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規大學美育基礎》193-6(陳金山)教案 第1課 了解美的基礎知識_第1頁
《國規大學美育基礎》193-6(陳金山)教案 第1課 了解美的基礎知識_第2頁
《國規大學美育基礎》193-6(陳金山)教案 第1課 了解美的基礎知識_第3頁
《國規大學美育基礎》193-6(陳金山)教案 第1課 了解美的基礎知識_第4頁
《國規大學美育基礎》193-6(陳金山)教案 第1課 了解美的基礎知識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了解美的基礎知識1了解美的基礎知識第課第課第課了解美的基礎知識1PAGE6PAGE6PAGE5PAGE5 《大學美育》教案課時分配表章序課程內容課時備注1培養美之情操——美和美育42聆聽繞梁之音——音樂之美63觀賞婆娑舞姿——舞蹈之美44領略梨園風情——戲曲之美65品味妙筆丹青——繪畫之美46書寫翰墨風華——書法之美47漫談文辭妙語——詩詞之美68走進光影世界——影視之美6合計40文旌課堂APP文旌課堂APP

課題了解美的基礎知識課時2課時(90min)教學目標知識技能目標:(1)了解美的本質和特點(2)熟悉美的表現形式素質目標:了解中華美學精神,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美的本質、特點和表現形式教學難點:正確理解美得本質教學方法講授法、問答法、討論法、多媒體演示法教學用具電腦、投影儀、多媒體課件、教材、文旌課堂APP教學設計考勤(2min)→新課預熱(5min)→互動導入(5min)→傳授新知(23min)→課堂討論(10min)問題導入(5min)→傳授新知(20min)→課堂討論(15min)→課堂小結(3min)→作業布置(2min)教學過程主要教學內容及步驟設計意圖第一節課考勤

(2min)【教師】使用文旌課堂APP進行簽到【學生】按照老師要求簽到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性,掌握學生的出勤情況新課預熱

(5min)【教師】自我介紹,與學生簡單互動,介紹課程內容、考核標準等【學生】聆聽、互動【教師】講述項目導讀美育是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美育不僅能夠啟迪我們的心靈,提高我們的審美素養,而且能讓我們遨游在美的海洋中,聆聽那幽遠縹緲的天籟之音,品味那如夢如幻的舞臺人生,觀賞那筆簡意繁的山水之作……從而使我們領悟人生的真諦,點亮人生的光芒。通過新課預熱,與學生互相熟悉,并讓學生了解這門課的大致內容和考核要求互動導入

(5min)【教師】多媒體展示古詩《錢塘湖春行》,并提出問題:這首古詩描寫的是怎樣的景色?【學生】思考、主動發言【教師】總結學生的回答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較好地詮釋了這句話——西湖的景色再美,也會有不盡如人意之處,但在白居易的眼中,它無疑是天下最美的景致,因為他不但善于發現美,更善于觀察美、欣賞美。通過互動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傳授新知

(23min)【教師】引入新知,講解美的基礎知識一、美的本質?【教師】提出問題:你是怎樣理解美的??【學生】聆聽、思考、回答問題?【教師】總結并講解新知美是指能夠引起人們美感的客觀事物的一種共同的本質屬性。客觀事物是人們產生美感的基礎。人們不自覺地被客觀事物喚起了美感,進而獲得美的享受和精神感染。?【教師】多媒體展示圖片“傲立枝頭的梅花”和“蒼翠挺拔的竹子”(詳見教材),并提出問題:通過觀看梅花和竹子,你能聯想到哪些精神品質??【學生】聆聽、觀看、思考、回答問題?【教師】總結學生的回答當人們看到傲立枝頭的梅花時,便會想到堅韌不屈、自強不息的高尚品格;當人們看到蒼翠挺拔的竹子時,便會產生奮發向上的進取之心。積極性是人們區分事物美與丑的根本標準。現實生活中,美時時都有,處處都有。我們可以徜徉其中,不斷認識審美規律,去觀察美、聆聽美、發現美……當然,美在藝術領域中更為精彩。藝術家們通過音樂、舞蹈、戲曲、繪畫、書法、詩詞、影視等藝術形式,把人的情感和精神境界展示出來,構成了五光十色、萬紫千紅的“美的世界”。?【釋疑解惑】美有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等不同形態。藝術是對美進行反映的一種文化樣式,藝術具有審美性,但并不是說所有美的事物都是藝術。只有將自然美和社會美進行再創造才能構成藝術,沒有經過加工和再創造的自然美和社會美都不能稱為藝術。二、美的特點?【教師】提出問題:你認為美具有哪些特點??【學生】聆聽、思考、回答問題?【教師】總結并講解新知(一)形象性美體現在具體、可感知的形象中。無論自然美、社會美還是藝術美,都是借助由聲、光、色、線、形等要素所構成的感性形象表現出來的。因此,美具有形象性。?【教師】多媒體展示圖片“桂林山水”(詳見教材),并提出問題:桂林山水的美是如何呈現的??【學生】聆聽、觀看、思考、回答問題?【教師】總結學生的回答桂林山水的美是通過由青山、秀水等自然元素構成的感性形象呈現出來的。(二)感染性美的感染性是指美能夠以情感人,并使人們感到愉悅,或得到精神上的升華。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華彩流光】古琴曲《高山流水》古琴曲《高山流水》的內容和曲名源自《列子·湯問》所載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高山流水》因為伯牙與鐘子期的知音典故而為人們熟知,也因為優美的旋律、深遠的意境而受人們喜愛。……(詳見教材)(三)認同性雖然不同社會形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對美的具體評價標準有所不同,但美還是具有普遍的社會文化認同性的。?【教師】多媒體展示圖片“中國園林”(詳見教材),讓學生體會自然美與人工美的高度統一,山水與建筑融為一體的園林風格(四)時空性任何美的事物都存在于一定的時空中,所以美具有時空性。美的時空性體現在時間和空間兩個方面。另外,美有時只出現在特定的時空中。(五)創造性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美的要求不斷提高,美在人們生活中不斷被創造、優化和完善。美的創造性是人們不斷實踐的結果,人們會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美的規律重新創造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詳見教材)【學生】聆聽、思考、理解、記憶通過理論講解和課堂互動等教學方式,讓學生了解美的本質和特點課堂討論

(10min)【教師】組織學生掃碼播放視頻“天地有大美”并閱讀“中華服飾的創新性發展”(詳見教材),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以下問題:中華傳統文化在世界上有哪些成就?這其中包含怎樣的美?【學生】聆聽、結組、思考、討論、派代表發表討論結果【教師】總結學生的回答通過課堂討論,加深學生對美的理解第二節課問題導入(5min)【教師】提出問題:美是通過哪些形式表現出來的呢?【學生】思考、主動回答問題用問題導入,讓學生主動探究美的表現形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傳授新知(20min)【教師】總結學生的回答,并講解新知,引入美的表現形式相關內容三、美的表現形式(一)視覺形象?【教師】多媒體展示圖片“盧溝橋的獅子”(詳見教材),并講解新知視覺形象是事物存在的一種基本形態,也是美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可視性、直觀性是視覺形象最顯著的特點。無論是自然美、社會美,還是藝術美,都是以直觀的視覺形象來表現美的。(二)真實情境?【教師】多媒體展示圖片“遠處的山”“熱鬧場景”(詳見教材),并講解新知真實情境是自然美和社會美的一種表現形式,是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場景。遠處的山、和煦的晨光、清澈的溪流等是自然美的表現形式,能讓人感到豁然開朗、輕松愉快;生活中的熱鬧場景是社會美的表現形式,能讓人感到幸福、快樂。(三)文化意象文化意象是人的一種情感符號,是藝術美的主要表現形式。人們以客觀事物為依托,通過想象和聯想,賦予客觀事物一定的精神內涵,從而使其成為一個個文化意象來表達自身的情感。?【教師】多媒體展示圖片“中式建筑中的圓拱門”(詳見教材),并提出問題:說一說圓拱門有哪些內涵??【學生】聆聽、思考、回答問題?【教師】總結學生的回答“圓”是中國文化中一個重要的精神符號,它寄托著人們對圓滿、團圓的美好期望。在設計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中式圓的運用,使作品展現出含蓄、古典的中式風情。(四)感官知覺感官知覺是人們通過品嘗、觸摸、聆聽等親身體驗獲得的,它是香甜之美、舒適之美、快意之美的主要表現形式。例如,品嘗水果感受到甜美,春風拂面感受到涼爽,觸摸棉被感受到柔軟和溫暖等。(五)心理感受?【教師】多媒體展示圖片“朋友伸出援助之手”(詳見教材),并講解新知心理感受是情感美的表現形式。心理感受既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獲得,也可以從文學和藝術作品中獲得。例如,朋友在我們遇到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我們會被這種雪中送炭的友情感動;閱讀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時,我們會被字里行間濃濃的父愛感動。【學生】聆聽、思考、理解、記憶通過理論講解和課堂互動等方式,讓學生了解美的表現形式課堂討論(15min)【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以下問題談一談你對“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句話的理解?同時,列舉幾樣你在生活中發現的“美”,并談談你對美的理解。【學生】聆聽、思考、結組、討論、每組派代表回答【教師】總結并評價各組的回答通過課堂討論,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并加深對美的理解課堂小結

(3min)【教師】簡要總結本節課的要點本節課學習了美的本質、特點和表現形式。希望大家在課下多加練習,鞏固所學知識,能夠理解美的內涵,善于發現身邊的美。【學生】總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