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93.160CCS
P
58DB42 DB42/T
1740—2021退垸(田、漁)還湖技術指南Technical
for
polder
fishpond)
lake 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發
布DB42/T
1740—2021 前言
................................................................................
III1
...............................................................................
12 規范性引用文件
.....................................................................
13 術語和定義
.........................................................................
14 總體原則
...........................................................................
25 工作程序
...........................................................................
26 現狀調查
...........................................................................
37 技術要求
...........................................................................
48 生態修復
...........................................................................
5附錄
A(資料性) 底泥污染的分層、評價方法及標準.......................................
6附錄
B(資料性) 湖泊最低生態水位的計算方法...........................................
9DB42/T
1740—2021 本文件按照GB/T
—《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湖北省水利廳(湖北省湖泊局)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長江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所、湖北省湖泊保護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華平、尹煒、賈海燕、雷俊山、熊昱、辛小康、楊芳、裴中平、王超、李建、朱惇、龍華、廖煒、袁修猛bsl_xczx@163.com;對本文件的有關修改意見建議請反饋至長江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所,聯系電話郵箱:cjsbszhc@126.com。IIIDB42/T
1740—20211 范圍本文件規定了退垸(田、漁)還湖工作程序、現狀調查、工程任務和生態修復等內容及技術要求。本文件適用于湖北省擬開展退垸(田、漁)還湖工作的湖泊。2 規范性引用文件文件。HJ
2035 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工程技術導則SL
219 水環境監測規范SL
290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規劃設計規范SL
395 地表水資源質量評價技術規程SL
442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實物調查規范SL
644 水利水電工程水庫庫底清理設計規范SL/T
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技術導則3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圩垸 polder在低洼地區周圍筑堤形成的與外水相隔離的封閉區域。3.2塘埂 ridge
of
pond圩垸內池塘、魚塘等周邊修筑的堤壩。3.3退垸(田、漁)還湖
polder
fishpond)
lake為湖面的措施。3.4棄土棄渣 spoil
slag退垸(田、漁)還湖施工中拆除各類建筑物、構筑物及地基所產生的土和渣的總稱。3.5底泥 sedimentDB42/T
1740—2021各種礦物的混合物。底泥分為污染底泥和非污染底泥。3.6最低生態水位 the
ecological
water
能夠保證特定發展階段的湖泊生態系統結構穩定、發揮湖泊生態系統正常的生態功能和環境功能、維持湖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等而需要的最低水位。4 總體原則4.1 問題導向。針對湖泊存在的面積(容積)萎縮,調蓄洪能力降低,生態功能退化等問題,以恢復水域面積和增加湖泊容積為目標,合理布局,提升湖泊生態系統功能。4.2 標本兼治。通過實施退垸(田、漁)還湖,突出解決湖泊生態保護與種養殖之間的矛盾,堅決遏制圍湖墾殖的現象發生,持續提升區域湖泊防汛抗洪減災能力。4.3統籌兼顧。確保“退垸(田、漁)還湖”之后的湖泊更好地發揮調蓄洪水功能,保障移民搬遷后的安置和長遠生計,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和長江大保護戰略實施。4.4 還湖技術措施。5 工作程序5.1 退垸(田、漁)還湖工作程序包括退垸(田、漁)還湖范圍確定、現狀調查、退垸(田、漁)還湖工程方案和實施,以及生態修復等。詳見圖
1。DB42/T
1740—2021退垸(田、漁)收集資料、現場勘測退垸(田、漁)社會活動調查 退垸(田、漁)任務調查
確定退垸(田、漁)水生態環境調查源等
底泥、塘埂、圩堤和堆土場等
水質、底質、水生生物和濱岸帶等退垸(田、漁)還湖方案和實施移民安置和圩垸清理
底泥清理
塘埂挖除
圩堤挖除
棄土棄渣及底泥處理處置退垸(田、漁)圖1 退垸(田、漁)還湖工作程序圖5.2 退垸(田、漁)還湖范圍應根據轄區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狀況、相關規劃、湖泊圍墾及水域歷史變化等綜合確定。5.3 退垸(田、漁)還湖現狀調查應在范圍內開展退垸(田、漁)還湖工程調查、圩垸清理調查和水生態環境調查。涉及移民安置的,應開展移民安置調查。5.4 退垸(田、漁)還湖方案和實施,應根據現狀調查結果,確定并實施圩垸清理,底泥清理,塘埂和圩堤的挖除,以及棄土棄渣與底泥處理處置等工程措施。涉及移民安置的,應先實施移民安置工程。5.5 退垸(田、漁)還湖工程實施后,應采取生態修復措施,快速恢復湖泊生態。6 現狀調查6.1 一般規定DB42/T
1740—20216.1.1 退垸(田、漁)還湖范圍應在調查轄區內圩垸、魚塘和農田等占用湖泊面積、容積情況的基礎歷史變化及社會經濟情況綜合確定。6.1.2 退垸(田、漁)還湖現狀調查,應詳細調查水體、塘埂、圩堤、農田、底泥等現狀,并同步開展水生態環境狀況調查。6.1.3 退垸(田、漁)還湖范圍涉及移民安置和圩垸清理的,應按照
SL
442
和
SL
644
的規定開展人口、生產生活設施、各類污染源狀況調查。6.2 工程任務調查6.2.1 退垸(田、漁)還湖工程任務調查,目的是明確需要清理的底泥的范圍及厚度,需要拆除的塘埂和圩堤的數量、位置及規模,以及棄土棄渣、底泥處理處置場地及方式。6.2.2 開展圩垸內水域底泥調查,調查內容包括淤積底泥的范圍和厚度等。6.2.3 塘埂和圩堤應調查其斷面尺寸及構造。6.2.4 針對工程施工產生的棄土棄渣、底泥,在退垸(田、漁)還湖范圍內或鄰近區域調查確定堆土場的位置及范圍,污染底泥需根據污染程度及風險等級,調查確定專門處理處置方式和場所。6.3 水生態環境調查6.3.1 調查內容包括水質、底泥、水生生物和濱岸帶四個方面。水質、底質和水生生物樣品的采集與分析應按照
SL
219
的技術要求進行。濱岸帶主要調查濱岸水文狀況、形態狀況、岸帶植物以及人為影響等。6.3.2 水質評價應按照
395AHilsenhoff指數法或
指數法等。7技術要求7.1一般規定7.1.1 退垸(田、漁)還湖工程綜合考慮水體連通效果、水質影響程度、工程的經濟性以及湖泊保護規劃要求,確定挖除范圍和工程量。7.1.2 退垸(田、漁)還湖范圍涉及移民安置的,應按照
SL
的技術要求實施。涉及圩垸清理的,應按照
SL
644
的技術要求實施。退垸(田、漁)還湖工程施工應在移民安置和圩垸清理完成后實施。7.1.3 底泥清理,塘埂、圩堤挖除,棄土棄渣和底泥的處理處置等應統籌安排施工程序。先行挖除污染底泥,再挖除非污染底泥,挖除塘埂和圩堤前確保水質達標。7.2 底泥的清理7.2.1 根據
調查評價結果,確定底泥污染等級、污染范圍及深度等。7.2.2 底泥污染屬于以下條件的應全部清理:DB42/T
1740—2021——2000
mg/kg(或STN>2640
mg/kgSTP>)的;——重金屬污染底泥,潛在生態風險指數(????)大于等于,或單一污染物污染系數(??????)大于等于3,或單一污染物潛在生態風險系數(??????)大于等于807.2.3 污染底泥清理深度為污染層厚度,清理后的湖底高程不應高于過渡底泥層頂高程。7.3 塘埂的挖除塘埂應全部挖除至自然湖底高程。塘埂挖除前,應對塘埂上的建筑物、構筑物等全部清理。7.4 圩堤的挖除7.4.1 圩堤挖除長度和位置,應根據圩堤長度、航道需求、地形條件、周邊景觀及生態環境確定。7.4.2 圩堤長度小于
m
m~1000m
500m堤長度大于
1000m
1000m
m
水體連通的區段。7.4.3 圩堤挖除后的高程應低于湖泊最低生態水位以下
m
m
的圩堤挖除至自然湖底高程。若圩堤高程與自然湖底高程相差不足
0.3m,圩堤應全部挖除至自然湖底高程。湖泊最低生態水位的確定方法見附錄
B。7.5棄土棄渣處理、底泥處置7.5.1 棄土棄渣和非污染底泥的處置,在不影響湖泊行洪和調蓄功能的前提下,可設置臨岸堆場或湖心島。7.5.2 污染底泥處置應按照
HJ
2035
的技術要求實施。8 生態修復8.1殘留的露水圩堤、堆土場和湖心島等應采取護岸和植被恢復措施,防止岸坡失穩和水土流失。8.2 退垸(田、漁)還湖水域應按照湖泊保護相關規劃要求,采取水質保護和生態修復措施,具體按SL/T
的要求執行。DB42/T
1740—2021
附 錄 A(資料性)底泥污染的分層、評價方法及標準A.1 底泥污染的分層泥層。如圖A.1所示。深度
上覆水體污染底泥層污染過渡底泥層正常沉積底泥層圖A.1 底泥分層示意圖A.2 高氮磷污染底泥評價A.2.1 有背景值資料有背景值資料時,底泥氮磷污染程度可采用公式()計算評價指標。????
=
????/????(A.1)式中:TNTPTNTP1.0TN0.5TP1.5TN1.0TPTNTP(mg/kg)TNTP1000420TPTNTPDB42/T
1740—2021????──單項評價指數或標準指數;????──評價因子??實測值;????──評價因子??背景值,以河湖未受污染情況下底泥氮磷含量為背景值。有背景值時,底泥氮磷污染程度分級見表
A.1。表A.1
表A.1
底泥氮磷污染程度分級標準(有背景值)無背景值資料時,依據底泥氮磷含量,按照表A.2進行污染程度分級。表A.2
底泥氮磷污染程度分級標準(無背景值)表A.2
底泥氮磷污染程度分級標準(無背景值)??????
=
??????
(A.2)重金屬污染底泥評價采用潛在生態風險指數法(????)。該方法不僅考慮底泥重金屬含量,而且綜數可采用公式(A.2)~公式(????????????
=
??????
×??????
(A.3)????
=
∑????=1??????
=
∑????=1??????
×??????(A.4)式中:??????──底泥中重金屬??的質量分數,mg/kg;??????──底泥中重金屬??的實測值;??????──底泥重金屬??的地球化學背景值(見表
A.3),;??????──單一重金屬潛在生態風險指數;??????──重金屬毒性響應系數(見表
;????──為??種重金屬潛在生態風險指數之和(見表
A.5)。????????????潛在生態風險指數(????????????????40????150??????40??????80150??????????80??????160300??????????160??????60????1200??????320????1200CdHgAsPbCrCuNiZn304010CdHgAsPbCrCuNiZnmg/kg0.200.151535903540100DB42/T
1740—2021表A.3
表A.3
土壤環境背景值表A.4
重金屬毒性響應系數表A.5
單項及綜合潛在生態風險評價指數與分級標準??──湖泊面積(m
????2
=
0(B.2)??──湖泊面積(m
????2
=
0(B.2)
附 錄 B(資料性)湖泊最低生態水位的計算方法B.1 湖泊形態法采用實測湖泊水位和湖泊面積資料,建立湖泊面積與湖泊水位關系曲線如公式(B.1值出現在湖泊面積與水位關系曲線二階導數為零的位置,可采用公式(B.2)計算,此處的水位即為最低生態水位(見圖??
=
??(??)
(B.1)??2??式中:2??──湖泊水位(m湖泊面積變化率最大值湖泊面積變化率最低生態水位湖泊水位圖B.1 湖泊面積變化率與湖泊水位關系示意圖B.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北師大版八年級數學下冊【期末滿分押題】夯實基礎培優卷(輕松拿滿分)(原卷版)
- 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3健康生活每一天 蘇教版
- 道路保潔技術培訓
- 人教版 (新起點)Lesson 3一等獎教學設計
- 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培訓內容
- 抖音客服入職培訓
- 人教部編版一年級上冊天地人教案
- 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九單元 金屬 第二節 金屬的化學性質教學設計 (新版)魯教版
- 初中蘇州園林教案配套
- 全國上海科教版初中信息技術八年級第二學期第三單元活動一《了解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技術》教學設計
- 濱海城市災害防控-深度研究
- 房屋市政工程生產安全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24版)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嚴重缺陷清單(試行)解讀
- 無人機吊裝作業安全措施
- 《永輝超市營運能力現狀、問題及優化建議探析》10000字【論文】
- 《流行音樂發展史》課件
- 2025-2030全球儲罐除銹機器人行業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露天礦排土場初步設計
- 海底撈服務營銷策略分析
- GA/T 2144-2024法庭科學涉火案件常見助燃劑及其殘留物檢驗技術導則
- UL499標準中文版-2017電加熱裝置UL中文版標準
- 中醫院手術麻醉科介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