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論正義與幸福_第1頁
蘇格拉底論正義與幸福_第2頁
蘇格拉底論正義與幸福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蘇格拉底論正義與幸福

在公元前的蘇格拉底時代,古希臘哲學家開始研究宇宙起源。在蘇格拉底進入哲學領域的初期,也是研究有關宇宙本源的自然哲學,但他認為宇宙本源問題只有神靈能夠掌握,不是人類能夠解決的,于是把哲學研究的方向轉向了人類自身的精神哲學。柏拉圖以對話的形式記錄下蘇格拉底與格勞孔、色拉敘馬霍斯以及阿德曼托斯等人關于“正義”問題的討論。柏拉圖是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對“正義”展開論述的思想家,他對西方哲學的發(fā)展方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正如波普爾所說:“柏拉圖著作的影響‘無論好壞’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說,西方思想不是柏拉圖哲學的就是反柏拉圖哲學的,但很少是非柏拉圖哲學的。”隨著古希臘思想家將研究重心從宇宙轉向人類社會,“正義”的概念作為社會秩序的原則和人們行為的標準,被思想家們提出并加以重視。蘇格拉底作為推動古希臘辯證法發(fā)展的代表性人物,在完善辯證法的過程中,將“正義”看作世界上最高的善,并以抽象概念的形式來定義人類的道德準則。蘇格拉底通過與格勞孔等人的對話形式創(chuàng)立一個理想的國度,即最早的烏托邦國家。在這個國家里,討論者們通過不斷的論證,最終得出“正義”是一種和諧的社會秩序,是人們能夠在城邦里各司其職,做自己應該做并適合做的事。城邦中公民的個人“正義”,則是人的靈魂中各個組成部分的和諧與有序,即理智、激情和欲望能夠互不干涉,各司其職,其中,理智起著領導作用。蘇格拉底用其一生來探索德性的知識,通過建立“理想國”來達到教育人們的目的,盡管他知道他所建立的城邦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實現的。正如柏拉圖的“理念”一般,是世界上最高的善,是人們所追求的一種終極目標,它存在的意義并不在于被人們所掌握,而是讓人們最大限度地與其接近,使人類社會更加完善,并不斷向前進步。蘇格拉底在論證“正義”的過程中,以引導的方式將“正義”的概念逐步完善。對于“正義”的追求到底是發(fā)自人的本性,還是因為“正義”能夠給人帶來幸福,是一種強制的社會道德標準,還是有一部分人無論在有無制度的要求下都可以堅持“正義”,這一點在《理想國》中引發(fā)了一系列的討論,最終蘇格拉底認為,正義的人是幸福的。那么究竟是人們因為幸福而選擇了“正義”,還是無論“正義”能否帶來幸福,人們都會選擇它呢,關于這一點蘇格拉底并未做出完整的敘述。一、蘇格拉底的正義觀《理想國》開篇寫到,蘇格拉底與格勞孔在參加女神獻祭活動看完表演后,在準備回雅典的路上,被波勒馬霍斯打發(fā)家奴截住去路,并被要求去往波勒馬霍斯的家中進行談話。蘇格拉底是不情愿留下的,波勒馬霍斯采取威脅的方式對其進行挽留,蘇格拉底是在近乎被迫的情況下,勾勒出了“理想國”。“波勒馬霍斯強留蘇格拉底”的這一環(huán)節(jié),正好印證了后人所說的“雅典人讓蘇格拉底生,讓蘇格拉底死”。蘇格拉底晚年被判處死刑,其中一條罪責就是“腐化青年”罪。蘇格拉底通過自己的教育方法,吸引了城邦很多優(yōu)秀青年,從一開篇即可看出。蘇格拉底并非是到處宣揚自己的知識,從而來說服他人,而是以一種被強迫的形式,講出他自己的觀點。蘇格拉底到了波勒馬霍斯家里先與克法洛斯進行了簡單的寒暄。由于克法洛斯年事已高,擁有漫長的人生經歷,蘇格拉底先是問他晚年的生活對他來說是一種什么感受,克法洛斯用“清心寡欲、心平氣和”來描述自己當時的狀態(tài)。他的回答激起了蘇格拉底想要談論下去的興趣,于是開始討論錢財與生活幸福之間的關系,以及一個人從豐厚的家資中獲得的最大收益是什么,最后進一步提出什么是“正義”,這個問題就是整部《理想國》的主題。關于什么是“正義”,克法洛斯并沒有做出回答。波勒馬霍斯接過克法洛斯的話表示,“根據西蒙尼所說,欠債還錢就是正義”,這句話的本意是指給予每個人不同份量的報答。“這是體面人物通常流行的道德箴言,最早可以追溯到梭倫,他基于整治的原因第一個將正義和應得的概念聯系起來。”于是,關于“正義”的真正定義,就在一場激烈的討論中得以展開。蘇格拉底以其一貫的引導方式逐步向人們揭示什么是“正義”,什么是“城邦的正義”“個人的正義”及其兩者之間的關系。另外,還提及“正義”能否給人帶來幸福等。于是蘇格拉底和討論者們圍繞著“正義”建立起了一個理想的國度,即“理想國”。二、其他員工和職業(yè)員工在《理想國》中,蘇格拉底和格勞孔等人先期進行了一系列有關“正義”問題的討論之后,參與辯論的人刨根問底要蘇格拉底搞清楚“正義”和“非正義”的本質及兩者之間的關系是什么。于是,蘇格拉底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蘇格拉底認為,“正義”既是個人的,也是整個國家的。先在國家這個大范疇里討論“正義”的本質,再反觀個人,這種方法叫做“由大見小”。建立城邦的原因在于,任何一個人都無法充分自給自足,都需要很多其他的東西和特定職業(yè)的從業(yè)人員,比如種糧食的農夫、蓋房子的瓦匠,以及紡織工人和鞋匠、木匠、鐵匠等,工人們專從一行,保證了產品的數量和質量。那么隨之而來的就是“交換”,于是商業(yè)便應運而生。有了商業(yè)便有了需求,有了需求就有了占領。那么為防止對別國的搶殺就要防止戰(zhàn)爭,于是就需要有人來守衛(wèi)城邦。柏拉圖認為,守衛(wèi)城邦的人集溫和、愛、智慧和剛烈、有力這些品質于一身。于是,對守衛(wèi)者的培養(yǎng)和訓練成為了討論的重點。柏拉圖認為:“一個人若是從童年、青年以至成年經過重重考驗,性格上變得無懈可擊,這種人就可以被選為國家的統(tǒng)治者或是守衛(wèi)者。”在《理想國》中,理想的城邦一定是正義的,城邦里統(tǒng)治者、護衛(wèi)者和生產者這三個階層各司其職,同時具備節(jié)制、勇敢和智慧這三種品質。其中“智慧”就是統(tǒng)治者的智慧和守衛(wèi)知識,“勇敢”是法律教會軍人保持自己的信念,“節(jié)制”是統(tǒng)治者和被統(tǒng)治者的意見相同。那么有關“正義”,柏拉圖給出的定義為“每個人都只做符合自己天性的工作,心無旁騖地只做自己分內的事”。柏拉圖假設個人的靈魂也和城邦里存在三個階層的人們一樣,與之呼應的是具備三種品質,既理智、激情和欲望,其中,智慧的理智起著領導作用。而國家的正義是要求城邦的人們各司其職。所以,每個人身上的品質也必須各起各的作用,三個部分彼此協(xié)調,呈現出一種和諧的狀態(tài),才能被稱為是正義的。三、蘇格拉底的證明在《理想國》中,格勞孔提出了為什么要正義的問題。首先,他劃分了三種善:“第一種善,‘我們選擇它自身而不是由于其帶來的后果’,比如,聽音樂會,看奧運會比賽等。第二種善,我們選擇它,‘即是因為其自身,也是因為其后果’,比如,知識、健康就屬于這種善。第三種善,我們選擇它不是由于其自身,而是為了其所能帶來的后果。比如減肥、體育鍛煉、疾病治療、吃藥等就屬于此類善。如果不是因為它們帶來的后果是我們欲求的,我們是不會喜歡它們的。”格勞孔也為了能夠得到蘇格拉底的證明,分三個部分來闡述人們?yōu)槭裁匆x擇不正義。第一部分,提出人們是由于害怕被其他不正義的人所害而為了自保不得不選擇正義,并非出于自愿,是社會契約論的雛形。第二部分,格勞孔講述了蓋奇斯的戒指的故事,目的在于論證如果沒有任何外在懲罰的話,每個人都會自發(fā)選擇做有利于自己的事,包括不道德的事,這兩個部分都是說明人們選擇正義并不是因為正義本身,也不是出于本性的選擇正義。第三部分,是通過思想實驗將正義和不正義的人的生活進行比較。如果將正義之人所帶來的好名聲和后果與不正義的人的壞名聲和后果進行互換,那么,還會有人自愿選擇正義嗎?他認為顯然不會有人繼續(xù)選擇正義。但蘇格拉底僅回答了他認為的“正義”屬于第二類“善”。在接下來的論證過程中對這一問題并未進行論述,僅證明了幸福是正義的自然結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