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南省湘西中考歷史試卷-答案_第1頁
2020年湖南省湘西中考歷史試卷-答案_第2頁
2020年湖南省湘西中考歷史試卷-答案_第3頁
2020年湖南省湘西中考歷史試卷-答案_第4頁
2020年湖南省湘西中考歷史試卷-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6/82020年湖南省湘西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歷史答案解析一、1.【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中“在四川有一座2000多年歷史的大型水利工程”可以得出該水利工程為都江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聞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使成都平原變得“水旱從人,不知饑饉”,因而獲得了“天府之國”的美稱。兩千多年來,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B符合題意;靈渠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A不符合題意;永濟渠和通濟渠是隋朝大運河的航段,CD不符合題意。故選:B。【考點】都江堰2.【答案】D【解析】禪讓制是原始社會后期實行的民主推舉首領制度;分封制和郡縣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都與考試無關,排除ABC.科舉制度是我國封建社會用考試辦法選取官員的制度。符合題意。故選:D。【考點】科舉制度3.【答案】C【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206年,蒙古貴族推舉鐵木真為大汗,尊稱成吉思汗,蒙古國建立,從此,蒙古草原結束了長期混戰的局面,實現了統一;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建立元朝。選項C符合題意;遼是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權,排除選項A;西夏是由黨項族建立的政權,排除選項B;金是由女真族建立的,排除選項D。故選:C。【考點】我國歷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統一王朝【考查能力】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4.【答案】D【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60年,王進喜率領1205鉆井隊參加大慶石油會戰,克服重重困難,打出了原油,王進喜贏得了“鐵人”的稱號。選項D符合題意;袁隆平研發了秈型雜交水稻,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排除A;鄧稼先為研發原子彈做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兩彈元勛,排除B;焦裕祿被譽為黨的好干部,排除C。故選:D。【考點】社會主義建設英雄模范人物【考查能力】識記能力5.【答案】A【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53年底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第一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其內容為:“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后,獲得了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的贊同,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1954年,周恩來與印度總理尼赫魯、緬甸總理吳努發表聲明,同意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兩國關系的基本原則。選項A符合題意;和平統一八項主張是江澤民針對臺灣問題提出的,排除B;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國成立后的外交原則,排除C;區域經濟合作是指某一個區域內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為了維護共同的經濟和政治利益而進行的合作,排除D。故選:A。【考點】和平共處五項原則6.【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古希臘地形多山,易形成小國寡民的社會,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所以工商業發達,較早產生民主思想。古希臘雅典的城邦民主政治開創了西方現代民主制度的先河。希臘的“輝煌”主要得益于雅典民主政治。選項B符合題意;種姓制度與古代印度相關,A排除;中央集權是一種國家政權的制度,以國家職權統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為標志的政治制度,C排除;君主立憲制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確立的,D排除。故選:B。【考點】雅典民主政治【考查能力】識記7.【答案】C【解析】對維系阿拉伯民族的團結和促進阿拉伯國家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的宗教是伊斯蘭教。伊斯蘭教的傳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時,阿拉伯半島已基本統一,統一的阿拉伯國家建立起來。他的繼承者們經過一系列大規模的征服和擴張,將穆罕默德創立的阿拉伯國家建成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國。故選:C。【考點】伊斯蘭教【考查能力】基礎知識的識記8.【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可知,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故選:D。【考點】《共產黨宣言》【考查能力】歷史問題的識記能力9.【答案】B【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859年,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以自然選擇的理論解釋了生物的進化,從根本上推翻了“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戳穿了“上帝創造了萬物”的謊言,從而完整地確立了生物進化學說,因此被人們稱為“生物學領域的牛頓”。選項B符合題意;萬有引力定律是由牛頓發明的,排除A;相對論是愛因斯坦的成就,排除C;質量守恒定律是俄國科學家羅蒙諾索夫于最早發現的,排除D。故選:B。【考點】達爾文【考查能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10.【答案】D【解析】十月革命。解題思路:材料中的“十月革命帶給當時世界的最大‘震撼’”是就十月革命的偉大意義而言。結合所學,十月革命是世界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此誕生,故D符合題意;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權,排除A;1948年《共產黨宣言》宣告科學共產主義誕生,排除B;巴黎公社第一次嘗試建立無產階級政權,排除C。故選:D。【考點】十月革命11.【答案】C【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日本軍部是法西斯勢力的支持者和集中地,1936年,受軍部控制的廣田弘毅上臺組閣,軍部法西斯專制建立,開始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C項符合題意;意大利法西斯上臺是在1922年,排除A;1933年希特勒上臺,標志著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排除B;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是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后對外侵略的表現,排除D。故選:C。【考點】法西斯專政建立【考查能力】識記以及分析問題12.【答案】B【解析】由材料“1942年1月,美英蘇中等26國共同簽署《聯合國家宣言》”,結合所學,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國在華盛頓發表的宣言,表示贊成《大西洋憲章》,并決心共同戰敗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決不和敵國單獨議和,故B符合題意;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通過《巴黎協定》,致力于解決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排除A;1991年蘇聯解體,冷戰局面結束,排除C;《聯合國家宣言》與全球糧食危機無關,排除D。故選:B。【考點】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3.【答案】B【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發生在蘇德戰場上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最終蘇軍勝利,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根據卡片信息可以推斷它是斯大林格勒戰役。選項B符合題意;珍珠港戰役發生在1941年12月,標志著二戰達到最大規模,排除A;諾曼底戰役發生在1944年,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排除C;柏林戰役發生在1945年,德國戰敗投降,排除D。故選:B。【考點】斯大林格勒戰役14.【答案】D【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二戰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下,經濟的全球化趨勢更加明顯,1995年成立的世界貿易組織,成為世界范圍內自由貿易、開放市場和跨國生產的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標志。選項D符合題意;貿易保護主義加強是違背世貿組織原則和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的,排除A;二戰后,歐洲聯合趨勢加快,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排除B;當今世界中國、俄羅斯、日本、歐盟等的崛起,推動了政治格局的多極化發展趨勢,排除C。故選:D。【考點】世界貿易組織【考查能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15.【答案】C【解析】依據所學可知,QQ與微信成為信息傳遞與交流的重要平臺這主要得益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來,人類在原子能、電子計算機、航天技術、生物工程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標志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標志著人類進入了信息化時代,所以C項符合題意。A項是第一次工業革命,B項是第二次工業革命,D項是屬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一大領域。由此分析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考點】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運用16.【答案】A【解析】20世紀八九十年代,東西方冷戰結束,國際形勢趨于緩和,和平和發展成為世界的發展趨勢,成為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故選:A。【考點】和平和發展17.【答案】A【解析】雷鋒是湖南長沙望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鑄就雷鋒精神,成為“好人好事”的代名詞。從題干“他是湖南望城人,他的名字在中國內地已經成了‘好人好事’的代名詞”,可以看出他是解放軍好戰士雷鋒,故A符合題意;歐陽海是湖南桂陽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愛民模范,排除B;羅盛教湖南新化人,為搶救朝鮮落水兒童崔瑩而英勇獻身,排除C;邱少云是四川重慶人,抗美援朝時期的英雄人物,排除D。故選:A。【考點】新中國的英雄人物【考查能力】識記18.【答案】A【解析】由材料“人物籍貫均屬于湖南”可見,要限定籍貫是湖南的歷史名人。毛澤東是湖南湘潭人,沈從文是湖南鳳凰人,故選項A符合題意;劉少奇是湖南寧鄉人,李鴻章是安徽合肥人,排除選項B;陳毅是四川省樂至人,蔣介石是浙江奉化人,排除選項C;彭德懷是湖南省湘潭人,孫中山是廣東省香山人,排除選項D。故選:A。【考點】屬于湖南籍貫的近代歷史人物【考查能力】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19.【答案】B【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龍山里耶遺址主要內容是秦洞庭郡遷陵縣的檔案,包括祠先農簡、地名里程簡、戶籍簡等,有助于研究秦朝歷史,選項B符合題意;馬王堆漢墓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轪侯利蒼的家族墓地,有助于研究西漢歷史,排除選項A;城頭山古文化遺址是中國南方史前大溪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時期的遺址,排除選項C;玉蟾巖遺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的遺址,排除選項D。故選:B。【考點】龍山里耶遺址【考查能力】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20.【答案】C【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湖南花鼓戲是一種湖南省的漢族戲曲劇種。音樂主要是以極具地方特色的湖南花鼓大筒、以及嗩吶、琵琶、笛子、鑼鼓等民族樂器作伴奏,曲調活潑輕快,旋律流暢明快。深受全國各地特別是湖南人民群眾所喜愛,花鼓戲也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選項C符合題意;京劇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戲曲劇種,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全國各地,排除選項A;昆劇發源于14~15世紀江蘇昆山,排除選項B;黃梅戲是安徽省四大劇種之一,排除選項D。故選:C。【考點】湖南花鼓戲【考查能力】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二、21.【答案】(1)祖國邊疆(海疆)安寧戚繼光基本肅清東南沿海的倭寇。(2)荷蘭元朝。(3)沙皇俄國。(4)反抗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等精神。【解析】(1)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民族英雄戚繼光抗倭的決心。“海波平”的含義是祖國邊疆(海疆)安寧。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嚴重,明政府派遣戚繼光等抗倭。戚繼光組建了一支作戰勇敢,紀律嚴明的“戚家軍”,1561年在臺州地區九戰九捷,迅速蕩平浙江境內的倭寇;此后又率軍開赴福建和廣東,到1565年,東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肅清。(2)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也久為貴國所據,今余既來索,則地當歸我。”是鄭成功告荷蘭總督的書信。這里的“貴國”實際上指荷蘭。1684年,清朝時期康熙帝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臺灣府的設置,加強了臺灣同祖國大陸的聯系,促進了臺灣的開發,鞏固了祖國的海防。(3)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三中的“羅剎”是指沙俄。17世紀中期,沙皇俄國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在中國的領土上,燒殺搶掠。1685和1686年,康熙帝組織兩次雅克薩之戰,打退俄國的進攻,最終迫使沙皇政府同意通過談判解決中俄兩國東段邊界問題。1689年,中俄雙方代表在尼布楚進行談判,經過平等協商,簽訂了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4)本題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如:反抗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等精神。【考點】明清時期抵御外來侵略的史實22.【答案】(1)奕?、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洋務運動。(2)維新變法和辛亥革命。(3)新文化運動民主和科學。(4)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發展進程,促進了中國的覺醒。【解析】(1)根據材料內容“從器物上感覺不足”可知,這是指洋務運動,洋務派代表人物有奕?、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洋務派發起洋務運動,提出自強、求富的口號。(2)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人從“制度上感覺不足”,為此相繼開展了維新變法運動和辛亥革命,想要在政治上建立資本主義制度。(3)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針對中國“文化根本上的不足”,陳獨秀等人發起了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4)本題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都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發展進程,促進了中國的覺醒。【考點】中國近代化【考查能力】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三、23.【答案】(1)鴉片戰爭《南京條約》。(2)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1999年12月20日收回澳門。(3)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4)香港和澳門問題的解決,洗雪了中國領土被侵占的百年國恥,振奮了民族精神;不僅使祖國統一大業邁出重要一步,而且也為國際社會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歷史遺留問題,為推動解決臺灣問題提供了新的范例。【解析】(1)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842年8月中英鴉片戰爭后,清政府逼迫簽訂了《南京條約》,割香港島給英國,香港問題出現,此后第二次鴉片戰爭割占九龍司地方一區,帝國主義瓜分狂潮中,強租新界,香港問題形成。(2)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為解決臺灣問題,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是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我們國家的主體部分堅持社會主義,香港、澳門和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為特別行政區仍然保持資本主義制度。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1999年12月20日收回澳門。(3)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香港、澳門之所以能夠回歸祖國主要原因是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其次一國兩制科學構想的提出開辟了道路;全國人民的支持;港澳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也是原因之一。(4)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香港和澳門問題的解決,洗雪了中國領土被侵占的百年國恥,振奮了民族精神;不僅使祖國統一大業邁出重要一步,而且也為國際社會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歷史遺留問題,為推動解決臺灣問題提供了新的范例。言之有理即可。【考點】香港和澳門問題的產生及最終解決24.【答案】(1)《權利法案》確立了議君主立憲制。(2)《獨立宣言》三權分立。(3)《拿破侖法典》。(4)民主、自由、法治。【解析】(1)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由議會通過的限制王權的法律文件是《權利法案》。第二問,《權利法案》確立了議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漸形成了君主立憲制。(2)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了《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宣告了美國的誕生。第二問,1787年美國憲法的核心內容是三權分立,國家職權分為立法、司法、行政三部分,由國會、最高法院和總統執掌;政府各部門的權力彼此制約和平衡。(3)1804年拿破侖頒布了《民法典》或《拿破侖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則為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