硬化甲狀腺腫海產品奶、水果肉、Zn激活200多種酶,參與核酸和能量代謝,促進性機能正常,抗菌,消炎侏儒,白內障,潰瘍,炎癥,肝硬化,不育白發胃腸炎,前列腺肥大,高血壓,冠心病,貧血肉、蛋、奶、谷物資料:

12和14世紀,有十字軍士兵遭受壞血病的折磨而造成數以百計人死亡的記載。1498年,俄國一支由160人組成的探險隊,乘船遠航到印度,絕大多數人患壞血病死亡。

世界探險航行家麥哲倫的航海記錄中也有遭壞血病洗劫的記載,在漫長的海上旅途中,船員們常常幾個月吃不到或根本就沒有鮮菜和動物食品,因此大多數船員就患壞血病而喪失工作能力,有些船員因已經氣息奄奄而被放到岸上等死,但他們卻奇跡般地痊愈了,原來他們吃了當地的一些野菜等綠色植物。1747年,蘇格蘭醫生詹姆斯·林德對患有壞血病的船員進行的各種飲食效果實驗中,發現了新鮮的桔子和檸檬對壞血病有快速的療效。美國科學家S·金和英國的艾伯特·森特-喬爾吉終于從圓白菜、柑橘類水果和腎上腺分離并結晶出了抗壞血酸,即維生素C。

維生素1、維生素有什么作用(1)維生素對人體的作用參與生物的生長發育和新陳代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