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1課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
課標:通過認識遼宋夏金元在經濟、文化與社會等方面的新變化。認識不同政權在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重點重點:宋元時期農業、手工業、商業及對外貿易的發展歷程。難點:多角度認識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完成。學習重難點一、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1.農業(1)耕作制度①一年兩熟的稻麥復種制在南方已經相當普及,有些地方還可以一年三熟,提高了糧食產量。②一些地區出現了固定種植某種經濟作物(茶樹、甘蔗、養蠶種麻)的農戶,對傳統自然經濟結構有一定突破。(2)棉花的種植:在內地的種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廣,南方植棉逐漸普遍,帶動了紡織業的發展。(元代黃道婆發明先進的棉紡織工具,棉紡織業發展迅速)(3)邊疆農業:漠北、東北、西北、云南的農業都有顯著進步。分類表現意義耕作制度一年兩熟的稻麥復種制在南方已經相當普及,有些地方還可以一年三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糧食產量,促進了人口的增長;經濟結構一些地區出現了固定種植某種經濟作物的農戶;推動了商品經濟發展,對傳統自然經濟結構有一定突破棉花的種植棉花在內地的種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廣,南方植棉逐漸普遍;帶動了棉紡織業的發展,棉布逐漸成為人們的主要衣料1.農業邊疆開發漠北、東北、西北、西南的農業都有顯著進步;邊疆地區獲得進一步開發,中原農耕文明向周邊擴展;【深入探究】宋朝農業發展成就突出的原因(1)農業生產工具和耕作技術的改進。(2)農田水利建設的發展。(3)農作物新品種的引進。(4)耕地面積的擴大。(5)政府的重視。(6)經濟重心南移,南方農業發展。(7)手工業、商業發展的促進。核心概念突破:精耕細作——復種、輪作、多熟“精耕細作”,即“精細耕作”,指農業上認真細致地耕作,是中國古代農業的生產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積的土地上,投入較多的生產資料、勞動和技術,進行細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單位面積產量。一、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2.手工業(1)制瓷業①宋朝出現了以五大名窯為代表、風格各異的眾多特色瓷器,色彩多變,質感渾厚。②元朝燒出了新型彩繪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紅。③宋元時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為繼絲綢之后中華文明新的物質象征。(2)礦冶業①煤的開采量很大,都城東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②燃料的改進大大提高了金屬冶煉的產量和質量。(3)印刷業:在宋元時期發展迅速,有力地推動了文化的普及,進一步帶動了造紙業的發展。表現:①北宋:畢昇創造活字印刷術(膠泥活字)。
②元代:王禎創制木活字,又發明轉輪排字盤。
影響:活字印刷術提高印制效率,推動文化普及和造紙業發展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青花瓷瓷器質地堅硬不吸水,敲擊響聲清脆,比陶器更加美觀、耐用。中國古代很早就出現了原始瓷器,逐漸形成青瓷、白瓷等不同類型,宋朝制瓷工藝達到了高峰。制瓷業宋朝是中國瓷器發展史上的輝煌時代北宋興起的江西景德鎮,后來發展為瓷都宋人雕印發行的圖書“牌記”選宋人的知識產權意識:宋代的出版商在刊印書籍時,通常要印上版權頁—“宋人刻書,于書之首尾或序后、目錄后,往往刻一墨圖記及牌記”這個“牌記”,載有出版人、刻書人、出版日期、版權聲明等信息,類似于今日書籍的版權頁。
—引自(清)葉德輝《書林清話》《清明上河圖》仇英摹本上的書坊(2022·遼寧大連二模·5)書肆(古代書店兼刻書作坊)晚唐以前多集中于洛陽、長安,固定于市,銷售對象多為士大夫階層。隨著雕版印刷的普及,宋代浙江、福建、江西等地的城市街市中書肆日盛,所刻的書目除傳統經典外,還有通俗文學讀物,供普通民眾閱讀。導致這一變化出現的根源是()A.雕版印刷術推廣
B.江南地區經濟發展C.文化重心的南移
D.科舉考試范圍擴大1.商業(宋朝是中國古代商品經濟發展的一個高峰)(1)商品市場:為大眾服務成為商業的主流,面向大眾的基層市場蓬勃涌現。(2)邊境貿易:官方設置榷場進行互市交易,民間貿易也相當活躍。(3)貨幣:商品流通規模的擴大,使得貨幣需求量劇增。①北宋:開始出現紙幣—交子。②元朝:在全國范圍內將紙幣作為主幣發行;(4)海外貿易繁榮:①外貿稅收成為宋元兩朝國庫的重要財源。②大型遠洋海船裝載絲織品、瓷器等,遠銷亞非許多國家和地區,輸入中國的商品則以香料、珠寶等為主。③主要外貿港口有廣州、泉州、明州等。二、商業和城市的繁榮1.商業(1)商品市場:為大眾服務成為商業的主流,面向大眾的基層市場蓬勃涌現。草市:鄉村地區自為聚落,私相貿易的定期集市,興起于南北朝,發展于隋唐,入宋后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今朝半醉歸草市,指點青簾上酒樓。"——(南宋)陸游《雜賦》二、商業和城市的繁榮(2022·陜西·千陽縣中學一模)北宋時期商業區已擴展至城郭之外,被稱為“草市”。《清明上河圖》中,沿汴河分布有許多草市。這一情況表明A.城市有擴大化的趨勢
B.官府對商業的管控逐漸放松C.城市空間布局突破坊市界限
D.城市治理水平有了顯著提升1.商業(2)邊境貿易:官方設置榷場進行互市交易,民間貿易也相當活躍。◎南宋、金、西夏榷場分布示意圖榷場:指遼、宋、西夏、金各政權在邊界設置的互市市場。榷場貿易是因各地區經濟交流的需要而產生的。對于各政權統治者來說,還有控制邊界貿易、提供經濟利益、安定邊界的作用。史料:而宋之南渡,其利尤溥,自和好后,與金國博易,三處榷場,其歲入百余萬緡。——(明)沉德符《野獲編》
(2022·湖北·華中師大一附中模擬預測)下圖為南宋、金、西夏榷場分布圖。榷場是宋遼夏金時期在民族政權邊界地區開設的互市貿易市場。對于開設榷場,理解正確的是A.推動全國統一市場的形成
B.有利于各民族交融的加強C.消除了宋金作戰的可能性D.縮小民族之間的經濟差距1.商業(3)貨幣:商品流通規模的擴大,使得貨幣需求量劇增。元代中統元寶交鈔北宋·交子南宋·會子
交子出現是商業發展的表現。它的使用便利了商業活動,促進了商業的繁榮。交子產生于四川,流通地區也主要是四川。(2022·重慶市一模(主城區)·4)北宋時,四川地區岀現了交子,但它的使用主要局限在一定地區。到了南宋,政府發行了會子,與銅錢并行流通。金統治者也仿效南宋政府,發行交鈔。據此可知,在南宋時期()A.綜合國力超越北宋
B.南方經濟影響力上升C.政府放棄抑商政策
D.宋、金治國理念相同1.商業(4)海外貿易繁榮◎海上絲綢之路向外運送瓷器時失事的南宋古船——南海1號宋元時期海上貿易繁榮的條件?1、農業、手工業發展2、航海、造船技術進步3、陸上絲綢之路受阻4、經濟重心的南移5、開放的對外貿易政策政府設置專職外貿管理機構:市舶司(2022·全國甲卷·26)宋朝海外貿易中,輸出的商品主要是絲織品、瓷器、漆器、鐵器等,輸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為大宗。政府每年從海上進口貿易中獲利頗豐。這表明,在宋朝(
)A.進口商品成為基本生產資料
B.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C.外貿成為國家稅收主要來源
D.手工業生產較為發達(2022·北京市西城區高三上期末·4)元朝海運的開辟是中國海運史上劃時代的大事。下列記載體現了當時海運優勢的是()A.“功效大著,民間墾辟種藝之業,增前數倍。”B.“江南行省起運諸物,皆由會通河以達于都。”C.“星羅棋布,脈絡相通,朝令夕至,聲聞畢達。”D.“河漕視陸運之費省什三四,海運視陸運之費省什七八。”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
二、商業和城市的繁榮2.城市興盛(1)宋朝:北宋東京和南宋臨安人口多時均超過百萬,市場活躍,交易頻繁,娛樂活動豐富多彩。(2)元朝:杭州被外國旅行家稱為“世界最富麗名貴之城”。元大都是當時北方最大的經濟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娛樂場所:瓦子(勾欄)(2022·江西省穩派高三2月大聯考文綜·26)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汴京“中瓦子蓮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數千人”,而每個勾欄的演出,是從早上一直演到晚上,從春天演到冬天,“全年不歇”的。該文獻所記載的現象()A.表明我國古代的戲劇走向了成熟
B.體現了宋代城鄉百姓業余生活多彩C.與北宋時社會經濟的繁榮相適應
D.反映了宋代中央集權對文藝的影響材料1:凡市,以日中擊鼓三百下而眾以會。日入前七刻,擊鉦三百下,散。——《唐六典》
材料2:市井經紀之家……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要鬧去處,通曉不絕。——(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問題探究:與唐長安城比較,北宋東京城商業有哪些變化?①打破時間的限制:夜市、早市繁榮;②打破區域的限制:坊市界限不存在,市分于街巷形成街市③商業活動不受官府的直接監管。④城市的經濟功能大大增強。[知識拓展]宋以后城市面貌的變化:(1)城市職能:經濟職能逐漸加強;(2)空間分布:分布重心由北向南轉移,城市內部坊市界限被打破;(3)人口結構:市民階層興起;(4)人口數量:城市人口數量大幅度增長;(4)文化結構:市民文化形成;(5)人口流動趨勢: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向工商業人口流動;(6)城市網絡體系:商品經濟發達地區各級城市、市鎮市場網絡體系逐漸形成。“宋代經濟的大發展,特別是商業方面的發展,或許可以恰當地稱之為中國的‘商業革命’。”——費正清《中國:傳統與變革》宋朝商業革命1、出現了最早的紙幣——交子2、商業城市繁榮①出現專門的娛樂場所——瓦子②商業活動打破了空間限制,坊市制打破,市分散于街巷,形成街市③城郭和鄉村允許置市貿易,草市繁榮3、商業活動打破了時間限制,曉市、夜市繁榮4、海上絲綢之路及海外貿易繁榮5、商稅成為國家稅收的重要組成部分【總結】分析遼宋夏金元時期經濟發展原因?1、政治:國家統一(結束分裂),社會穩定2、政策:開明開放的政策,鼓勵發展生產,政府逐漸放松對商品交易的限制3、中外交往、民族交融加強4、交通便利(大運河、絲綢之路)5、經濟:紙幣的出現和應用促進了商業的繁榮6、人民的辛勤勞動(2022·山東省濰坊市高三上期末·4)為研究古代商業發展情況,某生收集了一些關鍵詞。下列選項最能反映宋代商業發展特征的是()A.交子
當鋪
夜市
瓦子
B.會子
瓦舍
票號
街市C.勾欄
莊票
契約
飛錢
D.瓦肆
互市
通寶
商幫三、經濟重心南移1.趨勢:自唐朝中葉以來,南方的經濟實力漸漸超過北方。2.表現:
(1)北宋:在經濟上對南方依賴明顯,戶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已定型
(2)南宋:①北宋滅亡,大批中原人口南渡,進一步奠定了南方經濟重心地位。
②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帶,成為全國最重要的糧倉,諺語稱“蘇湖熟,天下足”
(3)元朝:①元朝的南北經濟差距繼續擴大,全國大部分人口和稅收集中在江南。
②為將南方財賦順利北運,元朝重新開通了大運河,改變了隋唐時迂回曲折的路線,縮短了航程。
③元朝創造性地開辟了長途海運航線,主要任務是運輸江南的糧食。3.影響:南方經濟發展帶動了文化的進步。
(1)南北分卷制度
①原因:北宋時,南方人在全國統一的科舉考試中優勢明顯。
②內容:各自分配名額,分別錄取。
(2)人才集中地:自南宋起,江浙一帶尤其成為人才集中的地區。如何認識北宋科舉考試中南北分卷的做法?思考北宋后期,科舉考試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許北方五路分別考試,單獨錄取,以維持南北地區間取士人數之大體均衡。明宣德年間,科舉考試正式實行南北分卷錄取制度:應天及蘇、松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廣、廣東歸入南卷;順天、山東、山西、河南、陜西歸入北卷;一些文化較落后、士子登第困難的地區歸入中卷。每錄取百人,南卷取55人,北卷取35人,中卷取10人。1.體現了經濟發展對文化教育水平的帶動作用。2.從南方考生來看南北分卷不是完全公平,但是站在統一國家全局的角度看,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2022·河北石家莊·三模)北宋仁宗時選用人才多取北人,后“仁宗皇帝照知其弊,公聽并視,兼收博采,無南北之異。于是范仲淹起于吳,歐陽修起于楚,蔡襄起于閩,杜衍起于會稽,余靖起于嶺南,皆一時名臣……及紹圣(宋哲宗年號)崇寧(宋徽宗年號)間,取南人更多,而北方士大夫有沉抑之嘆。”這反映了宋代(
)A.經濟重心南移
B.政治中心南移C.取士人數增多
D.文官地位提高朝代表現特征規律魏晉南北朝①初步形成稻麥兼種、水陸互補的作物體系;②耕地面積和產量大幅度提高;③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發展;④出現了人口百萬的大城市江南得到初步開發①由北向南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和江南一帶;②由內地向沿海逐漸轉移;③帶動了文化的南移中唐以后(安史之亂)南方經濟逐漸超過北方經濟重心開始南移北宋(靖康之變)①經濟上依賴南方;②戶口分布南多北少南方開始超過北方南宋經濟上南方超過北方正式成為經濟重心經濟重心南移完成元朝①人口和稅收集中在江南;②重開大運河,裁彎取直,縮短航程;③開辟長途海運航線(漕運)南北經濟差距繼續擴大古代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過程③對文化:文化重心南移,科舉實行南北分卷制度。④對人口分布:經濟重心的南移又反過來促進了北方人民進一步南遷。南方人口迅速膨脹,導致我國南方人口在全國總人口中的比重不斷增長。⑤南方綜合影響力上升,其信仰習俗等影響其他地區。⑥對生態環境:經濟重心的南移導致南方某些地區的過度開發,如“放火燒荒、圍湖造田”等,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生態環境,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⑦對民族關系:經濟重心的南移促進了各民族的交融。游牧民族南遷,和漢族有了更深更廣泛的交流和合作;中原人口南下,和南方少數民族不斷交融,促進了民族多樣性和統一性的發展。【課堂探究】經濟重心的南移帶來了哪些影響?隋唐大運河大運河改道元代運河、海運圖四、社會的變化——社會管理的放松1.門第觀念變化——平民化(1)背景:隋唐時期,士族階層在政治上已經衰落。但重視家族背景的門第觀念仍然十分流行。宋朝時,門第觀念發生根本變。(2)原因:宋朝科舉制度不僅原則上面向全社會開放,而且更加強調公平竟爭。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進入政壇,不少人官居高位,給政治增添了活力。(3)表現:人們的婚姻擇偶,也以當下政治、經濟地位為重,而不再關心祖先名望。“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閥閱”由貴族社會向平民社會轉變重視門第→不問家世(2022·山東省泰安市二模·3)學者陳義彥統計:《宋史》列傳中的人物,出身高官名門的不過四分之一,而從社會底層中脫穎而出的就有二分之一。隨著時間的推移,出身于布衣的官員越來越多。這表明()A.商品經濟在不斷發展
B.宗法觀念逐漸消亡C.社會階層流動性增強
D.各民族間交融加強(2022·遼寧省名校聯盟高三3月份聯合考試·3)蔡襄(1012—1067年)在擔任福州地方官時,曾作《福州五戒》,其一曰:“娶婦何謂,欲以傳嗣,豈為財也。觀今之俗,娶其妻不顧門戶,直求資財……”司馬光(10191086年)則更深刻地指出:“今世俗之貪鄙者,將娶婦,先問資裝之厚薄;將嫁女,先問聘財之多少。”這反映出當時()A.商業社會倫理缺失道德淪喪
B.社會各階層流動性增強C.商品經濟發展影響傳統觀念
D.重農抑商政策受到沖擊[溫馨提示]
宋代科舉考試,分鄉試、省試、殿試三級;考試科目逐漸減少,進士科成為最主要的科目。對試卷推行糊名法,即將試卷上的姓名、籍貫密封,防止考官舞弊。錄取名額大大增加,為各階層進入仕途開辟了道路,使北宋政權的基礎進一步擴大。2.人身關系松弛——平等化(1)背景:宋以前,社會上長期存在人身不完全自由并且受到歧視的賤民階層。(2)表現:①賤民階層的數量顯著減少。②宋朝的家內服役更多地來自雇傭。③宋朝無地農民通常與地主簽訂契約,租種土地,較少受到契約關系以外的人身束縛。仁宗朝,商人、佃農、奴婢均為編戶齊民。齊,等也。無有貴賤,謂之齊民。郭尚武《兩宋良賤制度的消亡及其影響》貴賤有序→身份平等自今后,客戶起移,更不取主人憑由,須每年收田畢日,商量去住,各取穩便。主奴依附→自由契約(2022·四川省達州市二模·26)宋代飲食行業中的勞務雇傭現象日益普遍,除酒樓店肆之外,中產之家的宴飲活動雇傭廚師、雜役也十分常見,市鎮居民飲食生活所涉及的勞務雇傭同樣十分盛行,市鎮飲食行業中出現了較為專業的服務分類。材料說明宋代()A.已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B.社會人口流動性強C.社會分工格局被打破
D.市民注重生活享受3.社會控制放松——自由化(1)朝廷對土地買賣、典當基本不加干預,僅辦理法律手續,繳納交易稅即可。(2)官府對于百姓遷移住所、更換職業,以及日常生活標準的限制更為松弛。貧富無定勢,田宅無定主,有錢則買,無錢則賣社會流動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護理安全培訓 2
- 2-7邏輯運算的基本規則
- 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23課《童年的發現》精美課件
- 新鄉學院《傅里葉分析與小波分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聊城大學東昌學院《混凝土結構原理與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樂山師范學院《信息檢索與科技寫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江油市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初三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題含解析
- 天津市職業大學《隸書技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濰坊科技學院《建筑安裝工程概預算》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市寶山區上海交大附中2025屆高三下5月第一次質量檢測試題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2024年中小學“書香校園”讀書節活動方案
- 核安全基礎課件
- 杜絕形式主義-從我做起
- 麻醉三基培訓課件
- 學生牛奶、糕點配送服務承諾及售后服務
- 垃圾分類引領綠色生活新潮流
- 排水箱涵研究報告
- 地域的永恒魅力教案
- 體制內年度工作總結
- 卡通風幼兒園餐前播報
- 2024-2025年上海中考英語真題及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