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新型建筑陶瓷_第1頁
9新型建筑陶瓷_第2頁
9新型建筑陶瓷_第3頁
9新型建筑陶瓷_第4頁
9新型建筑陶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型建筑陶瓷新型建筑材料第九章知識結構概述琉璃制品墻地磚陶瓷基礎知識釉面內墻磚陶瓷馬賽克陶瓷的發展歷史我國建筑陶瓷源遠流長,自古以來就被作為建筑物的優良裝飾材料之一。陶瓷藝術是火與土凝結的藝術,人們一提起建筑陶瓷裝飾藝術,常常會想到金碧輝煌的中國皇宮建筑和九龍壁、琉璃塔這些留芳千古的不朽之作。北京故宮,堪稱琉璃博物館。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陶瓷的應用更加廣泛,其品種、花色和性能亦有了很大的變化。

我國早在8000年前便發明了制陶技術,是世界上最先燒造和使用陶器的國家之一。這一發明標志著人類新石器時代(距今約一萬年--四千年前)的啟始,成為貫穿這個時代始終的重要標志。陶器由于其自身具有的特性和優點在當時被廣泛運用,不僅極大地改變了當時先民們的生活方式,更記載了新石器時代的經濟、文化、宗教、民族、國家起源以及氣象、地理等方面的狀況,是我們研究古代社會和歷史原貌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

陶瓷的發展歷史陶瓷的發展歷史一、概述陶器是將具有可塑性的粘土,經水濕潤后,成型,干燥,在700-1000攝氏度的低溫中燒造而成的堅固的制品,是人類最早通過物理變化和化學反應使物體的本身發生質變的一種創造性活動。陶器的發明對遠古人們的生產、生活及社會組織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使社會經濟形態從采集、漁獵為主過渡到以農業(包括牧業)為主,推動人類社會從“蒙昧時代”進入“蠻荒時代”。它體現了人類對水、土、火的認識和把握,開啟了民族傳統文化的先河,為以后的建筑、雕塑與工藝美術等奠定了基礎,是新石器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標志。從考古中證實,我國新石器時代陶器的分布遍及全國各地,其分布主要有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東南地區、西南地區、北方地區等五個大區域。真正意義上的瓷器,是在東漢晚期出現的,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原料粉碎和成型工具的改革,胎釉配制方法的改進,窯爐結構的進步,燒成技術的提高等條件下創新的產物。漢代最早的燒瓷名窯當屬越窯,早期也稱為“會稽窯”。當時越窯的產地主要為浙江上虞窯和寧波窯,尤以上虞的上浦小仙壇遺址最具代表性,所產瓷器多為青瓷,釉質青翠瑩潤,色澤如茶。器形繁多,樣式新穎,茶具、酒具、餐具、文具、容器、盥洗器、燈具和衛生用瓷等一應俱全。工藝上不僅采用輪制,更增加了拍、印、鏤、雕、堆、模制等多種方法,基本上擺脫了東漢以前承襲陶器和原始瓷器工藝的傳統,具有自己風格清新的特色。陶瓷的發展歷史陶瓷的發展歷史唐代由于社會、經濟、文化的繁榮和交通的發達,促進了當時詩文書畫等藝術的發展,瓷業也有長足的進步。唐代陶瓷品種主要有青瓷、白瓷、黃釉瓷、黑釉瓷、花釉瓷、長沙窯釉下彩瓷、紋胎瓷和唐三彩陶器等。“南青北白”足以概括其特點,典型代表者有南方的越窯青瓷和北方的邢窯白瓷。最負盛名的是唐三彩釉陶,獨特的造型,絢麗斑斕的色彩,盈滿浪漫熱烈的異國情調和豪華放縱的生活氣息,令人驚嘆。唐末大亂,五代并起,總共五十三年戰爭紛攘,各種產業紛紛凋零,然瓷業由于多種原因,仍然蒸蒸日上,以吳越的秘色瓷和邢窯的白瓷為其代表。此時期的陶瓷數量不多,但均很講究,原料處理精細,胎壁纖薄,造型新穎規整,比唐代更為秀雅輕巧。其秘色瓷更勝在釉層勻薄、晶瑩潤澤,釉色青綠如茶,深得當時尚茶雅士之心。“唐三彩”陶器

“唐三彩”陶器是初唐時期出現、盛唐時期興盛、“安史之亂”以后漸趨衰落的多彩陶器。它是唐代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產物和反映,尤其是伴隨著厚葬的社會風俗的興衰而變化。《舊唐書》載:“王公百官竟為厚葬,偶人象馬,雕塑入生,徒以炫耀路人,本不因心致禮,破產傾資。風俗流行,下兼士俗。”唐三彩多為明器,是這一社會習俗的形象載體。唐三彩并不限于三彩,而是多彩陶器。唐三彩有獨特的釉色美和造型美及情調美。斑斕多變的釉色、靈動豪放的造型、浪漫飄逸的情調,使唐三彩有著永久的藝術魅力。陶瓷的發展歷史宋代五大名窯和八大窯系

宋代是我國瓷業發展史上的一個繁榮時期,瓷窯遍布全國各地。宋代五大名窯是指官窯、哥窯、汝窯、定窯、和鈞窯。八大窯系是指定窯系、磁州窯系、耀州窯系、鈞窯系、龍泉窯系、景德鎮窯系、建窯系和越窯系。宋代瓷器集前代之大成,創出豐富多采的造型,有唐八百、宋三千之說,并不夸張。有碗、盤、碟、洗、硯滴、盞、托、瓶、壺、罐、缽、尊、盆、奩、唾壺、渣斗、爐、腰鼓、瓷塑等,大都施純色或駁色單彩釉,表面平滑或有碎紋。釉色有多種深淺不一的白、藍灰、紫灰、鮮紅、暗紫、青綠、褐、黑等色,更有因酸化作用而產生的光怪奇麗、變化如行云流水的窯變色,絢爛如霞,美不勝收。裝飾方面有劃花、繡花、印花、錐花、堆花、暗花、琺花等。紋飾題材極其豐富,常見的有花卉、龍鳳、鶴、麒麟、鹿、兔、游魚、鴛鴦、鴨、山水紋、回紋、卷枝、卷葉、曲帶、云頭、蓮瓣、錢紋等。

北宋的瓷器,胎質較厚,釉上有蠟淚痕。至大觀政和之時,所燒瓷器胎薄如蛋殼,釉薄如紙,胎釉結合緊密,尤如相溶,輕敲可聞聲如玉磬,可謂美不勝收。

宋代瓷窯眾多,各具特色,其中以五大名窯,八大窯系為代表,最能突顯沉靜素雅的美學風格。宋代在中國陶瓷史上是一個名窯蜂起、名瓷迭出的承上啟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時期,在我國陶瓷史上作出了杰出貢獻。陶瓷的發展歷史宋代八大瓷系定窯系:以白瓷為代表,驚人的裝飾技巧和優雅的風致冠絕當世,更首創覆燒法,提高產量并節省燃料,對我國瓷業產生了重大影響。磁州窯系瓷:主要燒制黑瓷、白瓷和白地黑、褐彩繪瓷。耀州窯:宋時北方的青瓷窯場中最負盛名,堪稱翹楚。鈞窯系瓷:獨到之處在于釉為乳濁釉,更新創銅紅釉(均紅)及窯變釉,藍色紅斑,絢麗如霞,分外有迷人魅力。龍泉窯系瓷:瓷器胎為灰白色,堅致細膩,釉色乳濁有豆青、淡藍、蟹殼青、青灰等,以粉青和梅子青最具魅力,潤澤光亮,凝厚滋潤有玉質感,可媲美翡翠。陶瓷的發展歷史宋代八大瓷系景德鎮窯系瓷:主要生產青白瓷,其器胎體潔白細膩,既輕且薄,釉色似雨過天晴,瑩潤素雅,時名“影青”。越窯系瓷:瓷釉色透明,常以刻花、劃花、鏤雕、堆雕等手法裝飾,紋飾多為蝴蝶、鸚鵡、游魚、龍鳳、人物紋等。建窯系瓷:宋代由于飲茶風尚的興起,令陶瓷茶具備受寵愛,為襯托茶色,更是以黑釉瓷為佳。建窯便是當時最負盛名的黑釉瓷窯,窯址在今福建建陽縣吉水鎮,亦稱“建安窯”,“烏泥窯”。建窯黑釉瓷胎為黑紫色,器全表施釉,滋潤光亮,因釉水下垂而口綠色較淺。釉面有成多條狀結晶紋,細如兔毛者,稱“兔毫盞”,是建瓷中名品。陶瓷的發展歷史元代瓷業元代瓷業在其手工業中頗具份量,由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在景德鎮設立“浮梁瓷局”可見一斑,這也是我國統治階層首次在地方建立瓷業管理機構,為明清景德鎮瓷政開了先河,也為景德鎮日后一舉成為我國最大陶瓷產地奠定根基。

元代景德鎮著名瓷窯有湖田、珠山、落馬橋、觀音閣、曾家弄等,主要生產青白瓷、銅紅釉瓷、卵白釉瓷和鈷藍釉瓷。另外還創燒了青花和釉里紅瓷器,揭開了中國瓷史嶄新燦爛的一頁。這是景德鎮在元代最偉大的貢獻,

也是我國陶瓷史上劃時代的創舉。在制瓷工藝方面,更發明了瓷石加高嶺土二元配方法制胎,為大件器物燒制創造條件。陶瓷的發展歷史陶瓷的發展歷史元代瓷業青花系景德鎮在元代始創,它是指在瓷坯上用鈷料描繪紋飾,然后上透明釉,1200度左右高溫以還原焰一次燒成的瓷器,又稱“釉下藍”、“釉里青”、“白釉藍花”。

元代景德鎮的青花瓷采用瓷石加高嶺土的二元配方法制胎。胎質細膩潔白,因氧化鋁含量高而不易變形。釉色微微閃青,光潤透亮,清澈明麗,與濃艷的青花相映和諧。紋飾以松、竹、梅、花鳥、鳥獸、人物紋為主。器物多為大件,有瓶、罐、盤、碗等。

景德鎮青花在元代取得的偉大成就,景德鎮青花瓷的特點:由于所用釉料的特殊性,使釉面呈色穩定,濃艷青幽;青花為釉下彩,紋飾永不褐落,美觀耐用;裝飾多為白地藍花,尤如一幅清新素凈的傳統水墨畫,幽雅雋永明代全國其它窯系陶瓷

明代景德鎮陶瓷的璀璨奪目,遮掩了其它地方瓷業的光彩,但一些地方瓷窯由于獨具特色仍頑強地存活并發展,如浙江龍泉窯,福建德化窯,江蘇宜興窯,建窯、廣窯橫峰窯等,在明代陶瓷史上仍具有一定的地位。下面只擇較重要的加以說明。

浙江龍泉窯在明代較宋元時衰退,早中期制作工藝承襲舊時,并無改變,至末期更為草率,胎粗釉薄,色渾濁灰暗,失去原先類玉似冰的魅力。器形多為盤、碗之類民間日用器,裝飾以印花、刻花為主,題材有花卉、瓜果、人物等,多飾于內壁,較為模糊。總之,不論從瓷質、釉色、裝飾、器型、工藝方面來品評,皆不如前代之精致雅麗,即文獻所載:“制不甚雅,僅可適用”。

福建德化白瓷在明代成為全國制瓷業中一種具有代表性的品種,由于其胎含鐵量低,含鉀量高,因而瓷胎致密,透光度極其良好,釉色純凈、光潤明亮、乳白如凝脂,光照之下隱現粉或乳白,有“豬油白”,“象牙白”之稱。生產日常用器,供器,樂器及瓷雕,

尤以八仙杯為傳世名品,薄透剔亮,能映見指紋。陶瓷的發展歷史清代景德鎮制瓷高峰

清代全國瓷業的中心仍在景德鎮,而且是我國古代制瓷業的高峰期。這與清朝歷代帝王對瓷器的珍賞是分不開的。明末因農民大起義的沖擊,景德鎮窯凋零破敗,順治十一年,才遵帝命改明御器廠為御窯廠,東山再起,至順治十七年中止。康熙十七年,派遣內務府官駐廠督造,繼續生產御用瓷器才使景德鎮御窯完全恢復盛時景觀。雍正時下諭解除賤民,宣布四民平等,陶瓷工匠一躍成為工藝家,脫離“賤民”的地位,受此影響,景德鎮瓷業更蓬勃發展。乾隆皇帝狂熱地愛好各類藝術,他對景德鎮的重視基于前幾朝,專派唐英任內務府員外郎督造,景德鎮由此而益發重要。這些因素對于景德鎮瓷業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

清代前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景德鎮瓷業有突飛猛進的發展,達到了歷史上的高峰,幾乎所有工藝和品種都有提高和創新,青花和釉里紅更進一層,色釉品種繁多,以郎窯紅、豇豆紅、霽紅、仿鈞、胭脂水、灑藍、霽藍、油綠最著名,釉上彩更是豐富,創制了粉彩、琺瑯彩、釉下彩和墨彩等。造型和裝飾方面比明代絢麗多姿,難以統計。陶瓷的發展歷史

康熙時期朝廷對景德鎮瓷業極其重視,實行“官搭民燒”制,并派督窯官統領景德鎮官窯窯務,以督窯官姓氏作為瓷窯稱謂。

康熙十九年至二十七年(1680-1688);景德鎮官窯的督窯官是臧應選,所以名“臧窯”。臧窯瓷器胎質純凈,有絲綢光澤,以單色釉成就最大,有蛇皮綠、鱔魚黃、古翠、黃斑點、豇豆紅、澆黃、澆紫、澆綠、吹紅、吹綠等品種,豇豆紅尤為著名。青花和五彩仿宣德、成化卻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康熙四十四年到五十一年(1705-1712),江西巡撫郎廷極在景德鎮督造瓷器,名“郎窯”。釉色有寶石藍、寶石紅、寶石綠、灑藍和霽藍等,寶石紅又稱“郎窯紅”,“牛血紅”,在紅釉中屬頂尖之作。另外青花與斗彩也極精致華美。新創“素三彩”,素淡雅麗,最為名貴。

總之,康熙瓷器的各種顏色,都華貴深濃,于器表微微突起,被稱為“硬彩”。裝飾甚為精美,常以金銀、漆黑或雜色為地,上繪人物、山水、花鳥等寫意圖案,加之凸花、暗花、花果、象生等雕刻。器形種類繁多,古往今來各種傳統形制幾乎都能做出來,新創的有琵琶尊,錐把瓶,橄欖瓶,馬蹄尊,爆竹壺,茄子壺,鼻煙壺,鈴鐺杯,湯盆,魚盆,衛生用具等。陶瓷的發展歷史陶瓷的基礎知識二、陶瓷的基礎知識(一)陶瓷的分類從產品的種類來說,陶瓷制品陶質瓷質炻質陶質制品燒結程度相對較低,為多孔結構,通常吸水率較大(10%~22%)、強度較低、抗凍性差、斷面粗糙無光、不透明、敲擊時聲粗啞,分無釉和施釉兩種制品.適用于室內使用。陶器分為粗陶和精陶兩種。粗陶坯料一般由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含雜質較多的粘土組成,粗陶不施釉,建筑上所用的磚瓦以及陶管、盆、罐和某些日用缸器均屬于這一類。精陶系指坯體呈白色或象牙色的多孔性陶瓷制品,多以可塑性粘土、高嶺土、長石、石英為原料,一般經素燒(無釉坯在高溫下的焙燒過程)和釉燒(施釉后再進行焙燒的過程)兩次燒成。精陶按其用途不同可分為建筑精陶(如釉面磚)、美術精陶和日用精陶。陶瓷的基礎知識瓷質制品燒結程度高,結構致密、斷面細致并有光澤,強度高、堅硬耐磨、基本上不吸水,有一定的半透明性,通常都施有釉層(某些瓷質并不施釉,甚至顏色不白但燒結程度仍是高的)。瓷質制品按其原料的化學成分與工藝制作的不同,又分為粗瓷和細瓷兩種。瓷質制品有陶瓷錦磚、日用餐茶具、陳設瓷、電瓷及美術用品等。陶瓷的基礎知識炻質制品是介于陶質與瓷質之間的一類陶瓷制品,也稱半瓷,其構造比陶質致密,吸水率較小(1%~10%),但又不如瓷器那么潔白,其坯體多帶有顏色,且無半透明性。炻器按其坯體的致密程度不同,又分為粗炻器和細炻器兩種,粗炻器吸水率一般為4%~8%,細炻器吸水率為1%~3%,建筑飾面用的外墻面磚、地磚等多后于粗炻器。日用器皿、有釉陶瓷錦磚、衛生陶瓷、化工及電器工業用陶瓷等多屬于細炻器。陶瓷的基礎知識陶瓷固相燒結陶瓷的基礎知識陶是瓷的源,瓷是陶的流,源遠流長的陶瓷,是古代華夏文明的起點。所謂的陶器就是用陶土,即單一或多種混合的無機鹽作原料,經過人們的加工成型,晾干焙燒而成的各種器皿,它們的坯體不曾燒結,無透明性,有氣孔,有吸水性。陶土陶瓷的基礎知識按陶質分,可為泥質陶和夾砂陶兩大類按色澤分由于粘土所含化學成分不同、比重不同以及燒成氣氛的不同,可呈現紅、灰、褐、黑、白、青、黃等色澤,相應地有紅陶、灰陶、白陶、彩陶、彩繪陶等之分,它具有質硬、不透明、敲之音啞等特點。它主要包括粗陶、細陶、色釉陶、無釉陶等。

無釉陶色釉陶精陶陶瓷的基礎知識粗陶即普陶,其工藝材料和工藝技術一般是就地取材,造型簡單,注重實用,講究堅固耐用。主要品種有日常生活用具如缸、盆、罐等,偶爾也有一些作裝飾用,很有民間風味。

細陶是相對粗陶而言的,主要指對原料加工制備較精,工藝制作較細致。其胎質細膩,有較好的實用性,造型與裝飾都比較講究既可作日常用具也可用作陳設,江蘇宜興生產細陶很有特色。陶瓷的基礎知識粗陶、細陶、精陶、色釉陶、無釉陶陶瓷的基礎知識精陶指表面覆蓋易熔的透明釉,整體呈白色或象牙色,有一定氣孔的細質陶器。色釉陶并不是泛指有色釉的陶器,而主要是指釉子的顏色有特點,具有一定裝飾效果的色釉陶器,包括單色釉、復色釉、花釉等品種。無釉陶表面不施釉,胎骨裸露,一般有胎質較細致,表面平整光滑,典型的有宜興紫砂與山東黑陶。粗陶、細陶、精陶、色釉陶、無釉陶泥質陶夾砂陶紅陶灰陶白陶彩陶彩繪陶粗陶細陶陶瓷的基礎知識陶土是一種天然泥土,是由多種微細的礦物集合體,呈粉狀或土狀,顆粒大小不一致,常常含有砂和砂類等,其礦物成分復雜,助熔劑含量比較高,由于含有機物質,因而顏色不純,往往呈灰白、黃、褐紅、綠、灰黑,甚至黑色。陶土這種泥土各地都有,但并不是任何種類的泥土都可以用來制作陶器,制陶的泥土含砂太多則松散性過大,制作陶坯時不易粘合成型,經窯火一燒更易松散;若含砂太少或不含砂質組織太密的膠質粘土作陶,在受熱時易破裂;因此燒制陶器必須要用合適的粘土來作原料。陶土陶器的主要成分是硅和鋁的無機鹽類,無毒性、無味、是人類良好的生活用具,它主要原料是以陶土為主,羼和料為輔組合而成的。中國古代最常用的制陶原料是鐵質陶土,少數白陶采用鎂質陶土制成。

陶瓷的基礎知識陶瓷的基礎知識羼和料是制造陶器時有意加入的砂粒、石灰粒、稻草末和碎陶末等,大多都是顆粒較粗的物料,加入它們是為了提高成品的耐熱急變性能,避免在焙燒時發生破裂;或者在特定情況下防止半成品在干燥和焙燒時發生開裂以及減少粘土的粘性等作用,一般來說,除以砂粒為主的羼和料少量砂可直接羼入含砂粒較少的陶土中,其它種類的羼和料則是需經過加工以后才羼入陶土中的。傳統的制陶工序并不是簡單的捏泥巴過程。在選定陶土以后還得對其進行加工,即根據陶土的粘性人為地加進羼和料,改進陶土的成型性能,保證陶坯在高溫焙燒時不開裂,不變形,提高陶器制作的成品率。配制好的陶原料還要經過粉碎,這樣有利于在坯體在受熱過程中各種物理化學反應的進行,以便燒成并獲得致密的結構,減少坯體的氣孔率,增強胎體燒成后的強度、硬度和比重。捏練和陳腐是原料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古代捏練坯泥的方法,或者用人工足踩,手搓;或者用牲畜踩踏、石碾爛。經過捏練的泥制,為增加粘性,提高可塑性,還要進行陳腐,據陶工介紹陳腐的時間越長越好。陶瓷的基礎知識泥條盤筑法濕手抹平表面磨光陶瓷的基礎知識

陶器的裝飾就是為了增加陶器的美觀,在其燒造之前對它表面進行的修飾加工。傳統陶器的裝飾方法有(一)表面磨光全干燥之時,用礫石或骨器等在其表面進行壓或磨,使其成品表面發生光澤;(二)陶衣,也叫色衣或化妝土,用顆粒度較細的陶土加水和成泥槳,涂在陶坯的表面,燒成后,它的表面就著了一層薄薄的不同顏色的色漿,

如附了一層陶衣,顏色的不同是因為顏色要取決于陶衣的成分。陶衣出現于仰韶文化的彩陶,它的主要目的主要使陶器更加光潔美觀,另外的作用就是加固陶坯;(三)紋飾;陶器表面的紋飾是為了加固陶坯和增添美觀,不同種類的紋飾,往往形成某一時代文化的特征,傳統中古人常常用喜慶祥瑞題材,圍繞“福、祿、壽、財、喜、和合、吉祥、如意”等內容展開,如以龍紋、鳳鳥、羽人、四神等奇妙畫面作為陶器的裝飾。陶瓷的基礎知識紋飾的制法大體有:1)壓印,這是一種比較原始的紋飾,流行于整個新石器時代;2)拍印,這是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中所常見的,流行于商周時期,這種拍印方法直到今天在許多少數民族的制陶工藝中仍保留著;3)刻印,4)彩繪,出現于仰韶文化或其它文化的彩陶上,5)附加堆紋;6)鏤孔,也稱鏤雕,指的是在陶坯上鏤成方孔、圓孔或三角孔等幾何形狀作為裝飾。

陶瓷的基礎知識陶塑始于秦漢時期,它的出現為我國雕塑史和陶藝史上譜寫了光輝燦爛的一頁。西安秦代兵馬俑的發現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跡”。秦代兵馬俑在藝術表現上運用嚴格的寫實手段,制作上采用模、塑結合的手法,運用塑、捏、堆、貼、刻、畫等多種技法制作而成。秦代兵馬俑,那剛毅肅然的將軍,那牽韁提、凝神待命的騎士,那披堅執銳、橫眉怒目的步兵,那持弓待發、目光正視前方的射手以及那風神嬈駿、橫空出世的戰馬,共同組成的軍陣,張揚著力量、張揚的神勇,令人回想起那硝煙四起的金戈鐵馬的戰國時代,想像著秦國軍隊那種風巻殘云、吞吐日月、橫掃大江南北的軍威,它盡管是一個軍陣,但它卻反映了那個時代的主旋律,形象地記錄著那個時期的歷史。秦代兵馬俑陶瓷的基礎知識將軍俑武士跪射俑立射武士俑騎士陶瓷的基礎知識陶瓷的基礎知識唐三彩最初發現于20世紀初的洛陽,它是唐代鉛釉陶器的總稱。唐三彩以高領土作胎,質地潔白細膩,分兩次燒制而成,先坯燒,然后上釉再燒,稱為釉燒,利用砂物質中的金屬氧化物呈色機理,在釉料中加入銅、鐵、鈷、錳等作為著色劑,燒成綠、黃、藍、紫等斑斕的色彩,以黃、綠、白三色最多見,故稱之為“唐三彩“。唐三彩的造型有生活用器,如瓶、壺、罐、缽、盤、杯、枕等,也有陶俑和動物塑像,還有各種房屋、家具、箱柜、水池、牛車等模型,大多作為墓葬的明器,少部分為日常生活用品。唐三彩在工藝、質地和外觀特征上與普通釉陶都有不同,它以多彩色釉的浸潤,流動的裝飾為特點,種類繁多,造型生動優美,獨特逼真,釉色絢麗,充分顯示了盛唐時期經濟繁榮國勢強盛的景象;也顯示了當時精良嫻熟的制陶工藝和華貴瑰麗的藝術風格。

陶瓷的基礎知識陶瓷的基礎知識舞俑三彩馬俑三彩俑衣三彩鳳首瓶三彩陶駱駝載樂俑三彩陶雙魚形壺三彩陶鴛鴦枕格調高雅,工藝精湛的紫砂茗壺,是茗飲佳品。紫砂的特性可使茶味得到最佳發揮。茶以茶具而成文化,茶具以茶而得名,因此紫砂陶器以壺最相宜,也最有名。

紫砂陶器起源于明代中葉,素陶無釉,多為紫紅色或栗色。獨產于江蘇宜興,選用當地所產的一種質地細膩,含鐵量高的特殊陶土紫泥燒制而成。除了各式茶壺,紫砂還可用來制作茶杯、花盆、文具、掛屏或陶塑等。

紫砂陶壺在明代以后名聞天下,這和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推崇和審美情趣有關,也和當時茶文化的發展是分不開的。人們飲茶愛用紫砂茶具,乃是由于紫砂器具有獨特的優點,它囊括了陶器與瓷器的各種優點,如耐酸、耐堿,具有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即使以文火炊煮食物,它中所盛食物也不易發生化學變化,同時由于紫砂茶具胎質內部存在雙重氣孔結構,使得它能蘊積和散發茶的芳香等等。紫砂茗壺陶瓷的基礎知識紫砂器的原料是一種藏于巖石層下的天然陶土,有紫泥、紅泥和綠泥等,以紫泥最為常見。燒成后的器物,器表光挺平整之中含有小顆粒狀的變化,表現著一種砂質效果,所以稱之為紫砂器,其生產過程要經過煉泥、制坯、雕琢、燒焙等多項工序過程。紫砂的燒造最早源于宋代,到明代已聞名于世,清代是其高峰,在歷史上只有江蘇宜興燒造紫砂,其特點是結構精密,接近瓷化,強度較大,顆粒細小,斷品為貝殼狀或為石狀,但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陶瓷的基礎知識據說紫砂壺有許多沏茶的優點,這些優點主要體現了茗飲的要求,前人總結如下:

一、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蘊,使茶葉越發醇郁芳沁;

二、壺經久用,即使不放茶葉,注入白水,照常會有香濃的茶味;

三、耐熱耐寒,冬入沸水不炸,夏入冷水不裂,還可日夜以爐之微火焙之,不會爆裂;

四、傳導性慢,使用提攜無燙手之虞;

五、砂壺使用越久越美觀耐看,茶水本身在沖泡過程中也可養壺;

六、紫砂壺的泥色與經常沖泡的茶葉有關,泡紅茶時,砂壺由紅棕色變成紅褐色,泡綠茶時,砂壺由紅棕色變成棕褐色,壺色多變,耐人尋味。陶瓷的基礎知識紫砂器以器型、泥色和儒雅風采取勝。器型方非一式,圓非一相,千變萬狀陶瓷的基礎知識泥色多種,除去主要的朱泥、紫砂泥外,尚有白泥、烏泥、黃泥、松花泥等各種色澤,紫砂器面不掛釉,而是充分利用泥本色,燒成后色澤溫潤,古雅可愛,紫砂器面還具有亞光效果,既可減弱光能的反射,又能清晰地表現器物形態,裝飾與自身天然色澤的生動效果。陶瓷的基礎知識紫砂器質地古樸純厚,不媚不俗,與文人氣質十分相似,以至于文人深愛篤好,以坯當紙,或撰殼銘、或書款識,或刻以花卉,刻以印章,托物寓意,每見巧思……因此,紫砂陶從形、質、色種、氣方面都顯示出一種儒雅風韻。陶瓷的基礎知識china——CHINA,瓷器——中國陶器為人類所共有,瓷器則是中華民族祖先的一項偉大發明,是中國陶器制作工藝發展的必然結果。它出現于東漢時期,距今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它的出現,標志著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在中國和世界上留下了光輝的篇章。關于“china”的由來,民間歷來有幾種說法,一種說法就是“china”是根據我國封建社會初期的秦朝的“秦”字讀音轉化而來的,但在景德鎮最為流行的說法是“china”是漢語“昌南”(原景德鎮名)的音譯。其實比較確切的說法應該是隨著景德鎮精細白瓷的大量出口流傳到海外,才使得“瓷”(china)成為“中國”的代名詞。陶瓷的基礎知識瓷器是以瓷土或瓷石為原料,經過配料、成型等多種工藝流程制成的器物。它具有質地堅硬致密、表面光潔、不吸水或吸水率很低、較薄者呈半透明、敲擊時鏗鏘有聲等特點。瓷器與陶器相比,既有相似之處又有很大差別。根據有關人士的意見,它們的區別如下:燒成溫度不同;陶器的燒成溫度一般低于瓷器,一般在800℃~1100℃之間,瓷器的燒成溫度較高,在1200℃~1400℃之間;堅硬程度不同;由于燒成溫度不同,胎體堅硬程度也不相同,陶器燒成溫度低,胎體未完全燒結,敲擊時聲音發悶。胎體硬度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鋼刀刻出痕跡,瓷器的燒成溫度高,胎體燒結,敲擊時聲音清脆如宛;使用的原料不同;陶器使用一般的粘土即制坯燒成,瓷器須選擇特定的材料,以高嶺土作坯;透明度不同;陶器不具備半透明的特點,即使薄如蛋殼也是這樣,而瓷器無論胎體厚薄,都具有半透明的特征。陶瓷的基礎知識另外,兩者的釉料也不同,陶器有不掛釉和掛釉兩種,掛釉的陶器釉子在較低的燒在溫度時即可溶化。瓷器的釉料也有兩種,既可在高溫下與胎體一次燒成,如青花釉、也可在高溫素胎上再掛低溫釉,如粉碎的玻璃質釉,第二次低溫燒成。從以上的比較中,可以看出,從陶到瓷的轉變,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原料;二是窯火與燒成溫度;三是釉的出現。用于制瓷的原料很多,按瓷胎所用原料的使用范圍可分坯用原料與釉用原料。高嶺土、長石、石英三種原料是構成瓷器的主要坯用原料。陶瓷的基礎知識粘土具有顆粒細、可塑性強、結合性好,觸變性過度,收縮適宜,耐火度高等工藝性能,因而,粘土是成為瓷器的基礎。它主要有瓷土、陶土和耐火土粘土等三類,據礦物的結構與組成的不同,陶瓷工業所用粘土中的主要粘土礦物有高嶺石類、蒙脫石類和伊利石(水云母)等三種,另外還有較少見的水鋁石。

粘土在引進制瓷胎體過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是粘土的可塑性使陶瓷坯泥賴以成形的基礎;是粘土使注漿泥料與釉料具有懸浮性與穩定性;粘土一般呈細分散顆粒,同時具有結合性;粘土的出現使其成為陶瓷坯體燒結時的主體,形成瓷器中莫來石晶體的主要來源。耐火土粘土陶瓷的基礎知識高嶺土是陶瓷制品的坯體和釉料以及粘土質耐火材料的重要原料。它是我國瓷都景德鎮古代瓷工首先發現并應用的瓷器原料,因為最早發現其產地是江西景德鎮以東四十五公里處的高嶺村而得名。陶瓷的基礎知識石英是作為瘠性原料加入到瓷胎原料中的,是瓷胎體中主要組分之一。由于它既無粘性,即使磨成粉末也不溶于水,仍然是散狀細砂,且又堅硬且耐高溫;這就使它在瓷器生產中的作用不僅在坯體形成時,而且在燒成時都有重要的影響,可對泥料的可塑性起調節作用,能降低坯體的干燥收縮,縮短干燥時間并防止坯體變形;并且在燒成時同,石英的加熱膨脹可部分地抵銷坯體收縮的影響;由于在瓷器中,石英對坯體的機械強度有著很大的影響,合理的石英顆粒能大大提高瓷器坯體的強度;而且在釉料中二氧化硅是生成玻璃質的主要組份,增加釉料中石英含量可提高釉的熔融溫度與粘度,并減少釉的熱膨脹系數。也許這些就是它之所以被喻為“烈火金鋼”的原因吧。陶瓷的基礎知識熊熊烈火把瓷坯燒造成了瓷器,適應于世間規律,制瓷原料中也存在著降溫的石頭~長石,它的英文名稱為Feldspar,由德文Feldspath演化而來。Spar是裂開的意思,準確地揭示了長石具有完全互溶的特性。它是陶瓷原料中最常用的熔劑性原料,其化學成分為不含水的堿金屬與堿土金屬、鋁硅酸鹽,在陶瓷生活中用的坯料、釉料、色料熔劑等的基本組分,用量較大,是瓷器三大原料之一。由于長石具有互溶特性,因此在地殼中存在單一的長石很少見,多數是幾種長石的互溶物。長石在高溫中熔融成玻璃態物質,它的熔融點較低。熔融后的長石玻璃態物質可溶解部分粘土分解物及部分石英,可促成化學反應。長石是一種瘠性原料,其在瓷器生產中的作用表現為:燒成前,它在坯體中起降低可塑性,減少坯體收縮,縮短干燥時間,在燒成中,它起熔劑作用,形成粘度較大的玻璃物質,以加寬坯釉的燒成范圍,降低制品的燒成溫度,可以起到高溫熱塑作用與高溫膠結作用,防止高溫變形。總之,長石在陶瓷原料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降低陶瓷的燒成溫度,增加陶瓷胎體的致密度和半透明度,提高光澤與透明度,改善瓷的外觀質量與使用效能。陶瓷的基礎知識陶瓷的基礎知識作坊工人從礦山運來礦石,用手錘敲成不規則的多角小塊,放入碓粉碎,再淘洗濾渣,沉淀,風干制成的原料,所謂的水碓就是指傳統制瓷即為千年瓷都不歇的濃厚樂音,用來舂淘洗瓷石制白不的一種器具。這種粉碎的瓷石不子具有坯料成型性能好,吸水率高,生坯干燥強度高的優點。這種舂碎淘洗是利用水力帶動水輪扳動碓桿,利用碓杵的沖擊力碓碎瓷石,利用方形碓臼、臼壁一方利用木材彈性,利用碓嘴上下運動成弧線形的橫推力,利用木材碓桿的張弛彎曲應力引起扼住一杵彈跳運動以及碓杵碓臼的偏心作用造成被舂瓷石自行翻動,使臼中瓷石全部舂細,把水力學、機械學和陶瓷工藝學三者巧妙地結合起來的典范,是我們祖先勤勞智慧的結晶。制瓷工藝中的打泥是在腳踩后用手進行搓揉、拍打、擠壓、搓拉等操作,對泥料施加外力,以排除泥料中的空氣,同時進一步使泥料中的水分分布均勻。對泥團進行搓揉拍打拉伸壓縮,鋸開和攏的拍打過程中,光拍打用力是不成的,還要有打泥的技巧,套用瓷工的話就是:揉搓、拍打、擠壓、捧拉,任何動作都要有利于氣泡的排除,否則泥料中的氣泡就會越來越多。

例如將兩塊泥塊合攏時,接觸面要小,不要使兩個平面或凹面合攏,不要把空氣封閉在泥料內,用手掌拍打泥料時,手掌要盡可能平,不要將手掌心握成凹形,避免泥團有折疊皺紋,以免把空氣裹進去。傳統打泥有“三道腳板兩道鏟,蓮花墩,菊花心”的說法,這是打泥操作的要求和經驗總結。如今的真空練泥機擠出來的泥料也沒有有經驗的打泥瓷工拍打過的泥料致密度好。陶瓷的基礎知識陶瓷的基礎知識成型是制瓷工藝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它不但確保了瓷器具有一定的形狀和尺寸,而且還兼有實用性與美觀性。所謂的成型即用制備好的泥料用各種方法制成有一定形狀和尺寸的坯體。古代一般是用手工成形,現在有許多方法,如轆轤車成形,模制成形,拉坯成形,雕塑成形以及注漿成形,干壓成形以及等靜壓成形。由于拉坯后栽在木板上的雛坯初坯,一般壁厚可能不均勻,并存有不同程度的變形。因此,必須在具有一定規格標準的模型上進行印坯整型,以達到符合器皿規格尺寸要求。印坯是指待坯體制定成型后,須將晾至半干的坯放到預制好的模型套上印壓,使坯體周正勻結;另一方法是將適量泥料揉入模子,用手工撫壓,然后加以休整。利坯又叫旋坯,指的就是指將手工拉捏之粗坯或利用石膏模注漿的毛坯放在圓形的利腦上按其器壁的弧度曲線運刀利修使之符合符合器行規格厚度要求,并使之表里光潔的一種手工成型方法。拉坯成型印坯利坯坯體干燥種類與方法干燥:人們一般把隨著坯體中的水分的排出,其內部顆粒靠近,使得坯體收縮的過程叫干燥。陰干曬干人工干燥陶瓷的基礎知識“泥做火燒,關鍵在窯”,燒窯成功與否是瓷器質量優劣的重要環節。燒成過程是陶瓷制造工藝過程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對坯體來說,所謂的燒成過程就是將成形后的的生坯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熱處理,經過一定的物理化學變化,達到所要求的理化性能指標的成坯;對無釉產品即為成品,對帶釉陶瓷產品來說,在熱處理過程中釉層也要發生一定的物理化學變化,最終形成所需形態(通常為玻璃態),具有所要求的理化性能及所期望的裝飾效果。陶瓷的基礎知識

陶瓷的表面裝飾

陶瓷裝飾是指陶瓷表面的一切有裝飾作用的肌理效果(如紋樣、色彩、質感等)以及作為裝飾的附件,其中包括圓雕、浮雕及形體的局部處理。陶瓷的裝飾是豐富多彩的,又是隨著陶瓷的發展而千變萬化的。陶瓷裝飾猶如給陶瓷穿衣服一樣,起著美化陶瓷器的作用,又突顯陶瓷器的個性美。(一)陶瓷彩繪

1.釉下彩繪:在生坯或經素燒坯太或釉胎上紋飾加彩,罩釉,經1340℃高溫一次燒成,色彩充分滲透到坯釉中,色澤光潤,清淡雅致,彩在釉下不易變色和磨損。包括青花、釉里紅、窯彩、鐵銹花等等。陶瓷的基礎知識陶瓷的基礎知識2.釉上彩繪

在已燒成瓷器的釉面上用顏料繪畫,再入窯在600℃~900℃之間進行二次焙燒而成的品種。這種彩,因施在釉上,用手捫之,有凸起的感覺。色料豐富,品種多樣,藝術性強,有古彩、粉彩、新彩、刷花和噴花等裝飾。a)古彩及畫法

古彩又名硬彩,它是在瓷胎上用生料、礬紅勾線,用罩線平涂的方法,在800℃~900℃之間燒成,色彩鮮明透徹,故名硬彩。它具有形象概括夸張,筆線剛勁有力,以單線平涂的紅綠彩有鮮明的色彩對比效果,具有強烈、質樸的民間藝術特色。陶瓷的基礎知識b)粉彩及畫法粉彩又稱軟彩,其特點是改變了古彩那種單線平涂的生硬色調,而可以分出明暗、深淺、陰陽、渲染接色,使每一種顏色都有豐富的層次,書畫具有一種粉質感。具有色澤豐富,粉潤柔和,秀麗雅致,形象刻畫細膩生動等特性。陶瓷的基礎知識c)新彩及畫法新彩又稱新花,亦稱洋彩,其特點是能工能寫,兼工帶寫,能中能西,中西結合。既可以像古彩、粉彩一樣勾線,又可以制作水墨沒骨畫,還可以復制油畫、水彩畫等,表現力極強,色彩種類豐富,發色穩定,呈色光亮,烤燒成溫度寬,且在烤花前后色彩變化不大,有利于把握色彩效果。陶瓷的基礎知識d)噴花、刷花及畫法噴花、刷花屬同一類裝飾工藝,一般刷花是用手工、噴花用機械來完成操作,適合大量生產。噴、刷花都是在一定的力的作用下,使彩料形成霧狀后附著在陶瓷表面,以獲得裝飾效果。陶瓷的基礎知識3.斗彩彩繪

斗彩是釉下青花與釉上粉彩相結合的傳統陶瓷裝飾技法之一。它先用釉下青花色料勾出輪廓,分染后入窯燒成;之后斗填上釉上粉彩色料,二次入窯燒制而成。又名“逗彩”、“豆彩”、“加彩”、“填彩”。始于明代,以明代成化年間的斗彩最具代表。它溶匯了青花的幽菁和古彩的華貴,后人多用其來遮掩青花的缺點。陶瓷的基礎知識(二)坯體裝飾

即對坯體的材料本身進行加工的裝飾。1.捏雕

捏雕是用手工將柔軟的泥料捏塑成各種形象,然后粘于器皿適當部位的一種裝飾技法,帶極強的手捏痕跡,極好的保持和發揮了材質自身的審美特制的美,顯示了一種生動、逼真和巧奪天工的美,達到自然美和人工技巧美高度融合,顯示出一種精致、幽和逼真的審美風度。陶瓷的基礎知識2.鏤雕

又稱鏤花、鏤空、通花或者透雕,按設計好的花紋,將瓷胎鏤成浮雕狀或將花紋外面的空間鏤通雕透,以產生一種玲瓏剔透的裝飾效果,稱作鏤雕。陶瓷的基礎知識3.浮雕

浮雕是在坯體表面上,用工具蘸取和坯體上同性質的泥漿或用高白泥填堆出各種紋樣,燒成后,花紋凸出器面,具有浮雕裝飾效果的一種陶瓷裝飾技法,又稱堆雕。一般凹凸在圓雕二分之一以上的,稱為高浮雕;不到二分之一的稱為低浮雕。它多以人物、花卉為主要表現題材,通過作品的表現形式和技法,逼真反映物象,給人以起伏變化之美和強烈的節奏美、韻律美。陶瓷的基礎知識(三)釉裝飾釉是罩在陶瓷制品表面的一層玻璃體,是用礦物顏料和化工顏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在粗澀的坯體表面罩上光滑的釉子,本身就是一種裝飾。釉裝飾的形式有:單色釉裝飾、窯變釉裝飾和紋片釉裝飾。1.單色釉裝飾一種釉子燒后只呈現一種顏色的叫單色釉。如寶石紅、郎窯紅、美人醉等。單色釉兼有釉色之美和質地之美。有名的單色釉如越窯青瓷、龍泉青瓷、德化白瓷、景德鎮宋影青瓷、元代樞府瓷、明代宣德期的甜白、霽青、霽紅以及月白釉、藍色釉、淡米色釉、米色釉、淡龍泉釉、紫金釉等。陶瓷的基礎知識2.窯變釉裝飾窯變釉一般指兩種以上的釉子混用在一種器皿上,燒制過程中兩種釉子互相摻合、滲透,再受到窯爐氣氛和燒成溫度的影響,產生意想不到的顏色變化。典型的如鈞瓷,釉色相互交融而產生的無數顏色不一,形狀各異,如鈞釉中的紫色便是紅釉和藍釉相互融合的結果。窯變是鈞瓷的釉面特征之一。釉面自然開裂紋片釉白大裂紋綠紋陶瓷的基礎知識3.紋片釉裝飾

紋片釉,亦稱開片,冰裂紋。瓷器釉面的一種自然開裂現象:開裂原因有兩種:一是成型時坯泥沿一定的方向延伸,影響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脹系數不同,煅燒后冷卻時釉層收縮率大。原是瓷器燒制中的缺點,但人們有意利用開裂的規律制造紋片(開片)釉,作為瓷器的一種特殊裝飾。紋片釉是由于在燒制過程中坯體膨脹比釉子膨脹大,于是釉子開裂為大小不同的裂紋,具有一種文質彬彬之美。釉面瑩潤多斷紋,是哥窯特征之一,其中的多為黑黃相交,俗稱金絲鐵線。哥窯的紋片多種多樣,以紋道稱之有鱔魚紋、黑藍紋、淺黃紋、魚子紋;以紋形名之有網形紋、梅花紋、細碎紋、大小格紋、冰裂紋等,總名為百碎垃圾。三、釉面內墻磚(一)釉面內墻磚和特點

釉面內墻磚是用于建筑物內部墻面的保護及裝飾用的有釉精陶質釉面磚,俗稱釉面磚。釉面內墻磚的顏色和圖案豐富、柔和典雅、樸實大方、表面光滑,并具有良好的耐急冷急熱性、防火性、耐腐蝕性、防潮性、不透水性和抗污染性及易潔性。釉面內墻磚主要用于廚房、浴室、衛生間、實驗室、手術室、精密儀器車間等室內墻面、臺面等。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二)釉面內墻磚的種類釉面內墻磚常具有不同的顏色、釉及裝飾圖案,其主要品種及特性如表所示。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

釉面磚按正面形狀分為正方形、長方形和異形配件。釉面磚的側面形狀及異形配件的形狀分別如圖所示。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釉面磚的吸水率應小于21%。耐急冷急熱性應合格,即經130℃溫差(由熱空氣中進入冷水中)后釉面磚無破損、裂紋或釉面剝離現象。抗龜裂性應合格.即在水蒸氣壓力為500±20)kPa[(159土1)℃]的蒸壓釜中(不與水接觸)保持1h后,釉面磚無龜裂(即頭發絲狀裂紋)。釉面磚的抗彎強度應不小于16MPa;當磚厚度大于或等于7.5mm時,抗彎強度應不小于13MPa。釉面磚的抗化學腐蝕性不作要求,需要時由供需雙方商定級別。此外,釉面磚的尺寸偏差、平整度等也應滿足《釉面內墻磚》(GB/T4100一92)的規定。技術指標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膨脹現象由于釉面內墻磚是多孔的陶質坯體,在長期與空氣的接觸過程中,待別是在潮濕的環境中使用,會吸收大量水分而產生膨脹現象。由于釉的吸濕膨脹非常小,當坯體濕脹的程度增長到使釉面處于張應力狀態,應力超過釉的抗張強度時,釉面發生開裂。如果用于室外,經長期凍融,更易出現剝落掉皮現象。因而不得用于室外。釉面內墻磚在鋪貼前須浸水2h以上,以防止干磚吸水降低粘接強度,甚至造成空鼓、脫落等現象。釉面磚應一次性購買,以防色差。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五、陶瓷墻地磚

墻地磚包括建筑物外墻裝飾貼面用磚和室內、外地面裝飾鋪貼用磚,由于目前這類磚的發展趨向可墻地兩用,故稱為墻地磚。陶瓷墻地磚主要有彩色釉面陶瓷墻地磚、無釉陶瓷地磚以及劈離磚、彩胎磚、麻面磚、滲花磚、玻化磚等新型墻地磚。彩色釉面陶瓷墻地磚彩色釉面陶瓷墻地磚是可用于外墻面和地面的有彩色釉面的陶瓷質磚,簡稱彩釉磚。產品分正方形和長方形兩種,厚度—般為8~12mm。產品按表面質量等分為優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級,各等級的表面與結構質量應滿足表4—7的要求。磚背的凹凸紋的高度或深度應大于0.5mm,以利提高鋪貼時粘接力。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

吸水率應不大于10%,但用于寒冷地區時應選用吸水率較低的產品。耐急冷急熱性需經3次急冷急熱試驗合格,即無裂紋或炸裂。抗凍性應滿足20次凍融循環合格。耐酸、耐堿腐蝕性各分為AA,A,B,D)五個等級(AA級性能最好,D級最差)。抗彎強度應不低于24.5MPa。鋪地用彩釉磚的耐磨性應滿足相應類別的要求。技術指標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

彩色釉面墻地磚的色彩圖案豐富多樣,表面光滑,且表面可制成平面、壓花浮雕面、紋點面以及各種不同的釉飾,因而具有優良的裝飾性。此外,彩色釉面墻地磚還具有堅固耐磨、易清洗、防水、耐腐蝕等優點。彩色釉面墻地磚可用于各類建筑的外墻面及地面裝飾。用于地面時應考慮彩色釉面磚的耐磨類別。用于寒冷地區時應選用吸水率較小的(如小于3%)彩色釉面墻地磚。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3.麻面磚麻面磚是采用仿天然巖石色彩的配料,壓制成表面凹凸不平的麻面坯體后.經一次燒成的面磚,磚的表面酷似經人工修鑿過的天然巖石面,紋理自然,租獷雅樸。有白、黃、紅、灰、黑等多種色調,主要規格有200mm×100mm.200mm×75mm和100mm×100mm等。

技術指標麻面磚吸水率小于1%,抗折強度大于20MPa,防滑耐磨。薄型磚適用于建筑物外墻裝飾,厚型磚適用于廣場、停車場、碼頭、人行道等地面鋪設.廣場磚除正方形、長方形外,還有梯形和三角形的,可用以拼貼成圓形圖案,以增加廣場地坪的藝術感。4.滲花磚滲花磚不同于坯體表面上釉的陶瓷磚,它是著色原料從坯體表面進入到坯體內1~3mm深,使陶瓷磚的表面呈現出不同的彩點或圖案,最后經拋光或磨光表面而成。滲花磚屬于瓷質坯體,因而其硬度和耐磨性高于釉層。滲花磚具有硬度大、耐磨、抗折強度高、耐酸堿腐蝕、吸水率低、抗凍性高、不退色等特點,并具有多種色彩。滲花磚屬于高檔裝飾材料,主要用于商業建筑、寫字樓、酒店、飯店、娛樂場所、廣場、停車場等的室內外地面、外墻面等的裝飾。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5.玻化磚玻化磚又稱全瓷玻化磚、玻化瓷磚,采用優質瓷土經高溫焙撓而成。玻化磚的燒結程度很高,表面不上釉,其坯體屬于高度致密的瓷質坯體。玻化磚的結構致密、質地堅硬,莫氏硬度為6~7以上,耐磨性很高,同時玻化磚還具有抗折強度高(可達46MPa以上)、吸水率低(<0.1%~0.5%=、抗凍性高、抗風化性強、耐酸堿性高、色彩多樣、不退色、易消洗、洗后不留污漬、防滑等優良特性。玻化磚有珍珠白、淺灰、銀灰、綠、淺藍、淺黃、黃、純黑等多種顏色或彩點。改變其著色原材料的品種、比例及工藝,可使玻化磚具有不同的紋理、斑紋或斑點,或使玻化磚獲得酷似天然大理石、花崗石的質感與效果。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玻化磚分為拋光和不拋光兩種,主要規格為300mm×300mm,350mm×350mm,400mm×400mm,450mm×450mm,500mm×500mm等。此外,還有踢腳線玻化磚、帶有防滑溝槽的玻化磚等。玻化磚屬于高檔裝飾材料,適用于商業建筑、寫字模、酒店、飯店、娛樂場所、廣場、停車場等的室內外地面、外墑面等的裝飾。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6.劈離磚又名劈裂磚、雙合磚。是將一定配比的原料,經粉碎、煉泥、真空擠壓成型、干燥、高溫燒結而成。由于成型時雙磚背聯坯體,燒成后再劈離成2塊磚,故稱劈離磚。劈離磚首先在原聯邦德國興起與發展,不久在歐洲各國引起重視.繼而世界各地競相仿效。我國現有北京、廈門、襄樊等多條引進生產線,產品質量均達到DIN德國工業標準。另外,廣東佛山市石灣化工陶瓷廠等利用國產設備和技術,也生產出了劈離磚,質量達同類產品標準劈離磚種類很多,色彩豐富,顏色自然柔和,表面質感變幻多樣,細質的清秀,粗質的渾厚;表面上釉的,光澤晶瑩,富麗堂皇;表面無釉的,質樸典雅大方,無反射眩光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劈離磚坯體密實,強度高,其抗折強度大于30MPa;吸水率小,低于6%;表面硬度大,耐磨防滑,耐腐抗凍,耐急冷急熱。背面凹槽紋與粘接砂漿形成楔形結合,可保證鋪貼磚時粘接牢固,如圖所示。劈離磚適用于各類建筑物的外墻裝飾,也適用于樓堂館所、車站、候車室、餐廳等室內地面鋪設。厚磚適用于廣場、公園、停車場、走廊、人行道等露天地面鋪設,也可用作游泳池、浴池池底和池岸的貼面材料。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安全性問題

高檔大型石材由于自重較大,一般都采用干掛法,這樣可以保證較重的石材比較牢固地掛在外墻墻面上施工單位大多采用107膠加水泥作為瓷磚粘結劑,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墻體表觀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化學粘接劑不斷老化,粘接強度不斷降低,從而導致瓷磚與墻體剝離,發生脫落。建筑的外觀受損還在其次,瓷磚脫落傷人損車的事件屢見不鮮,尤其是從高層處落下瓷磚針對這種情況,許多城市,尤其是在大城市中如北京、上海,已開始明確限制在三層以上建筑物外墻上粘貼瓷磚,特別是禁止使用107膠粘貼瓷磚。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人們已開始發現由瓷磚裝飾的外墻面其潔凈度也是有限的(特別是磚縫泛堿),許多建筑物外墻的瓷磚上,污跡、水漬斑斑,嚴重影響了建筑物的外觀。若要使建筑舊貌換新顏,須將舊瓷磚完全清除,重新粘貼新瓷磚,不但工程量巨大,造價也很高。國外對建筑物的外墻面裝飾顯得特別重視。他們經常有計劃地涂裝建筑物外墻,在施工前,總是將被涂裝的建筑物用大片的塑料布遮住,以免施工過程中遇到大風把灰塵吹上去,有效地保持墻面的干凈。每隔5~8年又由專門管理機構安排重新涂刷,始終保持建筑物外墻潔凈、美觀。用涂料進行建筑物外墻裝飾,在我國則不足10%,而且總想搞百年大計,一勞永逸。潔凈度有限上海市建設委員會、上海市經濟委員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農業委員會滬建材(2000)第0059號文:一、自2000年1月1日起編制的設計施工圖和2000年4月1日起開工的建設工程,應當推廣應用建筑外墻涂料,限制設計、使用外墻面磚和禁止設計、使用馬賽克等外墻瓷質貼面材料,但底層或裙房外墻貼面材料除外。在建設工程中使用的瓷質貼面材料質量,必須達到《瓷質磚》JC/T665—1997標準。二、底層裙房外墻使用貼面材料的,需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具體規定由市建委另行制訂。三、在本市建設工程中使用的建筑外墻涂料產品,其使用壽命應達到5年以上(含5年)。北京市出臺了一項對城市建筑物要求定期進行美容裝飾的新規定,以依法加強對城市建筑物、構筑物外表整潔美觀的管理。新規定要求建筑物外表應定期清洗,至少每5年粉飾一次。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確定用磚部位

廚房、衛生間的墻地面裝修首選材料是陶瓷墻地磚,墻面應選用釉面內墻磚,衛生間又分干區和濕區:建議濕區采用亞光釉面磚,因為亞光釉面比光澤釉面耐水解,長期與水接觸不易產生水解反應而表面變得粗糙“發污”;墻地磚選擇室內地面可以選用無釉瓷質磚和有釉地磚。無釉瓷質磚因其吸水率小,具有強度高、耐磨等特點,而有釉地磚其釉面抗污性能好、裝飾效果豐富多彩,尤其是亞光、無光有釉磚或防滑磚,這類產品不僅防滑,而且耐磨性好。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在沒有采暖保溫的北方高寒地區,陽臺墻地面因冬季氣溫較低,建議采用吸水率小的外墻磚、地磚鋪貼,以防因抗凍性差發生剝落、龜裂。寒冷有冰凍的地區,室外用的墻地面磚必須選用經抗凍試驗合格(吸水率一般小于6%)的產品。庭院地面可以選用瓷質磚,有釉、無釉地磚或廣場磚。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確定價位檔次水平

陶瓷墻地磚產品花色品種、品牌很多,質量檔次差異較大,價位相差幾倍、十幾倍,當根據使用部位初選相應磚品種后,應結合自己的經濟條件框定價位范圍,并以此進行選擇性挑選,盡可能多考察幾家,貨比多家。當前有些銷售商報出的價格“水分”較大,特別是高價位的磚,砍價的空間很大。在一定范圍內圈定數個花色無論是墻磚還是地磚,花色很多,在框定價位范圍內,結合整體配套和裝修裝飾風格,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審美觀挑選數個較滿意的花色,然后再對它們進行實質性的質量認可。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進行產品外觀質量鑒別將陶瓷磚放在光線較好的地方進行外觀質量鑒定:

尺寸偏差大小:取一塊磚測量其邊長是否符合要求,然后取數塊磚疊放在一起,比較其尺寸大小是否一致。變形大小:取兩塊磚并排視其邊縫是否小而直,則邊直度好;再將兩塊磚對扣在一起視其縫隙是否小而直,則平整度好。磚面有無凹和凸,以平正和微凸為好。尺寸偏差和變形大小決定了瓷磚鋪貼的灰縫大小、直線度和裝飾面的平整度。注意:不同品種混鋪、配件磚腰線磚與主體磚之間的尺寸應配套。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色差大小:取數片磚平放在平面上,目測其色調是否一致。表面質量:觀察磚面是否細膩均勻,無雜斑、孔洞等可見缺陷,然后可用數滴帶色液體滴在局部表面上涂勻,數秒鐘后用濕布擦干,觀察表面是否殘留色點,色點多說明針孔多,易掛臟,釉面質量不高;如果擦洗不掉,說明磚的吸水率大抗污能力差。內在質量的判斷

敲:用細棍輕輕敲(或用手指彈敲)懸空的瓷磚,聲音清脆說明瓷磚無裂紋、燒結程度好、吸水率較低、強度較高;如聲音帶沙啞聲,說明瓷磚可能有裂紋;聲音“發悶”說明瓷磚燒結程度不好、吸水率較高、強度較低。滴水:在瓷磚背面滴數滴清水,觀察吸收快慢,吸收越快,吸水率越大。一般來講,吸水率低的產品、燒結程度好、強度較高、抗凍性能好,產品質量好。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六、陶瓷錦磚陶瓷錦磚俗稱馬賽克,是長邊一股不大于40mm,具有多種幾何形狀的小瓷片,可以拼成織錦似的圖案,用于貼墻和鋪地的裝飾磚。小瓷片的形狀一般為正方形、長方形、六角形、五角形等。為方便鋪貼,出廠時將小瓷片按設計的圖案反貼在一定規格的正方形牛皮紙上(稱為一聯,每40聯為一箱,每箱約3.2—4.2m2)。陶瓷錦磚分為無釉和有釉兩種,目前國內主要生產的為無釉錦磚。無釉錦磚的吸水率應不大于0.2%,有釉錦磚的吸水率應不大于1.0%。有釉錦磚的耐急冷急熱性試驗應合格。陶瓷錦磚薄而小,質地堅實、經久耐用、色澤多樣、美觀,通常為單色或帶有色斑點。并且耐酸、耐堿、耐磨、不滲水、抗凍、抗壓強度高、易清洗、吸水率小、不滑、不易碎裂,在常溫下無開裂現象。廣泛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的潔凈車間、門廳、走廊、餐廳、廁所、盟洗室、浴室、工作間、化驗室等處的地面裝飾,亦可用于建筑物的外墻飾面。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無釉馬賽克七、琉璃制品建筑琉璃制品,是一種具有中華民族文化特色與風格的傳統建筑材料。這種材料雖然古老,但由于它具有獨特的優良裝飾性能,今天仍然是一種優良的高級建筑裝飾材料。它不僅用于中國古典式建筑物,也用于具有民族風格的現代建筑物。

琉璃制品是用難熔粘土經制坯、干燥、素燒、施釉、釉燒而成。建筑琉璃制品分為瓦類(板瓦、滴水瓦、簡瓦、溝頭等)、脊類(正脊筒瓦、正當溝等)和飾件類(吻、獸、博古等)三類。勾頭三連磚博脊S型瓦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琉璃制品的特點是質地致密,表面光滑,不易沾污,堅實耐久,色彩絢麗,造型古樸,富有我國傳統的民族特色。常用顏色有金黃、翠綠、寶藍、青、黑、紫色。琉璃制品是我國用于古建筑的一種高級屋面材料,采用琉璃瓦屋蓋的建筑,顯得格外富有東方民族精神,富麗堂皇,光輝奪目,雄偉壯觀。琉璃瓦因價格昂貴,且自重大,故主要用于具有民族色彩的宮殿式房屋,以及少數紀念性建筑物上。此外,還常用于建造園林中的亭、臺、樓閣、圍墻,以增加園林的景色。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

常用建筑裝飾陶瓷

第二章呼吸系統疾病病人護理第一節呼吸系統相關知識要點一、解剖、生理、病理要點二、常見癥狀護理要點咽喉氣管

支氣管呼吸道肺通氣、清潔、溫暖、濕潤空氣

氣體交換的主要部分鼻腔一、解剖、生理、病理要點呼吸呼氣吸氣呼吸系統作用:攝取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確保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和內環境的相對穩定。(一)咳嗽咳痰(二)咯血(三)肺源性呼吸困難(四)胸痛二、常見癥狀護理要點★

01(一)咳嗽、咳痰

(1)了解病史(2)觀察咳嗽咳痰特點:咳嗽的性質、音色、節律,痰的色、質、量、氣味、是否容易咳出請思考:痰液顏色、氣味與疾病的關系?1.護理評估(3)了解伴隨癥狀和體征與體位關系,有無發熱、胸痛、呼吸困難、啰音等。(4)了解治療及相關檢查情況用了哪些祛痰、鎮咳藥物(5)了解病人心理狀態1.護理評估(1)清理呼吸道無效與無效咳嗽、痰液粘稠、疲乏、胸痛、意識障礙有關(2)有窒息的危險與意識障礙、無力排痰、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阻塞呼吸道有關請思考:如何對有咳嗽、咳痰癥狀的病人進行護理?2.護理診斷3.護理措施★(1)濕化氣道(2)翻身、扣背請思考:對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的病人可采取哪些方法稀化痰液?為什么要翻身、扣背?(3)指導有效咳嗽、咳痰(4)體位引流(5)機械吸痰3.護理措施★02(二)咯血

(1)了解病史(2)了解咯血量、色、性狀★ 小量咯血:<100ml/d 中等量咯血:100ml-500ml/d 大量咯血:>500ml/d或300毫升/次

1.護理評估(3)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及時發現窒息(4)了解治療及相關檢查情況(5)了解病人心理狀態思考:如何及時發現病人窒息征兆?1.護理評估(1)有窒息的危險與意識障礙、大量咯血引起氣道阻塞等有關(2)有感染的危險與血液潴留在支氣管內有關2.護理診斷(1)休息與體位小量咯血:靜臥休息大量咯血:絕對臥床休息。協助病人平臥位,頭偏一側(2)避免用力排便,穩定病人情緒。3.護理措施★窒息先兆:胸悶、氣憋,唇甲發紺,面色蒼白,冷汗,煩躁等。3.護理措施★(3)保持清潔舒適及時為病人漱口,擦凈血跡(4)病情觀察觀察生命體征、意識、瞳孔、咯血特點,注意有無窒息先兆。(5)預防窒息告知病人咯血時不能屏氣,保持呼吸道通暢,備好搶救藥品及物品(吸引器,氣管插管等急救物品)。3.護理措施★1)及時清除呼吸道內積血▲立即取頭低足高俯臥位▲輕拍背部促進病人將積血咯出▲迅速鼻導管吸痰,或氣管插管或氣管鏡直視下吸痰(6)窒息搶救護理★2)高流量吸氧3)建立靜脈通道,遵醫囑用藥(止血、鎮靜、止咳)4)穩定病人情緒注意:大咯血使用垂體后葉素時,要控制滴速;高血壓,冠心病,心衰和孕婦禁用(6)窒息搶救護理★5)密切觀察病情,警惕再次窒息: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咯血的量、色、性質及出血速度等。6)必要時配血、輸血(6)窒息搶救護理★03(三)肺源性呼吸困難

(1)病史(2)呼吸困難特點起病情況、類型、呼吸頻率、深度和節律的變化。評估呼吸困難和缺氧的程度,了解伴隨癥狀請思考:肺原性呼吸困難的類型及病因1.護理評估(3)治療及相關檢查情況使用抗生素、祛痰藥情況,胸片、痰液檢查、動脈血氣分析情況(5)病人心理狀態、睡眠情況1.護理評估(1)氣體交換受損與肺部病變使呼吸面積減少,支氣管平滑肌痙攣使氣道狹窄或肺氣腫有關(2)低效性呼吸形態與支氣管平滑肌痙攣使氣道狹窄有關2.護理診斷(1)休息與環境采取合適的體位,如半臥位或端坐位,必要時設置跨床小桌,方便病人休息(2)協助病人排痰保持呼吸道通暢3.護理措施(3)按醫囑正確氧療★▲

一般缺氧而無二氧化碳潴留者:可用一般流量(2~4L/min)、濃度(29%~37%)給氧。▲

嚴重缺氧而無二氧化碳潴留者:可用面罩短時間、間歇高流量(4~6L/min)、高濃度(45%~53%)給氧。3.護理措施(3)按醫囑正確氧療★▲缺氧而有二氧化碳潴留者(PaO2<60mmHg,PaCO2>50mmHg):可用鼻導管或鼻塞法持續低流量(1~2L/min)低濃度(25%~29%)給氧3.護理措施(4)及時觀察氧療療效:及時調整吸氧濃度和流量(5)注意濕化氧氣:定時更換消毒吸氧裝置,防治交叉感染3.護理措施01(四)胸痛

(1)了解病史(2)了解胸痛部位、性質、程度、持續時間等(3)觀察伴隨癥狀和體征:是否伴有發熱、咳嗽、咯血、呼吸困難、發紺、休克等不適。

1.護理評估(4)了解治療及相關檢查情況:如用鎮痛藥情況、胸片、痰液情況。(5)了解病人心理狀態1.護理評估2.護理診斷(1)疼痛與胸壁病變、胸腔內臟器疾病有關(2)焦慮與擔心疾病預后有關3.護理措施(1)休息與體位采取合適體位,保證病人良好的休息(2)穩定病人情緒(3)指導緩解疼痛方法請結合已學知識思考:如何指導病人緩解疼痛?

課堂小結1.呼吸系統常見癥狀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難、咯血、胸痛2.呼吸系統癥狀的主要護理措施有:(1)促進排痰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2)窒息搶救護理(3)正確實施氧療等謝謝!thankyou!02強化節能減排實現綠色發展CONTENTS目錄01什么是節能減排單擊此處添加文本具體內容,簡明扼要的闡述您的觀點。02為什么要節能減排單擊此處添加文本具體內容,簡明扼要的闡述您的觀點。03節能減排,世界正在行動單擊此處添加文本具體內容,簡明扼要的闡述您的觀點。04內容覽要單擊此處添加文本具體內容,簡明扼要的闡述您的觀點。05節能減排,我們正在行動單擊此處添加文本具體內容,簡明扼要的闡述您的觀點。一、什么是節能減排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中定義的節能減排,是指加強用能管理,采取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以及環境和社會可以承受的措施,從能源生產到消費的各個環節,降低消耗、減少損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費,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從具體意義上說,節能,就是降低各種類型的能源品消耗;減排,就是減少各種污染物和溫室氣體的排放,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污染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二、為什么要節能減排1、節能減排是緩解能源危機的有效手段

當下,能源危機迫在眉睫,國外有關機構的統計結果顯示:2010年中國的能源消耗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2011年2月底,中國能源研究會公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一次能源消費量為32.5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6%,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能源消費大國。統計數據稱,2010年中國一次能源消費量為24.32億噸油當量,同比增長11.2%,占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的20.3%。美國一次能源消費量為22.86億噸油當量,同比增長3.7%,占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的19.0%。

根據全球已探明傳統能源儲量測算,按照當前能源消耗增長速度,傳統的石化燃料(煤、石油、天然氣)已經不夠人類再使用一百年。目前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方興未艾,2010年全球有23%的能源需求來自再生能源,其中13%為傳統的生物能,多半用于熱能(例如燒柴),5.2%是來自水力,來自新的可再生能源(小于20MW的水力,現代的生物質能,風能,太陽,地熱等)則只有4.7%。在再生能源發電方面,全球來自水力的占16%,來自新的再生能源者占5%。如果我們不對現有能源和資源節約使用,按照目前情況持續下去,有可能百年之后,人類將會部分進入一個“新石器時代”。2節能減排是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強力武器

這就是我們美麗的太陽系概念圖從太空中拍攝到的蔚藍色的精靈——地球如詩如畫的鄉間美景,逸趣橫生的勞動生活!

這幾乎就是我們每個人為之向往的家園!

然而我們目前不得不面對的卻是自然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

“溫室氣體大量排放,發生溫室效應,造成全球變暖,這已是不爭的事實!”目前,在各種溫室氣體中,二氧化碳對溫室效應的影響約占50%,而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有70%是燃燒石化燃料排放的。我們可以了解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干旱蔓延、農作物生產力下降、動植物行為發生變異等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我國最近兩年干旱頻發,有相當部分原因是受到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影響,而這也是我們目前面臨的最復雜、最嚴峻的挑戰之一。長江江西九江段裸露出來的江灘湘江長沙橘子洲以西河床(2009年)江西贛江南昌段裸露的橋墩(2009年)溫室效應導致氣候變化,打破降雨平衡,旱澇頻發洪水泛濫——當大自然露出鋒利的爪牙,

我們才發現自己原來是如此脆弱,不堪一擊!溫室效應導致冰川融化

北極熊等極地生命形態遭遇嚴重的生存危機受世界氣候變化影響,曼谷遭遇洪水

溫室效應導致的冰川融化還將造成海平面升高的后果,它將直接威脅到沿海國家以及30多個海島國家的生存和發展。美國環保專家的預測更令人擔憂,再過50年~70年,巴基斯坦國土的1/5、尼羅河三角洲的1/3以及印度洋上的整個馬爾代夫共和國,都將因海平面升高而被淹沒;東京、曼谷、上海、威尼斯、彼得堡和阿姆斯特丹等許多沿海城市也將完全或局部被淹沒。

目前,在溫室氣體排放方面,我們國家正保持領先優勢并有繼續將其擴大的趨勢!!!

馬爾代夫倒計時:預計將于90年內被海水淹沒。原因: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

馬爾代夫是一個群島國家,80%是珊瑚礁島,全國最高的兩座島嶼距離海平面只有2.4米。因此,它也是受到全球變暖影響最嚴重的國家.在過去一個世紀里,該國家海平面上升了約20厘米,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研究小組的報告,2100年全球海平面有可能升高0.18米至0.59米。屆時,馬爾代夫將面臨滅頂之災。太平洋上的一顆美麗的翡翠——馬爾代夫澄澈的碧藍海水上徜徉著白云——這就是人間天堂婆娑的椰樹,潔白的沙灘,舒適的躺椅

圖瓦盧倒計時:預計將于未來50至100年消失。原因: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

這個由9座環形珊瑚島群組成、平均海拔1.5米的小國家每逢二三月大潮期間,就會有30%的國土被海水淹沒。近20年來,這些由珊瑚礁形成的海島已被海水侵蝕得千瘡百孔,土壤加速鹽堿化,糧食和蔬菜已很難正常生長。事實上,圖瓦盧人從2001年就已開始陸陸續續地告別自己的國家,遷往美國、新西蘭等國。澳大利亞大堡礁倒計時:20年消失原因:全球變暖和人為破壞大堡礁1981年被列入自然類世界遺產,支撐著規模巨大的旅游業。然而,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由于全球變暖導致海洋酸性增加以及人為破壞,珊瑚漸漸在人們的視線中消失。海洋學家查利·沃隆今年7月公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氣候變暖將在短短20年時間內讓大堡礁蕩然無存。

美麗的澳大利亞大堡礁大堡礁色彩繽紛的美麗珊瑚礁和魚群大堡礁的明星——與海葵共生的小丑魚

南北極倒計時:50年消失原因:全球變暖導致冰帽融化溫室效應造成全球氣溫升高已經使得兩極冰帽開始融化,冰帽融化不僅直接沖擊當地的生態環境,使現存的南北極生物面臨滅絕,南北極也漸漸消亡。全球海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