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識別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知道正確的價值判課件_第1頁
學習目標識別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知道正確的價值判課件_第2頁
學習目標識別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知道正確的價值判課件_第3頁
學習目標識別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知道正確的價值判課件_第4頁
學習目標識別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知道正確的價值判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2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學習目標1、識別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2、知道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3、把握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及其意義。4、懂得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會因階級而異、因人而異。5、理解人民群眾的利益是最高的價值標準。12.2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學習目標11、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價值判斷:價值選擇:人們對事物能否滿足主體的需要以及滿足的程度作出判斷。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進一步作出的選擇。價值判斷價值選擇基礎體現1、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價值判斷:價值選擇:人們對事物能否滿足2

元代大學者許衡有一天外出,因為天氣炎熱,感到口渴難忍,而路邊恰好有一排梨樹,同行的人紛紛去摘梨,惟獨許衡不為所動。“何不摘梨解渴呢?”有人問許衡。許衡回答說:“不是自己的梨,豈能亂摘?”那人笑他迂腐,說“世道這樣亂,梨樹的主人是誰都不知道,還有這么多的顧忌嗎?許衡正色道:“梨雖無主,我心有主。”元代大學者許衡有一天外出,因為天氣炎熱,感到口3(1)材料向我們展示了兩種不同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它們分別是什么?

一種是同行人的價值判斷:世道太亂,梨樹的主人是誰都不知道,無須太多的顧忌,可以亂摘。另一種是許衡的價值判斷:“梨雖無主,我心有主”,不是自己的梨,不能亂摘。(1)材料向我們展示了兩種不同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它們分別4(2)許衡的行為選擇與他的價值判斷的關系是怎樣的?許衡的價值選擇是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作出的。許衡的價值選擇是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作出的。5價值是人們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概念。下列屬于哲學價值判斷的有①田野上的花兒開了②這些花兒很漂亮③山上的果樹掛滿了果實④這些水果真香甜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D注意:價值判斷≠事實判斷事實判斷只不過是對事物的客觀情況及本質屬性、發展規律所做的判斷。價值是人們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概念。D注意:價值判斷≠事實62.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特征2.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特征720多年前,神農架林區有人打死金錢豹,被傳為美談;20多年后的今天,神農架人主動搬遷,把家園讓給野生動物。20多年前,神農架林區有人打死金錢豹,被傳為美談;208

前些年,我國很多大學畢業生的擇業標準是:“起點高、薪水高,職位高”,“名聲好一點、牌子響一點、效益高一點、工作輕松一點、離家近一點、管理松一點的“三高六點”。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日益完善和發展,人才市場的建立和畢業生就業制度的改革,我國“雙向選擇”的市場用人機制也日益規范。再加上近幾年高校擴招,畢業生數量猛增,大學畢業生開始出現就業難。許多畢業生開始轉變就業觀,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和社會的需要,就最能適應自己的職業進行擇業。

就業的觀念為何會發生變化?這種變化說明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怎樣的特征?前些年,我國很多大學畢業生的擇業標準是:“起點高、薪9(1)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特征意義:

含義: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會因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不同。這就是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特征。①有助于我們正確評價歷史和現實中的各種價值觀念,防止簡單化和片面化傾向;②有助于我們的價值觀念與時俱進,從而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進行正確的價值選擇。(1)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特征意義:含義10觀祈雨桑條無葉土生煙,蕭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思考:①農民的價值選擇是什么?②地主的價值選擇是什么?③為什么同時同地的人們會有不同的價值選擇?④這表明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有什么特點?

------李約觀祈雨桑條無葉土生煙,思考:------李約11(2)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需要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也就不同-----階級性面對同一事物或行為,不同階級和階層的人會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2)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需要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也就不12一個殘廢人!偉大的藝術品有傷風化!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因人而異---差異性一個殘廢人!偉大的藝術品有傷風化!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因人而異13人們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對其價值的評價也會不同。面對同一問題,人們的不同表現體現出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差異,產生不同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沖突。要求:這就要求我們明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標準,分辨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應該怎么做、不應該怎么做。(3)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因人而異---差異性人們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對其價值的評價也會不同。面對14(1)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就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之必由之路。3.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標準注意:各種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都是社會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是在社會實踐基礎上形成的。(這是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在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上的具體體現。)

(1)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就必15袁世凱復辟僅做了83天皇帝,就在一片討伐聲中被迫取消帝制,最終失敗,是因為袁世凱的價值選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沒有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袁世凱復辟僅做了83天皇帝,就在一片討伐聲中被迫取消帝16價值沖突及評價標準個人利益與人民群眾的利益沖突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的沖突(2)自覺站在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價值標準。個人利益與國家、集體利益的沖突價值沖突及評價標準個人利益與人民群眾的利益沖突個人利益與他人17

2015年1月2日,哈爾濱一個陶瓷市場倉庫著火,這場大火持續20多個小時,失火面積上萬余平方米,11層建筑被燒毀坍塌,為了挽救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5位消防員犧牲了自己年輕的生命,而最年輕的只有18歲。2015年1月2日,哈爾濱一個陶瓷市場倉庫著火,這場大18杭州長運客運二公司員工吳斌,駕駛客車從無錫返杭途中,突然有一塊鐵塊像炮彈一樣,從空中飛落擊碎車輛前擋風玻璃砸向他的腹部和手臂。面對肝臟破裂及肋骨多處骨折,肺、腸挫傷,危急關頭,吳斌強忍劇痛,換擋剎車將車緩緩停好,拉上手剎、開啟雙跳燈,以一名職業駕駛員的高度敬業精神,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車措施,確保了24名旅客安然無恙,而他自己雖經全力搶救卻因傷勢過重去世,年僅48歲。杭州長運客運二公司員工吳斌,駕駛客車從無錫返杭途中,突然有一192015年1月16日,央視《新聞聯播》“行進中國·精彩故事”欄目,用時2分38秒報道了開封市“八旬老人李鳴6年織300多件毛衣捐給孤兒”的故事,在接受采訪時她說:我作為一個活著能動的人,應該給他人、給社會辦點有意義的事,不累。李鳴被人親切的稱為毛衣奶奶奶。2015年1月16日,央視《新聞聯播》“行進中國·精彩故事”20教學小結: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含義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特征社會歷史性主體差異性正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評價標準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教學小結: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含義價值判斷211.人們選擇的目標能否實現,實現的程度如何,取決于()A、人們的主觀愿望是否良好B、人們的認識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C、人們是否作出了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D、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B1.人們選擇的目標能否實現,實現的程度如何,取決于(222、下列關于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的認識,正確的是()①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總是一致的②二者總是沖突的③二者既有一致性,有時也會發生矛盾和沖突④二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具體利益存在差別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B2、下列關于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的認識,正確的是(233、桑條無葉土生煙,蕭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這表明A、價值觀對人們的行為具有決定作用B、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也不同C、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不是憑空產生D、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B3、桑條無葉土生煙,蕭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24√4、做出正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具備的條件有()①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②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③把獻身人民的事業、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追求④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自覺把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放在首位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做出正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具備的條件有()255.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災難突如其來,譚千秋老師撲向一張課桌,張開雙臂護住身下的四個學生。學生都獲救了,譚老師卻不幸遇難。張米亞老師用雙臂緊緊樓著兩個孩子,救援人員只能含淚將僵硬的雙臂鋸掉才將仍然活著的孩子救出。材料二:從中國文科最高學府畢業的教師范某某,因為在汶川大地震發生時,拋下學生,獨自一人逃生,并且在博客上聲稱“哪怕是我的母親,在這種情況下我也不會管的”,而被網友口誅筆伐,戲稱為“范跑跑”。5.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災難突如其來,譚千26(1)上述兩則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問題?(2)結合上述材料,說明我們如何才能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3)假如就此事在博客上發表一篇文章,請你擬定文章的提綱.(1)上述兩則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問題?27答案:(1)面對重大災難三位教師的不同選擇說明,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導向作用,不同的價值判斷必然導致不同的價值選擇。(2)①譚千秋、張米亞老師犧牲個人生命救助學生的事跡,說明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要自覺地站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把獻身人民的事業、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的價值追求。②范某面對生死抉擇,只顧自己不顧他人,受到了社會的譴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