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計概述項目一項目1統計概述.pptx項目2數據收集.pptx項目3數據整理與顯示.pptx項目4綜合指標.pptx項目5統計指數.pptx項目6時間數列.pptx項目7抽樣與抽樣分布.pptx項目8參數估計.pptx項目9假設檢驗.pptx項目10相關分析與一元線性回歸分析.pptx全套可編輯PPT課件目錄/CONTENTS統計學的產生和發展模塊一統計學的研究對象和學科性質模塊二統計學的研究方法模塊三統計學的基本概念模塊四學習目標了解統計學的產生和發展;了解統計數據的類型,統計學的特點、分科以及與其他學科的關系;掌握統計學的研究方法。案例導入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節選)2019年,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復雜局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和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持續打好三大攻堅戰,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扎實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水平邁上新臺階,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人民生活福祉持續增進,各項社會事業繁榮發展,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十三五”規劃主要指標進度符合預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的重大進展。案例導入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節選)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比上年增長6.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0467億元,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386165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534233億元,增長6.9%。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7.1%,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9.0%,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3.9%。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7.8%,資本形成總額的貢獻率為31.2%,貨物和服務凈出口的貢獻率為11.0%。人均國內生產總值70892元,比上年增長5.7%。國民總收入988458億元,比上年增長6.2%。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6%。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15009元/人,比上年提高6.2%。案例導入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節選)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4000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4843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0.60%,比上年末提高1.02個百分點。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4.38%,比上年末提高1.01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出生率為10.48‰;死亡人口998萬人,死亡率為7.14‰;自然增長率為3.34‰。全國人戶分離的人口2.80億人,其中流動人口2.36億人。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471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4247萬人,占全國就業人員比重為57.1%,比上年末上升1.1個百分點。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52萬人,比上年少增9萬人。年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6%。全國農民工總量29077萬人,比上年增長0.8%。其中,外出農民工17425萬人,增長0.9%;本地農民工11652萬人,增長0.7%。案例導入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節選)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9%。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0.3%。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0.7%。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2.6%。農產品生產者價格上漲14.5%。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的城市個數為68個,下降的為2個。年末國家外匯儲備31079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352億美元。全年人民幣平均匯率為1美元兌6.8985元人民幣,比上年貶值4.1%案例導入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節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深化。全年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6%,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產能利用率為80.0%,提高2.0個百分點;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產能利用率為70.6%,與上年持平。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49821萬平方米,比上年末減少2593萬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積22473萬平方米,減少2618萬平方米。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6%,比上年末下降0.2個百分點。全年教育、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分別比上年增長17.7%和37.2%?!胺殴芊备母锍掷m深化,微觀主體活力不斷增強。全年新登記市場主體2377萬戶,日均新登記企業2萬戶,年末市場主體總數達1.2億戶。全年減稅降費超過2.3萬億元。案例導入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節選)新動能保持較快發展。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4%。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8%,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4.4%。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7%,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2.5%。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12.7%。全年高技術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17.3%,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9.8%。全年服務機器人產量346萬套,比上年增長38.9%。全年網上零售額106324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16.5%。區域協調發展扎實推進。分區域看,全年東部地區生產總值511161億元,比上年增長6.2%;中部地區生產總值218738億元,增長7.3%;西部地區生產總值205185億元,增長6.7%;東北地區生產總值50249億元,增長4.5%。全年京津冀地區生產總值84580億元,比上年增長6.1%;長江經濟帶地區生產總值457805億元,增長6.9%;長江三角洲地區生產總值237253億元,增長6.4%。案例導入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節選)脫貧攻堅成效明顯。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變價)的農村貧困標準計算,年末農村貧困人口551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109萬人;貧困發生率0.6%,比上年下降1.1個百分點。全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67元,比上年增長11.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0%。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tjsj/zxfb/202002/t20200228_1728913.html,有刪改。模塊一統計學的產生和發展一、統計學的產生與發展(一)統計學的產生統計是人類的一種認識活動,它通過定量分析來探索現象的規律和特征。從歷史的角度看,它誕生于人類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的計數需要,后來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和國家管理的需要而逐步發展成熟起來。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外國的歷史上,歷朝歷代、各個政府都會積極地利用統計活動為國家管理服務。例如,據《尚書·禹貢》記載,公元前兩千多年大禹治水時代,把全國分為九州,匯總出了九州的人口和土地數字(全國人口1335萬人,土地2438萬頃),稱為九州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將全國分為三十六郡,不但進行了人口普查(2000萬人),而且統一了貨幣和度量衡。公元前三千多年,古埃及曾對全國人口進行普查。中世紀的歐洲各國,出于國家管理的需要,也經常收集有關人口、軍隊、居民職業等方面的資料。模塊一統計學的產生和發展一、統計學的產生與發展(一)統計學的產生但是,雖然人類統計實踐活動的歷史很悠久,但在17世紀之前,統計方法僅局限于原始登記和簡單計算(那時甚至連“統計”這個詞都沒有出現),并沒有形成系統的學科理論。統計學作為一門專業的學科體系出現,距今只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一般認為,統計學產生于17世紀中葉的歐洲。模塊一統計學的產生和發展一、統計學的產生與發展案例欣賞結繩記事古人為了記住一件事,會在繩子上打一個結。以后看到這個結,就會想起那件事。如果要記住兩件事,就在繩子上打兩個結。如果要記住三件事,就在繩子上打三個結。但如果在繩子上打了太多的結,就容易忘掉其中某個結所代表的事。這個辦法雖然簡單,但是不可靠。據說,波斯王大流士曾給他的指揮官一根打了60個結的繩子,并對他們說:“愛奧尼亞的男子漢們,從你們看見我出征塞西亞人那天起,每天解開繩子上的一個結,到解完最后一個結的那天,要是我還沒回來,就收拾你們的東西,自己開船回去吧?!蹦K一統計學的產生和發展一、統計學的產生與發展(二)統計學的發展在17世紀的歐洲,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統計的內容由過去對人口、土地等方面的簡單匯總逐步擴大到工業、貿易等方面,人們開始注意總結統計實踐的經驗,不斷地發展和創新統計方法,逐步形成比較系統的統計理論和方法體系,這就是統計學的起源。具體來說,從理論根源的角度講,統計學是伴隨著兩個學派的爭論而出現的。這兩個學派分別是政治算術學派和國勢學派。模塊一統計學的產生和發展一、統計學的產生與發展(二)統計學的發展1.政治算術學派政治算術學派的創始人是英國學者威廉·配第(WilliamPetty,1623—1687)。威廉·配第在1676年出版的著作《政治算術》(這里的“政治”實際上是指政治經濟問題,“算術”是指定量分析方法)中,運用大量數字對英國、法國、荷蘭三國的“財富和力量”從整體上進行分析,首創了數量對比分析方法,并最后概括出政治結論:英國的國際地位并不悲觀,并提出了英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方向和道路。威廉·配第模塊一統計學的產生和發展一、統計學的產生與發展(二)統計學的發展1.政治算術學派威廉·配第做了前人所沒有做過的從數量方面來研究社會經濟現象的工作,主張用數字、重量和尺度等定量方法分析和比較,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為統計學的創立奠定了方法論基礎。正是因為這樣,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稱威廉·配第是政治經濟學之父,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統計學的創始人。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也指出:“配第創造‘政治算術’即一般所說的統計?!蹦K一統計學的產生和發展一、統計學的產生與發展(二)統計學的發展2.國勢學派國勢學派亦稱記述學派或國情學派。該學派的創始人是德國學者海門爾·康令(HermamnConring,1606—1681),繼承者主要有德國哥丁根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戈特弗里德·阿亨瓦爾(GottfriedAchenwall,1719—1772)和奧古斯特·路德維?!な┞宀郀枺ˋugustLudwigVonSchlozer,1735—1809)等。。阿亨瓦爾和施洛策爾在大學中開設了一門課程,最初叫“國勢學”,后人將從事這方面研究的德國學者稱為國勢學派。海門爾·康令模塊一統計學的產生和發展一、統計學的產生與發展(二)統計學的發展2.國勢學派國勢學派所做的主要工作是對國家重要事項進行記錄,因此,國勢學又被稱為記述學。又由于在外文中“國勢”與“統計”詞義相通,因此被正式命名為“統計學”。也正是阿亨瓦爾最早將“統計”一詞當作學名使用。他認為統計學是就國家重要事項的記述,如人口、土地、政治、軍事、經濟、藝術、宗教等。國勢學派的特點是以文字記述為主,他們始終沒有將數量對比分析作為這門科學的基本特征。模塊一統計學的產生和發展一、統計學的產生與發展(二)統計學的發展政治算術學派和國勢學派都以社會經濟現象為研究對象,以社會調查為研究基礎,均認為自己這門科學是具體闡明國情、國力的社會科學。但政治算術學派注重用數字說話,進行定量分析;而國勢學派則注重文字表達,進行定性分析。兩個學派的分歧在于是否將數量方面的研究作為這門科學的基本特征。直到克尼斯于1850年發表了論文《作為獨立科學的統計學》,提出“國勢論”和“統計學”的科學分工,主張把“國勢論”命名為“國勢學”,把“政治算術”正名為“統計學”,兩個學派的相互爭論才宣告結束。兩個學派共存一百多年,互相影響、互相爭論??偟膩碚f,政治算術學派的影響更大。模塊一統計學的產生和發展一、統計學的產生與發展(二)統計學的發展3.數理統計學派數理統計學派產生于19世紀中葉,創始人是比利時的天文學家、數學家和統計學家朗伯·阿道夫·雅克·凱特勒(LambertAdolpheJacquesQuetelet,1796—1874),他的代表作是《社會物理學》《統計學的研究》和《關于概率論的書信》等。由于凱特勒發現了大量社會的統計規律并開創性地應用了許多統計方法,促使統計學向新的境界發展,國際統計學界稱其為“近代統計學之父”。由于數理統計學派是在英美等國發展起來的,故又稱英美數理統計學派。模塊一統計學的產生和發展一、統計學的產生與發展(二)統計學的發展3.數理統計學派數理統計學派的又一代表人物是德國的韋特斯坦(T.Wittstein),他首次提出了數理統計的名詞。他在1867年發表了一篇論文《關于數理統計學及其在政治經濟學和保險學中的應用》。從數理統計學的發展史來考察,它的發展順序是數理統計學名詞——數理統計科學——數理統計學派。20世紀20年代以后,描述統計學和推斷統計學相繼產生,數理統計學才開始分化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并在英美形成了數理統計學派,把統計學由通用科學逐漸演變為通用的方法論科學。模塊一統計學的產生和發展一、統計學的產生與發展(二)統計學的發展3.數理統計學派數理統計學派在理論上混淆了自然現象與社會現象之間的本質區別,過分夸大了概率論的作用,認為統計學就是數理統計學,是通用于研究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方法論體系,是現代應用數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否認社會經濟統計學的存在,因而又導致了與社會統計學派的長期爭論。模塊一統計學的產生和發展一、統計學的產生與發展(二)統計學的發展4.社會統計學派社會統計學派產生于19世紀后半葉的德國,即原來政治算術意義下的統計學。社會統計學派的代表人物有厄恩斯特·恩格爾(ChristianLonrenzErnstEngel,1821—1896)和喬治·馮·梅爾(GeorgvonMayr,1841—1925)等。梅爾是社會統計學派的創始人,他的統計學代表著作為《統計學與社會學》和《社會生活中的規律性》。恩格爾的統計學代表著作為《關于統計學是獨立科學或方法問題之我見》和《比利時工人家庭的生活費》。模塊一統計學的產生和發展一、統計學的產生與發展(二)統計學的發展4.社會統計學派由于社會統計學派在理論上比政治算術學派更加完善,在時間上比數理統計學派提前成熟,因此,它很快占領了“市場”,對國際統計學界的影響比較深遠。社會統計學派整合了國勢學派和政治算術學派的觀點,并把政府統計和社會調查融合起來。社會統計學派認為,統計學的研究對象是社會現象,目的在于明確社會現象內部的聯系和相互關系,研究方法限定于大量觀察法,主張統計學是一門獨立的實質性社會科學,數理統計則是應用數學。模塊一統計學的產生和發展知識鏈接恩格爾定律和恩格爾系數恩格爾是德國統計學家和經濟學家,他通過調查工人家庭生活費用,發現了恩格爾定律。恩格爾定律的含義:一個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占比就越大;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則會減少。擴大范圍來看,一個國家越貧困,每個國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購買食物的支出占比就越大。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提高,該比例呈下降趨勢。恩格爾系數是根據恩格爾定律得出的比例數,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個指標。其計算公式為除食物支出外,衣著、住房、日用必需品等的支出也同樣在不斷增長的家庭收入或總支出中,所占比重上升一段時期后,呈遞減趨勢。模塊一統計學的產生和發展二、中國統計學的發展簡史中國統計學的發展歷史可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和成立后兩個階段。中國統計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發展階段,基本上可以概括為統計學的傳入時期。最先把統計理論傳入中國的是社會統計學派的日本人橫山雅男,他的統計觀點和學說在20世紀初對我國有較大的影響。在國外統計學說的影響下,我國也先后出現了一批有影響力的學者和成果,其中,最杰出的當屬許寶碌先生(1910—1970),他是我國第一位從事概率論數理統計研究并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學者,在極限理論、馬氏過程、多元分析、正交設計等方面都有突出貢獻??傮w而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階段主要是統計學的傳入時期。模塊一統計學的產生和發展二、中國統計學的發展簡史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統計學的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統計學的發展可進一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49—1965年,這一階段被稱為統計學的初期發展階段。第二個階段是1966—1977年,這一階段是統計學的基本停止發展階段。第三階段是從1978年開始至今,這一階段被稱為統計學的迅速發展階段。今天,統計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其運用已滲透到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統計工作者在總結本國經驗的同時,吸收了世界各國統計科學發展的成果,正在努力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統計學。模塊二
統計學的研究對象和學科性質一、統計數據及其類型統計學所要研究的現象既可以是社會現象、經濟現象,也可以是自然現象,這里主要討論社會經濟現象。從這個角度看,統計數據就是關于社會經濟現象的數據。統計數據可分為定類數據、定序數據、定距數據和定比數據等類型。定類數據(nominaldata)是指對現象進行分類而得到的統計數據,這些數據只有類別屬性,沒有次序、程度等屬性。也就是說,該類數據只反映類別。定序數據(ordinaldata)是指在對現象進行分類的基礎上,進一步對類別排出順序而得到的統計數據。也就是說,定序數據不僅有類別屬性,而且還反映了次序、程度等屬性。模塊二
統計學的研究對象和學科性質一、統計數據及其類型定距數據(intervaldata)是數值性數據,是使用自然單位或度量衡單位對現象進行觀察而得到的結果。這類數據除具有類別屬性、順序屬性外,還具有距離的屬性。也就是說,兩個數據之間的距離可用一定的標準化尺度來度量。定比數據(ratiodata)也是一種數值性數據,該類數據除具有定距數據的屬性外,還具有絕對零點,因而,兩個數據的比值構成一個有意義的比率。如果用數學特性來概括,定比數據除具有“=”或“≠”、“>”或“<”、“+”或“-”的性質外,還具有“×”或“÷”的性質。模塊二
統計學的研究對象和學科性質一、統計數據及其類型定類數據和定序數據實際上都是定性數據,是對事物品質屬性的反映。在社會經濟現象的研究中,絕大多數定距數據都是定比數據,因此,一般把定距數據和定比數據合并為一類統計數據。四類統計數據的數學屬性如表1-1所示。模塊二
統計學的研究對象和學科性質一、統計數據及其類型關于統計數據,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第一,統計數據的類型不同,相應的分析方法也不同。第二,高層次數據可作為低層次數據來使用。統計數據可按照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定類數據—定序數據—定距數據—定比數據。由于高層次數據具有低層次數據的屬性,因此,高層次數據可作為低層次數據來使用。第三,要注意將“數據”和“數值”區別開來。統計數據還可以按照其他方式來分類。例如,按照不同的統計數據收集方式,可分為觀察數據和實驗數據;按照統計數據所反映的不同的數據狀況,可分為截面數據和時間序列數據。模塊二
統計學的研究對象和學科性質二、統計學的特點(一)總體性統計學是研究如何收集、整理數據,并從中分析概括出關于總體的數量特征、數量規律的方法論學科。盡管統計分析的出發點是從收集反映個體特征的統計數據入手,但最終目的是概括出總體的數量特征和規律。也就是說,統計學是對反映個體的統計數據進行大量觀察和綜合分析,得出反映現象總體的數量特征的。當然,統計學對現象總體的分析研究是以對個體屬性的認識為基礎的。理解統計學的總體性,對合理運用統計方法非常重要。(二)數量性探索總體現象的數量規律、數量特征是統計學的任務,也是統計學最突出的特點。統計學歸根結底是為了概括出現象總體數量方面的特征和規律,包括數量的多少、現象間的數量關系、現象的質量互變的界限等。唯物辯證法告訴人們,任何社會經濟現象都具有質和量兩個方面。統計學是對現象總體數量方面的研究,屬于定量認識的范疇。但必須指出,這種定量認識要以定性認識為基礎,因為只有對現象的性質、特點、運動過程有一定的認識,才有可能進行定量認識。模塊二
統計學的研究對象和學科性質二、統計學的特點模塊二
統計學的研究對象和學科性質二、統計學的特點(二)數量性需要注意的是,統計學中所涉及的數量方面,不論是反映個體屬性的統計數據,還是反映總體特征的統計指標,都是客觀的、有具體內容的,而不是抽象的數字,這是統計學區別于數學的重要特征之一。例如,2020年我國的GDP為1
015986億元,這是2020年我國所有常住單位生產活動的總成果,而不是一個空洞的數字。模塊二
統計學的研究對象和學科性質二、統計學的特點(三)歸納性統計學是一門歸納性學科,其研究過程是從對個體的認識過渡到對總體的認識。歸納方法有兩種:一是完全歸納,如普查;二是不完全歸納,如非全面調查。完全歸納的特點在于其結論是必然的,因而運用完全歸納所得的結果是最準確可靠的,但相應的成本也是最大的。不完全歸納是根據部分個體的統計數據概括出現象總體的數量特征,其結論是可能的而不是必然的。因此,運用非全面調查并在此基礎上展開分析的統計方法,所得的結果只是可能性結果,存在推斷誤差,此時對結果的解釋和運用必須慎重。模塊二
統計學的研究對象和學科性質三、統計學的分科(一)描述統計學描述統計學(descriptivestatistics)研究如何取得反映客觀現象的數據,并通過圖表形式對所收集的數據進行加工處理和顯示,進而通過綜合、概括與分析得出反映客觀現象的規律性數量特征。描述統計學的內容包括統計數據的收集方法、數據的加工處理方法、數據的顯示方法、數據分布特征的概括與分析方法等。模塊二
統計學的研究對象和學科性質三、統計學的分科(二)推斷統計學推斷統計學(inferentialstatistics)研究如何根據樣本數據推斷總體數量特征,它是在對樣本數據進行描述的基礎上,對統計總體的未知數量特征做出以概率形式表述的推斷。本教材項目二至項目四是描述統計的內容,它包括數據的收集、整理與展現。項目二介紹統計數據的一些基本概念,對數據的來源、調查設計、調查的組織與管理做詳細介紹;項目三介紹統計數據的收集的程序、整理的步驟和顯示的方法,以及如何用Excel繪圖制表;項目四介紹綜合指標的概述,對總量指標、相對指標、平均指標、變異指標做詳細的描述。項目八、項目九也是推斷統計的內容。模塊二
統計學的研究對象和學科性質四、統計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一)統計學與哲學的關系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人類認識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論科學,統計學必須以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理論基礎。哲學所闡述的基本觀點,如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從質與量的密切聯系中認識事物、事物的矛盾性和統一性等,都是統計研究的基本出發點和指南。換言之,統計學的方法歸根結底要符合馬克思主義哲學方法論的要求。當然,統計學方法的不斷發展也進一步豐富了哲學方法論的內容。模塊二
統計學的研究對象和學科性質四、統計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二)統計學與數學的關系統計學研究事物的數量規律和數量關系,自然離不開數學方法的支持,但統計學和數學是兩門完全不同的學科。它們的區別主要表現為:(1)數學研究的是確定性現象,而統計學研究的是不確定性現象。(2)數學采取演繹的研究方法,而統計學采取歸納的研究方法。(3)數學中所研究的數量規律和數量關系是抽象關系,而統計學所研究的是具體關系。由此可知,數學和統計學是相互聯系、相互支持而又性質不同的兩門學科。模塊三
統計學的研究方法一、大量觀察法大量觀察法是統計學所特有的方法。統計學立足于大數法則,認為社會經濟現象具有統計規律性,即對現象進行局部觀察,其統計數據是隨機的、不確定的。但隨著觀察次數的增加,現象的規律越來越明顯。也就是說,對現象進行大量觀察能夠挖掘出現象的規律性。統計史上著名的“擲幣實驗”就反映了這種規律(見表1-2)。模塊三
統計學的研究方法一、大量觀察法大量觀察法是指在研究各種現象和過程時要從總體上加以考察,對現象總體中的全部或足夠多的個體進行調查,將充分占有的實際數據資料作為認識的基礎。統計學的研究對象是客觀現象總體的數量方面。由于社會經濟現象總量是復雜的,是在諸多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各單位的特征及其數量表現都有很大差異,不能任意抽取個別或少數單位進行觀察,必須觀察全部或足夠的調查單位,借以從中認識客觀現象的規律性。統計調查中的許多方法(如統計報表、普查、抽樣調查等),都是通過觀察研究對象的大量單位來了解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因此,統計學研究各種現象和過程是就總體中的全部或足夠多數量的個體進行調查并綜合分析,而不能只取個別或少數個體。模塊三
統計學的研究方法二、統計描述法統計描述法是對由調查或實驗得到的統計數據資料進行整理、歸類,計算出各種能反映總體數量特征的綜合指標,并加以分析研究,從而得出需要的數據資料信息,然后用表格、圖形和統計指標數值來表示的統計方法。統計描述是統計研究的基礎,它為統計推斷、統計咨詢和統計決策提供必要的統計數據資料。統計描述法的具體方法是運用統計分組法、綜合歸納法等方法得到現象總體的數量特征,反映客觀事物的內在數量規律性,以達到進行統計分析和研究的目的。模塊三
統計學的研究方法二、統計描述法統計分組法是將總體中的個體分為若干個組,以研究總體內部差異的一種常用統計方法。通過統計分組法,可以研究總體中不同類型的性質、構成及分布特征。綜合歸納法是指由個別到一般,由具體事實到抽象概括的推理方法。在統計分析研究中,我們經常將觀察到的各種特征進行歸納,從而得出關于總體的某種信息。通過綜合歸納法,可以計算出現象在具體時間、地點條件下的總量規模、集中趨勢、離散程度及分布特征等,并可以進一步從動態上研究現象的發展規律和變化
趨勢。模塊三
統計學的研究方法二、統計描述法統計描述又分為集中趨勢分析、離中趨勢分析和相關分析三大部分。集中趨勢分析主要依靠平均數、中數、眾數等統計指標來表示數據的集中趨勢,如考試的平均成績是多少,是正偏分布還是負偏分布,等等。集中趨勢分析離中趨勢分析是指依靠全距、四分差、平均差、方差、標準差等統計指標來研究數據的離中趨勢。例如,我們要知道兩個教學班中哪個班級內的成績分布更分散,就可以用兩個班級的四分差或百分點來比較。離中趨勢分析模塊三
統計學的研究方法二、統計描述法統計描述又分為集中趨勢分析、離中趨勢分析和相關分析三大部分。相關分析探討數據之間是否具有統計學上的關聯性。這種關系既包括兩個數據之間的單一相關關系,如年齡與個人領域空間之間的關系,也包括多個數據之間的多重(小),A小B就小(大)的直線相關關系,也包括復雜相關關系(A=Y-B·X);既包括A、B變量同時增大這種正相關關系,也包括A變量增大時B變量減小這種負相關,還包括兩變量共同變化的緊密程度——相關系數。實際上,相關關系唯一不研究的數據關系,就是數據協同變化的內在根據——因果關系。相關分析模塊三
統計學的研究方法三、統計推斷法計推斷法是指以一定的置信水平,根據樣本數據資料來判斷總體數量特征的歸納推理方法。通常能夠進行觀察的只有部分或有限單位,而需要判斷的總體對象范圍是大量的,甚至是無限的,這樣就產生了根據局部的樣本數據資料對全部總體數量特征所做判斷的置信度問題。例如,要對一批商品的質量進行破壞性檢驗,我們只能根據部分商品的質量結果來推斷該批商品的質量;根據某市部分職工家庭,如1000戶職工家庭的平均收入,可推斷該市全部職工家庭的平均收入水平。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就是統計推斷法。模塊三
統計學的研究方法四、統計模型法模型是以實體、圖形或符號等為手段,對真實系統的結構或運動過程進行表達的一種方式,它是對所研究的真實系統或過程的一種簡化、抽象和類比的表示。模型可以分為兩類:一是物理模型,二是思考模型。物理模型物理模型以真實系統的結構和構造作為模型的組成元素,用縮放了的尺寸制作與實物系統相似的模型,模型的變量與真實系統的變量完全一樣。思考模型思考模型是在認識實體系統之后,根據一定的邏輯變換規則而建立起來的一種刻畫系統結構、特征及運動過程的表達方式。模塊三
統計學的研究方法四、統計模型法統計模型是一種思考模型。它是根據統計資料,運用統計方法,對研究現象的結構和運動過程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既是人們認識事物的手段,又是人們對事物認識結果的描述,統計模型與真實系統的符合程度取決于人們的認識能力和認識程度。隨著人們認識能力的不斷提高和認識程度的深化,統計模型也會逐漸向其所描述的真實系統逼近。統計模型的精度還受隨機因素的影響。統計模型一般包括變量、基本關系式、模型參數和隨機擾動項四個基本要素。模塊三
統計學的研究方法四、統計模型法統計模型法是根據一定的經濟理論和假定條件,用數學方程模擬現實經濟現象相互關系的一種研究方法。利用統計模型法可以對現象和過程中存在的數量關系進行比較完整和近似的描述,從而簡化了客觀存在的復雜的其他關系,以便利用模型對現象狀態和變化過程進行數量上的評價、預測和控制。統計模型法是貫穿統計認識全過程的基本方法,也是統計分析中最普遍、最嚴密的方法。電子計算機的飛速發展,為統計模型法的應用開辟了廣闊的領域。模塊四
統計學的基本概念一、總體、總體單位和樣本總體單位就是指構成統計總體的個別事物,如上述每個商業企業就是總體單位。根據不同的統計研究目的,總體單位可以是一個地區、一個部門、一個單位,也可以是一個人或一個物???/p>
體就是指在同一性質基礎上結合起來的許多個別事物的整體??傮w所包含的總體單位數稱為總體容量或總體規模,記為N??傮w按其單位數的多少,分為有限總體和無限總體。如果總體包含的總體單位為有限個,則稱為有限總體;如果總體中的單位是無限的或無法計數的,則稱為無限總體。模塊四
統計學的基本概念一、總體、總體單位和樣本在統計調查中,對于有限總體既可以進行全面調查,又可以進行非全面調查;對于無限總體不能進行全面調查,只能進行非全面調查,根據樣本數據推斷總體特征。此外,統計總體還可以分為靜態總體和動態總體,前者所包含的各個單位屬于同一時間,后者所包含的各個單位則屬于不同時間。根據一定的目的,就可以分別針對這兩類總體進行靜態研究或動態分析。模塊四
統計學的基本概念一、總體、總體單位和樣本知識鏈接統計總體和總體單位的關系統計總體和總體單位的角色并不是永恒不變的,隨著研究目的的改變,二者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同一個事物在一個統計研究中屬于統計總體,在另一個統計研究中可能就變為總體單位。例如,以某市高校為統計總體,那么該市的每一所高校都屬于總體單位;如果研究主題是一所高校的教學情況,那么每一所高校都可能成為統計總體,而該所學校的每位教職工就變為總體單位。模塊四
統計學的基本概念一、總體、總體單位和樣本(一)大量性
大量性是大數法則的要求。統計學特有的研究方法是大量觀察法,根據大數法則的思想,要想探尋出總體的數量規律和數量特征,組成總體的總體單位的數量應該足夠多,僅僅由個別單位或少量單位是不足以顯示出總體的規律性。因為個別單位的數量表現可以是各種各樣的,只對少量單位進行觀察,其結果難以反映現象總體的一般特征。統計研究的大量觀察法表明,只有觀察足夠多的量,在對大量現象進行綜合匯總的過程中才能消除偶然因素,使大量社會經濟現象的總體呈現出相對穩定的規律和特征,這就要求統計總體必須包含足夠多的單位。模塊四
統計學的基本概念一、總體、總體單位和樣本(二)同質性
總體的同質性是指構成總體的各個單位具有某種共同性質。同質性是將總體各單位結合起來構成總體的基礎。例如,以河南工業企業作為統計總體,則每個總體單位都必須具有從事工業生產活動的企業特征,而不具備這些特征的就不能稱為工業企業。如果違反同質性,把不同性質的單位結合在一起,對這樣的總體進行統計研究,不僅沒有實際意義,甚至會產生虛假和歪曲的分析結論。
同質性的概念也是相對的,它是根據一定研究目的而確定的,目的不同,同質性的意義也就不同。模塊四
統計學的基本概念一、總體、總體單位和樣本(三)變異性總體各個單位除了具有某種共同的性質以外,在其他方面則各有不同,具有質的差別和量的差別,這種差別稱為變異。正因為變異是普遍存在的,才有必要進行統計研究,變異性是統計的前提條件。總體中各個單位之間具有變異性的特點,這是因為各種因素錯綜復雜作用的結果,所以只有采用統計方法加以研究,才能表明總體的數量特征。模塊四
統計學的基本概念一、總體、總體單位和樣本(四)相對性
統計總體和總體單位的角色不是一成不變的,二者隨著研究目的和任務的不同而不同。同一個客觀事物在某項研究中屬于個體,但在另一研究中就可能成為統計總體。例如,在河南省高校這個統計總體中,每所高校都是總體單位,其中,鄭州大學就是一個總體單位(itemunit)。但要研究一個典型高校內部的教學科研情況,如果選中了鄭州大學,那么它就是統計總體,學校的各院系或學校的每個教職工就是總體單位。模塊四
統計學的基本概念一、總體、總體單位和樣本樣本指從統計總體中抽取出來作為代表這一總體的、由部分個體組成的集合體。抽取樣本的目的是推斷總體,這就必然要求樣本能夠代表總體。樣本代表總體的程度越高,通過樣本計算出的指標與總體指標的誤差就越小,因此,人們總希望樣本具有較高的代表性。遵循隨機原則的抽樣,能夠排除主觀因素的影響,保證取樣的客觀性;采用非隨機原則的抽樣,有時會更快捷、更經濟,只是抽出的樣本無法計算誤差。構成樣本的個體數目稱為樣本容量(samplesize),通常用小寫英文字母n表示。在實際工作中,統計總體稱為全及總體,由于樣本是從總體抽取出來并代表總體的,因此,全及總體又稱為母體,樣本則稱為子體。模塊四
統計學的基本概念二、標志和變量定類數據和定序數據又稱為品質標志(qualitativecharacter),反映了總體單位質的屬性,是定性數據,一般用文字表達。定距數據又稱為數量標志(quantitativecharacter),反映了總體單位量的屬性,是數值型數據??勺兊臉酥痉Q為變量(variable)。實際上,“統計數據名稱”“標志”和“變量”三個概念是一致的,只是表達的角度不同而已。同樣,“統計數據”“標志值”和“變量值”也是對應一致的。離散型變量是指變量值(統計數據)是可列的,如人口數、企業數、設備臺數等;連續型變量是指變量值是連續的,即任意兩個變量值之間都有無窮多個變量值,如身高、體重等。模塊四
統計學的基本概念三、統計指標和指標體系(一)統計指標統計指標是反映統計總體數量特征的概念和具體數值。與標志不同,它是依附于統計總體的。任何統計指標都要通過一定的數值來反映,這種數值就稱為指標數值。一個完整的統計指標是由兩部分構成的,即指標名稱和指標數值。指標名稱是反映統計總體現象的概念,表明現象總體的質的規定性,反映某一社會現象內容所屬的范圍;指標數值則是統計所研究現象的具體數量綜合的結果,對某一現象總體特征從數量上加以說明。模塊四
統計學的基本概念三、統計指標和指標體系(一)統計指標(1)按統計指標說明的總體現象的內容不同,可以將統計指標分為數量指標(quantitativeindicators)和質量指標(qualitativeindicators)兩類。數量指標是說明現象總體絕對數量多少的指標,它反映的是總體外延的廣度、規模大小及其發展成果多少的總和。它用絕對數來表示,并有實物或貨幣的計量單位。質量指標是說明總體內部數量關系和總體單位水平,反映現象本身質量、現象的強度、經營管理工作質量和經濟效果等的統計指標,用來說明總體的質的屬性。數量指標是計算質量指標的基礎,質量指標往往是相應的數量指標進行對比的結果。模塊四
統計學的基本概念三、統計指標和指標體系(一)統計指標(2)按統計指標的作用和表現形式不同,可以將統計指標分為總量指標(populationindicators)、相對指標(relativeindicators)和平均指標(averageindicators)??偭恐笜耸欠从晨傮w現象規模的統計指標,是說明總體現象廣度的。它表明總體現象發展的結果??偭恐笜说臄抵惦S總體范圍的大小而增減,并具有可加性。相對指標是兩個有聯系的總量指標相比較的結果,反映總體之間或總體內部各組成部分之間的數量關系,如產品產量的計劃完成程度、人口密度、人口的年齡構成等。相對指標在數值上與總體范圍的大小無直接的相關關系,不具有可加性。平均指標是按某個數量標志表明同類社會經濟現象在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所達到的一般水平,如平均工資、人均土地面積、平均計劃完成程度等。同相對指標一樣,平均指標在數值上與總體范圍大小無直接的相關關系,不具有可加性。模塊四
統計學的基本概念三、統計指標和指標體系(一)統計指標(3)按統計指標在管理上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將統計指標分為考核指標(assessmentindicators)和非考核指標(nonassessmentindicators)。考核指標是根據管理的需要,用來考核成績、評定優劣、決定獎罰的統計指標。它是從所有統計指標中精選出來的若干統計指標。非考核指標是用于了解情況和研究問題的。在一個單位,非考核指標的數量一般會多于考核指標的數量,因而也不能忽視。模塊四
統計學的基本概念三、統計指標和指標體系(二)統計指標體系社會經濟現象是一個復雜的總體,各類現象之間存在相互依存和相互影響的關系。一個統計指標往往只能反映復雜現象總體某一方面的特征,要了解客觀現象在各個方面及其發展變化的全過程,僅靠單位的統計指標是不行的,必須建立和運用統計指標體系。所謂統計指標體系,就是由若干個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統計指標組成的整體,用以說明所研究社會經濟現象各方面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的關系。模塊四
統計學的基本概念三、統計指標和指標體系(二)統計指標體系統計指標體系通常表現為以下兩種情況:(1)可以通過數學公式形式表現出來的統計指標體系:工業總產值=工業產品產量×產品價格商品銷售額=商品銷售量×商品價格農作物收獲量=播種面積×單位面積產量(2)指標之間不存在數學公式形式的關系,而只存在一種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的關系。例如,反映國內商品流轉情況的指標(購進量、銷售量、調撥量、庫存量)所形成的指標體系,考核商業企業經濟效益的指標(勞動生產率、人均利稅率、資金利稅率、費用利稅率、流動資金周轉次數)所組成的指標體系都屬于這種情況。模塊四
統計學的基本概念三、統計指標和指標體系(二)統計指標體系統計指標體系的研究目的不同,觀察角度不同,分類也不相同。統計指標體系按其反映內容不同,可分為社會統計指標體系、經濟指標體系和科學技術統計指標體系。它們分別從人口社會、國民經濟運行和科學發展三個方面,反映一個時期、一定范圍內國民經濟和社會科技發展的總體狀況。統計指標體系按其考核范圍不同,可分為宏觀指標體系、中觀指標體系和微觀指標體系。宏觀指標體系反映整個社會、經濟和科技情況;中觀指標體系反映各個地區和各個部門、行業的社會、經濟和科技情況;微觀指標體系反映各企業、事業單位的生產經營或工作運行情況。模塊四
統計學的基本概念三、統計指標和指標體系(二)統計指標體系
統計指標體系按其作用功能不同,可分為描述性指標體系、評價性指標體系和預警性指標體系。描述性指標體系主要是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的現狀、運行過程和結果;評價性指標體系主要用于比較、判斷社會經濟現象的運行過程、結果是否正常;預警性指標體系主要用于對經濟運行過程進行監測,起預警作用。
上述各類統計指標體系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在實際工作中可以根據統計研究的目的選擇運用或結合運用,以便充分發揮統計的信息、咨詢和監督的整體功能。
由于統計指標體系反映了指標之間的相互聯系,因此,它比統計指標更重要,應用更廣泛。模塊四
統計學的基本概念三、統計指標和指標體系(二)統計指標體系
計指標體系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可以認識現象的全貌和發展的全過程。社會經濟現象的數量方面雖然是通過統計指標來反映的,然而單一的統計指標只能說明總體的某一個側面,要想對總體現象進行全面的了解和研究,依靠某一個統計指標是不行的,還需要建立一套相互聯系的指標,從不同的角度對總體進行反映。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正確、全面地認識客觀總體的目的。模塊四
統計學的基本概念三、統計指標和指標體系(二)統計指標體系
計指標體系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可以反映總體的內部聯系,分析各個因素對現象總體的影響。任何社會經濟總體都是一個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一個企業是由許多有機聯系的部分組成的整體,一個部門是由許多有機聯系的企業或單位組成的整體。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是連續不斷的有機聯系的復雜過程。人類所進行的各種社會活動也是相互聯系的。社會經濟現象這種互相聯系的性質,運用個別統計指標是反映不出來的,必須運用統計指標體系來描述。要點總結統計學是一門方法論學科,研究如何收集、整理、顯示和分析統計數據,以探索現象內在的數量特征和數量規律。政治算術學派和國勢學派的學術之爭是統計學產生的理論根源。統計數據是對所要研究的現象觀察、測量的結果。統計數據分為定類數據、定序數據、定距數據和定比數據等不同的類型。統計學具有總體性、數量性和歸納性等特點。其研究方法歸結起來主要有大量觀察法、統計描述法、統計推斷法和統計模型法等??傮w、總體單位、統計指標等概念是統計學中的基本概念,也是貫穿統計學學科體系的關鍵詞。案例思考2019年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實現2019年,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復雜局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積極推動高質量發展,扎實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三大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實現,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符合6%~6.5%的預期目標。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4%,二季度增長6.2%,三季度增長6.0%,四季度增長6.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0467億元,比上年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386165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534233億元,增長6.9%。案例思考2019年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實現一、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牛羊禽蛋奶實現增長全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6384萬噸,比上年增長0.9%,增產594萬噸,連續5年保持在65000萬噸以上。其中,夏糧產量14160萬噸,增長2.0%;早稻產量2627萬噸,下降8.1%;秋糧產量49597萬噸,增長1.1%。分品種看,小麥產量13359萬噸,增長1.6%;玉米產量26077萬噸,增長1.4%;大豆產量1810萬噸,增長13.3%。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7649萬噸,比上年下降10.2%。其中,牛肉產量667萬噸,增長3.6%;羊肉產量488萬噸,增長2.6%;禽肉產量2239萬噸,增長12.3%;禽蛋產量3309萬噸,增長5.8%;牛奶產量3201萬噸,增長4.1%;豬肉產量4255萬噸,下降21.3%。案例思考2019年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實現二、工業生產持續發展,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較快增長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7%。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4.8%;股份制企業增長6.8%,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2.0%;私營企業增長7.7%。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增長5.0%,制造業增長6.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7.0%。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8.8%和8.4%,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3.1和2.7個百分點。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比上月加快0.7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58%。12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分項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分別為53.2%、51.2%和51.1%,均高于臨界點。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4.4%,位于較高景氣區間。案例思考2019年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實現二、工業生產持續發展,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較快增長1—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6101億元,同比下降2.1%,降幅比1—10月收窄0.8個百分點;其中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5.4%,10月下降9.9%。案例思考2019年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實現三、服務業較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增勢良好全年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比上年增長6.9%。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金融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8.7%、8.7%、7.2%和7.1%,增速分別快于第三產業11.8、1.8、0.3和0.2個百分點。1—11月,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4%,其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和高技術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2.4%、12.0%和12.0%,增速分別快于全部規模以上服務業3.0、2.6和2.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利潤增長3.5%。12月,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0%,繼續位于榮枯線以上。其中,鐵路運輸業、住宿業、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互聯網軟件信息技術服務、金融業、租賃及商務服務業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位于55.0%以上的較高景氣區間。從市場預期看,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9.1%,增長勢頭較好。案例思考2019年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實現四、市場銷售平穩增長,網上零售占比明顯提高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1649億元,比上年增長8.0%。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48010億元,增長3.9%。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51317億元,增長7.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60332億元,增長9.0%。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46721億元,增長9.4%;商品零售364928億元,增長7.9%。消費升級類商品較快增長,全年限額以上單位化妝品類、通信器材類、體育娛樂用品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增速分別比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增速快8.7、4.6、4.1和1.7個百分點。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0%,環比增長0.53%。全年全國網上零售額106324億元,比上年增長16.5%。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85239億元,增長19.5%,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0.7%,比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案例思考2019年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實現五、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較快全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51478億元,比上年增長5.4%。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8%,制造業投資增長3.1%,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9.9%。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71558萬平方米,下降0.1%;商品房銷售額159725億元,增長6.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0.6%,第二產業投資增長3.2%,第三產業投資增長6.5%。民間投資311159億元,增長4.7%。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7.3%,快于全部投資11.9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17.7%和16.5%。社會領域投資增長13.2%,快于全部投資7.8個百分點,其中,教育,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分別增長17.7%和13.9%。12月,固定資產投資環比增長0.44%。案例思考2019年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實現六、對外貿易逆勢增長,一般貿易占比繼續提升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15446億元,比上年增長3.4%。其中,出口172298億元,增長5.0%;進口143148億元,增長1.6%。進出口相抵,順差為29150億元。一般貿易進出口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9.0%,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出口增長4.4%,占出口總額的58.4%。我國對歐盟、東盟進出口分別增長8.0%和14.1%;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勢良好,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增長10.8%,高出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速7.4個百分點。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24216億元,比上年增長1.3%。案例思考2019年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實現七、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符合預期目標,工業生產者價格小幅下降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9%,符合3%左右的預期目標。其中,城市上漲2.8%,農村上漲3.2%。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上漲7.0%,衣著上漲1.6%,居住上漲1.4%,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0.9%,交通和通信下降1.7%,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2.2%,醫療保健上漲2.4%,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3.4%。在食品煙酒價格中,糧食價格上漲0.5%,鮮菜價格上漲4.1%,豬肉價格上漲42.5%??鄢称泛湍茉磧r格的核心CPI上漲1.6%,漲幅比上年回落0.3個百分點。12月,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5%,環比與上月持平。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下降0.3%,12月同比下降0.5%,環比與上月持平。全年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比上年下降0.7%,12月同比下降1.3%,環比與上月持平。案例思考2019年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實現八、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城鎮調查失業率符合預期目標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52萬人,連續7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明顯高于1100萬人以上的預期目標,完成全年目標的122.9%。12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2019年各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在5.0%~5.3%,實現了低于5.5%左右的預期目標。全國主要就業人員群體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為4.7%。12月,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2019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62%,比上年末降低0.18個百分點,符合4.5%以內的預期目標。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471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4247萬人。全年農民工總量29077萬人,比上年增加241萬人,增長0.8%。其中,本地農民工11652萬人,增長0.7%;外出農民工17425萬人,增長0.9%。農民工月均收入水平3962元,比上年增長6.5%。案例思考2019年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實現九、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繼續縮小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9%,增速比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與人均GDP增長大體持平。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比上年名義增長7.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2%。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為2.64,比上年縮小0.05。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652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0%。按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7380元,中間偏下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15777元,中間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25035元,中間偏上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39230元,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76401元。案例思考2019年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實現九、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繼續縮小全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559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6%,增速比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5%。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8063元,名義增長7.5%;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3328元,名義增長9.9%。案例思考2019年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實現十、重點改革和攻堅任務扎實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態勢持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著。2019年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6%,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1.2%和80.0%,分別比上年提高2.9和2.0個百分點。企業資產負債率下降。11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資產負債率為56.9%,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年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49821萬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4.9%。企業單位成本費用比年初繼續下降。補短板方面,薄弱環節投資較快增長。全年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環境監測及治理服務投資分別增長37.2%和33.4%,分別快于全部投資31.8和28.0個百分點,微觀主體活力增強。2019年,新登記市場主體2377萬戶,日均新登記企業2萬戶,活躍度70%左右,年末市場主體總數達1.2億戶。三大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全年1109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案例思考2019年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實現十、重點改革和攻堅任務扎實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態勢持續初步核算,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繼續下降,降幅為2.6%。11月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213333億元,控制在全國人大批準限額內。經濟結構繼續優化。全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3.9%,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高于第二產業14.9個百分點;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9.4%。消費作為經濟增長主動力,作用進一步鞏固,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7.8%,高于資本形成總額26.6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升級提質。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8.2%,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全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中,服務性消費支出占比為45.9%,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案例思考2019年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實現十一、人口總量平穩增長,城鎮化率繼續提高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4000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7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死亡人口998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34‰。從性別結構看,男性人口71527萬人,女性人口68478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45(以女性為100)。從年齡構成看,16~59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89640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64.0%;60周歲及以上人口25388萬人,占總人口的18.1%,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7603萬人,占總人口的12.6%。從城鄉結構看,城鎮常住人口8484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06萬人;鄉村常住人口55162萬人,減少1239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60.60%,比上年末提高1.02個百分點。案例思考2019年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實現十一、人口總量平穩增長,城鎮化率繼續提高全國人戶分離人口(居住地和戶口登記地不在同一個鄉鎮街道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口)2.80億人,比上年末減少613萬人,其中流動人口2.36億人,比上年末減少515萬人??偟膩砜矗?019年國民經濟繼續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同時也要看到,當前世界經濟貿易增長放緩,動蕩源和風險點增多,國內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交織,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案例思考2019年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實現十一、人口總量平穩增長,城鎮化率繼續提高下一階段,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和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tjsj/zxfb/202001/t20200117_1723383.html,有刪改。案例思考問題:1.文中運用了哪些統計學基本概念和統計認識的方法來反映2019年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綜合現狀?2.文中運用了哪些統計指標?試著總結它們的特點。實踐技能訓練實訓內容:1.上網查找最近一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請指出人口普查工作中的總體、總體單位、統計指標要素及統計數據,并將其填入表1-3中。2.通過登錄互聯網搜索引擎、查閱統計年鑒等方式,收集全國和本省關于國民經濟核算的基本統計數據,并進行簡單分析??傮w總體單位統計指標要素統計方法指標名稱時間空間指標數值計量單位實踐技能訓練實訓目的:1.學會收集資料。2.培養收集數據的意識和習慣,學會依靠數據進行決策的方法。3.了解當前的國民經濟形勢。實訓成績評定:根據收集方式的科學性、內容的豐富性綜合評定成績。思考練習一、填空題1.“統計”一詞包含
、
和
三種含義。2.統計研究對象是大量社會經濟現象總體的
。3.統計指標反映的是
的數量特征。4.要了解一個企業的產品銷售情況,總體是
,總體單位是
。5.統計學的基本方法有
、
、
和
。6.指標按其反映的數量特點和內容不同,可以分為
和
,其中,前者用
表示;后者用
和
表示。7.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的相對水平或工作質量的指標稱為
指標。8.按作用和表現形式不同,可將統計指標分為
、
和
。思考練習二、單項選擇題1.對某市高等學??蒲兴M行調查,統計總體是()。
A.某市所有的高等學校
B.某一高等學??蒲兴?/p>
C.某一高等學校
D.某市所有高等學??蒲兴?.要了解某市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的設備情況,則統計總體是()。
A.該市全民所有制的全部工業企業
B.該市全民所有制的每一工業企業
C.該市集體所有制工業企業的某一臺設備
D.該市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的全部設備思考練習二、單項選擇題3.要了解50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則總體單位是()。
A.50個學生
B.每一個學生
C.50個學生的成績
D.每一個學生的成績4.標志是指()。
A.反映總體單位特征的名稱
B.總體單位數量特征
C.標志名稱之后所表明的屬性或數值
D.總體單位所具有的特征5.一個統計總體()。
A.只能有一個標志
B.只能有一個指標
C.可以有多個標志
D.可以有多個指標思考練習二、單項選擇題6.指標按說明的總體現象的內容不同,可分為()。
A.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
B.客觀指標和主觀指標
C.時點指標和時期指標
D.實物指標和價值指標7.下列各項中,屬于定類數據的是()。
A.工齡
B.健康狀況
C.工資級別
D.勞動生產率8.以某地區全部工業企業為總體,以每個工業企業作為總體單位,則該地區全部工業總產值是()。
A.變量
B.標志
C.指標
D.標志值思考練習三、多項選擇題1.數量指標反映總體某一特征的()。
A.規模
B.工作總量
C.強度
D.水平E.密度2.當觀察和研究某省國有工業企業的生產活動情況時,()。
A.該省所有的國有工業企業為總體
B.該省國有工業企業生產的全部產品為總體
C.該省國有企業的全部資產為總體
D.該省每一個國有工業企業為總體單位
E.該省國有工業企業生產的每件產品為總體單位思考練習三、多項選擇題3.品質標志表示總體單位質的特征,數量標志表示總體單位量的特征,所以()。
A.數量標志可以用數值表示
B.品質標志可以用數值表示
C.數量標志不可以用數值表示
D.品質標志不可以用數值表示
E.兩者都可以用數值表示4.下列各項中,屬于定距數據的有()。
A.性別
B.工種
C.工資
D.民族
E.年齡思考練習三、多項選擇題5.下列各項中,屬于定性數據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