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01DB32Technicalregulationsforpreventionandcontroloftermiteinforest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IDB32/TXXXXX—XXXX III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3.1林木白蟻防治 13.2蟻巢 13.3泥道 13.4危害調查 13.5分飛孔 13.6候飛室 13.7通氣孔 13.8王臺 23.9砂粒屏障 23.10侵入道 23.11藥土屏障 23.12巢腔 23.13蟻路 23.14土棲性白蟻 23.15木棲性白蟻 23.16土木兩棲性白蟻 24總則 25危害調查 25.1調查時間 25.2調查方法 35.3調查內容 36白蟻危害程度劃分 36.1白蟻危害程度等級 36.2無白蟻危害 36.3輕度危害(I級) 36.4中度危害(Ⅱ級) 46.5重度危害(Ⅲ級) 46.6嚴重危害(Ⅳ級) 47預防措施 58防治方法 58.1物理防治 58.2化學防治 68.3生物防治 7DB32/TXXXXX—XXXX9防治效果檢查 710檔案管理 7附錄A(資料性附錄)林木白蟻危害程度劃分表 8附錄B(資料性附錄)林木白蟻防治施工記錄表 10附錄C(資料性附錄)林木白蟻防治效果情況對照表 11附錄D(資料性附錄)江蘇省危害林木的主要白蟻種類表 12DB32/TXXXXX—XXXX本文件按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進行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江蘇省林業局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江蘇省林業有害生物檢疫防治站、江蘇謝氏生態科技有限公司、鎮江市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檢疫站、蘇州市吳中區林業技術推廣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鐘育謙、熊大斌、仲磊、周愛東、謝勤、謝蔚剛、王嵐、謝鳴榮、顧曉峰、徐元元、董務闖、王東華、葉利芹、劉俊、成聰、謝華鳴。1DB32/TXXXXX—XXXX林木白蟻防治技術規程本文件規定了林木白蟻防治技術規程的術語和定義、總則、危害調查、危害程度劃分、預防措施、防治方法、防治效果檢查、檔案管理。本文件適用于林區、城市綠地、風景名勝區林木的白蟻防治,水利防護林、苗圃的白蟻防治可參照執行。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50768白蟻防治工程基本術語標準GB/T51253建設工程白蟻危害評定標準LY/T1915誘蟲燈林間使用技術規程3術語和定義GB/T50768、GB/T51253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林木白蟻防治preventionandcontroloftermiteinforest對危害林區、城市綠地、風景名勝區等區域林木的白蟻,采用相應的防治技術,從而預防和治理白蟻對林木造成危害的活動。3.2蟻巢nest由白蟻構建,用于集體生活,抵御外敵的巢體。3.3泥道mudtubes白蟻為避免光線照射、自身水分流失和預防天敵,修建于林木外表或地表等暴露之處呈線狀或連片狀的泥質通道。3.4危害調查damageinvestigation在林木分布區域對白蟻活動跡象、分布、種類及危害狀況進行調查。3.5分飛孔flightholes在白蟻分群季節里,白蟻臨時修筑供有翅繁殖蟻分飛的專用孔洞。3.6候飛室waitingchamber在蟻巢與分飛孔之間,白蟻專門為有翅繁殖蟻分飛前短暫停留休息而修筑的空間。3.7通氣孔ventilationhole2DB32/TXXXXX—XXXX白蟻用于調節巢內溫度、濕度、通風換氣而修筑的孔道。3.8王臺palace白蟻蟻王蟻后居住的場所,一般位于蟻巢的核心區域。3.9砂粒屏障sandbarrier在林木周圍設置的以砂粒作為阻隔材料阻止白蟻侵入,達到預防白蟻危害的一種屏障。3.10侵入道attackpaths白蟻侵害樹木時,在樹體內部取食形成的特有通道。3.11藥土屏障barrieroftoxicsoil通過對林木白蟻防治區域及周邊土壤使用藥物處理,形成藥物阻隔帶,達到有效阻止白蟻從地下土壤侵入防治區域林木的一種白蟻預防措施。3.12巢腔nestcavity白蟻修筑巢穴時用于安置菌圃的空洞。3.13蟻路gallery白蟻進行巢外和巢間活動的往返通道。3.14土棲性白蟻soil-nestingtermite只在土壤中營巢的白蟻。3.15木棲性白蟻wood-nestingtermite只在林木中營巢的白蟻。3.16土木兩棲性白蟻soil/wood-nestingtermite既能在林木中營巢,又能在土壤中營巢的白蟻。4總則4.1遵循“動態監測、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4.2白蟻防治工作前,應調查白蟻危害區域環境,制定白蟻防治方案。4.3避免規模化使用藥土屏障技術,減少水源區域白蟻防治化學藥劑使用。5危害調查5.1調查時間每年的2月~6月、9月~10月白蟻活動高峰期進行,以現場踏查為主,由防治技術人員對檢查區域進行調查,做好相關記錄,填寫《林木白蟻危害程度劃分表》(附錄A)。3DB32/TXXXXX—XXXX5.2調查方法5.2.1踏查法通過踏查對調查區域林木進行觀察,查找泥道、侵入道等白蟻危害痕跡,對疑似白蟻危害樹木使用工具進行規律性敲打,判斷樹木內部是否存在白蟻活動,如出現清脆的空洞聲加之樹木孔洞內出現侵入道即可初步確定樹木內部有白蟻危害;也可以通過專業白蟻監測設備,如白蟻生命探測儀,探測白蟻活動范圍。5.2.2誘集法在林間地表埋設白蟻誘集裝置,定期觀察誘集裝置內白蟻活動頻率以判斷蟻患情況。5.3調查內容5.3.1白蟻種類和分布鑒別采集的白蟻標本,確定林木檢查區域的白蟻種類及其分布。5.3.2危害情況檢查白蟻上樹取食后形成的泥道,根據樹體有泥道株數率判斷白蟻對林木的危害情況;白蟻防治區域內,有泥道林木株數和監測調查林木總株數的比值,單位為百分數,有泥道株率應按下式進行計算:L=N/J×100%式中:L:有泥道株率,單位為百分數(%);N:有泥道株數;J:監測調查總株數。6白蟻危害程度劃分6.1白蟻危害程度等級林木白蟻危害程度劃分為無白蟻危害、輕度危害(I級)、中度危害(Ⅱ級)、重度危害(Ⅲ級)、嚴重危害(Ⅳ級)五個等級,并對應填寫《林木白蟻危害程度劃分表》(附錄A)。林木白蟻危害程度等級劃分應根據調查對象的不同類型確定檢查和劃分評定單元,并應符合下列規a)林區、風景名勝區、水利防護林、苗圃的檢查單元為畝,并按具有代表性的原則設置,劃分評定單元為畝,且標準地內林木不少于30株;b)城市綠地的檢查單元為自然株,劃分評定單元為約定區域內的樹木;c)古樹名木及珍貴樹種檢查單元為自然株,劃分評定單元為自然株;d)灌木草坪檢查單元為約定區域,劃分評定單元為約定區域內的灌木草坪,當約定區域不大于2畝時,應全部檢查,超過時可抽樣檢查。6.2無白蟻危害林木區域劃分評定范圍內無任何當年發生的白蟻活動痕跡。6.3輕度危害(I級)符合下表情況之一且經調查屬于當年發生的,白蟻危害等級應鑒定為輕度危害(I級):4DB32/TXXXXX—XXXX表1輕度危害(I級)劃分表序號1發現林木有白蟻危害痕跡,未發現白蟻活體或發現白蟻活體,但危害痕跡不明顯。2林木上發現泥道,且林木有泥道株率(L)≤5%。3林木周圍地面3m半徑范圍內有泥道等白蟻活動痕跡。4灌木草坪發現零星白蟻危害痕跡及少量白蟻活體。6.4中度危害(Ⅱ級)符合下表情況之一且經調查屬于當年發生的,白蟻危害等級應鑒定為中度危害(Ⅱ級):表2中度危害(Ⅱ級)劃分表序號1發現林木有白蟻活體,且其危害痕跡較為明顯。2林木上發現泥道,且5%〈林木有泥道株率(L)≤20%。3非古樹名木及珍貴樹種林木內部出現白蟻侵入道,未發現白蟻活體。4古樹名木及珍貴樹種林木15m半徑范圍內發現泥道等白蟻活動痕跡。5灌木草坪發現少量白蟻危害痕跡及白蟻活體。6.5重度危害(Ⅲ級)符合下表情況之一且經調查屬于當年發生的,白蟻危害等級應鑒定為重度危害(Ⅲ級):表3重度危害(Ⅲ級)劃分表序號1發現林木被害痕跡十分明顯,部分樹木枝干被蛀空。2林木上發現泥道,且20%〈林木有泥道株率(L)≤30%。3非古樹名木及珍貴樹種林木內部出現白蟻侵入道,發現白蟻活體。4古樹名木及珍貴樹種林木內部出現白蟻侵入道或其5m半徑范圍內發現大量白蟻活動痕跡。5灌木草坪發現多處白蟻危害痕跡。6.6嚴重危害(Ⅳ級)符合下表情況之一且經調查屬于當年發生的,白蟻危害等級應鑒定為嚴重危害(Ⅳ級):5DB32/TXXXXX—XXXX表4嚴重危害(Ⅳ級)劃分表序號1發現林木白蟻危害痕跡突出,樹干枝干被蛀空。2林木上發現泥道,且林木有泥道株率(L)>30%。3非古樹名木及珍貴樹種林木內部出現多條白蟻侵入道,發現大量白蟻活體。4古樹名木及珍貴樹種林木內部出現多條白蟻侵入道或其5m半徑范圍內發現蟻巢指示物。5灌木草坪發現多處白蟻危害痕跡且發現蟻巢指示物。7預防措施林木移植或栽培,應對移植或栽培林木進行白蟻預防,預防措施為設置藥物屏障,對進入林地苗木進行藥物預防。對進入林區的運輸工具及物品進行蟻患檢查,避免將白蟻帶入林區。必要時在重點區域周邊利用粒徑1mm~3mm的砂粒,設置寬度不低于30cm,深度不低于50cm的砂粒設置屏障。8防治方法8.1物理防治8.1.1挖巢8.1.1.1尋找進巢蟻道a)在土壤中筑巢的土棲性或土木兩棲性白蟻,通過尋找白蟻的蟻路、分飛孔、通氣孔、白蟻活動跡象等來追蹤確定通往蟻巢的主蟻道;b)在樹木中筑巢的木棲性或土木兩棲性白蟻,通過尋找白蟻侵入道、分飛孔、白蟻活動跡象等來追蹤確定通往蟻巢的主侵入道。8.1.1.2定位蟻巢a)在土壤中筑巢的土棲性或土木兩棲性白蟻,根據地表生長的雞樅菌、黑柄炭角菌等真菌指示物尋找蟻巢,真菌指示物所在位置下面一般存在蟻巢。根據分飛孔位置,確定通往蟻巢的主蟻道,追蹤主蟻道,定位蟻巢位置。根據白蟻在地表修筑的通氣孔找到巢頂道,一般深度小于20cm,找到主蟻道,沿著主蟻道確定蟻巢位置;b)在樹木中筑巢的木棲性或土木兩棲性白蟻,通過白蟻在樹干表面修筑的通氣孔找到主侵入道,定位蟻巢位置。8.1.1.3清除蟻巢a)在土壤中筑巢的土棲性或土木兩棲性白蟻,沿著主蟻道和活巢指示物,追挖蟻巢,打開蟻巢,找到主巢中的王臺,捕捉王臺中的蟻王、蟻后,清除主、副蟻巢;b)在樹木中筑巢的木棲性或土木兩棲性白蟻,沿著主侵入道,定位蟻巢位置,打開蟻巢,捕捉蟻王、蟻后,清除蟻巢,對已清空的巢腔內部進行施藥處理。6DB32/TXXXXX—XXXX8.1.1.4恢復a)在土壤中筑建的蟻巢,將蟻巢清除干凈后,對已成空洞的巢穴和溝槽及時回填土。b)在樹木中筑建的蟻巢,將蟻巢清除干凈后,對樹木進行加固防腐處理。8.1.2有翅繁殖蟻燈光誘殺8.1.2.1有翅繁殖蟻燈光誘殺點選擇燈光誘殺點應盡量選擇在遠離燈源、人為干擾少、有顯著白蟻危害痕跡的林地,地勢復雜、坡度大的林地,宜在山下坡相對位置較高處設立燈光誘殺點。白蟻危害嚴重區域可加設置大密度。8.1.2.2設置時間根據白蟻種類分飛期而定,一般在每年3月~7月,宜在有翅繁殖蟻分飛高峰期前設置。8.1.2.3設置方法在相距50m~300m設置一定密度的燈光誘殺點,誘殺燈設置距地高度1.7m±0.3m處,18:00-6:00開燈,定期檢查、清理接蟲袋(盒)。8.2化學防治8.2.1誘殺法8.2.1.1誘殺包誘殺非雨雪天氣的情況下,應把裝有白蟻引誘材料和滅蟻藥物混合物的誘殺包投放在有白蟻活動的點位上,投放誘殺包應盡量不影響白蟻的正常活動。8.2.1.2粉劑誘殺宜在白蟻活動旺盛的區域進行,將粉劑以煙霧狀均勻噴灑在白蟻體表或活動區域,粉劑誘殺操作應盡量不影響白蟻的正常活動,對不同點位的粉劑誘殺應遵循下列操作:a)泥道噴粉:先挑開泥道,將粉劑以煙霧狀均勻噴入,用樹葉等物遮蓋;b)分飛孔噴粉:在有翅繁殖蟻分飛期間,將粉劑噴入分飛孔內后封閉;c)白蟻通氣孔噴粉:挑開通氣孔,將粉劑足量的噴入,用樹葉等物遮蓋或用泥土封閉。8.2.1.3裝置誘殺在白蟻危害的區域,靠近樹根的位置埋設監測誘殺裝置。監測誘殺裝置埋設時應略高于周圍地表,裝置周圍覆蓋適量的土壤,統一編號并做好現場標識,實時記錄相關信息。定期維護檢查監測誘殺裝置,監測誘殺裝置的維護檢查應遵循下列操作:a)裝置內未發現白蟻,檢查裝置是否正常運行,每月檢查次數不少于1次;b)裝置內發現白蟻,應適量添加誘殺餌劑,每周至少更換1次誘殺餌劑,做好相關記錄;c)裝置內誘餌變質,更換裝置內變質的誘餌,用樹葉等物遮蓋;d)裝置發生松動、積水或損壞需重新安裝;e)裝置內發現其它昆蟲需進行驅趕。8.2.2藥劑法7DB32/TXXXXX—XXXX8.2.2.1噴灑法樹干已被白蟻筑建泥道覆蓋的林木,應先將泥道清除干凈,再進行藥物噴灑處理。對于樹干有包裹物的林木,應先將包裹物去除,再進行藥物噴灑處理,防治結束后,應恢復包裹物原有狀態,再進行一遍噴灑處理。使用藥物噴灑設備對需防治林木進行點噴或連噴,噴灑高度應距地0.3m~0.5m,應繞樹一周,均勻噴灑。對于表面涂抹了涂白劑的林木,應適當加大噴灑藥量,保證藥物均勻覆蓋在樹干表面。對于古樹名木,樹根部應加大噴灑藥量,樹干周圍至少0.3m以上的土壤均應淋濕透。8.2.2.2刷涂法將白蟻防治藥物按藥劑使用規定進行配比混勻后,使用涂刷工具在樹干0.2m~0.5m高處,均勻涂抹10cm~20cm的藥環,每隔7d涂1次,連續涂2次。8.2.2.3侵入道注射法對于樹干內部被白蟻取食的林木,在樹干危害處以45度角打孔至侵入道,打孔數量一般胸徑20cm以下2~3個孔,胸徑每增加10cm增加一個孔,將白蟻防治藥物沿孔洞緩緩注入至樹干內部白蟻侵入道。8.2.3壓煙法對筑巢于土壤下的白蟻,找到白蟻主蟻道,使用壓煙裝置,對準主蟻道口,進行壓煙滅殺,根據蟻巢的大小確定壓煙時間,一般5min~60min不等。對于筑巢于樹干內的白蟻,找到白蟻侵入道,使用壓煙裝置,對準白蟻侵入道,進行壓煙滅殺,根據樹干胸徑的大小確定壓煙時間,一般3min~15min不等。8.3生物防治通過保護白蟻天敵(如蛙類和鳥類等)、培育白蟻病原微生物(如白僵菌、綠僵菌和粘質沙雷氏菌等),達到消滅白蟻,抑制白蟻種群數量的目的。9防治效果檢查林木被白蟻危害的區域,防治期應為3年以上,防治過程中應填寫《林木白蟻防治施工記錄表》(附錄B.1)。防治后,根據林木白蟻防治前后效果對比,應在當年及時進行防治效果檢查。治理區域內治理后白蟻危害程度等級應小于等于輕度危害(I級)的為合格,否則不合格。效果檢查時,應填寫《林木白蟻防治效果情況對照表》(附錄C.1)。在防治周期內應定期開展復查工作。10檔案管理應做好林木白蟻防治過程中的白蟻危害調查、白蟻危害程度劃分、預防措施、防治方法、防治效果檢查等資料的整理、歸檔、保管等工作。8DB32/TXXXXX—XXXX(資料性附錄)林木白蟻危害程度劃分表表A.1普通林木白蟻危害程度劃分表?無白蟻危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化痰平喘片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盤紙透氣度測量儀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2024-2030版)
- 2025年申請續簽物業服務合同的報告(附加條款版)
- 2025-2030年中國立體相框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木幻彩線行業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反沖式在線過濾器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可行性研究報告某新型清潔能源技術的經濟可行性和可持續性分析
- 宣傳品制作合同范本8篇
- led電子屏租賃合同(合同范本)8篇
- 轉讓合同范本與轉讓技術秘密和補償貿易合作生產合同5篇
- 員工崗位技能考核評定表
- 人工氣道的護理劉亞課件
- 項目部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
- 垂體瘤-PPT課件
- 鉆井井控裝置
- 贛美版(江西)小學四年級美術下全冊教案
- 12隊淘汰賽_對陣表
- 我國城市馬拉松賽事發展現狀分析
- 委托生產及樣品制作通知單.docx
- 貧困戶登記表入戶摸底調查表
- 萬豪酒店前廳部SOP標準運作程序-中文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