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4詩詞曲五首【教學目標】.識記岑參、辛棄疾、文天祥等的相關文學常識,把握詩歌內容,背誦這五首詩詞曲。.體會詩歌的意境,學會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體會作品的意蘊和藝術感染力,感受作者表達的情感。【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詩歌是最高的語言藝術。詩歌常常用最精練的語言來展示世界的萬千氣象,形象而含蓄地抒發復雜的思想感情。今天我們要來學習的五首詩詞曲都是名家作品,這些作品通過精練的語言要表達怎樣的內涵呢?現在就請同學們和我一起走進詩歌優美的意境,來品味我國古代詩歌的藝術魅力吧!二、資料助讀相關知識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有時專指雜劇。雜劇和散曲都使用當時流行的北曲,出現了很多優秀的作家、作品。因此元曲常被作為元代文學的代表,同唐詩、宋詞并稱。《山坡羊?潼關懷古》《天凈沙?秋思》《竇娥冤》等都屬于元曲。三、研習詩歌(一)《十五從軍征》.朗讀《十五從軍征》,注意讀出節奏、感情。.作家作品簡介本詩選自北宋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卷二十五,題目是后人加的。.師生共同讀品詩句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①誰?”“遙看是君家,松柏冢②累累③。”兔從狗竇④入,雉⑤從梁上飛。中庭生旅谷⑥,井⑦上生旅葵⑧。舂谷⑨持⑩作飯,采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飴阿誰。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注釋】①阿:前綴,用在某些稱謂或疑問代詞等前面。②冢(zhong):墳墓。③累(14i)累:眾多的樣子。④狗竇(d6u):給狗出入的墻洞。⑤雉(zhi):野雞。⑥旅谷:野生的谷子。旅,植物未經播種而生。⑦井:這里指井臺。⑧旅葵:野生的葵菜。⑨舂(chong)谷:用杵臼搗去谷物的皮殼。持:拿著。羹(geng):這里指用蔬菜煮的羹。一時:一會兒。飴:同“貽”,送給。【詩意】十五歲參軍出征,八十歲才得以還鄉。在路上遇到同鄉便問:“我的家中還有何人?”“且看遠處那是您家,松柏繁茂,墳墓眾多。”野兔從給狗出入的墻洞出入,野雞在房梁上亂飛。野生的谷子長滿庭院,野生的葵菜布滿井臺。用杵臼搗去谷物的皮殼拿來煮飯,采摘葵菜拿來做菜羹。羹飯一會兒熟了,卻不知送給誰吃。走出庭院向東張望,悲從中來,不禁淚滿衣裳。【賞析】這首詩通過描繪一個老兵還鄉后的悲慘情狀,控訴了封建社會兵役制度給百姓帶來的深重苦難。開篇即寫出了封建社會兵役制度的極端不合理:從軍之時尚是風華少年,歸來之日卻已是皓首銀發。“十五”“八十”運用夸張的手法,極言從軍之久。接著描寫老翁歸鄉后的見聞感受,遠望時“松柏冢累累”,近看時“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描繪出凄涼破敗的景象。家中空無一人,老翁舉目無親,其凄楚的心情可以想象。“羹飯一時熟,不知飴阿誰”,進一步凸顯了老翁孤獨、凄涼的心境。最后兩句寫老翁悲從中來,老淚縱橫,將其無家可歸、無親可依的悲苦、凄愴之情徹底宣泄出來。4.拓展練習(1)賞析“八十始得歸”中的“始”字。[提示]一個“始”字,巧妙地傳達出主人公多年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盼望與親人團聚的迫切心情,給全詩籠罩了一層悲涼的色彩。(2)《十五從軍征》中與賀知章的“少小離家老大回”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詩句是什么?[答案]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3)《十五從軍征》中暗示老翁孤苦伶仃、無依無靠的詩句是什么?[答案]羹飯一時熟不知飴阿誰(4)《十五從軍征》一詩記敘了一位從軍幾十年的老兵的情景,揭示了什么?[答案]回到家鄉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給百姓帶來的深重苦難。.總結歸納(1)主題歸納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老兵還鄉后才知道家人均已死去,田園故宅成了廢墟,自己已無家可歸的悲慘情狀,揭露了封建社會兵役制度的不合理,反映了戰爭給百姓帶來的深重苦難。(2)寫作特點a.以第一人東敘述所見所感。這首詩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敘事,盡情渲染了老翁的不幸遭遇和他內心無法忍受的悲痛。b.注重環境描寫。“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等環境描寫,將老翁家中凄涼破敗的景象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出來。(3)問題探究本詩在藝術手法上有什么特點?[提示]整首詩并沒有從正面描寫戰爭的殘酷,而是從老兵還鄉后所見所感落筆,將典型情緒與典型環境融為一體,以哀景襯哀情,從側面反映出戰爭給百姓帶來的深重苦難,感情真摯,悲愴動人。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齊讀這首詩。(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指名朗讀《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作家作品簡介岑參(約715—770),江陵(今湖北荊州)人,唐代詩人。岑參對邊塞生活有深刻體驗,善于描繪異域風光和戰爭景象。其詩氣勢豪邁,情辭慷慨,語言變化自如。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逢入京使》等。寫作背景:唐代天寶年間,西北戰事不斷,許多文人也紛紛投入軍人幕府,尋求個人發展。天寶十三年(754),岑參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的判官。他的同僚武判官要回京,岑參為武判官送行并寫了這首詩。.師生共同讀品詩句北風卷地白草①折,胡天②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③濕④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⑤。將軍角弓⑥不得控⑦,都護⑧鐵衣冷難著⑨。瀚海⑩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注釋】①白草:一種牧草,干熟時變為白色。②胡天:這里指塞北一帶的天空。③珠簾:用珍珠綴成的簾子。與下面的“羅幕(絲綢制作的帳幕)”一樣,是美化的說法。④濕:動詞,打濕。⑤錦衾薄:織錦被都顯得單薄了。⑥角弓:一種以獸角作裝飾的弓。⑦控:拉開(弓弦)。⑧都護:唐朝鎮守邊疆的長官。⑨著(zhuo):穿。⑩瀚(hdm)海:指沙漠。闌干:縱橫交錯的樣子。慘淡:暗淡。中軍:指主將。飲(yin):宴請。胡琴:泛指西域的琴。轅門:領兵將帥的營門。掣(che):拉,扯。翻:飄動。山回路轉:山路迂回曲折。回,迂回、曲折。【詩意】北風席卷大地,把白草都吹得折斷了,塞北一帶的天空八月就大雪紛飛。就像一夜間忽然有春風吹來,千萬棵樹上都開滿了雪白的梨花。雪花飄散落入珠簾并打濕了帳幕,狐皮大衣都不保暖,織錦被都顯得單薄了。將軍和都護的角弓拉不開,他們的盔甲冰冷得很難穿上。沙漠縱橫交錯結了很厚的冰,萬里長空凝聚著暗淡的愁云。主將擺好酒席宴請即將歸去的客人,營帳中響起了胡琴、琵琶和羌笛的演奏聲。傍晚領兵將帥的營門前紛紛揚揚的大雪還在下個不停,大風扯著凍硬了的紅旗也不能讓它飄動。輪臺東門外送你回京城去,臨別時大雪鋪滿了天山的道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經看不見你了,只見雪路上留下了一串馬蹄的印跡。【賞析】開頭兩句寫邊塞風狂雪早。先寫風,“卷”字是正面描寫,“折”字是側面描寫;再寫雪,“八月”表明雪來得早,“即”字流露出詩人的驚異,“飛”字描繪雪飄之狀,與“卷”字相呼應。三、四句寫雪后美景,以春花喻冬雪,比喻新穎、貼切、動人,把雪的潔白和鮮潤凸顯了出來,也為寒冷的邊塞增添了無限春意,表現了詩人開闊的胸襟。五至十句突出表現邊塞地區天氣的寒冷。以上內容寫的是邊塞漫天大雪的奇麗景象,之后寫的是送別武判官的情形。“紅旗凍不翻”從側面突出天氣的奇寒。“雪滿天山路”既是邊塞的特有景象,更是對友人眷眷深情的傳達。最后兩句寫友人離去后的情景,表達了詩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和思鄉之意。“不見”隱現詩人久久佇立、極目遠送的情態,“空”飽含了詩人的悵惘之情。.拓展練習(1)“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提示]互文。寫出了邊關將士奇寒難熬的艱苦生活,從側面烘托出大雪天氣的酷寒。(2)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意境畫面]沙漠縱橫交錯結了很厚的冰,萬里長空凝聚著暗淡的愁云。[主旨情感]借邊塞奇寒的環境渲染送別的氣氛,表達詩人的惆悵和對友人的擔憂之情。[藝術手法]運用對偶、夸張、寓情于景的手法,表現出邊塞冰天雪地、陰云濃重的奇寒景象。(3)簡要賞析“忽如一夜春風來”中“忽”字的表達效果。[答案忽”字不僅寫出了邊塞氣象的變幻無常,而且傳神地表現了詩人賞雪時的驚異。5.總結歸納⑴主題歸納這首詩描繪了邊塞特有的冰天雪地的壯麗風光,并通過對特殊環境的描繪,烘托出邊塞將士的豪邁氣概和壯烈胸懷,表達了詩人因朋友歸京而產生的惆悵和不舍之情。(2)寫作特點情景交融,充滿奇思妙想。本詩緊扣“雪”字生發奇思妙想。“雪”字在詩中雖只出現了四次,但詩句中處處含“雪”。雪是寫景的中心,雪景襯托送別之情,送別的場面又體現了雪景,情景交融,匠心獨具。詩人筆下的雪景,既有大筆揮灑,又有細筆描繪。詩人運用奇特的想象,營造了優美壯觀的意境。全詩氣勢宏大,風格奇特,想象豐富。(3)問題探究1)試簡析詩人反復描寫雪景的原因。[提示]①渲染送別氛圍,抒發詩人因朋友歸京而產生的惆悵和不舍之情;②反復點題,與詩題形成呼應。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是歷來為人稱道的名句,試賞析這兩句詩的妙處。[提示]運用比喻,以春花喻冬雪,新穎、貼切、動人,把雪的潔白和鮮潤凸顯了出來,也為寒冷的邊塞增添了無限春意,表現了詩人開闊的胸襟。6.齊讀這首詩。(三)《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朗讀《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注意讀出節奏、感情。.作家作品簡介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南宋詞人,豪放派代表詞人之一。與蘇軾齊名,并稱“蘇辛”。其詞題材廣泛,風格多樣,多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有《稼軒長短句》。背景材料: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六月末,辛棄疾被起用為紹興知府兼浙東安撫使。不久,他又被改派到鎮江任知府。鎮江,在歷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業之地,此時成了南宋與金人對壘的第二道防線。辛棄疾在鎮江登臨北固亭時,觸景生情,有感而發。這首詞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創作的。南鄉子,詞牌名。京口,今江蘇鎮江。北固亭,在鎮江東北的北固山上,下臨長江。.師生共同讀品詩句何處望①神州②?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③。不盡長江滾滾流④。年少萬兜黎⑤,坐斷⑥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⑦?曹劉⑧。生子當如孫仲謀⑨。【注釋】①望:遠望,眺望。②神州:中原地區。③悠悠:連綿不盡的樣子。④不盡長江滾滾流:化用杜甫《登高》中的“不盡長江滾滾來”,感嘆千古興亡無盡無休,一如江水滾滾東流。⑤年少萬兜婺(m6u):指孫權年輕時就統率千軍萬馬。兜整,古代作戰時兵士所戴的頭盔。這里指代士兵。⑥坐斷:占據。⑦敵手:能力相當的對手。⑧曹劉:指曹操與劉備。⑨生子當如孫仲謀:曹操率大軍南下,見孫權的軍隊軍容整肅,感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見《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注引《吳歷》。仲謀,孫權的字。【詞意】舉目遠眺,我們的中原故土在哪里呢?映入眼簾的只有北固樓周圍的一片風光。從古到今,有多少國家興亡的大事呢?往事連綿不斷,如同沒有盡頭的長江滾滾東流。孫權年輕時就統率千軍萬馬,占據東南,征戰不休(從未向誰低頭屈服)。天下英雄誰是孫權的對手呢?只有曹操和劉備而已。(難怪曹操曾感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賞析】上片,詞人由北固樓風光聯想到失去的河山,無限感慨、惆悵。開篇設問,“何處望神州”言外之意是中原已非己有。北固樓的“滿眼風光”,使詞人產生無限感慨,大有風景不殊、山河改異之感。三至五句縱觀千古成敗,意味深長,令人回味無窮。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這無盡的江水依舊滾滾東流。下片,詞人借對孫權的贊美,暗諷當朝統治者的昏庸腐朽。“戰未休”含義深刻,借孫權諷刺南宋王朝。孫權占據東南,征戰不休,從未向誰低頭屈服,而南宋王朝卻茍且偷安,諷刺之意溢于言表。最后一句極力渲染孫權意氣風發的雄姿,委婉地表達對南宋朝廷的不滿。.拓展練習(1)詞中“兜裝”運用了什么手法?請簡要分析。[提示]“兜黎”運用借代手法,以物代人,形象傳神地寫出士兵的特征。(2)《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中哪兩句既歌頌了孫權的年少有為,也反襯了當朝文武之輩的庸碌無能、懦怯茍安?[答案]年少萬兜裝 坐斷東南戰未休(3)“不盡長江滾滾流”一句在本詞中既是實寫也是虛寫,請結合具體內容簡要分析。[答案]北固亭下臨長江,詞人登北固亭,遙望故土,滿眼風光之中自然有滾滾東流的長江,這是實寫;詞人由眼前的自然風光聯想到歷史上的興亡之事,悠悠歲月,有如奔流的長江,所以此句又暗指時間的流逝(詞人思緒的飄飛),這是虛寫。5.總結歸納(1)主題歸納這首詞中,詞人對景抒懷,憑吊千古興亡,通過對三國時期重要政治人物孫權的贊揚,表達出收復中原、統一國家的強烈愿望。(2)寫作特點a.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寫景從大處落墨,視野開闊;抒情集中于慨嘆“千古興亡”的悠遠;議論則贊揚建立偉業的英雄人物孫權,氣魄極其宏大。b.善用典故,委婉含蓄。例如,“不盡長江滾滾流”化用杜甫《登高》中的“不盡長江滾滾來”,但杜甫的詩是寫個人流離之悲,而這首詞卻是寫國家興亡之感,意境不同;尾句“生子當如孫仲謀",借用曹操的話,含蓄地對南宋朝廷進行了諷刺。⑶問題探究如何理解“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話?[提示]這句話的深層意思是:朝廷不如能與曹操、劉備抗衡的東吳,皇帝(指宋高宗、宋孝宗等)也不如孫權。因為當時的政治環境不允許詞人直言進諫,所以詞人只能委婉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這句話含蓄地表達了他對當時朝廷的不滿,也表現了他的愛國主義精神。《三國志》中記載,曹操曾感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J此處詞人贊嘆孫權的雄才大略,實際上暗指類似于東吳占據了江南半壁江山的南宋,沒有出一個像孫權那樣的英雄人物。今昔對比,令詞人慕古傷今,憂患惆悵。四、布置作業背誦今天所學的三首古詩。第二課時一、檢查作業全班集體或指名背誦前三首詩。二、研讀作品(四)《過零丁洋》。.指名朗讀《過零丁洋》。.四人一小組,思考探究:⑴這首七言律詩首聯寫了個人和國家的哪幾件大事?⑵頷聯上下兩句有何聯系?都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⑶頸聯中的“惶恐”“零丁”有雙層含義,請談談有哪兩層含義。⑷尾聯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⑸請同學們談談中國歷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要點提示:⑴一是在他21歲時'因科舉走人仕途;二是在國家危急存亡的關頭,起兵勤王抗元。⑵國家山河分裂,局勢危急,個人命運也動蕩不安,暗示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緊密相連。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⑶一是兩個地名,另一層意思是寫出了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危苦。⑷表明詩人舍身取義,以死明志的決心,充分體現了他的民族氣節。⑸如蘇武、岳飛、鄧世昌、朱自清、聞一多等等。(學生能談多少談多少,不宜作統一要求。).齊讀這首詩。(五)《山坡羊?潼關懷古》.朗讀《山坡羊?潼關懷古》,注意讀出節奏、感情。.作家作品簡介張養浩(1270—1329),字希孟,號云莊,濟南(今屬山東)人,元代文學家。所作散曲以豪放著稱。著有散曲集《云莊休居自適小樂府》。背景材料:張養浩為官清廉,愛民如子。他隱居后,決意不再涉足官場,但聽說朝廷重召他是為了賑濟陜西災民,就不顧年事已高,毅然應命。其間,他親睹人民的深重災難,感慨喟嘆,滿懷同情,遂散盡家財、盡心盡力去救災,終因過度操勞而殉職。這首小令就是張養浩在赴任陜西行臺中丞賑濟關中旱災的途中寫的。山坡羊,曲牌名。.師生共同品讀詩歌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①潼關路。望西都②,意躊躇③。傷心秦漢經行處④,宮闕⑤萬間都做了土。興⑥,百姓苦;亡,百姓苦。【注釋】①山河表里:外有黃河,內有華山,是為表里。形容潼關一帶地勢險要。②西都:指長安。③躊躇:遲疑不決。這里形容心潮起伏。④秦漢經行處:途中所見的秦漢宮殿遺址。秦朝都城咸陽和西漢都城長安都在潼關西面。經行處,行程中經過的地方。⑤宮闕:泛指宮殿。⑥興:與下面的“亡”都表示改朝換代。【曲意】群峰眾巒像是在這里會合,大浪巨濤像是在這里震怒,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好一條潼關路。遙望長安,心潮起伏。令人傷心的是途中所見的秦漢宮殿遺址,成千上萬間宮殿都已經化作了泥土。一朝興起,百姓要受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液壓抓斗行業用油指南
- 造紙工業項目運營管理方案(參考范文)
- 過氧乙酸培訓
- 職工健康安全培訓
- 運動神經元的護理
- 防震小知識課件
- 2025年不銹鋼立式水箱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股權投資策略》課件
- 2025年房屋建筑與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工程總承包合同管理研究
- 圖書館空間布局設計試題及答案
- 臭氧在骨科疾病治療中的應用
- 2024年安徽省中考英語真題(原卷版+解析版)
- 軸承壓裝力計算軟件
- 2024年佛山市高三二模普通高中教學質量檢測二 數學試卷(含答案)
- 骨與關節化膿性感染
- 人力資源外包投標方案
- 摩托艇經營合作協議書模板
- 2024年浙江首考高考英語卷試題真題及答案解析(含聽力原文+作文范文)
- 住建局安全生產匯報
- 《老年社會工作》課件-老年社會生活相關理論及應用
- 消化系統腫瘤的預防和治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