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精品文檔可編輯的精品文檔《不懂就要問》說課稿一、說教學內容:第二課時二、說教材。1、教材的內容、作用和特點:《不懂就要問》記敘了孫中山小時候在學習時,請求先生講解課文意思的一件事;介紹了他勇于提出問題,主張不懂就要問的認真學習的精神。它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教育性。目的是通過學生學習,教育學生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精神。它是一篇寫人的文章。寫人不離開記事,在事情的發展過程中,運用人物的語言和當時的環境來表現人物優秀品質是課文突出的特點。由教材的地位和特點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的重、難點。2.教學目標:在思想品德方面: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學習孫中山小時候勤學好問的精神。在知識方面:理解課文內容,理解“私塾”、“嚇呆”、“鴉雀無聲”等詞語。在能力方面:通過引導學生學習,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3、教學重難點:理解“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這句話的道理。教具準備:小黑板、掛圖、錄音機、磁帶、投影機和投影片。三、說教法我在設計教學時,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兒童的認知規律設置了“以讀為主”的課堂教學結構。教學時,緊緊圍繞“讀”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讀書,使學生讀有所感,讀有所悟,讀有所得,真正嘗到讀的甜頭。堅持以“啟發式”教學理論為指導,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我從實際情況出發,采用直觀演示、動作演示、生動語言、激勵性的語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勤于動腦,善于思考、自覺地獲取知識。同時,注意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四、說學法1、看書學習的指導:通過一邊讀,一邊想的讀書方法,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充分發揮教材的優勢,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2、朗讀課文的指導:通過對課文中一些句子進行指導朗讀,初步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3、學習方法的指導:通過小結學習自然段的方法,用遷移規律學習其他自然段,使學生弄懂學習自然段的方法。五、說教學過程:課前預習我在教學《不懂就要問》前布置學生做以下預備工作:讀一讀,想一想課文主要寫誰的一件什么事?再讀一讀,數一數這一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想一想每個自然段講什么?我之所以要求學生在課前做到這兩點,是因為為了培養學生有預習的一般意義而且在教學中提高質量、增強密度。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能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從以下幾點進行設計?!镆郧榧に?。運用情感教學,不但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的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中處處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積極主動性。1、巧妙導入新課,激發閱讀興趣。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你們聽說過孫中山先生的故事嗎?”這樣,學生的興趣就來了,我接著提出要求“請同學們坐端正,仔細聽,并想一想:課文除了寫孫中山;還寫了誰?文章主要寫一件什么事?”學生一聽就會連忙坐好,想聽想學。這樣學生有了強烈的求知欲望,學習的興趣也被激發了,為進一步閱讀,進一步理解課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2、運用掛圖、生動的語言、手勢等貫穿于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情感,便于接受。如在教學每一段之前都設計了一些過渡語,設疑置趣、設疑置欲,自然地過渡。在教學第三自然段之前,我先出示掛圖,讓學生觀察圖畫,仔細觀察人物的動作、表情等,這樣把學生的思維由課堂引到了孫中山在私墊讀書的情景。使學生的學習處于興奮狀態,樂于學習和接受,并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教學中,通過做一做‘“搖頭晃腦”、“拿著……”的動作表演,激發學生的情感。★以讀促思。在教學中要巧設問題,引導思考,同時要體現一個“讀”字,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整節課里,我讓學生在讀中思疑,讀中釋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傊?,初讀、細讀、賞讀,層層深入;個人讀、分組讀、齊讀,形式多變;還要進行朗讀方面的指導。如指導學生朗讀“你會背了嗎?”要讀出生氣而又大聲的口氣?!跋壬?,你剛才講的是什么意思,請您給我講講吧!”要讀出誠懇、迫切的心情。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讀得有滋有味,從而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镆浴皢枴眴⑺?。1、以“問”為線索,引導學生讀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如在教學第三段時,首先要求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每一句講什么?這一自然段講什么?”充分調動學生各個器官,又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掌握了學習自然段的方法。在學生朗讀、議論后,再引導學生理解“這樣胡里胡涂地背,有什么用呢?”的意思,最后找出孫中山的問話,并體會孫中山的精神。2、扣“問”的過程,比較人物言行,培養勤學好問的習慣。因為孫中山勤學好問的精神,是通過孫中山禮貌請問--先生厲聲反問--孫中山從容答問--先生欣然解問--同學提出疑問--孫中山笑著答問的過程表現的。因此,在教學時引導學生通過對孫中山、先生、同學三者對“問”的態度的比較,抓好描繪人物神態、語言、動作等詞的理解,體會孫中山勇于提問題,不懂就問的好品質。3、抓“問”的因果,巧設課堂練習。在學生初讀、精讀、熟讀的基礎上,抓“問”的因果,巧設練習,發展學生的思維。如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①孫中山壯著膽子問先生是因為。②先生厲聲反問孫中山是以為,后來收起戒尺是因為,結果先生答應了孫中山的要求,他講得,大家聽得。★滲透德育。語文課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本人也意識到思想教育不是呆板進行,應順其自然,滲透在教學之中。因此,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聯系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思想教育,教育學生平時待人要有禮貌,勤學好問。在總結全文時,我還年出了一個問題讓學生討論,“讀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通過討論,讓學生各抒已見,訓練口頭表達能力的同時,使學生懂得“不懂就要問”的道理,受到了教育。精品文檔精心整理精品文檔可編輯的精品文檔4古詩三首(教案)教學目標1.認識“徑、斜”等9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挑”,會寫“寒、徑”等12個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山行》。(教學重點)3.通過借助注釋和插圖、聯系生活實際、想象畫面等方法大致理解詩句的意思。能從古詩中的景象知道古詩描寫的季節。(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準備課文內容相關的補充資料、多媒體課件。教學課時2課時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認識“徑、斜”2個生字,會寫“寒、徑、斜、霜”4個字。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三首古詩,能從古詩中的景象知道古詩描寫的季節。背誦《山行》,默寫《山行》。3.通過借助注釋和插圖、聯系生活實際、想象畫面等方法大致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山行》的情感。教具準備小學課件資源教學過程Ⅰ圖片激趣,談話導入1.欣賞四季圖片,感受每個季節的景色特點。師:你們喜歡哪個季節?說說它的特點。預設1:春天,萬物復蘇,一切都充滿了生機。預設2:夏天,有各種香甜的瓜果。預設3:冬天,白雪皚皚,大地像是鋪上了一層厚厚的地毯。2.談話導入:古代有很多詩人也喜歡四季景色,他們用詩歌來記錄自己的所見所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組這樣的古詩。(板書課題:古詩三首)(出示古詩)請大家自由讀古詩,思考這三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的景色。(秋季)【設計意圖】通過自由讀三首古詩,思考古詩描寫的季節,讓學生對三首古詩有初步了解,使學習具有一定的整體性。3.現在讓我們先來學習第一首古詩。(板書:山行)Ⅱ學習《山行》,感悟喜愛與贊美1.讀懂詩題,了解詩人。(1)齊讀詩題。(讀準后鼻音“行”)根據字義,并聯系生活經驗,理解詩題。學生由字到詞,說說詩題的意思,“山行”是指在山中行走。師:一天,杜牧乘著馬車,順著山路而上,山上的美景讓他流連忘返,他情不自禁揮毫寫下了這首詩。(2)你了解詩人杜牧嗎?學生交流。課件出示杜牧的助讀資料。2.讀通詩文,感受韻律。(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正確、讀流利。(2)交流易讀錯的字音,“斜”讀xié;“徑”是后鼻音,讀jìng,注意與“經”區分開;另外要注意“生”和“楓”的讀音。(3)同桌互聽互評。(評價標準:正確、通順)(4)引導:讀古詩不僅要將字讀正確,還要讀好停頓。指名讀,師生合作,用“/”標出停頓。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5)學生按節奏自由練讀,再齊讀古詩,讀出韻律?!驹O計意圖】對古詩內容的感受和理解應建立在正確朗讀的基礎之上。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好古詩的停頓,為理解詩意、感受詩歌意境做鋪墊。3.認識注釋,感知季節。(1)了解教材特點:這篇古詩課文和我們以前學習的古詩課文相比,多了一個什么板塊?(注釋)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2)了解注釋:它是對古詩中一些字詞的解釋。我們可以借助注釋,讀懂詩句的意思,了解詩歌的內容。(3)借助注釋,感知季節。師:請大家看第一首詩中的第一個注釋,從這里你了解到了什么?預設:此詩描寫的是深秋時節的景色。師:詩中還寫了哪些深秋的景物呢?預設:楓林、霜葉等。4.悟情入境,讀懂詩句。(1)品讀:遠上寒山石徑斜①結合注釋理解“寒山”。(深秋時節的山)(板書:寒山)②詩人眼前有一條石頭鋪成的小路,這是一條怎樣的小路?“斜”的字面意思為“不正,跟平面或直線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借助插圖等方法,就可以知道,這里是指山間小路彎彎曲曲,體現了石徑的特點。③讀完這句詩,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秋意的山巒。④有感情地誦讀,想象詩句的畫面。(2)品讀:白云生處有人家①結合注釋,理解“生”的意思,看圖體會:生出的白云是什么樣子的?“生”這里是“產生,生出”的意思,形象地表現了白云升騰、繚繞的種種動態。②看圖體會:“人家”在什么地方?(白云生處)“人家”會讓你想到什么?(生氣盎然)(板書:人家)③嘗試說一下詩句的意思。(在白云繚繞的山中,有人家居住。)④有感情地誦讀,想象詩句的畫面。(3)品讀:停車坐愛楓林晚①這一句是什么意思呢?借助“坐”的注釋“因為”,學生自由說說。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這深秋楓林晚景。②詩人為什么要停下車來呢?(觀看楓林)引導學生感悟“楓林晚”??磮D想象:夕陽照耀著楓林的景象。(板書:楓林晚景)③詩人看到此景,心情如何?(愉悅)他會怎樣說?(這秋景真美!)④有感情地誦讀,讀出楓林晚景之美和作者對景色喜愛的心情。(4)品讀:霜葉紅于二月花①看圖:霜葉是什么樣子的?思考:二月開的花是什么樣子的?②詩人近觀楓林,把楓葉和二月的春花進行對比,展示了楓葉如火,生機盎然的深秋景象。③有感情地誦讀,體會霜葉之紅,讀出喜愛與贊美之情。(板書:喜愛、贊美)(5)同桌合作,完整地說說整首詩的意思,想象畫面。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秋意的山巒,在白云繚繞的山中有人家居住。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這深秋楓林晚景,經霜的楓葉比二月春花還艷麗。5.熟讀成誦,積累悟情。(1)說一說如何才能更好地朗讀這首古詩。在體會詩人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指導要點:前兩句詩意境悠遠,可以讀得稍慢些;后兩句詩應讀得稍快些,語調高昂,讀出作者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2)指名朗讀,學生互評。師生對讀,學生配樂朗讀。(3)背誦古詩。引導背誦方法:借助關鍵詞語、想象畫面等?!驹O計意圖】依據學情展開教學,引導學生讀準古詩,讀出節奏;理解詩意,體會情感;最后熟讀成誦。由淺入深地學習,重視方法的引導。6.小結:《山行》描寫了深秋時節的山中景致,表達了作者對深秋美景的喜愛和贊美之情。Ⅲ總結提升,提煉方法1.感情地朗讀古詩,合作交流。在《山行》中,詩人不是畫家,卻勝似畫家,短短的四句詩,就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美妙的秋景圖。下面我們來總結一下學習古詩的方法吧。(學生交流)2.方法總結:我們首先讀通了詩句,然后通過借助注釋和插圖、聯系生活實際、想象畫面等方法理解了詩句的意思,還通過反復誦讀,讀出了詩歌的韻味,體會到了詩人內心的情感。Ⅳ辨析字形,規范書寫1.出示生字。歸類觀察,說說易錯和難寫字的關鍵筆畫。2.重點指導:寒:中間三橫要緊湊勻稱,撇捺要舒展,三點應該在同一條直線上。徑:左窄右寬,不要和形近字“輕、經”混淆,右上部分不要寫成“又”。斜:左邊的“余”,第二筆捺變為點,下橫稍長;右邊的“斗”的豎要長。3.教師范寫,學生觀察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4.默寫《山行》,教師提醒學生注意書寫格式:每句居中寫,標點不要遺漏。5.師生評議:書寫是否正確、端正。6.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通過借助注釋和插圖、聯系生活實際、想象畫面等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在理解詩意的過程中,展開想象來感受古詩描繪的畫面,不僅體會到了古詩中的意蘊美,也掌握了學習古詩的方法。7.課后作業:背誦《山行》,嘗試默寫。第二課時課時目標1.認識“贈、殘”等7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挑”,會寫“贈、蓋”等8個字。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贈劉景文》《夜書所見》。3.通過借助注釋和插圖、聯系生活實際、想象畫面等方法大致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中的情感。教具準備小學課件資源教學過程Ⅰ復習鞏固,方法引導1.學生背誦《山行》。2.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學到了哪些學習古詩的方法?3.引導學生交流學習古詩的方法。預設1:在正確、流利地朗讀詩句的基礎上,讀好停頓,讀出節奏。預設2:通過借助注釋和插圖、聯系生活實際、想象畫面等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預設3: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體會詩人想要表達的感情?!驹O計意圖】回顧學習古詩的方法,為后面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提供方法的引領。4.過渡:這節課我們就要運用這些方法來學習另外兩首古詩。Ⅱ方法遷移,學習《贈劉景文》1.了解詩題和詩人。(1)結合注釋,說說題目的意思。(板書:贈劉景文)聯系生活經驗,理解“贈”字,明確“贈劉景文”的意思就是送給劉景文的詩。(2)師生合作,了解詩人。課件出示蘇軾簡介。(3)交流討論:蘇軾想送給好朋友劉景文什么呢?2.朗讀古詩,讀好停頓。(1)引導學生自由朗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殘”是平舌音、前鼻音;“橙”是翹舌音、后鼻音;“橘”讀jú。(2)讀古詩時不僅要將字讀正確,還要讀好停頓。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3.自學古詩,理解詩意。引導想象這首古詩展現的畫面。(1)引導學生借助“擎”的注釋說說“擎雨蓋”的意思;結合字面意思、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菊殘、傲霜枝”,并結合生活實際體會菊花傲霜斗寒的精神;(板書:荷盡菊殘秋末特征)并且運用這種方法想象“橙黃橘綠”描繪的畫面,感受秋天碩果累累的豐收景象。(板書:橙黃橘綠豐收景象)指導“橙”的書寫,注意右上角是兩個短撇。(2)理解思考,通過注釋來理解“君”字,知道“君”指的是劉景文。(3)請學生說說整首詩的意思。(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殘菊的花枝還傲霜斗寒。朋友,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要記住哇,那就是橙黃橘綠的秋天。)(4)啟發:詩人為什么說深秋時殘菊傲霜、橙黃橘綠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致呢?聯系“傲霜枝”,你覺得蘇軾想告訴好友劉景文什么呢?預設:深秋時節,雖荷盡菊殘,但殘菊傲霜,碩果累累,給人以昂揚之感。蘇軾想告訴好友劉景文遇到困難要像殘菊傲霜那樣勇于面對,積極向上。詩人贊賞菊花的精神,也是對好友劉景文的一種勉勵。(板書:贊賞、勉勵)4.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請學生說說怎樣才能將這首詩讀好。預設:讀前兩句詩時,可以一邊朗讀一邊想象畫面,語調平直舒緩,聲音稍低,并適當強調“猶有、傲霜枝”,表現菊花的殘枝傲霜斗寒的精神;讀后兩句詩時,試著體會詩人對好友的感情,朗讀時語調宜高亢,讀出詩人勉勵友人的感情。5.熟讀成誦。6.小結:前兩句詩寫景,“荷盡”“殘菊”描繪出秋天的景象,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的精神。后兩句詩議景,揭示了贈詩的目的,以“橙黃橘綠”寫出了秋天碩果累累的豐收景象,顯露了勃勃生機,給人以昂揚之感,也給了好友劉景文以勉勵。【設計意圖】以“讀好古詩——理解詩意——體會情感——熟讀成誦”為學習路徑,重在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深化對已學方法的理解和運用。Ⅲ小組合作,學習《夜書所見》1.理解詩題。(板書:夜書所見)引導學生理解“書”的意思,即“書寫”,進而理解詩題,即“在夜晚寫下自己看到的景物”。2.先自主學習,再小組討論交流。(1)學生自主朗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2)組內朗讀古詩,互相正音。讀準多音字“挑”?!疤簟痹谖闹凶xtiǎo,意思是用細長的東西撥弄。而“挑選”中的“挑”讀tiāo。(3)借助注釋交流理解“挑促織”的意思。(4)小組展示,讀好停頓。集體朗讀。3.合作學習,理解詩意,感悟詩情。(1)小組交流詩句意思及看到的畫面,教師巡視指導。要求:運用借助注釋和插圖、聯系生活實際、想象畫面等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說說你由詩句想象到的畫面。(2)引導學生可以借助注釋或插圖理解“蕭蕭梧葉、籬落、一燈明”的意思。如由插圖可知“挑促織”是指孩子們撥弄蟋蟀。在此基礎上,請學生說說詩句的意思以及想象到的畫面。(板書:近處:梧葉秋風遠處:挑促織一燈明)(3)引導學生思考:“客”指的是誰?(詩人自己)(4)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體會:深秋時節的夜晚,客居他鄉的詩人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到孩子們還在斗蟋蟀,此時,詩人懷著怎樣的心情?(懷念童年、思念家鄉)(板書:思鄉之情)4.配樂有感情地齊讀古詩。背誦古詩。5.小結:《夜書所見》通過對秋風落葉、籬笆下的燈火等景物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在秋夜思念家鄉的情感?!驹O計意圖】自主學習結合合作學習,開放性更大,旨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在合作、交流、互動的過程中內化學習古詩的方法。Ⅳ回顧比較,同中尋異1.本課的三首詩都是描寫秋天的,再讀一讀,比一比,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1)自讀感悟。(2)小組內交流。2.小結:相同的季節,在不同的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藤編家具行業產業鏈協同發展與優化布局策略考核試卷
- 四年級學習之旅
- 雙十一拼團營銷策略
- 江蘇省鎮江一中等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3月質量檢測試題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重點名校2025屆初三下學期第三次摸底: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汝陽縣檢卷2025年小升初易錯點數學檢測卷含解析
- 江蘇省余干縣2024-2025學年初三第一次中考模擬統一考試生物試題含解析
- 四川航天職業技術學院《商業倫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大同大學《宏觀經濟學A(雙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全縣2024-2025學年小升初素養數學檢測卷含解析
- 污水管網工程項目方案資料目錄清單及其表格
- 第1講:二元一次方程組培優
- 《信息安全技術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
- 貨幣的起源發展演變與未來課件
- 女性健康知識講座通用課件
- 《神奇糖果店》教學課件
- 中國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與美術學科的融合
- 環氧樹脂畢業設計
- 代謝性堿中毒護理課件
- 辦稅服務外包投標方案(完整版)
- 氫氧化鈉介紹msds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