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經濟核算》第五章詳解課件_第1頁
《國民經濟核算》第五章詳解課件_第2頁
《國民經濟核算》第五章詳解課件_第3頁
《國民經濟核算》第五章詳解課件_第4頁
《國民經濟核算》第五章詳解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資本形成與金融交易核算學習內容資本形成核算金融交易核算

積累核算理論7/26/20231第五章學習目的與要求:了解資本形成和金融交易核算內容的實際運用和表現。掌握金融資產和非金融資產的分類。掌握資本形成賬戶的核算內容。掌握掌握金融交易核算的內容。掌握資金流量表中數據的基本運用。能運用資本形成和金融交易的數據做出分析。掌握國民經濟核算的積累理論和基本關系。第五章資本形成與金融交易核算7/26/20232第五章

經濟資產的概念和分類資本形成核算儲蓄與資本轉移核算資本賬戶和應用第一節資本形成核算7/26/20233第五章

一、經濟資產的概念和分類經濟資產的概念和分類非金融資產的概念和內容非金融資產的分類應注意的兩個區分問題7/26/20234第五章

1.經濟資產的概念和分類概念:經濟資產指各機構單位個別所有,用于獲得經濟利益的實體或法律契約。特征所有權已確定;在目前或可預見的未來能給所有者帶來未來收益。經濟資產的分類金融資產(P102~103)非金融資產7/26/20235第五章

2.非金融資產的概念和內容非金融資產:指非金融性的經濟資產。內容:包括具有實物形態的非金融性有形資產,如土地、機器設備等和各種不具有實物形態或依附于某種實物形態的非金融性無形資產,如專利權、商標權、計算機軟件等。金融資產是指以金融債權、貨幣黃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分配的特別提款權、公司股票等形式存在的資產。7/26/20236第五章3.非金融資產的分類非金融資產的分類按產生情況分類按核算要求分類7/26/20237第五章(1)非金融資產的產生分類非金融資產的產生分類生產性資產又稱可再生資產:即這部分資產當其消耗或毀損后,可由生產過程再次復制。生產性資產是作為生產過程的產出而存在的資產,由各年未被消耗的產出累積而成。非生產性資產又稱不可再生資產:指通過生產過程之外的方式取得的資產,主要指各種自然資產。非生產性資產除了表現為有形資產外也可以表現為無形資產。7/26/20238第五章(2)非金融資產的核算分類非金融資產的核算分類固定資產存貨其他非金融資產7/26/20239第五章區分生產資產和非生產資產的標志不是資產的具體形態,而是看其是否是人類勞動的直接成果以及是否可以復制。區分固定資產與庫存的主要標志是耐用性,但存貨的組成卻并非都是非耐用性的貨物(教材P93)。以下貨物雖然具有耐用性但仍被做為存貨處理:小型的、簡單的或價值較低的耐用品,如工具。不是運用于生產過程產生或轉化為其他貨物和服務的耐用品,如武器、耐用消費品。未完成的和未出售被使用者掌握的耐用品,但如果該資產是自制自用的或為特定用戶生產的則可做為固定資產。4.注意兩個區分標志7/26/202310第五章二、資本形成核算資本形成的概念資本形成的交易資本形成的特征資本形成核算原則資本形成與存貨增加項目的具體核算方法7/26/202311第五章1.資本形成的概念資本形成指各機構單位通過經濟交易獲得或處置生產資產的行為。獲得:包括購入、自己生產、接受增予等。處置:包括出售、報廢、磨損等形式。資本形成

=凈獲得

=當期獲得-當期處置7/26/202312第五章非金融資產生產資產非生產資產:土地及其它非生產資產凈購買。固定資產:固定資產的凈投資存貨:存貨的凈增加貴重物品:貴重物品的凈購買資本形成資本形成與非金融資產構成的關系7/26/202313第五章資本形成交易類型當期產出(及進口)的產品,作為資本品被配置在各部門,轉化為各部門的資產。原有資產的交易,其結果是使原有資產在各部門得以重新配置。從一國經濟總體來看,對當期資本形成產生影響的是第一種資產交易,第二種資產交易屬于內部交易,其獲得和處理會相互抵消。2.資本形成的交易7/26/202314第五章3.資本形成的特性資本形成不同于消費。資本形成不同于中間消耗。資本形成的構成與非金融資產的構成一致。資本構成是國內最終使用的組成部分。7/26/202315第五章一般原則注意區分資本形成與消費、中間消耗之間的界限。注意資本形成與非金融資產核算范圍的一致性,并與產出核算相呼應。具體原則記錄時間:資本形成核算的記錄時間,應以交易者(買者)獲取資源所有權的時間為標準。估價:資本形成核算的估價應遵循現期實際價格。4.資本形成核算原則7/26/202316第五章(1)固定資本形成的核算獲取的有形固定資產購入的固定資產由易貨交易和實物資本轉移而獲取的固定資產生產者自制自用的固定資產當期固定資本形成總額處理的原有固定資產價值=獲取的有形固定資產+獲取的無形固定資產+獲取的附著在非生產資產上的資本形成-5.固定資本形成與存貨增加項目的具體核算方法7/26/202317第五章存貨增加的涵義存貨增加的核算一般是分行業部門進行核算后再行綜合。5.固定資本形成與存貨增加項目的具體核算方法(2)存貨增加項目的核算7/26/202318第五章三、儲蓄與資本轉移核算儲蓄核算資本轉移收支核算資本轉移的內容儲蓄與資本轉移構成企業自有資金的來源。7/26/202319第五章

四、資本賬戶和應用資本賬戶概念及其使用資本賬戶與其他賬戶的關系資金流量表的資本形成部分資本形成應用分析7/26/202320第五章1.資本賬戶概念及其使用資本賬戶的概念:資本賬戶是記錄各機構單位由經濟交易而獲得或處置的非金融資產價值以及與此有關的儲蓄、資本轉移活動的賬戶。資本賬戶的使用:反映國內機構部門可用于資本形成的資金來源、資本形成的規模以及資金剩余或短缺的規模。資本賬戶的基本形式:7/26/202321第五章

1.總儲蓄固定資本消耗(-)凈儲蓄

2.資本轉移收入凈額

(1)資本轉移收入

(2)資本轉移支出(-)

1.資本形成總額

(1)固定資本形成總額

(2)庫存增加

(3)貴重物品凈獲得2.其他非金融資產凈獲得3.統計誤差4.資金余缺資本賬戶使用來源合計合計7/26/202322第五章資本賬戶的形式及其使用賬戶來源方的總儲蓄是該賬戶的初始流量,它反映了資本賬戶與可支配收入使用賬戶的聯系;賬戶來源方的總儲蓄和資本轉移凈額,形成了部門自有資金的來源;賬戶使用方記錄的資本形成總額和其他非金融資產的凈獲得,反映了部門資金的使用情況即形成的各種投資;賬戶平衡項是資金余缺又稱凈金融投資或稱凈貸出/凈借入,該指標反映了部門資金用于投資后的余缺情況,差額為正,形成資金余額;差額為負,形成資金缺口。同時也體現了資本賬戶與金融賬戶的聯系。平衡項:凈金融投資=總儲蓄+資本轉移收入凈額-資本形成總額-其他非金融資產凈獲得7/26/202323第五章2.資本賬戶與其它賬戶的關系資本賬戶與生產賬戶的關系。二者的關系就是產品來源和產品使用去向的關系。生產賬戶反映了當期產出總量即社會最終產品;資本賬戶記錄的非金融投資反映的就是當期最終產品用于積累投資的部分即總投資。資本賬戶與可支配收入使用賬戶的關系。二者是資金來源和使用的關系。儲蓄是機構單位自有資金的主要來源,它由可支配收入使用賬戶形成。7/26/202324第五章2.資本賬戶與其它賬戶的關系資本賬戶與資產負債存量賬戶的關系。資本賬戶是一個流量賬戶,反映非金融資產在一定時期內的變化量;而資產負債存量賬戶反映的是期初、期末某一時點下所達到的總量。兩個賬戶的關系就是流量與存量的關系。資本賬戶中的資本形成總額和其他非金融資產凈獲得,改變了非金融資產的期初存量;儲蓄與資本轉移凈額改變了凈值的期初存量。資本賬戶與金融賬戶的關系。資本賬戶反映了機構部門經過非金融投資后資金的余缺情況;金融賬戶反映了各機構部門盈余資金的貸出去向和資金短缺的借入來源。7/26/202325第五章3.資金流量表的資本形成部分資金流量表的編制;表上項目與資本賬戶的差別;兩種平衡關系。7/26/202326第五章4.資本形成應用分析投資率分析可以從經濟總體角度對國民經濟投資率進行分析,也可以對各部門投資率進行分析。從國民經濟總體角度分析投資率時需要把握以下幾點:不考慮對外資金流動時,一國一定時期的投資率應等于同期儲蓄率。一般來說,較高的儲蓄率,必然有較高的投資率。一國經濟總體的投資率是各部門投資率的加權平均數。國民經濟總體投資率水平的高低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一是受各部門投資率水平高低的影響;一是受各部門可支配收人所占比重大小的影響。要調節經濟總體投資率水平就應從影響因素來考慮。若調節各部門的投資率水平,就要改變各部門的收入使用結構,提高或降低消費率;若調節各部門可支配收入所占比重,就要有相應的方法、措施,改變收入分配的結果。7/26/202327第五章第二節金融交易核算

金融資產的概念和分類金融交易核算金融賬戶資金流量表(金融交易)及其應用資金流量表分析7/26/202328第五章一、金融資產的概念和分類概念:金融資產是指以金融債權、貨幣黃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分配的特別提款權、公司股票等形式存在的資產。分類:根據資產的性質可分為國內金融資產、國外金融資產、儲備資產三大類(見教材103頁圖5-1)。7/26/202329第五章外匯儲備:指各國貨幣當局持有的對外流動性資產。主要形式為國外銀行存款和外國國庫券。IMF的外匯儲備的定義是:貨幣行政當局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存、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所持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特別提款權:又稱紙黃金,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無償分配給各成員國用于歸還基金組織的貸款及會員國政府間償付國際收支赤字的一種賬面資產。特別提款權是根據成員國在基金組織的份額進行無償分配的,各成員國未使用的特別提款權就構成了其國際儲備的一部分。儲備頭寸:是指一成員國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部分提款權余額,再加上向基金組織提供的可兌換貨幣貸款余額。儲備頭寸是一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自動提款權,其數額的大小主要取決于該會員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繳的份額,會員國可使用的最高限額為份額的125%,最低為0。1.外匯儲備、特別提款權、儲備頭寸7/26/202330第五章國內金融資產根據資產的流動性和債權人與債務人關系的性質及資產的期限分類。通貨;

存款;

貸款;證券(不含股票);

股票和其他股權;

保險準備金;

其他金融資產。2.國內金融資產的分類7/26/202331第五章

二、金融交易核算金融交易及其特點金融交易核算的原則金融交易內容的核算1、金融交易的概念7/26/202332第五章1.金融交易概念及其特點金融交易是指機構單位之間和機構單位與國外之間引起金融資產所有權變化的交易,包括與金融債權的產生和清償有關的交易。狹義的金融交易指交易雙方均為金融性的交易,即一方金融資產,必定形成另一方金融負債。廣義的金融交易除此之外還包括一方是金融性的,而另一方是非金融性的貨幣性交易。國民經濟核算中的金融交易指的是廣義的金融交易7/26/202333第五章2.金融交易的核算原則

估價原則:按資產獲得或處置的價格記錄,不包括手續費傭金及金融交易稅。記錄時間原則:當對應方是非金融流量時,按非金融交易發生的時間記錄;當屬于嚴格的金融交易時,應在金融資產所有權轉讓時加以記錄。7/26/202334第五章通貨;存款;貸款;證券(不含有股票);股票和其他股權;保險準備金;其他金融資產;國外直接投資;儲備資產。3.金融交易內容的核算7/26/202335第五章

三、金融賬戶金融賬戶記錄所有發生在各機構單位及國外之間的金融交易所引起的金融資產和負債的變動。金融賬戶形式見教材:P107表5-5賬戶的平衡項記在右方:資金余缺[凈貸出(+)/凈借入(-)]使用方:記錄金融資產的凈獲得來源方:記錄金融負債的凈發生7/26/202336第五章金融賬戶使用來源1.通貨2.存款3.貸款4.證券(不含股票)5.股票和其他股權

6.保險準備金7.其他金融資產8.國外直接投資9.其他對外債權10.儲備資產1.通貨2.存款3.貸款4.證券(不含股票)5.股票和其他股權

6.保險準備金7.其他負債8.國外直接投資9.其他對外債務10.國際收支凈誤差與遺漏小計11.資金余缺合計合計7/26/202337第五章賬戶左方(使用方、資產方):記錄交易中獲得和處置的金融資產凈額賬戶右方(來源方、負債方):記錄交易中發生和清償的負債凈額賬戶左右雙方的差額,即金融資產凈獲得與負債凈發生的差額即資金余缺。若為正數,表示當期凈借出(+)(最終流出的資金量)。若為負數,表示當期的凈借入(-)(最終流入的資金量)。1.金融賬戶7/26/202338第五章

2.金融賬戶的作用金融賬戶與資本賬戶密切聯系,解釋了各機構部門在非金融交易中形成的資金盈余的去向和資金短缺的來源。是使所有經濟賬戶得以終結的賬戶。金融賬戶記錄了金融資產、負債存量因經濟交易而發生的變動量。綜合反映了一國金融市場的總體狀況及參與國際金融市場狀況。7/26/202339第五章金融賬戶指標間的平衡關系從各機構內部的平衡關系看:資產凈獲得=負債凈發生+資金余缺[凈借出(+)/凈借入(-)]從各種金融資產類型自身的平衡關系看:資產凈獲得=負債凈發生

7/26/202340第五章資金流量核算與資金流量表資金流量表(金融交易)的記賬原理與平衡關系我國資金流量表應用概況四、資金流量表(金融交易)及其應用7/26/202341第五章資金流量表的基本結構(P109):表的主欄按金融資產類型分列,賓欄按機構部門分列,每一部門之下分設運用和來源兩欄,分別記錄各部門因金融交易引起的資產凈變化和負債凈變化。平衡項:凈金融投資=∑資金運用-∑資金來源

=總儲蓄+資本轉移收入凈額-資本形成總額

-其他非金融資產凈獲得平衡關系:每一資產類型項目上來源合計和運用合計相等。1.資金流量核算與資金流量表7/26/202342第五章資金流量表(包括實物交易部分和金融交易部分)是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的五張基本核算表(國內生產總值表、投入產出表、資金流量表、國際收支表和資產負債表)之一。資金流量核算是以收入分配和社會資金運動為對象的核算。資金流量表(實物量交易)核算的起點是生產活動形成的原始收入,經過收人的分配、再分配形成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扣除消費后形成儲蓄,各部門的儲蓄和資本轉移凈收入與實物投資之間的差額,表現為各部門的資金余缺。資金流量表(金融交易)反映了各機構部門的資金余缺通過金融交易活動實現平衡的情況。1.資金流量核算與資金流量表7/26/202343第五章五、資金流量分析

金融流量結構分析社會融資活動分析7/26/202344第五章

第三節積累核算理論積累核算的任務積累的性質及來源積累核算的內容資本形成與金融交易核算內容之間的相互關系7/26/202345第五章二、積累核算的性質及來源概念:積累核算是對一國或機構單位資產負債變化過程進行的核算,它是使當期經濟交易得以終結的核算。性質:積累指的是資本的積累。積累實物(非金融)資產積累金融資產積累生產投資形成的資本從自然資源中獲得的資本7/26/202346第五章形成積累的主要來源有三種經濟交易的發生資產負債數量的其他變化積累核算的對象是資產負債存量從期初到期末的變化量;資產負債存量從期初到期末的變化量屬于流量,因此積累核算屬于經濟流量核算。資產價格的變動二、積累核算的性質及來源7/26/202347第五章經濟交易引起的資產負債的變化,稱為資本形成和金融交易核算,由資本賬戶和金融賬戶體現。資產的發現和毀損引起的資產負債的變化,由資產數量其他變化賬戶體現。資產價格變動引起的資產負債數量的變化,由重估價賬戶體現。三、積累核算的內容積累核算的三部分組成與相關的賬戶7/26/202348第五章四、資本形成與金融交易

核算內容之間的相互關系資本賬戶和金融賬戶之間存在著平衡項——資金余缺,對應資金流量表(實物交易)和資金流量表(金融交易)之間也存在著凈金融投資這一平衡項,它們反映了資本形成與金融交易的緊密聯系。資本賬戶和金融賬戶不僅是資金流量核算的基礎,它們還是積累賬戶的重要組成部分。資本形成和金融交易的核算是投資活動和金融流量分析的基礎。7/26/202349第五章例題分析(1)已知某地區非金融企業部門增加值總計1680億元,支付勞動報酬800億元,上繳生產稅150億元,從政府獲得生產補貼50億元,支付無形資產使用費等財產收入142億元,獲得國債利息、紅利等財產收入138億元,支付職工社會保險金17億元,為災區及希望工程捐款8億元,上繳現期所得稅450億元。資本轉移收入凈額5億元,固定資本形成330億元,庫存增加20億元。要求:(1)根據所給資料計算總營業盈余、原始收入總額和可支配總收入,并編制收入形成賬戶、原始收入分配賬戶、收入再分配賬戶。(2)計算固定資本形成總額、資金余缺,并編制部門資本賬戶。(3)計算儲蓄率和投資率。7/26/202350第五章總營業盈余=增加值-勞動報酬-生產稅凈額

=1680-800-(150-50)=780(億元)原始收入總額=總營業盈余+財產收入凈額

=780+(138-142)=776(億元)可支配總收入=原始收入總額+經常轉移收入凈額

=776+(0-17-8-450)=301(億元)解:(1)7/26/202351第五章

收入形成賬戶

單位:億元使用來源勞動報酬800生產稅凈額100總營業盈余780總增加值1680合計1680合計16807/26/202352第五章原始收入分配賬戶單位:億元使用來源財產收入142總營業盈余780原始收入總額776財產收入138合計918合計9187/26/202353第五章

收入再分配賬戶單位:億元使用來源經常轉移支出475

所得稅450

社會福利17

捐款8可支配總收入301原始收入總額776合計776合計7767/26/202354第五章資本形成總額=固定資本形成+庫存增加=330+20=350億元總儲蓄+資本轉移凈額=資本形成總額+資金余缺(凈金融投資)資金余缺(凈金融投資)=總儲蓄+資本轉移凈額-資本形成總額=301+5-350=-44億元即資金短缺44億元,需向金融市場籌集資金。(2)7/26/202355第五章部門資本賬戶單位:億元使用來源資本形成總額350總儲蓄301固定資本330資本轉移凈額5庫存增加20

資金余缺-44

合計306合計306(3)儲蓄率=總儲蓄÷可支配總收入=301÷301=100%

投資率=資本形成總額÷可支配總收入=350÷301=116%7/26/202356第五章

已知企業增加值180億元,支付勞動報酬60億元,支付生產稅10億元,政府生產補貼0.2億元,上繳政府所得稅30億元,支付財產收入(包括分紅、利息等)20億元,支付醫療、食堂、學校等非物質生產部門5億元,支援災區捐款0.1億元,國庫券兌換收入10億元,利息收入1.3億元,資本轉移收入凈額10億元,資本形成總額70.4億元。要求:(1)計算企業初次分配總收入;(2)計算企業可支配總收入;(3)計算企業總儲蓄;(4)計算企業凈金融投資;(5)根據已知數據和計算的全部數據,編制非金融企業部門的資金流量帳戶。

例題分析(2)7/26/202357第五章解:1.初次分配總收入(原始總收入)=總營業盈余+財產收入-財產支出=增加值-(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財產收入-財產支出=180-(60+9.8)+1.3-20=91.5(億元)2.企業可分配總收入(可支配總收入)

=原始收入+經常轉移收入-經常轉移支出

=91.5+0-35.1=56.4(億元)3.企業總儲蓄:總儲蓄=可支配收入-總消費企業部門不具有消費功能,故有:總儲蓄=可支配總收入總儲蓄=可支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