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初步設計批復_第1頁
公路初步設計批復_第2頁
公路初步設計批復_第3頁
公路初步設計批復_第4頁
公路初步設計批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路初步設計批復【篇一:公路工程設計審批】公路工程設計審批一、行政許可的內容(一)公路工程設計文件審批:1、公路工程建設項目初步設計、技術設計、施工圖設計;2、設計變更。二、行政許可的依據(一)《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00年(國務院令第279號)第十一條規定:建設單位應當將施工圖設計文件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審查。施工圖設計文件未經審查批準的,不得使用。(二)《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00年(國務院令第293號)第二十六條規定:編制初步設計文件,應當滿足編制施工招標文件、主要設備材料訂貨和編制施工圖設計文件的需要;編制施工圖設計文件,應當滿足設備材料采購、非標準設備制作和施工的需要,并注明建設工程合理使用年限。第二十八條規定:建設工程勘察、設計文件內容需要作重大修改的,建設單位應當報經原審批機關批準后,方可修改。三、行政許可的實施權限(一)國家立項的公路工程建設項目初步設計、技術設計、重大設計變更由交通部審批。(二)國家立項的公路工程建設項目的施工圖設計、較大設計變更由省級交通主管部門審批。四、行政許可的條件(一)公路工程設計文件行政許可的條件:1、建設規模、技術標準和有關要求符合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2、符合國家標準、規范和定額等要求;3、符合安全、環保、節約土地等要求。五、行政許可的數量無數量限制六、申請人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錄(一)公路工程設計文件申請人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錄1、公路建設項目初步設計省級交通部門預審意見。施工圖設計階段要進一步加強沿線特別是不良地質段的地質勘探工作,優化路基、橋隧等構造物布局,對存在滑坡隱患的隧道進出口路段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要結合線位和地質勘探,合理確定路基填方高度,優化防護和排水工程方案,加強對黃土沖溝高填方地基的處理,確保邊坡穩定。五、橋梁、涵洞。全線共設橋梁42926米/189座(雙幅,下同),其中特大橋8578米/9座,大橋32441米/143座,中橋1647米/25座,小橋260米/12座,涵洞168道。原則同意初步設計推薦的橋梁、涵洞設計方案。施工圖設計階段應結合地質勘探,進一步優化橋涵布置方案,合理確定墩臺尺寸、基礎埋深和樁基長度,做好墩臺處的防護和排水設計。六、隧道。全線共設隧道13690米/14座(雙洞,下同),其中長隧道9947米/7座,中短隧道3743米/7座。原則同意初步設計推薦的隧道布設方案。施工圖設計階段應結合地質勘探,合理確定隧道圍巖等級和襯砌參數。為繞避滑坡,原則同意夏陽山隧道采用長隧道方案。神疙瘩山隧道圍巖等級低、埋深淺,應按分離式隧道進一步優化設計方案。七、路線交叉。全線設馬家溝(樞紐)、青化砭、姚店、甘谷驛、文安驛、延川、乾坤灣互通式立交7處,預留岳口、延川西樞紐互通式立交2處。全線互通式立交總體布局基本合理,立交選型和技術指標應用基本適當。全線設分離式立交43處,通道187處,跨線橋1處。八、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全線設陜晉界主線收費站1處和青化砭、姚店、甘谷驛、文安驛、延川、乾坤灣匝道收費站6處(各收費站均含超限檢測站),監控通信分中心1處(姚店,與收費站合建),監控通信所2處(甘谷驛、文安驛,均與收費站合建),服務區2處(延安東、延川),停車區2處(馮莊、禹居),機械化養護中心1處(青化砭),養護工區1處(文安驛),隧道管理站1處(甘谷驛,與收費站合建),隧道變配電房、消防泵房共15處。上述設施占地和建筑面積暫按520畝和55458平方米控制。同步在甘谷驛監控通信所旁建設高速交警營房1處,占地和建筑面積暫按6畝和1000平方米控制。施工圖設計階段應按照國家現行有關標準規范和省內有關規定,進一步完善相關設計,合理控制建設規模。九、總概算。根據審查后的技術方案,暫核定該工程初步設計概算總投資為118.26億元,其中建安費88.09億元。下一步要結合設計方案的深化同步細化投資,具體數額在施工圖設計階段明確。請據此抓緊完成施工圖設計工作,岳口和文安驛等路段按照和延安市達成的初步意見,進一步優化和完善技術方案。另外,加強對全線橋梁梁板、樁柱、隧道斷面等結構物的標準化設計,提高工程質量和管理水平。【篇三:公路初步設計內容】初步設計條目第一篇總說明書1.地理位置圖2.說明書a)概述:任務依據;設計標準;對可研批復意見的執行情況;測設簡況、設計方案擬定及推薦方案的確定;路線起訖點、中間控制點、全長、所經主要河流、埡口、城鎮等;占用土地情況、新技術采用及計算機應用情況;下一階段需要進行試驗、研究的項目;省市及有關部門對重大問題的意見、群眾要求和采納情況、需要說明的其他事項。b)沿線自然地理概況:地形、地貌;區域地質穩定性評價;不良地質路段情況及工程設計應采取的主要對策;工程地質評價;水文地質評價;地震基本烈度采用、區域地震基本烈度鑒定情況;氣溫、降雨、日照、蒸發量、主導風向風速等。c)總體設計:公路區間交通分布圖(立交);交通量分布狀況、公路功能、服務水平及總體設計原則的確定;技術標準與技術指標的總體運用情況;設計路段長度的劃分、銜接及其銜接前后路段的技術指標運用及協調情況;路線起訖點與其他公路的銜接方式、近遠期方案;公路一般路段及特殊路段橫斷面方案的設置情況;收費公路收費制式、方式、站點布置的論證;沿線大型橋梁、隧道、立交、大型服務區、汽車停靠站的設置位置、相互之間的間距及其與公路總體設計的協調情況;公路與沿線環境協調情況及環境保護對策的說明;分期修建方案及其比選情況;各種工程結構、設施的選型及新技工材的采用、總體上是否協調配套,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則及其相互設計之間的協調處理措施;d)路線:路線布設及主要技術指標采用情況;可研所定路線方案的采用及重大變更的論證;方案布設(含比較)及方案比選的論證,根據比較結果(附方案比較表)提出推薦方案。論證時應就方案的提出理由、方案的工程實施條件、方案的技術經濟合理性等考慮以下幾方面:①地形、地物、不良地質、社會經濟發展規劃、文物及環保等對路線方案布置和設計的影響;②各方案的選擇和布置情況(控制間距、路線與橋梁、隧道、互通立交位置的協調及位置的確定);③各方案平縱指標的連續、均衡和協調情況及通行能力、服務水平的分析和評價及其滿足服務水平程度的比較;④征地拆遷情況及與鐵路、原有公路、農田水利、電力、重要管線的干擾情況;⑤結合該地區該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城鎮規劃、路網結構論證路線布局的合理性及對沿線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影響;⑥各方案路線對沿線環保的影響評價和比較;⑦各方案主要工程數量、造價(估價、基價或概算)及運營效益的比較;⑧其他評價和比較(包括政府意見和評價)。下一階段應解決的問題e)路基、路面及排水:一般路基設計原則、依據及方案比選論證;路基土工、路面結構材料及混合材料試驗成果表;不良地質地段及特殊路基設計原則及方案比選論證;路基防護工程設計情況;取土、棄土方案及節約用地措施;路面設計原則、依據及結構類型的比選論證;路基路面排水設計原則及設計情況;需要進行科研試驗項目的說明;下一階段應解決的問題及注意事項。f)橋梁、涵洞g)隧道h)路線交叉i)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j)環境保護k)渡口碼頭及其他工程l)筑路材料m)施工方案n)設計概算3.路線平、縱面縮圖4.主要經濟技術指標表5.附件:可研批復意見、勘設合同、有關部門的批文及協議、紀要的復印件第二篇總體設計a)公路平面總體方案布置圖b)公路平面總體設計圖c)公路典型橫斷面圖d)公路全景透視圖和復合透視圖e)分期修建方案設計圖第三篇路線a)路線平面圖(1:2000)b)路線縱斷面圖(1:2000、1:200)c)路線透視圖d)工程地質平面圖e)工程地質縱斷面圖f)直線、曲線轉角表g)縱坡、豎曲線表h)公路用地表i)公路用地圖j)賠償樹木青苗數量表k)拆遷建筑物表l)拆遷電力、電訊及其他管線設施表m)不良地質地段表第四篇路基、路面及排水a)路基標準橫斷面圖b)路基一般設計圖c)特殊路基設計工程數量表d)特殊路基設計圖e)路基每公里土石方數量表f)取棄土場一覽表g)取棄土場平面圖h)路基防護工程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