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思想史課件_第1頁
經濟思想史課件_第2頁
經濟思想史課件_第3頁
經濟思想史課件_第4頁
經濟思想史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講邊際革命及其影響1.第五講邊際革命及其影響1.一、早期的邊際分析:地租理論的邊際客觀性1、李嘉圖的級差地租論實際上就是邊際理論。2、德國經濟學家杜能(也有人譯為屠能)在地租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邊際生產力論。3、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多次提到并批判的西尼爾的“最后一小時”。4、法國經濟學家古諾和杜普依特(也有譯為杜皮特或度比)運用效用論來解決具體的經濟問題,或是以數學形式來表述效用論的若干原理。5、赫爾曼·海因里希·戈森的兩大邊際定律。2.一、早期的邊際分析:地租理論的邊際客觀性1、李嘉圖的級差地租二、邊際革命的興起: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不滿1、邊際革命的興起有其歷史必然性嗎?對邊際革命興起的觀點大致有以下幾種:(1)是對古典經濟學李嘉圖地租理論的中包含的邊際分析的繼承與擴展。(2)是對古典論只強調供給一面的校正,因為邊際分析強調的需求。(3)歸功于經濟學家專業技能的提高,使他們能利用數學工具分析和表述經濟現象。(4)是對抗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3.二、邊際革命的興起: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不滿1、邊際革命的興起(英)杰文斯(W.S.Jevons)1835—1882《政治經濟學理論》1871年(奧)門格爾(C.Menger)1840—1921《國民經濟學原理》1871年(瑞士)瓦爾拉斯(L.Walras)1834—1910《純經濟學要義》1874年4.(英)杰文斯(W.S.Jevons)1835—1882《政治2、邊際革命的興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反對當時流行的英法古典經濟學的價值論正是杰文斯、門格爾和瓦爾拉斯三人的矛頭所向,也是促使他們創立新說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動機。杰文斯一直呼吁“重建和改造”英國的經濟學,矛頭直指古典經濟學的“勞動—生產成本論”為基礎的核心觀念。門格爾力求建立一種理論基礎,在研究方法上他贊成抽象演繹法,但在理論上反對勞動—成本論,把它稱為“經濟學許多謬誤中最大的謬誤”。效用論是法國經濟思想的傳統,所以瓦爾拉斯的分析從一開始就同勞動—成本論劃清界限了。5.2、邊際革命的興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5.杰文斯1、學說的基礎是“最后效用程度價值論”。用他的話業說,“整個交換理論和經濟學主要問題的基石,是這個命題——任何兩商品的交換比例,是交換后可供消費的諸商品量的最后效用程度之比的倒數。”在他看來,所謂價值,就是交換比例,所謂最后效用程度是指個人從一物所感覺到的最小或最后的欲望滿足程度。6.杰文斯6.2、杰文斯反駁了勞動價值論。

他認為勞動不能成為價值的調節者因為勞動本身就具有不相等的價值;它在質量與效率方面有極大的差別。“我認為勞動是完全可變的,因此它的價值必須由產品的價值來決定,而不是產品的價值由勞動的價值來決定。”勞動本身是一種主觀的、心理上的成本,是一種“痛苦的努力”。經濟學的問題是“用可能的、最少數量的勞動來滿足我們的需要”。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工人們必須對比工作的痛苦和收入的快樂。7.2、杰文斯反駁了勞動價值論。7.門格爾1、經濟理論的核心是“最小的或最不重要的欲望或效用”價值論。”2、價值尺度是什么?就是某種財貨“所保證的各種欲望滿足中之最不重要的欲望滿足所具有的意義”。3、門格爾制定了一個“欲望分級表”來排列人類的欲望。4、門格爾主張以抽象的演繹法為主,輔以經驗歸納法,這在當時來說在方法論上是對德國歷史統計方法的挑戰。8.門格爾8.瓦爾拉斯的一般均衡論。1、稀少性效用論:“消費一定量商品所滿足的最后欲望強調”決定價值。

“經濟科學對價值起源問題提供了三種解答。第一種是亞當·斯密、李嘉圖和麥克庫洛赫所作的英國的解答,他們把價值的起源追溯到勞動;這個解答太狹窄了,沒有把價值歸到實際有價值的東西上去。第二種是孔狄亞克和薩伊所作的法國的解答,他們追溯價值到效用;這個解答太廣泛了,將價值歸到了實際上沒有價值的東西上。最后,第三種解答是由讓·勃拉曼和我父親奧古斯特·瓦爾拉斯提出的,追溯價值到稀少性,這是正確的答案。”“一個物品要有價值,必須既具有有用性,也具有稀缺性。”9.瓦爾拉斯的一般均衡論。9.2、他的稀少性價值原理以(1)供求價格論為基礎,(2)以需求曲線起決定性作用,強調價格是買賣雙方有效供給和有效需求的均衡,這種均衡又以供給與需求的直接相等為條件;同時需求一方的作用非常重要,在供給與需求兩者當中,需求是根本要素,決定的要素,而供給是從屬的被決定的,因為需求是供給的目的和出發點,供給是手段和結果。在需求一方,決定和制約需求曲線變動的因素是“稀少性”。(3)以效用和需求曲線變動法則和最大效用原理為前提。10.2、他的稀少性價值原理以10.三、邊際革命的擴展:對抗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學派奠基人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奧地利學派門格爾龐巴維克、維塞爾《資本與資本利息》《自然價值》洛桑學派瓦爾拉斯帕累托《政治經濟學教程》沒有派系杰文斯威斯蒂德《政治經濟學常識》美國邊際效用派克拉克伍德、費雪《財富的哲學》瑞典學派維克塞爾繆爾達爾、林達爾《貨幣均衡論》11.三、邊際革命的擴展:對抗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學派奠基人主要代就邊際效用價值論的基本論點來說,他們并沒有新的創造,他們貢獻在于將其系統化、條理化和通俗化,從而為擴大這種學說的傳播和影響提供了條件。進一步完善了邊際分析方法,在以下幾個方面對邊際理論內容進行了擴展:1)對邊際效用價值論的深化和通俗化;2)從基數效用論轉向序數效用論;3)邊際生產力論的完成;4)對包括邊際效用論和邊際生產力論在內的整個邊際主義的不同形式的綜合闡述。

12.就邊際效用價值論的基本論點來說,他們并沒有新的創造,他們貢獻1、龐巴維克等人的邊際效用價值理論中存在著這樣一些共同的特征:(1)欲望及其滿足是一切經濟活動的出發點,也是包括價值論在內的一切經濟分析的出發點;(2)欲望及其滿足遵循戈森第一定理,也遵循戈森第二定理,即各種欲望被滿足的最后程度趨于相等。(3)主觀估價+客觀稀少性”,即效用是價值的源泉,稀缺是價值的條件;由于稀少性,人們必須在欲望達到飽和之前的某一點上停止(放棄)自己的滿足;(4)邊際效用依存于物品的供求關系:供給越多,需求不變,邊際效用愈低,價值愈少;需求越大,供給不變,邊際效用愈高,價值愈多。所以邊際效用價值規律同供求規律是一致的。13.1、龐巴維克等人的邊際效用價值理論中存在著這樣一些共同的特征2、帕累托的貢獻:(1)在完全競爭條件下,供給決定于邊際效用和邊際成本的均衡點。

帕累托在他的一般均衡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對集體的滿足達到最大化條件所表述的一個論點,也就是“帕累托最適應”,對后來的經濟學影響較大。(2)把序數效用與無差異曲線相結合起來分析欲望滿足問題;

他懷疑基數效用論,但這種懷疑沒有促使他拋棄效用論,而是轉換了一序數效用論,也就是說,他企圖為邊際效用論另找一個表述形式和方法以避開主觀效用不可能測數值的難題,但他的結果只是改動了內容而不是實質。14.2、帕累托的貢獻:14.3、克拉克的貢獻:(1)他在相當獨立的情況下想出了邊際效用的概念和它對交換價值的影響。

他不僅發明了邊際生產力這個詞匯,而且提供了到他的時代為止對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的最清晰和最好的分析。(2)他的理論是建立在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的基礎上的。(3)克拉克的個人分配原理即按照邊際生產力來分配的分配理論奠定新古典經濟學的分配倫理學。15.3、克拉克的貢獻:15.4、威斯蒂德的邊際生產力的觀點:1)他認為以往的邊際生產力論存在客觀標準(土地肥力差異)與主觀估價的互不協調,因此無法確定各所應得的份額。因此,他提出要用一種共同的說法來表述各要素的分配規律,并且認為“如果每個要素提供的服務的客觀尺度能夠在它的邊際應用上發現出來,那么就有了協調各種主張的可能。”2)把分配規律同邊際效用價值規律統一起來考慮,認為交換價值規律本身就是社會一般資源的分配規律,并且從邊際效用價值論中直接引出分配法則;3)將邊際效用和生產要素論相結合,得出了各要素必然按其邊際效率取得報酬的結論,各要素的報酬決定于各自的邊際生產率;4)分配協調規律。按邊際效率取得報酬正好將產品分盡。

16.4、威斯蒂德的邊際生產力的觀點:16.四、邊際理論的大融合:馬歇爾的經濟學說1、馬歇爾實現了古典學派同邊際學派的融合或合流:(1)19世紀末資本主義進入了壟斷資本主義階段,階級沖突有所緩和,為馬歇爾倡導經濟均衡和階級合作的思想提供了社會條件,或者說,馬歇爾經濟學正好適應了資產階級的要求。(2)并且邊際主義同它攻擊的古典學派之間還有眾多的共同點。最本質的一點是,邊際主義學說從根本上來說也是一種為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制度進行論證的學說,這是為古典的自由放任經濟學說作了進一步的補充和強化。17.四、邊際理論的大融合:馬歇爾的經濟學說1、馬歇爾實現了古典學2、先前的邊際學派與后來的新古典學派的思想至少在三個方面存在著差異。首先,新古典學派在決定商品、勞務與資源的市場價格時,強調需求與供給兩個方面的作用,而在先前的邊際學派則只強調需求一個方面的作用。其次,幾位新古典學派的經濟學家—威克塞爾、費雪—對于貨幣在經濟中的作用的興趣遠遠大于先前的邊際學派的經濟學家。最后,新古典學派的經濟學家將邊際分析擴展到除完全競爭市場、完全壟斷市場以及雙關壟斷之外的其他市場結構。18.2、先前的邊際學派與后來的新古典學派的思想至少在三個方面存在3、馬歇爾經濟學說具有這樣一些特點:(1)運用“連續原理”來發現社會經濟現象。(2)運用邊際增量分析法來分析各種經濟因素之間的關系。(3)運用局部均衡分析法來分析相反經濟力量之間的關系。19.3、馬歇爾經濟學說具有這樣一些特點:19.4、馬歇爾經濟學說的主要內容(1)需求理論:【1】欲望、效用和需求規律;【2】需求彈性;【3】消費者剩余;(2)供給理論:【1】生產要素;【2】生產成本;【3】供給規律和供給彈性;【4】生產者剩余。

(3)均衡價格理論:【1】價值與均衡價格;【2】短期均衡價格和長期均衡價格;【3】對均衡價格的動態分析;【4】壟斷與均衡價格(4)分配理論。

20.4、馬歇爾經濟學說的主要內容20.五、邊際革命的影響1、對經濟學分析范式的影響;2、對福利經濟學的影響;3、對廠商理論的影響;4、對凱恩斯宏觀經濟學的影響。21.五、邊際革命的影響1、對經濟學分析范式的影響;21.六、方法論1、主觀心理經濟分析方法;2、主觀邊際分析方法;3、均衡分析方法;4、數理分析方法。22.六、方法論1、主觀心理經濟分析方法;22.思考:我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