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間的勞動力與資本流動(-)課件_第1頁
國家間的勞動力與資本流動(-)課件_第2頁
國家間的勞動力與資本流動(-)課件_第3頁
國家間的勞動力與資本流動(-)課件_第4頁
國家間的勞動力與資本流動(-)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國家間的勞動力與資本流動國際貿易理論經濟增長與國際貿易H-O的動態分析資源詛咒現象國家間的要素流動1.國家間的勞動力流動:移民短期的移民效應:特定要素模型(L流動,K和T不動)工資W0M0AAWL該經濟體的勞動總量在短期,制造業和農業只有勞動力可以跨部門流動兩部門工資相等,均衡工資W假設國外工資低于本國會有勞動力流入本國流入的勞動力為1.國家間的勞動力流動:移民短期的移民效應:特定要素模型工資W0M0AAWL0'AW’移民進入后,兩產業工人工資下降,本國工人通常反對外國勞工進入根據資本收益資本的邊際產出增加,資本收益提高,資本所有者歡迎勞工進入短期:移民對本國要素價格的影響短期:移民對產業產出的影響O制造業產出農業外來移民導致本國勞動力增加,PPF外擴AB當本國是一個小國時,即本國生產消費的變化不會影響世界價格時(斜率代表制造品的相對價格),兩產業產出都增加(兩產業勞動力增加,資本和土地只在產業內流動)長期的移民效應:H-O模型(L和K流動)LCKCLSKSLaborusedincomputerproductionLaborusedinshoesproductionOCIncreasingIncreasingIncreasingIncreasingCapitalusedinshoesproductionCapitalusedincomputerproduction1CSOSBoxDiagram:TheAllocationofResources外來移民引起的本國勞動增加KK'制鞋業資本增加AB計算機資本減少KK'LL'L'L制鞋業勞動增加計算機勞動減少長期的移民效應:H-O模型(L和K流動)兩產業資本勞動比保持不變,外來移民進入后,本國制鞋業勞動和資本都增加,于是產出增加TT1TT2Outputofshoes,QSOutputofcomputer,QCSlope=-PC/PSSlope=-PC/PS2Q2Q2C1Q1Q1C長期的移民效應對PPF的影響當計算機的相對價格一定時(針對小國而言),勞動供給量擴大了鞋的產量而減少了計算機的產量,從而使本國的PPF發生了偏向性的擴張,此結論只在長期有效。短期時,則鞋和計算機產量都增加Anincreaseinthesupplyoflabor

leadstoabiasedexpansionofproductionpossibilitiestowardshoesproduction.ThebiasedeffectofincreasesinresourcesonPPFisthe

keytounderstandinghowdifferencesinresourcesgiverisetointernationaltrade.RybczynskiTheorem(effect):雷布津斯基定理Howdotheoutputsofthetwogoodschangewhentheeconomy’sresourceschange?Ifafactorofproduction(KorL)increases,thenthesupplyofthegoodthatusesthisfactorintensivelyincreasesandthesupplyoftheothergooddecreasesforanygivencommodityprices.Thereverseisalsotrue.

onlyfortwo-factormodelinthelong-run移民對要素價格的影響(見P149案例)在雷布欽斯基定理中,工資和租金不會因為勞動和資本的增加而發生變化,原因在于:該經濟體可以通過增加密集使用該要素的產品的產量來吸納某種要素的增加量。要素價格不變這個現象稱為要素價格不敏感性(factorpriceinsensitivity)國家間的資本流動:FDIForeignDirectInvestment的縮寫形式,即對外直接投資。一國的投資者(自然人或法人)跨國境投入資本或其他生產要素,以獲取或控制相應的企業經營管理權為核心,以獲得利潤或稀缺生產要素為目的的投資活動FDI可分為兩種方式:

創辦新企業:又稱綠地投資,分為獨資與合資并購M&A:收購(Merger)和兼并(Acquisition)國際間接投資——(ForeignIndirectInvestment,FII)是指發生在國際資本市場中的投資活動,包括國際信貸投資和國際證券投資。前者是指一國政府、銀行或者國際金融組織向第三國政府、銀行、自然人或法人提供信貸資金;后者是指以購買國外股票和其他有價證券為內容,以實現貨幣增值為目標而進行的投資活動短期:資本流入的影響(特定要素模型)短期資本流入效應:特定要素模型(L流動,K和T不動)工資W0M0AAWL在短期,制造業和農業只有勞動力可以跨部門流動兩部門工資相等,均衡工資W假設有資本流入,資本只能進入制造業,那么制造業的增加W'B短期:資本流入對工資的影響短期:資本流入對產業產量的影響O農業資本流入導致本國制造業產量增加,PPF外擴AB制造業資本流入導致勞動力從農業流入制造業,農業產量減少,PPF內縮資本流入對土地租金的影響:土地租金下降資本流入后,勞動力從農業流向制造業,則農業中勞動的邊際產出增加,土地的邊際產出減少短期:FDI對資本租金的影響--租金降低資本流入后,根據要素的邊際報酬遞減,資本的邊際產出減少;但同時,勞動力也流入制造業,資本的邊際產出趨于提高無法判斷???

W0M0AAWLW'BL’C從A點到C點:工資相等MPLMxPM=w則兩點的MPL一樣,而C點勞動投入高于A點,那么C點的資本投入與勞動投入同比例增加,A點與C點的MPK也一樣從C點到B點:B點工資更高意味著勞動投入相對較少,資本投入過剩,則B點MPK降低P不變,則資本租金降低長期的資本流入效應:H-O模型(L和K流動)KK'AB計算機資本增加KK'LL'L'L制鞋業勞動減少計算機勞動增加兩產業資本勞動比保持不變,資本流入后,計算機勞動和資本都增加,于是產出增加制鞋業資本減少TT1TT2Outputofshoes,QS

QCSlope=-PC/PSSlope=-PC/PS當計算機的相對價格一定時(針對小國而言),資本供給量擴大了計算機的產量而減少了鞋的產量,從而使本國的PPF發生了偏向性的擴張,此結論只在長期有效。短期時,則鞋和計算機產量都增加長期的資本流入效應對PPF的影響Anincreaseinthesupplyofcapital

leadstoabiasedexpansionofproductionpossibilitiestowardcomputersproduction.Thebiasedeffectof

increasesinresourcesonPPFisthe

keytounderstandinghow

differencesinresourcesgiverisetointernationaltrade.經濟增長與國際貿易OXYABA1B1

Yt表示t時期的總產量,Yt-1表示(t-1)時期的總產量經濟增長對國際貿易的影響——H-O的動態分析經濟增長:指產出的增加,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產勞務數量的增加,或人口平均實際產出的增加總產量經濟增長率:人均產量經濟增長率:

yt表示t時期的人均產量,yt-1表示(t-1)時期的人均產量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經濟增長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經濟發展是經濟增長的最終目的和方向經濟發展涵蓋的范圍比經濟增長要廣的多,不僅包括經濟增長,還包括國民的生活質量,以及整個社會經濟結構、制度結構、社會文化等多方面的總體進步經濟增長是一個“量”的概念,主要表現為產量的增加,通常用經濟增長率來衡量;經濟發展則反映一個社會總體發展水平的的綜合性概念,是“質”的提高經濟發展是發展經濟學研究的課題;經濟增長理論則是宏觀經濟學的一部分經濟增長的源泉——索洛模型羅伯特·索洛(RobertMertonSolow,1924年8月23日-),美國經濟學家,以其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著稱,并在1961年被美國經濟學會授予青年經濟學家的“約翰·貝茨·克拉克獎”(JohnBatesClarkMedal);在1987年被瑞典皇家科學院授予諾貝爾經濟學獎。增長核算的基本方法:對于經濟增長的源泉,可以通過增長核算的方法來認識經濟增長的源泉設經濟的生產函數為一新古典生產函數:增長核算方法把產出的增長分為兩個不同的來源:生產要素的增加和技術進步。當生產要素只包括資本和勞動時,則增長核算方法把產出的增長分解為資本增加、勞動增加和技術進步三個來源在增長理論文獻中,技術進步即A的增長率,通常被稱為全要素生產率(totalfactorproductivity,簡記為TFP)增長核算的基本方法完全競爭市場上,廠商使用生產要素的原則MRP=MFCw=P×MPLr=P×MPK

則由微分學的知識以及微觀經濟學中邊際產量的概念可知,產出的變動為:產出增長率為:變形為:公式解析α代表(MPL×L)/Y勞動收益在總產出中所占比重β代表(MPK×K)/Y資本收益在總產出中所占比重產出增長=(勞動份額×勞動增長)+(資本份額×資本增長)+技術進步索洛剩余SolowResidual——△A/A=△Y/Y-α△N/N-β△K/K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

△Y/Y=ε

△K/K+(1-ε)△L/L+△A/A計算各要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假設索洛模型所描述的一個經濟,按照Cobb-Douglas生產函數進行生產,其人口增長n為每年1%。總產出和總資本以每年3%增長。假設資本占收入份額為30%。請計算各要素(勞動、資本、技術進步)的貢獻率。

資本占收入份額為30%

,即ε=30%=0.31-ε=0.7總資本3%增長,即△K/K=0.3,△L/L=1%△Y/Y=ε

△K/K+(1-ε)△L/L+△A/A勞動貢獻率:(1-ε)△L/L=0.7%資本貢獻率:ε△K/K=0.9%技術貢獻率:3%-0.9%-0.7%=1.4%增長核算一個例子:美國的經濟增長年份

產出增長率增長源泉

資本勞動全要素生產率

1950-19601960-19701970-19801980-19901990-19961950-19963.54.13.12.92.23.2

1.11.21.20.80.60.90.81.31.61.30.81.2

1.61.70.50.80.81.1

對美國經濟增長因素的分析(1929-1982年)增長因素增長率(%)對增長的貢獻率(%)總要素投入1.90

65.07其中:勞動:資本:1.340.6545.8922.26要素生產率1.02

34.93知識進展:資源配置:規模經濟:其他:0.660.230.26-0.03

22.607.888.90-1.00國民收入

2.92

100%

平衡增長與不平衡增長

O

X

Y

A

B

EA1B1E1斜率相等

O

X

Y

A

B

C

D

F

G進口替代型增長出口擴張型增長平衡增長生產要素相同幅度增加或者發生中性技術進步不平衡增長某產品密集使用的要素增加幅度大于另一產品密集使用的要素或者發生了非中性的技術進步技術進步的類型中性技術進步:勞動和資本的生產效率同比例增加,K/L的相對要素價格比例(W/R)不變,這意味著不會發生勞動對資本的替代(或相反),只是生產原來的產量需要投入的較少的勞動和資本勞動節約型技術進步:資本的生產效率的增加大于勞動的生產效率的增加,資本替代勞動,K/L上升資本節約型技術進步:勞動的生產效率的增加大于資本的生產效率的增加,勞動替代資本,L/K上升進口替代型增長的影響

ImportSubstitutionPolicy進口替代型增長:進口替代部門密集使用的要素增長更快假設某國是資本豐裕的國家:小國:勞動量增加→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口替代部門)生產擴大→進口量減少→國際市場價格不變→貿易條件不變;大國:勞動量增加→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口量減少→進口品國際市場價格下降→大國貿易條件改善;1、小國進口替代型增長C1C2

Q1X(資)Y(勞)PWQ2PWU1U2

Q1→Q2:進口部門生產擴大、出口部門產量下降;貿易三角形縮小:進口量減少、出口量減少;U1→U2

:該國福利水平提高。2、大國進口替代型增長C1Q1Y(勞)PW對生產的影響是不確定的:勞動增加,進口替代部門生產擴;PW提高

:出口部門生產可能擴大,使進口部門增長幅度降低。C2

Q2X(資)PW’對貿易量的影響也是不確定的對福利的影響:比小國增長多,原因是勞動增加(經濟增長)貿易條件改善出口擴張型增長的影響出口擴張型增長:出口部門密集使用的要素增長更快假設某國是資本豐裕的國家:小國:出口部門(資本密集型產品)生產擴大→出口量增加→國際市場價格不變→貿易條件不變;大國:出口部門生產擴大→出口量增加→出口品國際市場價格下降→貿易條件惡化1、小國出口擴張型增長C1C2

Q1X(資)Y(勞)PWQ2PWQ1→Q2:出口部門生產擴大,進口部門產量下降;貿易三角形擴大:出口量增加,進口量增加;U1→U2

:該國福利水平提高。U1U2

對生產的影響

小國的福利水平隨著要素增長而提高羅伯津斯基定理(RybczynskiTheorem)

在商品相對價格不變的前提下,某一要素增加會導致密集使用該要素部門的生產增加,而另一部門的生產則下降。——該定理只適用于貿易小國!結論一:小國要素增長的結果2、大國出口擴張型增長C1Q1X(資)Y(勞)PWC’

Q’PW’對生產的影響是不確定的:資本增加,出口部門生產擴大;PW降低

:出口部門增長幅度降低,進口部門生產可能增加。對福利的影響:比小國增長少,原因是,一部分資本增加(經濟增長)的成果被貿易條件惡化所抵消。對貿易量的影響也是不確定的U1U2

U’

3、貧困化增長(ImmiserizingGrowth)YPWQ1C1PW’Q’C’PWU2

U’

U1貧困化增長貿易條件惡化的損失超出了要素增長的收益,使福利水平降低。U1→U’對一個出口大國來說,出口的擴張會使世界市場價格下跌,并可能最終使該國的福利惡化。貧困化增長的前提條件要素增長偏向增長國的出口部門;增長國在世界市場是一個大國;出口產品在世界市場上需求價格彈性非常低

——過剩商品會使價格繼續猛跌直到很低的水平貧困化增長與資源詛咒“資源詛咒”ResourceCurse一般認為,豐富的自然資源將會有力地促進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尤其是對那些資本形成不足的發展中國家。但頗為殘酷的現實卻一再證明:自然資源的豐富不但沒有給這些國家帶來好運,反而對經濟增長產生了限制作用,資源豐裕國家的增長速度往往慢于資源貧乏的國家,即所謂的“資源詛咒”20世紀中期以來,許多煤礦、石油等自然資源富集的國家和地區,長期經濟增長速度要慢于自然資源相對稀缺的國家和地區。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時期東亞的中國香港、新加坡、韓國和中國臺灣,其自然資源稟賦遠不如上面提到的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在資源相對稀缺的情況下,經濟增長速度卻遠遠超越了這些國家“資源詛咒”本質在于揭示自然資源與經濟增長的

負相關關系,即自然資源富集的地區更趨向于以較慢的速度發展,反映資源富集區經濟不可持續發展的狀態環顧世界,我們會發現“資源詛咒”現象具有普遍性。在過去半個世紀中,那些自然資源稟賦較高的國家或地區,平均而言,它們的經濟發展不如那些相對來說資源貧瘠的國家。自然資源富集的國家如:俄羅斯、尼日利亞和委內瑞拉,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都很低或比較一般;相反,擁有較少自然資源的國家,如:日本、韓國、新加坡和瑞士,卻一直擁有較高的經濟增長率“資源詛咒”的本質

上個世紀60年代,已是制成品出口大國的荷蘭發現巨大的天然氣資源,天然氣開采和出口迅速增加,國際收支出現順差,經濟顯現繁榮景象。可是,蓬勃發展的天然氣業卻嚴重打擊了荷蘭的農業和其他制造業出口部門,越是增加天然氣生產,其傳統出口部門就越蕭條。到20世紀70年代,荷蘭制造業生產萎縮、通貨膨脹上升、制成品出口下降、收入增長率降低、失業率增加。某一初級產品部門異常繁榮而導致其他部門的衰落的現象,國際上稱之為“荷蘭病”。(theDutchDisease)“資源詛咒”現象——荷蘭病荷蘭病模型將一國的經濟分為三個部門,即可貿易的制造業部門、

可貿易的資源出口部門和不可貿易部門(主要是指一國內部的建筑業、零售貿易和服務業部門)假設該國經濟起初處于充分就業狀態,如果突然發現了某種自然資源或者自然資源的價格意外上漲將導致兩方面的后果:一是勞動和資本轉向資源出口部門,則可貿易的制造業部門現在不得不花費更大的代價來吸引勞動力,制造業勞動成本上升首先打擊制造業的競爭力;同時,由于出口自然資源帶來外匯收入的增加使得本幣升值,再次打擊了制造業的出口競爭力二是自然資源出口帶來的收入增加會增加對制造業和不可貿易部門的產品需求,但這時對制造業產品需求的增加卻是通過進口國外同類價格相對更便宜的制成品來滿足的,這對本國的制造業來說又是一個災難“資源詛咒”:價格波動及宏觀經濟政策的失誤自然資源的價格具有波動性,而對于這種波動性的管理又十分困難。投資者總是在時局很好的時候投入資金,而當時局不好時又會撤回資金。經濟活動因此比商品的價格具有更強的波動性。在20世紀70年代,由于商品的價格高,自然資源豐裕的國家以自然資源作為債務的間接承擔者;而20世紀80年代商品價格的滑落,使這些國家陷入債務危機,自然資源的財富效應隨之消失了價格的波動也給資源豐富型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制造了難題,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初級產品(例如石油等)的國際市場價格在短期內波動幅度非常大。當自然資源出口繁榮時,政府財政收入也會迅速增加。這時隨著財政收入的增加,資源豐富型國家或地區的決策部門往往會被豐厚的盈余沖昏頭腦,匆忙上馬一些投資周期長、耗資金額大的項目,并不惜大量借用外債。但一旦價格迅速回落,資源豐富的國家或地區又陷入了財政危機。尼日利亞是臨近非洲西海岸的發展中國家。1960年獨立時,主要經濟部門大都與土地有關,除糧食生產外,棕櫚農作物、可可粉、橡膠、棉花和花生的出口占重要地位。1958年開始生產和出口石油,1972年石油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主導因素,目前尼日利亞是非洲第一大產油國、世界第六大原油出口國。

尼日利亞探明石油儲量是452.54億桶。根據尼日利亞石油工業發展規劃,到2020年,尼日利亞石油探明儲量將達到600億桶,占全球石油儲量的大約12%。但是,“黑金”并沒有給這個國家帶來希望,它正在遭受資源詛咒:在過去35年里,尼日利亞的石油收入超過4500億美元,但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今年對173個國家生活狀況的評估,它是位居世界第26位的最貧窮國,其失業率高達50%,60%的人口日生活費不足1美元,生活在貧困、失業的狀態中尼日利亞典型案例分析

石油的生產和出口引發“荷蘭病”伴隨著石油經濟的迅速繁榮,尼日利亞上個世紀80年代末的石油出口貿易規模幾乎是1972年的7倍。此間,尼日利亞政府花光了靠石油賺來的所有橫財。公立投資占名義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4%上升到30%,1975年公務員的平均薪水增加了1倍,而且從1981年到1984年,中央政府的預算赤字平均占到名義國內生產總值的12%。在尼日利亞,石油產業繁榮,它從制造業部門吸引更多的勞動力,導致制造業勞動力成本上升,打擊了制造業的競爭力。同時,石油出口繁榮和石油外匯流入造成了外匯的盈余,本國貨幣迅速升值,再次打擊了制造業出口競爭力,造成制造業衰落

尼日利亞典型案例分析

尼日利亞資源詛咒形成的主線可以歸結為:隨著石油資源的大規模開發,石油部門的高收入吸引了其它產業部門的勞動力和資金,制約了制造業的發展,改變了原本以農業為主導的經濟結構。同時,高額的外匯收入,提高了尼日利亞本國貨幣的價值,抑制了制成品的出口,刺激和擴大了制成品的進口,導致了制造業的嚴重萎縮,并引起了通貨膨脹、失業、國際收支不平衡、收入差距擴大等諸多問題。尼日利亞典型案例分析

決策缺乏透明度造成權力尋租盛行長期以來,在不同石油利益團體鼓動下,尼日利亞經濟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具有不穩定性、功利性和隨意性的特點。不少政策左右搖擺,朝令夕改。而政策施中滋生的腐敗行為,很難達到政策的預期目的和效果尼日利亞素有“腐敗國家”和“投資環境最差國家”之稱2003年和2004年,國際透明組織分別將尼日利亞列入世界上最腐敗國家的第二和第三位。國家賴以發展的基礎設施沒有官員去關心,電力、港口和交通等基礎設施落后,物流、信息及金融銀行業等領域服務能力較低,難以滿足外國投資者的需求。尼日利亞典型案例分析

這直接導致外資與技術流入的銳減,也導致石油勘探開發與石油煉化均處于較低水平,阻礙了石油工業特別是陸上石油生產的發展。像尼日利亞這樣的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大的產油國,汽油需要進口,并一再發生油荒現象。過度依賴石油造成產業結構失衡目前,石油工業收入占尼日利亞外匯收入的95%、財政收入的80%。巨額石油收入來得太容易了,導致政府只想靠石油換金錢來獲得財政收入,國民經濟很難良性發展,結果是經濟結構單一、農業萎縮、工業制造業發展緩慢,糧食、工業制品供應不能滿足國內消費市場的需求。巨額的石油收入導致貨幣幣值被過度高估嚴重損害了傳統工業和農業生產,對商品和農作物出口形成了強烈沖擊。上世紀60年代發現石油時,尼日利亞還是有名的農業大國。但現在,石油變成了唯一的經濟支柱,整個經濟都被綁在石油井里,農業已完全被忽視。尼日利亞典型案例分析

尼日利亞典型案例分析

西方的大石油公司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皇家殼牌公司、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等歐美當地發展,進行掠開采,造成嚴重環境污染,嚴重破壞了當地的農業。這些公司為了省錢,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逐年遞減,且很少檢查并維修它們鋪設的石油管道,管道經常破裂,導致石油溢出著火,對空氣造成極大污染;為節約成本,這些公司對原油生產的副產品簡單地一燒了之。石油資源開發模式上也有致命缺陷僅限于石油開采和運輸,而石油提煉能力較弱。尼日利亞的國營石油公司原油產量僅占該國原油總產量的5%—6%,產業鏈條短,未得到資源加工增值的收益。實際上,長期以來,由于技術落后、資金匱乏、管理不善、維護不佳、設備陳舊失修且毀損嚴重,尼日利亞本國的三大煉油廠生產效率極為低下,加上管道偷油、火災和爆炸等不斷發生,其實際產量僅有設計能力的50%,石油下游其它產業也處于慘淡經營狀態。爭奪石油收益導致暴力活動頻繁

長期以來,尼日利亞聯邦政府與產油地區在資源擁有和利益分配上存在嚴重分歧。一些政府高官利用手中的權力牟取私利,侵吞國家財產,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而產油地區因不能得到聯邦政府足夠的石油收入再分配,很難改善其基本環境。國內貧困化的增長觸目驚心

在1990年到2002年這十幾年間,尼日利亞人均收入只增長了30美元,如果考慮到物價上漲因素,這個數就會是個負數);而在此期間,石油價格暴漲,平均每桶油價格的上漲就超過了30美元暴力活動頻繁發生,導致整個國家,尤其是產油區尼日爾河三角洲地區局勢動蕩不安

部族沖突頻繁,武裝匪徒橫行,綁架勒索以及海盜和破壞現象嚴重。尼日爾河三角洲地帶生活著40多個部落。為從石油公司分杯羹,各部落之間每天都會發生綁架、勒索、仇殺,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數在1000人以上。尼日利亞典型案例分析

一些武裝組織通過占領石油終端出口設施,搗毀輸油管線,綁架外國石油工作人員和尼日利亞雇員,以此來要挾政府讓他們分享當地資源帶來的財富,或是向石油公司施壓,以期增加工作崗位或提高待遇。這種針對石油開采的暴力活動成為自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尼日利亞石油工業中最大的憂患。據統計,自2006年尼日利亞武裝分子對輸油、產油設備的破壞,使該國石油出口至少降低了20%。尼日利亞典型案例分析

從山西案例看我國的資源詛咒現象山西省位于華北平原以西,黃土高原的東部,面積15萬多平方公里,人口3393萬。山西具有得天獨厚的煤炭等礦產資源,按照傳統經濟增長理論,豐富的自然資源理應成為經濟發展的優勢。然而,經濟發展的實踐證明,豐富的資源非但未能成為推動山西經濟發展的有利因素,反而成為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障礙。煤炭工業的快速發展并沒有帶來山西經濟的同步發展,卻給山西造成了“資源詛咒”。產業結構的單一化和初級化引發“荷蘭病”效應長期高度依賴煤炭資源的粗放型發展模式,造成產業結構的嚴重失衡,主要表現為單一化和初級化特征明顯,從而引發“荷蘭病”效應。1952年山西省工業總產值中輕重工業比例為35.2:64.8,到1978年這一比例下降為23.3:76.7;2004年山西省輕重工業比例達到6.7:93.3,與全國輕重工業比例33.5:66.5相比,產業結構單一化和畸重程度嚴重。此外,在重工業內部,煤炭等采掘業與原料工業一直占絕對比重。從1952年到2002年,采掘業與原料工業產值占重工業總產值比重平均為74%,而加工工業產值占重工業總產值比重平均為26%。采掘業及原料工業比重占絕對優勢,并呈現逐年加大的趨勢。從機械制造業來看:20世紀50年代、60年代在全國排名為第6位、第7位;70年代、80年代排名第15位、第16位,20世紀末排名第26位。如今,山西工業越來越集中于煤炭、冶金、焦炭、電力這四個與煤炭關系密切的行業。到2005年,上述四個行業的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81.6%。從山西案例看我國的資源詛咒現象從山西案例看我國的資源詛咒現象生態環境惡化造成巨大的損失與嚴重的要素外流

隨著國內外市場對煤炭等資源需求的加大以及煤炭價格回升,山西經濟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但GDP增長速度的加快并不代表經濟增長效益的提高。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等制約山西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更加突出。山西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嚴重受損。

煤炭、煉焦、火電等行業的高污染性與長期粗放型經營模式,使山西成為全國污染和生態環境破壞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資源浪費、水土流失土地塌陷、水資源消耗與污染等問題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生產條件和生活環境的惡化不僅降低了外資和人才來晉投資與工作的積極性,而且導致本省的資金和人才大量外流。山西煤礦主攜巨資往京滬和沿海省份進行房地產等行業投資。現有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流失現象也比較嚴重。制度弱化導致尋租和腐敗由于產權不明晰和制度不完善導致大量尋租和腐敗,這在山西省表現得尤為明顯,煤礦事故頻發,官煤勾結愈演愈烈就是明證。從1980年到2004年的25年中,山西省煤礦在安全事故中有17286人死亡,百萬噸死亡率平均為2.66人,遠遠高于美國等其它國家的水平。此外,截至2006年6月,山西省已發現官煤勾結1126人,總共涉及資金1.7億元

從山西案例看我國的資源詛咒現象(第14講)考場作文開拓文路能力?分解層次(網友來稿)江蘇省鎮江中學陳乃香說明:本系列稿共24講,20XX年1月6日開始在資源上連載【要義解說】文章主旨確立以后,就應該恰當地分解層次,使幾個層次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如何分解層次主要取決于表現主旨的需要。【策略解讀】一般說來,記人敘事的文章常按時間順序分解層次,寫景狀物的文章常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分解層次;說明文根據說明對象的特點,可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或邏輯順序分解層次;議論文主要根據“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順序來分解層次。當然,分解層次不是一層不變的固定模式,而應該富于變化。文章的層次,也常常有些外在的形式:1.小標題式。即圍繞話題把一篇文章劃分為幾個相對獨立的部分,再給它們加上一個簡潔、恰當的小標題。如《世界改變了模樣》四個小標題:壽命變“長”了、世界變“小”了、勞動變“輕”了、文明變“綠”了。2.序號式。序號式作文與小標題作文有相同的特點。序號可以是“一、二、三”,可以是“A、B、C”,也可以是“甲、乙、丙”……從全文看,序號式干凈、明快;但從題目上看,卻看不出文章內容,只是標明了層次與部分。有時序號式作文,也適用于敘述性文章,為故事情節的展開,提供了明晰的層次。3.總分式。如高考佳作《人生也是一張答卷》。開頭:“人生就是一張答卷。它上面有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和問答題,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答卷。一般的答卷用手來書寫,人生的答卷卻要用行動來書寫。”主體部分每段首句分別為:選擇題是對人生進行正確的取舍,填空題是充實自己的人生,判斷題是表明自己的人生態度,問答題是考驗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份“試卷”設計得合理而且實在,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這就意味著這份人生試卷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分解層次,應追求作文美學的三個價值取向:一要勻稱美。什么材料在前,什么材料在后,要合理安排;什么材料詳寫,什么材料略寫,要通盤考慮。自然段是構成文章的基本單位,恰當劃分自然段,自然就成為分解層次的基本要求。該分段處就分段,不要老是開頭、正文、結尾“三段式”,這種老套的層次顯得呆板。二要波瀾美。文章內容應該有張有弛,有起有伏,如波如瀾。只有這樣才能使文章起伏錯落,一波三折,吸引讀者。三要圓合美。文章的開頭與結尾要遙相照應,把開頭描寫的事物或提出的問題,在結尾處用各種方式加以深化或回答,給人首尾圓合的感覺。【例文解剖】話題:忙忙,不亦樂乎忙,是人生中一個個步驟,每個人所忙的事務不同,但是不能是碌碌無為地白忙,要忙就忙得精彩,忙得不亦樂乎。忙是問號。忙看似簡單,但其中卻大有學問。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