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卷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
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
一、積累
1.下列文學常識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經》是我國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詩歌305篇,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又叫“國風”。
B.杜甫的《春望》、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和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都側重表達了詩人對春天景物的
美好感受,處處洋溢著對大好春光的欣賞、贊美之情。
C.“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蓮居士謫仙人。”這位既有“千古詩才”又“一身傲骨”的詩人是
李白。
D.《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國作家莫泊桑,被譽為“短篇小說巨匠”,代表作有《羊脂球》《項鏈》等。
2.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詞語,黑恰當的一組是
自古以來,玉器在人們心中的始終是神圣、崇高的,人們用它禮天祭地,用它辟邪祛魔,也用它溫潤、凈
化自己的心靈。玉是的,因為它的實質不過是一塊普普通通的石頭;但它又是靈動的,“君子如玉”,它是一
人格的完美再現。
A.地位肅穆高傲B.位置靜穆高傲
C.位置肅穆高貴D.地位靜穆高貴
3.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A.閉塞儂)褻瀆(X論)哪飲欲睡(”n)
B.虔誠(qi£n)漫長(sh立n)一喏連聲(ruG)
C.嘎怒(chGn)晦暗(hui)一僂提攜(4)
D.勺(h自ng)輩言虛(xi6n)坦蕩如型(df)
4.下列內容,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岳陽樓記》中“滕子京謫守巴陵郡”中“謫”指“因罪貶官”,同樣表示官員罷免降職意思的還有:遷、謫、除、
罷、免、黜、陟。
B.《核舟記》中“天啟壬戌秋日",“天啟”是皇帝年號紀年,“壬戌”是天干地支紀年。
C.《醉翁亭記》選自《歐陽修全集》,作者歐陽修,自號醉翁,北宋文學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記”是一種文體,可以記人記事,可以記山川名勝,可以記器物建筑,故又稱“雜記”?在寫法上“記”大多以記
敘為主,兼有議論和抒情。
5.根據積累,完成默寫。莫笑農家臘酒渾,.,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四面歌
殘終破楚,o(秋瑾《滿江紅》)《次北固山下》中,體現作者鄉愁情懷的詩句是:?.
孟子在《魚我所欲也》中說,雖然一點食物即可關乎生死,但若“”饑餓的路人也不會接受:若
“",即便是乞丐也會拒絕。
6.名著閱讀。(任選一題作答)如果用詩歌《礁石》描述小說人物,你認為適合描述阿廖沙(《童年》)還是(《魯濱遜
漂流記》)?請結合其經歷說明理由。
《礁石》(丈青):一個浪,一個浪/無休止地撲過來/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被打成碎沫,散開……/它的臉上和身
上/像刀砍過的一樣/但它依然站在那里/舍著微笑,看著海洋……古典小說里常有描寫真假難辨的故事情節,”真
與假”的較量扣人心弦。請根據下圖描述的場景,簡述這場較量,并寫出你對此的感悟。
二、閱讀
7.古詩文閱讀《富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節選)蘇軾
陋邦?何處得此花,無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致,銜子飛來定鴻鵠。
天涯流落俱可念,為飲一樽歌此曲。明朝酒醒還獨來,雪落紛紛那忍觸②。《記游定惠院》蘇軾
黃州定惠院東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歲盛開,必攜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復與參寥禪師及二三
子訪焉,則園已易主。主雖市井人③,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疲韌,筋脈呈露,如老人頭頸。花白而
圓,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既飲,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
而居處修潔,如吳越間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臥小板閣上,稍醒,聞坐客崔成老彈雷氏琴,作悲風晚月,錚錚然,
意非人間也。晚乃步出城東,鬻④大木盆,意者謂可以注清泉,渝?瓜李,遂貴緣⑥小溝,入何氏、韓氏竹園。時何氏方
作堂竹間,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陰下。有劉唐年主簿者,饋油煎餌,其名為甚酥,味極美。客尚欲飲,而予忽興盡,
乃徑歸。道過何氏小圃,乞其蕤橘,移種雪堂之西。坐客徐君得之將適閱中,以后會未可期,請予記之,為異日拊掌。
時參蓼獨不飲,以棗湯代之。①陋邦:這里指黃州。②那忍觸:指不忍見。③市井人:商人。④常(yu):賣,這里指
買。⑤渝(yue):浸潰。⑥炎(yin)緣:循沿。
1.古漢語詞典中“適”主要有以下幾種義項,你認為“坐客徐君得之將道閩中”句中“適”應選哪個義項()
A.正好、恰好,如“道與野情愜”(《魯山山行》)
B.女子出嫁,如“始道還家門”(《孔雀東南飛》)
C.到……去、往,如“道千里者,三月聚糧”(《北冥有魚》)
D.適合、適宜,如“少無道俗韻”(《歸園田居》)
2.用“/”給下面文字斷句。(限斷三處)
此木不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
3.下列選項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主里市井人”乘奔御風(《三峽》)
B.晚乃步出城東乃不知有漢(《桃花源記》)
C.以后會未可期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
D.則園已易主移風易俗(成語)
4.用現代漢語解釋下列句子。
時何氏方作堂竹間,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陰下。
5.甲詩前四句推測了海棠花的乙文則寫到了海棠花的特點。
6.乙文“既飲”以下寫野游細事,靈動自然,率意揮灑。請概括這些“細事”。
7.同在定惠院,詩和文表現出的作者心境是否相同?請結合內容說說你的理解。
8.閱讀與賞析
陳禾
陳禾,字秀實,明州郅縣人。舉元符三年進士。(時)天下久平,武備寬加,東南尤甚。禾請增戍@、繕城壁,以戒
不虞。我指為生事格②不下其后盜起人眼其先見。
時童貫權益張,與黃經臣等表里為奸③,指紳④側目。禾日:“此國家安危之生也。吾住言責,此而不言,一遷給
舍⑤,則非其職矣。”首抗疏⑥劾貫。復劾經臣:“怙寵弄權,夸炫朝列。每云詔令皆出其手,言上將用某人,舉某事,
已而詔下,悉如其言。夫發號施令,國之重事,鼬幽陟明,天子大權,奈何使宦寺⑦得與?”
論奏未終,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請畢其說。衣裾落,上日:“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豈惜碎
首以報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貴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禍。”言愈切,上變色日:“卿能如此,朕復何憂?”內侍請
上易衣,上卻之曰:“留以旌直臣。”
(節選自《宋史》,有刪改)
(注釋)①增戍:增加防守兵力。②格:擱置。③表里為奸:內外呼應做壞事。④指紳:同“縉紳”,士大夫的代稱。
⑤遷給舍:指陳禾將改任給事中的職位。⑥抗疏:上書直言。⑦宦寺:宦官。⑧曹:輩,等。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武備寬池,東南尤甚
(2)更指為生事
(3)人取其先見
(4)此國家安危之本也
2.下列選項中加點文言虛詞的含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此曹今日受富貴之利
A.漁人甚異之B.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C.宋何罪之有D.公將鼓之
3.用“/”給文中劃線句子斷句。(劃三處)
或指為生事格不下其后盜起人服其先見。
4.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1)禾引上衣,請畢其說。
(2)陛下不惜碎衣,臣豈惜碎首以報陛下?
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余光中先生曾經在文章中寫道:旅行,我不想跟李白,因為他不負責任,沒有現實感;我也不想跟杜甫,因為他
太苦哈哈,恐怕太嚴肅;而蘇東坡就很好,我們可以做很好的朋友。可能是因為蘇軾的人生個性簽名是這樣的——“雪
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沒錯,就是“人間有味是清歡”,因為,對于蘇軾來說,無論
在哪里,哪里都有美味。
[甲]豬肉頌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卷E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
吃,貧者不解煮,早炭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英管。
(注):[1]#:yWn,掩蓋,掩覆。
[乙]老饕賦(節選)
庖丁鼓刀,易牙m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潔,火惡陳(江右久不改火,火色皆青)而薪惡勞。九蒸暴而日燥,百上
下而湯康。嘗項上之一衡⑵,嚼霜前之兩螯。爛櫻珠之煎蜜,瀚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帶糟。蓋聚物
之天美,以養吾之老饕。
(注):[1]庖丁是古代一位刀功極好的廚師,易牙則是春秋時齊桓公寵幸的近臣,長于調味。[2]衡:luGn,小塊
肉。
1.饕在漢語字典上的解釋有:①傳說中的一種兇惡貪食的野獸,古代銅器上面常用它的頭部形狀做裝飾;②喻兇惡貪
婪的人;③喻貪吃的人。你認為“老饕”的“饕”是哪種義項?并簡單說明理由。
2.下列加點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凈洗鐺風煙俱凈
B.蓋聚物之天美蓋竹柏影也
C.嘗項上之一衡嘗貽余核舟一
D.嚼霜前之兩螯吾妻之美我者
3.甲文中“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很有哲理情味,請結合生活感悟,談談你的解讀。
4.結合兩文及以下助讀資料,談談蘇軾的飲食人生里,折射出一個怎樣的精神世界?
助讀資料:甲文是詩人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時所作。乙文是詩人被貶海南倨州時所作,謫居海南時,詩人的狀況
是:“此間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在宋朝,海南是真正的蠻荒之地,當時人
皆稱海南“非人所居”,蘇東坡在動身前已經寫好遺囑,將家人大部分留在惠州,帶著小兒子蘇過再次奔赴茫茫貶謫
之路。而在此之前,與蘇軾精神世界十分相得的第三任妻子在惠州感染瘟疫去世。而到了僚州,蘇軾先是在公房居住,
公房漏雨,一晚上搬了三次,后來連公房也不讓住了,蘇東坡在擾榔林中自己動手搭茅屋,自命為“林榔庵”。在庵
中“食芋飲水,著書以為樂”。
10.記敘文閱讀
滴水之恩
唐敏
①紫紅色的天空漸漸變成暗黑,我孤單地走在村路上。
②為了尋找據說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字庫”古塔,我來到這個金黃菜花亦開亦敗的陌生鄉間。當我繞過好些小
橋流水人家,再尋回先前下車的小街時,早已錯過了返程的班車。想起明早課堂上那十多雙渴求知識的眼睛,我踏上
了30里的歸途。
③雷聲從遠處沉沉地壓過來,閃電已在天邊耀眼地勾勒……
④我邊走邊期盼著能搭上順路的車。一輛卡車嘶吼著爬上山坡,然而司機絲毫不理會我極力揮舞的手臂,絕塵而
去。
⑤雷聲越滾越近,大雨說不準什么時候就會瓢潑而下。
⑥終于,一輛小拖車被我攔在了路中央。煙塵未散,我已沖到了駕駛室的窗下。看到司機的一瞬間,我便認出了
他……
⑦幾個月前,我來到馬山小鎮見習,看見他頹廢地斜靠在土墻根下,衣衫不整,須發蓬亂,無神地半合著眼。人
們在他身邊竊議著,卻不愿多事,怕幫助這樣一個來路不明的人會給自己惹來意想不到的麻煩。雖然這個潦倒的人并
沒有在面前放一只乞討錢幣的碗,但我確信,他一定又渴又餓,于是我到幾步之外的茶水攤買了一杯水、一塊糕遞給
他。他無神的眼并沒有因我的熱心而閃亮,他甚至都未抬眼看一看,便自顧自地吞食起來。“快散集了,要去哪里,
你也該去了。”我規勸了那個流浪漢一句,便走開了。
⑧眼前這個人雖然整潔而精神,我還是認出了他。我焦灼地問:“去馬山嗎?”他遲疑了一會兒,點了點頭。我
連聲道謝,趕緊爬進了駕駛室。
⑨小拖車顛簸著,他燃著的煙頭,紅紅的亮點忽明忽滅。“你是馬山人?”他問。我搖搖頭:“不是,我在那兒
見習。”他有點失望:“我倒曾遇到過一個馬山人呢,那真是個好人……”話題斷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
⑩四周靜靜的,只有雨點叩窗的脆響。他忽然說:“說起來那次去馬山,怪難為情的。那時我賭輸了,輸得精光,
被攆出來,沒臉回家,流落到馬山,有個人給我水喝,給我吃的,可惜我不認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謝謝她。"我試
探道:“就因為那個人送你一點水、一點吃的嗎?”
?他不屑地看了我一眼:“你不懂,我那時候心灰意冷。她勸我:'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該去了。'我聽
了她的勸告,回家了。唉,我真的不知怎樣感謝她,要不是她那一杯水、一塊糕、一句話,我現在還不曉得會怎樣呢!”
?他沒有認出我來。我心中有掩飾不住的喜悅,想不到那件小事會對他幫助那樣大。“我也很感謝你,要不是搭
上你的車,這會兒我還在山路上挨雨淋呢!”我決定不提看見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因為我不僅想維護他的尊嚴,還
想讓他擁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樂和自豪。
?他聽了果然高興:“其實你也不用謝我,要謝該謝那個給我水喝的人。那次之后,我才曉得,人有時候是多么
需要旁人幫一把啊。“他深吸了一口煙,然后徐徐吐出。我用力地點點頭。
?“馬山到了!”他剎住車。我道著謝,請他下來喝杯熱茶休息一會兒。他笑了笑,一邊倒車一邊說:“我還得
趕回去運貨呢——本來,我的車是不到馬山的。再見!“雨滴在車身上,濺出了大朵大朵亮麗的水花……
?人生就是這么奇妙,當初的滴水之恩,在后來的生活中卻得到了別人的涌泉相報,舉手之勞,換來的是愛心的
傳遞。
1.閱讀全文,根據提示填寫下面表格。
時間(1)大雨即將來臨時“我”上車后告別時
“我”聽小拖車司
“我”不得不步行
情節(2)機講述馬山人幫助(3)
回校。
他的故事。
2.第⑦段采用了什么記敘順序?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第⑧段中的“他”為什么遲疑?
4.說說第?段畫線句子的含義。
雨滴在車身上,濺出了大朵大朵亮麗的水花……
5.文中的“我”是個什么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
11.時光一歲將盡,便進入一種此間特有的情氛中。平日里奔波忙碌,只覺得時間的緊迫,很難感受到“時
光”的存在。然而到了年終時分,時光的感覺乍然出現。它短促、有限、性急,你在后邊追它,卻始終抓不到它飄舉
的衣袂。它飛也似的向著年的終點扎去。等到你真的將它超越,年已經過去,那一大片時光便留在過往不復的歲月里
了。今晚突然停電,摸黑點起蠟燭。燭光如光明的花苞,寧靜地浮在漆墨的空間里;室內無風,這光之花苞便分
外優雅與美麗;些許的光散布開來,朦朧依稀地勾勒出周邊的事物。沒有電就沒有音樂相伴,但我有比音樂更好的伴
侶——思考。可是對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家,而是普通大眾。比如大眾俗語中,把臨近年終這幾天稱做
“年根兒”,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們頓時發覺,一棵本來是綠意盈盈的歲月之樹,已被我們消耗殆盡,只剩下一
點點根底。時光竟然這樣的緊迫、拮據與深濃……一下子,一年里經歷過的種種事物的影像全都重疊地堆在眼前,
不管這些事情怎樣龐雜與艱辛,無奈與突兀。我更想從中找到自己的足痕,從春天落英繽紛的京都道藏院到冬日小雨
連綿的雅典德爾菲遺址;從重慶荒蕪的紅衛兵墓到津南那條神奇的蛤媚堤;從一個會場到另一個會場,一個活動到另
一個活動中;究竟哪一些足跡至今清晰猶在,哪一些足跡雜沓模糊甚至早被時光干干凈凈一抹而去?我瞪著眼前的
重重黑影,使勁看去。就在燭光散布的盡頭,忽然看到一雙眼睛正直對著我。目光冷峻銳利,逼視而來。這原來是我
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卻變得分外有力。他何以穿過夜的濃霧,穿過漫長的八百年,
銳不可當、拷問似的直視著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呢?顯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間雕工傳神的本領、
非凡的才氣;他還把一種陽剛正氣和直逼邪惡的精神注入其中。如今那位無名雕工早已了無蹤影,然而他那令人震撼
的生命精神卻保存下來。在這里,時光不是分毫不曾消逝嗎?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在種子里;詩人離去,
把他的生命留在詩句里。時光對于人,其實就是生命的過程。當生命走到終點,不一定消失得沒有痕跡,有時它
還會轉化為另一種形態存在或再生。母與子的生命的轉換,不就在延續著整個人類嗎?再造生命,才是最偉大的生命奇
邂。而此中,藝術家們應是最幸福的一種,唯有他們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再造一個新的生命。小說家再造的是代代相傳
的人物,作曲家再造的是他們那個可以聽到的迷人而永在的靈魂。此刻,我的眸子閃閃發亮,視野開闊,房間里的一
切藝術珍品都一點點地呈現。它們不是被燭光照亮,而是被我陡然覺醒的心智召喚出來的。其實我最清晰和最深刻的
足跡,應是書桌下邊,水泥的地面上那兩個被自己的雙足磨成的淺坑。我的時光只有被安頓在這里,它才不會消失,
而被我轉化成一個個獨異又鮮活的生命,以及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然而我一年里把多少時光拋入了塵翼,或是支
付給種種一閃即逝的虛幻的社會場景,甚至有時屬于自己的時光反成了別人的恩賜。檢閱一下自己創造的人物吧,掂
量他們的壽命有多長。藝術家的生命是用藝術的生命計量的,每個藝術家都有可能達到永恒,放棄掉的只能是自己。是
不是?迎面那宋代天王瞪著我,等我回答。我無言以對,尷尬到了自感狼狽。忽然,電來了,燈光大亮,事物通明,恍
如更換天地。剛才那片幽闊深遠的思想世界頓時不在,唯有燭火空自燃燒,顯得多余,再看那宋代的天王像,在燈光
里仿佛換了一個神氣,也不再那樣咄咄逼人了。我也不用回答他,因為我已經回答自己了。
1.第(1)段中作者說:“然而到了年終時分,時光的感覺乍然出現。”請結合第(3)段內容,說說為什么到年終時
分,會突然出現“時光的感覺”?
2.如何理解第(8)段中“再造生命才是最偉大的生命奇跡”這句話的深刻含義?請結合原文回答。
3.面對宋代天王像的瞪視,作者說:“我無言以對,尷尬到了自感狼狽。”但結尾處卻又說:“我也不用回答他,
因為我已經回答自己了。”這兩句話是否矛盾?說說你對這兩句話的理解。
4.縱觀全文,作者對于“時光”有了由淺入深、由人及己的思考,請寫出這些思考的內容。
三、應用
1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下表是留學生“歸國潮”的有關數據。
國家重點項目學科帶頭人中,超過七成是有留學背景的“海歸”。目前,全國共有留學人員創業園300多個,近8萬
名留學人才創建了一大批如環保、新能源、生物等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為中國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量子物理學家
潘建偉與高徒陳宇翱、陸朝陽先后回國,他們組建了一支令世人傾慕的中國物理界的“夢之隊”。“打破體制壁壘,
制定優惠政策,誠納天下英才“,在“歸國潮”風起云涌之際,國家有關部門敏銳地把握住中國的發展大勢,適時做
出了加快人才建設的諸多戰略決策。(材料一),請分別概括“歸國潮”三個階段“回流率”的特點。(材料二),請簡
要概括“歸國潮”為我國帶來哪些積極影響。
四、綜合性學習與寫作
13.作文
題目:那個星期天
要求:1.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3.不得抄襲。
參考答案
一、積累
1、B
【解析】
試題分析:杜甫的《春望》前四句寫春日長安凄慘破敗的景象,飽含著興衰感慨;后四句寫詩人掛念親人、心系國事
的情懷,充溢著凄苦哀思,表現了詩人愛國之情。據此,B項的杜甫的《春望》并不是表達了詩人對春天景物的美好
感受,處處洋溢著對大好春光的欣賞、贊美之情。故答案為B。
2、D
【解析】
試題分析:地位:一個人在社會中的職務,職位以及由此顯示出的重要程度。位置:所在或所占的地方。肅穆:嚴肅
而安靜,莊嚴肅穆。靜穆:安靜而嚴肅。高傲:自以為了不起,看不起人;極其驕傲。高貴:達到高度道德水平的。
極為貴重的。指地位特殊、生活享受優越的。形容“玉器”重要程度用“地位”為好,修飾“人格”應用“高貴”,“高
傲”是貶義詞。
3、A
【解析】
B項,喏喏連聲(nu。)。C項,偃僂提攜(14)。D項,玄虛(xu6n)。
4,A
【解析】
試題分析:A.“陟”是“提拔,獎賞”,不是表示官員罷免降職。故答案為A。
5、(1)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2)八年風味徒思浙(3)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4)
呼爾而與之蹴爾而與之
【解析】
考查學生對名篇名句的背誦、默寫能力。在背誦默寫詩詞時不僅要注意讀音,更要注意容易寫錯的字。一些易錯字可
以結合詞義背誦。此題中注意“豚、疑、雁、蹴”的書寫。
6、(1)示例一:阿廖沙三歲喪父,跟隨母親到專橫的外祖父家里,經常遭受暴戾的外祖父毒打,甚至被打至昏迷生病;
舅舅因舅媽難產去世而發瘋,在廚房爐坑將他摔至昏死;出天花、肩膀脫臼、雙腿凍傷躺了三個月,歷經磨難……(答
出任意兩個磨難即可)但是阿廖沙總能發現周圍人的善良,用自己的方式去保護身邊的人;保持著生活的勇氣和信心,
并逐漸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的人(或:正如礁石一樣,歷經磨難依舊勇敢堅強地活著)。示例二:魯濱遜第一次出海
就遇到大風暴;第二、三次出海又遇到海盜;第四次出海船觸礁沉沒,他漂流到環境惡劣的荒島上,面臨衣食住行和
生病的重重困難……(答出任意兩個磨難即可)但是他面對困境頑強拼搏:制作日歷、搭蓋住處、馴養山羊,播種糧
食,甚至拯野人星期五;始終對生活充滿希望,積極向上、樂觀自信(或者:正如礁石一樣,依舊勇敢堅強地活著)。
(2)六耳貓猴假冒悟空,欲往西方取經;悟空聽聞來到花果山,兩人打在一起真假難辨,勝負難分,于是一路打至南海
菩薩處,打到天宮,打見唐僧,打見冥府,眾神均不能辨認(于是真假悟空從天上打到地下,眾神均不能辨認);直到
如來佛祖處,真相方大白,悟空將六耳貓猴一棒打死。雖然真與假的較量嚴酷又艱難,但是真相終會大白(神通廣大
的悟空面對假冒者也束手無策,可見“假”的危害有多嚴重。
【解析】
試題分析:(1)《礁石》這首詩是寫礁石,著重在寫礁石的堅強、堅忍不拔的精神。《童年》中的阿廖沙和《魯濱遜漂
流記》中的魯濱遜都具有礁石的堅強、堅忍不拔的精神。所以任意選擇一部作品中的人物,結合小說的故事情節,突
出表現經歷的磨難即可。如:魯濱遜第一次出海就遇到大風暴;第二、三次出海又遇到海盜;第四次出海船觸礁沉沒,
他漂流到環境惡劣的荒島上,面臨衣食住行和生病的重重困難……但是他面對困境頑強拼搏:搭蓋住處、馴養山羊,
播種糧食,甚至拯救了野人星期五……但他始終對生活充滿希望,樂觀自信,最終戰勝了磨難,返回了自己的家園。
(2)解答文學名著題,必須建立在閱讀原著的基礎之上,不僅要“博聞強記”,還要對內容進行歸納整理。要熟記其
名稱、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節、藝術特色等內容。本題可依據小說“真假美猴王”的故事概括作答。
至于感悟可從“假”的危害角度來寫。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二、閱讀
7、1.C
2..此木不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
3.D
4.那時何氏正在竹林之間修筑大堂,已經開辟出一塊空地,于是在竹蔭下擺放酒席。
5.來歷;繁茂
6.①憩于尚氏宅第;②聽崔成老彈雷氏琴;③買木盆以清泉浸漬瓜果;④入何氏園竹陰置酒;⑤受贈美味的“油煎餌”;
⑥歸途乞兼橘移植。
7.示例一:我認為作者的心境相同。“明朝酒醒還獨來,雪落紛紛那忍觸。”詩中說明天酒醒后我還會獨自前來,只
怕雪落紛紛不忍見啊。呼應上文的“天涯流落俱可念”,有一種獨自飄零天涯的孤獨、悵惘之感。乙文中說“客尚欲
飲,而予忽興盡,乃徑歸”,客人尚且還想飲酒,為何自己突然間就興盡了呢?而且還徑自回去了。可見作者內心還
是悵惘,才突然沒了興致。因此,詩和文都是表現了作者被貶黃州的惆悵、愴然。示例二:我認為作者的心境不同。
“明朝酒醒還獨來,雪落紛紛那忍觸。”詩中說明天酒醒后我還會獨自前來,只怕雪落紛紛不忍見啊。呼應上文的“天
涯流落俱可念”,有一種獨自飄零天涯的孤獨、悵惘之感。而乙文中寫“道過何氏小圃,乞其菜橘,移種雪堂之西”,
可見作者不僅十分熟悉當地風物,而且與當地居民的關系極為融洽,字里行間充滿了濃郁的人情味與鄉土氣息。作者
樂在其中,灑脫自由。因此,詩和文中作者的心境是不同的。
【解析】
1.“坐客徐君得之將適閩中”意思是:客人徐得之馬上就要啟程到閩中去。“適”的意思是“到……去、往",故選
C,
2.本題考查句子停頓。作答時,一定要在正確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礎上,根據前后詞語之間的語義聯系來劃分停頓。有
了一定的積累以后可以根據語感直接作答。這句話的意思是:這種樹不討人喜歡,主人本來想過一陣砍去,也是因為
我的緣故,沒有被砍掉。據此可劃分停頓為:此木不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
3.A.雖然/即使。B.于是,就/竟然。C.見面/日期。D.都解釋為“改變”。
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鍵詞語
的意思必須要呈現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把詞語放到語境中,根據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
一種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詞的翻譯:方:正。辟:開辟。
5.本題考查對比閱讀。詩歌前四句意思是“這偏僻的地方是從哪里得到這株海棠的?莫非是好事者自西蜀移來?海棠
不易從遠處移栽,這一定是鴻鵠把種子銜來的。”推測了海棠花的來歷。乙文“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歲盛開,必
攜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花白而圓,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則寫到了海棠花繁茂的特點。
6.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概括。由文中“既飲,往憩于尚氏之第”。“醉臥小板閣上,稍醒,聞坐客崔成老彈雷氏
琴"''晚乃步出城東,鬻大木盆,意者謂可以注清泉,渝瓜李”“時何氏方作堂竹間,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陰下”“有
劉唐年主簿者,饋油煎餌,其名為甚酥,味極美。''"道過何氏小圃,乞其菜橘,移種雪堂之西”概括回答即可。
7.本題考查對作者心境的理解。《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
七言古詩。這首詩前半部分反復刻畫海棠,極力形容海棠幽獨,高雅,美麗、清淑的品格,后半部分寫詩人訪海棠,
見花生感,抒發了“天涯淪落俱可念”的情懷。這里贊美海棠,悲嘆海棠,實際上也就是寄托作者的情操,悲嘆自身
的遭遇。乙文中說“客尚欲飲,而予忽興盡,乃徑歸”,客人尚且還想飲酒,為何自己突然間就興盡了呢?而且還徑
自回去了。可見作者內心還是悵惘,才突然沒了興致。因此,詩和文都是表現了作者被貶黃州的惆悵、愴然。當然也
可以表達不同的心境。乙文多了一份“灑脫自由”。答案不唯一。
【點睛】
譯文
黃州定惠院東邊的柯山上,有一株海棠,枝葉特別繁茂。每年花開的時候,我都會帶著客人前去飲酒賞花,已經五次
醉在這海棠樹之下了。今年又和參寥禪師以及其他幾個好友去訪賞,然而那個園子已經換了主人。主人雖然是個商賈,
但因為我的原因,他也稍稍地培育治理了這個園子。園子里有很多年老的枳木,木性瘦瘠而堅韌,樹的筋脈都顯露在
外面,好像老人的頭頸。花白而形圓,好似成串的珍珠,香氣和顏色皆不平凡。這種樹不討人喜歡,主人本來想過一
陣砍去,也是因為我的緣故,沒有被砍掉。喝過酒之后,我們去尚姓人家休息。尚氏也是個平凡的人,但居住的地方
干凈整潔,好像江浙一帶的人,他家的竹林和花圃都很討人喜歡。我醉躺在小板閣上,一會醒了,聽見客人崔成老彈
奏雷氏號,琴聲像悲鳴的風、微亮的月光,錚錚有聲,得到的享受是人間所沒有的。到了晚上,徒步來到城東,買了
一個大木盆,心想可以注入清水,浸泡瓜和李子,于是沿著小溝,走進了姓何與姓韓人家的竹園。那時何氏在竹林之
間修筑大堂,已經把地方都騰出來了,于是把酒放在竹蔭下。有一個叫劉唐年的主簿,送給我們一種油炸的小吃,名
字叫“甚酥”,味道很好。客人還要喝酒,而我忽然沒了興致,于是直接回家了。路上拜訪了姓何人家的小園子,跟
他要了一叢橘子,移植到了雪堂的西邊。客人徐得之馬上就要啟程到閩中去,以后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再見面,于是
懇請我記下今天之事,作為以后的談資。那個時候,參寥是唯一一個不喝酒的人,于是用棗湯代替了酒。
8、1.(1)松弛;(2)有的人;(3)佩服;(4)根本。
2.B
3.或指為生事/格不下/其后盜起/人服其先見。
4.(1)陳禾拉住皇上的衣服,請求讓自己說完。
(2)陛下不惜被撕破衣服,我難道敢吝嗇頭顱來報答陛下嗎?
【解析】
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平時注意多積累歸納,加強對文言文中重點實詞、重點虛詞、一詞多義、古今異
義、詞類活用、通假字等現象的理解與識記,并學會遷移運用。“弛”,本義即為“松弛”;“或”,古今異義,今
義為“或許”,古義為“有的人”;“服”,一詞多義,有衣服、佩服、服從等意,這里意為“佩服”;“本”,本
義即為“根本”。做題時要結合語境,認真分析,確認詞義。
2.本題考查辨析文言虛詞的能力。文言虛詞是文言文學習的基本內容,要特別注意重點虛詞的用法。作答本題時,首
先要把握“之”的基本用法,然后結合語境來分析。例句和B項中的中“之”,意思都是“助詞,的”;A項中的“之”,
意為代詞;C項中的“之”,意為“助詞,賓語提前的標志”;D項中的“之”,意為“助詞,起調節音節的作用,
無實義”。故選B。
3.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文言文斷句的前提是對文意的領會。首先通讀全文,了解文意,依據語境斷句。可借助
標志性詞語斷開比較明顯的地方,分清謂語動詞的界限,注意對稱句式,常見虛詞的位置及詞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
些特征巧妙斷句,比如借助句式,借助對話詞"日”、“云”等。本句是一個主謂句,要注意謂語動詞“格”和虛詞
“其”都應用于句首,另外“人服其先見”是一個主謂句,所以應在“格”“其”和“人”前斷開。
4.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
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
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此句中重點的詞
有:
(1)弓I,拉;上,皇上;畢,完。
(2)豈,難道;首,頭顱;報,報答。
參考譯文:
陳禾,字秀實,明州鄴縣人。考中元符三年進士。天下長久太平,軍備松弛,東南一帶尤其嚴重。陳禾請求增加守軍、
修補城墻,用來防備不測。有人指責這是無端生事,擱置起來不予批復。后來盜賊鬧事,人們才佩服他的預見能力。
當時童貫的權勢越加擴張,和黃經臣一起執掌大權,內外呼應做壞事,士大夫因畏懼而不敢正視。陳禾說:“這是國
家安危的根本啊。我所處職位有進言的責任,這時候不進言勸諫,一旦調任給事中,進諫就不是我的本職了。”他首
先上書直言彈劾童貫。又彈劾黃經臣:“依仗恩寵玩弄權勢,在朝廷同列中夸耀自己。常常說詔令都出自他的手中,
說皇上將任用某人,舉行某事,不久詔書下達,都跟他所說的相同。那發號施令,是國家的重大事情,降免昏庸官吏
和提拔賢明之士,是天子的大權,怎么能讓宦官參與其中?”
陳禾論奏還沒結束,皇上就惱怒地拂衣而起。陳禾拉住皇上的衣服,請求讓自己說完。衣袖被撕落,皇上說:“正言
撕破我的衣服啦。”陳禾說:“陛下不惜被撕破衣服,我難道敢吝惜頭顱來報答陛下嗎?這些人今天得到富貴的好處,
陛下將來會遭受危亡的禍患。”陳禾的言辭更加激烈,皇上改變了臉色說:“你能像這樣盡心進言,我還有什么可憂
慮呢?”內侍請皇上換衣服,皇上回絕他說:“留著破衣表彰正直的大臣。”
9、1.第三種,蘇軾在《老饕賦》里把中國烹飪與飲食表現得很精妙,從選料的精細,烹飪的精粹來品味美食,足見
他對美食獨到的鐘愛,世間萬千精美,經他之手,都變得“美味無窮”,真是個不折不扣的貪食之人。
2.B
3.“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煮豬肉,只要方法得當,緩緩煨燉,不用著急。到了時候,它自然滋味醇
厚,美不可言。這兩句,說的是煮肉,但是當我們了解了蘇東坡當時的艱難處境時,就會在詩人享受味覺美味的后面,
看到一個不屈的靈魂,一個在為人處世方面,永遠追求更高遠深刻的情味,而當我們聯想到人生的時候,不是正好發
現,它切中了那種急功近利的社會人生弊端嗎?人生的成熟感悟,是需要時間的。好大喜功、氣浮心躁,得到的可能
有一時“戰果”,其實是失敗的結局。
4.兩文都展現了蘇軾樂天派的生活情趣,閃爍著超乎常人的平和樂觀的精神。在長期不斷被貶謫的困頓中,詩人沒有
自怨自艾,漸漸學會了如何在困苦中尋找歡樂,在失意中尋找滿足。
《豬肉頌》里詩人耐心地研究起豬肉的烹調藝術來了。“凈洗鐺”一一把鍋子洗得干干凈凈,表明作者的一絲不茍,
和他對烹調的極其執著、投入的心態。“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這兩句的口吻,以及“自”、“莫”、
“火候足”、“他自美”諸字句,都透露出一種不急不火的從容心態,展示了烹調者的自得悠然形象。“黃州好豬肉,
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的嘆息人生的精彩往往就在平淡的日常生活當中。“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
自家君莫管”。不但寫出了胃口的滿足,更寫出了心靈的愜意。作者仿佛早就料到了他人的議論與驚詫,他風趣地說,
我吃豬肉,腹滿心愜,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外界對我的褒貶,盡可至之度外。
而在《老饕賦》里展現了其在選材、刀工、火候等烹飪方面的獨到見解,道出了他享受美味的樂趣,品食美味的講究。
此賦寫于僻州,被貶謫之地異常荒涼艱苦,詩人既已預見生而無望的災難襲來,卻并沒有怨天咒地。“聚物之天美,
以養吾之老饕”,詩人盛贊天地萬物對他的厚愛,流露出深切的隨緣自適。其實,謫居海南,詩人的生活里根本就沒
有那些美食可餐,一切都是詩人自己想象出來的,此乃詩人之精神大餐!這種在逆境中自我擺脫,超然物外,以苦為
樂的闊達心胸,實是令人敬佩不已。
【解析】
1.此題考查的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文中的“待他自熟英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英
管”,“項上之一商⑶,嚼霜前之兩螯。爛櫻珠之煎蜜,滿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帶糟”可以看出蘇軾對
于食材的加工很講究,而且對于美食他也很有研究,來者不拒。所以此處的“饕”應該是選項三:喻貪吃的人。
2.此題考查的是一詞多義。A:洗凈/散凈。B:都是“大概是”。C:品嘗/曾經。D:結構助詞,的/用在主謂之間。故
選B。
3.此題考查的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感悟。“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的意思是“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
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會滋味極美”,此句雖是在寫對豬肉的煲制,其實聯系蘇軾的經歷,可以看出其中蘊含著
一定的哲理,蘇軾一生多次入仕,多次被貶,但他有著豁達的胸襟和樂觀的態度。它讓我們體會到人生的成熟感悟,
是需要時間的磨礪的。據此理解作答。
4.此題屬于延伸試題。結合材料我們可以看出蘇軾坎坷的一生,兩文都寫于蘇軾被貶時期,但從“在杭榔林中自己動
手搭茅屋,自命為“枕榔庵”。在庵中“食芋飲水,著書以為樂””一句中可以看出他積極樂觀的心態。《豬肉頌》里
詩人耐心地研究起豬肉的烹調藝術來了,從最初的洗鍋,到烹煮,每個細節都做得意思不茍,“早晨起來打兩碗,飽
得自家君莫管”又可以看出他心靈的愜意和滿足。《老饕賦》里展現了其在選材、刀工、火候等烹飪方面的獨到見解,
雖然“海南是真正的蠻荒之地,當時人皆稱海南“非人所居”,但“嘗項上之一面⑵,嚼霜前之兩螯。爛櫻珠之煎變,
嗡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帶槽”句中作者對美食的研究足見他身處逆境以苦為樂的闊達心胸。據此理
解作答。
譯文:
(甲)把鍋子洗得干干凈凈,少許放水,燃上柴木、雜草,抑制火勢,用不冒火苗的虛火來煨燉。等待它自己慢
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會滋味極美。黃州有這樣好的豬肉,價錢賤得像泥土一樣;富貴人家不肯吃,
貧困人家又不會煮。我早上起來打上兩碗,自己吃飽了您莫要理會。
(乙)皰丁來操刀、易牙來烹調。烹調用的水要新鮮,鎊碗等用具一定要潔凈,柴火也要燒得恰到好處。有時候要
把食物經過多次蒸煮后再曬干待用,有時則要在鍋中慢慢地文火煎熬。吃肉只選小豬頸后部那一小塊最好的肉,吃螃
蟹只選霜凍前最肥美的螃蟹的兩只大螯。把櫻桃放在鍋中煮爛煎成蜜,用杏仁漿蒸成精美的糕點。蛤捌要半熟時就著
酒吃,蟹則要和著酒糟蒸,稍微生些吃。天下這些精美的食品,都是我這個老食客所喜歡的。
10、1.(1)天空暗黑時(2)“我”攔住了一輛小拖車(3)“我”得知小拖車司機是特意送“我”回馬山的。
2.這段運用了插敘,記敘了小拖車司機在馬山潦倒時“我”幫助并規勸他的事情,為下文他特意送“我”回馬山做鋪
墊。
3.他本來是不去馬山的,全考慮是否送“我”去馬山,所以“遲疑了一會兒。”
4.表面上描寫了雨滴在車身上的美麗情景,實際上指“我”的幫助使小拖車司機產生的可喜變化。
5.①善良,有愛心,樂于助人:為潦倒的他買水買糕,并勸他回家。②細心體貼,尊重他人:沒有言明“我”曾幫助
過他,維護他的尊嚴,讓他擁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樂和自豪。
【解析】
1.此題考查的是從文中搜集信息的能力,面對此類試題一定要本著忠于原文的原則,從原文中尋找答案。文章開頭“紫
紅色的天空漸漸變成暗黑”交代了時間,由于我錯過車,所以不得不步行回去,然而天氣突然變化,這時“一輛小拖
車被我攔在了路中央”,于是“我”上了車,一路上我們談了很多,下車時司機的“本來,我的車是不到馬山的”,
讓我得知司機是特意來送我的,讓“我”非常感動。據此作答。
2.此題考查的是記敘順序。解答此類試題之前首先要知道記敘順序包括:順敘、倒敘、插敘。順敘即按照時間的先后
順序來記敘;倒敘即先寫出事件的結局,然后再講事件的起因和經過;插敘主要是在文章中插入一段,起補充說明的
作用。通常情況下,順敘和倒敘是針對于整篇文章來說,插敘主要是針對文章中的某一部分來說。文章⑦段補充交代
了“我”在馬上幫助司機的過程,屬于插敘,這一情節不僅能豐富文章內容,也起到了推動故事情節的作用。據此作答。
3.此題考查的是文中情節的作用。此處屬于細節描寫,司機的“遲疑”暗示了我的要求可能與他的行程不符,他在考慮
是否要送我,同時這也是為后文埋下的伏筆。據此作答即可。
4.此題考查的是句子的含義。分析句子的含義要從表層含義和深層含義兩方面來考慮。此處的水花表面上是寫雨滴在
車身上的美麗情景,深層含義表現了我的喜悅,由于我當初對司機的幫助,讓他心存感恩,并開始學著去幫助別人。
據此理解作答即可。
5.此題考查的是分析人物形象。“想起明早課堂上那十多雙渴求知識的眼睛,我踏上了30里的歸途”此句可以看出“我”
有很強的責任心;“我到幾步之外的茶水攤買了一杯水、一塊糕遞給他”,說明“我”是一個善良的人,有同情心;“我決
定不提看見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因為我不僅想維護他的尊嚴,還想讓他擁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樂和自豪”此句可以
看出“我”能充分尊重他人,為他人著想。據此作答即可。
11、1.因為到了年底,一年將盡,就如同一棵本來是綠意盈盈的歲月之樹,不知不覺中已被我們消耗殆盡,只剩下一
點點根底。此時讓人感覺時光分外短促、有限、緊迫、拮據與深濃。
2.“再造生命”指生命還會(或可能、可以)轉化為另一種形態存在和再生;小說家再造的是代代相傳的人物,作曲
家再造的是他們那個可以聽到的迷人而永在的靈魂。這些“再造生命”的方式與大自然中的方式不同,可以永久流傳,
所以是“最偉大的生命奇跡”
3.示例一:不矛盾。前者是因為作者反思自己這一年的時光覺得自己一年里將許多時光拋入了塵囂,或是支付給種種
一閃即逝的虛擬的社會場景,心里感到慚愧和狼狽,所以無言以對。后者是因為他其實已經很明白,自己作為藝術家
的一員,可以通過創作,將自己的時光和生命永留人間,使自己的生命永恒。
示例二:不矛盾。前者是因為作者反思自己這一年,覺得自己浪費(荒廢、虛擲、糟蹋)了很多(寶貴的)時光,(以
致于一事無成)心里感到慚愧和狼狽,所以無言以對。后者是因為作者明白了,雖然時光易逝,而且不以人的意志為
轉移,但是我可以通過創作優秀的文學作品,讓自己的生命留存下來。
4.(1)時光短促、有限,很多人都忙忙碌碌中虛度了自己的時光。或:時光易逝,難以留痕。(意思正確即可
(2)時光對于人,其實就是生命的過程,生命走到終點,不一定消失得沒有痕跡,有時他還會轉化成另一種形態存在
或再生。
(3)我作為一名作家,要排除干擾,潛心創作,用藝術的生命去體現(留存、留下)人生的價值(意思正確即可。)
【解析】
1.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學生仔細閱讀第一段,把握關鍵詞語。第一段通過寫過年的感受,引出
了時光“它短促、有限、性急”的特點,故核心語意是:時光短促、有限、性急。
2.試題分析:理解語句一定要遵循“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的原則,把句子放到語段中,把語段放到原文,結合上下
文內容,結合語段在文中的位置及作用,做出具體分析,這樣才能正確而全面的理解出語段的意思。分析這句話可知:
藝術家們應是最幸福的一種。惟有他們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再造一個新的生命。小說家再造的是代代相傳的人物;作曲
家再造的是他們那個可以聽到的迷人而永在的靈魂。
3.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內容的理解與分析。解答此題關鍵要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根據上下文內容及文章主旨去判斷。
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別墅裝修合同范本
- 2025園林綠化養護合同
- 2025國內貿易合同模板
- 2025標準土地租用協議合同
- 湖南省婁底市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英語試卷(圖片版)
- 畫冊平面設計合同協議
- 玻璃瓶定制合同協議
- 環保渣土車出售合同協議
- 瓦工砌墻清包合同協議
- 生病解除勞動合同協議
- 【9語一模】2025年安徽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九年級中考一模語文試卷(含答案)
- SL631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第2部分:混凝土工程
- 貴州貴州路橋集團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2024
- NB-T 47013.1-2015 承壓設備無損檢測 第1部分-通用要求
- GB/T 13912-2020金屬覆蓋層鋼鐵制件熱浸鍍鋅層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
- 大慶油田第五采油廠杏四聚聯合站工程轉油放水站二期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心力衰竭病人的護理查房pptppt(ppt)課件
- 大年初一沒下雪 短文小說
- 中小學生守則ppt課件(18頁PPT)
- 應急物資領用(返還)登記表
- 二次函數的應用——橋洞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