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用地分析課件_第1頁
柳州市用地分析課件_第2頁
柳州市用地分析課件_第3頁
柳州市用地分析課件_第4頁
柳州市用地分析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柳州市用地分析柳州市用地分析一.柳州市綜合道路系統分析1.概述柳州市——西南地區交通樞紐南距廣西首府南寧市264公里,北距國際著名旅游城市桂林150公里。發達的鐵路、公路、水路和航空運輸,構成柳州多元化的立體交通網絡。鐵路:柳州為湘桂,黔桂和焦柳鐵路交匯處。柳州為前柳州鐵路局所在地,曾是中國唯一一個非省會城市鐵路局駐地。鐵路網絡直接聯通湘、渝、黔、滇、粵五省市。公路:柳州是中國45個公路主樞紐城市之一,境內有多條國道和高速公路交匯,公路運輸3~4小時可達北部灣海岸港口。柳州的四周被高速公路網絡所圍合,向南可以直達海岸港口,向北可以貫通西南和中南地區。水路:柳州是國家一類口岸,柳江航運可直達香港、澳門。航空:柳州白蓮機場已達到國家4D級標準,已開通至北京、上海虹橋、上海浦東、廣州、成都、重慶等多條航線。從柳州至桂林兩江國際機場僅需1.5小時車程。一.柳州市綜合道路系統分析1.概述柳州市用地分析ppt課件2.市域綜合交通規劃加快以公路為基礎,以鐵路為骨干,水運,航空協調發展的對外交通系統,構建服務于桂中乃至更大區域的主體綜合交通運輸網絡。1)、對外交通鐵路:

(1)實施湘桂線衡陽至南寧段擴能改造。

(2)新建柳州至肇慶鐵路。

(3)柳州站擴建工程,結合客運量需求的增加進行改擴建。

(4)啟動柳州東站貨場搬遷工程。

(5)建設鷓鴣江水鐵聯運集裝箱基地。

高速公路:

重點是加大交通運輸網絡建設的力度,加快和完善公路主通道。續建三江-柳州-武宣、鹿寨-陽朔和三江-桂林高速公路。其中,重點確保項目為柳州至梧州高速公路和擴建改造桂林-柳州-南寧高速公路。客運交通樞紐:

規劃完善四個常規客運站,分別為柳州蓮花客運站、柳州白沙客運站、柳州柳南客運站和柳州柳邕客運站;規劃新建客運交通樞紐中心兩個,即河東客運交通樞紐中心、沙塘客運交通樞紐中心。

港口碼頭:

擴建中心城港區鷓鴣江作業區,建設中心城港區陽和作業區航空:

開工建設柳州機場改擴建項目,并不斷增加航空運輸吞吐量。2.市域綜合交通規劃加快以公路為基礎,以鐵路為骨干,水運,航2).城區交通公交(截至2009年):柳州市共有公共汽車1024輛,運營線路94條,線路總長1813.7公里,覆蓋了整個柳州市城區和與柳州城區相接的柳江縣城。2008年全年客運總量約為19967萬人次。快速公交(2013年12月30日):柳州快速公交(LBRT)通車,線路為“一主七支”(“一主”為快1線,“七支”為快2、3、5、6、7、8、9線)。(1)作為軌道交通建設前的替代方案

(2)提高公交吸引力和服務能力

(3)支撐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水上公交(2014年3月31日):一種全新的公交系統——水上公交在柳州開始運營。目前,共開通4條水上公交線路(1、2、3、4號線)。2).城區交通公交(截至2009年):柳州市共有公共汽車10公交專用道規劃

在實施快速公交系統項目時,很關鍵的一點就是一定要確保公交車輛的快速行駛。總結國外同類城市經驗以及國內城市實施效果,在有條件的道路上,通過合理交通管理,實施公交專用道系統,將大大提高公交車運營車速,增強公交方式競爭力,吸引客流。根據柳州城市發展方向和遠期客流分布,結合道路網調整,規劃總長度約130公里的公交專用道網絡,其走向見右圖。公交專用道規劃

在實施快速公交系統項目時,很關鍵的一點就是一橋梁:柳州——橋的“博物館”柳州市區內共有十余座跨江大橋,故被稱為橋的“博物館”,這些橋分別是:柳江大橋、河東大橋、壺東大橋、壺西大橋、文惠橋、紅光大橋、柳州鐵橋、雙沖大橋、文昌大橋、三門江大橋、陽和大橋、靜蘭大橋、洛維大橋、螺絲嶺大橋、白露大橋、鷓鴣江大橋、湘桂鐵路柳江雙線特大橋、廣雅大橋。九座城市立交橋分別是:勝利立交橋、龍屯立交橋、陽和(靜蘭)立交橋、蓮花立交橋、飛鵝立交橋、潭中立交橋、雅儒立交橋、三門江橋東立交橋、三門江橋西立交橋、強容立交橋等。隨著柳州各大橋梁的建成,道路通過改造提高等級,對城中半島的交通與柳州各大城區之間的交流與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廣雅大橋橋梁:柳州——橋的“博物館”柳州市區內共有十余座跨江大橋,故三門江大橋

該橋建成后將把市區和官塘新區連為一體,對“再造一個工業柳州”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三門江大橋

該橋建成后將把市區和官塘新區連為一體,對“再造3.柳州交通發展的總目標(2005—2020)規劃目標:構建一個與土地利用相結合、各種交通方式協調發展的內外一體的現代化交通體系,以快捷、高效、安全、綠色的交通服務適應不斷增長的交通需求,全面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具體為:(1)建成一個“水陸空”三位一體的對外交通運輸系統。(2)建成一個高質的城市客運服務系統。(3)建成一個協調的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系統。3.柳州交通發展的總目標(2005—2020)規劃目標:4.城市道路交通規劃1.構建以公共交通系統為主導,私家小汽車與自行車為輔助,出租車為補充的多元化、人性化、綠色低污染的城市綜合客運交通結構方式;2.完善城市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形成由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組成的層次分明、功能明確的城市道路網絡系統;3.規劃形成以快速路、主干道為主骨架,次干道、支路為補充,組成的層次分明、功能明確、布局合理的城市道路網絡系統。(“十橫七縱”的城市主干路網絡,道路紅線控制在40~60米之間。)4.跨江大橋:規劃在柳江上共設置跨江大橋20座(含已建成的8座),其中2座高速公路橋,1座規劃的鐵路專用橋,3座城市快速路大橋(雙沖大橋、河東大橋、靜蘭大橋),和14座城市道路橋。4.城市道路交通規劃1.構建以公共交通系統為主導,私家小汽車市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規劃規劃構成”一圈一帶一走廊“的城鎮體系空間結構。即以柳州都市圈為中心,融安——融水城鎮為次中心,沿湘桂線,枝柳線組織重點城鎮發展走廊。市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規劃規劃構成”一圈一帶一走廊“的城鎮體系二.柳州市用地分類分析1.工業用地柳州,中國西部的工業重鎮。全市現有工業企業2000多戶,其中規模以上419戶,大型工業企業11戶,4戶躋身工業企業全國500強行列。經過多年的調整與發展,已形成以汽車、機械、輕工為三大支柱產業,其中汽車制造業發展最為迅速,是全國唯一同時擁有中國三大汽車集團整車廠的城市,微、輕、中、重、專用車及改裝車等車型齊全,汽車零部件配套體系完備,擁有"上汽通用五菱"、"東風乘龍"等全國知名品牌,通用、雷諾等世界汽車強勢資本的進入,加快了柳州成為中國西部重要汽車制造基地的步伐。其他行業中,擁有"柳工裝載機"、"金嗓子"喉寶、"兩面針"牙膏、"花紅"藥業、"魚峰"水泥、OVM預應力錨具等一批全國知名品牌。二.柳州市用地分類分析1.工業用地柳州市工業用地現狀:柳州大型鋼鐵等工業區主要分布于城市西北部,為柳江河上游,城市主要風向下風向。工業用地零散分散于城區內,布局比較零亂。柳州市工業用地現狀:工業用地規劃:規劃工業調整主要采取就地改造,停產,搬遷,合并等措施。工業區主要布局在城市西郊及外圍,規劃布局四個工業片區和三個工業小區,其中柳北工業區和柳西工業區主要通過環境整治措施改善其面貌。規劃遠景城市工業發展用地逐步跳出主城區,向周邊縣鎮拓展,調整城市用地結構,改善城市環境品質,強化城市綜合服務職能。工業調整原則:1.集中布局原則針對現狀工業用地布局比較零亂的狀況,對建成區內不協調的工業用地進行調整、整合,相對集中,優化城市布局結構。2.產業優化原則根據柳州市產業結構調整規劃,對非主導產業,效益較差的企業進行用地調整。3.經濟實用原則對于搬遷費用較大,本身對周邊環境沒有太大影響的工業用地,考慮就地整治。4.地價優化原則對于處在城市中心地帶地價較高地區的工業用地,可退二進三,充分發揮城市土地的經濟效益。5.環境優化原則對于嚴重污染環境、本身沒有能力治理污染的企業實行關、停、并、轉,改善城區環境。工業用地規劃:規劃工業調整主要采取就地改造,停產,搬遷,合并2.物流倉儲用地規劃1.工業倉儲用地整合主要整理九頭山片區、靜蘭片區、柳西片區、柳北片區內的部分工業倉儲用地,整理需搬遷的工業用地量約為259ha。2.規劃調整普通倉儲用地適度集中,向規模化和產業化發展;以安全第一為原則,調整危險品倉儲布局;規劃結合工業區五處倉儲用地,設置在城市交通性干道附近。其他小規模倉庫用地,靈活布置。結合規劃的四處大型貨物流通中心,城市貨運站場,布局倉儲設施用地,建設城市綜合物流園區。危險品倉庫應遠離中心城市布置,滿足消防衛生、安全防護措施要求。2.物流倉儲用地規劃1.工業倉儲用地整合城市貨運物流系統規劃規劃目標:以物流園區的建設為核心,以港口、鐵路、航空、高速公路網、公路網、道路網為支撐,規劃建設由綜合物流園區、區域物流中心、市域物流配送中心構成的綜合物流樞紐體系,利用集聚效應,積極促進綠色物流、第三方物流的發展,有效整合物流資源,實現物流環節的優化銜接,鞏固并發揮柳州物流樞紐城市的地位。城市貨運物流系統規劃規劃目標:柳州市區現存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共58處,轄縣現存文物保護單位105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1處(市區6處,轄縣5處);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1處(市區10處,轄縣11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31處(市區42處,轄縣89處)。歷史文化名城柳州市區現存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共58處,轄縣現存文物保護單位13.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規劃規劃目標:切實保護柳州市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保持柳州市歷史文化名城傳統的風貌,特色和古城格局,協調城市建設和歷史城區的保護,促進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的協調發展。保護主題:1.文物古跡的保護2.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3.歷史城區風貌特色的保護與延續4.歷史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3.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規劃4.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充分利用城中有山、有水、適宜綠化的優勢條件,擴展園林綠地規模,創造山水園林城市景觀,使城市各類園林綠地點塊布置均勻,網絡結構合理,生態環境優良,景觀特征明顯,城景關系協調并形成獨具柳州特色的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近期爭創“國家園林城市”。規劃形成城外山體環抱,城中公園成環,城內江水抱城,由山環、公園環及水環有機聯系起來的綠色網絡,并將市民活動組織其中。城市整體綠化為“兩軸、三環、五射”的結構骨架。“兩軸”強化躍進路道路兩側綠化,形成綠色軸線,向南北延伸,融入廣闊的山體背景之中。“三環”山環:四面環山的大背景使柳州城宛若置于盆景之中,環立的秀峰是柳州城外圍的天然綠色屏障。水環:柳江抱城自然形成U型水環,規劃沿江將柳江市區段32公里江岸建設成連續的濱江公園和綠化帶,形成不同的主題景觀,展現濱水城市特色景觀。快速環路綠環:規劃在快速環路內側建設寬25米、外側30米的綠帶,形成道路綠環。“五射”在五條快速聯系路兩側各設30米寬的綠帶。規劃以快速路“一環五射”的道路綠帶為基線,向外放射滲透,將江濱綠化、道路綠化、池塘山體、綠化空地連為一體,與背景的群山相溝通。4.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充分利用城中有山、有水、適宜綠化的優勢條1.柳州市綠地由公共綠地(公園綠地、道路綠帶)及生產、防護綠地組成。在城市外圍結合自然條件設置風景區。2.規劃均勻布置區級公園12處,每處公園用地不應小于5公頃;結合城市道路和廣場,形成具有一定活動內容和設施的街頭綠地;按照合理的服務半徑,設置居住區綠地。3.加強各單位專用綠地的管理和建設,應盡可能采用透空圍欄,將單位所屬的綠地和花壇對外展露。加強綠化美化城市的工作,廣泛植樹造林,增加城市綠化覆蓋率,鼓勵市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